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技术场域视角下的“互联网+教育”生态体系建构研究_杨彦军.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75868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7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场域视角下的“互联网+教育”生态体系建构研究_杨彦军.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技术场域视角下的“互联网+教育”生态体系建构研究_杨彦军.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技术场域视角下的“互联网+教育”生态体系建构研究_杨彦军.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第2期(总第358期)技术场域视角下的“互联网+教育”生态体系建构研究杨彦军,张子浩(南昌大学 教育发展研究院,江西 南昌330031)摘要“互联网+教育”既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又是实现“互联网+”时代教育体系变革的核心抓手,其不能被简单理解为互联网“+”教育,而应将“互联网+”作为整体场域持续赋能教育变革。文章从技术场域的视角分析“互联网+”及“互联网+教育”的哲学内涵与本质特征,提炼出“互联网+”技术场域具有网络泛在化、服务即时化等六大特征及与此相对应的供给社会化、服务个性化等“互联网+教育”六大特征,同时对当前符合“互联网+教育”特征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尝试

2、从加快技术赋能、变革教育方式、探索供给途径、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数字素养五大维度建构“互联网+教育”生态体系,以期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落实“立德树人”育人理念。关键词技术场域;互联网+;互联网+教育;生态体系中图分类号 G434文献标志码 A作者简介杨彦军(1981),男,甘肃天水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信息技术与教育研究。E-mail:。DOI:10.13811/ki.eer.2023.02.004理论探讨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2年度重点委托课题“江西省红色教育资源数字化转型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编号:22WT72)一、引言随着以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

3、在社会各部门的广泛应用,人类的生存环境发生了以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重塑,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也随之发生深刻转变,人类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教育”成为“互联网+”时代教育体系变革的核心抓手,已有不少学者对相关问题展开深入的实践探索和系统的理论研究。现有研究已经就“互联网+教育”旨在构建多元空间融合基础上,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开放、共享、灵活、个性化的教育新生态等诸多基础问题达成共识,为“互联网+教育”实践探索提供理论引领。但整体来看,现有研究成果对“互联网+”的哲学内涵及本质特征尚未作系统考察,大部分实践者对“互联网+”的革命性影响认识不够充分,严重影响对“互联网

4、+教育”体系是什么、应该怎样建设等核心问题的进一步探索。为此,本研究尝试对“互联网+教育”生态体系的建构展开初步探讨,以期能够为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借鉴。二、技术场域视角下的“互联网+”内涵(一)“互联网+”是一种技术场域我国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同年7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将“互联网+”定义为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1,“互联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此后,学术界对“互联网+”的内涵展开广泛讨论:“互联网+”是互联网功能的增强和应用的拓展2,“互联网+”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实现传统产业的互联网化3

5、,“互联网+”是互联网技术的根本性变革和升级4。不过现有研究对“互联网+”内涵的理解往往停留在技术应用描述的表象层面上,未能就技术的本质作更深入的探究。“互联网+”作为以互联网为主体技术的现代信息技术体系,对其本质的理解要从人与技术关系的视角29电化教育研究展开。正如技术哲学家唐 伊德指出,技术是人工的产物,都是人以独特的方式开发和使用的,并且与人有关5。因此,技术的本质不应单纯地被看作一种“实体”,而应该从人与它们的关系加以理解6。唐 伊德把人与技术的关系归纳为四种:一是具身关系,表征为(人技术)世界,即技术具化为人身体的一部分,人与技术融为一体,人虽借助技术经验世界,却忽视技术本身的存在;

6、二是诠释关系,表征为人(技术世界),即技术与世界成为一个整体,人认识的是经由技术诠释的世界,而非直接感受,相当于技术对人的语言的延伸;三是它异关系,表征为人技术(世界),即人与技术成为两个客体,世界弱化为背景,技术被赋予人的特性,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运行,不断形成新的范式;四是背景关系,表征为人(技术/世界),即技术将完全内化为背景,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形成以技术为核心的新场域。这里的场域是指关系的集合,而这些关系将“人、技术、世界”紧密联系起来,不断形成新的技术场域,人类寓居其中,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也会受其影响7。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之后,“互联网+”正是在互联网成为当代人

7、类生活的技术化场域之后提出的概念。据此,可以把“互联网+”理解为以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体系对人类生存环境重塑形成的新型技术场域,如图1所示,其在宏观层面上,追求联通性,即“互联网+”;在微观层面上,追求赋能化,即“+人工智能”;在资源共享方面,追求数据化。图1“互联网+”技术场域的内涵(二)“互联网+”技术场域的特征“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人生存的技术场域,重塑了人类生存空间,对人类生存方式具有革命性影响。陈丽指出,“互联网+”呈现出时空灵活、多模态化、过程数据、信息众筹、复杂网络、互联互通等新特征8;赵宏则认为,“互联网+”呈现出资源共享化、信息众筹化、行为数据化、

8、时空灵活化和关系网络化等新特点9。尽管学者研究视角不同,但关于“互联网+”特征的理解基本达成一致,本研究基于“互联网+”技术场域的视角,提出“互联网+”技术场域六大特征:一是网络泛在化,“互联网+”技术场域能够实现无处不在的网络覆盖,即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实现资源共享与信息交互;二是服务即时化,传统服务往往存在资源浪费、效率低下、信息不对称等方面的不足,而如今服务变成一种即时的数字资源,用户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获取服务;三是虚实融合化,“互联网+”不同于传统上完全虚拟化的互联网,而是形成如元宇宙、沉浸式体验环境等这种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的新型社会空间;四是过程数据化,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智能跟踪等技

9、术,对过程进行全方位、全时段采集、存储和分析,为及时改变策略和优化进程提供支持;五是物的智能化,机器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支持下,逐步具备满足人的多种需求的属性,即智能化,最典型的是语音助手和AI助教;六是人的机器化,机器作为人的器官的延伸,在互联网时代具有良好的便携性和智慧性,人类通过如手机、电脑、可穿戴设备等具身技术能够更好地认识世界。三、“互联网+教育”内涵及特征(一)“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随着“互联网+”行动持续深入推进,我国进入“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10。关于如何理解新时代下的教育发展方向,需从人类教育变革的整体历史来把握。首先,农耕时代囿于物质和技术的水平,人类知识在长

10、时间里无法广泛传播,直到十八世纪后期的工业革命,先进的技术和工业社会对人才的旺盛需求导致了教育的普及与下行,接受教育开始成为大多数人共同拥有的权利。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不断重塑教育环境,但对于教育的创新仍比较有限,一方面,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延续了工业时代大规模、集中化的课堂模式,尽管其提高了教学效率且能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体系,但学生主体性和学习主动性经常被忽视,无法满足新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另一方面,在这一时期,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大多浅尝辄止,达不到深度应用水平,背离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达成“立德树人”目标的初衷。因此,教育亟须进一步的变革来弥补信息化时代教育的不足。互联网

11、时代则呈现出更加适切的技术特征:一方面实现传统教育所关注的规模化,一方面实现优质教育所关注的个性化11。首先,借助无处不在的网络与服务整合大规模的数字资源,向所有学习者开放并实现个性化推荐;其次,“互联网+”连接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让学习不只发生在固定的学习场所,学习者可自定步调进行学习,进一步实现个性化学习;最后,评302023年第2期(总第358期)价循证和管理智能可让技术的使用融于教学与学习过程之中,防止过多关注技术本身而忽略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正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互联网+”技术场域持续为信息化教育变革赋能,因此,要在保持原有工业时代大规模培养人才优势的基础

12、上,继续探索个性化、精准化教育的可能性,做到大规模地培养个性化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不断探索未来教育新形态。(二)“互联网+教育”的内涵“互联网+”持续为教育赋能,“互联网+教育”概念由此产生,学术界展开广泛研究,对其定义各有侧重:有学者认为,“互联网+教育”运用新技术跨越学校和班级的界限,向学习者个体提供优质、灵活、个性化教育的新型服务12;刘革平等指出,“互联网+教育”深度融合互联网创新成果与教育事业,重构教育教学体系、教育治理格局和教育服务模式13;陈丽等则认为,“互联网+教育”是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颠覆性变革,其组织体系和实践模式使得教育出现新的形态14。学者关于“互联网

13、+教育”的论述趋于完善,但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值得关注:一是理念上,“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变革思路,要求实现教育方式、服务供给、教学模式等全方位、多维度、系统性的变革重塑,注重培养“互联网+教育”思维,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二是阶段上,“互联网+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实现对教育的系统性变革,创造教育的新业态15。在这个背景下,虚拟空间与物理空间相互联通,在线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融合,不断促成开放多元的大规模社会化协同,颠覆传统教育范式。三是环境上,在技术赋能教育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由辅助工具转化为学习场域,作用也从辅助传统教学转变为创新教育模式,学习者处在

14、学习场域中心,向内是人工智能,如学情分析、智能评价、个性推荐等;向外则是共享联通,如信息交互、数据共享、知识传递等。四是生态上,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围墙被打通,教育资源通过数据流、云平台在更大范围内开放共享,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课堂学习和社会学习等多种学习场景相辅相成,呈现出多元参与、整体推进的特征,新的教育生态正在生成。五是诉求上,“互联网+教育”实质上是技术融合教育而不是技术支配教育16,技术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教育的本质在于传承文化、创新知识和培养人才,因此,“互联网+教育”要促进个性化学习与服务,培养符合新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达成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基于以上论述,“互联网+教育”是以互联

15、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构成的“互联网+”技术场域中整个教育系统重构后的教育新形态,在这个形态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价值指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以学习者为主体、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新式协同育人环境,继续实现教育系统内的理念重塑、要素赋能、业务重组、流程再造、形态创新,不断培养出创新型、个性化、全面发展的人,形成新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及“互联网+教育”生态发展观。(三)“互联网+教育”的特征“互联网+教育”处于正在进行时,不断呈现出新的特征。余胜泉认为,“互联网+教育”将呈现出供给个性化、服务社会化、业态虚实融合化、形态泛在终身化等特征17;马香莲则指出,“互联网+教育”未来会

16、走向个性化、移动化、社会化和数据化18。由此可见,“互联网+教育”旨在创设有利于学习发生的条件。前文已论述“互联网+”技术场域具有网络泛在化、服务即时化、虚实融合化、过程数据化、物的智能化、人的机器化六大特征,而笔者归纳出“互联网+教育”六大特征与其相对应,如图2所示。图2“互联网+”及“互联网+教育”特征分析一是供给社会化。“互联网+”使得学校与社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学校不再是教育供给的唯一渠道,社会各主体协同参与教育事务,社会资源经由学校筛选后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此外,教育供给的社会化会导致学校的社会化,学校将不再封闭,从而促进全社会育人、全社会共学、全社会进步19。二是服务个性化。传统教育

17、服务大多以整体推进的方式供给,“大水漫灌”式地扩充总量虽能在短期内取得效果20,但深层次的教育需求和尖锐矛盾则要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来解决21,“互联网+教育”可借助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技术识别师生的教育服务需求,为其精准推送教育服务与资源,实现个性化教育服务供给。三是体验多模化。多模态指的是多种模态的数据,包括文本、图31电化教育研究像、音频、视频等。学习体验由口头讲授、教科书、多媒体等升级为多模化教育资源,如沉浸式虚实融合学习环境,可增加学习者的体验通道,学习者开始主动体验学习过程,能够获取具体到抽象的各类学习经验。四是评价循证化。“循证”意为“基于数据”,智能录播、情感分析、智能评价等人工智

18、能技术为基于数据的教学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撑22,使得教育评价有迹可循、有据可依,避免陷入传统教育评价片面、经验、主观的误区,从而提高教育评价的客观性。五是管理智能化。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可以打造智能化的管理流程,建立“互联网+”时代的教育监测体系,管理人员与机器协同形成科学、高效、精准的管理模式,统筹协调各方资源配置,不断提高教育管理智能化水平。六是学习终身化。“互联网+教育”旨在打造开放、全纳的学习型社会,学习者可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学习云空间、教育资源大平台等进行学习,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不断融通、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有机结合,逐步建立起“互联网+教育”学习终身化体系。四、“互联网+教育”典型案例分

19、析随着教育信息化进入2.0时代,具有“互联网+教育”特征的新服务、新产品、新模式不断涌现。陈玲等以北京市“开放辅导”为例研究“互联网+教育治理”实践演变23;陈丽等在“互联网+教育”创新发展的理论与政策研究系列论文中将北京市“开放辅导”“三个课堂”、学分银行、成都七中东方闻道网校等案例作为“互联网+教育”研究的实践基础24。本研究根据政策文件和相关文献选出十个典型案例,以期预测“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趋势,把握“互联网+教育”的变革本质,具体见表1。案例名称实施内容变革关键供给社会服务个性体验多模评价循证管理智能学习终身中 国 空 间 站天宫课堂通过天地一体网络连接带来时空灵活、跨时空场景传递丰

20、富学习经验、多地实时互动带来差异创新翻转课堂学生课前通过课件、微课、查阅、答疑获取讲授信息,课中教师精讲、小组讨论、师生交互,课后通过互联网扩展学习、深化认知建构,促进个性化学习江西智慧作业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学生日常纸质作业中,动态采集学生过程性数据;精准推送个性化教学资源,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由国家中小学平台升级而成,从资源共享转向服务供给,服务教育均衡发展,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湖南省教育政务服务旗舰店依托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普及线上协同办公、移动办公新形式;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教育督导实时监测和精准评估“三个课堂”专递课堂利用互联网专门开课或同步上课,名师课堂通

21、过组建网络研修共同体探索网络环境教研新形态,名校网络课堂通过网络学校、网络课程等形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北京市中学教师“开放辅导”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创新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方式、探索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教育公共服务形态即开放辅导成都七中互联网学校借助远程直播将成都七中本部教学动态同一时间呈现在远端学校,远近端师生进行实时双向交流,共享名校教育资源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搭建学习者与教育资源“端对端”平台,固定学习制改为弹性学习制,以学分为计量单位,实现各级各类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与转换25密 涅 瓦 大 学“沉 浸 式 全 球化体验教学”学生在实时互动

22、的网络教学平台上上课,线上考勤、授课、答疑,通过全球游学等方式构建“沉浸式全球化体验教学”模式表1“互联网+教育”典型案例分析322023年第2期(总第358期)基于以上典型案例分析,“互联网+教育”生态体系建构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互联网+教育”大平台,评价循证、管理智能等都要依托平台实现;二是教育方式,重点解决如何获取终身化、个性化的教育资源与服务的问题;三是供给方式,包括知识供给、服务供给、社会供给等方面;四是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方面的建设是优化教学最直观的方式,也是最核心的内容;五是人员信息素养、数字技能方面的考量。五、“互联网+教育”生态体系建构(一)“互联网+教育”生态体系的内涵不

23、少学者已经探讨过未来教育生态如何建构的问题,如刘革平提出,要从智慧化教学、精准化治理、均衡化配置、融合化组织以及创新性形态五个方面重构教育生态13;黄荣怀指出,要从智慧学习环境、新型教学模式和现代教育制度三重境界构建智慧教育系统26。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互联网+教育”生态体系是指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指导,以“互联网+”技术场域为支撑,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促进学习环境、教育方式、服务供给、教学模式、数字素养等方面的创新发展,建构一个以学习者为主体、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符合“互联网+教育”六大特征的教育新生态,提供大规模的个性化教育服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以及输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型

24、人才。在“互联网+教育”生态体系建构的实践中有几点需要注意:首先,“互联网+”虽然打破封闭的办学体系、传统的教学结构和固化的学校组织形态27,但是学校教育仍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其系统科学的知识体系是其他教育供给主体无法取代的,“互联网+教育”不能趋于扁平化发展,要紧紧围绕学校教育这个中心点构建;其次,“互联网+教育”生态建构要秉持生态的发展理念,从全局入手、向未来规划,利用“互联网+”为学校、社会、学习者全面赋能,健全学校教育与外部社会的协同机制,形成资源高度共享、服务更加便利、流程无缝衔接、治理趋于完善的良好教育新生态;最后,“互联网+教育”生态建构要注重系统性、科学性,要按不同维度建构,宏

25、观上关注教育方式的变革,技术上关注学习环境的变革,供给上关注供给途径的变革,教学中关注教学模式的变革,人员上要关注数字素养的变革,以分层建构、整体推进的方式实现。(二)“互联网+教育”生态体系建设任务教育信息化2.0行动发展至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已从量变引发质变,“互联网+教育”势必会成为未来教育新生态。“互联网+教育”生态体系建构要着眼全局,从以下五大维度实现,如图3所示。图3“互联网+教育”生态体系建设任务1.加快技术赋能,建立“互联网+教育”大平台2018年,教育部印发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要求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28。“互联网+教育”大平台不

26、是特指某一个平台,而是一种“平台+教育”的理念,可以理解为线上教育资源的技术支持,平台既是连接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的窗口,又可以汇聚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满足平台使用者学习需求。在具体建设中要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平台贯通融合,朝一体化方向发展,将传统的教育平台如智慧学习平台、行政办公平台、研训教学平台、后勤服务平台等进行联通升级,各平台之间能够实现一键转入,逐步形成互通、衔接、开放的一体化大平台。同时利用新一代高新技术持续为教育平台赋能,不断优化平台的服务和管理功能,升级完善面向广大师生的网络学习空间,并促进学校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融合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平台的数字资源整合水平,促成评价循证化、管理智能化

27、。2.变革教育方式,打造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全民终身学习,在横向上指全体国民的学习,在纵向上指持续一生的学习。通过变革教育方式,可打造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在构建方式上,依托“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和现代信息技术完善教育体系,促进国家、省市、县区纵向衔接以及学校、社会、家庭横向联通,实现教育体系数字化、灵活化、个性化发展。在资源获取上,加强构建教育大资源服务和推送机制,重点建设社会共享的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等设施,大力开发以开放性、碎片化、整合性等为主要特征的新型资源,以满足学习者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的需要29。在学习途径上,要致力于打造开放、全纳的教育体系,拓展学习者获取全方位、个性化

28、学习服务的渠道,使得学习活动处于一种泛在的状态,在大规模系统化教育的基础上汲取“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实现全民终身学习个性化、便捷化和自动化。3.探索供给途径,促进教育公平、均衡、高质量发展以学校为中心的传统教育供给体系趋于固化封33电化教育研究闭,知识结构和资源配置长期得不到更新,而“互联网+教育”则可实现供给主体多元化、供给内容个性化、供给单元碎片化、供给方式灵活化30,从而形成多元参与、社会协同、开放共享的服务供给机制。第一,推动教育供给侧改革。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采集和分析教育大数据,精准评估教学效果、了解师生个性需求、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消弭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矛盾31,

29、为受教育者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第二,打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要继续深化“三通两平台”建设,重点推进“三个课堂”建设;另一方面,社会要依托国家数字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与服务在更大范围内流动、共享。第三,促进教育公平、均衡、高质量。借助网络学习空间深化应用、建立互联网学校、远近端协同教学、专递课堂、AI辅助教学等方式,加强教育数字化发展的兜底作用,促进教育公平、均衡、高质量发展。4.创新教学模式,进一步实现精准个性化教学“互联网+教育”促使注重结果导向的考核方式转为数据支持的评价循证,让个性化、精准化教学成为可能。首先,变革教学组织形式。传统教学组织形式以班级授课制为主,大规

30、模、集中式的教学活动削弱学生的主体性、创新性,未来教学组织形式要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向转变,即向虚拟化与现实化学校共存的多元化形态发展32。其次,探索教学实践模式。教学实践探索要以“互联网+教育”理念和特征为指导,使在线学习与线下学习、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教师指导与自主探究相结合33,不断实践翻转课堂、STEM教育、空中课堂、双师课堂等有效形式。最后,建立循证评价体系。过程性教学评价的难点在于:如何精确、全面、即时地记录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教育数据。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师生提供精准的教学效果诊断和学习状况分析,教师通过可视化的教学数据诊断报告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让教学更加精准和科学,真正实

31、现因材施教和差异教学。学习平台可自动分析学习数据,精准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让教育评价“有迹可循”,构建起“用数据说话”的循证评价体系。5.提升数字素养,助力国家现代教育数字化转型2021年,国家“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行动,助力国家现代教育数字化转型34。数字素养是指对各种新兴数字技术手段和数字工具的了解、应用和创新的综合能力35。祝智庭提出,要从领导力、数据治理能力、师生数字素养等方面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36。第一,加强数字化领导力建设。领导者的决策往往决定教育变革的未来走向,具体体现在顶层设计、环境建设、应用推进、人才发展与绩效评估等方面37,要继续提升教育管理者、

32、政策制定者的数字化素养、数字化意识和数字化能力。第二,形成数字化发展思维。教师要用数字化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形成以数字化思维进行自我建构的意识。第三,提高人员数字技能水平。要继续开展数字技能教育培训,在各级各类教育中设置数字技能课程,推广和普及数字技能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完善数字技能教育体系建设,不断优化和拓展教育资源的获取渠道。六、结语“互联网+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可以作为未来教育生态建构的指导思想。本研究从技术场域的视角深入探讨“互联网+”及“互联网+教育”的哲学内涵和本质特征,从教育历史发展的视角观察新时代教育产生的新变革,归纳分析

33、大量“互联网+教育”现实案例,以期完善未来教育新生态建设框架,认为“互联网+教育”生态体系应从加快技术赋能、变革教育方式、探索供给途径、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数字素养五大维度进行建构,旨在落实“立德树人”育人理念、助力国家数字化转型以及培养出创新型、个性化、全面发展的人才,促进教育公平、均衡、高质量发展,使得教育信息化发展契合度更完善、时代性更鲜明、变革性更灵活,在“互联网+”技术场域下为未来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可行的理论参考,为建成数字化的现代教育体系挖掘深层次的变革动力。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EB/OL.(2015-07-04)

34、2022-06-19.http:/ Learning Paradigm:A New Epistemological View on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ZHU Zhiting1,ZHAO Xiaowei2,SHEN Shusheng2(1.School of Open Learning and Education,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1;2.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s,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 Jiang

35、su 210097)Abstract Skill-based learning paradigm,as an endogenous force to promote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education,provides important support for building the skill-based society and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skilledtalents.The transcendental,humanistic and transgenic nature of education digit

36、al transformation injects newvitality into the change of learning paradigm,leading to an inevitable shift from knowledge-based to skill-based paradigm.In view of the profound influence of the debate between knowledge and skill in the course ofeducation reform,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

37、ween knowledge and skill from the standpoint ofepistemology,forms the understanding of skill levels on the foundation of knowledge,and then clarifies theposition of skill-based learning paradigm,that is,taking skill learning as the main line to drive knowledgelearning and attitude value shaping,so a

38、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core competencies.Further,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thodology,the practical approach of the skill-based learning paradigm isoutlined,that is,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skills through building a lifelong learning ecology,developing a skill set

39、spectrum,designing personalized experiential learning activities,creating an openlearning space,and establishing a skill micro-certification system,in order to respond to the epistemologicalrevolution and paradigm innovation brought about by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Keywords Digital T

40、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Learning Paradigm;Skill-based Learning Paradigm;Knowledge-based Learning(上接第35页)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of Internet+Education Ecosystem fromPerspective of Technology FieldYANG Yanjun,ZHANG Zihao(Education Development Institute,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 Jiangxi 330031)A

41、bstract Internet+Education is not only the advanced form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development,but also the core of education system reform in the era of Internet+,so it cannot be simplyunderstood as Internet+Education.Instead,Internet+should be regarded as an overall field to continue toempower e

42、ducational reform.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hilosophical connotation and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Internet+and Internet+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chnology field,extracts six characteristics ofthe Internet+technology field such as network ubiquity and service immediacy,and the six corresp

43、onding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et+Education such as the socialization of supply and the personalization of services.At the same tim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ypical cases currently in lin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et+Education.On this basis,this paper tries to construct the Internet+Educati

44、on ecosystem from fivedimensions of accelerating technology empowerment,reforming education methods,exploring supply channels,innovating teaching models,and improving digital literacy,with a view to promoting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of education and implementing the concept of fostering virtue through education.Keywords Technology Field;Internet+;Internet+Education;Ecosystem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领证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