收藏 分销(赏)

(高清版)DB3401_T 275-2022《人力资源服务+高校毕业生精准招聘》.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77836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79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清版)DB3401_T 275-2022《人力资源服务+高校毕业生精准招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清版)DB3401_T 275-2022《人力资源服务+高校毕业生精准招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清版)DB3401_T 275-2022《人力资源服务+高校毕业生精准招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清版)DB3401_T 275-2022《人力资源服务+高校毕业生精准招聘》.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清版)DB3401_T 275-2022《人力资源服务+高校毕业生精准招聘》.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03.080.10 CCS A 16 3401 安徽省合肥市地方标准 DB 3401/T 2752022 人力资源服务 高校毕业生精准招聘 Human resources serviceUniversity and college graduates accurate recruitment 2022-11-03 发布 2022-11-03 实施 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合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2、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合肥包河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安徽运深财名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合肥市慧涵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安徽乐其职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合肥双沐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合肥君致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安徽省人力资源管理协会。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永胜1)、王永胜2)、黄慧、刘峰、葛传琴、何琼、缪蕾。1)合肥包河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2)安徽运深财名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服务 高校毕业生精准招聘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开展高校毕业生精准招聘的基本要求、服务流程、服务评价与改进。本文件适用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的高校毕业生精准招聘服务。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

3、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基本要求 服务机构 4.1 4.1.1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获得人社部门注册备案的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4.1.2 应具备与开展业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和专职工作人员。服务人员 4.2 4.2.1 应具备岗位服务要求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达到与岗位职责相应的教育和专业培训背景要求。4.2.2 现场招聘会工作人员数量应与服务人员数量相匹配。设施设备 4.3 4.3.1 应有提供精准招聘服务的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平台具备基础信息采集、大数据分析、人岗匹配技术和信息推动等功能。4.3.2 有条件的宜采用移动终端提供精准招聘服务。4.3.3 现场

4、集中招聘会应设置填表台,提供表格填写示范、纸、笔、打印机等用品,宜在服务场所内提供饮水设备、急救药品等用品用具。应急安全 4.4 4.4.1 现场招聘会招聘现场应符合疫情防控、公共安全等公共活动的要求。4.4.2 应针对现场招聘活动期间可能会发的突发事件制定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演练。5 服务流程 发布通知 5.1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在宣传面较广的媒体、平台发布招聘通知。内容包括且不限于:活动名称和主办单位;线下招聘会的时间、地点或线上招聘服务所使用的信息平台名称及网址;招聘会内容、招聘规模和参会要求。信息采集 5.2 5.2.1 岗位信息采集 5.2.1.1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引导用人单位实名

5、注册登录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填写相关招聘信息,信息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合法有效的单位资质证明;单位基本情况;招聘岗位名称、招聘人数、工作内容、任职资格、工作地点、工作时间、联系方式等;岗位薪资待遇、工作福利、晋升空间。5.2.1.2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要求用人单位注册时如实提供信息,不能有虚假伪造信息。5.2.1.3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对报名参会单位信息的真实情况进行确认,保障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安全与权益。5.2.2 高校毕业生信息采集 5.2.2.1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宜联合高校就业工作部门引导高校毕业生注册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内容包括且不限于:个人有效证件;个人基本情况、毕业院校、学历、专业、兴趣爱好

6、、联系方式等;求职意向,意向工作岗位、工作地点、期望薪资等;个人教育培训经历、社会实践、工作经验、预计到岗时间等;在线参加行为模式(DISC)、技能/能力、职业价值观、职业兴趣等维度的评价工具,获得个人求职补充信息。5.2.2.2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要求高校毕业生注册时如实提供信息,宜联合高校就业工作部门确认信息真实性。信息交互 5.3 5.3.1 任职资格匹配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利用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对高校毕业生求职意向与用人单位岗位进行分析匹配,分析方法可参照附录A。5.3.2 任职信息推送 5.3.2.1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汇总任职资格匹配度高的高校毕业生信息向用人单位推送。5.3.2.2

7、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汇总任职意向匹配度高的用人单位信息向高校毕业生推送。邀约洽谈 5.4 5.4.1 意向确认 5.4.1.1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及时对接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根据匹配双方最终意愿,组织邀约洽谈活动。5.4.1.2 洽谈活动分为线下集体招聘会,和线上确认单独邀约面试。5.4.2 线下集体招聘会 5.4.2.1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根据高校毕业生的简历资料和系统给出的匹配适合度建议说明材料生成就业建议,并在会前反馈给参加集体招聘会的高校毕业生。5.4.2.2 就业建议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岗位分析匹配报告;建议岗位信息;用人单位展位;简历投递材料要求。5.4.3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做好

8、现场引导,帮助高校毕业生顺利找到意向匹配单位的展位。5.4.4 线上确认单独邀约 5.4.4.1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根据系统匹配结果,联系岗位候选人再次确认意向与任职匹配度。5.4.4.2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与用人单位对接,确定岗位面试人选、面试时间、面试地点等信息。6 评价与改进 服务评价 6.1 6.1.1 服务评价内容应包括服务完成情况、服务规范情况、满意度测评情况、其他相关方反馈情况等。6.1.2 服务评价可采用自我评价、服务对象评价和第三方评价等方式。6.1.3 自我评价宜每半年开展一次,服务对象评价宜每年开展一次,第三方评价宜每两年开展一次。服务改进 6.2 6.2.1 应根据服务

9、评价结果发现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6.2.2 应根据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确定服务改进目标和内容,制定服务改进措施。6.2.3 应落实服务改进措施,持续提升服务质量。A A 附录A (资料性)任职资格匹配分析方法 A.1 宜根据岗位信息中的任职资格基本要求(例如:学历、专业、从业经验以及相关技能等级等),对高校毕业生进行第一重要维度的匹配,挑选出对符合任职资格的信息进行第一维度的评价。A.2 宜根据高校毕业生行为模式(DISC)维度评价、判断求职者性格特质与岗位任职要求的行为特质匹配,判断求职者是否适合长期从事该岗位,进而判断工作的稳定性。A.3 宜根据高校毕业生的技能/能力维度评价、判断求职者潜在的、基础的技能是否符合岗位任职要求,判断、评价求职者胜任工作岗位的胜任能力。A.4 宜根据高校毕业生的个人职业价值观维度,进行评价、判断求职者职业价值观与岗位所需要的价值观的匹配度,判断求职者职业价值观是否适合该岗位的任职特点。A.5 宜根据高校毕业生的个人职业兴趣维度,进行评价、判断求职者职业兴趣是否适合岗位所需要的职业兴趣类型,通过候选人潜在的职业兴趣来判断求职者是否适合长期从事该岗位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行业标准/行业规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