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女性盆底器官脱垂患者的尿动力学特征_高泽寿.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71241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80.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女性盆底器官脱垂患者的尿动力学特征_高泽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女性盆底器官脱垂患者的尿动力学特征_高泽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女性盆底器官脱垂患者的尿动力学特征_高泽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4 张杰 经右腋下小切口与胸骨正中切口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效果对比分析J 医药前沿,2020,10(19):130 131 5 刘迎龙,苏俊武 建国70 年来我国先天性心脏病诊治回顾与进展 J 中国医药,2019,14(9):1281 1284 6 曾祥君,王信杰,虞华,等 胸骨下段小切口体外循环直视手术治疗儿童简单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的疗效及安全性 J 重庆医学,2017,46(23):3264 3266 7 兰占占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右侧腋下小切口直视手术的临床效果J 中国实用医刊,2018,45(10):88 90 8 尤国宙,王美线,曹辛 右腋下小切口直视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2、 10 例的临床体会J 云南医药,2018,39(4):318 319 9 李耀杰,汤素娜,王保收 经导管介入封堵术和外科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J 四川解剖学杂志,2019,27(4):48 49 10 李进华,戴江,韩博,等 小切口在成人心脏外科中的应用 J 心肺血管病杂志,2019,38(4):395 398 11 艾峰,张岩伟 右胸小切口在小儿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6):32 33 12 傅金利 腋下微创直切口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9,17(5):145 146 13 安卓翌,翟少峰

3、,李佳弟,等 右侧腋下小切口直视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J 心肺血管病杂志,2017,36(2):102 105 14 韦武利,吴先球,向敏峰,等 右腋下小切口在小儿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7,15(2):159 161 15 朱草原,马魁 右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效果分析J 河南医学研究,2018,27(1):45 46临床研究收稿日期:2022 03 08基金项目:福建省卫生厅厅级课题(JDZX201921)。作者简介:高泽寿(1985 )男,研究生,主治医师,从事泌尿外科专业 11 余年。女性盆底器官脱垂患者的尿动力学特征*高泽寿1,黄锦

4、华2(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1.泌尿外科;2.护理部,350004)摘要:目的探讨女性盆底器官脱垂患者尿流动力学检查参数变化,分析其对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 年 1 月 2021 年 12 月于本院盆底医学中心就诊的 103 例女性患者,其中盆底器官脱垂患者 60 例,无盆底器官脱垂患者 43 例。分析其尿流动力参数,包括患者初始尿意、初始急迫尿意、强烈尿意、最大尿流率、尿道阻力因子、膀胱梗阻指数、标准化的逼尿肌收缩力、逼尿肌收缩力等级、膀胱顺应值等指标,评价盆底器官脱垂对膀胱功能的影响。结果盆底器官脱垂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标准化的逼尿肌收缩力、逼尿肌收

5、缩力等级以及膀胱顺应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龄女性发生盆底器官脱垂风险增高,同时盆底器官脱垂患者发生尿失禁的可能性升高,盆底器官脱垂对逼尿肌收缩力及膀胱顺应性有一定的影响。关键词:盆底器官脱垂;尿动力;膀胱功能中图分类号:71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 4141(2023)01 0020 04U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female patients with pelvic organ prolapseGAO Zeshou1,HUANG Jinhua2(1.Department of Urology;2.Nursing Depa

6、rtment;The Affiliated Peoples Hospitalof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350004,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urodynamic parameters in female patients with pelvic organ prolapse,and toanalyze its effects on bladder function.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7、was performed on 103 female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PelvicFloor Medical Center of our hospital from Jan.2019 to Dec.2021,including 60 patients with pelvic organ prolapse and 43 patients02云南医药 2023 年第 44 卷第 1 期without.Analyzed the urodynamic parameters,including initial urination sensation,initial u

8、rgent urination sensation,strong urinationsensation,maximum flow rate,urethral resistance factor,obstruction of bladder index,standardized detrusor contractility,detrusorcontractility grade and bladder compliance value,and then evaluate the effect of pelvic organ prolapse on bladder function.esultsT

9、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differences of age,incidence of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tandardized detrusorcontractility,detrusor contractility grade and bladder compliance between the pelvic organ prolapse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P 0.05).Conclusions The risk of pelvic organ prola

10、pse is increased in elderly women,and the possibility of urinary incontinence inpatients with pelvic floor organ prolapse is increased.Pelvic organ prolapse has a certain impact on detrusor contractility and bladdercompliance.Key words:pelvic organ prolapse,urodynamics,bladder function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11、organ prolapse,POP)是指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或功能障碍,造成盆腔器官从正常解剖位置的下降。它是女性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据报道患病率在 2 50%之间,绝经后妇女的患病率更高1,2。保守治疗和手术矫正是 POP 患者的两种主要治疗方法3。据统计,约有 11.1%的女性因盆底器官脱垂或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接受手术4。因此术前常需行尿流动力学检查评估患者膀胱储尿功能及排尿功能。本文回顾性分析了 2019 年 1 月2021 年 12 月于本院盆底中心行尿流动力学检查的患者的资料,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 20

12、19 年 1 月 2021 年 12 月因下尿路症(low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于本院盆底医学中心就诊的 103 例行尿流动力学检查的女性患者,年龄 25 81 岁,平均(57.3 12.7)岁;根据是否有 POP 将患者分为 2 组,其中 POP 组 60例,无 POP 组 43 例;POP 组中阴道前壁膨出度29 例、度 10 例、度 6 例,阴道后壁膨出度8 例、度 3 例,子宫脱垂度 3 例,度 1 例。经病史、体格检查、尿失禁问卷表简表、尿垫试验及尿流动力学检查证实 SUI 患者 48 例,无 SUI患者 55 例。纳入标准:患者配合完成尿流动力学

13、检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盆腔手术史、下尿路手术史、合并颅脑脊髓等神经系统疾病或神经系统外伤等患者。1.2仪器与方法尿动力学检查仪器为莱博瑞尿动力检查仪,根据国际尿控协会推荐的方案进行尿动力学测定。患者取半坐截石位,排除 F8 尿道测压管、直肠测压管及连接管的空气,将尿道测压管插入尿道,放除残余尿后将直肠测压管插入直肠,确认患者耻骨联合上缘与压力传感器顶帽处于同一水平,点击软件窗口控制面板上的“全部置零”进行调零,用生理盐水灌注膀胱,匀速进行,速率为30 40 mL/min,灌注至患者不能耐受,嘱其排尿,同步测量各参数指标。1.3观察指标尿动力学检查主要观察指标:测量并记录患者初尿意灌注

14、量、初急迫尿意灌注量、强烈尿意灌注量、最大尿流率、膀胱最大容量、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尿道阻力因子(urethral resist-ance factor,UA)、膀胱梗阻指数(obstruction ofbladder index,OBI)、标准化的逼尿肌收缩力、尿道阻力等级、逼尿肌收缩力等级、排尿过程中最大逼尿肌压力及膀胱顺应值等指标。1.4评价标准1.4.1尿道阻力等级共分为 0 VI 七个等级,记为 1 7 分。1.4.2逼尿肌收缩力等级分 6 个等级,分别为 VW(非常弱)、W(弱 )、W+(弱+)、N (正常 )、N+(正常+)、ST(非常强),记为 1 6 分。1.4.3压力性

15、尿失禁诊断标准有加腹压漏尿主诉、压力诱发阳性且 1h 尿垫试验2 者判定为压力性尿失禁。术前没有 SUI 症状术后出现了客观证实的 SUI 者定义为术后新发 SUI。1.5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23.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依据有无 POP 将数据分为 2 组,近似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不满足正态分布的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进行2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2 组尿动力学参数比较POP 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初尿意灌注量、12云南医药 2023 年第 44 卷第 1 期初急迫尿意灌注量和强烈尿意灌注量符合近似正态分

16、布,采用 t 检验对比 2 组数据,分析结果见表1。2 组患者在年龄分布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在初尿意灌注量、初急迫尿意灌注量、强烈尿意灌注量及膀胱最大容量无统计学差异(P 0.05)。见表 1.表 12 组患者年龄及尿动力参数比较(x s)对照组POP 组P年龄(岁)54.0 14.159.7 11.20.025初尿意灌注量(mL)138.7 86.5149.1 58.90.470初急迫尿意灌注量(mL)232.6 120.9248.9 99.60.456强烈尿意灌注量(mL)366.2 146.0401.0 110.70.192膀胱最大容量(mL)384.6 124.84

17、23.5 132.60.7302.22 组患者尿动力参数比较正态性检验显示 2 组数据在最大尿流率、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UA、OBI、标准化的逼尿肌收缩力、尿道阻力等级、逼尿肌收缩力等级、排尿过程中最大逼尿肌压力及膀胱顺应值等指标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分析结果见表2。2 组数据在 UA、OBI 及排尿过程中最大逼尿肌压力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 22 组患者尿动力参数比较(平均秩次)对照组POP 组ZP最大尿流率(mL/s)58.0347.681.7370.082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cmH2O)54.3050.350.6620.508UA(cmH2O)46.9

18、659.032.0460.041OBI(cmH2O)45.0257.002.0060.045标准化的逼尿肌收缩力(cmH2O)52.8751.380.2510.802尿道阻力等级56.5748.721.4910.136排尿过程中最大逼尿肌压力(cmH2O)59.1946.852.1540.031逼尿肌收缩力等级56.1449.031.1910.234膀胱顺应值52.9251.320.2710.7872.32 组患者 SUI 发生率方面比较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压力性尿失禁,2 组患者SUI 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5.851,见表 3。表 32 组患者 SUI 比较 n

19、(%)SUI无 SUIPOP 组34(33.0)26(25.2)对照组14(13.6)29(28.2)25.851P0.0163讨论在讨论尿动力学检查及其参数之前,首先对膀胱和盆底的解剖学和生理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下尿路包括膀胱和尿道,进行着尿液储存和排泄功能。膀胱壁的平滑肌必须在充盈期放松,在排尿时收缩。膀胱和尿道与盆底结构密切相关,因此,最佳的膀胱功能不仅取决于完整的下尿路神经肌肉系统,而且还取决于功能良好的盆底结构,以提供足够的解剖支撑,盆底的支持功能是由肌肉和结缔组织共同完成的,当 POP 发生后,可能进一步导致患者下尿路功能的变化,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或者膀胱功能障碍。下尿路功能障碍通

20、常分为膀胱贮存障碍和膀胱排空障碍,即储尿期和排尿期症状。而尿流动力学检查是依据尿流体力学和电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检测下尿路各部压力、流率及生物电活动,从而了解尿路排送尿液的功能和机制,以及排尿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变化,因此,尿流动力学检查可帮助评估膀胱和尿道的功能。1994 年 Delancy 提出“吊床假说”,认为尿道22云南医药 2023 年第 44 卷第 1 期中段下方耻骨宫颈筋膜、阴道前壁、肛提肌等组成吊床样结构,维持尿道闭合压5。当盆腔器官脱垂发生时,吊床样结构破坏,膀胱尿道角度消失;同时当患者腹压增加时压力只能传导至膀胱而不能传导至近端尿道,导致尿道内括约肌关闭不全进而引

21、起压力性尿失禁。付锦高等6 研究发现,女性盆底器官脱垂对下尿路症状的储尿期、排尿期及排尿后均有不同程度影响。盆底肌肉和筋膜薄弱使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增加 2.4 倍,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随着膨出的严重性和膨出内容的增多而增加7,8。本研究结果证实了 POP 组与对照组在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6),前者发生压力性尿失禁风险增加。POP术前有必要通过尿动力学检查进一步判断患者是否合并有隐匿性压力性尿失禁。该研究还发现,2组数据在 UA、OBI 及排尿过程中最大逼尿肌压力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研究发现膀胱出口梗阻是重度 POP 患者尿动力学检查的常见发现之一9。推测是因为

22、盆腔器官脱垂患者,长期严重的膀胱膨出致使尿道折叠、膀胱出口梗阻,膀胱过度牵拉,导致膀胱感觉和运动功能下降和尿道阻力增加,从而引起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排尿功能异常。盆底组织存在雌激素、孕激素受体,这些受体主要存在于纤维母细胞及韧带平滑肌的细胞核内8。随着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盆底肌肉韧带组织支持力下降,韧带及结缔组织缺乏弹性及坚韧度,盆底组织松驰,中老年女性雌激素水平随着年龄逐渐下降。因此,相对于发生 POP 的风险增加。本研究通过分析发现 POP 组平均年龄为59.7 岁,大于对照组的 54.0 岁,POP 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25)。奈嫚嫚等10 对 177 例 POP

23、患者分析发现不同程度 POP 患者在膀胱顺应性、排尿时间、达峰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尿流动力学检查在评估常见的盆底疾病中发挥作用,可用于判断患者是否合并有隐匿性压力性尿失禁。对于 POP 患者,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可以进一步了解患者膀胱储尿期与排尿期功能,对于临床治疗决策起到一定的帮助。参考文献 1 仝蕊,卢丽娟,魏芳 经会阴三维容积超声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J 云南医药,2021,42(6):563 564 2 刘媛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 J 云南医药,2019,40(5):434 435 3 熊静,童邦菊,兰侠 老年女性盆腔器官脱垂

24、的治疗进展 J 老年医学与保健,2021,27(1),199 201 4 彭信刊,刘玲,黄蓉霞,等 四种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在盆底障碍性疾病中的探讨J 云南医药,2021,42(4):349 351 5 左晓虎,洪莉 压力性尿失禁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J 现代妇产科进展,2021,30(3):217 220 6 付锦高,黄黎明,李艳怡 盆腔不同部位器官脱垂对排尿功能的影响 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7):163 164 7 白军,郝玉婧,高艳萍 阴道松弛症病因学研究进展 J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20,47(4):417 421 8 张妙,吴如英,尹淑萍,等 环氧合酶 2,雌激素受体,孕

25、激素受体与子宫内膜息肉的形成及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率增高的相关性研究 J 中国基层医药,2020,27(20):2448 2452 9 刘玲,张广斌,高然,等 雌激素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对绝经后女性轻中度盆腔脏器脱垂的疗效观察 J 云南医药,2019,40(5):432 433 10 奈嫚嫚,金玉茜,李岩阁,等 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尿动力学检查特点分析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20,34(11):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1125 1128公益广告世 界 因 和 平 而 精 彩,你 我 因 健 康 而 喜 悦。32云南医药 2023 年第 44 卷第 1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