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产后出血患者应用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的止血效果与药理作用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出血患者应用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的止血效果与药理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经我院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产后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方法划分为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方法)和研究组各30例(采用米索前列醇治疗方法)。对两组最终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对照组的止血成功率为93.3,研究组的止血成功率为86.7,两组数据有差异(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6.7,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为6.7,两组数据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1.2方法采用缩宫素给予对照组展开治疗,使用剂量为20U。研究
2、组患者添加采用米索前列醇(400ug)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的给药方式均为宫体注射,米索前列醇药物放于患者的直肠。密切关注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1.3评价指标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止血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详细记录有关数据。1.4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X2检验处理,计量资料以“%”,采用t检验处理。资料统计学分析凭借SPSS20.0统计软件包进行,以P0.05表示2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产后止血效果对比对照组止血成功28例,止血成功率为93.3;研究组止血成功26例,止血成功率为86.7。组间数据对比发现,研究组的止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
3、意义。2.2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率对比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5例,不良反应率为16.7;研究组出现不良反应2例,不良反应率为6.7。组间数据对比发现,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3.讨论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产后出血包括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至产后2小时以及产后2小时至24小时3个时期,多发生在前两期。在我国由于产后出血引发产妇死亡概率非常高。产后出血的发病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四大原因可以合并存在,也可以互为因果。子宫收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最主要原因,一般占据百分之七十到八十2
4、。对于产后出血的产妇来说,若在短时间内不能及时止血,非常容易发生休克,影响生命安全,严重甚至会发生死亡。为此,给予及时的预防和救治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缩宫素属于一种多肽类激素,被广泛的运用在临床中,但长期实践中发现由于缩宫素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其对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切口位置敏感性不高,导致临床疗效不甚理想。米索前列醇属于一种前列素E1的衍生物,主要是由人工来合成的,其主要的药理作用为:有效的促使出血子宫肌节律性发生收缩,对子宫肌细胞膜前列腺素受体产生直接的作用,且该药不管是在妊娠的哪一个阶段都均具有良好的收缩作用,在给药方式上也较为多样化,可以给予患者直接口服,也可选择放置与患者的直肠或者是
5、阴道。一般来说,该药因子患者子宫收缩仅需大约两到三分钟,且药效持续时间比较长久,其子宫收缩作用明显优于缩宫素3-5。此外,临床调查还发现,该药副作用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具有显著的止血作用。近年当中,临床采用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研究组的止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联合治疗产后出血,止血效果好,患者不良反应率低。因此,该药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和应用。参考文献:1潘洪玲,景秀红.产后出血影响因素和临床表现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4,19(10):552-554.2王守军,王晓娟.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护理研究(中旬版).2014,33(02):774-776.3方景春,吴东保.米索前列醇在有高危出血因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23(08):332-334.4尹玲.米索前列醇用在产后出血中的药理分析及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5):124-125.5陈木娟,卓倩.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和药理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6):202-203.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