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 言随着数字经济时代全面开启,算力作为新的生产力形式正在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中国算力产业在过去数十年中一直处于市场主导的粗放型发展阶段,面临底层技术自主可控不充足,算力互联协同体系不健全,应用生态不深入等诸多挑战。解决这些问题要求中国算力产业由过去的粗放型发展转入高质量发展,从而更好地支持数字经济的发展,服务于中国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为进一步凝聚产业共识,推动我国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数据中心委员会邀请乌兰察布市、韶关市、中卫市、张家口市、资兴市、贵安新区等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及算力产业上下游企业于 2023 年 2 月 28
2、日在十七届中国 IDC 产业年度大典-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正式启动中国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白皮书(2023 年)的编撰工作。白皮书前瞻性的提出了算力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概念,对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总结,并对当前算力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的系统性梳理,进而提出实现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与趋势展望。中国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白皮书编委会2022年2月,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 8 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 10 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推动数据中心合理
3、布局、优化供需、绿色集约和互联互通。我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为积极响应国家要求,深入贯彻落实政策措施,推动国内重点区域数字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数据中心委员会于 2021 年 7 月正式启动“区域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助力产业和政府主管部门牢牢抓住数字产业发展关键点、顺应新趋势、锚定新任务、实现新突破,推进“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发力,实现区域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区域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综合考虑全局及区域产业发展阶段特点,聚焦发展数字核心先导产业、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推进数字园区载体建设、构建多层次数据中心布局体系、
4、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健全地方数字经济发展的“粮仓”和“血库”,提升区域数字产业发展的新高度。区域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习近平总书记在要求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时明确提出,“要加强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以 5G 网络、全国一体化数据中心体系、国家产业互联网等为抓手的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区域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秉持系统观念、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聚全国优势资源,以促进政策落地、产业规划、产业运营、政务数智化、产融平台、智库建设、人才培养等产业发展要素为行动纲领,为区域数字产业
5、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区域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框架区域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总体框架参编单位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数据中心委员会韶关市人民政府中卫市人民政府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张家口市人民政府庆阳市人民政府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管理委员会贵州贵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宜昌市人民政府资兴市人民政府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宁夏东数西算产融研究院韶关市中科新基建产融研究院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北京理工大学中科智道(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智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宝信数据中心有限公司秦淮数据集团万国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北京世纪互联宽带数据中心有限公司上海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科华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科合盈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竹间
6、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北京泰豪智能工程有限公司鹏博士电信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汇源通信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安装有限公司中电系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ABB(中国)有限公司深圳易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奎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宁夏西云算力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华北)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排名不分先后)参编专家(排名不分先后)金和平 黄 超 武 彤 弓瑞峰 沈庆飞 王永真 张晓雪 潘建初 夏 亮 牟笑迎 章登义 田 丰 刘 亮 张炳华 陈 皓 邹建忠 申成纲 孙 彬 王建新 占 滨 王 波 陈调津 何国泊 张 俊 魏 民 张 毅 武月阳 肖春华 张丽娜 白本通 刘
7、和军 刘焕礼 彭松坚 邓 曦 许志鹏 孙丽玫 赵金铭 赵海峰 陈 平 庄 宁 张志玲 CATALOGUE目录第一章 中国算力产业发展概述一、中国算力产业发展现状(一)中国算力供给(二)中国算力产业图谱二、算力产业发展历程(一)粗放型发展阶段(二)高质量发展阶段三、算力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一)上游技术自主可控不充足(二)中游互联协同体系不健全(三)下游应用生态赋能不深入第二章 中国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意义与目标一、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二、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义(一)推动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要求(二)实现数字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三)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三、算力产业高质量发
8、展的目标第三章 中国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举措一、夯实算力基础(一)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二)建设绿色低碳算力设施二、优化算力供给(一)布局互联协同算力体系(二)提供多元泛在算力资源三、促进算力应用(一)推进行业赋能应用创新(二)构建普惠应用服务体系第四章 中国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趋势展望0809091213131313131516181820202021212424242526262728283032概念与定义算力:计算设备根据其内部状态的改变,每秒可处理的信息数据量。算力是设备通过处理数据,实现特定结果输出的能力。算力中心:以 IT 软硬件设备及其供电、制冷等基础设施和为主要构成,具备计算能
9、力的设施,包括通用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超算中心等。算力产业:算力产业是指以计算能力为核心,以硬件、软件和服务为支撑的产业。算力产业链涵盖了由设施、设备、软件供应商、网络运营商构成的上游产业,由基础电信企业、第三方数据中心服务商、云计算厂商构成的中游产业,由互联网企业、工业企业以及政府、金融、电力等各行业用户构成的下游产业。以及由政策支持与产业联盟构成的算力产业的发展保障层。算力产业粗放型发展阶段:认为在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启动之前的发展阶段,中国算力产业发展主要以市场牵引为主,缺乏顶层设计。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阶段:认为以东数西算工程的启动为起点,中国算力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其主要特征是安全
10、可控、绿色低碳、互联协同、多元泛在、融合赋能、普惠共享第一章中国算力产业发展概述11中国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白皮书第一章中国算力产业发展概述1一、中国算力产业发展现状(一)中国算力供给中国算力规模持续高位增长。从计算设备供给侧看,中国算力规模持续增长,在 2018 年-2022 年五年间,中国算力规模从 60EFlops 增长至 302EFlops,保持 50%左右的稳步增长。2022 年中国计算设备算力总规模约 302EFlops1,占到全球计算设备总算力规模的近 33%,中国算力规模增长率也以50%的高位增长超过全球平均增速的 47%。智能算力占比进一步扩大。2022 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
11、178.5EFlops,同比增长 72%,占比59%,已经成为算力供应的主力,相关 AI 服务器出货量达到 28 万台。通用算力规模约 120EFlops,较2021 年增长 26%,占到中国算力总规模的 40%,较 2021 年下降 7 个百分点,相关通用服务器出货量384.6 万台,同比增长 3%。超算算力继续保持稳定快速的增长。图 1 2018 年-2022 年中国计算设备算力总规模中国算力发展指数白皮书(2023 年)1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科智咨询12中国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白皮书东部地区综合算力供应能力处于领先地位。中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开展,2022
12、年已确定了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 8 地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的规划。按综合算力供应能力来看,目前东部算力枢纽节点所在省份算力总体处于领先水平,如大湾区、长三角区域城市排在前列。而西部省份如内蒙古、贵州因具备一定的政策和环境优势,也进入了排名前十。中国综合算力评价白皮书(2023 年)指出,综合算力供应排名前五位的省市分别为广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河北省、北京市,可见东部算力总体处于领先。北上广及周边省份市场需求旺盛,算力、存力、运力和环境整体处于较高水平,综合算力指数总体较高。其中广东省大中型数据中心机架规模已达 62.5 万个标准机架,在建大型、超大
13、型数据中心的总建设规模超 16.9 万个标准机架,算力约占全国 12%左右;2022 年河北省在用大型以上数据中心 42 个,机架总规模达 52.6 万标准机架,在建及规划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的总建设规模超 40 万标准机架,预计到 2023 年底算力总规模将达到20EFlops;上海在用标准机架数 41.5 万,在建数据中心标准机架规模 20 万,算力总规模约 14Eflops。相对东部地区庞大的算力规模,西部地区算力需求和算力规模小的多,西部算力也主要集中在八大枢纽的甘肃省、贵州省、内蒙古,其中贵州在建及投运重点数据中心达 37 个,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 18 个,在中西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14、;川渝在全国范围内属于前列水平,且成都和重庆在 2023 年均被评选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十大城市之一,算力发展前景广阔。图 2 2021&2022 年中国算力内部结构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科智咨询内环:2021 年外环:2022 年13中国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白皮书智能算力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在智能算力方面,2022-2023 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公布了 2022 年中国 AI 计算力城市排行,排名前五的城市分别是北京、杭州、深圳、上海和广州。这五个城市的政策引导和配套政策保障完善,智算基础设施投入充分,均已具备百家 AI 企业集聚、十万级人才保障,千亿级 AI 产业集群规模的连
15、线优势。从区域分布来看,截至目前,中国在建及规划中的智算中心超过 40 个,长三角地区智算中心超 10 个,其中江苏省在建及规划中智算中心 7 个,京津冀智算中心 6 个、中部地区 6 个,其他位于西部地区,可见人工智能算力也主要聚集在东中部地区或全国经济发达省份。图 3 2023 年综合算力指数排名前 5 位图 4 中国各省市在建及规划中智算中心数量(单位:个)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院数据来源:科智咨询14中国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白皮书(二)中国算力产业图谱算力已经成为了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算力产业也在迅速崛起,构建起了一体化的算力服务体系。从上游的设施
16、、设备、软件和网络供应商,到中游的基础电信运营商、第三方数据中心服务商和云计算服务商,再到下游的行业用户,以及发展保障层的政策支持和产业联盟,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算力产业上游,主要包括设施、设备、软件和网络供应商。设施供应商提供能源电力供应,设备供应商提供芯片、服务器、存储等,软件服务商提供操作系统、数据库、安全,网络服务商提供稳定的网络带宽,共同为各行业提供稳定、高效的算力支持。算力产业中游,主要包括基础电信运营商、第三方数据中心服务商和云服务商。基础电信运营商和第三方数据中心服务商提供专业的数据中心建设、运营和维护服务。云服务商运营和维护各种算力设施,提供计算、存储、数据库等云服务。算力
17、产业下游,主要包括工业、教育、金融、交通、医疗、能源等行业的用户,它们对算力的需求各不相同,因此需要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例如,金融行业需要高可用性、高可扩展性的算力服务,医疗图 5 中国算力产业图谱信息来源:科智咨询整理15中国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白皮书行业需要处理海量的医疗数据等。在算力产业的发展保障层,主要包括政策支持与产业联盟。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算力产业发展,推动数字化转型。产业联盟则汇聚了众多企业和机构,共同推动产业发展。二、算力产业发展历程东数西算工程2的正式启动标志着中国算力产业发展从粗放型发展转入高质量发展。(一)粗放型发展阶段中国算力产业起步于部分政府、央国企自建自用机房
18、,电信运营商面向政府和大型企业提供数据中心业务形成了算力产业的雏形。2001 年中国互联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网站数量激增,各种互联网设备如服务器、主机、出口带宽等设备与资源集中放置与维护需求激增,主机托管、网站托管等商业模式出现,数据中心得到广泛认可,第三方 IDC 服务商出现,围绕主机托管提供数据存储管理、安全管理、网络互连、出口带宽网络服务等,数据中心具备了核心计算和核心业务运营支撑功能。随后云计算服务这种新的商业模式进一步推动了算力产业的发展。算力产业在这一阶段的发展是市场自发推动的,虽然发展较快,但发展过程中缺乏顶层设计,算力产业基础设施布局偏于东部发达地区,通用算力建设过剩,数据安全
19、及绿色节能方面也面临挑战。(二)高质量发展阶段2022 年初,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国家从顶层设计上对算力基础设施布局进行了规划,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东数西算工程的启动代表着算力产业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2022 年底,OpenAI 的 ChatGPT 让人工智能应用落地成为现实,中国的云计算和 AI 科技公司迅速跟进,产业大模型的迅速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对算力产业的需求。智能化的加速将深刻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这就要求中国必须快速解决算力产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转向追求高质量
20、发展,形成自主可控的计算设备产研体系、科学布局的算力供应网和不断创新的算力应用市场。三、算力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一)上游技术自主可控不充足芯片制造和设计能力不足。虽然中国算力发展迅猛,但仍然面临技术不成熟和科技创新不足方面的制约,出现了算力“卡脖子”的问题。算力的提升需要强大的处理器和高效的计算设备,然而中国在芯东数西算工程于 2022 年初正式启动216中国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白皮书片技术方面长期落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芯片产业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芯片制造领域的技术积累和自主研发能力相对滞后,尤其是高端芯片核心技术还主要掌握在少数发达国家手中,导致中国长期依赖进口。通用服务器芯片市场长期被美
21、国公司英特尔的 X86 架构所主导,2022 年英特尔独占 70.77%、AMD 市场份额为 19.84%,两家就占到 90%以上,AI 服务器芯片市场美国企业 NVIDIA 市场份额也超过90%,这种过度依赖进口的情况使得中国算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很大制约。2022 年 10 月 7 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宣布扩大对中国芯片及设备的出口限制,其中包括:高端芯片及包含高端芯片的计算机禁止出口给中国,并管制用于生产 16nm 及以下逻辑芯片、18nm 及以下 DRAM 芯片、128 层及以上 NAND 芯片的设备。2023 年 10 月 17 日美国商务部宣布新的出口限制,进一步禁止向中
22、国销售先进的人工智能芯片,新的规定禁止销售包括但不限于 A100,A800,H100,H800,L40,L40S 以及 RTX 4090 在内的性能较高的 AI 芯片。中国先进芯片制造设备、材料及工艺也存在“卡脖子”问题。目前中国在半导体下游的封装测试上基本处于世界前列,中游的设计环节也基本上能够实现国产化替代,而上游的材料设备和中游的制造则是中国半导体产业链的薄弱环节。镀膜机、光刻机、离子注入机等核心设备的国产化率仍很低。2022 年,中国芯片制造的核心设备光刻机几乎全部依赖进口,镀膜机、离子注入机设备国产化率低于 5%。在芯片制作工艺上,中国大陆地区能实现 28nm 芯片量产以及 14nm
23、 芯片小规模量产,但 14nm 以下的自产率还非常低,很难制造出 7nm、5nm 以及更低的工艺节点,进一步限制了中国高新科技企业的发展。除芯片外,在高密度 GPU 和操作系统上与国外领先水平也存在技术差距。例如 GPU 核心算法的处理器计算速度、能效比以及稳定性相对落后于国外,国外的 GPU 芯片巨头如 NVIDIA、AMD 等拥有先进的架构设计技术,能够实现更高的计算精度和更低的功耗。中国操作系统的内核技术对 Linux 社区有所贡献,但在图形栈、数学库、加解密库与 SSL 等方面的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投入和提升。算力设施能源利用效率和算力碳效(CEPS)水平低下。近 10 年,数据中心的数量
24、不断增多而带来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压力日益突出。因此,提高算力设施能源利用效率和算力碳效水平已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中国的数据中心规模庞大,在全球市场占有较大份额。然而,由于早期技术水平有限,加上部分厂商追求低成本等因素,导致中国数据中心能源利用效率较低。据统计,目前我国仅有 41%的数据中心PUE 在 1.4 以下3,这意味着大多数数据中心仍然面临着诸多环保挑战,如能源消耗过高、碳排放过多等问题,绿色低碳数据中心的实践还任重道远。近年来,随着技术和管理手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数据中心能源利用效率有了显著提升。2022年中国在用数据中心 PUE 平均值为 1.52,较 2015 年提高了 0
25、.19,但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4。中国智能计算产业联盟东数西算下新型算力基础设施发展白皮书中国信通院中国综合算力评价白皮书(2023 年)3417中国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白皮书与此同时,中国数据中心的算力碳效水平也亟待提升。尽管近年来数据中心绿色能源使用比例有所上升,但由于整体规模较大,其碳排放总量依然较高。据估计,全球数据中心行业将在未来几年内加大对绿色能源的投入,预计到 2025 年全球数据中心绿色能源应用比例将达到近 60。然而,不同的地区之间仍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欧洲地区由于政策驱动和市场环境的影响,该地区的数据中心更倾向于采用绿色能源供电,而在亚洲和其他新兴市场的比例则相对较低。中国
26、的数据中心正在加大利用绿色能源的步伐。工信部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提出持续开展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明确提出“算力+能源”的创新赋能模式:加快建设能源算力应用中心,支撑能源智能生产调度体系,实现源网荷互动、多能协同互补及用能需求智能调控。推动鼓励龙头企业以绿色化、智能化、定制化等方式高标准建设数据中心,充分利用现有能源资源优势,结合自身应用需求,提供“能源流、业务流、数据流”一体化算力。但整体而言,数据中心绿色能源应用占比仍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同时,国内数据中心普遍面临着供电质量不稳定、电价偏高等问题,限制了绿色能源的应用推广。(二)中游互联协同体系不健全中游的互联协同体系还不够健
27、全,具体体现在算力基础设施区域过度集中、缺乏统一的算力调度体系和平台、通用算力和智能算力供应不平衡等。算力基础设施区域过度集中。数字经济条件下,海量数据和丰富场景激发了算力需求的猛增,中国的算力基础设施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迅速扩张和发展。尤其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个地区聚集了大量的算力资源,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算力基地之一,然而这三个地区的集中度过高可能导致地区间协同发展不平衡。由于资源过度集中,这些地区的算力基础设施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其他地区,造成了地区间的失衡,很难实现跨地域、跨组织的大规模资源共享和协同计算,这不利于全国各地均衡发展,也可能造成算力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高度集中的算力基础设施
28、将加剧网络拥堵现象。当大量的数据处理需求集中在一个地方时,容易造成网络拥塞和延迟。尤其是在云计算领域,这种情况更为严重。缺乏统一的算力调度体系和平台。中国算力体系由多家企业组成,其中包括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等知名的云服务商,以及众多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巨头等,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基础设施、技术框架和商业模式。目前国内各大算力供应商各自独立运营自己的基础设施,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平台或体系进行算力资源的调度和交易。这种现象带来的弊端有很多:首先,算力资源不能有效利用,因为不同公司之间的资源无法实现合理调配。其次,竞争激烈,算力资源的价格非常高昂,一些小型企业和初创公司难以负担高昂的成本。再次,服务质量
29、不稳定,无法满足客户需求。最后,网络安全性较差,没有统一的安全标准和管理规定,容易出现数据泄露等问题。18中国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白皮书通用算力和智能算力供应不平衡。中国通用算力基础设施仍存在供大于求的问题,2022-2023 年中国 IDC 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全国数据中心整体上架率不足 60%,空置较高,近年来新基建政策提升了数据中心产业热度,市场供给快速增加。而在需求侧,公有云客户前期资源池部署告一段落,互联网行业创新业务发展仍需时日,传统行业需求尚未得到释放,上架率出现一定下降。另一方面跨区域算力的需求并未得到充分调动,跨区域服务商未充分调研异地需求便大规模建设机房,导致机柜资源浪费
30、。而且海量数据传输困难,算力的即时调度难度大,各算力中心间也缺少任务协同和资源流通共享,也导致跨广域数据交互效率低,供需矛盾较为突出。智能算力市场则呈现出一种“供不应求”的态势。在供需方面,数据爆炸、人工智能的兴起、大规模计算需求以及云计算的普及导致智能算力需求爆发增长,此类计算任务需要依赖专业的硬件和软件平台来实现,但市场上的一些核心组件仍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阻碍了国产智能算力的发展。此外,由于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限制,中国企业无法提供足够多的高性能计算设备来满足市场的需求。例如,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通常需要高性能的图形处理单元和大规模的数据集。然而,这些硬件设备并不是普遍可得的,供应量有限,导
31、致了智能算力的缺乏。智能算力的训练和应用通常需要大量的数据来支持。获取高质量的、标注完整的数据并不容易,在某些领域,特定类型的数据可能非常稀缺,限制了智能算力的发展和应用。除此之外,还有智能算力领域人才缺乏,智能算力硬软件成本高昂的限制等问题,也导致了智能算力难以大规模发展。(三)下游应用生态赋能不深入对下游行业应用的下沉力度不足。在当前的数字化时代,算力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算力产业在下游应用生态赋能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导致算力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缺乏对下游应用的深度理解和支持。算力产业的技术门槛较高、供给方集中度较高,导致下游应
32、用集中在高端行业和大型企业,多样性不足。算力产业在为下游应用提供支持时,对于众多行业往往缺乏对应用场景的深入理解和需求洞察。这导致算力产业无法为下游应用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支持,难以满足应用场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需求。缺乏与下游应用的紧密合作。目前算力产业的合作主要集中在技术和服务能力的提供,缺乏与行业的深度融合。同时算力产业与下游行业之间缺乏相互交流,使得算力产业无法及时了解下游应用的需求和反馈,同时也限制了下游应用对算力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缺乏对下游应用的技术培训和支持。算力产业往往忽视了为下游应用提供必要的技术培训和支持。这导致下游应用人员难以掌握和使用先进的算力技术,从而限制了算力技
33、术在下游应用中的普及和应用效果。19中国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白皮书普惠应用算力生态建设不完善。中国算力产业对下游应用生态赋能不足是不能忽视的问题,但是在构建普惠应用算力生态这方面也存在以下问题:缺乏统一规划:普惠应用算力生态的构建需要统一的规划和标准,以确保各个参与方能够协同合作、互利共赢。然而,由于不同行业和地区的发展重点和目标不同,以及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导致普惠应用算力生态的构建面临一定的困难。技术瓶颈制约:由于算力技术的复杂性和专业性,目前还存在一些技术瓶颈尚未突破,如算力资源的调度、优化和管理,以及算力与算法的协同和优化等。这些技术瓶颈的制约,使得算力普惠应用生态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34、。缺乏应用场景:构建算力普惠应用生态需要广泛的应用场景来支撑。然而,当前算力普惠应用生态在应用场景方面还存在不足。具体来说,一些领域的应用场景比较碎片化,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同时,一些领域的应用场景缺乏足够的创新和拓展,难以满足算力普惠应用生态的发展需求。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构建算力普惠应用生态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政策引导。然而,当前中国政府在算力普惠应用生态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还存在不足。具体来说,缺乏针对算力普惠应用生态的专项政策,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政策体系,同时政策在细节上不够明确,缺乏可操作性并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导致政策执行效果不佳。这导致构建算力普惠应用生态的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政策
35、支持和引导,给相关企业和机构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困难。20中国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白皮书第二章中国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意义与目标21中国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白皮书第二章 中国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意义与目标2一、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中国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要求算力产业“量”不断扩大,还要求算力产业能够实现“质”的提升,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表现为安全可控、绿色低碳、互联协同、多元泛在、融合赋能及共享普惠等六个特征:安全可控:CPU、GPU、操作系统、存储等关键产品技术自主可控,数据传输、存储和使用安全,提供可靠的算力服务能力。绿色低碳:引入绿色能源、有效利用液冷、储能及综合能源等技术,建
36、设高能效、低碳排的算力设施,以绿色低碳算力赋能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互联协同:东西部算力设施协同互补,基于统一标准体系进行调度和交易,实现多源异构算力的跨区域互联互通,提升利用效率。多元泛在:通用算力、智能算力和边缘算力多元供给,云边端算力泛在分布,满足未来智能社会的算力增长需求和多元架构诉求。融合赋能:算力资源与行业应用深度融合,赋能工业、教育、金融、交通、医疗、能源等行业数智化转型实践。图 6 中国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征信息来源:科智咨询整理22中国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白皮书共享普惠:普惠算力资源服务于个人、中小企业及科研机构,保障生活、惠民场所的智能服务算力应用需求。二、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
37、义(一)推动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要求算力产业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驱动作用,算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可以带动数字经济的发展,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水平。首先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推动其他产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服务质量,推动其他产业的整体升级;其次算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能够为新技术、新应用、新模式的创新提供支持,推动经济社会的创新发展;最后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提升国民经济发展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算力产业将创造更多高科技质量的产品服务和就业岗位,提升这些产品服务的竞争力,从而形成创新和科技驱动的经济形态,是国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二)
38、实现数字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数字经济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的产物,而算力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核心资源,将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动能。目前中国数字经济占 GDP 比重已经由 2018 年的 34.8%提升至 2022 年的41.5%。统计中国近五年的数字经济规模及占 GDP 的比重也可见,数字经济的增长与算力规模增长具有一致性,算力规模对于推动数字经济规模增长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图 7 2018 年-2022 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增长率及占 GDP 比重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IDC、科智咨询23中国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白皮书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提升数字经济对 GDP 的带动作
39、用:首先,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才能提供更加高效的计算和分析能力,帮助社会、企业更好地利用数据,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更好地释放数据价值;其次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够提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的效率,可以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再次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实现算力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进而推动国民经济的整体数字化水平。(三)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随着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正在由工业经济时代的电力变为算力,因此算力产业的发展水平也将成为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首先,算力产业是数字经济时代的
40、核心产业,算力产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数字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因此算力产业的发展指标也将成为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其次,算力产业发展对其他产业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对其他产业发展有积极带动作用,算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能够带动其他产业发展水平,进而提升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此外,算力产业的发展水平还能够体现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在竞争中获得优势的关键因素。三、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算力规模目标:到 2025 年,中国算力设施算力总规模超过 300 EFLOPS,建设智算中心 50 个,确保智能算力占比达到 35%,东西部算力平衡协调发展。安全可控目标:到
41、2025 年根本改变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5,形成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产业体系,提升核心产业竞争力,着力提升基础软硬件,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和生产装备的供给水平,强化关键产品自给保障能力6。绿色低碳目标:到 2025 年,数据中心基本形成绿色集约的一体化运行格局7,全国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平均电能利用效率降到 1.3 以下,国家枢纽节点进一步降到 1.25 以下,绿色低碳等级达到 4A级以上,改建核心机房 PUE 降到 1.5 以下。互联协同目标:到 2025 年,全国范围内数据中心形成布局合理、绿色集约的基础设施一体化格局8。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2021 年 1
42、1 月,国管局联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印发深入开展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引领行动促进碳达峰实施方案2021 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2022 年国务院“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57682020 年,发改委、网信办、工信部和能源局关于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2021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24中国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白皮书多元泛在目标:加速打造多层次的、云边端泛在部署算力设施体系,推动不同计算架构的智能算力与通用算力协同发展,满足均衡型、计算和存储密集型等
43、各类业务算力需求。融合赋能目标9:打造一批算力新业务、新模式、新业态,在工业、教育、金融、交通、医疗及能源等重点领域打造 30 个以上应用标杆。共享普惠目标:打造集成多方算力资源和开发平台的算力服务,鼓励各地为中小企业、科研机构提供普惠算力资源,降低算力使用成本和门槛,保障算力使用需求。推动算力在更多生产生活场景的应用落地。92023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等六部门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5中国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白皮书第三章中国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举措26中国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白皮书第三章 中国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举措3一、
44、夯实算力基础(一)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ICT 基础设施已经成为各行业的基础,成为全球各国家竞争的主要力量,要夯实 ICT 基础设施,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是必要。因此要建立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产业体系,着力提升基础软硬件,核心电子元器件和生产装备的研发和供给水平,培育先进专用芯片生态,推动 CPU、GPU、操作系统、存储等关键产品和技术试点验证,构建软硬件相互适配、协调发展的生态体系。2023 年中国算力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强调了构建算力相关软硬件生态体系的重要性,强调通过加强各个环节的协同合作,包括硬件、软件和应用等方面的配套建设,提高中国整体的算力水平。CPU、GPU 等芯片是 ICT 产业
45、核心基石,其产业链自主可控是实现科技自强的基础保障,未来要突破高端芯片的技术制约,完善芯片产业生态。首先应重视顶层设计,通过制定芯片零部件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计划或路线图,确定产业发展的长期战略框架,并在不同时期根据国内外状况制定适宜的政策和规划,有序引导产业发展。其次落实推动产业链各环节研发的具体措施,在芯片设计环节上应积极支持中国自研架构的推进,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推动芯片架构国产替代,同时支持国内企业加入 RISC-V 开源架构生态体系,降低 ARM 在芯片架构 IP 市场垄断地位造成的供应链风险;在芯片制程环节加速光刻、蚀刻、沉积、清洗等高度精密的技术专研,以及加快硅晶圆、光刻机、光刻胶等
46、关键设备材料的深度研发;在政策和资金等多方面鼓励支持科研机构、企业自主创新,实现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等链路环节的独立自主,打造成完整的半导体芯片产业生态环境;在芯片封装测试环节虽然技术相对成熟,但与国际说依旧存在差距,应鼓励国内芯片生产商在资金投入、设备更新、人才引进、技术研发等方面加大投入,进一步提高技术的专业度和可信性,实在全产业链的独立自主。聚力攻坚基础软件,配套硬件基础设施发展,构建算力相关软硬件生态体系。中共中央政治局在2023 年 2 月 21 日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了第三次集体学习,再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号召打好科技仪器设备、操作系统和基础软件国产化攻坚战习。要完善桌面、服务器、
47、移动终端等操作系统产品及配套工具集,推动操作系统与数据库、中间件及各类应用的集成、适配、优化;加速分布式数据库、混合事务分析处理数据库、共享内存数据库集群等产品研发和应用推广,开展高性能、高可靠的中间件关键产品及构件研发;推进软件集成开发环境相关产品和关键测试工具的研发与应用推广;尤其关键基础软件操作系统方面要注重生态的搭建,通过建立开源操作系统国内自主根社区,推进国产操作系统“技术收敛”,改变当前国产操作系统厂商“散”和“小”的局面,从上游根社区上进行技术统一,将创新成果持续汇27中国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白皮书聚在中国原生根社区,为国内操作系统产业发展增添新动能,此外可以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所、高
48、校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提升操作系统与底层硬件的兼容性、与上层应用的互操作性,在应用兼容、应用质量和应用体验方面提升用户用户满意度,累积多行业多领域用户规模。(二)建设绿色低碳算力设施绿色算力是算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指出要发展促进绿色低碳算力,实现绿色低碳算力要求数据中心的设计建设、技术选型和设备选择等方面注重高效、节能和低功耗,以降低数据中心 PUE,大规模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强化能降碳技术创新应用,支持基础设施层液冷、储能等新技术推广使用;积极引入绿色能源,大幅提升数据中心风电、光电、水电清洁能源使用比例,最终提升算力碳效水平。提出加
49、快建设能源算力应用中心,支撑能源智能生产调度体系,实现源网荷互动、多能协同互补及用能需求智能调控,提供“能源流、业务流、数据流”一体化算力。提升算力基础设施能源利用率。PUE 通常被作为数据中心能源效率的衡量指标,PUE 值越接近 1,表示数据中心的绿色化程度越高。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 年)明确提出到2023 年底,新建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 PUE 降低到 1.3 以下。降低 PUE 可以通过优化数据中心电力设备和空调系统,采用高效的 UPS 设备、改善配电线路等方法,减少能源损失,采用更高效的空调设备、合理规划空调系统的布局和设计、利用冷热通道隔离技术等方式,提高冷
50、热空气的分隔效果,减少能源消耗;还可以选择低功耗、高效能的服务器设备,同时合理规划机柜的排列方式,利于热量的散发和空气流通,降低冷却负荷;动态调整数据中心的供电和冷却策略也是提高能源效率的关键,通过智能化的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数据中心的温度、湿度以及能源消耗情况,避免资源浪费。加强算力与热力的耦合,即因地制宜,利用压缩热泵、吸收制冷等低温余热回收技术实现数据中心余热的再利用,实现与热力网的协同共赢,并提高数据中心灵活性。推广液冷等绿色低碳新技术的应用。随着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创新应用将成为推动中国基础设施绿色发展的关键所在,以技术创新促进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变革、优化数据中心环境的趋势不断增强,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