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宁夏方言的声调类型及调类合并分析_张秋红.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71626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方言的声调类型及调类合并分析_张秋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宁夏方言的声调类型及调类合并分析_张秋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宁夏方言的声调类型及调类合并分析_张秋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第2期(总第170期)Journal of North Minzu University宁夏方言的声调类型及调类合并分析张秋红(北方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摘要:西北地区汉语方言语音的简化,尤其是声调的简化,备受语言学界关注。宁夏方言有四声调、三声调、两声调三种形式,从历时角度看,语音的简化有可能是受少数民族语言接触的影响,但从共时层面看,语言自身发展演变才是导致调类简化的主要因素。结合语音实验可知,调形、调值的接近是四声调方言合并为三声调或两声调方言的重要因素。同时,在语言交流中,单字调的作用逐渐式微,词调、重叠式或重叠加词缀的构词方式进一步减弱单字

2、调的别义功能,即语流中音节长度的增加与单字调辨义功能呈反比。无论是调形调值的影响,还是多音节词的作用,宁夏方言都在朝着调类简化的方向发展。宁夏方言声调的演变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西北地区汉语方言声调的演变路径。关键词:宁夏方言;声调类型;调类合并中图分类号:H1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627(2023)02-0120-08DOI:10.20076/ki.64-1065/G4.2023.02.015收稿日期:2022-12-18基金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宁夏中卫方言数据库建设”(20NXBYY01)作者简介:张秋红(1987),女,福建上杭人,北方民族大学文学

3、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汉语方言研究。引用格式:张秋红.宁夏方言的声调类型及调类合并分析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2).一、引 言我国西北地区自古就是民族交融地带,同时也是汉语方言调类减少的重点区域,其中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是汉语三声调方言(以兰银官话为代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也是唯一一个目前学界发现存在两声调汉语方言的区域。近年来,西北地区汉语方言调类的简化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如甘肃、青海民族聚居地区的语言接触现象。学界最广泛的说法是“接触说”,认为西北地区汉语方言调类的简化是受无声调的阿尔泰语系影响,特别是在多民族接触频繁的地区。从地理位置和人口分布来

4、看,“接触说”具有合理性,但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出发,在语言接触中一般是强势语言影响弱势语言,汉语作为强势语言有可能影响少数民族语言,如导致阿尔泰语系的语言出现声调。从语言实际来看,受少数民族语言影响而导致汉语方言单字调减少的可能性不大,且西北地区各地方言调类合并的方式并不一致。此外,除了西北地区外,其他地区如冀北、胶东方言也同样出现了调类减少的现象。从汉语方言整体发展来看,调类简化是汉语方言发展的趋势。究其原因,钱曾怡提出声韵母对汉语声调发展的制约作用1;衣莉在提取西北地区265个发音人的语音资料后提出,纯低调是造成西北官话调类合并的主要原因2(173)。根据 中国语言地图集,宁夏方言大致以同心

5、县、盐池县、海原县北为界,北部为兰银官话银吴片,南部为中原官话秦陇片、陇中片、关中片,该方言分界线不仅与历史上宁夏南北政区的划分有关,120也与宁夏1月份0等温线基本一致。总体而言,除中古入声的今读、调值等存在差异外,宁夏境内方言的一致性较高,特别是词汇、语法,方言基本呈大同小异的分布格局。宁夏汉语方言声母一般为2630个:p、p、m、f、v、t、t、n、l、t、t、t、t、t、t、ts、ts、s、z、k、k、x、,差异在于是否有t、t、z声母。韵母一般为3236个:、i、u、y、r、a、ia、ua、i、u、y、i、u、iu、ei、uei、i、u、y、n、in、un、yn、a、ia、ua、i、

6、u、y,除音值描写(如舌位高低、前后等)有些差别外,主要差异在于是否有r、n、in、un、yn韵母,以及儿化是卷舌还是平舌等。声调一般为24个,主要差异在于中古入声的归派、阴阳平的合并等。从共时层面看,宁夏方言的声母演变不存在明显的简化或繁化等现象,但韵母的简化、调类的合并正处于演变过程中。二、宁夏方言声调的三种基本类型根据宁夏方言中古入声的归并方向及调类演变特征(如表1),宁夏方言声调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两调方言、三调方言、四调方言。表1:宁夏方言古今调类演变两调方言主要分布在中原官话秦陇片(海原县部分乡镇),三调方言主要分布在兰银官话银吴片(银川市、吴忠市、中卫市、石嘴山市)、中原官话陇

7、中片(西吉县、隆德县)及中原官话秦陇片部分地区(同心县南部新派方言、海原县、原州区部分乡镇、彭阳县部分乡镇),四调方言主要分布在中原官话关中片及秦陇片大部分地区。具体如下。(一)两调方言1.海城型。阴平上53,阳平去13。古清平、清上、次浊上合流为阴平上,古浊平、全浊上、去声、入声合流为阳平去。主要分布在海原海城镇。2.关桥型。平去13,上声53。古阴平、阳平、去声、入声合流为平去,古清上为一类。主要分布在海原关桥乡、西安镇。(二)三调方言1.银川型。阴平44,阳平上53,去声13。古清平为一类,古浊平、清上、次浊上合流为阳平上,古全浊上、去声、入声合流为去声。主要分布在银川市、吴忠市、石嘴山

8、市、中卫市。2.西吉型。平声13,上声53,去声44。古平声、入声合流为一类,古清上、次浊上为一类,古全浊上、去声为一类。主要分布在海原县、西吉县、隆德县。方言点海原海城海原关桥银川、吴忠、石嘴山、中卫海原、隆德、西吉固原市原州区、彭阳、泾源、同心南、盐池南调类数目22334平声清阴平平声阴平平声阴平浊阳平阳平平声阳平上声清=阴平上声阳平上声上声次浊全浊阳平平声去声去声去声去声清阳平平声去声去声去声浊入声清阳平平声去声平声阴平次浊全浊平声阳平1212023年第2期(总第170期)Journal of North Minzu University(三)四调方言1.彭阳型。阴平13,阳平213,上

9、声52,去声44。古清平、清入、次浊入合流为一类,古浊平、全浊入合流为一类,古清上、次浊上为一类,古全浊上、去声合流。主要分布在同心县南部、固原市原州区、彭阳县。2.泾源型。阴平31,阳平35,上声52,去声44。古清平、清入、次浊入合流为一类,古浊平、全浊入合流为一类,古清上、次浊上为一类,古全浊上、去声合流。因调形、调值与彭阳型有差异,故独立为一类。主要分布在泾源县。3.麻黄山型。阴平31,阳平213,上声52,去声33。去声很大一部分字今读为阳平,与泾源型有别,故独立为一类。三、调类简化的路径(一)四声调方言的演变路径四声调方言主要分布在宁夏同心县南部、盐池县南部、固原市原州区、彭阳县、

10、泾源县等地,其中泾源县、盐池县南部方言从听感和实验角度看,四声调俱全且差异较大。其他地区方言从调形、调值来看,处于调类合并中,部分地区如同心县南部方言新派已经完成阴阳平调类的合并。本文利用Praat语音分析软件,对各方言调查点的录音资料进行分析,提取声调格局图。结合声调格局图及听感实验,总结宁夏四声调方言演变路径如下。1.稳定型。四调方言目前比较稳定、没有发生演变的前提是单字调调值、调形的区别度较大,从听感和辨义功能上具有区别性。以宁夏泾源县香水镇、新民乡为例,调类调值为:阴平31、阳平35、上声53、去声44,调形走向、高低差别较大(见图1),听感上容易分辨,单字辨义功能尚存,故当前不容易出

11、现调类的合并。图1:四调方言声调格局图2.四声调演变为三声调。当四个声调的部分调值或调形趋于接近时,调类就容易走向合并。以盐池县麻黄山乡、固原市原州区城关镇为例(见图2),盐池县麻黄山方言阴平、阳平都处于低调,非常容易合并;固原市原州区城关镇方言阴平、阳平合并的轨迹更明显。此外,同心县南部、固原市原州区、彭阳县地理位置较为接近,同属一个方言小片(中原官话秦陇片),该片方言的四个声调中,调型或调值逐渐趋同,调形的模式对调类的合并十分有利。其他如彭阳和同心方言,阴平和阳平的调形、调值也十分接近,听感上不易分辨,单字调辨义功能逐渐失去,目前该地新派方言已经完成了阴阳平调类的合并,老派方言将随着时间的

12、推移或者代际替换最终完成调类的合并。543210123456789543210123456789全浊上全浊入去声清上次浊上清入次浊入阳平阴平泾源县香水镇声调格局图泾源县新民乡声调格局图122图2:四调方言调类演变图3.四声调演变为两声调。西北地区两声调方言现象比较常见,很多学者做过相关调查和研究,主要有甘肃红古方言、兰州西固马家山新派方言、永靖红泉话、临夏城区方言、永昌方言,青海西宁城东回族汉语、贵德刘屯话及贵德河阴镇、西宁、大通、互助、湟中、湟源、民和等地方言,宁夏红寺堡区、海原县蒿川乡(今隶属沙坡头区)及海原县海城镇、西安镇、关桥乡等地的方言。从已有的两调方言文献可以看出,两调方言总体遵循

13、官话方言以清浊为条件发生调类演变。除了海原方言外,其他类型的两调方言入声例字都基本符合中原官话入声的归派方向。入声字的归派对方言分区及方言演变意义重大,翟占国、张维佳将西北地区两声调方言分为西宁型、红古型、临夏型、刘屯型3。本文在此基础上将西北地区两声调方言调整为五种类型:西宁型、红古型、临夏型、刘屯型、海原型,即把海原型单独列出。虽然西宁型、海原型大的调类合并一致,即入声、阳平、去声合并,阴平、上声合并,但西宁型和海原型的两声调除调形、调值有差异外,入声的归并方向也不相同:西宁型的古清入、次浊入归阴平上,古全浊入归阳平去;海原型的清入、次浊入、全浊入一律归入阳平去。入声的归并可以体现方言演变

14、的层次,影响方言分区的结果。中国语言地图集(第1版)划青海贵德、西宁、湟源为中原官话秦陇片,宁夏海原方言为中原官话陇中片,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将宁夏海原方言更改为中原官话秦陇片。从方言分区看,西宁型、海原型方言的入声归并原本应该是一致的,即古清入、次浊入归阴平,古全浊入归阳平,但在具体演变过程中,海原方言出现了古入声一律派入阳平去的现象。宁夏海原两声调方言到底是古入声先派入阳平再与去声合流,还是古入声先派入去声再与阳平合流?要回答这个问题,涉及方言分区的标准,如果古入声先派入去声符合兰银官话的特点,依据方言分区标准,海原海城、西安镇方言应归入兰银官话银吴片,但从区位角度看,海原县与讲兰银官

15、话的中卫市和同心县接壤,并且处于中原官话和兰银官话的过渡地带。此外,海原两声调方言除了入声派入去声的特点与兰银官话相同外,语音、词汇、语法特点都与兰银官话有较大差异,与中原官话特点同,故 中国语言地图集 将其划入中原官话是合适的。至于古清入、次浊入没有派入阴平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构想:海原两调方言的底层是兰银官话,方言早期已经完成了平分阴阳、浊上归去、入派去声的过程,形成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四调声调格局,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由于阴平、上声的调形、调值接近,阳平、去声的调形、调值接近,实现了调类的合并,最终形成两调的声调格局。当方言出现两个声调格局时,一般情况下该方言的连读系统会比较复杂,

16、如甘肃红古4,但海原型方言的连调情况却相对简单。如表2所示,阴平上作前字时,一般仍读单字调值53,个别会读为低降调31,作后字时出现了31的连调值;阳平去作前字时,除去声(含全浊上归去)仍以单字调13为主,浊平、入声连调值以31为主,作后字时出现了53、31、44的变调值,而且该方言连读变调不受词语结构影响,按照组合规律,比较统一地实现自由变读,基本遵循发音的经济省力原则。123456789123456789清上次浊上全浊上全浊入去声清入次浊入阳平阴平盐池县麻黄山乡声调格局图固原市原州区城关镇声调格局图5432105432101232023年第2期(总第170期)Journal of Nort

17、h Minzu University表2:海原海城方言非重叠式两字组连调表海原型方言重叠式连读调、重轻式连读调的调值表现与表2的非重叠式、非轻声两字组连调模式高度一致,即阴平上作前字时,不管是重叠式还是重轻式都不发生变调,阳平去作前字时,浊平、清入、次浊入、全浊入的连调值以31为主,去声不变调(见表3)。表3:海原海城方言重叠式、重轻式连读变调表5综上所述,海原海城方言早先应该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后受语言自身演变的影响,特别是调形、调值的接近,调类逐渐合并,最终形成两调格局。由于该方言重叠加子尾的构词体系比较发达,语流中音节长度不断增加,故单字调的辨义功能逐渐减弱,最终在海原县城

18、所在地海城镇形成了两声调、三声调两种单字调并存的现象,并且当地人在日常的沟通交流中没有感觉出差异。前字后字阴平上53阳平去13清平清上、次浊上浊平全浊上去声清入、次浊入全浊入阴平上53清平53+3153+5353+3153+5331+5313+3113+5313+3113+5313+1344+3131+5331+53清上、次浊上31+5353+5353+5331+5331+5313+5313+3113+5344+5344+3131+5331+53阳平去13浊平53+3153+1353+1353+3131+5313+3113+1313+1313+1313+3131+5331+53全浊上53+31

19、53+1353+1331+4431+5313+1313+1313+3144+3131+1331+5331+4431+13去声53+1331+1353+3153+4431+4431+5313+1313+1353+4444+3144+4431+4431+44清入、次浊入53+1353+3144+3153+1353+3131+5313+1313+3113+3113+1313+3113+5313+1344+3131+1331+4413+3144+3113+3113+1331+53全浊入53+1331+1353+3153+1313+1313+3113+3113+3113+1344+3113+3113+1

20、313+31阴平上53阳平去13重叠式清平叠字:53+31、13+31清上、次浊上叠字:53+31浊平叠字:31+53、53+31去声叠字:13+31清入、次浊入叠字:31+53、13+31、53+31全浊入叠字:31+53重轻式清平+轻声:53+31、31+44清上、次浊上+轻声:53+31浊平+轻声:53+44、53+13去声+轻声:13+31、44+31清入、次浊入+轻声:31+44、13+31、53+31全浊入+轻声:31+44124(二)三声调方言的演变路径宁夏境内方言单字调以三声调为主,主要体现在兰银官话银吴片和中原官话陇中片方言中,分布于宁夏北部及宁夏南部的西吉县、隆德县、海原县

21、。两种方言片的调类虽然都是三声调,但古今演变属于不同的类型:兰银官话银吴片古平声先以清浊为条件分化为阴平、阳平,后阳平又与上声合并,古入声派入去声,今为阴平、阳平上、去三声;中原官话陇中片古平声先以清浊为条件分化为阴平、阳平,清入、次浊入归阴平,全浊入归阳平,后又出现阴阳平合并,今为平、上、去三声。经方言调查可以确定,兰银官话银吴片皆为三声调方言(阴平、阳平上、去声),暂未发现两声调方言,也就是说,目前宁夏北部方言暂未出现调类合并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银吴片方言单字调的三个调类的调形、调值差异较大(阴平44,阳平上53,去声13),听感差异较大,单字调辨义功能较强,自身不具备调类合并或演变的条件

22、。即使三个调类仍然能够区别意义,但调类的合并趋势并没有改变,如银川市兴庆区大新镇方言的阴平调形出现先高降再平延的情况,调值为411,为降调,与阳平去(调值53)的调形十分接近;石嘴山市惠农区红果子镇方言阴平(55,实际为54)和阳平上(53)调形、调值在不断靠近,如果这种情况进一步演变,那么阴平和阳平上就会发生合并现象。同为三调方言的中原官话陇中片方言大致在近一百年内完成了阴平、阳平的合并,目前三调方言调形、调值差异较大,听感差异也较大,三个单字调辨义功能尚存,方言自身不具备调类合并或演变的条件,如果没有外力作用,该方言仍将长期持续三声调的语音格局。宁夏陇中片方言的上声调值53,去声调值接近5

23、5,目前调形呈高降和高平,随着方言演变的进一步推进,可以预测,上声和去声仍有进一步合并的可能,形成平入、上去的声调格局,最终与临夏型方言演变路径大体一致。(三)两声调方言的演变路径随着调查的深入,西北地区两声调方言现象越来越多。汉语方言声调的主要作用就是区别意义,两个声调已经是调类的最低极限了,如果没有连读变调的作用,两声调方言就基本已经形成了声调的轻重对立。西北地区汉语方言音节不断加长,形成了大批重叠式子尾词或重叠式儿尾词,下面是宁夏海原海城方言的例子。名词:缝缝子、边边子、个个子、衩衩子、坛坛子、碎凳凳子、小杯杯子、绿毛毛子、花叶叶子、树桩桩子、小酒盅盅子、涎水帘帘子、刀把把儿、树苗苗儿、

24、水缸缸儿、襻襻儿纽子。副词:反反子(坐)、正正子(坐)、顺顺子(走)、端端儿(走)。量词:一盅盅子、一碟碟子、一匣匣子、一截截子、一点点儿、一行行子、一两两子。宁夏中宁方言除重叠式名词、副词、量词外,还存在大量重叠式形容词、重叠式动词和量词后缀“子”。动词:睡睡子、洗洗子、坐坐子、等等子、看看子、写写子、翻翻子、干干子、煮煮子、想想子。形容词:长长子、短短子、大大子、小小子、胖胖子、细细子。量词:一排子、两堆子、三把子、四沓子、一帮子、两坨子、三根子、四串子、一时子、一阵子、一会子、一些子;一排排子、一绺绺子、两串串子、三堆堆子;一时时子、一阵阵子、一会会子。综上可知,随着词语音节的增长,单字

25、辨义的功能减退,单字调的作用日益减弱。如宁夏海原县海城镇的方言存在两种单字调类:三声调、两声调,但在实际交流中,当地人并没有察觉到差异,可见单字调的减少并不会影响日常交流,或者说,当地人交流的最小语言单位并不是单字,而是词甚至短语。由于语流中连读变调基本以两声调为基础,所以受连调的制约作用,宁夏海原方言的单字调依然保持两调格局,虽然目前单字调出现了轻重格局,但不会像阿尔泰语系那样形成无声调语言,连读变调的多样性从另一个层面体现了声调在汉语方言中的重要意义。1252023年第2期(总第170期)Journal of North Minzu University四、调类简化原因分析关于西北地区汉语

26、方言调类减少的原因,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受少数民族语言特别是阿尔泰语系的影响,刘俐李、陈其光、邓文靖、莫超、张建军等学者持该观点;另一种认为是汉语方言自身演化的结果,朱晓农、衣莉、付康等学者持该观点。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接触角度看,都是强势语言影响弱势语言。随着普通话推广的不断深入,汉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汉语影响少数民族语言比较明显,反之则影响甚微。西北地区虽然处于语言接触的前沿地带,但宁夏境内基本上都说汉语方言,近百年来较少出现少数民族语言的接触或者混同,但调类仍朝着合并的方向不断发展。付康认为,甘肃临夏城区话的声调合并现象与少数民族语言影响无关,是临夏方言自身发展的结果,因为自明代

27、以来,临夏城区的老百姓接触最为密切的是官话方言6。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西北地区汉语方言调类的合并或减少受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较小,应属于汉语方言自身的演变。也就是说,方言声调的自变是关键因素,语言接触可能发生在很早的时候。目前西北地区汉语方言调类的减少与该地区处于语言接触前沿地带的关联性不强,不能因为西北地区为多民族聚居区就认为是语言接触导致汉语方言调类减少。根据宁夏方言声调演变的几种情况,可以将西北地区汉语方言调类减少的原因归纳为以下两种。(一)调形、调值的相近度曹志耘强调,“调值越相近的调类越容易合并,或者说,调类合并的唯一依据就是调值的相近度”7。朱晓农认为,“声调的内部演化是声调

28、发生变化的内因,我们固然承认语言的变化存在接触的因素,但是声调自身的演化过程更是一个不可遏制和逆转的力量”8。衣莉提出,“调类的合并首先是从调形表现的含混开始的”2(173)。利用Praat软件对宁夏各乡镇方言声调进行分析可知,调形的接近、调值的相近都是促使调类合并的主要因素。以同心县张家垣方言平声为例,老派方言阴平调值213,阳平调值13,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阴平调头略降再升,实际阴平调型的降幅趋于113,阴平、阳平调型、调值不断接近,不过通过阴阳平例字的大量比对,发音人能分辨阴阳平(含清入、浊入)。但是新派方言阴平、阳平已经完成了合流,如:方=房fa13丨天=田tin13丨初=锄tu13丨昏

29、=魂xu13。这种老派分阴阳、新派不分阴阳的情况在宁夏移民方言中表现得更明显。无论理论语言学还是实验语言学结果都说明,西北地区汉语方言调类的合并是其自身演变的结果,而且从调形可知,宁夏方言调类合并的趋势仍在继续。以宁夏盐池方言为例,2008年盐池县城老派方言的调类及调值为:阴平44、阳平13、上声53、去声359;2022年盐池县花马池镇方言的调类及调值为:阴平44、阳平去13、上声53,阳平和去声合流。从各方言不同调类的调形走势可以预知,两调方言将是宁夏方言调类演变的普遍结果,如果没有连读调的加持,还有可能形成重轻式语调格局。(二)多音节化作用除了调形、调值的相似外,随着汉语词汇的多音节化,

30、汉语单字音朝着简化的方向不断发展是必然趋势。如前文所述,西北地区“重叠+词缀”的构词模式不断加长语流音节,从而导致单字调辨义功能的减弱。钱曾怡认为:“汉语声调发展的大趋势是单字调的作用逐渐减弱,有的甚至减弱到不起区别性作用,这种趋势具体表现为汉语声调调类的减少和汉语声调在一定语境中的融合,这种融合是汉语声调走向语调的一种过渡形式。”1宁夏方言子尾、儿尾、重叠加子尾或儿尾式构词十分丰富,以西吉偏城方言为例:“马燕儿”(燕子)、“蛾蛾儿”(蛾子)、“蝉儿”(蝉)、“蚍蜉蚂儿”(蚂蚁)、“蜗蜗牛儿”(蜗牛)、“牛牛儿”(小虫)、“衩衩儿”(口袋)、“铲锅儿”(锅铲)、“桑杏儿”(桑葚)、“甲甲子”(

31、马甲)、“抽抽子”(布袋)。丰富的多音节词可以充分实现别义功能,这从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单字调的别义功能,单字调的作用逐渐减弱,而且宁夏方言很多单字常常无法直接读出单字调值,须126放在连读调或者儿化中进行拆分,如“筛子”的“筛”、“骄傲”的“骄”、“唱歌儿”的“歌”等都需要在连调中切出单字调。邢向东提出了“词调”的概念,即“西北方言中双音节以上的词语中那些不能从单字调的连读音变推导出来的调子”10。这一定义合理地解释了西北地区汉语方言的单字调、连读调、词调的区别与联系,特别是很好地解释了西北地区汉语方言无法读出单字调的音节现象。调形和调值的模糊或相似,汉语方言词语音节的增长,语言交际中以词语为最

32、小语言单位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推动了西北地区汉语方言调类的合并进程,也说明了西北地区汉语方言调类的简化是汉语方言自身演变的结果。参考文献1 钱曾怡.从汉语方言看汉语声调的发展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2).2 衣莉.西北官话单字调合并现象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9.3 翟占国,张维佳.西北官话中的两声调方言J.民族语文,2019(2).4 李蓝.甘肃方言的声调类型及其历史文化背景J.汉语学报,2020(1).5 张秋红.宁夏南部方言语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6 付康.甘肃临夏城区也是两声调方言J.方言,2018(2).7 曹志耘.汉语方言声调演变的两种类型J

33、.语言研究,1998(1).8 朱晓农,衣莉.西北地区官话声调的类型J.语文研究,2015(3).9 张安生.宁夏境内的兰银官话和中原官话J.方言,2008(3).10 邢向东,马梦玲.论西北官话的词调及其与单字调、连读调的关系J.中国语文,2019(1).【责任编辑李小凤】Analysis of Tone Types and Tone Types Merging in Ningxia DialectZHANG Qiu-hong(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North Minzu University,Yinchuan 750021,China)Ab

34、stract:The simplification of the pronunciation of the Chinese dialect in the northwest region,especially the simplification of the tone,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the linguists.Ningxia dialect has four tones,three tones and two tones.From a diachronic perspective,the simplification of pronunciat

35、ion may be affected by the contact of ethnic languages,butfrom a synchronic perspective,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language itself is the main factor leading to the simplification of tone categories.According to the phonetic experiment,the proximity of tone shape and value is an important fact

36、orfor the combination of four-tone dialects into three-tone or two-tone dialects.At the same time,in language communication,the function of monosyllabic tone gradually fades,and the word-formation mode of word tone,reduplication or reduplication and affix further weakens the semantic differentiation

37、 function of monosyllabic tone,that is,the increase of syllable length in the flow i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semantic differentiation function of monosyllabic tone.Both the influence of tone form and tone value and the function of polysyllabic words.Ningxia dialect is developing towards the direction of tone simplification,so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Ningxia dialect tone generally represents the evolution path of thetone of the Chinese dialect in the northwest region.Key words:Ningxia Dialect;Tone Type;Combination of Tone Types1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