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4同步学案:4.1-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4-.doc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719542 上传时间:2024-07-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4同步学案:4.1-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4同步学案:4.1-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一、投身辛亥革命(1894—1912) 1、成立兴中会(1894年):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2、广州起义(1895年):迈出了中国民主革命的第一步 3、成立同盟会(1905年):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4、提出三民主义(革命纲领) 内容 对应的同盟会纲领 思想内涵 地位 民族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族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前提 民权主义 创立民国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公正。 核心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平分土地 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宝重新支配问题 补充、进展 ▲对三民主义的评价 乐观性:①是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②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 ③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进展。 局限性:①没有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②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反封不彻底。 →说明资产阶级革命不行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 5、武昌起义(1911) 6、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7、主持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8、失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大总统 辛亥革命有那些重要的历史功绩? 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 ②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最直接的结果)。 ③制定《临时约法》,建立了民主共和制 (最宏大的功绩)。 ④民主共和观念深化人心(最深远的意义)。 ⑤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展。 二、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1913—1922) 名称 时间 起因 经过 结果 二次革命 1913 宋教仁遇刺及“善后借款” 1913年7月,孙中山组织发动讨袁 由于力气对比悬殊和革命力气分而失败 护国运动 1916 袁世凯复辟帝制 发表《讨袁宣言》 《其次次讨袁宣言》 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第一次 护法运动 1917 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 借助西南军阀,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 遭到西南军阀的排挤而失败 其次次 护法运动 1921- 1922 为了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 当选格外大总统,预备组织北伐 因陈炯明在广州发动叛乱而失败 问: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大都失败的缘由是什么? (1)主观: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局限性。 ①政党:革命党组织涣散,缺乏分散力。 ②纲领:三民主义有重大缺陷。 ③军队:利用军阀打军阀,没有自己的武装。 ④群众:脱离工农,缺乏群众基础。 (2)客观: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相勾结,力气强大。 (3)根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进展不充分。 →说明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走到了终点。 三、开创新三民主义时代(1924年) 1、缘由: ①三民主主义指导下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屡遭失败,需要寻求新道路。 ②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启发。 ③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挂念。 2、中共三大(1923):打算党内合作方式加入国民党 3、国民党一大(1924):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 4、提出新三民主义: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新进展 民族主义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对内: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公正。 “新”在反帝 民权主义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公正。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新”在强调普遍公正的民权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较为空洞) 平均地权(后来提出耕者有其田) 节制资本(把握私人资本) “新”在更关注农夫和工人 5、提出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与新三民主义关系:新三民主义体现了三大政策的精神,三大政策是执行新三民主义的方法、方式、途径、手段。 6、组建黄埔军校(1924):建立新型革命武装 ,“陆军军官学校”在广东黄埔成立。这所军校在培育人才时,将军事训练和政治训练置于同等重要的作用。为国民大革命培育了大批人才。其中的很多毕业生成为后来国共两党的杰出将领。 7、逝世: 孙中山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①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③建立了民主共和制(最宏大的功绩)。 ④民主共和观念深化人心 ⑤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展。 ⑥提出新三民主义,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进程。 1、早年身世及求同学涯 ①早年熏陶:仁爱、素食、苦行、不杀生 ②英国求学:把握丰富法律学问 基督教影响——宗教观的形成(不要与恶人作对) ③南非工作:领导南非争取印侨权益斗争——人生观的滋生(第一次受到种族卑视的味道) 接受托尔斯泰思想——形成社会政治观 以非暴力为武器领导反南非种族卑视的斗争,迫使南非政府废除卑视印度人的法律。 ④回国斗争:印度国大党领袖,领导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2、提出“非暴力主义”思想 (1)甘地非暴力思想形成的缘由 ① 家庭影响:仁爱、不杀生、素食、苦行。 ② 受《圣经》中关于不要与恶人作对的教训的影响。 ③ 接受托尔斯泰以宗教之爱改革社会,实现人人公正的思想。 ④ 在南非尝到种族卑视味道。 (2)甘地非暴力思想的内容 ① 认为任何政治斗争都要以“仁爱”精神为主旨;(消极抵制) ② 强调爱与真理的统一,即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 (坚持真理—核心) 补充:甘地主义包括 ①哲学思想:宗教泛爱论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想结合的政治哲学(有利于团结印度不同种族、信仰、民族的人们共同反对殖民统治) ②政治主见:非暴力不合作:以不合作争取印度的自治和独立 以非暴力限制群众的斗争,反映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③经济思想:提倡手工纺织,进展民族经济,抵制西方物质文明(崇尚印度古老文明,反对西方近代的物质文明) ④社会思想::建立公正和谐的社会:人人团结、小生产者互助公正。 3、“苦行僧”生活 ①“苦行游说”:四处游说,缓和各教派之间的冲突。 ②土布运动:提倡土布运动,抵制英国的经济侵略 评价:① 以手工纺织抵制西方经济侵略,维护印度的民族经济,体现了其争取民族自治的民族主义精神。 ② 反对资本主义及其物质文明,抛弃先进技术,是历史的倒退。 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运动背景: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的进展(根本缘由) 2、运动内容:包括“非暴力抵制”和与 英国殖民者“不合作”的态度两部分 ①同学罢课,抵制英人学校 ②律师抵制英人法庭 ③官员拒绝在英国殖民机构任职 ④士兵不接受英发奖章 3、运动特点:实行和平和合法的手段 4、主要形式:土布运动,食盐进军、不合作和绝食祈祷。 5、过程 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其次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第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时间 一战后(1919-1922) 1930年 二战后 缘由 阿姆利则惨案(导火线) 1929经济危机,英国在印度实行“食盐专卖法” 二战后,英国殖民势力的衰落,印度人民猛烈抵制 经过 基拉法特会议:第一次提出“不合作”的主见。 三步走:①印度人放弃英国人授予的官衔、爵位、荣誉;②拒绝为殖民当局工作;③抵制洋布,拒绝纳税 1930年的“食盐进军”,标志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达到高潮。 甘地提出“英国退出印度”——争取印度的统一与独立 结果 (1)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抵制了其经济势力的侵略。 (2)1922年,发生乔里乔拉村暴力大事后,甘地宣布终止运动 相互妥协:《甘地——艾尔文协定》,甘地停止不合作运动;当局释放政治犯;允许沿海人民煮盐。 印度的独立:二战结束后,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1947年英国提出《蒙巴顿方案》,印度分为印、巴两个独立国家。 6、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评价 ①乐观性:甘地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加了印度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念。最终印度取得了自治。 ②局限性:以非暴力限制人民的革命运动,束缚了人民的手脚,甘地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等,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 三、甘地人生结局 1、晚年主见印度统一: 2、致力于调解印度各个教派的冲突,主见各派合作 3、1948年被印度教的狂热分子刺杀。 四、评价甘地 1、功绩: ①创立并宣扬甘地主义思想,指导了民族解放运动; ②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加印度人民的自信念。 ③晚年致力于调解教派冲突,直至为印度的团结献诞生命,宏大的人格受到世人的敬重。 2、局限: ①政治:把民族运动局限于非暴力的框架内,影响了民族运动的进一步进展,反映了印度资产阶级在斗争中的动摇性与妥协性; ②经济:抵制西方物质文明,崇尚印度传统文明,抛弃先进技术,是历史的倒退 ③对外:甘地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体现了资产阶级局限性 3、总体评价: 印度民族解放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民族独立运动先驱,无愧“圣雄”、“国父”称号。 我们下代的子孙生怕很难信任,世界上真有过这样一个人。 ——爱因斯坦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