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4.4 氨 硫酸 硝酸(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氨气、铵盐的性质
2. 把握氨气的试验室制法
3. 把握铵根离子的检验。
【自主学习】
一.NH3
1.NH3的物理性质
纯洁的氨气是 、 的气体。氨很简洁 ,液氨气化是要吸取热量液氨常用作致冷剂。
2. NH3的化学性质
(1) 氨和水反应的方程式 。通常把 当作溶质,0.1mol/L氨水的含义是 。氨水的密度比水 ,而且密度随浓度的增大而 。
(2) NH3和O2在催化剂存在下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此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氧化产物是 ,电子转移的数目是 。
(3) NH3的还原性 NH3 + CuO→ 。
3. NH3的试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 铵盐+碱→ NH3 ↑ (NH3是惟一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常用此性质检验NH3。)
(2)浓氨水滴入碱石灰(或固体NaOH 、生石灰)混合制 NH3
4.工业制法: N2 + 3H2→ 2NH3
5.与浓氨水接近,能产生白烟现象的物质
(1)挥发性的酸,如浓HCl HBr HI H2S等。
(2)Cl2: 8NH3+3Cl2 =6NH4Cl+N2
二.铵盐(NH4+)
1. 铵盐常温下都是 体, 溶与水,均为 化合物。
2. 铵盐受热都发生分解,不同物质、不同温度、分解产物有所不同。
3.全部的铵盐和碱反应加热都生成NH3 。
4. NH4+ 鉴别的常用试剂: 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
【例题解析】
例1. 在标准状况下,在三个干燥的烧瓶内分别装入,干燥纯洁的NH3、含一半空气的氯化氢气体、NO2和O2的混合气体( V NO2/V O2 = 4:1)。然后分别作喷泉试验, 三个烧瓶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
A. 2:1:2 B. 5:5:4
C.1:1:1 D.无法确定
解析: NH3和HCl溶与水后,溶液的体积即为被溶解了的气体体积,C=1/22.4mol/L。由4NO2+O2+2H2O=4HNO3可知,当O2过量时,每消耗4molNO2、1molO2,则生成4molHNO3, C(HNO3)= 4mol/5mol×22.4L﹒mol-1=4/5×1/22.4mol/L 答案:B
例2. 氢化铵(NH4H)与氯化铵的结构相像,又知NH4H与水反应有H2生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NH4H是离子化合物,固态时属离子晶体
B. NH4H溶与水,所形成的溶液显酸性
C. NH4H固体投入少量的水中,有两种气体产生
D. NH4H与水反应时, NH4H是氧化剂
解析:NH4H水解的方程式为: NH4H + H2O = NH3•H2O + H2↑,该溶液呈碱性,当水的量较少时,可逸出NH3和H2。答案: B D
【考题再现】
1.同温同压下,在3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2种气体,它们是 (1)NO和NO2, (2)NO2和O2 (3)NH3和N2。现将3支试管均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 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分别为V1、V2、V3,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V1>V2>V3 B.V1.>V3>V2
C.V2>V3>V1 D.V3>V1>V2
2.若以W1和W2分别表示浓度为amol/L和bmol/L氨水的质量分数,且知2a=b,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氨水的密度比纯水的小)( )
A. 2W1=W2 B. 2W2=W1 C. W2>2W1 D.W1<W2<2W1
课堂反馈
1.用加热的方法可分别的一组物质是( )
A.氯化铵和消石灰 B.碳铵和过氧化钠
C.碘和食盐 D.硝酸铵和硫酸钠
2.下列各组气体,在通常条件下能稳定共存的是 ( )
A.NH3、O2、HCl B.N2、H2、HCl
C.CO2、NO、O2 D.HBr、O2、Cl2
3.某化合物NH5(固体)能与水反应产生氢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NH5是离子化合物
B.NH5与水反应后溶液呈酸性
C.NH5与水反应时,NH5作氧化剂
D.NH5受热可能发生分解
4.从某些反应看:NH3和H2O,NH4+和H3O+,NH2-和OH-,N3-和O2-两两类似,据推断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 )
(1) 2Na + 2NH3 = 2NaNH2 + H2↑
(2) CaO + 2NH4Cl = CaCl2 + 2NH3↑
(3) 3Mg(NH2)2 = Mg3N2 + 4NH3↑
(4) NH4Cl +NaNH2 = NaCl + 2NH3↑
A.只有(3) B.只有(2)
C.只有(2)(3) D.(1)(2)(3)(4)
5.下列反应适用于试验室制备重氨(ND3)的是 ( )
A.重氢(D2)与氮气合成法
B.重水(D2O)与氮化镁反应
C.ND4Cl和消石灰共热
D.通氨气于重水中进行氢交换
6.氢叠氮酸HN3与氢卤酸相像,它是易挥发的弱酸。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它的水溶液中存在着N3-离子
B.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NaN3与稀硫酸作用生成NH3
D.它与氨气作用生成的是共价化合物
课外作业
1.“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饮的饮料,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制冷。该化学物质是 ( )
A.氯化钠 B.固体硝酸铵
C.固体氢氧化钠 D.生石灰
2.同主族元素形成同一类型的化合物,其结构与性质往往相像,碘化磷(PH4I)是一种无色晶体,下列关于它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很稳定、高温下不分解
B.能与强碱反应放出气体
C.该化合物含有共价键、配位键和离子键
D.它的水溶液呈中性
3.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不能升华的物质是 ( )
A.碘 B.红磷 C.氯化铵 D.干冰
4.下列事实可证明氨水是弱碱的是( )
A.铵盐受热易分解
B.氨水能跟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
C.0.1mol/L 氨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
D.0.1mol/L 氯化铵溶液的pH值约为5
5.物质的量相等的下列气体,常温下在密闭容器中混合,完全反应后,容器压强降低最多的是( )
A.NH3和O2 B.NO和O2
C.H2S和Br2 D.H2和Cl2
6.金属机械加工后的废切削液中含2%~5% NaNO2,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下列试剂中可能使其转化为N2的是( )
A.HNO3 B.(NH4)2SO4
C.Na3PO4 D.浓H2SO4
7.某混合气体可能有CO、CO2、NH3、HCl、H2和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当一次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氢氧化钡溶液(有浑浊现象)、浓硫酸、灼热的氧化铜(变红)和无水硫酸铜(变蓝)时,则可断定该混合气体中确定有 ( )
A.CO2、HCl、H2 B.CO、H2、H2O
C.CO、NH3、H2 D.CO、HCl、H2O
8.0.5mol 硝酸铵在确定条件下可分解成0.2mol 硝酸和16.2g 水以及另外一种气态物质,该气态物质可能是( )
A.NO B.N2O C.N2O3 D.N2
9.常温下某混合气体,可能有CL2、HCl、NO、H2、O2、CO2、N2、NH3中的若干种组成。取200ml该混合气体做如下试验:(1)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浓硫酸,体积减小40ml;(2)剩余气体通过Na2O2粉末,经充分反应,体积又削减40ml;(3)再将余下的气体引燃后冷却至室温,体积又削减105ml;(4)将(3)余下的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铜丝,体积又削减5ml。最终余下10ml气体。
已知整个试验过程中气体无颜色变化,则混合气体是由 组成的,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
10.标准状况下,用确定量的水吸取氨气后制得的浓度为12.0mol/L,密度为0.915g/cm3的氨水。试计算1体积水吸取多少体积的氨气可制得上述氨水。(本题中氨的式量以17.0计算,ρ水=1.00g/cm3)
【自主评价】
本节内容所涉及的学问点你都把握了吗?把没有把握的、有疑问的记录下来,便利以后的复习。
【考题再现】 1.B 2.C
课堂反馈 1.C 2.B 3.BC 4.C 5.B 6.C D
课外作业 1.B 2.A D 3.C 4.D 5.B 6.B 7.A 8.D
9.(1)NH3 CO2 H2 N2 (2) 4 : 8 : 7 : 1 10 .1体积水吸取378体积NH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