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县人民医院医疗核心制度.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750756 上传时间:2024-07-16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28.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人民医院医疗核心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县人民医院医疗核心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县人民医院医疗核心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县人民医院医疗核心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县人民医院医疗核心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延津县第二人民医院医疗核心制度一、首诊负责制度 二、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三、 分级护理制度 四、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五、 会诊制度 六、 危重患者抢救制度七、 术前讨论制度八、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九、 核对制度 十、 医生值班、交接班制度十一、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十二、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十三、 病人知情批准告知制度十四、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管理制度 十五、 处方书写与管理制度 十六、 医患沟通制度 十七、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一、首诊负责制度(一)首诊科室是病人就诊的第一个接诊科室,首诊负责制就是规定第一个接诊医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拒诊病人,而应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具体询问病史,认真检查,书写病历,作出诊断和

2、解决。如在诊断和解决上有困难时,应及时请上级医师协助诊查。 (二)经首诊医师诊查病人,如确系他科疾病,仍应在书写病历和作必要的解决后,请有关科室会诊。在未拟定接受科室之前,首诊科室和首诊医师需对病人全面负责。 (三)对疑难、复杂、科室间的“临界病人”,首诊科室应一方面完毕病历记录和体格检查,经本科上级医师或负责人复查后方可邀请有关科室会诊。 (四)会诊科室的医师,必须认真诊查病人后,如不属本科疾病,应写好会诊记录和拟诊意见,介绍回原首诊科室进一步检查解决。 (五)两科以上的病员,如需住院治疗,应根据病员的重要病情收住院,如有争议,由门诊负责人根据病情决定,科室不得拒收病人。凡因拒收导致的医疗差

3、错、事故,由拒收科室和当事人承担责任。 (六)凡因擅自离岗敷衍马虎,不负责任,推诿病人,互相扯皮而导致不利影响和医疗差错或事故,要追究责任,严厉解决。 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一)科主任、主任医师查房,应有住院医师、主治医师、护士长和有关人员参与;主治医师查房应有相关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实习生参与;科主任、主任医师查房每周1-2次(新入院患者三日内必须有1次),其中一次为全科性总查房;主治医师查房每日一次。查房一般在上午进行。住院医师对所管病员每日至少查房两次。 (二) 对危重病员,住院医师应随时观测病情变化并及时解决和记录有关情况,必要时请主治医师、科主任、主任医师临时指导诊治病员。 (三)

4、 查房前主管医师要准备好病历、X光片、CT片、各项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的检查器材等。并报告简要病历、当前病情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查房时要自上而下严格规定,认真负责。主任或主治医师可根据情况做必要的检查和病情分析,并做出明确的指示。 (四) 查房的内容 1.科主任、主任医师查房:重点要解决疑难病例的诊疗;审查新入院、危重病员的诊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治疗;抽查医嘱、病历、护理质量;听取医师、护士对诊疗护理的意见;结合查房进行必要的教学工作。 2.主治医师查房:规定对所管病人进行系统查房。对新入院、危重、诊断未明、疗效不佳的病员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听取医师、护士和病员反映的意见;检查病历并纠正

5、其中错误的记录;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及疗效;决定出院、转院问题并向科主任报告。 3、住院医师查房:规定重点巡视危重、疑难、待诊断、新入院、手术后的病员,同时巡视一般病员;检查各项辅助检查报告单,分析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诊疗的初步意见;检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积极征求病员对医疗、护理、生活等方面的意见,了解病员思想动态,发现不安全因素时要及时向科主任和主管部门报告。 三、分级护理制度 (一) 患者的护理级别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首提,经护士长确认,主管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动态协商调整,最后开出护理级别医嘱,分特级、一级、二级、三级护理共4个级别,在住院患者一览表上采用不同颜色标记,特级和一级护

6、理用红色,二级护理用黄色,三级护理可不做标记,床头牌上显示相应的护理级别。 (二) 分级护理依据 拟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应当以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依据,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1.具有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拟定为特级护理: 病情危重,随时也许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重症监护患者; 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 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实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2.具有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拟定为一级护理: 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7、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也许发生变化的患者。 3.具有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拟定为二级护理: 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4.具有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拟定为三级护理: 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生活完全自理且处在康复期的患者 (三) 分级护理工作规范和标准 责任护士应当遵守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和疾病护理常规,并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定的诊疗计划,按照护理程序开展护理工作,在工作中应当关心和爱惜患者,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应及时与医师沟通。 4 1.护士实行的护理工作涉及: 密切观测患者的生

8、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正的确施治疗、给药及护理措施,并观测、了解患者的反映;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提供照顾和帮助;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2.对特级护理患者护理工作涉及: 严密观测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根据医嘱,正的确施治疗、给药及护理措施; 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并记录出入量; 根据患者病情,正的确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行安全措施;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实行床旁交接班 3.对一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工作涉及: 每小时巡视患者,观测患者病情变化; 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根据医嘱,正的确施治疗、给药措施; 根据患者病情,正的确施基础护

9、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行安全措施。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4.对二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工作涉及: 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测患者病情变化; 根据医嘱及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根据医嘱,正的确施治疗、给药及护理措施; 根据患者病情,正的确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5.对三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工作涉及: 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测患者病情变化; 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根据医嘱,正的确施治疗、给药及护理措施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四)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一)入院一周以上诊断不明者、诊断明确但临床少见或在诊治过程中有较重要的教学意义者,危

10、重病人紧急抢救后疗效不佳者,科室均应举行讨论会,有完整病例资料者可举行病例(理)讨论会。 (二) 讨论会举行前,科主任应事先将需讨论的病例告知科室医务人员,做好讨论准备。 (三) 主管医师在讨论前,应将需做的检查尽快完善,并整理好有关材料,以备讨论。 (四) 讨论会由科主任主持,主管医师介绍病情、住院诊治通过、各种检查结果、目前重要疑难的问题,并提出分析意见,参与讨论会的各级医师提出自己的意见,科主任作总结发言,讨论会必须就该病例的诊断、鉴别诊断、进一步的检查、治疗手段等作出方案。 (五) 科内会诊后,需按会诊意见执行,如诊治未能见效,可请院内相关科室会诊或申报医务科组织全院大会诊。大会诊由所

11、在科室科主任主持,医务科派人参与。 (六) 院内会诊仍不能解决问题,由科主任提出申请院外专家会诊,经医务科批准并与有关单位联系,贯彻专家来院参与会诊。 (七) 上述讨论会应有记录,记得必须客观真实,归入病历档案。各科临床病例讨论资料应所有或摘要记入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本中。科外或院外专家会诊应签署会诊意见并签字。 五、会诊制度 (一)凡遇本科室诊疗有困难或遇疑难病例,应当及时申请会诊。 (二)急、危、重病人应及时申请会诊。 (三)科内会诊:由主管医师提出,科主任召集有关人员参与。 (四)科间会诊:由经治医师提出,上级医师批准,填写会诊单。应邀医师一般要在48小时内完毕,并写会诊记录。如需专科会诊

12、的轻患者,可转到专科检查。 (五)科间急会诊:由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填写会诊单,经请示上级医师批准后,急送邀请科室,遇抢救病人时可电话告知被邀请会诊科室,同时报告本科上级医师到场。被邀请科室接到会诊告知后,被邀请会诊医师必须10分钟内到位,会诊可由值班医师进行,如遇疑难、危 重、解决困难的情况,应尽快请上级医师到场会诊,并填写会诊意见。 (六)院内大会诊:由科主任提出,并拟定期间,经医务科批准,并告知、组织有关人员参与。会诊由申请会诊的科主任主持,医务科必须派人参与,必要时请主管医疗院长参与,被邀请的专家不得无端缺席。 (七)院外会诊:由科主任提出,经医务科批准并与有关单位联系,拟定会诊时间,会

13、诊由科主任主持,院外专家由申请会诊科室派人接送。 (八)多学科会诊:由本专业主治医师及以上人员提出,由门诊管理部门负责,尽也许在当天完毕(不含多种疾病多科治疗的患者) (九)科内、院内、院外会诊,由主管医师准备各种资料,具体介绍病史,做好会诊记录。主持人要认真进行小结,并组织实行等相关工作。 (十)各种会诊记录及执行情况:除另页做好“会诊记录”外,主管医师应在当天的病情记录上扼要地记录会诊意见,涉及会诊医师对病史、体征的补充、进一步诊疗意见以及执行情况。 六、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一) 建立和完善危重病人抢救技术操作常规和抢救程序。制定危重病人抢救方案。 (二)医护人员要熟悉掌握各种抢救仪器的性

14、能和使用操作常规,如有损坏及故障,应立即报告并及时维修,保证能应急使用。 (三)抢救药品及物品要存放有序,定人保管,定点存放,定期消毒,定期清点,及时补足,保证急救时所需。 (四)保持抢救室内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入室。 (五)危重病人入院或病情发生变化时应立即抢救,主管医生要及时向科主任报告,科主任立即组织人员参与抢救工作。必要时报告医务科并及时告知相关科室会诊,协助抢救。各科医务人员接到急会诊(口头或书面)告知后,应在10分钟内赶到抢救现场。 (六)对院内重大抢救,科室应报告医务科、院领导,医务科有权统一调配任何科室和个人参与抢救。对危

15、重症院内解决困难的,由科主任提出申请院外专家会诊,经医务科批准并与有关单位联系,贯彻专家来院参与会诊及抢救。 (七)医护人员对危重患者病情观测、治疗、护理及交接班等工作要如实作好记录,随时掌握病情变化,及时作出救治解决。 (八)主管或值班医师对危重患者的病情变化、救治措施、病情转归、上级医师指示、对家属的知情告知等均应及时、客观地进行记录(九)在危重病人的抢救过程中,科主任应及时将病情的危重性、预后危险性、抢救治疗措施的必要性以及费用数额告知病人家属,以取得家属的批准和支持,必要时签署知情批准书。科室应及时发出病重或病危告知单。 (十)抢救结束后,要在6小时内据实补记抢救记录,完毕病历及会诊等

16、记录。 七、 术前讨论制度 (一)对患者病情较重、手术难度大、疑难、新开展的手术或第一次手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再次手术病例,必须进行术前讨论。 (二)术前讨论由科主任主持,手术医师、医师、麻醉师、护士长及有关人员参与。 (三)讨论会应对手术前诊断、准备情况、手术指征、有无禁忌症、手术方式、麻醉方案、术中也许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术后观测事项、护理规定等进行讨论。 (四)参与者的讨论发言内容要具体记录,不能只记录综合意见。讨论意见记入病历中,不另立专页书写,在病情记录内接着书写。 (五)需记录参与讨论者的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讨论日期、记录着的署名。 八、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7 (九)在危重病人的抢救

17、过程中,科主任应及时将病情的危重性、预后危险性、抢救治疗措施的必要性以及费用数额告知病人家属,以取得家属的批准和支持,必要时签署知情批准书。科室应及时发出病重或病危告知单。 (十)抢救结束后,要在6小时内据实补记抢救记录,完毕病历及会诊等记录。 七、术前讨论制度 (一)对患者病情较重、手术难度大、疑难、新开展的手术或第一次手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再次手术病例,必须进行术前讨论。 (二)术前讨论由科主任主持,手术医师、医师、麻醉师、护士长及有关人员参与。 (三)讨论会应对手术前诊断、准备情况、手术指征、有无禁忌症、手术方式、麻醉方案、术中也许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术后观测事项、护理规定等进行讨论。

18、(四)参与者的讨论发言内容要具体记录,不能只记录综合意见。讨论意见记入病历中,不另立专页书写,在病情记录内接着书写。 (五)需记录参与讨论者的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讨论日期、记录着的署名。 八、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一)凡死亡病例,均应进行讨论。 (二)死亡病例讨论一般应在死亡后一周内进行,特殊病例应及时讨论。 (三)尸检病例在病理报告后讨论,但不迟于二周。 (四)讨论会由科主任主持,医护及有关人员参与。主管医师介绍病情及住院诊疗通过与抢救通过。参与者对诊断、治疗、抢救的意见、死亡因素分析及经验教训等进行讨论,科主任作总结发言。特别病例,必要时请医务科参与。 (五)讨论意见记入病历。 九、核对制

19、度 (一)临床科室 1.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核对病员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 2.执行医嘱时要进行“三查七对”:即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 注射、处置后查。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3.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规定,不得使用。4.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制药时要通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特别要注意有无变质、沉淀,有无瓶小裂缝或瓶口松动;给多种药物时注意配伍禁忌。 5.输血(含成份输血)时,需经两人核对,无误后,方可输入;输注后须注意观测,保证安全。 (二)手术室 1.接病员时,要核对科别、床号

20、、姓名、诊断、手术名称、术前用药。 2.手术前,必须核对姓名、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药。假牙是否已取出。 3.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术前与缝合前清点所有敷料和器械数,保证无敷料、器械遗留体内方可缝合。 4.全麻病人清醒后方可送回病房。麻醉医师送病人回病房与病房医护人员床边交班后方可离开。 (三)药房 1.配方时,核对处方的内容、药物剂量、配伍禁忌。 2.发药时,核对药名、规格、剂量、用法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核对标签(药袋)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核对药品有无变质,是否超过有效期;核对姓名、年龄,并交代用法及注意事项。(四)输血科 1.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实验,两人工作时要“双查双签

21、”,一人工作时要重做一次。 2.发血时,要与取血人共同核对科别、病房床号、姓名、血型、交叉配血实验结果、血瓶号、采用日期、血液质量。 (五)检查科 1.采用标本时,核对科别、床号、姓名、检查目的。 2.收集标本时,核对科别、姓名、性别、联号、标本数量和定量。 3.检查时,核对试剂、项目、化验单与标本是否相符。 4.检查后,核对目的、结果。 5.发报告时,核对科别、病区。 (七)放射科 1.检查时,核对科别、姓名、年龄、片号、部位、目的。 2.治疗时,核对科别、病区、姓名、部位、条件、时间、角度、剂量。 3.发报告时,核对科别、病区。 (八)供应室 1.准备器械包时,核对品名、数量、质量、清洁度

22、。 2.发器械包时,核对名称、消毒日期、灭菌效果。3.发报告时,核对单位、科别。 其它相关科室,参照此精神作好核对工作。 十、 医师值班、交接班制度 (一)各科在非办公时间及节、假日,须按医院规定设有值班医师。 (二)值班医师应在上一班下班前到达科室,接受各级医师交办的医疗工作。交接班时,应巡视病室,了解危重病员情况,并做好床前交接。 (三)各科室医师在下班前应将危重病员的病情和解决事项记入交班簿,并做好交班工作。值班人员应对危重病员作好病程记录和医疗措施记录。 (四)值班医师负责各项临时性医疗工作和病员临时情况的解决;对急诊入院病员及时检查和书写病历,并给予必要的解决。 (五)值班医师遇有疑

23、难问题时,应请二线班医师或科主任解决。(九)在危重病人的抢救过程中,科主任应及时将病情的危重性、预后危险性、抢救治疗措施的必要性以及费用数额告知病人家属,以取得家属的批准和支持,必要时签署知情批准书。科室应及时发出病重或病危告知单。 (十)抢救结束后,要在6小时内据实补记抢救记录,完毕病历及会诊等记录。 七、术前讨论制度 (一)对患者病情较重、手术难度大、疑难、新开展的手术或第一次手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再次手术病例,必须进行术前讨论。 (二)术前讨论由科主任主持,手术医师、医师、麻醉师、护士长及有关人员参与。 (三)讨论会应对手术前诊断、准备情况、手术指征、有无禁忌症、手术方式、麻醉方案、术中也

24、许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术后观测事项、护理规定等进行讨论。 (四)参与者的讨论发言内容要具体记录,不能只记录综合意见。讨论意见记入病历中,不另立专页书写,在病情记录内接着书写。 (五)需记录参与讨论者的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讨论日期、记录着的署名。 八、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7 (九)在危重病人的抢救过程中,科主任应及时将病情的危重性、预后危险性、抢救治疗措施的必要性以及费用数额告知病人家属,以取得家属的批准和支持,必要时签署知情批准书。科室应及时发出病重或病危告知单。 (十)抢救结束后,要在6小时内据实补记抢救记录,完毕病历及会诊等记录。 七、术前讨论制度 (一)对患者病情较重、手术难度大、疑难、

25、新开展的手术或第一次手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再次手术病例,必须进行术前讨论。 (二)术前讨论由科主任主持,手术医师、医师、麻醉师、护士长及有关人员参与。 (三)讨论会应对手术前诊断、准备情况、手术指征、有无禁忌症、手术方式、麻醉方案、术中也许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术后观测事项、护理规定等进行讨论。 (四)参与者的讨论发言内容要具体记录,不能只记录综合意见。讨论意见记入病历中,不另立专页书写,在病情记录内接着书写。 (五)需记录参与讨论者的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讨论日期、记录着的署名。 八、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一)凡死亡病例,均应进行讨论。 (二)死亡病例讨论一般应在死亡后一周内进行,特殊病例应及时讨

26、论。 (三)尸检病例在病理报告后讨论,但不迟于二周。 (四)讨论会由科主任主持,医护及有关人员参与。主管医师介绍病情及住院诊疗通过与抢救通过。参与者对诊断、治疗、抢救的意见、死亡因素分析及经验教训等进行讨论,科主任作总结发言。特别病例,必要时请医务科参与。 (五)讨论意见记入病历。 九、核对制度 (一)临床科室 1.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核对病员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 2.执行医嘱时要进行“三查七对”:即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 注射、处置后查。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3.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规定,不

27、得使用。4.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制药时要通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特别要注意有无变质、沉淀,有无瓶小裂缝或瓶口松动;给多种药物时注意配伍禁忌。 5.输血(含成份输血)时,需经两人核对,无误后,方可输入;输注后须注意观测,保证安全。 (二)手术室 1.接病员时,要核对科别、床号、姓名、诊断、手术名称、术前用药。 2.手术前,必须核对姓名、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药。假牙是否已取出。 3.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术前与缝合前清点所有敷料和器械数,保证无敷料、器械遗留体内方可缝合。 4.全麻病人清醒后方可送回病房。麻醉医师送病人回病房与病房医护人员床边交班后方可离开。

28、 (三)药房 1.配方时,核对处方的内容、药物剂量、配伍禁忌。 2.发药时,核对药名、规格、剂量、用法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核对标签(药袋)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核对药品有无变质,是否超过有效期;核对姓名、年龄,并交代用法及注意事项。 8 4.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制药时要通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特别要注意有无变质、沉淀,有无瓶小裂缝或瓶口松动;给多种药物时注意配伍禁忌。 5.输血(含成份输血)时,需经两人核对,无误后,方可输入;输注后须注意观测,保证安全。 (二)手术室 1.接病员时,要核对科别、床号、姓名、诊断、手术名称、术前用药。 2.手术前,必须核对姓名、诊断、手术部位、

29、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药。假牙是否已取出。 3.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术前与缝合前清点所有敷料和器械数,保证无敷料、器械遗留体内方可缝合。 4.全麻病人清醒后方可送回病房。麻醉医师送病人回病房与病房医护人员床边交班后方可离开。 (三)药房 1.配方时,核对处方的内容、药物剂量、配伍禁忌。 2.发药时,核对药名、规格、剂量、用法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核对标签(药袋)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核对药品有无变质,是否超过有效期;核对姓名、年龄,并交代用法及注意事项。 (四)输血科 1.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实验,两人工作时要“双查双签”,一人工作时要重做一次。 2.发血时,要与取血人共同核对科别、病房床号、姓

30、名、血型、交叉配血实验结果、血瓶号、采用日期、血液质量。 (五)检查科 1.采用标本时,核对科别、床号、姓名、检查目的。 2.收集标本时,核对科别、姓名、性别、联号、标本数量和定量。 3.检查时,核对试剂、项目、化验单与标本是否相符。 4.检查后,核对目的、结果。 5.发报告时,核对科别、病区。 (六)病理科 1.收集标本时,核对单位、姓名、性别、联号、标本、固定液。 2.制片时,核对编号、标本种类、切片数量和质量。 3.诊断时,核对编号、标本种类、临床诊断、病理诊断 9 4.发报告时,核对单位、科别。 (七)放射科 1.检查时,核对科别、姓名、年龄、片号、部位、目的。 2.治疗时,核对科别、

31、病区、姓名、部位、条件、时间、角度、剂量。 3.发报告时,核对科别、病区。 (八)中医康复科 1.各种治疗时,核对科别、病区、姓名、部位、种类、剂量、时间并检查局部皮肤健康状况。 2.低频治疗时,并核对极性、电流量、次数。 3.高频治疗时,并检查体表、体内有无金属异物。 4.针刺治疗前,检查针的数量和质量,取针时,检查针数和有无断针。 (九)供应室 1.准备器械包时,核对品名、数量、质量、清洁度。 2.发器械包时,核对名称、消毒日期、灭菌效果。 9 4.发报告时,核对单位、科别。 (七)放射科 1.检查时,核对科别、姓名、年龄、片号、部位、目的。 2.治疗时,核对科别、病区、姓名、部位、条件、

32、时间、角度、剂量。 3.发报告时,核对科别、病区。 (八)中医康复科 1.各种治疗时,核对科别、病区、姓名、部位、种类、剂量、时间并检查局部皮肤健康状况。 2.低频治疗时,并核对极性、电流量、次数。 3.高频治疗时,并检查体表、体内有无金属异物。 4.针刺治疗前,检查针的数量和质量,取针时,检查针数和有无断针。 (九)供应室 1.准备器械包时,核对品名、数量、质量、清洁度。 2.发器械包时,核对名称、消毒日期、灭菌效果。 3.收器械包时,核对数量、质量、清洁解决情况。 (十)特殊检查室 1.检查时,核对科别、病区、床号、姓名、性别、检查目的。 2.诊断时,核对姓名、编号、临床诊断、检查结果。

33、3.发报告时,核对科别、病区。 其它相关科室,参照此精神作好核对工作。 十、医师值班、交接班制度 (一)各科在非办公时间及节、假日,须按医院规定设有值班医师。 (二)值班医师应在上一班下班前到达科室,接受各级医师交办的医疗工作。交接班时,应巡视病室,了解危重病员情况,并做好床前交接。 (三)各科室医师在下班前应将危重病员的病情和解决事项记入交班簿,并做好交班工作。值班人员应对危重病员作好病程记录和医疗措施记录。 (四)值班医师负责各项临时性医疗工作和病员临时情况的解决;对急诊入院病员及时检查和书写病历,并给予必要的解决。 (五)值班医师遇有疑难问题时,应请二线班医师或科主任解决。 10 (六)

34、值班医师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开。在病房情况许可的情况下,因公事必须短时离开时(如到相关辅助科室了解病员检查结果等),要向值班护士说明去向。 值班医师接到护理人员邀请时,应立即前往视诊,不得无端迟延。 (七)值班医师一般不脱离平常工作,如应抢救病员未得休息时,应根据情况给予适当补休。 (八)每日晨会,值班医师应向科室各级医师报告科室病员情况,重点是新入院及危重病员情况,交代尚待解决的工作。 (九)各医技科室值班人员应坚守工作岗位,完毕在班时间内所有工作,保证临床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十一、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一)为保证手术安全及手术质量,根据卫生部有关文献规定,对我院手术进行分级管理。 (二

35、)医师的分级:1.低年资住院医师为大学本科毕业三年内,大专毕业四年内,中专毕业取得医师资格三年内,授予一级手术权限;2.高年资住院医师为大学本科毕业三年以上,大专毕业四年以上,中专毕业取得医师资格三年以上,授予一、二级手术权限;3.主治医师为取得主治医师任职资格并被聘任者,授予一、二、三级手术权限;4.正、副主任医师并取得相应任职资格并被聘任者,授予一、二、三级手术权限。医师申请相应级别的权限应当填写手术级别授权申请书,由医务科审批后方可主持开展该级别手术。 (三)手术的分级:1.一级手术为普通常见小手术,重要指风险较低、过程简朴、技术难度低的手术;2.二级手术为具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限度一般

36、、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手术;3.三级手术为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手术。 (四)各级医师的手术范围:1.低年资住院医师应在上级医师指导帮助下,一方面掌握一级手术,并参与二级手术;2.高年资住院医师应纯熟掌握一级手术,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初步掌握二级手术;3.主治医师应纯熟掌握二级手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手术;4.正、副主任医师掌握并指导开展三级手术。 (五)手术审批权限:涉及决定手术治疗方式、手术时间、参与手术的人员及具体分工。1.一级手术由主治医师审批,主治医师不在的情况下,由指定的高年资住院医师审批;2.二级手术由副主任医师审批,副主任医师不在的情况下,由指定的主治医师审批

37、;3.三级手术由科主任审批 11 (六)特殊手术、破坏性高的重大手术、以及在本院属新开展的重症大手术,摘除患者器官的手术,规定科主任签署意见,上报医务科,医务科批准后由分管业务院长审批批准方可开展。 (七)对患者病情较重、手术难度大、疑难、新开展的手术或第一次后出现严重并发症再次手术病例,必须进行术前讨论。内容涉及术前准备情况、诊断依据、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手术方案、手术风险、意外及其防范措施,麻醉选择及手术室配合规定,术后注意事项等。同时检查术前各项准备工作的完毕情况。 (八)二级手术由科室主治医师主持讨论,对三级以上手术须由科主任主持讨论,有关医师、麻醉医师、手术室及科室有关护士参与,必要

38、时邀请其它有关科室医师及有关领导共同讨论,拟定手术方案。紧急较大手术由科主任或值班医师主持讨论,拟定手术方案,并向院总值报告。 (九)各种手术均严格执行无菌外科技术操作和消毒隔离常规,严防交叉感染。 十二、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一)临床用血应当遵照合理、科学的原则,制定用血计划,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 (二)输血科在本院输血管理委员会领导下,负责本单位临床用血的计划申报,储存血液,对本单位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11 (六)特殊手术、破坏性高的重大手术、以及在本院属新开展的重症大手术,摘除患者器官的手术,规定科主任签署意见,上报医务科,医务科批准后由分管业务院长审批批准方可开展。 (七)对患

39、者病情较重、手术难度大、疑难、新开展的手术或第一次后出现严重并发症再次手术病例,必须进行术前讨论。内容涉及术前准备情况、诊断依据、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手术方案、手术风险、意外及其防范措施,麻醉选择及手术室配合规定,术后注意事项等。同时检查术前各项准备工作的完毕情况。 (八)二级手术由科室主治医师主持讨论,对三级以上手术须由科主任主持讨论,有关医师、麻醉医师、手术室及科室有关护士参与,必要时邀请其它有关科室医师及有关领导共同讨论,拟定手术方案。紧急较大手术由科主任或值班医师主持讨论,拟定手术方案,并向院总值报告。 (九)各种手术均严格执行无菌外科技术操作和消毒隔离常规,严防交叉感染。 十二、临床

40、用血审核制度 (一)临床用血应当遵照合理、科学的原则,制定用血计划,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 (二)输血科在本院输血管理委员会领导下,负责本单位临床用血的计划申报,储存血液,对本单位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三)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四)严格控制600毫升以下的输血申请,失血量600毫升以下原则上不输血,确因病情需要须经科主任及医务科批准后方可输成分血。 (五)凡患者血红蛋白低于70g/L和血球压积低于30%的属输血适应症。申请备血的具体规定为: 1.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ml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2

41、、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ml至1600ml,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署名,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3、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成或超过1600ml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科批准,方可备血。 4、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成或超过2023ml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同时填写临床大量用血审批表,科主任审核后,报医务科审批,输血科方可备血。(以上备血量的计算除外血小板及冷沉淀。) 12 (六)主管医师给患者实行输血治疗前,应当向患者或其家属告之输血目的、也许发生的输

42、血反映和经血液途径感染疾病的也许性,由医患双方共同签署输血治疗批准书,输血治疗批准书随病历归档。 (七)输血前应检查受血者的转氨酶、乙肝病毒标志物、丙肝病毒标志物、梅毒、艾滋病。如患者及家属拒绝检查,应有签署知情拒绝检查的文字记录随住院病历归档或门诊病历,主管医师事前应向患者和/或家属说明拒绝检查的不良后果。 (八)患者病情需要输血治疗时,由主管医师或护士填写输血申请单,连同病员和血液标本送交输血科(血库)做血型交叉配合实验。 (九)各临床科室制定医务人员持配血单(卡)领取临床用血,并认真做好检查。血液包装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规定应拒领拒收。 (十)输血科(血库)发血时,应当认真检查领血

43、单(卡)的填写项目,合格后方可发血。未按规定办理申报手续的不得发血。 (十一)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给患者输血前,应当认真检查血袋标签记录,经核对血型、品种、规格及采血时间(有效期)无误后,方可进行输血治疗,并将输血情况具体记入病历。 (十二)各临床科室根据需要积极推行血液成份输血。临床成份输血比例,应当达成卫生部规定的规定。 (十三)本院临床使用的全血和成份血,统一由血站供应,未经南宁市中心血站批准不能私自采血。 (十四)临床用血的医学文书资料随病历保存 12 (六)主管医师给患者实行输血治疗前,应当向患者或其家属告之输血目的、也许发生的输血反映和经血液途径感染疾病的也许性,由医患双方共同签署输

44、血治疗批准书,输血治疗批准书随病历归档。 (七)输血前应检查受血者的转氨酶、乙肝病毒标志物、丙肝病毒标志物、梅毒、艾滋病。如患者及家属拒绝检查,应有签署知情拒绝检查的文字记录随住院病历归档或门诊病历,主管医师事前应向患者和/或家属说明拒绝检查的不良后果。 (八)患者病情需要输血治疗时,由主管医师或护士填写输血申请单,连同病员和血液标本送交输血科(血库)做血型交叉配合实验。 (九)各临床科室制定医务人员持配血单(卡)领取临床用血,并认真做好检查。血液包装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规定应拒领拒收。 (十)输血科(血库)发血时,应当认真检查领血单(卡)的填写项目,合格后方可发血。未按规定办理申报手续

45、的不得发血。 (十一)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给患者输血前,应当认真检查血袋标签记录,经核对血型、品种、规格及采血时间(有效期)无误后,方可进行输血治疗,并将输血情况具体记入病历。 (十二)各临床科室根据需要积极推行血液成份输血。临床成份输血比例,应当达成卫生部规定的规定。 (十三)本院临床使用的全血和成份血,统一由血站供应,未经南宁市中心血站批准不能私自采血。 (十四)临床用血的医学文书资料随病历保存。 十三、病人知情批准告知制度 (一)患者知情批准即是患者对病情、诊疗(手术)方案、风险益处、费用开支、临床实验等真实情况有了解与被告知的权利,患者在知情的情况下有选择、接受与拒绝的权利。 (二) 履

46、行患者知情批准可根据操作难易限度、也许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与后果等情况, 决定是口头告知或是同时履行书面批准手续。 (三)由患者本人或其监护人、委托代理人行使知情批准权,对不能完全具有自主行为能力的患者,应由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人代为行使知情批准权。 (四)、诊疗活动中,以下情况均应签署知情批准书: 1.各种手术及麻醉; 2.有创伤性、危险性、侵入性操作及有也许产生不良后果和危险的检查及治疗 13 3.由于患者体质特殊或病情危重,也许产生对患者产生不良后果和危险的检查及治疗; 4.临床实验性检查及诊疗; 5.也许对患者导致较大经济承担的检查及治疗、; 6.对死因有异议需尸检; 7.其他事项。 (五)

47、知情批准书中条款要完善,意思表达要准确、真实、精确,笔迹工整,形式合法。由主管医师或上级医师用通俗易懂、清楚明了的方式和语言,向患者或家属真实、准确地告知。 (六)签字谈话一般由主管医师进行,危重、疑难、重大手术由科主任进行,谈话后随即履行签字批准手续。 (七)对急诊、危重患者,需实行抢救性手术、有创诊疗、输血、血液制品、麻醉时,在患者无法履行知情批准手续又无法与家属联系或无法在短时间内到达,病情也许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时,应紧急请示报告科主任、医务科,非正常上班时间报院总值班批准。 (八)临床医师在对病人初步诊断后要向病人进行告知疾病特点及检查、治疗方法、治疗的后果、也许出现的不良反映等,对于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应在取得病人的理解批准后,方可实行。 (九)假如病人对检查、治疗有疑虑,拒绝接受医嘱或解决,主管医师应在病程录中作具体记录,向病人做出进一步的解释,病人仍拒绝接受解决等情况,也应在病程记录中说明,并向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