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用汽车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精品文档专用汽车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用车分会二一年三月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目 录1 概述12 我国专用汽车行业基本现状22.1 我国专用汽车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22.2 我国专用汽车行业在国际专用汽车行业中的地位22.3 企业基本情况32.4 产量102.5 进出口状况122.6 专用汽车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123 发展趋势及市场需求预测分析143.1 国际经济格局对我国专用汽车行业的影响143.2 我国宏观经济对专用汽车行业的影响143.3 国内外专用汽车行业差距分析153.4 行业政策对专用汽车行业发展的影响153.5 合
2、资合作和资产重组将继续快速发展163.6 主机厂和上装零部件企业与专用汽车企业互动发展关系163.7 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意识将日益强化173.8 专用汽车企业持续加强产品售后服务意识173.9 “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对行业整体的影响183.10 产业链的发展将逐渐完善193.11 市场需求预测194 “十二五”规划的原则及发展重点224.1 规划原则224.2 发展重点225 “十二五”发展方针与目标235.1 发展方针235.2 发展目标246 实现“十二五”目标的主要措施266.1 通过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带动产业升级266.2 合理引导区域科学化发展266.3 推动品牌建设和规范售后服务
3、276.4 加强政策、标准、法规的科学化建设276.5 大力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行业健康持续发展276.6 发挥行业组织功能作用28专用汽车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1 概述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深入发展,国民经济一直保持快速、高效、平稳的发展态势,国民经济生产总值迅速增加,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得到快速发展。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由于其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专用汽车作为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是国民经济发展和增长的重要保障,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水平高度正相关。在
4、此背景下,我国专用汽车行业近十年期间发展迅猛,产品品种和产量已基本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并已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行业产量屡创历史新高,专用汽车“十一五”专项发展规划目标大部分提前完成。在“十一五”期间,我国专用汽车行业管理体制逐步向科学化、规范化迈进,企业性质、企业管理水平、产品结构、产品技术、工艺装备、新产品开发、新材料和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大成就和突破,我国专用汽车行业正进入可持续发展历史快车道。 由于受国际经济危机的深入影响,国际经济复苏迟缓,国内出口形势严峻,同时我国经济为保证可持续性发展,经济结构将从固定资产投资型经济结构逐步向消费型经济结构转变,在上述时代背景下,为保
5、证我国专用汽车行业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现根据汽车工业“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结合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汽车行业调整振兴规划、“汽车下乡”惠农政策等政策措施,编制专用汽车“十二五”发展规划,本规划在客观分析我国专用汽车行业基本现状、存在问题、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国家相关的政策导向,坚持满足国内内需、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坚持行业结构调整,坚持自主创新,坚持产业升级等基本原则,提出具体目标、政策措施和建议。“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将促进我国专用汽车行业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增加新的品种,保证专用汽车产业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满足产业升级的需要,满足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
6、满足企业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需要,保障和推动我国专用汽车行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2 我国专用汽车行业基本现状2.1 我国专用汽车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我国专用汽车行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已进入飞速发展期。当前年产量已大大突破百万辆,品种5000多种,占载货车的比例接近56%,具备相当的规模,是我国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汽车工业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专用汽车既具有汽车的机动灵活,又具备各种专业特性,用途十分广泛,产品范围涉及:运输、工程建设、物流、交通、城建、环卫、市政、石油、化工、矿产开发、卫生医疗、金融、国防军工、文化娱乐、新农村建设等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经过多年发展,特
7、别是“十五”、“十一五”期间的快速发展,产品产量和品种不仅能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而且具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是国民经济发展和增长的重要保障。2.2 我国专用汽车行业在国际专用汽车行业中的地位 在我国坚持经济改革开放,深化市场经济建设的进程中,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得到快速发展,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增长快速、平稳、健康,使我国成为世界专用汽车最大的生产国和需求国。推动我国专用汽车行业在政策、标准、法规、产品产量、质量、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等方面的高速发展,满足了自给自足,改变进口大于出口的被动局面,逐步缩小与世界专用汽车之间的差距,同时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专用汽车行业和世界专用汽车行
8、业之间的良好互动发展关系。在此期间,中外合资合作、技术交流、商贸往来等双边关系频繁,推动了我国专用汽车产业技术水平、工艺装备的飞速发展,使我国基本具备参与国际专用汽车市场竞争的能力。 目前,我国专用汽车行业在产品质量稳定性、技术及工艺研发、新材料研发及运用、上装零部件的研发、产品检测方式方法、行业科学管理、企业综合竞争力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在国际制造业产业转移的背景下,我国若作为世界专用汽车制造大国,尤其是向制造强国迈进还需相当时间。2.3 企业基本情况2.3.1 企业数截止2009年12月,我国生产专用汽车公告内企业数为826家,自2004年国家颁布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后,新增企
9、业有200多家。“十一五”期间,专用汽车生产企业继续产品结构调整、积极进行资产重组、充分进行企业改组改制,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共同良性发展,产业和企业综合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一批具备集团化、超大型、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企业集团成长起来,实现国家汽车产业发展和调整目标,为推动我国专用汽车行业的发展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2.3.2 企业地域分布 目前国内专用汽车生产企业分布情况见表2-1、图2-1、图2-2。表2-1 专用汽车生产企业地域分布表序号地区数量序号地区数量1山东省11617湖南省212江苏省8618江西省173湖北省7716黑龙江省154河北省6120天津市145北
10、京市4621山西省106广东省3922广西壮族自治区87辽宁省3823甘肃省78安徽省3724内蒙古自治区79河南省3625云南省510四川省322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11上海市2927贵州省212浙江省2628青海省213吉林省2429宁夏回族自治区114重庆市2330海南省/15福建省2231西藏自治区/16陕西省22总计地区:29 数量:826家图2-1 专用汽车生产企业地域分布注:本规划数据分别来源于中国专用汽车行业月度数据服务报告、国家工信部车辆产品公告201批、中国汽车工业年鉴及相关行业机构统计等。图2-2 05年、09年前十位地区企业数2.3.3 市场结构我国专用汽车行业在“十一
11、五”期间,受国家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模式影响,在国家持续拉动内需和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背景下,工程运输类和工程作业类专用汽车是市场需求的主力军,如自卸汽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散装水泥运输车、起重作业类专用汽车等市场需求大量增加;随着市场消费占GDP权重的不断增加,社会基本需求物资的运输总量增加,普通厢式汽车、半挂汽车列车等市场增长速度明显,同时受国家“汽车下乡”强农惠农政策的影响,适合农村市场的轻、微型厢式汽车,环卫车辆增速明显;受各级财政不断的积累和增加,用于提升城市服务功能的各种专用车辆需求旺盛,如环卫、市政、园林、公安等方面的专用车辆。专用汽车依据其专有特性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其增
12、长率和经济特性对专用汽车市场结构影响巨大。2.3.4 技术结构随着专用汽车行业市场需求总量的增加和市场的多元性,专用汽车产品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机电气液一体化、微电子、智能化技术在专用车产品上的应用日益广泛,不但在作业类专用车辆的应用越来越多,而且在一些普通运输类专用车辆上面也有相当的应用,如GPS定位、车辆远程控制、智能化等;在新能源运用方面,专用车辆也在积极寻求突破,如新能源在城市环卫类专用车辆方面的应用发展势头良好;在国家推导的节能降耗方面,专用车辆的轻量化推动新材料的应用不断增加,高强度钢、轻质铝合金材料应用广泛,“十一五”较“十五”有较大的提高;在专用汽车制造工艺提升方面,下料、结构件
13、制造、焊装、漆前处理、涂装等方面的工艺工装技术和设备发展速度很快,一部分企业已达到国际或国际领先水平。2.3.5 组织结构在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和相关政策措施影响下,“十一五”前期,专用汽车行业企业增加很快,相当部分的民营资本和非行业内资本进入专用汽车行业,区域化发展势头明显,一批具有区域竞争的专用汽车集中生产地区出现,对增加行业活力和行业竞争力有一定的积极性;“十一五”后期,由于严格行业准入管理等措施影响,整个行业组织主要表现为合资、合作、兼并、重组等特征,一批大型且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用汽车集团形成,如深圳中集(车辆)集团、航天、航空、中联、三一等;同时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零部件企业形成
14、,初步达到了国家汽车产业调整的目的。2.3.6 产品结构在国内持续拉动内需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影响下,“十一五”期间,国内专用汽车市场总体表现良好,各种专用汽车需求均较为旺盛,产品结构呈多元化发展趋势。轻微型和重型化专用汽车产品继续深入发展,产品品种稳步增加,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1)专用汽车占载货车的比例专用汽车占载货车的比例明显增加,2000年专用汽车总产量为18.01万辆,占当年全部载货汽车产量中的比例为26.93%;2009年专用汽车总产量为1647769辆,占当年全部载货汽车产量中的比例为55.68%。近十年来,我国载货汽车专用化率上升速度很快,已逐步接近欧美日等发达国家
15、和地区水平。 (2)吨位构成比专用车辆吨位构成比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货物介质的变化,国内交通设施的改善等因素而变化的。“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末专用汽车总产量中重、中、轻型车辆构成比分别为:1994年 1:6:31999年 2:5:32004年 4.5:3:2.5;2009年 4.3:0.9:4.8 (3)专用汽车品种数的变化在我国专用汽车产品产量快速增长过程中,企业为了提高产品特性、市场占有率、竞争力,面对不同的市场领域,多注重企业产品新品种的开发速度。由于受国家相关政策如欧转欧、欧转欧等政策影响,公告内产品撤消较多,但“十一五”期间,在专用汽车品种开发方面,行业总体还
16、是有一定的增长,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相当的距离,品种较多的产品主要表现在厢式汽车、罐式汽车、特种结构汽车等方面,具体品种数见表2-2。表2-2 专用汽车品种数统计表序号类别品种数占总数%1厢式汽车150029.12罐式汽车86516.83专用自卸汽车4398.54仓栅汽车1292.55起重举升汽车3536.86特种汽车87617.07半挂车4929.58普通自卸汽车5059.89合计51591002.3.7 市场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是指市场份额在多大程度上被竞争到某一市场(或行业)中的最大的几家企业手中,是衡量厂商之间市场份额分布的重要量化指标。根据2009年我国专用汽车行业综合产量排名前四的
17、企业制作的洛伦兹曲线图(见图2-3)可以清晰看到,洛伦兹曲线严重偏离45绝对平均线,说明我国虽然专用汽车生产企业众多,但绝大部分企业生产规模小、实力弱,市场上绝大部分产品的供给仍由少数企业掌控。图2-3 2009年专用汽车行业市场集中度洛伦兹曲线图行业集中率(即CRn指标),是指该行业的相关市场内前n家规模最大的企业所占市场份额的总和。我国专用汽车行业集中率见表2-2,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标准,我国专用汽车行业大多数产品目前属于中下集中寡占型市场结构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市场集中度不高,行业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企业数量众多,虽已出现了个别具备规模实力、资本实力和品牌优势的企业,但行
18、业内企业总体呈现“多、小、散”的特点。表2-2 2009年我国专用汽车产品市场结构类 别企业数(个)CR4(%)市场结构补充说明厢式汽车24942.38中下集中寡占型HHI=704仓栅式汽车7557.60中上集中寡占型HHI=1061罐式汽车26823.82原子型HHI=281起重举升汽车8480.19极高寡占型HHI=2899特种结构汽车18549.84中下集中寡占型HHI=868专用自卸汽车11123.52原子型HHI=299普通自卸汽车12238.61中下集中寡占型HHI=640半挂车31120.27原子型HHI=2152.3.8 合资合作情况“十一五”期间,在国内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国际
19、低迷的经济增长环境,以及国际经济危机新一轮造成国际专用汽车市场疲软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下,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专用汽车企业,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资本合作等方面,纷纷加快与国内专用汽车企业的合作步伐。“十二五”期间,国际间的合资合作将会继续深入发展,对推动国内专用汽车产业升级和市场国际化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2.3.9 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一直是我国专用汽车行业比较薄弱的环节,也是造成我国专用汽车行业整体综合竞争力水平低下、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重要原因。在我国专用汽车行业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和开拓外部市场的环境下,以及国家汽车行业调整振兴规划的推动下,专用汽车行业企业在自
20、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一些大型企业和专业化生产企业在技术科研投入、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专有技术申请保护等方面均提到了企业战略发展的高度,强调了由过去粗放型经济向技术创新型经济转变的思想,寻求技术创新型经济、品牌经济等新的替代性经济增长方式。改造传统产品和坚持自主创新、坚持知识产权保护是实现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实现整体产业升级的关键手段和方法。2.4 产量 自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市场对专用车辆的需求大幅上升,2006年以前由于受技术原因未能对专用车辆的实际产量进行有效统计外,2007年后,根据我国专用车辆合格证上传数据显示,每年产量均突破150万辆,成为
21、世界最大的专用汽车生产国和需求国,我国2000年-2009年各类专用汽车产量见表2-3,分车型产量见图2-4,产量及增长率见图2-5,市场份额分布见图2-6。表2-3 2000年-2009年各类专用汽车产量表(单位:辆,%)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自卸车92902168692269663239577248365153735165711769733542319514866占总产量比51.5755.0552.4144.9341.0247.5826.0642.3934.831.25半挂车189052697839553528938857250
22、05782965159925155296288167占总产量比10.498.87.699.9214.6315.4913.058.819.9717.49厢式车35437444027477812183717867061621287972546335569508465205占总产量比19.6714.4914.5322.8529.5119.0745.2930.0936.5528.23罐式车121671678920879167133311124936324341154246736279749占总产量比6.755.484.063.135.477.725.16.364.324.84起重举升类47845919
23、1164212707140591284813753360151744532047占总产量比2.661.932.262.382.323.982.21.981.121.94特种结构车142421034123580142212366174405848156161560616004占总产量比7.913.374.582.673.912.30.920.8610.97专用自卸车155920133268440412548565751771322093019466占总产量比0.870.660.640.832.071.750.810.730.60.57仓栅车1425162351117156530683642014
24、159461181517242265占总产量比0.080.170.462.21.082.126.718.7811.6514.7总产量180138306411514507533237605516323130635874181572915583541647769 图2-4 2000年-2009年专用汽车分车型产量图图2-5 2000年-2009年各类专用汽车产量及增长率图2-6 2009年各类专用汽车产品市场分布2.5 进出口状况在进口方面,由于我国专用汽车行业整体制造水平的进步和提高,各种进口的专用汽车产品总量很小,整体呈下降趋势,前五位主要进口国为德国、美国、加拿大、奥地利、韩国,以作业类产品
25、为主;在出口方面,“十五”期间,我国专用汽车行业改变了过去进口大于出口的被动局面,自2003年开始,国内专用汽车迅速渗透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在此期间的增长速度较快。但在“十一五”期间,受国际经济持续疲软以及2008年的国际经济危机影响,我国专用汽车出口量持续走低。前五位主要出口为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安哥拉、俄罗斯、阿尔及利亚、越南,多以运输类产品为主。进出口整体状况见图2-7。图2-7 2006年-2009年我国专用汽车产品进出口产量图2.6 专用汽车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2.6.1 企业现金流普遍不足在专用汽车行业市场总需求基数较高的情况下,市场总需求旺盛,广大中小型专用汽车生产企业快速
26、完成原始资本积累,但这种资本积累多为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多数的企业效益源于“低质跑量”,为了追求更大的市场占有率和企业利润,大范围通过“短贷长投”的方式搞固定资产投资,进行低水平重复建设,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再加上融资、人力、土地、管理等成本的提高,造成产品利润持续下降,虽然销售量不断增加,但企业营利能力和营利空间急速下降,多年积累,出现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普遍现金流不足的困境,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的难度。2.6.2 落后的管理方式制约企业快速发展我国专用汽车生产企业70%以上为中小型企业,且多数以民营企业为主,在企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多以家族式、集权式管理模式为主,在创业初期这种管理方式快
27、速、高效,推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但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市场的不断规范、竞争的日益加剧等因素,传统的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要求,由于行业缺乏相关管理型人才,且多数业主也不能适应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经营的企业管理思维,造成多数企业在经营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持续、快速发展的愿望变的日益艰难。在此情况下,多数企业仅简单的关注销售量的增加,而在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市场和技术开发方面缺乏战略构思。2.6.3 行业竞争环境将进一步趋于恶化影响我国专用汽车行业竞争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如下:(1)自2004年汽车产业发展政策颁布后,新增专用汽车生产企业200多家,使公告类企业达到800多家,此
28、外,非法改装企业还大量存在,得不到有效遏制;同时在山东、湖北、吉林、辽宁、河南、福建、宁夏、安徽等地区均出现大规模、区域化发展专用汽车产业的势头,市场竞争激化将不可避免。(2)我国正处于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期,国民经济生产总值构成以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为主,所以市场需求表现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低价竞争为主要竞争方式,此种现象短期内还不能得到有效改变。(3)由于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大量的汽车行业和非汽车行业内资本涌入专用汽车行业,造成新一轮竞争的加剧。2.6.4 行业管理政策的适宜性不足为了适应我国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汽车产业方面的相关政策、法规一直在寻求更为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现在仍处于探索
29、期和转型期,行业管理政策和行业发展之间的不适宜性还很明显。现行的准入制度、公告制度、认证制度、环保制度、一致性管理、市场监督等方面的重复性、整体协调性、科学性还存在较多的问题,造成生产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很难适应政策的调整和变化,加大了企业经营成本,制约了企业发展速度。3 发展趋势及市场需求预测分析3.1 国际经济格局对我国专用汽车行业的影响随着我国专用汽车行业产能的急剧增加,发展外延经济,寻求市场突破,是消化我国过剩产能的有效途径,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也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目前我国专用汽车制造业已具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国际经济的变化已和我国专用汽车产业息息相关。“十一五”期间,国际
30、经济总体增长速度缓慢,社会总需求减少,再加上2008年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造成国际经济的进一步恶化,随之我国专用汽车出口总量持续减少,据经济学届的相关分析报告预测,“十二五”期间,国际经济发展仍将处于调整和低迷期,将极大的制约我国专用汽车大规模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步伐。但是,目前我国专用汽车产品主要满足内需市场为主,国际市场对我国专用汽车产量的总体拖累很小;另一方面,我国专用汽车出口总量很小,随着我国专用汽车综合性价比的提升,出口总量的增加存在很大的可能性。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非洲、中东、东南亚、独联体等地区将是我国重要的外延市场,在境外设立生产企业和兼并、重组国外生产企业将日益增多。3.2 我
31、国宏观经济对专用汽车行业的影响自2003年我国进入新一轮经济扩张以来,经济增长率连续5年超过10%,通货膨胀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增长占主导地位。2008年以后,虽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但经济增长率均保持在8%以上,是世界经济发展最好的国家之一,且发展态势比较稳健。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明我国将继续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坚持拉动内需政策、强调产业调整和升级等一系列保持经济增长的方针和政策,在强调增加消费改善经济结构、继续加强固定资产投资、深化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等措施下,我国专用汽车市场需求总量仍将维持在较高的基数上,内需市场仍将是主要需求市
32、场,厢式汽车、半挂车、自卸汽车、罐式车仍将是市场需求主力车型,工程类运输车辆将在市场总需求中的比重小幅弱化,社会基本物资运输车辆、作业类车辆、提升城市功能类的车辆将持续增加。3.3 国内外专用汽车行业差距分析从总体上而言,目前我国是世界专用汽车最大的生产国和需求国,虽然极少数企业和产品已具备国际同等竞争能力,但与发达国家专用汽车行业总体相比,在行业管理体制的科学性、产品技术和质量、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产品检测手段、品牌和知识产权保护、产品经济附加值、市场开拓等方面还存在相当的差距,也是我国专用汽车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障碍。3.4 行业政策对专用汽车行业发展的影响目前,对我国专用汽车行业主
33、要影响的行业政策有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专用汽车和挂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公告制度、强制性认证制度、汽车行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主要体现在企业准入、产品准入、监督和可持续发展几个方面。从企业准入层面而言,现阶段主要政策导向为强调行业内的兼并、重组,加强对行业内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产业综合竞争能力的提升,同时新增企业的难度将会加大,国内大规模进行“集群式”发展的势头将会遏制,此外一致性监督管理将会稳步推行,行业将趋于规范发展;从产品准入而言,国家将重点考虑产品的节能、安全、环保,加强产品的强制性检测,淡化产品的可靠性管理,逐步和国际管理接轨。强调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新产品上的应用。鼓励企业
34、自主创新和新能源产品的开发;从监督层面而言,国家将会继续强化行业的一致性管理、强制性认证、产品运营环节的市场监督等行为;从可持续发展层面而言,汽车产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为了推动和维护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国家会继续推行诸多行业发展刺激政策,汽车行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会继续深入执行,适合农村市场和城乡结合部的各种专用汽车产品会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3.5 合资合作和资产重组将继续快速发展在国际经济持续低迷、国际经济危机影响、发达国家制造产业转移等因素影响下,以及我国巨大的内需市场诱引等原因,国际知名的专用汽车企业将会加速与我国专用汽车产业企业进行合资合作的步伐,合作方式将从过去单一的技术合作向资
35、本合作、市场合作等方面深入发展。为节约生产成本,增强产品竞争能力,OEM等生产合作方式将会增多。随着国内行业管理政策的变化,以及市场环境、融资渠道等方面的变化,国内行业间的整合速度将会明显加快,国有资本将在专用汽车行业中的比重快速增加,大的企业集团、上市公司将持续增多,市场集中度和行业集中率得到加强。3.6 主机厂和上装零部件企业与专用汽车企业互动发展关系随着我国专用汽车生产量不断的提高,专用汽车总量占载货车的比例已达55.68%,其中主机厂重型载货车底盘的改装化率超过70%,在市场竞争格局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主机厂对专用汽车生产企业的需求关注已提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以多种方式和专用车企业展开
36、合作,丰富各种专用车底盘资源,满足专用车生产企业的各种需求,实现紧密合作、和谐共进的良好局面。在专用汽车产品上装零部件发展方面,依托专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专用汽车零部件企业逐渐发展壮大,部分企业及产品已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产品特点主要体现在具备规模化、标准化、国际化、系列化、模块化,如半挂车零部件产品、自卸车油缸、轮胎等,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上升到更高的层次。上装零部件的快速发展,对我国形成大型的专用汽车集团,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满足国内巨大的专用汽车内需市场需求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个性化专用汽车产品方面,由于多品种、小批量等原因,部分液压件、气动阀件、控制件等国内企业开发
37、水平还比较薄弱,主要依赖国外进口,给企业产品的生产周期造成很大的困扰。3.7 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意识将日益强化自主品牌建设和自主知识产权开发是目前制约我国专用汽车产业,甚至是汽车产业的一个重要障碍,也是我国专用汽车行业整体竞争能力弱、产品缺乏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原因。我国专用汽车产品虽然绝大多数属国内自主开发,但企业之间的产品“抄袭风”盛行,并缺少品牌意识,在市场监督不规范的情况下,企业在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但在市场竞争激烈和开拓国际市场双重压力下,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必将得到改变,以品牌、技术经济等替代型经济增长方式将成为市场的主流。目前我国一些知名的专用汽车生产
38、企业如中集、三一、中联、星马等,在企业品牌建设、自主知识产权建设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也是替代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企业典范。3.8 专用汽车企业持续加强产品售后服务意识专用汽车产品依据其专用特性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客户购买产品的目的是满足经营性和特定作性业,而非一般享受消耗性,所以对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可靠性、售后服务的及时性等方面,客户较一般汽车产品的关注度更高。此外,在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客户使用产品的特点是多拉快跑、连续作业,专用汽车产品通常表现为超负荷运营。在此行业特性下,生产企业为争取更大的市场机会,必须更多的满足客户理性或非理性的售后要求,所以行业在售后方面提出了如24小
39、时服务、一站式服务、4S销售模式等,售后服务方式、力度将会持续加强。此外,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环境中,产品的售后服务一直是我国专用汽车生产企业的软肋,因为我国大部分专用车企业为中小型企业,且出口产品数量少,很难有效提供境外的产品售后服务,一旦产品出现问题且得不到及时解决,将极大的影响我国专用汽车产品整体出口形象,如2008年度,我国专用汽车产品在俄罗斯市场遇到的遭遇。有效解决产品的售后服务是争取国内外市场的关键途径,也是我国专用汽车行业企业未来发展关注的重要环节。3.9 “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对行业整体的影响受我国汽车工业整体发展态势的影响,很多投资人均把重点投向了专用汽车行业的发展,在地方政府
40、的推动下,众多的“产业集群”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得到快速发展,产业占地规模从几平方公里到几十平方公里不等,聚集的企业有几十家、甚至上百家之多,成为“十一五”期间我国专用汽车行业一个独特的现象。产业集群是指经营同一种产业的企业群体在地理上的集中,既包括同一类企业集聚,也包括其上下游产业链和相关支持性服务产业的集聚。产业集聚可以通过其竞争效应、学习效应和产业相关联效应,包涵示范、推广和带动效应提高产业效率;由于产业链的存在可以提高区域的专业化分工程度,降低因转换生产加工环节必须付出的交易成本。因此,产业集聚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从现阶段来看,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发展,至少必须具有区域化集聚、专
41、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三个基本特征。其形成的路径主要有市场路径、成本路径和政府路径。我国目前专用汽车产业集中区域,其驱动主体以民营企业为主,如山东梁山、湖北随州、湖北十堰地区的企业95%以上均是民营企业家,产品以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普通运输类车辆为主,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但是其中大量存在非法生产企业,合法生产企业仅占当地企业总量的25%左右。综合上述因素,真正实现我国专用汽车产业大规模集群式发展还需相当的时间。3.10 产业链的发展将逐渐完善在我国专用汽车行业产量日益增加并且需求总量巨大的情况下,行业整体由过去单一的专用汽车产品制造,延长到原材料零部件工业装备制造专用汽车
42、制造销售贸易物流后市场等多个环节,专用汽车产品市场的发展带动产业链中各个节点的共同发展,行业投资结构也逐渐多元化。产业链的延长和发展,是推动我国专用汽车行业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3.11 市场需求预测3.11.1 国内专用汽车市场需求导向分析 (1)高等级公路建设方面近10年间,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发展迅速,截至2009年底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82.8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5万公里,未来两到三年的时间内,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最长的国家。根据交通部公布的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从2005年起到2030年,国家将斥资两万亿元(静态投资),新建5.1万
43、公里高速公路,组成“7918网”。高等级公路的发展,将极大的带动修建公路的工程车辆、维护公路的特种作业车辆、公路运营车辆的快速发展。 (2)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国家在经济建设方面为保持内需增长,出台“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在2008年底,国家4万亿拉动内需资金项目中,明确指出其中1.5万亿用于“铁路、公路、基础设施”建设,1万亿用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并且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近十万亿,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给工程类专用汽车带来极大的需求空间和市场增量。 (3)能源消耗方面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2009年能源消费总量31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6.3%。煤炭消
44、费量30.2亿吨,增长9.2%;原油消费量3.8亿吨,增长7.1%;天然气消费量887亿立方米,增长9.1%。主要原材料消费中,钢材消费量6.9亿吨,增长22.4%;精炼铜消费量753万吨,增长39.7%;电解铝消费量1439万吨,增长14.4%;乙烯消费量1066万吨,增长8.0%;水泥消费量16.3亿吨,增长17.0%。在国内一次性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68.7%的比例,石油占18%,天然气占3.4%,非化石能源,即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上升到9.9%。我国目前仍然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世界最大的需求国。按照目前的能源消费方式,到2020年能源需求总量可能高达45亿吨标煤,其中石油需求量将达
45、到6亿吨,这些基本战略物资相当部分靠专用车辆运输,总体上讲,专用汽车总需求量基数较大,专用汽车总量需求还有相当成长空间。(4)城市发展需求方面2009年,全国共有城镇人口6.22亿,城镇化水平达到46.6%,未来一个时期是中国推进城镇化的关键时期,城镇化率仍将保持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率将突破50%。这将为城乡二元结构转换、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创造十分有利的条件。2008年底全国城市数量655个。按照市区非农业人口统计,全国现有2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23个,100万至200万人口的城市35个,50万至100万人口的城市82个,市区非农业人口在50万以下的城市共515个。已初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城镇体系。随着城市数量的大大增加,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功能的增强及其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对建筑、环卫、园林、电力、通信、电视、公安、司法、机场、金融以及各类商业运输等城市建设与服务方面的专用汽车将产生较大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