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YDT 1360-2005 通信用阀控式密封胶体蓄电池.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75825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54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YDT 1360-2005 通信用阀控式密封胶体蓄电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YDT 1360-2005 通信用阀控式密封胶体蓄电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YDT 1360-2005 通信用阀控式密封胶体蓄电池.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YDT 1360-2005 通信用阀控式密封胶体蓄电池.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YDT 1360-2005 通信用阀控式密封胶体蓄电池.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丫0中华人 民共和 国通信行业标 准Y D 厅 1 3 6 0-2 0 0 5通信用阀控式密封胶体蓄电池V a lv e-r e g u la t e d c o llo id b a tt e ry fo r t e le c o m mu n ic a t io n2 0 0 5-0 9-0 1 发布2 0 0 5-1 2-0 1 实施中华人 民共 和 国信 息产业部发布YD/T 1 3 6 0-2 0 05目次前言 ,n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定义与符号 ,.14 型号与参数 ,.25 要求 ,-.,6 检验方法 ,7 检验规则 .1 28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2、 ,.1 4YO 汀 1 3 6 0-2 0 0 5月 0吕 本标准是通信电源储能设备产品的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名称及结构如下:1.Y D/T 7 9 9-2 0 0 2通信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2.Y D/r 1 3 6 0-2 0 0 5 通信用阀控式密 封胶体蓄电池。本标准非等效采用了E E C 6 0 8 9 6-2 1 固定型铅酸蓄电池一第2 1 部分:阀控式 功能特性和试 验方法,并结合我国 企业产品实际生产能力、技术、质量水平及使用要求,增加了:热失控敏感性、低温敏感性、循环耐久性能、大电流放电后电池的恢复能力及过放电试 验等项性能要求。本 标准由中国 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

3、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双登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电 信研究院 曲 阜圣阳电源实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毛书彦王景川熊兰英陈俊民张振芳吴德元旱京 2 YD/T 1 3 6 0-2 0 0 5通信用阀控式密封胶体蓄电池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通信 用阀控式密封胶体蓄电池的 要求、检 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 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通信用阀控式密封胶体蓄电池。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 的条款通过 本标准的引 用而成为 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 期的引 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 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

4、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 B/T 2 4 0 8-1 9 9 6塑料燃烧性能试验 G B/T 2 8 2 8.1-2 0 0 3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适用于 连续批的检查)G B/T 2 8 2 9-2 0 0 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对表(适用于过程稳定性的检验)H B/T 2 6 9 2蓄电池用硫酸 J B/T 1 0 0 5 3铅酸蓄电池用水3 定义与符号 下列定义和符号适用于本标准。3.1 阀 控式密封胶体,电池 蓄电池采用凝胶状的 胶体电解质,正常使用时保持气密和 液密状态,当内部气压超过预 定值时,安

5、全阀自 动开启,释放气体,当内部气压降低后,安全阀自 动闭 合使其密封,防止外部空气进人电 池内部。电 池在使用寿命期间,正常使用情况下无需补加电解质。3.2 热失控敏感性 在通常的过压充电条件下,蓄电池对充电电流和温度的感应能力。3.3 低温敏感性 蓄电池经低温过程后的容量稳定性。3 滩 蓄电 池的完全充电 蓄电池在(2 5 9 C 1 5 cC)环境中,以 单体蓄电 池电 压 2.3 5 一 2.4 0 V进行充电,充电 初期电流最大不应超过2.5 1 1o,最小不低于1 1。充电电流,在充电 后期连续2 一 3 h 电流基本稳定不变,则视为蓄电池完 全充电。3.5 符号 C 1 6-1

6、0 h 率额定容量(A h),数值为 1.0 0 C IO;C S 5 h 率额定容量(A h),数值为0.8 5 C IO;C 3-3 h 率额定容量(A h),数值为0.7 5 C IO;C,1 h 率额定容量(A h),数值为0.5 0 C IO;C当环境温度为r 时的蓄电池实测容量(A h),是放电电流1(A)与 放电时间T(h)的乘积;C 一一在基准温度(2 5 C)条件时的蓄电池容量(A h);1 10-1 0 h 率放电电流(A),数值为。.1 C m;YD 厅 1 3 6 0-2 0 0 5 I S 一一 5 h 率放电电流(A),数值为 1.7 0 1 1o;I 3 3 h

7、率放电电流(A),数值为2.5 0 1,fl;I,-l h 率放电电流(),数值为5.0 1 1 0;U fl o-一 蓄电池或蓄电池组的浮充电压(V),数值由 制造商规定。4 型号与参数4 型号命名 蓄电 池的型号命名以汉语拼音字 母表示,命名方法如图1 所示。君口 口口 口体 蓄电池个数注:单体蓄电池个数省略;6 V,示例:一蓄 电 池 型号1 2 V蓄电他的个数分别为 3,6 0G,容量L,;IL阀 控 式 蓄 日 啾固定型1 2 V)图1,电池的型号命名4.2 产品型号与基本参数 2 V蓄电池重量应符合表 1 的要求,1 2 V蓄电 池重量应符合表2 的 要求。表中 蓄电 池重量为标称

8、值,其上偏差不超过标称值的 5%。未标出 重量标称值的蓄电池采用插人法,方法为取插人容量相邻的上、下两个蓄电 池重量和的1/2.表 1 2 V,电池的盆A型 号I a(kg)型 号i s(kg)型 号重量(k g)型 号I m(kg)G F M 一 1 0 01 4 名G F MJ-2 0 02 0.5GF M J-2 5 02 4.5G F MJ-3 0 02 4.5G F MJ-5 0 04 2 刀GF MJ-6 0 05 0.0G F M J-7 0 05 9.5G F MJ-8 0 06 8 刀GF MJ-1 0 0 08 2.0G F MJ-1 2 0 09 7.0G F MJ-1

9、5 0 01 2 0 刀GF MJ-2 0 0 01 6 0.0GF MJ-2 5 0 02 0 0.0G F MJ-3 0 0 02 4 0.0YD/T 1 36 0-2 0 05表2 1 2 V蓄电池的互,型号i t(kg)型 号i m(kg)型号Jk la(kg)型 号I a(kg)6 GFM J-5 0236 GF M J-6 53 06 G F M J-8 53 96 GF M J-1 0 04 56 G F MJ-1 2 0536 G F MJ-1 5 06 66GF M J-2 0 035要求5.1 环境温度 蓄电池在环境温 度2 0 一 3 0 条件下正常使用,应达到C IO

10、额定容量。当温度低于上述温度时,蓄电池的C,。容量随温度下降,不同温度下的容量修正系数见表3 a 表 3 不同温度下的容t修正系数(参考温度 2 0 C)产品规格-2 0 9C一 1 0 0 9 C5 1 0 2 0 C2 5 3 0 C4 0 9 04 5 2 V5 0%7 0%74%8 0%88%1 0 0%1 0 1%1 0 3%1 0 51 0 6%6 V,1 2 V6 0%7 5%8 0%8 5%90%1 0 0%1 0 2%1 0 4%1 0 6%1 0 7%5.2 蓄电池结构5.2.1 一般结构 蓄电 池由正/负极板、隔板、蓄电池槽、盖、胶体电解质、极柱及安全阀等组成,正/负极极

11、柱应便于连接,并预留 监控端子,有明 显标志,其 极性、尺寸应符合产品图 纸要求。蓄电池连接条保护罩的 材料 应为阻燃材料。5.2.2 隔板 隔板应采用胶体蓄电 池专用P V C隔板或符合生产企业规定的隔板。5.2.3 蓄电池槽 蓄电池槽、盖、安全阀、极柱、极柱封口 剂材料应符合产品图纸要求。5.2.4 胶体电解质 胶体电解质所用的硫酸应符合H G/T 2 6 9 2 标准规定,去离子水应符合J B/T 1 0 0 5 3 标准规定。5.3 外观 蓄电池外观不得有变形、漏液、裂纹及污迹;标志要清晰。5 4阻姗性能 蓄电池连接条保护罩应符合G B/1 2 4 0 8-1 9%中的第8.3.2 F

12、 H-1(水平级)和第9.3.2 F V-0(垂直级)的要求。5.5 气密 性 蓄电池应能承 受5 0 k P a 的正压或负压而不破裂、不开胶,压力释放后壳体无残余变形。5 石容t 标称值为2 V,6 V,1 2 V蓄电池按 6.6 条规定的方法试验,1 0 h 率容量第三次循环应达到C I O;5 h,3 h 和 I h 率的容量应分别在第四 次、五次和六次循环以 前达到,放电终止电压应符合表4 的要求。丫D厅1 3 6 0-2 0 05表 4 终止电压放电率 (h)蓄电池放电单体终止电压 (V)1 01.8 051.8 031.8 011.8 05 7 大电流放电 蓄电 池以3 0 1

13、1。放电3 m i n,极柱不应熔断、内 部汇流排不应熔断,其外观不得出现异常。5.8 容f保存率 蓄电 池静置2 8 天后其容量保存率不低于%。5.9 密封反应效率 蓄电池密封反应效率应不低于9 5%.5.1 0 防酸雾性能 电池在正常浮充工作过程中应无酸雾逸出。在均充状态下溢酸量应 0.0 2 5 m g/A h o5.1 1 安全阀要求 安全阀应具有自 动开启和自 动关闭的功能,其开、闭阀 压力范围为5 一 3 0 k P a.5.1 2 耐过充电能力 蓄电池按6.1 3 条要求试验后,其外观应无变形及渗液。5.1 3 蓄电 池充电管理5.1 3.1 蓄电 池在使用前一般应进行补充充电,

14、蓄电池最大充电电流不大于2.5 1 1 o,最大补充充电电压不大 于2.3 5 V 器 荞。5.1 3.2 2 5 时,蓄电池均衡充电单体电压为2.3 5 V士名.名 2 v5 v o5.1 3.3 2 5 时,蓄电池浮充电单体电压为2.2 3-2.2 7 V o5.1 4,电 池端电压的均衡性5.1 4.1 单体蓄电池和由 若干个单体组成一体的 组合蓄电 池,其各电池间的开路电 压最高与最低的差值应不大于2 0 m V(2 V)、5 0 m V(6 V)、l 0 0 m v(1 2 V)。5.1 4.2 新蓄电 池进人浮充状态2 4 h 后各蓄电 池之间的端电FF 差应不大于 1 2 0 m

15、 V(2 V)、2 4 0 m V(6 V)、3 5 0 m V(1 2 V),使用一年后的蓄电池浮充状态下电池间的端电压差为 6 0 mV(2 V)、1 2 0 m V(6 V)、2 4 0 m V(1 2 V)。5.1 5 电 池间 连接电压降 电 池间连接电 压降(I O M V o5.1 6 蓄电 池内阻 1 2 V蓄电池内阻应符合表 5的要求,2 V蓄电池内阻应符合表 6的要求。YD I T 1 3 6 0-2 0 05衰 5 1 2 V,电池内阻型号内阻(Mu)6-G F MJ-5 0鉴 1 56-G F MJ-6 5毛 1 46-G F MJ-8 5共 1 36-GF M J-1

16、 0 0鉴 1 26-GF M J-1 2 0续 1 16-G F M 一 1 5 05 1 06-G F MJ-2 0 05 9表6 2 V,电池内阻型号内阻(Ma)GF M J-2 0 0(1.5G F M J-2 5 0缤 1.4 5G F M J-3 0 0续 1.4 0G F M1-3 5 0鉴 1.35G F M J-4 2 05 1.3 0G F M J-4 9 0鉴 1.25G F M J-6 0 05 1.2 0G F M J-8 0 05 1.1 5G F MJ-1 0 0 0鉴1.1 0G F MJ-1 2 0 05 1.月 X】G F MJ-1 5 0 050.9G F

17、 MJ-2 0 0 05 0.8G F MJ-2 5 0 050.7GFM J-3 0 0 05 住 55.1 7 防爆性能 蓄电 池在充电过程中 遇有明火,内部应不引 燃、不引 爆。5.1 8 封口荆性能 采用封口 剂的蓄电 池,在温度一 3 0 一+6 5 范围内,封口 剂不应有裂纹与溢流现象。5.1 9 热失控敏感性 蓄电 池按6.2 0 条试验,应符合下述规定值:蓄电池温升应-2 5 C,每2 4 h 的电流增长率应-5 0%05.2 0 大电流放电后电池恢复能力 蓄电池经过 1 h 率放电后,电 池的充电 恢复能力应在 1 0 h 之内 达到额定容量的9 5%以上。5.2 1 过度放

18、电试验 蓄电池按 6.2 2 条试验后,其容量恢复值应8 5%oYD T1 3 6 0-2 0 0 55.2 2 低温敏感性 蓄电 池按6.2 3 条试 验,1 0 h 率放电 容量应0.9 c l o;外观不应有破裂、过度膨胀及槽与盖分离现象。5.2 3 蓄电池寿命 蓄电池的寿命参见表7 的规定。蓄电池在不同环境温度下浮充使用寿命参见表8 的 规定。表 7 蓄电池的寿命过充寿命(2 0 一3 0 C)I 2 V系列过充 3 0 0 d折合寿命 1 0年6 V和 1 2 V系列过充 2 4 0 d折合寿命 8 年高温加速浮充寿命 2 V系列高温加速浮充1 0 次折合寿 命 1 0 年 6 V和

19、1 2 V系列高 温加速浮充8 次折合 寿 命8 年循 环 耐 久 性管式极板不低于 8 0 0次涂膏式极板不低于4 0 0次表8 蓄电池的浮充使用寿命产品规格一 1 0 9 00 C5 2 5 c r-3 5 4 5 2 V(年)5 一681 0 一 1 21 4-1 57-83.5 一46 V,1 2 V(年)2-33-43-56-83-41.5-26检 验方法6.1 测f仪表要求 所用仪表的量程应随被测电流和电压的量值而确定,指针表读数应在量程内的后 1/3 范围内。6.1.,电 压表要求 测量电压的 仪表精度应不低于0.5 级或用相应级别的数字表。6.1.2 电流表要求 测量电流的仪表

20、精度应不低于0.5 级。6.1.3 温度计要求 测量温度用的温度计应具有适当的 量程,其每个分度 值不应大于 1 C,温度计的标定精度应不低于0.5 o6.1.4 计时仪衰要求 测量时间用的仪表应按时、分、秒分度,其精度应不低于*I s/h.6.1.5 压力表要求 测量压力用的仪表精度应不低于0.2 5 级或用同等 精度计量仪表。6.1.6 磅秤要求 称重量用的 磅秤其误差应不超过 l%6.2,电池检验前的预处理 检验用蓄电 池应是近3 个月内生产的 合格品,检验前必须将其完全充电。6.3 重f试验 不同容量的蓄电池称得的 重量 应符合4.2 的要求。6.4,电池结构检查 蓄电池的结构应符合5

21、.2 的 要求。YD/T 1 3 6 0-2 00 56.5 外观检查 目 视检查被测蓄电池的 外观应符合5.3 的要求。6.6 阻 嫩性能试验 阻燃性能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a)按G B/T 2 4 0 8-1 9 9 6 标准中的第6 章 进行取样制备。b)被试样品应在温度 1 5 一 3 5 cC、相对湿度4 5%一 7 5%条件下放置2 4 h 才开始试验。c)水平法按G B/T 2 4 0 8-1 9 9 6 中的第8 章进行,试验后应符合5.4 的 要求。d)垂直法按G B/1 2 4 0 8-1 9%中的 第9 章进行,试 验后应符合5.4 的要求。6 7 气密性试验6.7.1 蓄

22、电 池在环境温度(2 5 士 5 C)的条件下 贮存2 4 h.6.7.2 通过安全阀孔向蓄电池内充气,当内外压差为 5 0 k P a时压力指针应稳定 5 s,6.7.3 当压力释放后,蓄电池壳体应无变形、无破裂和开胶,应符合5.5 的要求。6.8 容f试验6.8.1 完全充电的蓄电池静置 1 一2 4 h,在环境温度为(2 5 士 5 C)的条件下开始放电。6.8.2 放电开始前后应测蓄电池的端电压;放电时应测量电 流,电流波动不得超过规定值的1%.6.8.3 放电期间应测蓄电池的端电压及室温,测量时间间隔:1 0 h率试验为 l h;5 h 率试验为0.5 h;3 h率试验为2 0 m

23、i n;1 h 率试验为l 0 m i n。在放电末期要随时测量,以 便准确地确定蓄电池终止电压的 时间。6.8.4 蓄电池放电时,如果温度不是2 5 C,则需将实测容量按公式(1)换算成2 5 基准温 度时的容量Cl,,其值应符合 5.6的要求。C,C e=“1+K(t 一 2 5 C)(1)式中:t放电时的环境温度;K温度系数,1 0 h 率容量试 验时K=0.0 0 6/1 C;5 h 率容量试验时K二 0.0 0 7/0 C;3 h 率容量试验时 K二0.0 0 8/C;1 h 率容量试验时 K=0.0 1/9 C o 注:此公式的环境温度适应范围为 1 5 一3 0 9 0 06.9

24、 大电 流放电 试验 完成容量试验后的蓄电 池经完全充电 后,在(2 5 土 5 0 C)的 环境下以3 0 1,0 放电3 m i n,目 测极柱及蓄电 池,其外观应符合5.7 的要求。6.1 0 容且保存率试验6.1 0.1 蓄电池需经 1 0 h 率容量试 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本试验。6.1 0.2 将完全充电的蓄电池在(2 5 士 5 C)的环境中 静置2 8 d,并保持蓄电池表面清洁干燥。6.1 0.3 蓄电 池静W 2 8 d,不经 丰 疏 电 立R A V 6.8 进行1 0 h 率容 量 试验,得到蓄电 池静置2 8 d 后的 容 量Ce。6.1 0.4 按公式(2)计算出 蓄电

25、池自 放电 试验后的容量保存率R,其值应符合5.8 的要求。QR二X 1 0 0%(2)C QYD厅 1 3 6 0-2 0 0 56.1 1 密封反应效率试验6.1 1.1按6.8 中1 0 h 率 容量 试 验 及 耐 过 充 电 能 力 试 验 合 格的 蓄电 池,在 完 全 充 电 后 进 行 试 验,环 境 温 度为(2 5 士 5 1C),以0.1 1,。的电流连 续充电9 6 h 后,改用0.0 5 1,0 电流 充电1 h,然 后按图2 所示收 集气体 l h o图 2 收集气体示意6.1 1.2 根据公式(3)计 算出每 A h放出的 气体量,再根据公式(4)求出密封反应效率

26、,结果应符合5.9 的 要求。尸V=-PO 2 9 8 v一x t+2 7 3 Q V密封反应效率=】I-x 1 0 0%6 8 4 “”“”,(3)“,(4)式中:V 每A h 换算成2 5 0 C,1 个大气压的放出气体量(m l/A h);P 测定时的大气压(k P a 儿 P O标准 大 气 压 值1 0 1.3(k P a);T环境温度();。收 集 的 气 体量(M I);Q 收集气体期间充人的电量(A h);R 电 池的 单体数。6.1 2 防酸雾 性能试验 以下两种方法可任选一种进行试验,推荐采用沉淀法。6.1 2.1 沉淀法 用0.5 1,0(A)电流对完全充电的蓄电池再连续

27、充电4 h,充电2 h 后立即收集气体,收集时间为2 h o 将气体通人3 只串联装有定量B a C 1 2 溶液的吸收 瓶中,使之通气鼓泡。通气2 h 后,观看第三只吸收瓶 是 否 有 沉淀 产 生,如 果 没 有即 表 示l A h 电 池 单格 析出 的 酸 雾量 5 0%或t 2 5 时,则认为蓄电池存在热失控的条件。YD 厅1 3 6 0-2 0 0 56.2 2 大电 流放电后电池的恢复能力试验 蓄电池 按6.8 规定进行C:容量试验后,在环境温度为(2 5 9 0 t 5 0 C)条件下,蓄电池以2 A V/单体(限流2.5 1,0)的恒定电 压充电1 0 1 2 h 后静置 I

28、 h 再进行C,。容量试验,其值应符合5.2 0 的要求。6.2 3 过度放电 试验6.2 3.1 试验用的蓄电池按6.8 的规定进行C,。容量试验,并已达到额定容量值。6.2 3.2 在蓄电池输出 端与一个外电阻 连接,其阻值应满足使单体电 池电 压 2 V/只、放电电流l I,。的条件,蓄电池在环境温度为(2 5 C t 5 C)条件中 保持 3 0 d.6.2 3.3 3 0 d 过度放电结束后,立即用厂家规定的 均充电压(限流2.O I,o)充电4 8 h,然后再按6.8 的 规定进行C。容量试验。此时所测得的容量值与 按 6.2 3.1 进行的C,。容 量试验测得值之比应符合 5.2

29、 1 的要求。6.2 4 低温敏感性试验6.2 4.1 按照6.8 中 1 0 h 率容量试验达到额 定容量的 蓄电 池,经完全 充电后,在(2 5 土 5 9 C)的环 境中以I,。电流放电至单体蓄电池平均电压为 1.8 0 V时终止,蓄电池 不经 再充电置于(一1 8 土 2 9 C)的冷 冻机(室)中 静置7 2 h.6.2 4.2 7 2 h 后将蓄电池从冷冻机(室)中 取出在室温下开路静置 2 4 h,然后在(2 5 土 5 C)的环 境中以U fl o 电压(限流2.O I,o)连续充电 1 6 8 h.6.2 4.3 蓄电 池按6.8 进行 1 0 h 率容量试验,将所得的实测容

30、量修正至2 5 时的C e 与1 0 h 率容量相比,其值应符合5.2 2 的要求。6.2 5 寿命试验 可从以下3 种方法中任选一种进行试 验。6.2 5.1 过充电 寿命试验 a)按照6.8 中1 h 率容量试验合格后的蓄电 池,试验温度保持在(2 5 9 0 t 5 1 C)环境中 进行。b)对完全充电的蓄电池再以0.2 1,。恒定电 流方式进行连续充电3 0 d o c)试验过程的容量确认:每3 0 d 的连续恒定电流充电后,进行一次 1 h 率容量试验,要求同6.8 规定,然后再重复6.2 5.1 中b)过程。d)按照6.2 5.1 中的a),b),c)重复充、放电,直至蓄电池容量低

31、于 1 h 率容量的8 0%并再次试验确认仍低于8 0%时试验结束。e)当2 V蓄电池达到3 0 0 d,6 V以上蓄电 池达到2 4 0 d,即认为其试验结果符合5.2 3 的要求。6.2 5.2 高温加速浮充寿命试验 a)按照6.8 中1 h 率容量试验合格后的蓄电池,试 验温度保持在(5 5 士 2 C)环境中进行。b)对完全充电的 蓄电池以U fl o 电压连续充电4 2 d c)4 2 d 后 将蓄电池取出 放置2 4 h 一 3 6 h,在(2 5 士 2 C)环境中做1 h 率放电试验,要求同6.8 规定,作为一个试 验循环,折合寿命 1 年。d)按照6.2 5.2 中的a),b

32、),。)要求进行试验,直至蓄电 池容量低于 l h 率容量的8 0%并再次试验确认仍低于8 0%时试验结束。e)当2 V蓄电池的循环次数不低于 1 0 次、6 V以 上蓄电池的循环次数不低于8 次时,即认为其试验结果符合5.2 3 的要求。注:在试验过程,允许对电池施加安全保护措施YD/T 1 3 6 0-2 0 0 56.2 5.3 循环耐久性试验 a)按照6.8中 1 0 h 率容量试验达到额定容量的蓄电池,经完全充电后,在(2 5 C1 5 C)的环境中以2 1,。的电流放电2 h(电流偏差不超过1 1%)后,立即用厂家规定的浮 充电压(限流2 1 j o)充电2 2 h,测量并 记录放

33、电2 h 及充电2 2 h 时蓄电池的电压、电 流值及表面温度值。b)“放电2 h、充电2 2 h”构成一个 循环,每4 9 次循环后,第5 0 次 按6.8.3 进行一次 1 0 h 率容量试验,计算获得的实际容量,容量试验结束蓄电池 经完全充电后转人下一次循环,当容量试验所获得实际容量值低于0.8 0 C,o,经再次确认容量仍 低于0.8 0 C,。时,循环耐久 性试验终止,最后5 0 次循环不计人循环次数之内,其试验结果应满足5.2 3 的 要求。7 检验规则7.1 检验分类 检验分出 厂检验和型式试验。7.2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分全检和抽检两种方式,任选一种。7.2.1 全检 全检应按

34、表4 中检验项目 进行逐只检验。7.2.2 抽检 按G B/T 2 8 2 8.1-2 0 0 3 表2 中一般检查水平11,抽样方案按G B/T 2 8 2 8.1-2 0 0 3 表3 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产品质量以 不合格数表示,产品的 不合格判定分B 类和C类。合格 质量水平A Q L 值B 类为 1.5,C类为 1 5。根据产品 批量及A Q L 值在G B/T 2 8 2 8.1-2 0 0 3 表2-A中 查出 抽样所需样本量及合格与不合格判定数。检验项目 按本标准表9 中抽检项目 要求进行。7.3 型式试验7.3.1 型式试验一般 1 一 2 年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

35、行检验:a)新产品;b)产品结构、工艺配方或原材料有重大变更时;c)转厂试制的产品;d)用户提出要求时。7.3.2 型式试 验样品应在出 厂检验合格的 产品中随机抽取,母体不少于4 8 只,试验按G B/T 2 8 2 9-2 0 0 2表 2 进行。2 V蓄电 池的数量为8 只,6 V,1 2 V蓄电池的数量为6 只,抽样采用判别水平 I 的一次抽样方案,产品质量以 不合格数表示,不合格质量水平(R O L)应符合表1 0 规定。YD 厅1 3 6 0-2 0 0 5衰 9 检验项目对照衰序号检 验 项目不合格类别B 类一。类 出厂检验全 检 一 抽 检型式试 验试验方法要求5重量Ovv6

36、34.21一Ovvv6.45.2蓄 电 池 结 隔 板OvvV构 一蓄 电 池 槽Ovvv一胶 体 电 解 质O丫vv2一 污 迹Ovvv6.553 一Ov丫v 裂 纹OVvV观 一 漏 液O甲vV一0vvv3阻燃性能OV6.65.44气密性OV*丫6.75.56容量OV*丫6.85.67大电流放电O甲6.95.78容量保存率O丫6.1 05.89密封反应效率O甲6.1 15.91 0防酸雾性能OV6.1 25.1 01 1安全阀要求OV喇6.1 35 注 11 2耐过充电能力OV6.1 45.1 21 3蓄电池充电管理0V6.1 55.1 31 4端 电 压 开 路O甲亨V6.1 65.1

37、4均 衡 性一 浮 充OVV1 5电池间连接电压降O丫6.1 75.1 51 6蓄电他内阻OV6.1 85.1 61 7防爆性能OV6.1 95.1 71 8封口剂性能O甲6.2 05.1 81 9热失控敏感性ON/In,6.215.1 92 0大电流放电后电池恢复能力OV6.2 25.2 02 1过度放电试验O丫 06.2 35.212 2低温敏感性O/A6.2 45.2 22 3蓄电池寿命OVO6.2 55.2 3注 1:*为工序间检验。注2:为在做型式试验时可任选一 项进行试验。注 3:0电池在工艺技术无变更时,不重复做寿命试验。Y DI T 1 3 6 0-2 0 0 5不合格分类表

38、1 0 不合格质f水平(R QL)B类c 类R Q L 及判定数值1 2(8;0,1)6V,15(6;0,1)4 0(8;2,3)6V,50(6;2,3)8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8.1 标志8.1.1 蓄电 池应有下列标志:a)制造厂名、商标;b)产品名称、型号;c)极性符号、电压;d)蓄电池编号。8.1.2 包装箱外应有下列标志:a)产品名称、型号、数量;b)每箱净重及毛重;c)出厂 日期;d)包装贮运图示标志。8.2 包装8.2.1 蓄电池的包装应符合铅酸蓄电池包装技术条件中的规定。8.2.2 随同产品出厂应包含下列文件:a)产品合格证;b)产品 使用手册;c)产品安装示意图;d)产品装箱配件清单。8.3 运输8.3.1 在运输过程中,产品 不得受剧烈冲击和曝晒、雨淋、不得倒置。8.3.2 在装卸过程中,产品 应轻搬轻放,严防摔掷、滚翻、重压。8.4 贮存8.4.,产品贮存应符 合下列条件:a)应放在(5 一 4 0 C)干燥、通风、清洁的仓库内;b)应不受阳光直射,距热源不小于2 m;c)应避免与有毒气体、有机溶剂接触;d)不得倒置及受撞击。8.4.2 按照本标准运输、贮存,从制造之日 起,允许贮存 3 个月(2 5 下),贮存后蓄电 池在使用前应按制造厂家要求方法补充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智能化/通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