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社会心理学案例分析(第三组)学习资料.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760099 上传时间:2024-07-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案例分析(第三组)学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社会心理学案例分析(第三组)学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社会心理学案例分析(第三组)学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社会心理学案例分析(第三组)学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社会心理学案例分析(第三组)学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社会心理学案例分析(第三组)精品资料1、绪论 案例分析一、在学习社会心理学中,微贱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随场所的不同而不同。研究既可以在实验室进行(在控制条件下),也可以在现场进行(日常生活场景中)。并且,它也随研究方法的不同而不同:可以是相关研究(探寻两个或多个因素之间的自然关系),或是实验研究(通过操纵一些因素来考察它们对其它因素的影响)。而西维则不这样认为。问:1、实验室实验法是什么?2、微贱的观点正确吗?试分析和比较社会心理学中的几种研究方法? 答案: 1、实验室实验法是在特定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其基本特点是能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很高程度的控制,能最大限度地突出重要因素,防止无关因素的干扰

2、。正因为这样,实验室实验法通过可以明确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作用。2、正确。【答案要点】(1)四种研究方法的定义及其具体形式:a.观察法(一般观察法和参与观察法);b.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和现场实验法);c.调查法(访谈法和问卷法);(2)a观察法的主要优点在于其现实性(主要是与实验法比较而言)。 b.观察法的主要缺点(只要是与实验法和档案法比较而言)(3)a.实验法的优点: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尽可能防止无关因素的干扰。 b.缺点:外在效度低而且难以消除被试者的反应倾向性和实验者对被试者的影响等。(4)

3、a.调查法的优点:与实验法相比,具有直截了当、针对性强、比较省时省力、收集的信息量比较大等特点 b.缺点: 与实验法相比,主要在于准确性方面2、社会影响与相符行为案例分析一、1998年,田纳西一所高中的老师报告说在她的教室里有一股汽油的味道;不久,她就感到头痛、恶心、呼吸急促、头晕目眩。她的班级停课之后,学校的其他老师也报告出现相同的症状。最后只好全校都停课了。每个人都看着那个老师和一些学生被救护车送走。但是当地的专家检查之后并没有发现学校有任何异常。复课之后,却有更多的人报告出现症状。学校再一次停课关闭。来自不同政府机构的专家再次进行了有关环境和流行病的检测,结果仍一无所获。但这次复课之后,

4、神秘的流行病消失了。田纳西卫生部门的琼斯对这一罕见的案例进行了调查研究,总共有170名老师、学生和员工曾到医院就诊,但没有发现任何器质性的原因。1、这个例子的现象属于社会心理学上的哪个内容并分析其特征?2、试用这个内容分析这个例子。答:1、上述例子其实就是群体歇斯底里症的例子,它指一群人身上出现类似但原因不明的症状。在病理学上被称为“群体心因性疾病”,这种传染病一开始通常是一个人或一些人报告有身体上的症状,而且这些人往往在生活中正承受着某种压力,而他们周围的一些人则开始为他们的疾病构建一些看似合理的解释。这种解释,也就是对环境的新定义,开始传播,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为他们也有同样的症状。随着

5、遭受痛苦的人数量的增加,生理的症状和他们臆断的理由变得越发可信,从而更广为传播。2、在田纳西这个案例中,与没有得病的学生相比,那些得病的学生更多地报告曾在课间亲眼看到得病的人或者得知同学病了。很明显,这里将那些模糊的症状(甚至是没有症状)定义为是令人恐惧的、由楼房引起的疾病的“信息”通过直接接触得以传播。另外,媒体对该事件铺天盖地的报道更增加了人们的恐慌,使得更多臆断的“信息”得以传播。二、女性通过信息性社会影响了解到特定时刻文化认同的魅力身材的类型。通过家人、朋友和媒体,女性了解到何为魅力身材,自己与之比较又如何。而各种形式的媒体都在传递着这样的信息:理想的女性身材是苗条的。例如,研究者调查

6、分析了那些以少女和成年女性为目标群体的文章和广告,以及电视节目中的女性人物,证实了上述观点。女性往往倾向于认为自己的体重超重并且认为比她们实际的体重还要重,而且如果她们刚刚见过媒体中纤细身材的女性形象,这种效应还会加剧。1、产生规范性社会影响的原因是什么?2、试用规范性社会影响的观点分析女性节食的原因。答:1、产生规范性社会影响的原因是人们有渴望被接受,希望获得其他人的赞同,并避免其他人反对的需要。人们通常希望别人能够接受自己,喜欢自己,友好地对待自己。当人们为了获得社会接纳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使其符合群体的规范和标准时,规范性影响便起了作用。2、现代社会对年轻女性魅力身材标准定格在苗条的身

7、形上,人们对身材苗条的女性表示接纳和赞美,而对身材不苗条者表示出疏远或抗拒交往的态度。又由于每一个年轻女性都渴望被别人接受,希望获得其他人的赞同,免受他人的排斥,因而她们都希望自己的身材苗条。而保持身材苗条的最好方法就是节食,故节食会成为很多女性的生活表现。3、人际吸引力一、X和Y从小青梅竹马,一起长大,两个人的性格各方面都很相似,其两家住的很近经常来往。在家长的催促下,两个人结婚了,之后原本就很平静的感情变得更加波澜不惊,甚至双方都不会为对方而吃醋,觉得很郁闷。试用社会心理学有关人际关系的知识来分析这一案例。【答案要点】从案例中给出信息可以初步判定,X与Y的结合主要是以彼此喜欢为基础的,或者

8、说是建立在以喜欢为主要成分的爱情之上的。主要依据有如下几点:(1) 影响喜欢的一些因素对他们的感情发展起到了相当作用。(2) 分析爱情与喜欢的主要区别。1.鲁宾确认,喜欢与爱情是两种既相互密切关联但又各不相同的情感。喜欢有两个最主要的因素,一是人际吸引的双方有共同的理解,一是喜欢的主体对所喜欢的对象有积极的评价和尊重。而爱情有如下三个最重要的因素:依恋、关怀与奉献、亲密。2.爱情并不仅仅是加强了的极端的喜欢,而是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包含有突然的无法解释的强烈的感情和共同的亲昵行为。(3) 根据斯滕伯格(R.J.Sternberg)爱情的基本三角形原理,分析X与Y之间的关系。大体

9、可以确认,X与Y的关系属于喜爱式爱情(主要是亲密,没有激情和承诺,如友谊关系)或伴侣式爱情(有亲密和承诺,没有激情)。二、 材料一:1972年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一些女大学生分别看容貌美丑不同的两个7岁女孩的照片。照片下面的说明文字完全相同,都说照片中的女孩曾有某些过失行为,要求大学生们评价这两个女孩平常的行为是否经常越轨。结果发现:对容貌美的女孩的评语偏向于有礼貌,肯合作,行为纵有过失,也是偶然的,可以原谅的;而对容貌丑的女孩的评语,多认为她会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儿童”。还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让被试者阅读附有作者照片的一些文章。文章有的水平高,有的水平低,作者有的漂亮,有的不漂亮,让对照

10、两组的被试看不附照片的文章。看完后,让两组被试评价文章水平的高低。结果表明,对作者外貌好的文章评价高,对作者外貌差的文章评价低些。在多数情况下,和外貌漂亮的人打交道,心情比较舒畅,而与外貌不漂亮的人打交道,心里容易产生不太舒服的感觉。材料二: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柯莱于1950年用现场实验法进行的。他以经济学系的大学生为被试,宣布经济学教授因事请假, 由一位研究生代课。同时,给每位被试发一份有关该研究生的资料,并要求课后填写一份问卷,描述对代课教师的印象。所发资料有两种:一种是柏兰克先生是本校经济研究所的研究生, 曾有一年半的教学经验,现年26岁,服过兵役,已婚;认识他的人都说他是一个热忱、勤奋、敏

11、锐、实际而又果断的人。”另一种资料,只是把“热忱”二字换成“冷淡”,其它文字完全一样。 调查结果表明:凡是看过前一种资料的大学生,答卷上多选用“体谅人”、 “不拘小节”、 “富幽默感”、 “好脾气”等字眼,而且在课堂上也愿意主动参加问题讨论,与教师合作;而看到后一种资料的大学生,所作的回答与前面的结果差别很大,多选用带贬义的词汇。戴恩等亦做过实验,给被试呈现外表美、丑、一般的三种不同形象的照片,然后要求被试评定几项与其外表无关的特征,如职业地位、作父母资格、社会职业、快乐程度等。结果,美的得分最高,一般的得分居中,丑的得分最低。问题:读过材料以后,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谈谈为什么外貌能影响人际吸引

12、力?答:(1)我们知道,爱美是人的一种天性,人类就是在不断地追求美、探索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外貌能产生晕轮效应。特别是对不熟悉的人,这种效应容易使人产生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不正确认知。比如某人的长相漂亮,就容易使人以为他还具有其它一系列好的优点和美德,如心地善良、品德高尚、性格良好等等。(2)然而,事实上,相貌美与心灵美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而且随着交往的深入,容貌对人际吸引力的影响将会逐步减弱直到消失。交往越深入,人们越会忽略相貌的因素,而更重视内在的美。当然,除了相貌之外,仪表因素还包括穿着、体态、风度等因素,它们都对人际吸引力有影响,因此,为了增强自己的人际吸引

13、力,我们根据自身的特点花功夫“包装”一下,使自己变得更漂亮、更得体、更有风度是很有必要的,是无可非议的。4、社会化一、1920年印度传教士辛格在一个巨大的白蚁穴附近,发现狼群中有两个“狼孩”。辛格把她们送进了米梅纳普尔市孤儿院。据辛格讲,这两个孩子刚回到人类社会之初,具备很的特点:吞食生肉;四肢爬行;目光锐利;不会说人话,夜阑人静发出阵阵长嗥。辛格牧师夫妇俩为使两个狼孩能转变为人,作出了各种各样的尝试。其中的一个阿拉玛到第2个月,可以发出“波、波”的音,诉说饥饿和口渴了。遗憾的是,回到人间的第11个月,阿玛拉就死去了。另一个卡玛拉4年后掌握了6个单词;将近5年的时间学会了两脚步行,但快跑时又会

14、用四肢。经过5年,她能照料孤儿院幼小儿童了。她为自己想做的事情(例如解纽扣儿)做不好而哭泣。大女孩卡玛拉一直活到17岁。但她直到死时还没真正学会说话,智力只相当于3、4岁的孩子。问题:(1)案例中,从社会化角度分析“狼孩”无法完成正常人的各种活动的原因。(提示:社会化依赖的因素)(2)阐述个体社会化及其特点。答案:(1)个体社会化进程依赖于3个因素:自然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是健全的神经系统,尤其是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大脑,这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必要的自然前提。社会基础,指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包括社会生产方式、政治和法律制度、社会规范、价值体系、信仰体系、风俗、种族和民族、家庭、学校、友伴、群众、宗教

15、、职业、其他社会团体或组织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生产方式。这些社会因素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外部条件,它们促使社会化发展的可能性成为现实性。实践活动,这是个体社会化的内因,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能动因素。个体社会化过程有赖于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有赖于个人生理上的禀赋与社会环境的充分接触,有赖于个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如果一个人从小与社会生活隔离,脱离社会实践,即使他具有个体社会化的自然基础,具有健全的神经系统,也不能获得正常人的社会化。案例中的“狼孩”没有正常地参加社会实践,正常地进行社会交往,因此也没有完成正常的社会化过程。(2)个体在社会环境影响下,认识和掌握社会事物、社会标准的过程,通过

16、这个过程,个体得以独立地参加社会生活,即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个体社会化过程有以下特点:主动性。每个人对社会现实的反映都有一定的选择性,其社会化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贯穿于人的一生。由于社会现实的不断发展、变化和一个人一生经历中地位、职责的变化,个体社会化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贯穿于人的一生。个性和共性的统一。即使在同一社会中,由于各人特点和所处具体环境不同,个体社会化也不完全一样。社会化过程也是个性化过程。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二、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A、家长:“孩子小学时很懂事乖巧,叫她做什么就做什么。自从上了初中后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老说我唠叨,多说一句就

17、厌烦我,摔门而走。这段时间老是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把门插上,不知道弄些什么。星期天不吃早饭就被几个男男女女的同学叫走了,问去干什么了,也不说。我为她做了这么多,还不领情。”B、陈某,男,13岁,初一学生。进校时,学习成绩中上,性格倔强,个性刚硬,自尊心特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经常和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你越是反对的事情,他就越和你对着干。在学校,他这种反抗行为十分尖锐。每当老师批评他时,他眼睛直对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甚至还和老师顶嘴。课堂上,爱插嘴,以显示自己的能力,爱钻牛角尖。 问题:运用你所学到的有关社会化的知识和理论,分析阐释中学生“青春期叛逆”现象的产生原因?参考答

18、案: 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由于身体加速生长,生理迅速成熟,使他们产生了“成人感”。另外,由于自我意识的飞跃发展,使他们进入“心理断乳期”,渴望摆脱成年人(尤其是父母)的监控、追求独立、挑战权威,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心理现象。在发展心理学中,将其称之为“第二反抗期”。但也不排除其中部分学生会有过激的思想、行为现象(恰当举例),对此应当加以注意。 我国急速的社会变迁,使得中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化内容空前增加,而与此不协调的是,作为个体社会化的主要承担者,学校与家庭的施教能力却没有相应的同步提高,家庭与学校作为既定价值的“传播器”慢慢失效。学校教育思想的落后,教师只重文化知识的传授,而对学生心理特点的了

19、解和对其人格成长的指导作用乏善可陈;家庭中,家长大多忙于工作,只重对孩子物质上的满足,缺少精神、心理上的沟通与理解,不注重提高自己的施教能力,难以成为子女的参照榜样。 同辈群体在个体社会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指出对新异文化的快速反应与群体习染的特点。 大众传播媒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迅速崛起的计算机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大,它们对相对稳定的既定价值的冲击,以及对新异文化的产生和快速传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相对学校和家庭来说,他们对青少年的社会化影响更具冲击性与诱惑性。 总之,以上各种因素作用最终加大了原来固有的青少年与成人间的“代沟”现象,导致出现所谓的“青春期叛逆”现象。三

20、、捷捷是一个倔强、外向的孩子,胆子很大,最大的特点是喜欢与人交往,不怕陌生人,在家最喜欢串门。但是自制力很差,控制不住自己,常有攻击性行为。比如:喜欢咬人,几乎咬遍了班中每个孩子。同时占有欲很强,与人交往缺乏礼貌,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想占为己有,如果别人不想给他,他就打人。有时,看到很多小朋友一起游戏时,当别人不理他,他会抡起拳头打别人,理由是别人不跟他说话。他的这种“友好”的表达方式,并不为同伴所认同或接受,再加上他平时遇事又喜欢用拳头解决问题,于是同伴们逐渐疏远了他,还有的小朋友还故意躲着他,很多家长都向老师反映,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和他坐在一起,怕他打到自己的孩子。而捷捷的父母文化程度并不高,

21、对孩子的教育比较极端,一方面将感情和物质无限制地给予孩子,对孩子给予较多的爱,迁就孩子,但很少进行限制,对孩子的言行举止具有很大的容忍和接受。另一方面,由于自身素质不高,平时在孩子面前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经常是粗话连篇,有时父母间还经常动手,给孩子造成了一定影响。问题:请列举出几种典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并简要说明其对儿童人格、行为发展的不同影响?答案: 宠爱型。幼时受父母溺爱者,长大后在人格上多表现为依赖性强,遇事退缩,缺乏同情,情绪不稳定,自制能力和自信心差,易受别人意见的左右。 放任型。采取这种方式不能使子女养成是非观念,子女缺乏教养,因而以后很难适应集体生活。 专制型。这类家庭出身的儿

22、童在性格上多表现为诚实、礼貌、细心、负责任,但在其他方面却表现羞怯、自卑、敏感、对人屈从的性格。 民主型。这类家庭出身的孩子表现为自立、自信,能主动解决自己的困难,情绪稳定,易理解他人。5、社会认知案例分析题:事实一:对1953年到1975年期间美国全部盖洛普民意测验的分析发现,在被测验的535例人次和组次中,有76%被测者是从好的方面来评价他人的。事实二:A.希芬鲍尔(1974年)通过放映喜剧或令人讨厌的录像来赋予被试一定的情绪,然后再令被试判断照片上的面部表情。被试往往会根据自己当时的情绪状态来判断他人照片上的面部表情。事实三:前苏联学着博达列夫一次在实验中,曾向两组大学生分别出示同一个人

23、的照片。在出示照片前,告诉第一组被试上的人是一个恶贯满盈的罪犯;而告诉第二组被试此人是一个大科学家。然后让两组被试对照片上的人进行描述。 第一组的评价是:深深的眼窝,证明了他内心的仇恨;突出的下巴,意味着他沿罪犯的道路走到底的决心。第二组的评价是:深深的眼窝,表示了他的思想深度;突出的下巴,体现了他在认识道路上克服困难的意志力。根据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上诉事实说明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存在什么现象?三个事实分别代表了此现象中的哪三种效应,这种现象还包括其他哪几种效应。分析这种认知现象会对我们的人际认知产生什么影响?答案:说明在社会认知过程中存在嗻认知偏差。 三个事实分别代表积极偏见、相似假定作用

24、和光环效应。 认知偏差还可以包括首因效应、类化原则、隐含人格理论等心理效应。 这些认知偏见一方面可以简化认知过程,提高认知效率;另一方面又会造成认知偏差,影响我们队他人的正确认知。(第一问10分,第二问6分)6、性别角色案例一:事例1 自去年五月份我们搬进了新建的幼儿园,整个幼儿园设计的非常漂亮,每个教室都有配备的活动室、休息室、教师办公室以及洗手间等。孩子们和我们一样带着乔迁的喜悦,每天高高兴兴的上幼儿园。但是随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出现了新的问题-男女同厕的问题。经常孩子们几个人“躲在”厕所里唧唧喳喳的说着什么,并且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个小朋友在上厕所,几个人站再一边看,而且一个个一脸的诡秘

25、。事例2 在以往的户外活动时间我总是让幼儿站好队一起跑步,时间长了我发现幼儿更喜欢自己跑,更喜欢“比比谁跑得快”。为了调动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我决定让幼儿分男、女两组跑步。“来,小朋友们!男孩子先跑一圈!”我指着活动场地说。反应比较快的小朋友立刻跑了起来,有几个男孩一脸的茫然“我是男生吗?”问题:(1)上述的两个事例说明了什么问题? (2)如何培养儿童的性别意识?答案:(1)上述两个案例说明了儿童开始出现性别辨认,即意识到并承认自己或他人所属的性别,自己是男是女,别人是男是女。意识到自己或别人属于何种性别,并按一定的性别角色做事;但同时也存在性别角色模糊的问题。 (2)儿童的性别意识包括性别

26、辨认、性别角色和性别概念三部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首先就是性别辨认依据的培养。幼儿时期对幼儿性别意识影响最大的应该是父母了。作为父母、老师应该明确的告诉孩子生殖器官和我们的眼睛、鼻子、心脏一样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器官,性别角色的认同也非常重要。从幼儿开始,父母是一个绝好的性别角色榜样,孩子可以从妈妈身上认识女性角色,从爸爸身上认识男性角色,从父母身上发展对异性的信任,所以爸爸妈妈一定要注意自己身的性别特征,甚至是性格特征、衣着打扮,这对孩子的影响是终生的。多带孩子接触两种性别共存的伙伴群体,让孩子了解同龄人中性别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性别意识7、侵犯行为美国历史上最惨校园枪击案2007年

27、4月25日早上7:00左右,韩裔学生赵承熙驾车来到母校弗吉尼亚州理工大学女生宿舍,与大一女生埃米丽发生争吵,争吵过程中男同学克拉克闻声出来劝架,这时赵承熙拔出手枪将二人枪杀。两个小时后(9:01)赵承熙用“ISHMAEL AX”的名字给NBC寄了一个邮包,里面有27个视频文件、43张照片和一封只有1800字却写了23页的信。然后驾车来到弗吉尼亚州理工大学校园,进入工程系教学楼,用铁链锁住了该楼的三个大门,并向教学楼内的老师和学生开枪射击,在九分钟内发射了170发子弹,造成30人死亡,多人受伤。之后赵承熙开枪自杀身亡。这次事件被喻为美国历史上最惨校园枪击案,据不完全统计,从1997年至2007年

28、以来,美国共发生十多起校园枪击案,仅在2000年就发生7起影响较大的校园枪击案。 参与这次调查工作的美国警方没能马上找到赵承熙的杀人动机,那些最初认为赵承熙是因为与女友吵架而动了杀机的人很快发现他并没有女友。据称赵承熙在生活中沉默寡言,也很少显示暴力倾向,但他在电脑和网络中却似乎构建了一个虚拟暴力世界。多数心理学家认为赵承熙有心理问题,精神病专家更倾向于认为他是一名精神病患者。问题1.什么是侵犯行为?所谓侵犯行为,是指个体违反了社会主流规范的、有动机的、伤害他人的行为。因此,当我们判断哪些是侵犯行为时,必须要分析三个方面的情况:第一是个体的外在行为表现,第二是其行为是否违反社会主流规范,第三是

29、个体的内在动机或意图如何。行为表现可以直接呈现在人们面前而被观察到,行为表现是否违反社会主流规范也比较容易判断,但是,分析行为动机却是一件困难而且复杂的事,它不能直接诉诸于人的感官,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下述方面来判断行为者是否具有侵犯动机。(1)行为发生的社会情境。任何行为都发生在一定的社会情境或环境之 中,环境的特点可以向我们提供理解行为者动机和意图的线索。例如,在激烈的冰球比赛中,因撞击而造成的身体的伤害通常被认为是无意的,假如这种撞击发生在办公室或者教室里,人们就不会认为它是无意的了。(2)行为者的社会角色。教师训斥学生通过不会被认为是有意的侵犯,因为教师具有受人尊重的社会角色,其对学生的

30、教育或训斥是受社会认可的。不过一旦社会角色颠倒过来,情况马上就不一样了,例如,学生辱骂老师会被视为性质严重的有意侵犯。(3)行为发生前的有关线索。司机甲在行车时把路人乙撞成重伤,如果两个人此前并不认识,或者关系一直比较好的话,人们通常会认为这场车祸只是一次意外;相反,如果两个人不但认识而且关系非常紧张,甲还扬言要“收拾”乙的话,执法部门和群众就难免会猜测甲是否在有意地伤害乙。(4)行为者的身份特性。经济地位、性别、种族背景、教育程度及职业地位等等,也可以提供判断行为者动机的线索。人们倾向于认为,某种身份的人有一套适合该身份的行为方式,我们会按照这种观点来推断某种行为的动机。例如,受过高等教育的

31、人如果对别人用语粗野,就会给人造成鲁莽粗暴、有意攻击他人的印象;相反,一位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如果用语粗俗的话,有可能被人视为缺乏必要的礼仪常识,而不一定是恶意的侵犯。上述4个方面并不是绝对的,在分析伤害行为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有时还需要借助于以往经验,全面而细致地考察其他方面的因素,以便更加准确地判断伤害行为背后是否有侵犯动机。2挫折侵犯理论有哪些?挫折侵犯理论(frustration aggression hypothesis),是把人类侵犯行为系统地定义为对环境条件的反应的第一次尝试。该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多拉德(J.Dollard)和米勒(N.E.Miller)等人在1939年提出的。

32、挫折侵犯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一直受到精神分析理论和学习理论的双重影响。研究者之所以把侵犯与挫折联系起来,是因为受到弗洛伊德把挫折与精神病相联系的启示;另一方面,霍尔(E.Hull)的学习理论可以解释侵犯行为的行为过程,即源于后天的学习。8、自我意识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刚下岗的时候,我有点不相信,可厂里真的下了文件。说回家就回家,我当时有点傻了。回到家中,什么也不想干,只知道借酒消愁就这样子过了一阵子,由于心力交瘁,终于病倒了住院的时候,我想了很多。其实,下岗也不能说明什么,现在下岗的人那么多,比起别人,我至少年轻,还可以从头再来。而且下岗也不能表明我比别人差,只是时运不济,厂子黄了,没有办法的事

33、再说了,在我心中,家庭是第一位的,家庭幸福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至于工作嘛,大不了再找想到这些,我就宽慰了很多。”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文章中的主人公(下岗者)在下岗后为了达到自我增强的目的,采取了哪些方法?除了这些手段外,举例说明还有哪些手段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答案:1 从下岗者的叙述中可以看出,采取自我增强的方法主要有:降低自我觉知(如借酒消愁)、向下的社会比较(如“现在下岗的人这么多,比起别人,我至少还年轻,还可以从头再来”)、自我防御性归因(如:“而且下岗也不能表明我比别人差,只是时运不济,厂子黄了,没有办法的事”)、缺失补偿(如:“在我心中,家庭是第一位的,家庭幸福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

34、)等。2 能够达到自我增强的方式还有诸如有选择接受反馈、有选择性遗忘、自我设障等。9、社会态度1、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心理疾病患者存有偏见,认为他们是“思想不健康的人”或因曾做过不道德的事而遭到报应,对这些人加以鄙视和排斥,分析这种偏见产生的原因,并说明如何消除。答:1 这种偏见产生的原因有:a.传统文化的影响;b.社会化的影响;c.个体的人格和心理因素。 这种偏见消除的方法:a.了解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纠正对心理疾患的归因错误;b.增加与心理疾病患者的个人接触;C利用大众传播媒体,营造尊重、理解、善待心理疾病患者的社会心理氛围;d.去除对心理疾病患者的歧视性社会规范。2、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

35、发生一起劫案,一位22岁的打工青年在看到有人持刀行凶的时候挺身而出,赤手空拳与歹徒搏斗,不幸被刺身亡,而犯罪嫌疑人潜逃。然而,这起令人感动的事件背后却隐藏着这样一个冷冰冰的事实“当时围观的人特别多,大家看歹徒手持尖刀刺倒一老一少后,都不敢上前,整个犯罪过程当中没有一个人上前帮忙。”试列举社会心理学相关概念或理论分析题中现象。(概念或理论不得少于2个,列出概念或理论,解释含义,分析与题中案例的联系) 旁观者效应(在有人需要紧急救助时,在场目睹此场景的人越多,则出现救助行为的可能性越小)答:(1)在紧急事件中由于有他人在场而产生的对救助行为的抑制作用。旁观者人数越多,抑制程度越高。产生原因主要有:由于众人在场,社会责任被分散;个人不能确定该怎么做,想看看在场其他人怎么做,而其他人也有类似想法,等等。 危机现场中人数愈多,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反而愈少。此现象为旁观者效应。 (2)一般说来,当我们对自己缺乏信心时,当形式不很明朗时,当不确定性占上风时,我们最有可能接受并参照别人的行为。但是人们却经常忘记,那些观察使太发展的人可能也在寻找社会认同,而且因为每个人都喜欢在他人面前表现的信心十足,不慌不忙,因此在寻找认同时也是不动声色。可能只是对身边的人偷偷扫视一眼而已。结果每个人都是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而且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6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