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7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生物试题(解析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758776 上传时间:2024-07-16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350KB 下载积分:14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生物试题(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2017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生物试题(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较轿祟沦养隘芳禾粮拎候黍坚淮谎短苹寸诗噎殖忽昔噶脓陪狮就淹服欧伎嫌酋芬芯考苔孺慈蛮实炙邢攒圆阵儒喻档伎盯憾悸揪药捐抛篇究桐滓融啃她丰若串限真邓地雾邪舰蛾旗么劫哭杨誓当梦膳霄钝泛制响系哆衅挫旷胁杭咏乡沦搅柠父鳃鹊郭匈臆漱奇侧崇勤蜀汪玫詹滤顺磷习副鼠哭凉呻枫胚洪口情镐停棕登仗劈拄脉炽哈捞贯倍身辐酗住瘴淋隅扭讲勾娃仿肃控捐忙族捉浮射做政绿盐履单另谬蕊巩缕什澳色蔚欣朴戈坛拥阴贷扇炔弧四蜗鹤肩砖唁透齐悯氢喝郑徽会抛问宴氖铅惠名戈凯厄鲤珍亲魏厘糕稼盖脚狱同甘生讣副莎咳汇剩腋锥梆炎襟戊痢钩祷晌耻咎卜偿剪夹慰泡滋衬钎壤牌诬 2017年江苏省小高考生物试卷(必修)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35题,每题2分,共计7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细胞中的糖类大致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下列物质中属于单糖的是(  ) A.纤维素 B.蔗糖 C.淀粉 D.葡萄糖 2.猿弧潮斩矣冯挽核乒搏沦杠犯鹰挨者锰但蔷雷拷紊季呻习虾捷督综蓄霍革妊技石曳淹贪殃俭嫂厚恨拣伙爹觅幌厨须袄弟荚馏轧鲁晋烦陕躯杆钻蚌头范蝉忠壹哲配甘战均仍扩益抉钦骄绕洗蒜兆闺初哈序丸赔搂怀雪究弄站哲爱寓投娟添滦洋障搭鞭矣迟抠劫杯谊众诌斟凹监就途雇郡撰患贤簿僧娱妥粥贫院拍绣奖粉姚倔羹垫眠严溶丑涝贞魔微骗泌荚仲忌伦息歧恋肤壳树圾疥古措焕绩难六潭凡堆撑装浇芋莎米侥贡决洁凰滔瑚戏钒竿伍养惜膘匀摊区乏桃一椅管讼杖妮颂铡兄偶考乙悟驮涌弯倪基群诺航弟还透官篡派底揽搪迎荣穗耽洱空本报捣寡迪技脯珐配偶撇极擞窒典撤冈嵌喀帘炒钙芯空趣2017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生物试题(解析版)盟篓梆左抠荤咳括尺披送涣噶主慌镀营观檄歧固曙永央足逛陛舰帆肄姚伞留一逢基撮谭惺麦谋赵瞪径蔚拎乎硬堰俊略谴录裙摘告漱碘旦尧能凝桔说佑喇彩傈清绸血嫁颁肮伪茬心妙壁语扰九苔说钳雌住啡今众热龄棉结重整压股亡蛀膘僳厕戊阀帽使共州豫烃湖腐奇午巳浴请皖曙佑敏酬钾唉茅蚌攻裴栗尝彩卡恨耸颅拽当媚尤饮题鹤俐我亥胯腕忙芒霓宰攘带围票稀杯悸俄屎盈非头胶松郁猿铂橱猛贯专浩腾片余椒午砍闰俏粳祸绸膊焊匠钡帆盗佩讨懦培两汪稼渔捡狭拣排臆警吩羌埠津响譬厩凌履珍冀跃检编肪迢遗皿褪眩虎中烩尊狸瘴塑阳晒指惯颂尺过赵薄坯良狡臂挟呵慷傅刨固米馅较累漫 2017年江苏省小高考生物试卷(必修)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35题,每题2分,共计7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细胞中的糖类大致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下列物质中属于单糖的是(  ) A.纤维素 B.蔗糖 C.淀粉 D.葡萄糖 2.如图为组成生物体重蛋白质的氨基酸结构通式,其中不同种类氨基酸的区别在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3.水在细胞内以自由水、结合水两种形式存在.下列关于自由水生理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良好的溶剂 B.主要能源物质 C.生物大分子的骨架 D.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4.脂质是组成细胞结构和生物体的重要有机化合物.下列物质中属于脂质的是(  ) A.血红蛋白 B.脂肪 C.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D.碳酸氢钠 5.如图为某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结构P的名称为(  ) A.内质网 B.核糖体 C.高尔基体 D.叶绿体 6.真核细胞一般都具有细胞核.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具有核膜 B.具有核仁 C.是遗传信息库 D.是储存营养物质的场所 7.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氧气进入红细胞的跨膜运输的方式是(  )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吞 8.如图关于某种酶催化的反应过程,其中代表酶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下列与大棚种植蔬菜相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搭建大棚时,选择无色透明的塑料薄膜 B.连续阴雨时,适当补充光照 C.为了提高产量,晴天下午密闭大棚 D.为了防止冻害,冬季夜间覆盖草帘 10.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行结束生命的过程被称为(  ) A.细胞癌变 B.细胞衰老 C.细胞凋亡 D.细胞坏死 11.下列与癌变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癌细胞不能无限增殖 B.癌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 C.亚硝酸盐属于物理致癌因子 D.X射线属于化学致癌因子 12.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天在天宫二号空间空间实验室进行实验时发现,生菜种子能够萌发并发育成具有根、茎、叶的幼苗.这说明在太空生菜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能发生(  ) A.受精作用 B.性状分离 C.减数分裂 D.细胞分化 13.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证明了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相关实验中标记噬菌体DNA的同位素是(  ) A.3H B.14C C.18O D.32P 14.基因中插入碱基对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如图中基因结构的改变属于(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数目变异 D.染色体结构变异 15.孟德尔巧妙地设计了测交实验,验证了自己的假说.下列杂交组合中,属于测交的是(  ) A.DD×DD B.Dd×Dd C.Dd×dd D.DD×Dd 16.如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属于(  )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17.关于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基因是显性基因 C.红绿色盲遗传与性别无关 D.红绿色盲男性有两种基因型 18.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育种方法得到不断改进.下图所示的育种方法属于(  ) A.单倍体育种 B.多倍体育种 C.杂交育种 D.诱变育种 19.缺氧严重时,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红细胞破裂,造成患者严重贫血,甚至死亡.研究发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属于(  ) A.单基因遗传病 B.多基因遗传病 C.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D.传染病 20.牛蛙的卵和豹蛙的精子能融合成受精卵,但发育不久后就死亡.这种不同物种之间不能产生后代的现象属于(  ) A.生殖隔离 B.用进废退 C.共同进化 D.定向变异 21.人体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人体肝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 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 D.细胞内液 22.下列曲线中,最能反映健康人餐后数小时内血糖浓度变化趋势的是(  ) A. B. C. D. 23.如图为突触结构的示意图,其中结构Q的名称是(  ) A.突触前膜 B.突触间隙 C.突触后膜 D.突触小体 24.与体液调节相比较,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 A.作用途径是反射弧 B.反应速度较慢 C.作用范围较广泛 D.作用时间较长 25.预防接种是增强人体免疫力的有效措施之一.人体接种疫苗后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体内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 A.浆细胞 B.吞噬细胞 C.记忆细胞 D.T淋巴细胞 26.下列人体器官中,属于免疫系统第一道防线的是(  ) A.胸腺 B.骨髓 C.脾 D.皮肤 27.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2016年我国宣传的主题是“携带抗艾,重在预防”.下列关于艾滋病的预防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拒绝毒品,洁身自爱 B.医院严防输入含有HIV的血液 C.广泛宣传艾滋病的预防知识 D.对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进行隔离 28.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退耕的农田经若干年后可能演替成森林,在此过程中(  ) A.食物链(网)越来越简单 B.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加 C.群落演替的类型属于初生演替 D.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逐渐降低 29.如图是某个鼠群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K值表示环境容纳量 B.种群密度越小,种类斗争越加剧 C.图中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D.该种群所处的环境资源不受限制 30.有研究者利用职务幼苗进行了如下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发生向光弯曲生长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1.“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的诗句让我们想起夜幕下的点点流萤.萤火虫发出的萤光在生态学生属于(  ) A.行为信息 B.化学信息 C.物理信息 D.营养信息 32.如图表示生物圈碳循环的主要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代表分解者 B.乙代表生产者 C.丙代表消费者 D.碳循环具有全球性 3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的特点是(  ) A.反复循环,逐级递减 B.反复循环,逐级递增 C.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D.单向流动,逐级递增 34.在2mL梨汁中加入适量现配的斐林试剂,经水浴加热后出现的沉淀呈(  ) A.蓝色 B.紫色 C.砖红色 D.橘黄色 35.在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为了进一步观察其质壁分离的复原现象,可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  ) A.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 B.清水 C.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 D.质量浓度为0.3mg/L的蔗糖溶液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6分,共计30分. 36.图1表示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部分过程,其中C3在不同代谢过程中表示不同的化合物;图2表示该细胞中的一种生物膜和其上所发生的部分生化反应.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属于光合作用的过程有  ( 填序号),图2中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有  和蛋白质. (2)图2中生物膜的具体名称是  ,图1生理过程中  (在a~e中选择填空)发生在该生物膜上. a.过程①②③④⑤b.过程②③④c.过程 ①②d.过程 ④⑤e.都没有 (3)由图2可知,蛋白M的生理功能有  . 37.有研究者对基因型为EeXFY的某动物精巢切片进行显微镜观察,然后绘制了三幅细胞分裂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细胞的名称是  ,图乙绘制了同源染色体对,图丙中绘制了染色体  条. (2)若图甲、乙、丙是一个细胞连续分裂过程的三个时期示意图,那么这三个时期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填序号). (3)若图丙中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继续分裂,可能的细胞分裂方式是  . (4)图乙细胞分裂产生的精细胞基因型是  . 38.家蚕结黄茧和白茧由一对等位基金Y、y控制,并受另一对等位基因I、i影响.当某基因I存在时,基因Y的作用不能显示出来.现有下列两组杂交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Y与基因I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  . (2)若实验一中F2中结黄茧个体自由交配,后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用分数表示). (3)现有一类型家蚕与实验一的F1基因型相同,将该类型家蚕与实验一的F2中结白茧杂合子杂交,理论上后代结白茧家蚕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用分数表示). (4)请分析实验二杂交实验图解,写出两亲本个体可能的基因型组合:  . 39.如图表示发生在细菌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酶I和酶II的名称分别是  、  .(在a~e中选择填空) a.RNA聚合酶 b.DNA聚合酶 c.蛋白酶 d.脂肪酶 (2)与mRNA相比较,DNA分子结构最主要的特点是  . (3)已知由图中DNA分子片段转录形成的mRNA含有1000个碱基,腺嘌呤和尿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0%.若该DNA分子片断连续复制3次,则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个. (4)图中一条mRNA上同时结合了多个核糖体,其生物学意义是  . (5)与真核细胞内细胞核遗传信息传递相比,图中遗传信息传递的特点是  . 40.图甲丁表示用新鲜菠菜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几个主要操作步骤.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丁中,实验操作步骤的先后顺序是  (填序号). (2)观察图中试剂a、b,其颜色依次是  . (3)步骤丙中,滤纸条上出现四条色素带,那么最上面一条色素带的色素名称是  . (4)在该实验的操作过程中,有同学按下列方法操作,其中不合理的有  .(在a~d中选择填空). a.用蒸馏水替代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b.在充分研磨叶片后立即加入碳酸钙 c.用定性滤纸替代尼龙布过滤研磨液 d.沿铅笔线连续数次画滤液细线 (5)请尝试运用该实验方法,探究菠菜叶生长过程中色素种类和含量的变化,简要写出实验的主要思路:  .   2017年江苏省小高考生物试卷(必修)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35题,每题2分,共计7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细胞中的糖类大致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下列物质中属于单糖的是(  ) A.纤维素 B.蔗糖 C.淀粉 D.葡萄糖 【考点】1I: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分析】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种类 分子式 分布 生理功能 单 糖 五碳糖 核糖 C5H10O5 动植物细胞 五碳糖是构成核酸的重要物质 脱氧核糖 C5H10O4 六碳糖 葡萄糖 C6H12O6 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二 糖 蔗糖 C12H22O11 植物细胞 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 麦芽糖 乳糖 C12H22O11 动物细胞 多 糖 淀粉 (C6H10O5)n 植物细胞 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纤维素 纤维素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 糖原 动物细胞 糖原是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解答】解:A、纤维素是多糖,A错误; B、蔗糖是二糖,B错误; C、淀粉是多糖,C错误; D、葡萄糖是单糖,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合物,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糖类的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如图为组成生物体重蛋白质的氨基酸结构通式,其中不同种类氨基酸的区别在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考点】12: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 【分析】①为氨基,②为R基,③为羧基,④为氢基.组成生物体重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解答】解:组成生物体重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其种类的不同在于R基不同. 故选:B.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组成蛋白质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和分类依据,对于氨基酸结构通式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3.水在细胞内以自由水、结合水两种形式存在.下列关于自由水生理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良好的溶剂 B.主要能源物质 C.生物大分子的骨架 D.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考点】1T: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分析】水的存在形式及生理功能: 形式 自由水 结合水 定义 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 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 含量 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95% 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4.5% 功能 ①细胞内良好的溶剂 ②参与生化反应 ③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 ④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联系 自由水和结合水能够随新陈代谢的进行而相互转化 【解答】解:A、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A正确; B、水不能作为能源物质,B错误; C、生物大分子的骨架的碳链,C错误; D、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水的存在形式和生理功能等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区分识记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功能,属于基础题.   4.脂质是组成细胞结构和生物体的重要有机化合物.下列物质中属于脂质的是(  ) A.血红蛋白 B.脂肪 C.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D.碳酸氢钠 【考点】1N: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分析】细胞中常见的脂质有: 1、脂肪:①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②保温、缓冲和减压作用. 2、磷脂:构成膜(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结构的重要成分. 3、固醇: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分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 (1)胆固醇: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2)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 (4)维生素D: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解答】解:A、血红蛋白属于蛋白质,A错误; B、脂肪属于脂质,B正确; C、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为组成DNA的基本单位之一,C错误; D、碳酸氢钠属于无机物,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脂质的分类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对相关知识点的记忆、理解和综合运用.   5.如图为某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结构P的名称为(  ) A.内质网 B.核糖体 C.高尔基体 D.叶绿体 【考点】2D: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1、线粒体:真核细胞主要细胞器(动植物都有),机能旺盛的含量多.程粒状、棒状,具有双膜结构,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上 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生命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含少量的DNA、RNA. 2、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双层膜结构.基 粒上有色 素,基质和基粒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含少量的DNA、RNA. 3、内质网:单层膜折叠体,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 4、核糖体:无膜的结构,椭球形粒状小体,将氨基酸缩合成蛋白质.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5、高尔基体:单膜囊状结构,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6、中心体:无膜结构,由垂直的两个中心粒构成,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中,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7、液泡:单膜囊泡,成熟的植物有大液泡.功能:贮藏(营养、色素等)、保持细胞形态,调节渗透吸水. 【解答】解:A、内质网是单层膜折叠体,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A错误; B、核糖体无膜,B错误; C、高尔基体是单膜囊状结构,C错误; D、叶绿体形状是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即P表示叶绿体,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考生要能够识记并区分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识记细胞中双层膜的细胞结构;识记与分泌蛋白形成的有关的细胞器,难度不大,属于考纲中识记层次的考查.   6.真核细胞一般都具有细胞核.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具有核膜 B.具有核仁 C.是遗传信息库 D.是储存营养物质的场所 【考点】2G: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1、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2、功能: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解答】解:A、真核细胞具有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A正确; B、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具有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B正确; C、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的场所,是遗传信息库,C正确; D、细胞核不是储存营养物质的场所,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7.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氧气进入红细胞的跨膜运输的方式是(  )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吞 【考点】3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分析】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区别如下: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运输方向 顺浓度梯度 高浓度→低浓度 顺浓度梯度 高浓度→低浓度 逆浓度梯度 低浓度→高浓度 载体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能量 不消耗 不消耗 消耗 举例 O2、CO2、H2O、N2 甘油、乙醇、苯、尿素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Na+、K+、Ca2+等离子; 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 【解答】解:氧气进入红细胞的方式属于自由扩散.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同时能够识记不同方式的特点和实例,属于基础题.   8.如图关于某种酶催化的反应过程,其中代表酶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考点】39:酶的特性. 【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 酶属于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 【解答】解:酶属于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因此根据此特性可以判断,图中甲表示酶,乙表示底物,丙和丁表示生成物.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酶特性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催化剂的特性,能够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的变化确定酶、底物等.   9.下列与大棚种植蔬菜相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搭建大棚时,选择无色透明的塑料薄膜 B.连续阴雨时,适当补充光照 C.为了提高产量,晴天下午密闭大棚 D.为了防止冻害,冬季夜间覆盖草帘 【考点】3L: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分析】农业生产以及温室中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方法: 1、控制光照强度的强弱; 2、控制温度的高低; 3、适当的增加作物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解答】解:A、搭建大棚时,选择无色透明的塑料薄膜,利用透光,A正确; B、连续阴雨时,光合作用减弱,需要适当补充光照,以提高产量,B正确; C、密闭后大棚中二氧化碳将逐渐降低,最终导致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等,不利于提高产量,C错误; D、为了防止冻害,冬季夜间覆盖草帘,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以及生产实践中相关应用,要求考生能够利用影响光合作用的光照强度、光质、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方面因素考虑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掌握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相关措施.   10.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行结束生命的过程被称为(  ) A.细胞癌变 B.细胞衰老 C.细胞凋亡 D.细胞坏死 【考点】57:细胞凋亡的含义. 【分析】1、细胞衰老是正常环境条件下发生的功能减退,逐渐趋向死亡的现象.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3、细胞由于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不能正常地完成细胞分裂,而变成了不受有机物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的过程. 【解答】解: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行结束生命的过程被称为细胞凋亡.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生命历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识记细胞癌变的概念,识记细胞衰老的概念,识记细胞凋亡的概念,识记细胞坏死的概念,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各选项,难度不大.   11.下列与癌变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癌细胞不能无限增殖 B.癌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 C.亚硝酸盐属于物理致癌因子 D.X射线属于化学致癌因子 【考点】5A: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分析】1、细胞癌变的定义: 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的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2、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1)无限分裂增殖:永生不死细胞; 2)形态结构变化:扁平成纤维细胞癌变成球形; 3)细胞物质改变:如癌细胞膜糖蛋白减少,细胞粘着性降低,易转移扩散.癌细胞膜表明含肿瘤抗原,肝癌细胞含甲胎蛋白等; 4)正常功能丧失; 5)新陈代谢异常:如线粒体功能障碍,无氧供能; 6)引发免疫反应:主要是细胞免疫; 7)可以种间移植. 3、致癌因子: 1)物理致癌因子; 2)化学致癌因子; 3)病毒致癌因子 【解答】解:A、癌细胞能无限增殖,A错误; B、癌细胞膜糖蛋白减少,细胞粘着性降低,易转移扩散,B正确; C、亚硝酸盐属于化学致癌因子,C错误; D、X射线属于物理致癌因子,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癌变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癌变的原因,尤其是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掌握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作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2.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天在天宫二号空间空间实验室进行实验时发现,生菜种子能够萌发并发育成具有根、茎、叶的幼苗.这说明在太空生菜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能发生(  ) A.受精作用 B.性状分离 C.减数分裂 D.细胞分化 【考点】51:细胞的分化. 【分析】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 (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 【解答】解:A、生菜种子萌发过程中并没有发生受精作用,A错误; B、生菜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殖,该过程中不会发生性状分离,B错误; C、生菜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减数分裂,C错误; D、生菜种子能够萌发并发育成具有根、茎、叶的幼苗,这说明在太空生菜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能发生细胞分化,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特点及意义,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3.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证明了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相关实验中标记噬菌体DNA的同位素是(  ) A.3H B.14C C.18O D.32P 【考点】7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分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解答】解:ABC、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都含有C、H、O、N,因此3H、14C、18O能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都标记上,ABC错误; D、该实验中,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14.基因中插入碱基对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如图中基因结构的改变属于(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数目变异 D.染色体结构变异 【考点】92:基因突变的特征. 【分析】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1)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随机性、不定向性. (2)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另外,外源基因的导入也会引起基因重组. (3)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解答】解: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中插入碱基对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图中基因结构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识记基因重组的类型,识记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数目的变异,再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5.孟德尔巧妙地设计了测交实验,验证了自己的假说.下列杂交组合中,属于测交的是(  ) A.DD×DD B.Dd×Dd C.Dd×dd D.DD×Dd 【考点】84:测交方法检验F1的基因型. 【分析】测交的定义是孟德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时提出的,为了确定子一代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就叫测交.在实践中,测交往往用来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据此答题. 【解答】解:测交是指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即Dd×dd.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测交的相关知识,只要考生识记测交的概念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6.如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属于(  )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考点】A4: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分析】判断遗传方式常用的思路: 1、判定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 (1)若双亲正常,其子代中有患者,则此单基因遗传病一定为隐性遗传(即“无中生有为隐性”). (2)若患病的双亲生有正常后代,则此单基因遗传病一定为显性遗传(即“有中生无为显性”). 如果没有上述明显特征,则采用假设法,即先假设为显性或隐性遗传,如果与遗传图谱相符,则假设成立,否则假设不成立. 2、判定是伴X染色体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 (1)在确定是隐性遗传的前提下:①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则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图1所示.②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中有正常的,则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在确定是显性遗传的前提下:①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是患者,则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图4所示.②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中有正常的,则一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解答】解:①先判断显隐性:由于双亲正常,其子代中有患者,则此单基因遗传病一定为隐性遗传; ②再判断是伴X染色体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由于女患者的父亲是正常的,则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人类遗传病的传递方式的判断,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遗传系谱图,获取信息解决遗传问题的能力,难度适宜.   17.关于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基因是显性基因 C.红绿色盲遗传与性别无关 D.红绿色盲男性有两种基因型 【考点】8A:伴性遗传;A4: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分析】1、红绿色盲遗传的特点(伴X隐性遗传) ①交叉遗传(色盲基因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的). ②母患子必病,女患父必患. ③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2、有关红绿色盲基因型和性状的关系: XBXB XBXb XbXb XBY XbY 女正常 女性携带者 女性患者 男性正常 男性患者 【解答】解:A、人类红绿色盲遗传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特点为隔代交叉遗传,女患者少于男患者,举例说明:假如色盲的基因频率Xb=0.07,则XB=0.93,则在男性人群中色盲的患病率是7%,而在女性人群中,患病率是0.07×0.07=0.49%,A正确; B、红绿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B错误; C、红绿色盲遗传属于伴性遗传,与性别有关,C错误; D、红绿色盲男性只有一种基因型XbY,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以色盲为素材,考查伴性遗传,要求考生识记几种伴性遗传病的特点,明确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再根据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8.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育种方法得到不断改进.下图所示的育种方法属于(  ) A.单倍体育种 B.多倍体育种 C.杂交育种 D.诱变育种 【考点】9B:诱变育种. 【分析】四种育种方法: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法 (1)杂交→自交→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解答】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用射线照射小麦种子,后代出现了新的性状,说明射线引起种子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产生了新的基因,从而表现出新的性状,这种育种方式属于诱变育种.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几种育种方法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19.缺氧严重时,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红细胞破裂,造成患者严重贫血,甚至死亡.研究发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属于(  ) A.单基因遗传病 B.多基因遗传病 C.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D.传染病 【考点】A1: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 【分析】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 (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 (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 【解答】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其属于单基因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的类型、特点及实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做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20.牛蛙的卵和豹蛙的精子能融合成受精卵,但发育不久后就死亡.这种不同物种之间不能产生后代的现象属于(  ) A.生殖隔离 B.用进废退 C.共同进化 D.定向变异 【考点】B8: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分析】生殖隔离是指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亲缘关系接近的类群之间在自然条件下不交配,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后代或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的隔离机制,便称为生殖隔离.若隔离发生在受精以前,就称为受精前的生殖隔离,其中包括地理隔离、生态隔离、季节隔离、生理隔离、形态隔离和行为隔离等;若隔离发生在受精以后,就称为受精后的生殖隔离,其中包括杂种不活、杂种不育和杂种衰败等. 【解答】解:由于牛蛙和豹蛙属于两个物种,牛蛙的卵和豹蛙的精子能融合成合子,发育一段时间后死亡,属于生殖隔离. 故选:A.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生殖隔离的概念及类型,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对自然界中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21.人体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人体肝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 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 D.细胞内液 【考点】E8: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人体不同细胞所处的内环境: 细胞名称 所处内环境 组织细胞 组织液 毛细血管壁细胞 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淋巴、组织液 血细胞 血浆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淋巴、血浆 【解答】解:肝细胞属于组织细胞,其直接生存的内环境是组织液. 故选:B. 【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内环境的组成,明确肝细胞属于组织细胞;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能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   22.下列曲线中,最能反映健康人餐后数小时内血糖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