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二章第一节《东南亚》教学设计
杨河初中 舒问标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1.通过读东南亚政区图、马六甲海峡图,并做指图答题和填图练习,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位置、范围和国家。
2.通过读东南亚地形图,了解东南亚的地形特征。并通过分析对比河流流向等特点,说出其对地形特点、对农业、人口、城市分布的影响。
3.能运用地图,说出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4.能根据亚洲气候类型图,说出东南亚气候类型和分布范围,能根据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分析东南亚气候类型的特点。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5.掌握东南亚占世界前列的热带经济作物以及锡、石油两种重要矿产的分布。
6.能根据位置等因素分析新加坡经济发展原因,了解华人华侨对所在国的经济建设和我国经济建设做出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由东南亚旅游导入本堂课的内容。
2.用各种地图和相关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找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和国家,领会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
3.让学生初步了解东南亚气候及特点。
4.学会根据地理要素分析地理问题。
5.用读图讲解和学法指导结合起来授课,由于出现地名较多都需要落实,因此必须围绕着读图、问图、讲图进行师生互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读图获取信息,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培养学生从综合的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区域分析能力,认识一个地区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人地关系互相作用的地理道理。
3.了解东南亚经济特点及其发展民族经济的途径。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点,进而认识到一个国家要发展经济,必须独立自主,坚持对外开放。
【重点】 东南亚国家及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重要性
【难点】 读图分析,总结归纳地理规律。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口说地理法、图绘地理法等
【教学用具】 多媒体Flash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 课 导 入
〔激趣〕印尼的巴厘岛,新加坡鱼尾狮公园,柬埔寨的吴哥窟等,这些美好的旅游景点吸引了无数游客,东南亚,一片美丽的土地。今天,我们学习—《东南亚》,神游那片土地
观看视频,初步了解东南亚地理风光,欣赏美景。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快 乐 交 流
了解
东南亚的位置、
组成及国家。
1.〔多媒体展示〕本节学习要点和方法
2.〔提问〕①为什么叫做东南亚?
②东南亚轮廓是否规整?
③由哪些陆地形态组成?
④〔指导〕找出中南半岛、马来群岛、南海、太平洋、印度洋等。
⑤〔播放〕东南亚风光视频
〔设问〕东南亚组成及国家?
⑥〔活动指导〕指出国家名称等
⑦〔活动指导〕绘东南亚简图
1.领会学习要点和学法
2.看图思考,回答老师提出的①②③④问题
思考回答⑤
⑥记住大致形状及国家名称
⑦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指正
通过学法的指导,及了解东南亚陆地形态为后面学习作铺垫。学生学会看图、读图、用图。
问题设计使学生明确知识点,对本节课的重点有清晰地认识。
探
索
发
现
1、东亚位置的重要性
2、东南亚河流流向
3、东南亚地形、4、东南亚气候
〔过渡〕东南亚的范围和位置我们知道了,位置重要性你知道吗?
〔提问〕①东南亚处在十字路口,这路口的东西南北各指哪里?
〔多媒体展示〕“十字路口”图片
〔提问〕②马六甲海峡为什么是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讲解〕日本运输石油路线:提示关键词:“岛国”,“出口”、“进口”路径
③〔视频播放〕马六甲反恐和美国借反恐名义欲驻军马六甲的战略危险性。
④〔小结〕马六甲及东南亚的位置重要性
⑤〔点拨〕学生巧妙记住中南半岛上河流名称
⑥〔提问〕中南半岛河流流向、河流之间地形以及中南半岛地形特点是什么?
⑦马来群岛地形特点是什么
⑧东南亚气候类型主要有哪些?分布哪里?降水形式
〔小结〕东南亚气候类型
学生看图,读图,分析图,
①明确马六甲位置
②抓住关键:日本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入大部分必须要经过马六甲
③④学生明确借反恐美国战略东移,其目的为了钳制中国
⑤巧记地名
⑥看图观察 明确河流对地形的影响
⑦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
⑧记住其气候。领会对流雨降水规律。
培养学生读图,用图,分析图的能力。
结合国际时事,从地理角度了解国际风云变化
明白美国战略东移的目的,增强国防意识
提升记忆水平
了解海啸、地震成因
初步了解本区气温和降水规律
应
用
迁
移
答题训练、提升能力
〔活动〕答题训练:
① 〔显示题目〕1.题(内容相气候、海啸、海峡等)
② 选择题,涉及内容:河流发源地
③ 选择题,涉及到东南亚位置重要性问题等
①学生看图、用图、析图,尤其弄清三大板块相互作用形成印尼海啸。
②③仔细审题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及时做题巩固知识。
总
结
反
思
概括
归纳
拓展
升华
①〔回顾总结〕本节课学习了东南亚那些内容?
〔多媒体展示〕
范围、组成、位置、地形、气候等
②〔拓展〕试分析新加坡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为何能由一个小小渔村一跃成为花园城市、经济强国?(图片展示新加坡美景,提出答题要求)
③〔升华〕学地理找规律:区域地理从其位置、范围、地形、河流、气候、经济等方面的了解并找出相关联的要素。再比如家乡河流与人地的关系,中国经济东部发展迅速西部落后的原因是什么等等,运用地理知识独立思考或借助互联网去获取答案。更多地理问题,如果大家建立了地理思维,去探究思考地理问题,从而努力达到学“有用地理”通晓“天下事理”的目的
①学生总结
②此难点问题,提示学生比较岛国日本思考
答题角度要选准
③思考和理顺思维:掌握区域地理学习的规律
强调学习地理必须掌握规律才能学活学好
培养学生的深入思考的能力,合作探究的团队意识
构建“地理头脑”、建立地理思维。
明确:学好地理、知行天下。
【多媒体板书设计】
东南亚
范围组成
“十字路口”的位置
地形
气候
马六甲海峡
中南半岛山河相间
马来群岛地形崎岖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