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下册物理必背知识点一力(力)1力是_对_的作用。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它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力的作用,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_的。2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基本单位是 ,简称 ,符号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也可以改变物体的 。4力的_、_和_称为力的三要素。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三要素的图叫力的示意图。(二)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做弹性。2物体由于发生_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拉力、压力都属于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发生弹性形变程度的大小有关。3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是_,实验室中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测力计。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就
2、_,弹簧测力计就是依据这个特性制成的。4使用:使用前应观察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归零;使用时拉力的方向应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不能超量程使用弹簧测力计。(三)重力1由于_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重力的方向总是_,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关系。2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_成正比。用公式表示为:G=mg (g=9.8N/kg,它表示质量为_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 N)。3.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_,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_上。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不在物体上。二运动和力(一)运动和力的关系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状态或_状态,这就是牛
3、顿第一定律。2.我们应当切记“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物体具有的保持自身原有_状态或_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二)二力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_状态或_状态,这几个力就相互平衡。2.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状态,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为:作用在_物体上,大小_,方向_,并且在_直线上,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之间。(三)摩擦力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_运动或有_趋势时
4、,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注意: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物体间相互_并发生挤压;接触面_;物体间有_或_。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_和接触面的_有关。接触面所受的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就越_。4.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分离接触面。三压强(一)压力1_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的方向总是_于物体表面,并指向被压物体。压力的作用点在被压物体的表面。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
5、物体_。2压力与重力是两种不同的力,压力的方向_指向被压物体,重力的方向_,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3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_;(2)_。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二) 压强1压强是表示压力_大小的物理量。物体所受_的大小与_之比叫做压强,它在数值上等于物体_所受的压力。2定义式:用公式表示,单位是 。(三) 改变压强的方法根据 可知,减小(或增大)压强有三种方法:(1)当压力F一定时,需_(或减小)受力面积S;(2)当受力面积S一定时,需_(或增大)压力F;(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
6、下,可以同时_(或增大)压力F和_(或减小)受力面积S。(一)液体压强1由于液体受到_,对容器底有压强;又由于液体具有_,对容器侧壁有压强。2规律:(1)液体内部向_都有压强; (2)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3)深度越大,液体压强_;(4)液体的压强还与_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_。3计算公式:p=_,从公式可以看出,液体压强只跟液体的_和_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重力及盛装液体的容器形状无关。4连通器内液体的密度相同且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是_的。5液体的压力和液体的重力:液体的压力不一定等于液体的重力。 (二)大气压强1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_。证明大
7、气压存在的事实:_实验;首先测量大气压值的实验:_实验。21个标准大气压支持_mm高的水银柱,1个标准大气压=_Pa。3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_,还与季节和天气有关。气压减小,水的沸点_;气压增大,水的沸点_。(三)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气体和液体都是流体。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_。 四浮力(一)浮力1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们_的力,物理学中把这种力叫做浮力。浮力的方向_。同样,在气体中的物体,也受到_对它的浮力。2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是由于周围液体(或气体)对物体上下表面存在_差而产生的,公式表示为:F浮=_。(二)阿基米德原理1 1.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
8、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_受到的_,这就是阿基米德原理,其数学表达式是:F浮=G排。2.阿基米德原理对浸没或部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适用,也适用于_体.浮力的大小由_和_两个因素决定。浮力大小与物体自身的重力、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密度及物体的形状无关。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不随_的变化而改变。(三)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1浮沉条件:上浮:F 浮_G物(物_液)漂浮:F 浮_G物(物_液)悬浮:F 浮_G物(物_液)下沉:F 浮_G物(物_液)2浮力的应用:(1)轮船的大小用_表示,它表示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_;(2)潜水艇靠改变_实现上浮、下潜;(3)气球、飞艇靠改变_实现上升、下
9、降;(4)密度计在任何液体中都处于_状态.在所能测的任何液体中受到的浮力_。3.计算浮力的方法:(1)二次称重法:F 浮=G空G液(2)成因法:F 浮=F 向上F 向下(3)阿基米德原理法:F 浮=G排=液gV排(4)二力平衡法: F 浮=G物(漂浮或悬浮时)(一)浮力与液体压强1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液体的密度有关。跟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相关公式:F浮=液gV排。2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液体的密度;液体的深度。相关公式:P =液gh。(二)物体的浮沉条件 当F浮G物时,物体上浮,最后漂浮在液面。1.物体的浮沉条件: 当F浮G物时,物体下沉,最后沉在容器底
10、。 当 F浮G物时,物体停留在液体内部任何深度的地方。 当物液时,物体下沉,最后沉在容器底。2.实心物体的浮沉条件: 当物液时,物体上浮,最后漂浮在液面。 当 物液时,物体停留在液体内部任何深度的地方。(三)浮力的测量1将物体悬挂在测力计下,读出测力计的示数G物;2把物体浸入液体中,读出测力计的示数G液;则物体浸入液体中所受的浮力为:F浮G物G液五功和机械能(一)功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作用在物体上的_;另一个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_。2常见的不做功的三种情况:(1)有力F无_;(2)有距离s无_;(3)有力F,也有距离s,但在力F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s(即运动方向和
11、力的方向_。3在物理学中,把_和物体在_的方向上通过的_的乘积叫做功。计算公式:_,功的单位是_,符号是 。(二)功率1.在物理学中,用_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功与做功所用_之比叫做功率,它在数值上等于_内所做的功。功率的表达式为_。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_,符号是_。 2. ,由这个公式可知,在功率一定时,力F与速度v成反比,因此汽车在上坡时,司机采取换低速挡的方法减小_,以获得较大的牵引力。(一)动能和势能1.物体由于_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动能的大小跟物体的_和_有关。运动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这个物体的动能就越_。2.物体由于_所决定的能叫做重力势能。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跟物体的_
12、和位置的_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位置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_。3.物体由于发生_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物体的弹性势能的大小跟物体发生_形变的程度有关,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二)机械能及其转化_和_统称为机械能。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尽管动能、势能的大小会变化,但机械能的总和_ 六简单机械(一)杠杆1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_。支点是固定点,动力臂是从支点到_间的垂直距离,阻力臂是支点到_的垂直距离。2杠杆是生产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工具,人们把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称为杠杆平衡。_首先发现了使杠杆处于这种状态的条件,杠杆平衡条
13、件是_,即3杠杆的分类:(1)省力杠杆:动力臂_阻力臂,特点是_但_。如:撬棒、铁皮剪、起子。(2)费力杠杆:动力臂_阻力臂,特点是_但_。如:船桨、筷子、镊子。(3)等臂杠杆:动力臂_阻力臂,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4力臂的画法: 要正确画出杠杆上各力的力臂,明确力臂的概念是关键。画法可按以下几步完成:(1)首先在杠杆的示意图上,确定支点O。(2)画出动力作用线和阻力作用线,必要时要用虚线将力的作用线延长。(3)过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即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就是力臂。(二)滑轮1常用的滑轮有两种类型:_滑轮和_滑轮。使用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使用时轴随被吊物体一起运动的
14、滑轮叫做动滑轮。2定滑轮的实质是_杠杆,特点是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的_。3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特点是能_,但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4使用滑轮组时,物体和动滑轮的总重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即;绳子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上升高度的几倍,即s =nh。(三)机械效率1有用功:使用机械做功时,对人们有用必须要做的功叫做有用功,用W有表示。 额外功:使用机械做功时,对人们无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做额外功,用W额表示。 总 功:_与_之和,用W总表示,即W总=W有+W额。2_与_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公式: 有用功总是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通常用百分数表示,且无单位。3机械效率的计算: (1)斜面: (2)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时: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不考虑绳重和摩擦):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 ;提升同一物体,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 。(3)用滑轮组水平拉动物体时: (f 为物体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