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题:——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姓名:
学习目标:工业革命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理解工业革命历史时期人类政治经济文化进展之间的相互作用。
课前预习
一、开头于英国
(一)缘由
1.前提: 进一步进展,英国 ,经济进展快速。
2.条件
(1)劳动力:地主们热衷 ,使很多农夫被迫离开土地,去工场做工。
(2)技术: 日益兴盛,生产技术进一步进展。
(3)资本:很多人把在殖民掠夺中获得的 投资于手工工场。
(4)市场:越来越多的殖民地为英国供应了宽敞的 。
(二)开头标志:18世纪60年月, 创造了“珍妮机”。
(三)关键:1785年, 研制成改良蒸汽机,工业革命进入新阶段。
二、扩展:工业革命开头后,快速扩展到 和 等地。
三、完成:
1.1840年前后,英国的 基本上取代了 ,领先完成工业革命。
2.不久,法国和美国等国家也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四、影响
1.生产组织形式: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消灭并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2.社会经济结构: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经济进展,加快了工业化进程;
3.城市化进程:工厂渐渐集中,形成很多工业城市, 进程加快。
4.社会关系:
(1)促使 发生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 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2)适应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增长和获得更多 的需要,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 ,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5.国际关系:资产阶级要求 、自由竞争和 ,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到 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6.英国的国际地位: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
课堂研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时,尤其是15世纪,绝大多数人口是自由的自耕农,尽管他们的全部权还隐蔽在封建的招牌后面。……在17世纪最终几十年,自耕农即独立农夫还比租地农夫阶级的人数多。……大约在1750年,自耕农消逝了。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二 16世纪至19世纪前期英国城乡人口统计表
——荻茨《英国经济史》
材料三 自然力的制服、机器的接受……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能够想到有这样的生产力潜伏在社会劳动里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四
触目惊心的水污染
工厂冒出滚滚浓烟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二可看出,英国农村居民发生了哪些变化?说明白什么?
(2)导致农村居民变化的主要缘由是什么?英国农村居民的变化对英国社会经济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3)依据材料四,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生疏
备 注
学后反思
课堂检测——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姓名:
1.英国工业革命中普遍消灭了一种“由需要导致创造的模式”,这一模式最早体现在( )
A.毛纺织业的进展中 B.交通运输业的进展中
C.棉纺织业的进展中 D.蒸汽机的创造中
2.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形的是( )
A.汽车在大路上奔驰 B.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
C.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 D.电话成为主要的通讯工具
3、蒸汽机创造和使用后,在欧洲消灭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所以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是由于 ( )
A.它大大提髙了工业生产的动力和效率
B.它促进了相关行业机器的创造与改进
C.它摆脱了工厂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D.它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4、钱乘旦、许洁明合著的《英国通史》中说:“……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头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说明( )
A.火车的创造引发了技术创新的连锁反应
B.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C.工业革命转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科技创造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5、“在1763~1871年的一个世纪中,英国不仅在西方而且在整个世界的善行与恶行中,都扮演了主角。英国在整个世界中的“善行”主要是指 ( )
A.将世界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B.将工业文明的成果传播到世界各地
C.创造了蒸汽机,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兴起
D.为世界各地供应了廉价的商品
6.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我们坚决信任,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始终在变得越来越富。有时略有停顿,有时临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
A.国际局势平稳进展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工业革命成效显著 D.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
7、有学者称: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的发生供应了几个满足的因素。当时有评论家评论说“知道美洲对钉子的需要量的人,假如没见到过美洲极大量地用木头建筑的房屋,是会感到惊异的……。”从这段评论中我们推断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供应了哪方面的支持( )
A.技术支持 B.劳动力的支持 C.市场支持 D.资本支持
8、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业生产消灭了革命性的变化,精确 地说是指( )
A. 珍妮纺纱机的创造 B.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
C. 蒸汽机的创造 D.交通运输进入以蒸汽为动力的新时代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1年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产品博览会而修建的钢铁玻璃结构的“水晶宫”里,最受参观者瞩目的展品是蒸汽机、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技术型产品。上海英商“宝顺洋行”买办徐荣村携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参与了此届展会,获金银大奖。
——戴鞍钢《世博会与晚清江浙经济》
材料二 为了纪念独立100周年,1876年美国在费城举办了世界博览会,博览会址建了一个火车站,并建有通往各地的有轨电车线,突出交通设施建设成果。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再次举办世界博览会,其中的中国馆呈现了中国传统的农产品、手工业和工艺品,汇聚了各种各样富有中华特色的游艺戏院、一间佛殿、一间茶室、一个东方美食园。
请回答:
(1)结合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举办的实例,说明一个国家能够承办世博会的缘由是什么?
(2)材料二中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中,假如要呈现交通和通讯工具方面的重要成就,可能有哪些展品?各举一例。
(3)材料一到材料二世界博览会展品的变化说明白什么?反映了怎样的历史进展趋势?
(4)材料一、二中的中国元素反映了什么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