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跟踪训练(十六)一、选择题(2022四川广安月考)风尘沉积通量大小可以指示地区干燥度的变化。下图反映了青藏高原隆起与西北地区的风尘沉积通量变化状况,读图回答12题。1据图中信息,推断青藏高原隆起后,西北地区可能()A流水作用增加 B冰川作用增加C风力作用增加 D变质作用增加解析:本题组考查外力作用、水循环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读图可知,青藏高原隆起后,我国西北地区风尘沉积通量变大,说明越来越干燥,这样会导致风力作用增加。所以答案选C。答案:C2从水循环的过程看,青藏高原隆起影响西北地区同期风尘沉积通量变化的主要环节是()A地面蒸发 B水汽输送C大气降水 D地表径流解析: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
2、海洋水汽,使得西北地区降水少,所以西北的同期风尘沉积通量是上升,答案选B。答案:B(2022山东青岛3月质检)下图为云南高黎贡山北段植物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图中信息反映出 ()A木本物种丰富度在2900 m左右最低B2600 m处木本物种比草本物种丰富C木本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增加而上升D草本物种丰富度随着海拔上升,先降低后上升解析:本题组考查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影响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读图,横轴是海拔,纵轴是物种丰富度。依据图例,木本物种丰富度在3500 m左右最低,不是2900 m,A错。2600 m处木本物种比草本物种丰富,B对。木本物种丰富度大致随海拔增加而下
3、降,C错。草本物种丰富度随着海拔上升,呈波状变化,D错。答案:B4影响木本物种丰富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 B光照 C降水 D坡向解析: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与从赤道向两极的变化规律全都,题目要求的是木本物种丰富度,所以水分条件差异不大,都能满足森林的生长,所以主导因素是热量,A对。B、C、D错。答案:A(2022广西南宁高三适应测试)读“雅鲁藏布江流域雪线高度随经度的变化图”,完成56题。5该流域雪线高度最大高差约为()A1200 mB2700 m C3200 mD6500 m解析:雪线高度最大高差为雪线海拔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最高值约6500 m,最低值大约为3300 m,所以最大高差约3
4、200 m,C选项正确。答案:C6影响95E四周雪线高度的主要因素是()A热量B光照 C坡度D降水解析:95E四周是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温存潮湿的西南季风顺河谷而上,受两岸地形抬升作用,多形成地形雨,所以雪线较低,D选项正确。答案:D(2022福建漳州七校联考)下图为某山脉山坡的垂直植被分布图,读图完成78题。7图中山坡原有的一类自然植被现已完全缺失,该类自然植被可能是()A热带草原 B常绿硬叶林C落叶阔叶林 D高山苔原解析:本题组考查自然带的分布学问。由图可知在低海拔地区有原生常绿阔叶林和原生针叶林,可推断缺失了落叶阔叶林,C选项正确。答案:C8导致图中自然植被类型缺失的因素最可能是()A纬
5、度位置 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解析:导致图中自然植被类型缺失的因素主要是人类活动导致的,而纬度、海陆位置、地形地势三个条件始终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原有植被不行能消逝,D选项正确。答案:D(2022杭州二中高三月考)下图是雪线(终年积雪下限),高山寒漠土、林线(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和对流层高度随纬度的变化曲线,读图回答910题。9图中与林线高度对应的曲线是()A B C D解析:本题组考查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问。由图可知极地四周没有森林分布,可排解、,对流层在低纬的高度是1718 km,在高纬是89 km,可推断曲线是对流层高度随纬度的变化曲线,故本题A选项正确。答案:A10与图中高山
6、寒漠土随纬度分布规律基本相像的是()A气温随纬度的分布规律B雪线随纬度的分布规律C海水蒸发量随纬度的分布规律D昼夜长短年变化幅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解析:由上题结论可知曲线表示高山寒漠土随纬度变化曲线,据此可排解B选项,海水蒸发量在副热带海区最大,可排解C选项,昼夜长短年变化随纬度变化规律是纬度越高,变化幅度越大,可排解D,所以A选项正确。答案:A(2022江西七校联考)林线是高山垂直自然带谱中一条重要的生态界限,通常是指高海拔处树木(针叶林)生长的上限。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区域高山林线海拔分布。据图回答1113题。11依图可知,E地与F地的林线海拔相差 ()A800米 B8001000米C10001
7、200米 D12001600米解析:从图中的等值线中可以看出:E地的林线介于30003200米,F地的林线介于44004600米,所以二地林线海拔相差12001600米。答案:D12F地成为世界上最高的林线分布区,最合理的解释是()A地处低纬的高海拔地区,太阳辐射强度大B地处东南季风迎风坡地带,年降水量大C受南部海洋沿河流北上的暖湿气流影响大D来自东部的暖湿气流在宽谷地带成云致雨解析:林线通常是指高海拔处树木(针叶林)生长的上限。F地成为世界上最高的林线分布区。说明F地有更加优越的自然条件适合树木生长。主要是受南部海洋沿河流北上的暖湿气流影响大。答案:C13多条林线的走向在图示东部区域发生变化
8、,其首要影响因素是 ()A河流与盛行风向 B降水与土壤类型C地势与山脉走向 D气温与纬度位置解析:林线的走向在图示东部区域发生变化,折成南北走向。主要是由于该处是横断山区,山川南北纵列,山脉的走向发生变化,同时这里也是第一、二级地势阶梯的分界线,地势落差也大。答案:C二、综合题14(2022山东济南期末)下图为“南美洲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智利火山地震多发,缘由是_。(2)图中A自然带对应的气候是_,其气候特征表现为_。(3)图中字母B代表的自然带是_,其在南美洲的分布特征是_,形成这一特征的影响因素有_。(4)C地区远离赤道,但和赤道地区的自然带相同,请分析其形成缘由。解析
9、:本题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成因,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1)依据板块构造分布,智利位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频繁。所以多火山地震发生。(2)依据气候类型分布,A自然带对应的是热带草原气候,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干湿交替变化明显。(3)依据B自然带的分布位置,推断是热带荒漠带。在南美洲的分布特征是,分布在低纬度的大陆西海岸,南北狭长延长。这一特征的形成因素是跨纬度广,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所以有地形、大气环流影响。沿岸有秘鲁寒流经过,降温减湿,所以气候干旱。(4)C地区位于巴西高原东南部,受沿岸暖流影响,增温增湿。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地形抬升,多地形雨。从纬度看大部分位于热带,
10、所以形成热带雨林带。答案:(1)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频繁。(2)热带草原全年高温、干湿交替(3)热带荒漠带低纬度的大陆西海岸南北狭长延长,跨纬度广,大气环流,洋流(寒流),地形(山地)(4)沿岸暖流增温;东南信风迎风坡,地形抬升,多地形雨。15图1为某山地植被垂直变化示意图,图2为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图。图2中甲、乙、丙、丁表示不同类型的气候区,丁是该山地所属的气候区。读图回答问题。(1)推断甲、乙两气候区的变化属于哪一种地域分异规律?并分析其主导因素是什么?(2)处气候是否符合地带性分异规律?它的形成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3)图1中自然带分别表示()A高寒荒漠带、高山草甸带B针阔叶混交林
11、带、高寒荒漠带C高山草甸带、高寒荒漠带D山地常绿阔叶林带、高山草甸带(4)结合气候类型说明丙处植被具有的特征。解析:(1)甲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对应的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对应的植被是森林、草原和荒漠,其变化体现了以水分为主导因素的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2)处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与山脉对海洋水汽的阻挡作用有关,属于非地带性现象。(3)依据自然带下面为针叶林即可推断。(4)丙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酷热干燥,植被属于常绿硬叶林。答案:(1)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是水分。(2)不符合,属于非地带性现象。它的形成主要受地形影响。(3)C(4)丙地为地中海气候区,植被属于常绿硬叶林,叶片常绿、坚硬,根系发达,具有耐旱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