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六章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各小题中均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字母代号填入下表中,每小题2分,共40分)
1.抗日时期,东北三省被日本所占领,你知道它的范围吗?请选出不在东北三省之列的省份( )
A.辽宁省 B.吉林省 C.河北省 D.黑龙江省
【答案】C
【解析】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辽宁省和吉林省.故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2.位于吉林省东南部,生长着人参、栖息着东北虎的自然保护区是( )
A.大兴安岭保护区 B.长白山地保护区
C.小兴安岭保护区 D.三江平原湿地保护区
【答案】B
3.有一个城市位于东北平原上,这里建有规模宏大的第一汽车制造厂,有我国汽车工业“摇篮”之称的城市是( )
A.沈阳 B.长春 C.哈尔滨 D.大连
【答案】B
【解析】在东北平原上,吉林省省会长春建有规模宏大的第一汽车制造厂,具备较强的科技开发能力,被誉为我国汽车工业的“摇篮”.
4.下列何者不是东北农业转变的趋势( )
A.发展生态农业 B.发展适应市场产品
C.农业就业人口数增加 D.扩大生产规模
【答案】C
5.(2013•德州)第十二届全运会将于2013年8月 31日在辽宁省举行,其中大连是主要分赛区.大连也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其主要工业部门是( )
A.石油加工工业 B.机械工业
C.煤炭工业 D.钢铁工业
【答案】A
【解析】大连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以石油、钢铁、机械、化工、建材等为支柱行业的工业体系.
读黄土高原位置图,完成6-7题:
6.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到六盘山,北抵长城,南到南岭
B.千沟万壑是黄土高原的主要地貌特征
C.黄土高原历史上就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D.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已经得到根本的改善
【答案】B
【解析】A.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到祁连山,北抵长城,南到秦岭,故错误;B.黄土高原的地貌千沟万壑,故正确;C.据历史考证,黄土高原这里曾是塬面广阔,沟壑稀少,植被丰茂的地区,故错误;
D.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已难以让黄土高原的环境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故错误.
7.黄土高原与南方地区的重要界线是( )
A.淮河 B.秦岭 C.太行山 D.大兴安岭
【答案】B
【解析】黄土高原位于北方地区且紧邻秦岭,秦岭是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所以我们推断黄土高原与南方地区的重要界限应该是秦岭.
故选:B.
8.黄河中下游含沙量大的重要原因是( )
A.注入的支流众多 B.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区
C.流速快 D.流经黄土高原
【答案】D
9.按照“风成说”的原理,黄土高原的黄土主要是什么风带来的(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答案】D
【解析】从相对位置来看,中亚、蒙古位于黄土高原的西北部,黄土高原的黄土主要由中亚、蒙古一带风吹来的.由此判定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
10.关于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生态建设
B.只要植树种草就可以改善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
C.应该在坡度陡的地方种植山杏和优质牧草
D.不能在黄土高原地区发展畜牧业和种植农作物
【答案】A
11.长江中下游地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 )
A. 台风 B.寒潮
C.洪涝灾害 D.地震
【答案】C
【解析】(1)台风对我国的影响范围集中在东南沿海,所以A答案是错误的;(2)寒潮对我国的影响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逐渐减弱,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我国东南部,受寒潮影响比较小,所以B答案是错误的;(3)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丰富而集中,在梅雨季节和台风雨季节,加上总体上地势平缓,水流下泄相对迟缓,影响该地区的首要的自然灾害就是洪涝灾害,所以C答案是正确的;(4)我国的主要地震带是: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从分布上来看,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容易发生地震,所以D答案是错误的.
12.长江具有的支流多、河道弯曲、湖泊多等特点的河段是( )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源头
【答案】C
13.下列铁路线中和长江交于南京的是( )
A.京广线 B.京九线 C.京沪线 D.京哈线
【答案】C
【解析】京沪高速铁路纵贯了我国三大直辖市和山东、河北、安徽、江苏省,在江苏省与长江交于南京.
14.长江三角洲地带的地形主要是( )
A.山地、高原和盆地 B.平原
C.平原和低山丘陵 D.丘陵和盆地
【答案】B
15.长江三角洲地带的气候类型属于( )
A.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答案】C
16.我国“西气东输”工程能够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 )
A.水资源污染问题 B.大气污染问题
C.水土流失问题 D.“城市热岛”问题
【答案】B
【解析】西气东输工程改善长江三角洲及管道沿线地区人民生活质量,有效治理大气污染,这一重大工程的实施,还将促进我国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带动钢铁、建材、石油化工、电力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沿线城市可用清洁燃料取代部分电厂、窑炉、化工企业和居民生产使用的燃油和煤炭将有效改善大气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17..关于东北平原成为商品粮基地主要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势平坦 B.土壤肥沃
C.人口密度比较低 D.开发历史比较晚
【答案】D
【解析】东北平原地势平坦、人少地多且土壤肥沃,适宜发展成为我国的商品粮基地.
18.下列边境口岸与所在省区和邻国的搭配,正确的是( )
A.吉林省--黑河--俄罗斯
B.黑龙江省--绥芬河--蒙古
C.内蒙古区--满洲里--俄罗斯
D.辽宁省--丹东--韩国
【答案】C
【解析】黑河位于黑龙江省,是中国首批沿边开放城市,地处中国东北边陲,以黑龙江主航道中心为界,与俄罗斯阿穆尔州隔江相望;丹东市位于辽宁省,是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与韩国一衣带水,是中国一万八千公里海岸线的北端起点;绥芬河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44°23',东经131°9',东与俄罗斯远东最发达的滨海边疆区接壤;满洲里市,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下辖的准地级计划单列市,中国最大的陆运口岸城市.
19.西双版纳旅游资源的优势表现在( )
①壮美多姿的自然风光
②众多的名胜古迹
③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
④令人敬仰的革命纪念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答案】D
20. 19.松嫩平原上的主要农作物有 ( )
A.小麦、大豆、甜菜 B.小麦、大豆、甘蔗
C.水稻、茶叶、柑橘 D.棉花、花生、油菜
【答案】A
二、综合题
1.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
A. _________内蒙古(高原)
B._________太行山(山脉)
C._________秦岭(山脉)
D.________黄河(河流)
(2)写出数字代表的城市.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
④_________
⑤_________
(3)黄土高原上最富集的能源矿产是_________
(4)黄土高原从温度带看,属于
_________带;从季风区看,属于_________区;从四大区域位置看,位于_________地区;从阶梯位置看,位于_________阶梯.
(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来治理?
.防护的主要措施有:
答案 :
(1)内蒙古高原; 太行山; 秦岭; 黄河;
(2)太原; 呼和浩特; 郑州; 西安; 兰州;
(3)煤炭;
(4)暖温; 季风; 北方; 第二;
(5)原因:①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保护;②夏季多暴雨;③黄土支离破碎,土层疏松;④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
措施:①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和挡土坝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②采取退耕还林还草、科学放牧等合理的生产活动措施.
2.(2008•南平)长江三角洲是富有特色的地理区域,读图1、图2回答问题.
(1)图1中南京、镇江、上海除沿铁路线分布外,还共同沿________分布(填字母).
A.海岸线 B.河流 C.山脉 D.湖泊
(2)从图1中提取信息,写出两条该区域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海从巴西、澳大利亚大量进口铁矿石,所用的运输工具是 _______,连接上海、杭州的铁路线名称是 ____________线.
(4)玲玲的家乡在美丽的太湖边上,读图2描述玲玲家乡二十年来在生产或生活方面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2)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科技发达;(3)轮船;沪杭;(4)农业生产技术提高了,聚落由乡村变为城市.
3.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毎空1分,共10分)
(1)左图是 工业基地,乙图是 工业基地。
(2)铁路干线:b ,e 。
(3)河流:c ;湖泊:d 。
(4)工业城市:① ,⑤ ,⑥ 。
(5)甲工业基地内有丰富的 (资源),成为全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答案](毎空1分,共10分)
(1)辽中南 沪宁杭 (2)京哈线 京沪线 (3)长江 太湖
(4)沈阳 上海 南京 (5)煤、铁、石油等(或写矿产)
4.【比较差异】根据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继长三角、珠三角、黄三角、中三角以来,针对我国西部地区的现状,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西三角经济圈”的区域发展战略,以带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材料二:珠三角、西三角和黄三角及附近地区地区略图
⑴珠三角图中A是_______(经济特区)
⑵西三角经济圈中D省的简称是______,该经济圈在发展中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黄三角及附近地区中共E代表______铁路。根据图中矿产资源分布分析,该区域可以发展的工业部门是_____
____________。
⑷黄河三角洲处于陆地、淡水、海水交界地带,是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广阔、最完善、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区内拥有高等植物700余种,动物900余种,地广人稀,未利用的土地800余万亩。2012年9月14日至16日,“黄河三角洲国际生态农业博览会”在山东东营市垦利县举行。请根据图文信息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河三角洲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⑸珠三角与其他两个区域相比较,发展经济最大的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