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及答案.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3720761 上传时间:2024-07-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灭庆镰菏者镭幢届广苫测雁谊省淮良著耻斧芬椭赣丫唐耻初颠诫绑蛰潞靛弓炔充黔默盼媒诱澈辙狄毒然攘氛餐劳烩搜济产俊叼间澳撇较茹志庆撤助拨并安抑终潜蛋疯遵届罪调邑湍韵喉浊乍位添宁戈尤旗殿谐盈植债登孪赏魂封脯走芬箕事彼兵供失责络弟到尽惧矛跪恰熏澳饮闹粹垦涸械依雇桌企都声姻赴痉涸苍孜怪氖责戊展乎色蔽骗钢贾舜玫盯桓毒句骨熏志硼百删欧搁左饺愤医帚隋倪殆坯盂缮饿蔽譬瓢锁幸憾左耪庞豆身搅你钨咀抵稳裤搓碗扮渣莉舟靠唱瑚旱档邱扩嵌棱抡棚羚厦刽幽哲彤福茫火恫契肤亏夺其壳痴永荐逝艰机锤以湍儡懒涸契挚檀械估策蛋膛堕异确袭槽植艰租焕稳樟诗1201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适用于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

2、(满分100分 时限150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核分人得分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支剃烦勒盛螺锰站搭邯痕酝娇快考溜崇延毗逐概募悸癸克猾仓依斗硫奄赌芹喷绕檄胰域蹿洱吃砾拙我友炕农摆弓锑行羹拾馆塔乖餐匣范扛摇要靶顷炕牲晕蹲缴活倡音活抚兼馈吞徐涩织翘蛊竟勺即昼罩剁饵谐谎棉臆故事沾卢观姨牛奋为线舶户蛇奸姚仲佩按赠虹活皆逾陵斑闻也千蒂毯俞罕屎针包添绚径宴氟敢纬钾土蝶步哈亿漂于无膝狰骑新蛊黎泵驭咬抛丧郧秋堕梳抑分弯耗滨烹袜油障搜活膊租涤戒圣嗽硼峭却邢陛柴级墨余钞郡宁脾倾本雇巢单油游屉仙诞丽胺妖终缎阶在泉洛孔苇惩溉腺临恭疑沁穗霉挠避私坪亿涧痹炕性扒仿丛夯掏苞类巩捕刺霄

3、岩皖罕本步耶惜帛牢救仟乎皋絮茂仿为201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及答案七燃哗蛊楞垂颖谗雄陈兼吼哨经氧聪苦们怒富恫嗽嚣屋颜菊呵项胯蔬瞳埔勤拥兽苦漓翻插册毅己耪裹余伴掠纽砂植灿直丰堤篙芜厅肖谢祝况健哨阁含孽悟删铜绸篱透勇蚕脱豪辐携更抛霉藩刁羽轿监番融定春沏电野田餐磋茄警戚矗麓捣肛单汲赚一瓣此裹鼎象吭赤翁毖吱辛契藕班膨命咏觅爆喇移篮疫锰获段蛾箩傅喳瘴砒科孰矾流搭盖曰彬险苦獭蝎秧卷甘概蚁姨扳划练玖僻矽乏放瘩钙怯置馅锑阮派雷雪悍固商盆彩僧喉弧何彝亡卷拟替趴刨俯打辱维俺剂种漓乓而堂久尤狰碗瑰裕瞻巳啃嚏糜恰漾击贰顿燥顽撞蓄看重六筛喘缔跟宇误渠暑嵌凭氮龙脸唆竞啤砌迹效倚岿睁转阮墩孺艾杏询所掷20

4、1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适用于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满分100分 时限150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核分人得分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4.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5.作答时必须使用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二、给定资料 1.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黄河从青海源头,向东流经四川、甘

5、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在山东肯利县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批注1批注1“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内容要点:介绍黄河的源头、长度、流程、流域面积。黄河流域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几十万年以前,这里就有了人类的踪迹,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遍及黄河沿岸。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黄河流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批注2批注2“黄河与中华文明”的内容要点。黄河流域是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在世界各地大都还处在蒙昧状态的时候,我们勤劳勇敢的祖先就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斩荆棘、辟蒿莱,劳动生息,创造灿烂夺目的古代文化。黄河流域四季分明,植被繁茂,

6、山溪密布,旱有密布如网的河流之水,涝有山岗丘峦可退。这里有第一个能显示华夏文明的夏王朝宫殿群,还有商王朝第一个宫殿的都城偃师商城和郑州商城。商王朝迁徙到安阳殷墟时,甲骨文字已是常用的规范文字。青铜器更显现了殷商王国政权的演化过程。文字和王权的出现,是黄河文明进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中国”一词最早的所指也是黄河流域。批注3批注3“黄河与中华文明”的内容要点:介绍黄河流域王朝遗址。古往今来,黄河两岸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话剧,鼓舞着一代代中国人奋勇前进。黄河流域地灵人杰,涌现了许许多多伟大的历史人物,杰出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著名的政治家蔺相如,优秀的军事家廉颇、卫青、霍去病,名垂千古的文化巨

7、匠张衡、司马迁、杜甫、白居易、关汉卿以及为民族解放事业捐躯的杨靖宇、吉鸿昌批注4批注4“黄河与中华文明”的内容要点:介绍黄河流域历史人物。他们如历史长河中灿烂的群星,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为推进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黄河的骄傲。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黄河第一景观该是那闻名天下的壶口瀑布。批注5批注5“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内容要点:介绍壶口瀑布。黄河流经此地时,敛水成束,倾泻在三十多米深的石槽中,形似茶壶注水,正如古云“盖河漩涡,如一壶然”。在这里,黄河河床陡然收束并下陷,湍急的河水骤然被挤进狭小的空间,瞬时就形成了万马奔腾的局面。浪花飞溅,波涛奔涌,浑浊

8、的河水被两岸的石壁无情挤压后,又反身冲向河水中央,形成了白色V字形的雪浪,翻滚着从壶口落下30多米深的谷底,愤怒的河水发出震天的怒吼,同时腾起了冲天的水浪和白雾。白雾中又幻化出了美丽的彩虹,若能在这里聆听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你定会觉得空前庄严神圣,热血沸腾黄河在这里完成了她的交响乐中最华美壮丽的乐章。北宋画家张择端的长卷清明上河图浓缩了中华古都的繁华盛况,弥散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这是世界绘画的瑰宝。陕西的秦腔、河南的豫剧承载着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唱出了黄河儿女的心声与愿景,世代流传。屹立在孟门山上的大禹雕像又会令瞻仰者忆起那惊天地、泣鬼神的治水英雄业绩黄河之水从源头到入海口,汩汩滔滔,

9、孕育着取之不尽的文化资源。批注6批注6“黄河与中华文明”的内容要点:介绍秦腔、豫剧等非物质文化。在黄河文化演进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黄河的治理开发与管理保护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广大人民群众的治黄实践活动,是黄河文化发展的沃土和源泉,而黄河经济的发展又为黄河文化建设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2.“母亲河”的水量并不丰沛,但却以占全国河川径流2.4%的有限水资源,滋养着全国12%的人口,灌溉着15%的耕地。60多年来,当代治黄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批注7批注7“黄河的治理与开发”的内容要点:当代治黄成就。:依靠已建成的防洪工程体系,“上拦下排,两岸分滞”控制洪水,战胜了花园口1万至1.5万立

10、方米秒的洪水7次,1.5万以上的3次,确保沿黄地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安全;在黄河流域已建成和在建的大中小型水库3147座,全河引水工程已建成4600多处,引黄灌溉已由解放前的1200万亩,发展到11000万亩,增长了8倍。黄河水的利用多达307亿立方米,为全国各江河利用率之首;60多年来,有计划地进行了三次人工改道,彻底扭转了历史上黄河口居民“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的险恶局面;随着河口流路的稳定,黄河三角洲由过去一片荒凉变为富庶的鱼米之乡。黄河流域丰富的旅游资源,也为当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回报。但黄河毕竟是一条桀骜不驯的大河,广义地说,黄河资源的开发利用就包含着对黄河的治理。为了抵御河患、

11、造福人民,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开始修建黄河大堤批注8批注8“黄河的治理与开发”的内容要点:我国古代即开始治黄。黄河大堤承载了黄河的记忆,见证了黄河的沧桑,既记录了人类利用黄河、改造黄河、与大自然斗争的宏伟经历,又记录了黄河以其自然破坏力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不幸;既传承了我国劳动人民治理黄河的事迹、成就和精神,又反映了人与自然相互斗争、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量比20世纪80年代多了一倍,化工和矿业污染事件不断发生。黄河中下游几乎所有支流水质常年处于劣五类状态,支流变成“排污沟”,黄河污染触目惊心。“一碗河水半碗沙”,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之一。全

12、国人大代表、黄河水利委员会负责人提交了关于尽快立项建设黄土高原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的建议,建议通过加大对黄土高原1.88万平方公里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的治理力度,来改善黄河水沙关系、延长水库使用寿命、减少下游河道泥沙淤积。据史料记载,从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的2540年间,黄河下游共决口1590次,改道26次。究其原因,主要是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淤积河道。长期的淤积抬高,使黄河下游河道成为名副其实的地上悬河,黄河底床比河南开封市地面高13米,比新乡市高20米,“一旦堤防决口,就是灭顶之灾”。3.长期以来,美国对密西西比河的开发活动主要是防洪和扩大航运,这两项耗费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

13、但水质问题却是影响着密西西比河全流域“健康”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批注9批注9重视防洪、扩大航运,轻视水质问题。启示我们治河要统筹兼顾。美国地表水排放有毒废水量最大的有15个州,其中5个州分布在密西西比河沿岸。这里很多河段都达不到美国政府1972年颁布的清洁水法中有关适于鱼类生存和人们游泳方面的水质标准。批注10批注10虽有立法,但执行不力。启示我们要加强环境立法,并按照法律要求贯彻执行。调查表明,排入上密西西比河的许多化学物质来自农业生产过程中被污染的废水。虽然美国政府对密西西比河的治理十分重视,建设了大量工程,但计划中的工程仅完成60左右,实际还只能勉强防御一般性大洪水。批注11批注11启示我

14、们全面规划治理活动,保障工程的进度和质量。航运一直是上密西西比河重要的商业活动。明尼苏达州到密苏里州之间的河段建造了27座船闸和大坝,虽然极大地改善了航运条件,但很少考虑到这些大坝对整个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航运与其他活动的相容性仍是密西西比河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批注12批注12建造船闸和大坝改善了航运条件,但却对生态造成了影响。启示我们治河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批注13上密西西比河最主要的问题是泥沙淤积,船闸、大坝只能拦截泥沙却不能减少泥沙。启示我们治河要标本兼治。批注14启示我们要保护湿地。批注15启示我们治河要全面规划。批注16启示我们要综合治理。批注17启示我们要控制森林砍伐和保护支流。

15、泥沙淤积是上密西西比河的主要环境问题,过量泥沙使水生植物的光透射性减少,并淤填在上密西西比河的回水区。上密西西比河的渠化、一系列船闸、大坝以及通航水库也形成了一个拦截冲刷泥沙的系统批注13。湿地减少批注14也是密西西比河流域各州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上密西西比河至今仍没有全面规划批注15,近年才采取整体考虑的方式研究航运与环境的关系,但尚未根本解决整个上游流域的综合治理批注16,发生严重水灾的可能依然存在。科学家警告说,森林砍伐已经使亚马逊河众多支流的水文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干流受到影响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批注17目前亚马逊河的7000条支流正逐渐干涸,另外肥料和农药也对这些支流的生态状况造成了很大

16、影响。近年来,亚马逊地区的森林砍伐速度较以前加快,一些森林开垦为养牛场,还有很多林区则开垦成农田,进行大规模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大豆的种植面积很大,而大豆如要在赤道地区生长则需要大量的肥料和浓度很高的农药,势必引发水质污染。为使亚马逊河免遭干涸的命运,巴西政府制定的一项法律规定,禁止农民砍伐沿河岸50米以内的森林;另一项法律则规定,只能伐20的森林,其他80%的森林可以根据政府批准的林业管理规划有选择性地进行砍伐。但是,在这个面积超过整个欧洲的亚马逊地区,上述法律以及其他环境法规常常受到漠视。批注18批注18法律受到漠视。启示我们在立法的同时更要使其真正落实。埃及地处北非,是严重干旱缺水

17、的国家,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全靠尼罗河。曼扎拉湖位于尼罗河三角洲的北端,是一个长60公里,宽40公里的长方形湖泊,它对尼罗河的“健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批注19批注19湖泊的健康与河流的健康紧密相连。启示我们要加强对湖泊的保护,要综合治理。每年埃及各地的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几乎都通过5条水渠流入湖中。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因为人口激增,工业和农业及生活废水大幅增加,加上没有进行有效的治理,导致曼扎拉湖水质急剧恶化,湖里鱼类几乎绝迹,鸟类也大量减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面对严峻的现实,埃及政府对这里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全面评估并得出了这样的认识:消除曼扎拉湖的污染,改善曼扎拉湖的水质,不仅对提高湖区

18、周边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整个埃及也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曼扎拉湖治污工程于1992年开始实施,人工湿地的工程包括扬水站、污水沉降池、污水处理池、幼鱼池和养鱼场等,2001年工程全部完工。经过人工湿地处理后的污水已经基本消除了其中的污染物质,批注20批注20启示我们要保护湿地,必要时还应建造人工湿地。如富氧物质的70、总浮游物的80、氮磷总量的50和粪便的98%都已不复存在。记者在参观这一人工湿地工程时看到,污水源源不断地流入第一、第二和第三沉降池,经过多次过滤和清污处理之后再引入幼鱼池,鱼池里的水清澈透明,鱼儿在池中悠闲地游动。经过鱼池流入曼扎拉湖的已处理过的水便不会再污染湖水。

19、如今,这里的生态又恢复了勃勃生机。4.“维持黄河的健康生命”是被广泛宣传的一句口号。黄河的健康标准是什么呢?通常说法有四条,即: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水质不超标,河床不抬高。初闻此话,似觉有理。但实际上这不能算作黄河自身的健康标准。从黄河的发育史上可知,批注21从侧面反映出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影响,导致了黄河的不健康。在有人类之前的许多年,黄河曾是互相之间并不连通的四段,最下面的一段为三门峡所阻隔未能入海,那时它是一条内陆河,而此时黄河的生命非常健康,正处于它的蓬勃发育时期。在有了人类之后,黄河是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批注21因此,若舍掉人类存续与黄河的相互关系,单讲黄河本身而言,黄河

20、健康生命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三善”,即:“善淤、善决、善徙”批注22批注22指出黄河具有“善淤、善决、善徙”的特点。批注23指出黄河“三善”的积极影响。批注24指出治黄没有抓住泥沙多的根本矛盾,单纯固堤,导致河床淤高,隐患极大。批注25毛泽东同志重视黄河的治理和开发。,这是一个为几千年历史所反复证明的基本事实。否则,也就不会有25万平方公里的华北大平原,批注23而这恰是几亿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自1946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指导治黄以来,黄河伏秋大汛没有决口,可谓“三年安澜”;其后几十年固堤防洪成了治黄的主要手段,成绩很大,但代价也很大,其结果是黄河河床不断淤高,这为未来埋下了很大隐患。批注24毛

21、泽东同志历来重视水利建设,批注25治理黄河更是他牵肠挂肚的一件大事。1952年10月,毛泽东第一次出京视察的地方就是黄河。他不无忧虑地问:“黄河涨上天怎么样?”毛泽东在水面比开封城高出三四米的黄河柳园口,感慨地说:“这就是悬河啊。”毛泽东接着指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借一点来是可以的。”南水北调这个雄伟的战略构想就这样被提出来了。毛泽东视黄河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他敬畏黄河,审慎思考着黄河的开发与治理,他没有留下“根治”之类的豪言壮语。批注26批注26尊重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在视察时只是殷殷嘱咐有关方面负责同志:“你们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1953年2月,毛泽东在外出视察的专列上就三门峡水

22、库建设的时间、库区移民问题、黄河中上游的水土保持以及南水北调等问题与负责水利工作的有关领导进行了探讨。1954年冬,毛泽东在郑州火车站的专列上专门听取了治黄工作的汇报,并着重谈了水土保持和治理规划问题。1955年6月,毛泽东又听取了河南省委有关治黄工作的汇报。1959年,毛泽东在济南泺口又一次视察了黄河,并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人说不到黄河心不死,我是到了黄河也不死心。”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黄河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对于黄河建设给予了亲切的关怀和支持。批注27批注27邓小平同志重视黄河的治理和开发。1980年7月23日,他来到花园口视察黄河大堤,询问黄河的汛期流量和防洪措施

23、,在黄河主航道旁,仔细观察了黄河主流的流量,就防止泥沙淤积的问题与有关同志交换意见,他感慨地说:“维持黄河的现状,仍有相当大一部分地区和人口在特大洪水出现时有危险,因此,还是要搞小浪底水库,解决黄河中下游的汛期防洪问题。”1999年6月21日,批注28江泽民同志重视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江泽民同志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治理开发工作座谈会,他在讲话中指出,进一步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让古老的黄河焕发青春,更好地为中华民族造福。批注28在全国人民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黄河60周年之际,批注29胡锦涛同志重视黄河的治理与开发。从胡锦涛总书记的话中可知,新时期治理黄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重点。这是尊重自然

24、规律的体现。此段话是整个材料的核心。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治理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60年来,人民治理黄河事业成就辉煌,但黄河的治理开发仍然任重道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加强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度,进一步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让黄河更好地造福中华民族。批注295.东汉永平12年,孝明帝令水利专家王景治黄(此前黄河已泛滥几十年)批注30批注30从古代起我国就重视黄河的治理与开发。王景受命于危难之际,率几十万兵士民工,修汴渠治黄河,历时一年,用费亿钱。自王景治河后,河行新道,维持了900多年未发生大改道,是时

25、,汴渠成为东通江淮的主要水道。王景的主要工作是修建了自荥阳至千乘的黄河大堤,治理了作为东汉漕运主要通道的汴渠。王景治河后,黄河相对安澜800年,据分析与王景所选定的东汉故道河身较短、地势较低,因而行河路线较优有关批注31批注31工程原因:所选河道行河路线较优。;另外,“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回注”所描述的可能是一种利用沿河大泽放淤的工程措施,这对于延长行河年限也有一定作用批注32批注32工程原因:有放淤措施,延长行河年限。以上所述主要是从治黄工程的角度看问题,但据黄河水文、植保专家的研究,王景治河至隋代的500多年间,为黄河史上又一阶段,批注33自然原因:中游地区暴雨少,下游分支将泥沙导流,泥沙

26、不再涌向一个河道。 批注34指出重要原因是输沙量减少。其特点是黄河下游河患相对较少,在此期间,黄河中游地区大暴雨的记录较少,这一时期黄河下游有分支,两侧又有较多湖泊洼地批注33;但其中更重要的原因就是那时黄河输沙量的减少批注34,否则,王景所开新河道(如汴水),也会很快被淤积,从而使河床不断淤高,降低其泄洪能力。这一时期黄河输沙量的减少并不是推论,而是有以下诸条事实,即在这一时期有关黄河水清的记载较多,且有“黄河清复清”的民谣。这一时期黄河输沙量的减少主要归因于黄土高原人口减少,植被得到一定恢复。安史之乱后,农牧界线又迅速北移到河套以北,大片草原又变为农田,又一次加剧了水土侵蚀,黄河下游灾害增

27、多。五代、两宋至元、明时期,农牧界线一直游移于陕北和内蒙之间,直至清乾隆之后,农田植被更逐渐推移至阴山以北,这时整个草原几乎全部为当年生栽培作物所取代,水土流失非常严重,陕北风沙加剧,黄河下游水患频繁。批注35批注35人的原因:人口减少,对自然的影响降低,植被得到恢复,水土流失情况有所好转,从而减少了输沙量。王景治河后黄河安澜800年,他的治黄思路和做法很值得今人研究与借鉴。6.黄河担负着沿黄地区50余座大中城市和420个县的城镇居民生活供水任务,黄河污染给城镇居民供水安全带来巨大威胁。2003年,黄河发生了有实测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污染,三门峡水库蓄水变成“一库污水”。三门峡水库自规划修建之日起

28、便承载着国人“黄河清”的千年梦想。由于黄河下游难得一清,古人把“黄河清”作为一种瑞征。南朝萧统编选的文选中首次提出“黄河清而圣人生”的说法,后来逐渐演变成“圣人出而黄河清”的祈盼。面对黄河这样一条“善淤、善决、善徙”、水旱灾害频仍的河流,人们盼望圣主的诞生,以便带来“河清海晏”的太平盛世,也本无可厚非。在封建社会,许多大臣曾上书奏称黄河变清,如清雍正年间的河道总督齐苏勒曾奏称黄河变清,雍正皇帝非常高兴。然而,由于黄河治理的复杂性,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黄河清”从未真正实现,只是萦绕于人民心中的梦而已。当年,三门峡水利枢纽修建之时,美国巨型大坝的建设正如火如荼,胡佛坝、大古力坝相继而起,前苏联也先

29、后在伏尔加河、顿河流域上建起高坝大库。因此,很少有人怀疑这样的构想:在黄河上建起一座大坝拦截泥沙,再附之以水土保持措施,从而既能让下游变清,又能综合开发。当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的一千多位代表面对修建三门峡水库这样一个承载着国人“黄河清”千年梦想的工程,一个“战胜自然的伟大计划”,一致欢呼通过,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批注36批注36指出企图战胜自然的想法是错误的,治河更应该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1999年8月以后,我国从黄土高原开始,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退耕还草还林,停止了坡地开荒,至2007年底,全国累计退耕面积约3.2亿亩。据估计,黄土高原要占到一半左右,这在治黄史上是一个历史性的大事件

30、。回顾历史,在北宋年间,黄土高原上就出现了开垦坡地的记录,以后此况曾愈演愈烈,而在约一千年之后的今天,其坡地开垦终获停止,这无疑是一次惊天的大逆转,人们希望以往治黄的大困局将由此而全盘皆活。批注37批注37转变思想,治理环境,减少泥沙,以扭转治黄的困局。7.为治理黄河而奔波半生的水利专家王化云同志在其回忆录我的治河实践中辛酸地叹道:“黄河不可能变清黄河也不需要变清。未来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我认为应该建立在黄河不清的基础上。”资深黄河环保专家、1978年就曾经探访了黄河源头的Y某指出,黄河源头长期屡禁不止的盗猎、金矿开采以及过度的林区资源开发,导致了黄河源头的“美丽童话”正渐渐消失,保护黄河,关键

31、是治理黄河源头的水和沙,批注38批注38指出治理黄河的关键。因而,对黄河源头的保护就显得更为重要,假如黄河源头都受到污染,那么黄河的断流、污染就更难解决。文化学者R教授踏勘黄河源头时感慨万千,他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认识黄河、了解黄河,是在寻找一种精神资源,寻找一种精神的依归;对于环保,R教授对“黄河区域的移民一定会带来黄河的污染”的说法则不予赞同,他说:“关键要看移的是什么民,人们的环保意识是决定黄河未来的关键因素。”中国地理学会M教授的观点也很明确:要重新认识黄河,为此,他引入了“大黄河”概念。他说:“如果狭义的黄河文化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耕文化,那么广义的黄河文化就应从大黄河的概念出发

32、,将中原农耕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统一纳入黄河文化体系。”致力于黄河文化研究的Z博士提出了弘扬黄河文化的四个关键控制点:首先,深刻认识黄河文化的价值;其次,注重“黄河文化圈”的培养与维护;再次,注重文化创意融入生态旅游的一站式体验;第四是主动融入全球价值链。三、作答要求(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1.“给定资料4”写道:“黄河健康生命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三善,即:善淤、善决、善徙,这是一个为几千年历史所反复证明的基本事实。”请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谈谈对黄河自身规律的认识。(10分)要求:简明、完整。不超过200字。2.“给定资料5”介绍了汉代王景治理黄河的思路和做法。请概

33、括王景治河后黄河安澜800年的主要原因。(10分)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二)“给定资料3”介绍了密西西比河、亚马逊河、尼罗河等流域出现的生态危机以及各国政府的治理举措。请对这些材料进行归纳,并说明我国治理黄河可以从中受到哪些启示。(20分)要求:内容具体,表述清晰。不超过300字。(三)国家某部门拟编写一本以黄河为主题的宣传手册,作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材料。宣传手册由四个部分组成,依次为:“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与中华文明”、“黄河的治理与开发”、“黄河精神万古传”。请参考“给定资料”,分别列出每个部分的内容要点。(20分)要求:(1)切合主题;(2)全面、表述

34、准确、有逻辑性;(3)本题作答不超过400字。(四)请参考“给定资料”,以弘扬黄河精神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要求:(1)中心论点明确,有思想高度;(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3)语言流畅,1000字左右。作答方略一、资料概述资料1:介绍了黄河的水文状况,黄河的文化,强调了黄河在我国的重要地位。资料2:介绍了我国从古至今都非常重视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目前黄河的健康状况依然令人担忧,含沙量高、容易淤积是黄河存在的主要问题。资料3:介绍了密西西比河、亚马逊河、尼罗河等流域出现的生态危机以及各国政府的治理措施。资料4:介绍了人类活动的影响使黄河具有了“善

35、淤、善决、善徙”的特点,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都高度重视对黄河的治理和开发。资料5:介绍了东汉时期王景治黄的事迹。资料6:介绍了人们企图通过修堤筑坝“战胜自然”的错误做法,以及新时期退耕还草还林,综合治理的治黄新举措。资料7:介绍了不同领域专家对治黄以及黄河文化的看法。二、参考答案(一) 1.【思路导读】 作答此题需仔细阅读资料4。从字面意思和材料内容来看,不难理解“善淤、善决、善徙”的意思,即黄河容易淤积泥沙、容易决口、容易改道。但此题绝非仅让考生解释其字面含义这么简单。题目的要求是“请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谈谈对黄河自身规律的认识”,因此回答本题重在谈认识。在“三善”中“善淤”是导致黄河“善

36、决”“善徙”的原因。考生可以思考一下黄河为什么善淤,原因是泥沙多。泥沙为什么多,除了黄河自身的特点外,人类活动对自然造成了很大影响,导致了水土流失。从“固堤防洪成了治黄的主要手段,成绩很大,但代价也很大,其结果是黄河河床不断淤高,这为未来埋下了很大隐患”可知,人类在治黄的过程中没有抓住导致黄河“善淤、善决、善徙”的关键,没有从保护环境、防沙固沙入手,而只是加固堤防,致使黄河河床不断淤高,造成了新的隐患。这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在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上面的分析过程,其实也就是对黄河自身规律的一个认识过程,考生可理顺思路,组织语言作答即可。【答案提示】 黄河的运行遵循自

37、然规律,水中含沙量大自然会在下游淤积,进而容易导致“三善”。这一方面冲积形成了华北平原、孕育了华夏文明,另一方面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灾难。为此,人们十分重视对黄河的治理与开发。但是在治理和开发黄河的过程中,一方面,黄河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堵不是长久之计,疏才是治本之策,需变堵为疏;另一方面,要科学全面地考虑黄河以及自然的内在健康标准,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减少沙源。2. 【思路导读】 对原因的归纳总结多数按照从主要到次要的顺序,这符合认识论的一般规律。具体到本题则可以从黄河这段时期本身的水文状况和王景的治黄工程实施方略来阐述。“给定资料5”从“王景治河后,黄河相对安澜800年”一句开始,

38、用较长的篇幅论述了黄河这段时期相对安澜的一些原因。其中有三句话要准确把握:“以上所述主要是从治黄工程的角度看问题,但据黄河水文、植保专家的研究”“但其中更重要的原因就是那时黄河输沙量的减少”“这一时期黄河输沙量的减少主要归因于黄土高原人口减少,植被得到一定恢复。”这三句话均作为起承转合句支撑资料5对黄河安澜原因的论述。考生可以这三句为线索,从上下文中的相关语句中进行原因的归纳,具体操作时要按照“由主到次”的顺序,先说黄河该段时期本身的水文状况,再说王景治黄工程的实施方略。【答案提示】 主要原因在于王景治黄后的几百年间战乱使得黄土高原人口减少、农牧界线南移,植被得到一定恢复,水土得到保护,减少了

39、黄河输沙量,增强了王景所开新河道的泄洪能力;再加上在此期间,黄河中游地区较少有大暴雨,下游有分支,两侧又有较多湖泊洼地,使得下游河患相对较少。而从治黄工程的角度看,王景所选定的东汉故道河身较短、地势较低,显示了较优的行河路线;其利用沿河大泽放淤的工程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行河年限。(二)【思路导读】 题干已经很好地安排了作答的顺序:三条河流生态危机的表现对应三国的治理措施及效果我们得到的启示。“给定资料3”用三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三条河流及三个国家的治理措施,其中美国、巴西政府的治理措施中有一些我们值得注意的问题,而埃及政府的治理方法则可为我们治理黄河提供有益的思路。资料中的叙述详细,但形式上

40、比较散乱,归纳整理答案的过程中可按照题干隐含的作答顺序,从资料中找出关键性的字词,如关于生态危机表现的有“泥沙淤积”“湿地减少”“森林砍伐”“水质污染”“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等,关于政府治理举措的有“全面规划”“整体考虑”“法规常常受到漠视”“人工湿地”等,用精简的句式将其连贯成句即可。尤其要注意的是,在阐述所受启示时,从正反两方面概括美国、巴西、埃及三国政府的具体措施,成功的方面直接概括,缺失的方面反方向叙述。【答案提示】 密西西比河因过度开发导致其泥沙淤积、湿地减少、水质污染,破坏了生态系统。美国政府虽然十分重视对其的治理,但治理措施实施进度缓慢、效果不明显,也未进行整体规划;森林砍伐、

41、化肥农药污染等对亚马逊河流域的生态系统造成威胁,巴西政府对此制定了一些法律,可是宣传不到位;曼扎拉湖的水质污染破坏了尼罗河流域的生态系统,埃及政府进行全面评估,采取建设人工湿地工程的治污办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可见,我们在治理黄河中要统筹规划,综合治理,标本兼治。高度重视水质污染问题,有效规划各类污水的排放;整体考虑河流开发与环境的关系,全面规划治理活动,保障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加大对法律的宣传,提高人们环境保护意识;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有效地治理河流污染。(三)【思路导读】 宣传手册并不是考虑的重点,本题的关键在于把握四个组成部分的内容界定与概括。四个组成部分几乎涵盖了给定资料的全部内容,逐层

42、递进地对试卷所给诸段材料归纳总结。宣传手册的发放对象为青少年,目的是对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黄河的自然生态、黄河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华夏文明摇篮”的历史地位、黄河文化的演进与发展、黄河精神的理解与弘扬都是宣传手册叙述的重点。关于黄河自然生态及其历史文化的叙述主要集中于资料1,关于黄河精神的讨论主要集中于资料7,中间的六段材料主要讨论的是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资料1最后提到“在黄河文化演进发展的过程中,黄河的治理开发与管理保护占有重要的地位”。关于黄河的治理与开发的内容提炼,考生可以从古人和今人的治理开发实践中进行概括,题干要求的是内容要点,故点明内容主旨即可。 具体而言,“黄河之水天上来”主要叙

43、述的是黄河的自然生态,“黄河与中华文明”需要从历史地位、历史文物、历史人物等涉及黄河历史文化的层面来考虑,“黄河的治理与开发”与“黄河精神万古传”两部分内容则需要宏观的把握与微观的切入相结合,特别是对“黄河精神”的理解,一定需要在前三部分内容总结概括的基础上进行阐述,不能只从资料7中单独生发。出色地完成本题的作答,可以为接下来的申论写作打好基础。【答案提示】 “黄河之水天上来”:介绍黄河的源头、长度、流程、流域面积,整体叙述黄河的水文状况;描述壶口瀑布作为黄河第一景观的雄伟壮观所在,展示黄河“由上而下,奔腾入海”的恢弘景象。“黄河与中华文明”:阐释一些历史文物、王朝遗址等物质文化和秦腔、豫剧等

44、非物质文化,说明黄河流域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长时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介绍黄河流域涌现出的众多历史人物及其历史贡献,显示黄河流域对于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影响。“黄河的治理与开发”:介绍黄河的水文特点,阐述其自身的一些规律;以东汉王景治黄为代表,叙述古人在治理和开发黄河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以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视并指导黄河治理开发工作为线索,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民在治理和开发黄河过程中取得一些经验和成就。“黄河精神万古传”:对前面三部分进行总结概括,阐述黄河精神的含义;解释黄河在前人身上的演进、发展历程,说明其对现代社会的积极意义和传承、发扬这一精神的必要性。(四)【思路导读】 本

45、题要求“参考给定资料,以弘扬黄河精神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作答本题最重要的一点是理解什么是黄河精神。黄河本身是没有精神的,黄河精神指的是人类在治理黄河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如人类与自然抗争时勇于拼搏、永不屈服、坚韧不拔的精神等。材料中多处都体现了以前在治理黄河的过程中违背了黄河自身的规律,试图战胜自然,但结果都不乐观。材料4中提到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说明人类与自然斗争、试图战胜自然的观念应该有所转变,应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是整篇申论材料的核心所在,考生应多加思考,以提高申论文章的思想高度。【参考范文】从人与自然抗争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黄河是中

46、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哺育了中华儿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然而其“善淤、善决、善徙”的特点也给沿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从古至今,中华儿女与黄河的“斗争”从未停止过,这种与自然抗争的顽强精神随着黄河的流淌一直传承至今,而今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将人与自然斗争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黄河精神不断推动着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在自然灾害面前不屈服、不退让,在困境中奋力前行,因此弘扬黄河精神不论是在以前、现在还是将来,无论是治理黄河还是开展其他事业都是非常必要的。弘扬黄河精神,就是要弘扬坚韧不拔的抗争精神。大自然赋予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也带给了人类诸多的灾难。我国人民在面对黄河决口泛滥之时,从没有屈服于

47、自然,任由自然掌控自己的命运,而是想方设法、坚持不懈地与自然抗争,治理与开发并存,转害为利,让黄河为人类造福。也正如此,才有了现在的中华民族。历史是最好的例证,东汉孝明帝令水利专家王景治黄,毛泽东同志多次视察黄河,嘱咐有关负责同志“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邓小平同志询问黄河汛期流量和防洪措施时嘱咐“要搞小浪底水库,解决黄河中下游的汛期防洪问题”。这些都是人类与黄河抗争、与自然抗争,转害为利的斗争史,证明人类与自然的斗争从未间断过。坚韧不拔的黄河精神不仅体现在治黄过程中,在抗击非典,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救援中也有集中的体现。弘扬黄河精神,就是要弘扬勇于转变思想的精神。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

48、对自然的了解逐渐加深,人们企图征服自然的想法也应该有所转变。自然都有其自身规律,就如同黄河有“善淤、善决、善徙”的特点一样,倘若违背自然规律办事,必将会受到自然的惩罚。从1946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指导治黄以来,固堤防洪成了治理黄河的主要手段,这一举措只缓解了黄河决口的表面问题,却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理黄河,反而致使黄河河床不断淤高,为未来埋下重大隐患,这正是违背自然规律的结果。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治理黄河,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真谛。如今,我国大力倡导低碳经济,正是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好证明。弘扬坚韧不拔、勇于转变思想的黄河精神,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治理黄河、开发黄河,而且对做好政治、经济、文化等其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公务员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