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15T 2537-2022涉路工程安全性评价报告编制指南.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76045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90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5T 2537-2022涉路工程安全性评价报告编制指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DB15T 2537-2022涉路工程安全性评价报告编制指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DB15T 2537-2022涉路工程安全性评价报告编制指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DB15T 2537-2022涉路工程安全性评价报告编制指南.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DB15T 2537-2022涉路工程安全性评价报告编制指南.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93.080.99 CCS P66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 25372022 涉路工程安全性评价报告编制指南 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corrugated steel pipe and plate for highway bridges and culverts 2022-04-25 发布 2022-05-25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基本规定.2 5 跨越式涉路工程.2 桥梁跨越.2 电力线、通讯广播线

2、跨越.3 6 穿越式涉路工程.4 道路、铁路穿越桥梁.4 隧道下穿.4 管线穿越.5 7 接入式涉路工程.6 一般规定.6 评价内容.6 评价结论.7 8 并行式涉路工程.7 铁路并行.7 管线并行.8 9 利用结构物敷设管线的涉路工程.8 利用桥梁敷设管线.8 利用隧道涵洞敷设管线.9 10 河道疏浚涉路工程.9 一般规定.9 评价内容.10 评价结论.10 附录 A(规范性)安全性评价报告目录.11 附录 B(资料性)主要评价标准.1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

3、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公路局、内蒙古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卢东升、邓长城、王善巍、白秋俊、吴志阳、盛海峰、周可哥、侯庆军、金浩然、杨凯、张宇、武皓杰、奇华。涉路工程安全性评价报告编制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跨越式涉路工程、穿越式涉路工程、接入式涉路工程、并行式涉路工程、利用结构物敷设管线的涉路工程、河道疏浚涉路工程的安全性评价报告的编制。本文件适用于各等级公路涉路工程安全性评价报告的编制。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

4、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6722 爆破安全规程 GB 50156 汽车加油加气加氢站技术标准 JTG B0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D20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 D81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涉路工程 structures and utilities within highway right-of-way or building control zone 在公路、公路用地范围或公路建筑控制区内,构筑结构物或除公路设施外的其他公共设施的建设工程。跨越式涉路工程 aerial crossing engineering over highw

5、ay 从公路路面(含桥面)以上架空通过的涉路工程。穿越式涉路工程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crossing highway 从公路路面(含桥面)以下通过的涉路工程。接入式涉路工程 driveway access engineering 与公路平面接入的涉路工程。并行式涉路工程 longitudinal engineering along highway 在公路两侧或一侧并行公路设置的涉路工程。利用结构物敷设管线的涉路工程 installations on highway structures 依附桥梁、涵洞、隧道等公路结构物敷设管线的涉路工程。河道疏浚涉路工程 rive

6、r dredging project in the vicinity of highway bridge 在公路桥梁跨越的河道上下游进行修筑堤坝、压缩或者拓宽河床等疏浚作业的涉路工程。4 基本规定 涉路工程的安全性评价应在提出涉路申请行业的行业审查或第三方审查之后进行。安全性评价单位应具备被涉路公路等级要求的设计资质和咨信资质。安全性评价报告应包括对设计方案的评价内容、对施工方案的评价内容、对交通组织方案的评价内容、对应急预案的评价内容及安全性评价结论。申请方提供的交通组织方案应包括交通组织方案、作业控制区长度、安全设施布控标准等。申请方提供的应急预案应包括危险源辨识及对应的处置方案、组织机构

7、、物资配备等。安全性评价报告的具体格式见附录 A,主要技术指标参见附录 B,其它技术指标参见相关规范。5 跨越式涉路工程 桥梁跨越 5.1.1 一般规定 本部分内容适用于城市道路桥梁、铁路桥梁等路网规划外桥梁及以桥梁形式(渡槽、廊道、管道、传送带等)跨越既有公路的涉路工程安全性评价。申请方提供的设计方案应包括跨越位置处平面布置图、立面布置图、地质资料、公路平纵线形指标,并应提供上跨桥梁计算书、上跨桥梁的行业或第三方审查文件等。申请方提供的施工方案应包括施工场地布置图、上部结构施工工艺、下部结构施工工艺、防护工程施工工艺、工期及施工监测方案等。5.1.2 评价内容 5.1.2.1 设计方案评价

8、设计方案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应对上跨桥梁设计方案开展规范符合性评价,包括:跨越位置、公路平纵线形指标、交叉角度、视距、净空、排水、交通标志、防护设施;b)应对上跨桥梁设计方案是否满足后期公路改扩建要求进行评价;c)应对上跨桥梁是否提供计算书,是否经过行业或第三方审查进行评价。5.1.2.2 施工方案评价 施工方案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应评价上跨桥梁的基础施工(含承台)对既有公路路基稳定性、公路桥梁基础(墩台)及桩基的影响程度;b)应评价上跨桥梁施工对既有公路交通的影响程度以及安全防护措施的合理性;c)应评价施工监测方案中监测指标和控制阈值的合理性。5.1.3 评价结论 安全性评价报告

9、应给出设计方案、施工方案、交通组织方案及应急预案是否可行的明确结论及建议调整措施,并明确完工后对运营及远期规划是否有影响。电力线、通讯广播线跨越 5.2.1 一般规定 本部分技术内容适用于电力线、通讯广播线跨越既有公路的涉路工程安全性评价。申请方提供的设计方案应包括跨越位置处平面布置图、立面布置图、地质资料、公路平纵线形指标、附近线路上跨情况,并应提供跨越位置处两侧临近杆(塔)抗倾覆计算书、上跨电力线、通讯广播线的行业或第三方审查文件等。申请方提供的施工方案应包括施工场地布置图、杆(塔)施工工艺、牵引绳索通过公路施工工艺、安全防护设施及工期等。5.2.2 评价内容 5.2.2.1 设计方案评价

10、 设计方案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应对上跨电力线、通讯广播线设计方案开展规范符合性评价,包括:跨越位置、最小水平距离、最小垂直距离、与附近线路合并情况、交叉角度以及跨越杆塔类型是否满足抗倾覆要求;b)应对上跨电力线、通讯广播线设计方案是否满足后期公路改扩建要求进行评价;c)应对上跨电力线、通讯广播线是否提供杆(塔)抗倾覆计算书,是否经过行业或第三方审查进行评价。5.2.2.2 施工方案评价 施工方案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应评价上跨杆(塔)施工(含临时支撑设施)对既有公路路基稳定性、公路桥梁基础(墩台)及桩基的影响程度;b)应评价上跨上跨杆(塔)施工(含临时支撑设施)对既有公路交通的影响程

11、度以及安全防护措施的合理性;c)应评价牵引绳索通过公路施工工艺及工期的合理性。5.2.3 评价结论 安全性评价报告应给出设计方案、施工方案、交通组织方案及应急预案是否可行的明确结论及建议调整措施,并明确完工后对运营及远期规划是否有影响。6 穿越式涉路工程 道路、铁路穿越桥梁 6.1.1 一般规定 本部分技术内容适用于城市道路、铁路以路基、框架结构、桥梁形式下穿既有公路桥梁的涉路工程安全性评价。申请方提供的设计方案应包括穿越位置处平面布置图、立面布置图、地质资料、公路桥梁平纵线形指标,并应提供下穿桥梁计算书、下穿道路/铁路的行业或第三方审查文件等。申请方提供的施工方案应包括施工场地布置图、下穿道

12、路/铁路施工工艺、对公路桥梁的保护措施、防护工程施工工艺、工期及公路桥梁基础监测方案等。6.1.2 评价内容 6.1.2.1 设计方案评价 设计方案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应对下穿道路/铁路设计方案开展规范符合性评价,包括:穿越位置、交叉角度、建筑限界、路侧安全净区、排水、防护设施等;b)应对公路桥梁运营期安全保障措施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护栏、立面标记、限高架等交通安全设施,检修空间等;c)应对下穿道路/铁路设计方案是否满足后期公路改扩建要求进行评价;d)应对下穿桥梁是否提供计算书,下穿道路/铁路是否经过行业或第三方审查进行评价。6.1.2.2 施工方案评价 施工方案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3、:a)应评价下穿桥梁的基础施工(含承台)对既有公路桥梁基础(墩台)及桩基的影响程度;b)应评价下穿道路/铁路施工对既有公路交通的影响程度以及公路桥梁安全防护措施的合理性;c)应评价公路桥梁基础监测方案中监测指标和控制阈值的合理性。6.1.3 评价结论 安全性评价报告应给出设计方案、施工方案、交通组织方案及应急预案是否可行的明确结论及建议调整措施,并明确完工后对运营及远期规划是否有影响。隧道下穿 6.2.1 一般规定 本部分技术内容适用于道路、铁路、水利设施、轨道交通等以隧道形式下穿既有公路路基或者桥梁的涉路工程安全性评价。申请方提供的设计方案应包括下穿位置处平面布置图、立面布置图、地质资料、公

14、路路基或桥梁平纵线形指标,并应提供下穿隧道计算书、下穿隧道的行业或第三方审查文件等。申请方提供的施工方案应包括施工场地布置图、下穿隧道施工工艺、对公路路基或桥梁的保护措施、防护工程施工工艺、工期及公路路基或桥梁基础监测方案等。6.2.2 评价内容 6.2.2.1 设计方案评价 设计方案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应对下穿隧道设计方案开展规范符合性评价,包括:穿越位置、交叉角度、覆土厚度等;b)应对下穿隧道设计方案是否满足后期公路改扩建要求进行评价;c)应对下穿隧道是否提供计算书,下穿隧道是否经过行业或第三方审查进行评价。6.2.2.2 施工方案评价 施工方案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隧道下穿既有

15、公路路基施工,应评价隧道开挖对既有公路路基结构安全的影响,包括:横坡、纵坡、沉降等;b)隧道下穿既有公路路基或公路桥梁施工,应评价隧道开挖产生的振动、交通组织等对既有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包括:通行能力、行车安全等;c)隧道下穿既有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应评价隧道开挖对既有桥梁结构安全的影响,包括:桩基承载力、桩基横向位移、桩基纵向位移、支座稳定性等;d)还应评价隧道下穿的专项施工方案,评价内容包括:专项施工方案内容的完整性,安全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安全施工条件的具备程度,与现场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等;施工过程中对公路本身及行车安全的保护措施的可行性;监控量测点设置、量测频率、预警值等的可行性;施工后保

16、证公路正常运营恢复措施的可行性。6.2.3 评价结论 安全性评价报告应给出设计方案、施工方案、交通组织方案及应急预案是否可行的明确结论及建议调整措施,并明确完工后对运营及远期规划是否有影响。管线穿越 6.3.1 一般规定 本部分技术内容适用于油气、给排水、热力、通信、电力等管线穿越既有公路桥梁、路基的涉路工程安全性评价。申请方提供的设计方案应包括穿越位置处平面布置图、立面布置图、路基沉降量、地下通道(涵)或保护套管设计图及计算书、地质资料、公路平纵线形指标,并应提供下穿管线的行业或第三方审查文件等。申请方提供的施工方案应包括施工场地布置图、地下通道(涵)或保护套管施工工艺、管线施工工艺、工作井

17、、接收井施工及防护工艺、施工过程中对公路路面、路基及边坡、桥梁墩台的保护措施、工期及公路路基、桥梁基础监测方案等。6.3.2 评价内容 6.3.2.1 设计方案评价 设计方案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应对下穿管线设计方案开展规范符合性评价,包括:穿越位置、交叉角度、覆土深度、沉降量、通道(涵)或保护套管材质及长度、安全保护措施等;b)应对下穿管线设计方案是否满足后期公路改扩建要求进行评价;c)应对下穿管线通道(涵)或保护套管是否提供计算书,下穿管线是否经过行业或第三方审查进行评价。6.3.2.2 施工方案评价 施工方案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应评价下穿管线施工场地布置的合理性,地下通道(涵)

18、或保护套管施工工艺、管线施工工艺的规范符合性;b)应评价施工过程中对公路路面、路基及边坡、桥梁墩台的保护措施、工期的合理性;c)应评价施工过程中公路路基/桥梁基础监测方案及监测指标和控制阈值的合理性;d)应评价采取全开挖施工时,临时绕行便道修建的合理性;e)应评价采取顶管施工时,工作井/接收井施工工艺、回填工艺及防护措施的合理性;f)应评价采取拉管施工时,施工方法与工程水文、地质的符合性,钻孔泥浆配置的合理性;g)应评价运营期安全保障措施的合理性,包括:桥下空间、公路路基路面及边坡恢复,警示标志设置,管线两端的应急设施设置等。6.3.3 评价结论 安全性评价报告应给出设计方案、施工方案、交通组

19、织方案及应急预案是否可行的明确结论及建议调整措施,并明确完工后对运营及远期规划是否有影响。7 接入式涉路工程 一般规定 本部分技术内容适用于公路路网规划外道路与公路平面交叉、沿线单位接入公路、加油加气站、充电桩等接入公路的涉路工程安全性评价。申请方提供的设计方案应包括项目地理位置图、设计说明、平面布置图、纵断面图、路基标准横断面、路面结构图、道路搭接设计图、交通标志标线布置图等。申请方提供的施工方案应包括施工场地布置图、路基施工工艺、路面施工工艺、交通标志标线施工工艺、工期等。评价内容 7.2.1 设计方案评价 设计方案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应根据相交公路等级、设计速度、交通管理方式等因素

20、对平面交叉选位、平纵线形、间距和视距等内容进行评价;b)应根据设计速度、转向流量、转弯车型等因素对转弯辅助车道设置及转弯线形进行评价;c)应对平面交叉交角与岔数、渠化设计进行评价;d)应对平面交叉路基、路面及排水进行评价;e)应对平面交叉交通标志标线的设置进行评价。7.2.2 施工方案评价 施工方案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应评价平面交叉施工场地布置的合理性,路基施工工艺、路面施工工艺、交通标志标线的规范符合性;b)应评价平面交叉施工工期的合理性。评价结论 安全性评价报告应给出设计方案、施工方案、交通组织方案及应急预案是否可行的明确结论及建议调整措施,并明确完工后对运营及远期规划是否有影响。8

21、 并行式涉路工程 铁路并行 8.1.1 一般规定 本部分技术内容适用于铁路与既有公路并行的安全性评价,其它构筑物等涉路工程与既有公路并行可参照执行。申请方提供的设计方案应包括项目地理位置图、设计说明、平面布置图、纵断面图、护栏设计图、防护工程设计图、隔离栅设计图、防眩网设计图、交通标志标线布置图等。申请方提供的施工方案应包括施工场地布置图、护栏施工工艺、防护工程施工工艺、隔离栅施工工艺、防眩网施工工艺、交通标志标线施工工艺、工期等。8.1.2 评价内容 8.1.2.1 设计方案评价 设计方案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应从受力、变形、沉降等因素针对铁路对公路的影响进行评价;b)应从防护等级、护栏

22、过渡段、防护工程等因素可能的撞击影响进行评价;c)应从间距、运行安全等因素对隔离栅的设置进行评价;d)应从间距、纵坡、长度、结构、断面等因素对排水系统进行评价;e)应从间距、高程、照度等因素对防眩设施进行评价;f)应评价公路交通标志标线设置情况。8.1.2.2 施工方案评价 施工方案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应评价铁路并行施工场地布置的合理性,护栏施工工艺、防护工程施工工艺、隔离栅施工工艺、防眩网施工工艺、交通标志标线施工工艺的规范符合性;b)应评价铁路并行施工工期的合理性。8.1.3 评价结论 安全性评价报告应给出设计方案、施工方案、交通组织方案及应急预案是否可行的明确结论及建议调整措施,并

23、明确完工后对运营及远期规划是否有影响。管线并行 8.2.1 一般规定 本部分技术内容适用于电缆(含通讯等)、管道等以埋设的形式与既有公路并行的安全性评价。申请方提供的设计方案应包括项目地理位置图、平面布置图、纵断面图、警示标志布置图等。申请方提供的施工方案应包括施工场地布置图、管线开挖施工工艺、警示标志施工工艺、工期等。8.2.2 评价内容 8.2.2.1 设计方案评价 设计方案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应对并行间距、排水、埋深、警示标志进行评价。8.2.2.2 施工方案评价 施工方案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应对管线施工对公路路基边坡稳定性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价;b)应对管线施工对公路排水造成的影响

24、进行评价;c)应对施工机械、施工围挡对驾驶员视线、驾驶行为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价;d)应评价管线并行施工工期的合理性。8.2.3 评价结论 安全性评价报告应给出设计方案、施工方案、交通组织方案及应急预案是否可行的明确结论及建议调整措施,并明确完工后对运营及远期规划是否有影响。9 利用结构物敷设管线的涉路工程 利用桥梁敷设管线 9.1.1 一般规定 本部分技术内容适用于利用公路桥梁敷设电力线、通讯广播线等管线工程的安全性评价。申请方提供的设计方案应包括项目地理位置图、平面布置图、桥梁载荷验算资料、防护工程设计图、警示标志布置图等。申请方提供的施工方案应包括施工场地布置图、管线施工工艺、防护工程施工工

25、艺、警示标志施工工艺、工期等。9.1.2 评价内容 9.1.2.1 设计方案评价 设计方案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应根据管线类型、净空、敷设位置、附加结构、防护措施等因素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b)应对涉路评价申请人提供的桥梁载荷验算资料进行审查,必要时可根据管线敷设位置、附加结构安装等进行公路桥梁结构安全性符合验算。9.1.2.2 施工方案评价 施工方案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应对管线附加结构安装工艺进行评价;b)应对防护措施施工工艺进行评价。9.1.3 评价结论 安全性评价报告应给出设计方案、施工方案、交通组织方案及应急预案是否可行的明确结论及建议调整措施,并明确完工后对运营及远期规划是否

26、有影响。利用隧道涵洞敷设管线 9.2.1 一般规定 本部分技术内容适用于利用隧道和涵洞进行敷设管线工程的涉路工程安全性评价;申请方提供的设计方案应包括项目地理位置图、平面布置图、防护工程设计图、警示标志布置图等;申请方提供的施工方案应包括施工场地布置图、管线施工工艺、防护工程施工工艺、警示标志施工工艺、工期等。9.2.2 评价内容 9.2.2.1 设计方案评价 设计方案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应对利用既有公路隧道涵洞敷设管线的类型进行评价;b)应对利用既有公路隧道涵洞敷设管线的安装方式进行评价;c)应对利用涵洞的结构、安全措施、过水影响和冬季冻胀对敷设管线的影响进行评价。9.2.2.2 施工

27、方案评价 施工方案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应评价敷设管线施工方案及控制措施的合理性。9.2.3 评价结论 安全性评价报告应给出设计方案、施工方案、交通组织方案及应急预案是否可行的明确结论及建议调整措施,并明确完工后对运营及远期规划是否有影响。10 河道疏浚涉路工程 一般规定 本部分技术内容适用于在公路桥梁跨越的河道上下游各500 m范围内依法进行修筑堤坝、压缩或者拓宽河床等疏浚作业的涉路工程安全性评价。申请方提供的设计方案应包括项目地理位置图、桥位平面布置图、桥型布置图、河道纵横断面图、河道标准横断面图、防护工程设计图等。申请方提供的施工方案应包括施工场地布置图、疏浚施工工艺、防护工程施工工艺、

28、下部监测方案、工期等。评价内容 10.2.1 设计方案评价 设计方案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应对桥下设计时断面、现状断面、疏浚后断面的变化情况进行评价;b)应对桥下设计时河道、现状河道、疏浚后河道的比降及冲刷的变化情况进行评价;c)应对防护工程对桥梁下部结构(墩柱、承台、桩基等)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价;d)应对河道疏浚后对桥头引道边坡防护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价。10.2.2 施工方案评价 施工方案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应对施工场地布置进行评价;b)应对河道疏浚施工工艺进行评价;c)应对防护工程施工工艺进行评价;d)应对下部监测方案(包括监测位置、监测频率、预警值)进行评价;e)应对施工工期进行评

29、价。评价结论 安全性评价报告应给出设计方案、施工方案、交通组织方案及应急预案是否可行的明确结论及建议调整措施,并明确完工后对运营及远期规划是否有影响。A A 附录A (规范性)安全性评价报告目录 涉路工程安全性评价报告的章节按照下列规定执行,并列出页码:第1章 概述 1.1 评价依据 1.2 评价内容 1.3 评价经过 1.4 执行的规范、标准 第2章 工程概况 2.1 XXX公路概况 2.2 XXX涉路工程概况 第3章 涉及的相关法规、标准及规定 第4章 安全评估分析 4.1 标准、规范要求符合性分析 4.2 设计方案分析 4.2 施工方案分析 4.3 交通组织方案分析 4.4 应急预案分析

30、 第5章 对XXX公路运营影响分析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附件 附图 B B 附录B (资料性)主要评价标准 B.1 桥梁跨越涉路工程评价标准 B.1.1 上跨桥梁桥孔跨径应满足公路现状及远期规划的建筑限界要求,满足公路视距和对前方公路标志及标线识别的要求。如上跨桥梁承台侵入规划公路路基,应同步实施公路拓宽工程并设置必要的交通安全设施。B.1.2 上跨桥梁跨越既有公路时,宜选择在公路路基地段。B.1.3 上跨桥梁与路面的最小垂直净空在符合现行JTG B01、JTG D20的有关规定的基础上考虑满足公路路面养护及路面加铺的需要适当提高。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净空应

31、不小于5.5 m,三、四级公路的净空应不小于5.0 m,上跨桥梁桥下净空还需满足预留规划加宽车道、施工和运营检修要求。B.2 电力线、通讯广播线跨越涉路工程评价标准 B.2.1 电力线、通讯广播线跨越既有公路应符合公路改扩建要求。B.2.2 杆塔距离现有公路的最小水平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a)杆塔内缘距离公路路肩外缘宜大于 1 倍塔高。b)杆塔内缘距离公路边沟的距离应符合现行 JTG D20 的要求。B.2.3 杆塔应满足抗倾覆要求。B.3 道路、铁路穿越桥梁涉路工程评价标准 B.3.1 城市道路、铁路穿越应满足既有公路桥梁未来改扩建的要求。B.3.2 应在公路既有桥梁两侧设置桥梁防护网等安全防

32、护设施。B.3.3 下穿道路、铁路应与既有桥梁桥墩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下穿道路应设置护栏,并保证合理的侧向余宽。B.3.4 应保证既有桥梁检测通道通畅,满足检测作业人员、机械设备空间要求。B.4 隧道下穿涉路工程评价标准 B.4.1 隧道宜从公路路基下方进行穿越。B.4.2 涉路工程建设和运行对既有公路路基的影响,应保证路基的最大降量不大于20 mm。B.4.3 隧道下穿不宜采用爆破施工,若确需使用,应确保爆破振动对桥梁影响应符合现行GB 6722中关于爆破振动安全允许值的规定。B.5 管线下穿涉路工程评价标准 B.5.1 管线穿越既有公路时,宜选择在公路路基地段。禁止利用自然地面以上的公路桥

33、下空间铺(架)设油气管线。B.5.2 涉路工程建设和运行对既有公路路基的影响,应保证路基的最大降量不大于20 mm。B.5.3 地下通道(涵)或套管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地下通道(涵)或套管的设置应为公路交通规划发展预留空间,其长度应超出路基坡脚(边沟)或坡顶(截水沟)不小于 2 m;b)管道与各级公路相交叉且采用下穿方式时,应设置地下通道(涵)或套管。通道或套管应按相应公路等级的汽车荷载等级进行验算;c)地下通道(涵)或套管的结构验算应考虑施工期荷载及运营期荷载。B.6 道路平面交叉涉路工程评价标准 B.6.1 平面交叉选位、线形和视距除满足JTG D20相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既有

34、公路为一、二级公路时,相邻平面交叉最小间距应符合表B.1的规定。三级公路平面交叉口间距宜按照二级集散公路的要求进行控制,同时,一级公路平面交叉处不宜形成十字交叉。公路中间有隔离设施时,平面交叉最小间距按一侧考虑;公路中间无隔离设施时,平面交叉最小间距按两侧考虑。表B.1 平面交叉最小间距 公路等级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公路功能 干线公路 集散公路 干线公路 集散公路 一般值 最小值 交叉间距(m)2000 1000 500 500 300 B.6.2 接入口宜设置在公路平缓路段上,且前后两个相邻的接入口的间距应满足表 B.1的要求。B.6.3 主要公路设计速度大于或等于60 km/h时,应在主

35、要公路上增设减速分流车道和加速汇流车道。B.6.4 沿线加油加气站接入口之间距离应满足表B.1的要求。公路与加油加气站间应设置隔离设施。出入口引道路面应符合现行GB 50156的有关规定,不采用一般沥青路面,应采用不发火花的路面材料,如水泥路面或在沥青中加入阻燃材料。B.7 铁路并行涉路工程评价标准 B.7.1 新建铁路位置应满足公路现状及远期规划的建筑限界要求。B.7.2 护栏应符合下列规定:a)应对并行段公路护栏按照不低于 JTG D81 规定的防护等级进行重新设计、施工;b)公铁并行段公路路侧护栏与一般路段护栏相衔接处为不同防撞等级、或不同结构形式时,应设置过渡段,使护栏的刚度逐渐过渡,

36、并形成为一个整体。B.8 管线并行涉路工程评价标准 在公路用地范围及建筑控制区内不应平行架设电缆,在公路用地范围内不应平行埋设各类管线。B.9 利用结构物敷设管线的涉路工程评价标准 B.9.1 利用桥梁敷设管线评价标准 B.9.1.1 禁止利用公路桥梁(含桥下空间)搭建设施以及铺设高压电线(10 KV 以上)和输送易燃、易爆或者其他有毒有害气体、液体的管道。B.9.1.2 利用公路桥梁敷设管线时,涉路项目申请人应提供具有相关资质单位出具的桥梁载荷验算资料。B.9.2 利用隧道涵洞敷设管线评价标准 B.9.2.1 禁止利用公路隧道、涵洞搭建设施以及铺设高压电线(1 kV 及以上)和输送易燃、易爆

37、、有毒有害气体和液体的管道。B.9.2.2 利用隧道设置管线时,不能将管线直接明敷在路面上。不应开挖隧道两侧检修道或人行道进行管线敷设。B.10 河道疏浚涉路工程评价标准 B.10.1 河道疏浚后桥位断面的过水面积不应低于原设计过水面积。B.10.2 河道疏浚后河床的自然(演变)冲刷、一般冲刷和局部冲刷不应超过原设计值。B.10.3 河道疏浚后桥墩桩基承载能力不应低于原设计值。B.11 其他涉路工程评价标准 B.11.1 应对公路设计时河道断面、现状断面、疏浚后断面的变化情况进行评价。B.11.2 应对公路设计时河道、现状河道、疏浚后河道的比降及冲刷的变化情况进行评价。B.11.3 应对防护工程对公路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价。B.11.4 应对河道疏浚后对公路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工程监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