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精品文档浅谈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华宁县第六中学 杨美花摘要:苏联经济地理学家巴朗斯基曾说:“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并且应该说它永远是更经济更容易理解的语言。地图使人很容易了解许多在正文里往往必须用许多篇幅来叙述,但完全得不到充分效果的东西。” 地图和地理教学始终相伴,与地理教学的关系十分密切。地图作为地理教学中的最重要的直观教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关键词: 地图 初中地理 教学效果 作用正文: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研究自然现象和社会经济现象及两者相互关系的学科。地理系统是个整体,它既包括人文内容也包括自然内容,地理学所研究的不是这两个方面的机械集合,
2、而是作为系统的整体规律。地理学是研究“地”的“理”,更具体的说,就是研究地球表层系统的规律和法则的。揭示这些规律和法则,地理学是从区域和环境这两个视角来进行的,因而它们自然也就成为学习地理学所追求的两个目标。即认识和掌握地球表层系统的空间地域的结构和规律,科学合理利用空间资源;认识和掌握人与环境关系的规律和法则,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协调问题。因此,其最大的特点之一是探索地理事物的地域分布规律。这就使得地理知识具有空间分布的广泛性,而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又不可能对每一件事进行实地考察,但地图把广泛的地理空间压缩在一张小小的图上,正好迎合了我们的需要。因而读图,应用地图对我们学习地理知识来说至
3、关重要。正所谓没有地图的课不能称其为地理课,地图汇集着大量的地理信息,它具有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对比鲜明等特点。地图和地理教学始终相伴,这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它有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特殊功能。地图是根据特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星球)上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通过制图综合,并以符号和注记缩绘在平面上的图像。这种图像能反映各种物体或现象在时空上的分布、组合与联系,揭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因此,地图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具有特定的数学法则,地图有严密的数学数据,保持了一一对应的函数关系、几何特征,地图有了这数学法则,不仅提高了它的科学性,而且使使它具有更大的实用价值。二是运用特殊符号与注记。地图是通过
4、运用特殊的符号与注记系统地图语言来表示自然和社会现象。地图因为使用了符号与注记系统,而具有了语言文字、电信码、风景画和地面像片无可比拟的优点。地图不仅能形象直观、生动具体地表现地理事物,而且还能给予简洁、通俗、一目了然的表述,这是语言文字和电信码无法做到的;地图能以简化的图形清晰地表达地理事物;地图既能表示出大的物体,又能表示出一些形体小却又很重要的物体;地图既可以表示出物体的形态特征,又可表现出它们的质量和数量特征。地图不仅能表示有形的地理事物,而且还能表示那些无形的自然和社会现象;地图既能精确地显示地物的准确位置,又能在平面上显示出三维空间的立体特征,为在图上量测提供了可能;地图既可以表示
5、位于地表的地理事物,又能表示位于地下或空中,乃至宇宙间的事物或现象;地图不仅能表现出地理环境的现状,而且还能反映地理环境的过去和未来。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地图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地图教学既是中学地理教学最重要的方法又是中学地理教学的基础内容,更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工具。地图具有很大的兼容性和覆盖面,无论是在课本中所占篇幅,还是考试试题的切入口看,地图占有突出的地位,可以说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在初中地理课本中地图的类型和地图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涵盖的内容也很多。通过对地图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地图作为地理学中应用最广泛,最实用的教具,如果地图运用的好,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
6、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会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也是对学生“抽象化”的形象思维、“模型化”思维等能力的培养。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初中学生而言,是帮助其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其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也是学具。学好地图,并用好地图,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当前初中生的地理学习还是停留在简单的、机械的记忆水平上,对地图的学习和运用则显得比较薄弱,关键在于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很难真正懂得地理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不仅如此,学习和掌握地图知识,对于学生学习其它科学知识以及开
7、发学生的智力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之快。由于初中地理学科内容的基础性特点,学生无须死记硬背地理知识,完全可以借助地图来掌握有关知识。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学习,也可以借助地图来学习、掌握。一、 地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主动学习最大的动力容量,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七年级新生对地理学科很好奇,但如不加以引导很快就消失了。老师要引导他们,促使他们喜爱地图,对地理产生兴趣。地图以表现形式多样化、主题鲜明突出、外表包装精美、制图之精巧完美比起文字表述更具有其生动性和观赏性。 很多地理知识来源于地图,或者在地图上可以得到求证
8、。对于中国“地大物博、壮美山河”,正好可通过地图得到确认理解的。结合中国人口柱状图发展变化,也深刻理解“资源小国”所面临的种种危机。知识获取的快捷性正是地图的魅力所在。一图在手,众览天下,专题地图内容详实,一目了然。中国旅游地图带你游遍神州,自然风光、人文风景尽收眼底。直观、形象、快捷,极大吸引着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这正是地图一大特色。此外,运用电教多媒体手段让抽象的地理符号、图表声像俱全,形象具体,增强动态果,激发学生思维,增强对地图的兴趣和理解。由于地理研究对象的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的知识,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还必须借助地球仪、各种地理教学挂图和地理景
9、观图等直观教具,或者借助电视录象、幻灯片等电教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方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在当前地理学科遭受巨大冲击的情况下,借助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就显得更为重要了。例如:在东南亚这一节的教学中运用旅游的方式带学生神游东南亚,教学中出示大量的东南亚各国旅游胜地的景观图片和录像断片,如: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缅甸的大金塔、柬埔寨的吴哥窟、越南的下龙湾等,并把本节相关的知识点串连在图片和录像之中。以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觉得地理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地理是鲜活的,就在自己的身边,学习地理是有用的,从而对许多地理现象产生疑问,对地理产生兴趣。
10、二、 地图能够让学生了解地理事物地图在地理教学中还可以展示各种地理事物的位置、大小、高低、形状、长度、面积、体积、坐标、高度、深度、坡度、各种密度、。如我们在八年级的第一章第一节中国的疆域里介绍的中国的位置,就是利用了一幅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图来介绍的,从图中我们可以读出中国的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经纬度位置进而得出中国所处的温度带及其位置的优越性。再如七年级第一章第一节认识地球就用到了一下描述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等等)。此外,地图能表示出大的地
11、理事物的同时还能表示出小的很重要的地理事物。如三角点、水准点、路标、门楼、纪念碑、牌坊、井、泉、独立突出的树等,在航卫像片上是不容易辨认或根本没有影像的,而在地图上则可根据需要,即使在较小比例尺地图上也可以通过使用符合而清晰的表示出来。 三、 地图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在地理教学中通过对地图的观察和分析,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各种地理事物是用各种地图符号体现出来的。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把各种地图符号形象化。同时,通过观察和分析还要注意把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联系起来,找出其间的相互关系,查明其地理规律。 使用地图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使用一般的景观图片、幻灯片、电
12、影等直观教具有所不同。地图在学生头脑里形成的是概括的表象,这种表象往往会促使学生产生直觉思维,从而进入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之中。例如,用中国的地形图分析长江的水文水系特点,学生结合长江流经地区的地形特点就会得出:在山区水流湍急,水力丰富,可以发电;在平原地区则水流平缓,可以航行,有灌溉之利等结论。这里学生绝大部分进行的是形象思维,即凭借头脑中的表象(高山的流水,从很高处往下流,水流很急;平地水流很缓慢)进行思维活动,而不一定是先经过一连串的逻辑思维,如山地地势陡峻高差大河流水位落差大流速快水力丰富,才获得以上认识的。这种形象思维具有不受已形成的地理概念、规律与理论约束的特点,容易产生直觉,即未经逐
13、步分析,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忽然领悟的思维。四、 地图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虽然教材中许多插图已经设计了一些问题,且这些问题往往与图、与教材内容联系紧密,思考并回答这些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但我们不能局限于此,而应发动学生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蕴藏着丰富的地理信息,为学生发现问题、探讨交流提供了可能。在用图中养成看图思考的习惯,寻找各种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1、养成正确的读图习惯。地图的利用程序可表述为:“明要求定位置找关系助记忆”。首先,要明确读图要求,带着目的在纷繁的地
14、图上找出要找的东西;其次是定位,根据想要明确地理事物的经纬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位置和其它相关的位置,为进一步学习大下基础;第三是找出地理事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注意抓主导因素,揭示联系以形成深刻印象;第四是理解记忆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点,能读会填。如见到河流流向就能够判断地势的高低;见到滩涂、三角洲面积的扩大,能够判断水土流失加剧;见到城市污水处理厂,就能判断河流流向等等,经常进行推理、判断能够增加学生对信息的敏感性,利于信息的提取。2、学会一图多思一图多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归纳性思维地理事物及多种地理要素的集合和相互联系,可以通过地图准确地反映出来。教师要对地理知识进行归纳、综合,使
15、学生学会一图多思、一图多用。每一副图都可以提出“是什么?”、“在哪里?”,直至解决“为什么?”,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思维程度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对同一地图要从多角度观察和思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例如:“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这副图我们可以了解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和工、农业比较发达的地方;但把它作为世界聚落的分布也是完全可以的。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在这一副图上也可以归纳出世界人口的和世界聚落的分布密集区。3、在比较中发现问题,观察是与思维相联系的,通过观察量的差别能够发现新的问题。如在讲七年级地理第九章西半球国家美国的“资源消耗
16、大国”部分时可让学生观察“世界石油运输路线图”多数学生能够提出“主要石油产区与进口的分布;石油运输所经过的海域与海峡有那些”等问题,这些问题是直接从图中得来的,教师不能仅满足于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而应进一步鼓励学生通过仔细读图提出“为什么美国东西两岸石油进口数量悬殊”,这个问题是观察比较的结果。学生对这个问题可以从美国工业区的主要分布,美国主要石油产区的分布,甚至从进口路线的远近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带动了一大批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六、地图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地理技能包括的内容很多,其中运用地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基本的技能。列如学生根据地图上的经纬网,可用来判别方
17、向,用来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的地理坐标(纬度和经度);利用地图上的比例尺计算各地之间的距离、河流的长度,还可以进行比例尺大小的比较以及其表示的内容、表示的范围的比较(即图幅相等的情况下,比例尺大,表示的范围小,表示的内容详细;相反,比例尺小,表示的范围大,表示的内容简略);根据等高线、等深线和分层设色地势图,识别陆地和海深的地形类别、高低起伏、山脉走向和坡度缓陡;根据资源、物产、工业、交通线的地图,查阅它的分布及其规律,在地图上分析地理事物的特征和区域特色,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因果关系等。 此外,在文化教育、政治宣传方面,地图也是不可缺少的。地图出版部门编制出版的各种教学地图,以及教师
18、自制的教学地图,成为提高中小学学生知识水平的直观教具。从地图上可以使青少年认识祖国的辽阔广大、山河的美好,激发他们爱国热情;同时地图也能表达世界各国的政治、地理概况,以及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有利于进行国际主义教育。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少不了地图,地图往往成为人们读书看报的“顾问”、外出公务或旅游的“向导”,只要带上地图,就能顺利地跑遍大江南北。另外,地图还可以充实人们的知识,提高热爱生活的情趣。 综上所述,地图对传授地理知识有特效,教师讲课、学生复习、作业都要使用地图,事实证明,凡善于运用地图的教师,定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就好,凡善于运用地图的学生,地理知识就学得活、掌握得牢。参考文献: (1)地理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地图学教材,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范常青,培养学生利用地图提出问题的能力,地理教学,2006,(4)姚华先,初中地理识图探究意识培养,地理教学,2004。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