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资料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加与减知识点(一) 十几减9、8、7、6等的减法 1、一个一个地减:这个方法一般借助图形,减一个划一个。 2、破十法:把十几分成十和几,先算10减去减数,结果再加上另一个数。例如:15-9,把15分成10和9,先用10-9=1,再用1+5=6就可以了。 3、平十法:把减数分成两个数,其中一个数和十几的个位相同。例如:15-9,把9分成5和4,15减5等于10,10再减去4得出6就可以了。 4、想加算减法:例如:15-9,想9加几得15,那么15减9就等于几。(二)解决多多少、少多少的问题 1、看图列式,已知总数和去掉的一部分,求还剩下多少,用减法计算。 2、比较
2、两种物体的个数:求一种比另一种多多少或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3、根据图,能恰当地提出数学问题,并正确列式解答。(三)20以内减法的规律 1、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差不变。 2、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增加几,减数不变,差也增加几;被减数减少几,减数不变,差也减少几。 3、减法算式中,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几,差就增加几;被减数不变,减数减少几,差就增加几。(四)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 只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减,个位上写0。(五)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方法(不进位退位) 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一位数加减一位数,再用它们的结果加上整十数。(五)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
3、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计算整十数加减,最后再加上一位数。(六)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方法(不进位退位) 1、口算:十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加减,个位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减。 2、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相减的结果就写在那一位下面。(七) 解决应用题 1、解决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问题时,弄清谁和谁比,谁是大数,谁是小数。 2、所求的数是大数就用加法计算。 3、所求的数是小数就用减法计算。(八)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竖式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九)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竖式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十位上的数相
4、加时,不要忘了加进位的1。(十)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方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先从个位减起,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向十位借一当十再减,十位上的数不要忘记减借去的1后,在进行相减。(十一) 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个位不够减时,向十位借一当十再减,在计算十位的时候,先去掉借走的一,不够减时,再从百位借一,这样逐步相减。注:在列竖式时,无论进位还是退位都记得加进位点和退位点,以防计算出错。生活中的数知识点(一)100以内数的认识 1、数数的方法: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 2、计数单位“百”: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二)100以内数的
5、读写 1、数位顺序: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2、100以内数的读写: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读写。(三)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按位数比较: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比较十位,十位大的数就大,十位相同再比较个位,个位大的数就大。(四) 描述数的大小关系 1、描述相差较小的两个数的方法:通过比较具体数量,用“多一些”“少一些”来描述。 2、描述相差较大的两个数的方法:用”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 3、描述比较接近的两个数的方法:用“差不多”来描述。(五) 百数表的规律 规律:1、每行相邻的两个数,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多1。 2、每列相邻的两个数,下面的数比上面的数多1
6、0。有趣的图形知识点(一)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的认识 1、正方形的特征:由四条边围成,每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相等。 2、长方形的特征:由四条边围成,对边相等,相邻的两条边不相等;四个角都相等。 3、三角形的特征:只有三条边围成。 4、圆形的特征:由曲线围成。(二) 七巧板的认识 1、七巧板的组成:5个三角形、1个正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组成。 2、七巧板的拼图:发挥自己的想象,可以拼成很多图案。(三) 复杂图形的组成 有基本图形组成: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观察物体知识点 从不同的位置或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也可能是相同的,要从观察者的角度出发,抓住关键的特征,寻找看到的图形。各种学习资料,仅供学习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