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语文学科的性质教案资料.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3772978 上传时间:2024-07-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学科的性质教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学科的性质教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文学科的性质教案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语文学科的性质教案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语文学科的性质教案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语文学科的性质什么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对于这个问题,长期以来,论家蜂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一性说,即语文学科是工具学科;有两性说,语文学科既有工具性,又有思想性;有三性说,除了工具性、思想性,语文学科还有文学性;还有多性说,或者认为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思想性、实践性、综合性,或者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分为工具性、基础性、思想性等基本性质和文学性、知识性、社会性等从属性质两个层次。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至今尚未有一个令各家都信服的定论。最新颁布的新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性质是这样阐述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中国教育报的记者李建平在解读语文“标准”一文中还认为“这一概念的确立,结束了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长期纷争。”语文学科的性质到底是什么?要予以正确的认识,首先必须具备两个先决条件。其一是关于“性质”这一概念的准确把握,其二是要分清“语文”和“语文学科”的不同含义。 首先说性质。什么是性质?性质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分析这一定义,我们不难看出,既为性质,它必然也必须能够把一事物与其它事物区别开来。语文学科的性质一定是作为一门学科的语文同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的根本不同之所在。 其次,分析“语文”和“语文学科”这两个概念,显然,二者并不同义。

3、对此,山西师大教授卫灿金先生在对语文学科性质的思考一文中进行了十分明晰的辨析。他指出:“语文和语文学科是所指不同的两个范畴。语文存在于广大社会,它的功能在于凭借它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交际;语文学科只限于学校,它的功能在于通过语文课程的设置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对学生施于教育。”“对于学科范畴的语文,应将其作为一个学科的概念来理解。”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就会感到,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纷争,一方面就在于没有抓住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另一方面则是混淆了“语文”和“语文学科”的不同。 那么,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在哪里呢?笔者认为一是语言性,一是人文性。语言性是语文学科的外显性质,人

4、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内隐性质。语文学科是一门语言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的基础学科。 认为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的学者一般都会把叶圣陶先生的解释“语文”概念的那段话作为依据。即“什么是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他们认为“叶圣陶先生的这一权威解说,表明语文既不是语言+文字,也不是语言+文学,也不是语言+文章,也不是语言+文字+文学+文章,而是语文=语+文=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口头+书面)语言,语文是广义的语言!而语言本身就是没有阶级性的。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

5、思想,达到互相了解。一个学生学会了看书作文,那他们出校后的发展就有了一种常常用得着的基础工具了。这些论述揭示了语文的本质意义,同时也证明,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周庆元语文教学设计论)在这里,叶老所说的“语文”并非学科意义上的“语文”,而是社会范畴的“语文”。以社会范畴的“语文”具有工具性来推断学科意义“语文”也具有工具性,显然不符合逻辑。笔者认为这段话恰恰证明了语文学科的语言性。实际上凡持“工具性”者,无不是因为语言是工具才推导出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这一点在刘国正先生的我的语文工具观一文中体现得最为典型。他认为“语言是人类自身具有的工具”;“语言是适应全民使用的工具”;“语言是与生活

6、密切相联的工具”;“语言是与人的思维和思想感情不可分割的工具”;“语言是技能性很强的工具”。“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由语言是一种工具来决定的。”这里姑且不论语文学科是否有工具性,但既然语文学科的性质是由语言的性质推导出来的,那么为什么我们就不能说语言性就是语文学科的一个特性呢?实际上,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语言性都应该是语文学科的性质。 首先,我们从语文学科教育的任务上看。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是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的语文素质。语文素质是什么呢?用韦志成教授的话就是:“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具备熟练的语文交际能力和深厚的语言文化,即民族文化。”(现代阅读教学论)这里的语文素

7、质,一言以概之,即语言素质。在中小学学生所学的学科中,惟有语文学科把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当作根本任务和目的。对此,韦志成教授在其教学语言论一书中还有更明确的阐述。“语文学科是一门教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学科,教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会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情达意,达到掌握语文这门工具之目的。”“语文学科教学的实质:以语文教科书为书面目标语言为范例,以教师教学语言为口头目标语言为榜样,以学生的语言训练为主线,以联系生活之用语言为根本达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形成语文素质的目的。”“语文学科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他们的语文素质,以适应社会

8、运用语言交际的需要。”据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语言不仅是语文学科教学的立足点,而且也是语文学科教学的归属。 其次,从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来看。“语文课程的主要学习材料是母语文字语言及母语文字语言构造的文章。”语文教材中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一般性文章,都以语言为表现手段和表达形式,不过风格各异而已。区培民先生把这种区别进行了辨析。他在语文教师课堂行为系统论析一书中指出:“语文课程的教材文本语言基本分属两类:一类是逻辑语言,一类是艺术语言,它们分别位于日常语言的两侧。前者构成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的主要语言,后者则是记叙文:小说、文艺性散文及诗歌的通行语言,在报告文学、杂文、剧本中,艺术语言亦占较大比

9、例。”可见,语言是构成语文教材的基本材料。之所以在语文教材中选文不同,主要是要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不同语言风格。这一点,就把语文学科与政治、历史、地理等区分开来。 第三,从语文学科的教学实践来看,语言性也体现得十分明显。“言语语言言语”的模式,是古今中外人们学习母语的基本模式。这一模式道出了人类学习语言的一般规律。人类学习母语,都是从模仿他人的言语行为、言语作品开始,入学后逐渐学习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语言规则,最终用于自己的言语行为听、说、读、写之中。这里不愿辨析“言语”和“语言”的区别,只想说明,语言学习始终贯穿于人们学习母语的整个过程。从另一角度看,语文教学过程是从语言到学习课文内容,再

10、到领会课文思想的过程。课文是语言的集合体,语文学科应以语言教学为核心。因为在内容、思想、语言这些矛盾中,语言的学习是“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没有语言的学习,学习课文内容,领会课文思想显然都是空虚的东西。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里顺便提一下。思维和语言的关系也是这样一种关系。 最后,语文教学实际上就是语言教学的艺术。为此,人们都十分重视语文教师教学语言和课堂语言的训练和提高。这也说明语言性是语文学科的独特性质。为此,区培民先生曾有这样的精辟论述:“就语文课程人文目标的达成而言,在师生共同面对的文本面前,如何把生机勃勃的意义从死的文字中活化出来感受、体认其中的人文内蕴、精神气息,

11、便成为师生的共同课题。而精神资源的非传习性则使教师被赋予了活化的主导者的角色使命:教师要在这些具有文化意义的世界里通过自身的语言的表述进行再创造,将文字还原为言说,将死的文字转化为活的语言,这一言语行为并不是仅仅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文字而已不是照本宣科,不是从语言(文字)到语言(口说),而是透过文字去看思想后重新形成言说,从而衍化出源于文本内容异于文本文字的语言,通过活化的言语行为,消除文本精神与学生情感的疏离,沟通文本与学生二者的精神空间。”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教师“活化”的语言,怎么能够“消除”“疏离”、“沟通”“精神空间”。事实上,是语言把教师与学生连在了一起,是语言把教材与学生连在

12、了一起,是语言把文本与学生主体世界的对元文本的“意义转换”连在了一起。没有语言,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数、理、化的学习显然不具备语文学科这种语言的性质。从这点也能看出语言性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根本属性“之一。关于“人文性”,在性质的纷争中,已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论述,不过多数人还是混淆了语文教育和语文学科的关系,因此谈的较多的是语文教育的性质。如李震在一场重要的争论一文中就曾这样指出:“语文教育人文性有这样几层含义:一是指汉语文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二是指引导学生开掘汉语汉字人文价值,注重体验汉族人独特的语文感受,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三是尊重和发展个

13、性,培养健全的人格。”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语言和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语言,说到底,它是一种形式。当处于用文字、声音记录、传播各种社会存在及思想感情时,它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它承载着有史以来的人类的文化。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在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中指出:“语言的内容不用说,是和文化有关系的”,“语言的词汇多多少少忠实地反映出它所服务的文化,从这种意义上说,语言史和文化史沿着平行的路线前进,是完全正确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一个民族总是把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语言中。”而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申小龙则更具体的指出:“历史悠久的语言都凝结着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情感

14、。”实际上,语言是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是人类的生命之声、心灵之声。正如倪文锦、欧阳汝颖两位先生在语文教育展望一书所说:“在当今的世界上,语言都是民族的语言,文字都是民族的文字,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都不仅仅是一个符号系统或一种交际工具。一方面,语言文字本身反映了一个民族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民族文化也附着于语言文字得以继承和发展。因此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都是其深刻的民族精神的积淀。”我国的文字毋庸赘言,她的创造及她的外在形式无不体现着汉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态势。由于语言极具人文性,故而以语言为主要学习内容并以语言为中介学习、读解文本意义的语文学科就以其教学内容载体文本的特质,成为基础

15、教育各门课程中最富人文价值的科目。如上所述,不同的民族语言体现着不同的民族精神,简言之,民族语言就是民族精神。我们学习民族语言,就自然的要接受珍藏在民族语言里的文化影响、文化浸润、文化熏陶、文化陶冶,认识和理解民族的道德情感、思维方式、哲学观念、审美价值、人生体验等,总括起来,就是接受精神文化,就是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就学习者个体的学习活动而言,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对民族意识的体验过程,是个体心理对民族心理的同化过程,对民族精神的内化过程。文化文化,以文教化,其本质就是人化、民族化。正如倪文锦、欧阳汝颖所言:“语文课程与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有着天然的联系,在语文中学习大量的范文,就是接触范文

16、中先哲和时贤的思想感情;语文教学就是用他们健康高尚的心灵世界影响和规范学生的心理结构。人们的言语实践活动的内容就是人们的思想感情;听、说、读、写的方式方法也是和人的思想感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血肉关系。”实际上,语文学科的人文精神是一个客观存在,“关注语文课程和教学的人文精神,不是应该不应该的问题,而是一个自觉程度高低的问题。”总结本文观点,语言性和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当前,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呈现出两个方向,一是关注人文精神,一是加强言语实践。这正是人们认识到了语文学科本质属性的必然。一、百年现代语文教育性质认识简述现代语文对自身性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入。我们简略地概括一下,可以发现其中的发展轨

17、迹。1、从1904年到1948年,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没有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大家在讨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取向时,尽管存在多种主张,但都同意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学科的应有之义,同时兼顾开发智慧、培养民族精神和思想品德等。2、解放初到“文革”前,从“文”与“道”之争到“工具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是特殊历史时期政治运动的反映。3、“文革”后到1996年,学科性质认识以工具性为主,学术探索热烈并不断深化。4、1996年至今,通过论证,明确了语文学科的性质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从以上概括可以得出关于语文学科性质问题认识的三点结论:其一,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在不断的深化、逐渐接近它的“本来面目

18、”。其二,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对语文学科性质认识的问题并不纯粹是一个学术问题,它与政治形势、政治运动、文化发展潮流息息相关。对此,王荣生说:“迄今为止的我国语文教育理论,本质上是适应社会变革、回应社会思潮、在既定的历史条件和学术背景下,对语文课程与教学应该如何的意见和构想。”2语文教育的发展固然不能脱离时代的要求,但是提高它的学术“品位”仍然是当务之急。其三,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对语文教育性质这样的问题习惯于“定于一尊”-一段时间里有一个明确的权威的认定(时代确定性),这样做固然有它的现实意义;但从长远来看,对语文教育性质认识的“多元并存”应该更有利于发展。(2王荣生著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

19、版社,2003:48)二、21世纪初语文学科性质的时代确定性:民族性、人文性、工具性语文学科的性质问题是建构“新语文教育”的理论基础。虽然“新课标”作了明确规定,即“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似乎无须再多作争论。而实际上,目前的认识,也只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仅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意见,并不是对语文学科性质绝对正确的看法。我认为,对于汉语文教育-我们的母语教育而言,“民族性”才是最重要的特质;人文性既反映了语文的文化特性,也反映了时代的要求;而工具性则是语文教育的天然的属性。汉语文的鲜明民族性特点是决定现代语文追求科学化(或西化)百年最终又回归传统的内因。要回归并超越传统,建构“新语文教育”,“民族性”

20、是汉语文最重要的特质,这是首先要明确的问题。1、民族性-汉语文教育之魂我们讨论的语文教育是现代中国人的母语教育-汉语文教育,是中华民族共同语的教育,这是现代语文教育的根本属性。汉语言作为中国人认识世界的一套符号系统,它从形式到内容都反映了中华民族典型的文化特性,这就是文化语言学者申小龙所认为的“汉语与中国哲学、艺术、文学乃至思维方式方面所具有的文化通约性”3。汉语言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思维特点,同时又与民族的文化习俗、思想学术、审美艺术、教育教学等整个意识形态相通。比如,汉字的形象性决定了汉语“以形知意”的特点,而这种特点又与汉民族重直觉整体体悟的传统思维形式有着深刻的渊源。而思想学术、文学艺术同

21、样有这种重直觉整体感悟的特点。古人在长期的语文教育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逐渐认识到汉语的这些特点,从而自觉地利用汉语言的特点进行教学,如韵语识字、诵读积累、意会感悟等传统语文的成功经验,均是如此。而现代语文抛弃了这些成功的经验,试图走一条“科学化”(或叫西化)的道路,结果导致了现代语文教育在20世纪末陷入“困境”,而重新回归传统乃是学科发展的必然。20世纪百年现代语文教育实践证明,不重视语文教育的民族性是要吃大亏的。那么,新世纪要建构“新语文教育”,首先在观念上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我们应该明确地认定:民族性是汉语文教育的根本属性。2、人文性-语文教育“人本”精神语文学科人文性质的认识,

22、既是适应二十一世纪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科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20世纪末,上海的陈钟梁(1987年)、山东的韩军(1993年)、著名特级教师于漪(1995年)先后指出语文学科性质具有“人文性”的特点,并引发了20世纪九十年代的语文教育人文性大讨论。一时间人文性成了语文学界关注的焦点。而在1997年的“语文教育大讨论”中,社会各界对语文教学中机械浅薄的语言操练和种种“目中无人”的做法进行了尖锐而深刻的批判,进一步呼吁人文精神的回归。经过多次论证,虽然有反对意见,但对语文学科人文性的认识已成大势所趋并逐渐达成共识,最终写进了“新课标”。21世纪是一个“人性化”的世纪,教育要关注“人”,尊重学生的人

23、格,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因此,人文性的提出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同时,从语文课程内容的特点来看,每一篇课文(大多数是文学作品)无不充满了人的思想感情,无不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一个“人性化”的过程,就是一个接受人类文化精华的过程。因此,确定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反映了新世纪语文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是社会进步的表现。3、工具性-语文教育的“应有之义”工具性曾经被人随意地使用:或是“社会主义教育”的工具,或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或是交际的工具,或是应试的工具,几乎成了“可以随意打扮的孩子”。20世纪末的人文性大讨论中,工具性是主要的批判对象。现在我们要正本清

24、源,语文学科确实有工具性的特点,但这个“工具性”应该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新课标”的表述)。它不同于锄头、镰刀那样的简单工具,而是人类独有的用来表情达意、交流思想、传达信息的符号系统,是文化的载体,是思想的物质外壳,是一种特殊的工具。只有从这个意义上理解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才全面准确。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天然属性。不明确这一点,以读写听说为核心的语文素养就无从落实。语文教育就失去了它的充实的内容。总之,语文学科的属性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而这三者是它的主要属性。民族性规定了它的方向和特点,人文性体现了现实理想、反映了时代精神,工具性则是它的本分。三者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语文学科的取向,又相互统一

25、、不可分割。在当前这个时代背景下,语文学科的性质呈现出一定的确定性,两个“新课标”将它规定为“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有其进步的一面;但又因历史的惯性和现实的制约而重新将对性质的表述“定于一尊”,这反映了它的局限性。而实际上,由于语文学科自身在不断地发展成熟,而且要不断地调整以适应时代的要求。那么,对它的性质的认识不应是绝对确定的,还应具有开放发展性。因此,这种由国家统一规定的“定于一尊”的性质表述形式,固然有它现实存在的理由,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必然走向更为实际的更为个性化的“多元并存”状态。三、语文学科性质的开放发展性:多元并存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多元并存”的理念(包括性质观)表述和语文实践

26、对语文课程的发展是有利的。应该允许在遵循一些基本理念的前提下,开展多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多元并存”要优于“定于一尊”。对于语文学科的性质问题,国外的一些做法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对语文课的性质问题,各国的认识很不一致。一般来说,实行分科教育的国家,争议很少,如前苏联语文学科分俄语和文学,前者属于科学,后者属于艺术,非常清楚。在语文属于综合学科的国家,争论就比较大,如英国、法国等。但英国对这个很有争议的问题采取了很宽容的做法。20世纪90年代,英国官方公布了一个权威性的语文教学大纲指导报告,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报告没有做出“定于一尊”的规定,只是列举了各种观点。这些观点有:1、“个人发展”观,

27、着眼于语文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2、“学科交叉”观,强调语文课既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又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工具。3、“成人需要”观,着眼于学校之外的交际,强调语文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适应成人社会的需要。4、“文化遗产”观,即语文课有责任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文化遗产。5、“文化分析”观,认为语文课的作用是帮助学生以批判的眼光来认识他所处的世界和文化环境。4这些观点从不同的角度来表述语文学科的性质,揭示了它的不同功能,呈“多元并存”的状态。韩国、新加坡也采用了类似的做法。我认为这种做法是比较科学而符合实际的,一是它反映了语文学科性质复杂综合性的特点;二是它肯定了种种观点的合理性,同时又留下了继续探索的可能,体

28、现了开放发展的特点。我们要建构新世纪的“新型语文教育”,除了继续发展百年现代语文的优秀成果,并融合新知之外,在教育理念上要有突破性的发展,对于理念的核心-性质观-我们既要承认它的某种现实的确定性,又要建立一种开放发展的观念。因此,“多元并存”是正确的发展方向。3走出麻木与悲凉书林1989,(2)4倪文锦,欧阳汝颖主编语文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3新课标的精神内涵是为学生的发展而教,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结合新课标的精神内涵和语文学科性质,认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文课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注重体验,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

29、全面提高。一、抓住语文学科读的特点,让课堂书声琅琅有声语言造诣,最重要的是语感,即接受和储存语言信息,发出和驾驭有声语言信息的悟性能力。朗读语感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在千百次的朗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它虽以直觉形式存在,却是建立在有意注意的思维积累之上,建立在丰富的语文知识和大量感性经验之上的。现今的语文课很少听到琅琅书声,究其原因,一来是朗读在考试中不考,二来我们的语文教师怕“读”占去了讲解分析的时间。所以往往是一篇文章还未看完就进入了分析;一篇文言文连字音没未读准,断句没未搞清就是文章大意的理解;一首诗歌象征性地读了一遍就进入了支离破碎的解析这样做的结果呢,是我们的学生不会读书:读不准字音,

30、读不准节奏,读起来结结巴巴,更不用说读得声情并茂了。语文课需要琅琅书声。朗读是一种愉悦身心的艺术审美活动,而“审美的要源在于感受力”,声情并茂的朗读植根于朗读者对作品所反映的意、理、情、趣、蕴的深切灵动的感受,即阅读作品时能透过文字符号感觉到符号所代表的客观事物从而感悟作品。古人非常强调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读的重要性,朗读是语文学科重要的特点,朗读是创造性的艺术活动,这种创造不仅体现在能动理解感受作品上,更体现在能用声音传情达意,引人入胜。在课堂中的朗读要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得有情味,读得有美感,从而得到读的乐趣。让学生在朗读涵咏中感受语

31、言文字的精当,语句的优美;感受节奏的跌宕,音韵的和谐;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这正是:风声雨声书声声声入耳,意境形象情感样样感悟。二、抓住语文学科注重体验的特点,拨动学生心弦体验,即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作为一个心理学的概念,主要是指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这种是由感受、理解、联想、情感、领悟等诸多要素构成,体验是在对事物的深切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事物产生情感并生成意义的活动。教材中许多文章饱含着浓厚的人生气息,反映着作者对时代、对人生的认识和思考。其内涵只有在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创造性的解读之后,才能被品味、领悟出来。语文教师要注意挖掘文章

32、与学生原有生活经验的结合点,激活原有经验,唤醒生活体验,让学生与文章产生共鸣,达到“课”有尽而“情”未了的效果。现实教学中,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自主体验,从而使学生在主客观的互相碰撞中生发新的感悟,实现学生内心自主精神的生长,形成良好的思维行为习惯和提升各项素养。如日本新设的“综合学习”,要求学生通过接触社会,体验社会,增加学生对社会的生活积累,获得对社会、自然、生活认识、理解、感悟。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解读文本,让学生沉迷其中,从而进行自主体验。比如鲁讯的社戏中对“偷豆”、“煮豆”等表现好客民风、纯朴人生场面的白描,很容易让学生想起童年的某些生活片断。紧扣这一文本阅读体验

33、,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或口述或笔写定会浮想联翩、思绪万千,情感的“真”和实用的“善”之间虽然发生了错位,但产生了动人的美感。课堂中的体验让学生心弦得以拨动,人性得以舒展,灵魂得以升华,他们的语文素养、人文素养自然地、必然地会得到提高。这正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体验。三、抓住语文学科写的特点,孵化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习语文离不开写作,因为写作既能巩固所学语文知识,也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输出和交际手段。这一点在新课程标准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该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听、说、读、写每一个环节在中学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缺一不可。由于写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四大技能之一,写作训

34、练因而被看作是培养初中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写作教学也就成为语文教学的重点。有人认为,写作能力是21世纪的第五张通行证,因为我们在哪种场合都需要表达自己的思想,哪怕是在电脑前与别人聊天。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最高级别的语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检测器”。因此,我们要利用好课堂教学着力孵化学生的写作能力:依托课文,妙用仿写技巧,比如仿写朱自清的春;领会课文语言的魅力,比如欣赏岳阳楼语言美、音歆美;学会行文结构技巧,比如学习铁骑兵行文的巧设悬念。“用好文本这个作文素材库”,学生在课内的学习中会掌握许多有意义的知识、有价值的数据、重要的信息、生

35、动的故事、独特的案例以及许多警句、名言、成语等等,只要点拨学生用心摘记,储备于心,在写作时这些内涵范例就自然从记忆库中跃出,被激活,被衍化。比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博大胸怀,“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的道别情怀,屈原的爱国风范,李白的清俊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都可以在写作时开合有度的援引,从而提高写作能力。我们要在学习每篇课文时都有真正的有所感悟,用“学写作文”的眼光去学课文,假以时日,作文水平必将提高。这正是:留心课本处处有学问,提高写作时时须用功。总之,课堂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构建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是新课程背景下深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的迫切需要,我们语文老师要让课堂书声琅琅,注重体验,注重孵化学生的写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参考文献】1杜长明.阅读教学的三个指向.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012傅邦郎.什么样的语文课是一堂好课.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053顾忠明.体验在阅读教学中的多维表现.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02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