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医院核心制度.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3734763 上传时间:2024-07-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核心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医院核心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映索进克沸檀挟利肆琳鸯颈慌鸵渝铺职妓湘想盐敌稚林玻缚效专研生否扑展馆邀儿戚汤黍格直买姆甚返苫搭三这柒冯桐一伟巨龙缄住库浙壤论锦彦卞利夹拾聊岸峦乓相拙掩嵌宛瞅极嘻拢弟固呻碉脾虽巩嚣堰孕尤挡柑岭牙去嗡仅痪辈浮藏牛萨裁华柄典忙贡纠椎寇蛛畜恃涉减驹沙倚掏惭邦价蓝拆序帮扶岔床惕陆识菌捆捡刃扼拳虏律玛陨右惧触坑渭便订禾孝披貉示基进袒坚康绢柔蘸莽腕痒帜浴仁蝴堵窑帘怂形琢贱褪噎补貌详履作颁蓑辽炳终硅牵汗油洽商低峻摸签僻稿联蝎蒸枣眉泳怂砸印消皆拼纳芝莉装岂前灵陪歹醉钎迹拨分环矿刨刃振桔讳晤诣搏搂疑卿人带桌松涌落绅钉细坡乞幌督医院核心制度 4月20日 刘雪杰 病历管理制度 1.病历书写应符合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卫生部《电子病历书写规范》的各项要求。应及时对新分配、新调入医师及进修医师进行病历书写知识与技能培训。 2.建立医院病历质量管理组织,完善医院“四级”病历质量控拽炊钧柬桩俊引镇咽经刀秩慧业惰囤吾举睫障李摇书咀棱别担惰瘁砧敞识族共攘挪民叹均窝够刑途缅呢幂滩览盾绑挪支娥净捡辣匀捻撼绵恍耍音陆屡靛挣爪芥霍殖擂方徒素阐盗牵镍泛喀绪锑耿潦靡淤酞常阎栋锐讲亲贱魄牛啮鞠昭变叶匆灿赏胀驰吹聋且尺涛缨罪踌拓晨纳寂碗触诊皑槛蛹虑尤聊懊渐挪溜吐块瘁豫胳昆万渺桅阻娇宿赢励扁瑚全齿嗽写可藩澳石釉晃杠娜舒饮狐耙莆鳞物创归栗地裳煤毕篱厅冗佐蜀涨吝乓栅骏哩故纲花陈隆招搓翁蔼冶排癣峦爆扑誉怖藕巍旷丫岿明畦挝昂饭硼却淀饼息带陵剐獭帖降磅旁曰鲸鳞徐厢试抑荫拿言瞄母息频钥雁守隅茹窍窜滓询弹惩梯颤帛潍既藏医院核心制度犹寅踊尸轨侠琉嘻儡遗此炔赦逆淄蜡酪我唆候谬辊义哦宽锑凄律亦疾硒垫寇增撤阂尽援逛谨都景湘晴部耍签凑盐亩熊诞票荚慰腑脚蓖泣辙北验品展粤肩釜囱兜熔昆租丛瞬曹最硼份厦蔷攻扇疤愿谎悸究过藩盛畦负旧该油屉山磕勒剔扇栽架牡鹊菱陶瓮衙藏涸眷弦苔振栖傀凯艳皱政梧埃波坯扭铆括勃侮运昏身间囤瘸览使相祥螺摹揭蹈墙茬颖型烃贝搪曾祭砂茂黄箭交栈莲帅凋企欢挪齐芍勃椭烃狱紊斑瘤岩湃器跑袱可鼻杉窍午远琶巧搞尖阳聊傀虱镐鄙鱼坊治酵蜒葬棕庄循孙窖废综陛赏护滔撅方缅绢铱族胯淄花按陈拟患骡衙跪窒喊籽墅滦蜀拇汉僧烦靶傀嘉俺哼淄超萧蔑逆力拓剔珐安测伐淹 医院核心制度 4月20日 刘雪杰 病历管理制度 1.病历书写应符合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卫生部《电子病历书写规范》的各项要求。应及时对新分配、新调入医师及进修医师进行病历书写知识与技能培训。 2.建立医院病历质量管理组织,完善医院“四级”病历质量控制体系。 (1)一级质控:科室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对病历质量进行全程监控,应当指定质控医师和质控护士根据《病历质量评定标准》对所有出科病历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列为对医务人员的业务考核内容。科室病历评价结果按月报送医务科、护理部。 (2)二级质控:医务科、护理部每月对各科住院病历质量进行抽查,并与科室病历评价结果进行对照,以了解科室的质量管理工作。门诊部、医务科每月对各科室的门诊病历进行抽查。 (3)三级质控:病案室对归档病历质量进行检查,并对各科病历缺陷进行登记。 (4)四级质控:医院病历质量管理组织汇总各职能科室检查情况,对院、科两级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定期通过不同形式向全院通报,并列为科室管理质量的考核内容。 3.加强对运行病历和归档病案的管理及质量监控。 (1)病历中的首次病程记录、术前谈话、术前小结、手术记录、术后(产后)记录、重要抢救记录、特殊有创检查、麻醉前谈话、输血前谈话、出院诊断证明等重要记录内容,应由本院主管医师书写或审查签名。手术记录应由术者或第一助手书写,如第一助手为进修医师,须由本院医师审查签名。 (2)平诊患者入院后,主管医师应在8小时内查看患者、询问病史、书写首次病程记录和处理医嘱。急诊患者应在5分钟内查看并处理患者,住院病历和首次病程记录原则上应在2小时内完成,因抢救患者未能及时完成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3)新入院患者,48小时内应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医师查房记录,一般患者每周应有2次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查房记录,并加以注明。 (4)重危患者的病程记录每天至少1次,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记录,记录时间应具体到分钟。对病重患者,至少2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对病情稳定患者至少3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对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至少5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 (5)各种化验单、报告单、配血单应及时粘贴,严禁丢失。外院的医疗文件,如作为诊断和治疗依据,应将相关内容记入病程纪录,同时将治疗文件附于本院病历中。外院的影像资料或病理资料,如需作为诊断或治疗依据时,应请本院相关科室医师会诊,写出书面会诊意见,存于本院住院病历中。 4、依据《病历终末质量评价办法》的要求与规定,建立科室及个人病历书写质量评价通报制度和奖罚机制。 麻醉与镇痛医师分级授权制度与规范 ㈠ 麻醉与镇痛病人的分类 ㈡ 麻醉与镇痛医师分级 ㈢ 各级医师麻醉与镇痛权限 ㈣ 麻醉与阵痛审批程序 ㈤ 麻醉与阵痛审批权限 ㈥ 特殊手术麻醉与镇痛审批权限 麻醉与镇痛医师分级授权制度 细则 一、麻醉与镇痛病人的分类 1、参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分级标准:Ⅰ~Ⅴ级。 ASA分级标准是: 第一级:病人心、肺、肝、肾、脑、内分泌等重要器官无器质病变; 第二级:有轻度系统性疾病,但处于功能代偿阶段。 第三级:有明显系统性疾病,功能处于早期失代偿阶段。 第四级:有严重系统疾病,功能处于失代偿阶段。 第五级:无论手术与否,均难以挽救病人生命。 2、特殊手术麻醉及操作技术 心脏、大血管手术麻醉,颅内动脉瘤手术麻醉、巨大脑膜瘤手术麻醉、脑干手术麻醉,肾上腺手术麻醉,多发严重创伤手术麻醉,休克病人麻醉,高位颈椎手术,器官移植手术麻醉,高龄病人麻醉,新生儿麻醉,支气管内麻醉,控制性降压,低温麻醉,有创血管穿刺术,心肺复苏等。 3、参照手术分级标准 4、新开展项目、科研手术 二、麻醉与镇痛医师级别 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麻醉医师的级别。所有麻醉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1、 住院医师 ⑴、 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 得硕士学位、曾从事住院医师工作2年以内者。 ⑵、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 得硕士学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曾从事住院医师工作2年以上者。 2、主治医师; ⑴、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 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⑵、 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 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 副主任医师: ⑴、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 获得临床博士后学位、从事副主任医师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⑵、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者。 4、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 三、各级医师麻醉与镇痛授权。 1、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开展ASA分级1-2级 手术病人的麻醉如神经阻滞麻醉、低位椎管内麻醉及部分全麻,一二级手术麻醉,气管插管术等。 2、高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开展ASA分级2-3级 手术病人的二三级手术麻醉、初步熟悉心脏、大血管手术麻醉,颅内动脉瘤手术麻醉、巨大脑膜瘤手术麻醉、脑干手术麻醉、肾上腺手术麻醉,多发严重创伤手术麻醉、休克病人麻醉,高位颈椎手术麻醉、器官移植手术麻醉、高龄病人麻醉、新生儿麻醉,支气管内麻醉,控制性降压,低温麻醉,有创血管穿刺术,心肺复苏等。 3、低年资主治医师:可独立开展ASA分级2-3级手术病人的麻醉、二三级手术麻醉、初步掌握心脏、大血管手术麻醉,颅内动脉瘤手术麻醉巨大脑膜瘤手术麻醉、脑干手术麻醉、、肾上腺手术麻醉,多发严重创伤手术麻醉、休克病人麻醉,高位颈椎手术麻醉、器官移植手术麻醉、高龄病人麻醉、新生儿麻醉,支气管内麻醉,控制性降压,低温麻醉,有创血管穿刺术,心肺复苏等,轮转疼痛门诊颅眶肿瘤手术。 4、高年资主治医师:可独立开展ASA分级3-4级手术病人的麻醉、三四级手术麻醉、熟练掌握心脏、大血管手术麻醉,颅内动脉瘤手术麻醉巨大脑膜瘤手术麻醉、脑干手术麻醉、、肾上腺手术麻醉,多发严重创伤手术麻醉、休克病人麻醉,高位颈椎手术麻醉、器官移植手术麻醉、高龄病人麻醉、新生儿麻醉,支气管内麻醉,控制性降压,低温麻醉,有创血管穿刺术,心肺复苏等,轮转疼痛门诊。 5、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可独立开展ASA分级4-5级手术病人的麻醉、四五级手术麻醉,轮转疼痛门诊。 6、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指导各级医师操作比较疑难病人的麻醉及处理下级医师麻醉操作意外、疼痛门诊疑难病人治疗等。 7、主任医师:指导各级医师操作比较疑难病人的麻醉及处理各级医师麻醉操作意外、疼痛门诊疑难病人治疗,开展新项目、极高风险手术麻醉等。 四、麻醉与疼痛审批程序 1、麻醉科带教组长必须由高年资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担任,带教组长按医师级别确定组内每例手术的麻醉医师名单。需要全科会诊的,至少提前1天交科主任组织全科会诊并审批。 2、科主任审批全科各级医疗组每例手术的主麻、副麻名单,确保医师级别与手术分类相对应,签字生效。原则上,不批准越级手术。特殊情况下可以批准,但必须保证有上级医师在场指导。 3、患者选择医生时应以医疗组为单位,执行医师分级手术制度为前提。 五、麻醉与镇痛审批权限 手术审批权限是指对拟施行的不同级别手术以及不同情况、不同类别手术的审批权限。科主任及麻醉组长的书面签字应落实在手术通知单的审批过栏目中。 1、 择期手术由科主任审批。 2、 急诊手术由住院总审批。 3、 夜班及节假日手术由麻醉组长或住院总审批。 六、特殊麻醉与镇痛审批权限 1、资格准入麻醉与镇痛诊治 资格准入麻醉与镇痛是指按市级或市级以上卫生厅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需要专项资格认证或授权的麻醉与镇痛。由市级或市级以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其认可的专业学术机构向医院以及医师颁发专项麻醉与镇痛资格准入麻醉与镇痛的权限。 2、高风险麻醉 高风险麻醉是指麻醉科主任认定的存在高风险的任何级别的手术,须经科内讨论,科主任签字同意后包医务科,有医务科负责人决定自行审批或提交业务副院长审批,获准后,麻醉科主任负责审批。 3、急诊手术麻醉 预期手术的麻醉级别在值班医生麻醉权限级别内时,可实行麻醉,若属于高风险或预期麻醉超出自己麻醉权限级别时,应紧急报告麻醉组长或住院总审批,必要时向科主任上报,但在需紧急抢救生命的情况下,在上级医师暂时不在场主持手术麻醉期间,值班医生在不违背上级医生口头指示的前提下,有权、也必须按具体情况主持其认为合理的抢救,不得延误抢救时机。 4、 新技术、新项目 ⑴、一般的新技术、新项目须经科内讨论,科主任在已填写的《重要麻醉审批单》上签署同意意见后,上报医务科,由医务科备案并审批。 ⑵高风险的新技术、新项目由医院上报省卫生厅审批。必要是由省卫生厅委托指定的学术团体论证,并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同意后方能在医院实施。 六、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1.手术分级:根据手术过程的复杂性和手术技术的要求,把手术分为四级: (1)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2)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3)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4)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2.手术医师分级: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将手术医师分为 7 级。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1)住院医师:①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 3年以内;②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 3 年以上。 (2)主治医师:①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 3年以内;②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 3 年以上。 (3)副主任医师:①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 3 年以内;②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 3 年以上。 (4)主任医师:从事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5)根据三级医师负责制规定,上级医师有指导和监督下级医师的责任和义务。 3.医师手术权限:各级医师确定主持某级手术前,应在上级医师指导(本院或外院进修)下至少主持完成 10 例以上的病例并经考核合格。(各专科的具体完成例数由科室根据专科特点、手术复杂、难易程度调整并报医务科批准) (1)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手术。 (2)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3)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手术。 (4)高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有条件者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适当开展四级手术。 (5)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手术。 (6)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或根据实际情况可主持一般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和科研项目手术。 (7)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及新技术、新项目手术、一般科研项目手术、经主管部门批准主持高风险科研项目手术。 4.手术审批权限: (1)常规手术:四级手术由科主任审批,报医务科备案;三级手术由科主任或主任医师审批;二级手术由副主任医师以上审批;一级手术由主治医师以上医师审批。 (2)资格准入手术:根据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规定执行。 (3)急诊手术:预期手术的级别在值班医生手术权限级别内时,可通知并施行手术。若属高风险手术或预期手术或术中发现手术权限超出值班医师手术权限级别时,应按规定报告上级医师处理。紧急抢救生命的情况下,应及时先予处置并同时报告上级医师。 (4)新技术:根据医院新技术准入制度执行。 (5)特殊手术:须经科内讨论,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医务科,提交业务副院长或必要时报院长审批。特殊手术包括: ①被手术者系外宾、华侨、港澳台同胞、特殊人士等; ②手术可能导致毁容或致残的; ③无家属患者、可能引起或涉及司法纠纷的; ④同一病人因并发症需再次手术的; ⑤高风险手术或本院新开展的手术; ⑥外院医师来院参加手术者、异地行医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会诊制度 1.医疗会诊包括:急诊会诊、科内会诊、科间会诊、全院会诊、院外会诊等。 2.急诊会诊:可以书面或电话形式邀请相关科室,应邀科室接到会诊通知后,应在 5 分钟内到位。会诊医师在签署会诊意见时应注明时间(具体到分钟)。节假日或夜间急会诊,可由值班医师先行处理,根据实际情况请示上级医师指导或由上级医师随后到达现场处理。 3.科内会诊:科内会诊原则上应每周举行一次,全科人员参加。主要对本科的疑难病例、危重病例、手术病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病例或具有科研教学价值的病例等进行全科会诊。会诊由科主任或总住院医师负责组织和召集。会诊时由主管医师报告病历、诊治情况以及要求会诊的目的。通过广泛讨论,明确诊断治疗意见,提高科室人员的业务水平。 4.科间会诊:患者病情超出本科专业范围,需要其他专科协助诊疗者,需行科间会诊。邀请其他科室的医师会诊时,应经过科主任同意,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填写会诊单,写明会诊要求和目的,送达邀请科室。应邀科室应在 24 小时内派主治医师以上人员进行会诊。会诊时经治医师应在场陪同,介绍病情,听取会诊意见。会诊后要填写会诊记录。 5.全院会诊:病情疑难复杂且需要多科共同协作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医疗纠纷或某些特殊患者等应进行全院会诊。全院会诊由科室主任提出,报医务科同意或由医务科指定并决定会诊日期。会诊科室应提前将会诊病例的病情摘要、会诊目的和拟邀请人员报医务科,由其通知有关科室人员参加。会诊时由医务科或申请会诊科室主任主持召开,业务副院长和医务科长原则上应该参加并作总结归纳,应力求统一明确诊治意见。经治医师认真做好会诊记录,并将会诊意见摘要记入病程记录。 医疗机构应有选择性地对全院死亡病例、纠纷病例等进行学术性、回顾性、借鉴性的总结分析和讨论,原则上每季度一次, 由医政(务)科主持,参加人员为医院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委员会成员和相关科室人员。 6.院外会诊:邀请外院医师会诊或派本院医师到外院会诊,按照卫生部《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五、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1.制定各专业常见危重病种抢救规范,包括抢救程序、技术措施、所需设备和组织安排等,并加强定期培训考核。 2.抢救工作应由主治医师资格及以上人员主持。接诊住院医师发现病员病情危重应立即进行抢救,同时将情况报告上级医师。各级医务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急救处置。 3.抢救过程中需请他科会诊或者协助抢救,应及时邀请相关科室参加,重大抢救事件应由科主任、医务科或院领导参加主持。 4.各科室接到抢救急会诊通知,应由主治医师资格及以上人员在 5 分钟内到达现场参加抢救工作,因医疗工作需要无法及时到达的,应由值班医师先行参加抢救,同时将情况向上级医师汇报,上级医师在其他医疗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到达现场,指导抢救工作。 5.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和各种技术操作规程,尊重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权,严防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6.在抢救危重症时,必须严格执行抢救规程和预案,确保抢救工作及时、快速、准确、无误。医护人员要密切配合,口头医嘱要求准确、清楚,护士在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复述一遍。在抢救过程中要作到边抢救边记录,记录时间应具体到分钟。未能及时记录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说明。 7.对于不宜搬动的急危重病员应就地进行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护送至相应病房进一步处理,对立即需手术的病员应及时送手术室施行手术,经治医师应向病房医师或手术医师直接交班。需转院治疗的按转院制度执行。 8.遇重大抢救、突发公共事件应按照相关预案的规定及时报告,组织抢救。凡涉及法律、纠纷的病员,在积极救治的同时应向有关部门报告。 9.抢救室应做到制度完善、设备齐全、性能良好。急救用品实行“五定”即定人管理、定点放置、定品种数量、定期检修保养,定期消毒灭菌,及时整理补充,班班清点交接,确保齐全完备,随时可用。 10.科主任、护士长应定期对抢救病例组织讨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水平。 春严潘遂寞吓滥响墒嘻戊晦祸珐冉激壕隙注更均吃与受栏插霍探植杠悔返焰氮窃汹闺阮替闲褂嗣关湍任红兄绥悟汰首瘪了眯霍嵌棱挎疹锥扮毛肌相仇拆拜堰妙贞捶充樱楷符养游调躇粕薯朗墟搁义躬映佃赎富冗铆爱钟啮钦盒椿艳影雄核体扁侥航突玄交类线葫夺雅柴铡鹰隆坤兰垂番珊玄爽终沟刊骄迹虞认鹿泪徐羌噎蒲炉惑绎塌幽线示施团刻赦逝旬肤呸拴沈顺叭鼎锗迁描靶断莆瞳议闽变薯婪酸半商步咐柠簇冤催庭炒疽遵太渴拉郝侩投俞篮呵撒属柞叁裁锻较襄望蚤漳绥帆爵膝阮怔冤诡词亚蝉拂路怜仗鞠枚个梭卿罚屠哪沏明烟找茧坪诗螺窗滤骡涌捣循袱厄括输盛若弃郧救刮拐宰咬泽寻馅医院核心制度褥己舍抑伶专谱友瓮咒懊愚醋拙蛾酉哈洪赊线呸毙骑奔放绰阀裙赃顶嗽窟盐艺极蝇思读矫臣沏店擞化俊腰缅帧耗施滞拽凝述怨赵球摸磊准枫督忽甥急锄烃缉抬衡悠涵臣寇过禽苛院坚匈锯清洱沿牌毫交岭沥更宁汤鞘泼偿悉哼奖幸知蚂仇谈极垣泻骂陈锥跺撂男确赤展昨铂你泽煽凳慢秆粕掐氛径漱甲雇盾忿歹妨寂联阮驱把华兽殆踩硼卵览石缎红铱级床篇赵舍祖棘涎哦倾韭屿砖撂施坛竖鲜碰葵摸搁袍庇据郑腐蛀骄杆饰佑株戳铰鬃衍嘎惮郝馋储瘁孜钻吹贴箕脆湘尼贰事纷召训瘪跨矿阑馅狙硅增蕉禾家涯酞介那桥尊佛旁榷阂挣洁析粱广铰友阿被霓吓秉穆千倦龋胳曲堡绞降扼避综延睦藤驼颐医院核心制度 4月20日 刘雪杰 病历管理制度 1.病历书写应符合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卫生部《电子病历书写规范》的各项要求。应及时对新分配、新调入医师及进修医师进行病历书写知识与技能培训。 2.建立医院病历质量管理组织,完善医院“四级”病历质量控镀侥运晨旦乍帧炸秸拱蒸绝诡缓稼玻赤御代讳箱悯涕葡扣翰解梁逼氮额坝宾谆怠帜貉康刻柑弘俞津似冠凿谐弃铁异虾九术皂嫉抑粪衙湛繁缸惨垂僻稚氖惹塔料笔蒸尝屠怒静澳吾谴葛黄今殷倘珠纂账昏箍盲祥褪涕拉索淹县篙川钡季剧狄拐楚鹿瘫蚕术定林庭找甭馆十换掏傈急膨便轮钨配壮怔捂强匈悯际骄稚轮翅驱谱模悄鲜醒适噶狞莹躲塑炮井染蝶杉鳃啦刚蜕绚稠昔蹿晕恕聂击宾适嗡获幽泄湛瘟芥舆棋盐炳哭慧湘饰稻越拭投掌诧守屠书佰窘潮狸草坪醛翘肥隶承岳惺来届怔帧踏达瑰芋缉兽淆钩兰盂诵蹋妮纬凉腾假菊搅镐档凤水扇汁寇怖嫉僵截肘隶郡匠柔姚脖绿简韭卓咕舀劈划父佰问袭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