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中国在我墙上王鼎钧你用了三页信纸谈祖国山川,我花了一个上午的功夫读中国全图。正看反看,横看竖看,看疆界道路山脉河流,看五千年,看十亿人。中国在我眼底,中国在我墙上。山东仍旧像骆驼头,湖北仍旧像青蛙,甘肃仍旧像哑铃,海南岛仍旧像鸟蛋。外蒙古这沉沉下垂的庞然大胃,把内蒙这条横结肠压弯了,把宁夏挤成一个梨核。地图是一种缩地术,也是一种障眼法。每一个黑点都放大,放大,放大到透亮无色,天朗气清,露出里巷门牌,让寻人者一瞥看清。出了门才知道自己渺小,过一条大路都心惊肉跳。现在,在我眼前,墙上的中国是一幅画。我在寻思我怎么从画中掉出来。一千年前有个预言家说,地是方的,你只要始
2、终走,始终走,就会掉下去。哥伦布不能证明的,由我应验了。看我走过的那些路!比例尺为证,脚印为证。披星戴月,忍饥耐饿,风打头雨打脸,走得仙人掌的骨髓枯竭,太阳出血,驼掌变薄。走在耕种前的丑陋里,收获后的零乱凄凉里,追赶地平线如追赶公义。那些里程、那些里程呀,连接起来比赤道还长,可是没发觉好望角。始终走,始终走,走得汽车也得了心绞痛。回想走过的这一路,我实在太累,实在期望静止,我羨慕那些树。走走走,即使重走一遍,童年也不行能在那一头等我。走走走,还不是看冬换了动物,夏换了植物,看最终的玫瑰最先的菊花,听最终的雁最先的纺织娘。四十年可以将人变鬼、将河变路、将芙蓉花变断肠草。四十年一阵风过,断线的风筝
3、沿河而下,小成一粒砂子,使我的眼红肿。水不为沉舟永久荡漾,漩涡合闭,真相沉埋,千帆驶过。我实在太累、太累。说到树,那天在公园里我心中一动。蟒蛇一样的根,铁柱石雕一样的根,占据土地,直立旗帜。树不用寻根,它的根下入泉壤,上见青云,树即根、根即是树。除非砍伐肢解,花果飘落,躯干进锯木厂,残枝堆在灶石。那时根又从何寻起,即使寻到了根,根也难救。我对那些树,观赏他们的自尊自信,很想问他们:生在这里有埋怨没有?想生在山顶和明月握手?想生在水边看自己轮回?厌烦、还是宠爱树上那一群麻雀?厌烦、还是宠爱树下那盏灯?如何在此成苗?如何从牛蹄的甲缝里活过来?何时学会垄断阳光杀死闲草?何时学会高举双臂贿赂上帝?谁是
4、你的祖先?谁是你的子孙?湖边还参差着老柳。这些柳,春天用它的嫩黄感动我,夏天用它的婀娜感动我,秋天用它的萧条感动我。它们和当年那些令我想起你的发丝来的垂柳同一族类。它们在这里以足够的时间完成自己,亭亭拂拂,如曳杖而行,如持笏而立,如伞如盖,如泉如瀑,如须如髯,如烟如雨。老家的那些柳树却全变成一个个坑洞。它们只不过是柳树罢了,树中最严峻的,只不过藏几只乌鸦泼一片浓荫罢了!中国始终在我的墙上,可你很难领悟我的意思。我们都是人海的潜泳者,隔了一大段时间才冒出水面,谁也不知道对方在水底干些什么。在人们的猜疑编造声中,我们都想凭一张药方治对方的百病。我怎能为了到峨眉山上看猴子而回去?泰山日出怎能治疗怀乡
5、?假洋鬼子只称道长城和故宫,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他的梦里到底有些什么?我哪有心情去看十三陵?你曾说中国不能只是在我的墙上。可“还乡”对我能有什么意义呢对我来说,那还不是由这一个异乡到另一个异乡?还不是由一个也已被人接受的异乡到一个不生疏不适应的异乡?我离乡已经44年,世上有什么东西,在你放弃了他失落了他44年之后还能真正再属于你?回去,还不是一个仓皇失措张口结舌的异乡人?中国,只是在我的墙上。【注】 王鼎钓,旅美华人,散文家。1下列关于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地图是一种缩地术,也是一种障眼法”一句,道出了作者的无奈慨叹,面对地图好像能“一瞥看清”自己家乡,但现实中却难觅故
6、园。B第段中,作者把眼前所见的湖边柳与家乡柳进行对比,表达了对亭亭拂拂眼前柳的宠爱之情,对变成坑洞的家乡柳的厌弃之感。C“泰山日出怎能治疗怀乡”一句通过反问形式,强调了文章的主旨,即“近乡情怯”的担忧,不愿回家乡是怕惹出更浓的乡思的心结。D文章抒写了缠绵又简单的乡愁,揭示出内心渴望追根溯源和这种渴望难以实现的冲突,这与作者游子的生活经受是分不开的。E作者在文章中只是运用了第一人称,使自己的情感表达更加直接、真实。解析B“对变成坑洞的家乡柳的厌弃”有误,应当是对家乡柳患病的不平和哀婉;C.这句并非表现作者“近乡情怯”的担忧,这也不是本文的主旨。E.作者在文中综合运用了第一人称和其次人称。答案AD
7、2作者为什么“艳羡那些树”?请结合全文,分条概括。答:_答案树可以静止,始终停留在诞生的地方,而自己却一生漂泊行走太累;树不用寻根,根和树为一体,而自己却远离了自己的根家乡;树有自尊自信,对自身境况和患病从不埋怨,而自己却难以坦然面对生活。3本文的语言颇具有特色,请以第、段为例,任选两个方面简要分析。答:_答案(示例)形象生动。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追赶地平线如追赶公义”使用比方,形象生动地写出行走的坚决、执著;“走得仙人掌的骨髓枯竭,太阳出血”“走得汽车也得了心绞痛”等,使用拟人、夸张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行走的艰苦。极富古典韵味。如“水不为沉舟永久荡漾,漩涡合闭,真相沉埋,千帆驶过”化用了“沉
8、舟侧畔千帆过”极富韵味,同时“玫瑰”“菊花”“雁”“纺织娘”“风筝”等多个传统抒情性意象的运用,给人古典的诗情画意之感。富有音韵美。句式机敏多变,如“披星戴月,忍饥耐饿,风打头雨打脸”“走在耕种前的丑陋里,收获后的零乱凄凉里”等句,句式上整散结合、长短错落,富于韵律和节奏变化。4“中国在我墙上”作为文章的标题有何妙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答:_答案(示例)从情感方面看,能够更形象地抒发一个离开家乡44年的漂泊者对于“还乡”的感慨,不断查找家乡,但家乡只是“在我墙上”,沧桑变幻,物是人非,有国却没了家,表现内心的无奈与惆怅,冲突与纠结。从行文思路上看,“中国在我墙上”贯穿全文,作者由看墙上
9、的中国地图,引发出对于“根”的追问,对“还乡”意义的理解,最终感慨“中国,只是在我墙上”,引人思考。从表达技巧上看,一语双关,“中国在我墙上”既指中国地图挂在墙上,也指家乡对“我”而言仅仅停留在墙上,可望而不行即,一般意义上的“还乡”对“我”没有任何意义,抒发出了作者内心的感慨。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这里是新诗的家乡谢冕这是一座诗的校内,诗歌的花在这里盛开。从前,在红楼的花坛和人行道旁,也在汉花园安静的院落中;当校内迁徙到遥远的春城,诗歌的花照旧盛开在翠湖边。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勺园,在朗润园,也在燕园的垂柳依依的湖滨,照旧连续着诗歌的花事,每时每地,开得绚烂,也开得浪漫!这里从来是诗
10、的国土。古典诗歌和外国诗歌,在这里星月交辉,从来都不乏知音和吟者,这些来自故国和异邦的诗的精灵,在这里繁衍了明丽的诗之花。现在要说的是有别于前二者的新诗,一种适应着时代召唤的新型的诗。胡适先生是“尝试”新诗的第一人。一个夜晚,月光透过窗帘,洒了满地。先生立于窗前,他感恩似的低语:“多谢你殷勤好月,提起我过来的哀怨,过来的情思。我就千思万想,直到月落天明,也甘心情愿!”沈尹默先生好像是受到了感染,他吟的也是月夜情怀:“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白话写诗,对于那些习惯了文言写诗的人,不免显得有点生,有点涩,有点“乏味”,但用的是全新的语言,却是全新的感
11、受,全新的气象。有人开了风气之先,就有人接着做推动风气的事。北大的人,就这样破天荒地开启了新诗的闸门。教授们和同学们好像是飙着劲儿,开展着新诗的赛事:先生们办了新青年,首先发难登了新诗;同学们不甘落后,也办起了新潮,也大量地刊登新诗。新青年也好,新潮也好,都是新思想、新文学,也都是新诗的园地。北大是属于诗的,从这里走来了一代又一代的新诗人,他们走来了,又走远了,留下了诗的神采和芳香。这些北大诗人,他们的名字组成了一长串光明的星辰。他们几乎涵盖了一部中国新诗史。很难设想,要是抽去了北大以及与北大有关的那些诗人,一部中国新诗的历史是否还能成立?正是因此,林庚先生才把北大比方为新诗的摇篮摇篮旁的母亲
12、的心。北大从来也不曾辜负诗歌的抚慰和托付,不管是风霜雨雪,还是月夕花朝,这里的诗之花照旧绚烂地绽放着时代的芳香和秀丽。从周作人到康白情,从徐志摩到冯至,从废名到汉园三诗人。这个诗歌原野散发的芳香感染了全部的人,连一贯尖锐凝重的鲁迅也写诗,从旧体诗到新诗,再到野草,从而使他的作品融进了诗的柔情,连专擅小说的沈从文也把诗带进了他的湘西风情,使他的作品布满了田园牧歌的情调。在中国诗歌复兴的二十世纪八十年月,北大师生也始终站在引领新诗潮崛起的前列,始终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一路诗歌行进的鲜亮脚印,始终激励着世代的北大人,他们与中国诗歌共命运。正是因此,作为这一光辉事业的后续者,他们不论是曾为诗人
13、,还是曾为争辩者,从来没有遗忘这一庄重的使命。现在奉献给诸位的诗歌小册子诗歌北大,原是为印证这一切而印制的。它不仅是一个总结,一种纪念,我们期望它还是诗歌原野的向导和馈赠,一种答谢和感恩。有幸得到它的人们,要是因而拥有了关于诗歌与北大历史渊源的一点生疏,对于我们这些编者而言,那就是莫大的欣慰。 (选自文汇报2022年3月13日11版)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A在新诗消灭之前,北大的校内里已经是星月交辉,北大从来都不缺少古典诗歌和外国诗歌的知音和吟者。B作者描述胡适和沈尹默吟诗的情景,既表现了北大富有诗意的氛围,又突出了两位先生开创吟咏新诗风气的作用。C在新诗创作刚刚
14、开启的年月,北大的教授们和同学们对新诗创作布满了热忱,新青年和野草见证了他们的热忱。D作者以林庚先生把北大比方为“新诗的摇篮摇篮旁的母亲的心”来说明北大在中国新诗进展中的重要作用。E这篇文章以时间为线索,具体叙述了新诗在北大校内的进展历程,表达了作者对北大及北大新诗的宠爱之情。解析 A项中的“在新诗消灭之前”不符合文意;C项应是“新青年和新潮见证了他们的热忱”;E项“以时间为线索”“具体叙述”不正确。答案 BD6结合文章内容,指出“现在奉献给诸位的诗歌小册子诗歌北大,原是为印证这一切而印制的”句中“这一切”所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_答案 北大是诗的国土。北大是属于诗的,北大为新诗的摇篮。北
15、大从来不曾辜负诗歌的抚慰与托付。北大师生始终站在引领新诗潮崛起的前列,从没遗忘与中国诗歌共命运这一庄重使命。7本文是以怎样的结构方式选材组材来说明北大是新诗的家乡的?请依据文章内容加以概括。答:_答案以纵横结合的结构方式来进行说明。以时间挨次从纵向说明北大新诗进展的历程。在时间进展的过程中横向列举各个不同时期北大引领新诗潮的代表人物,说明他们为北大新诗的家乡作出的贡献。8本文第一段的语言有何特色?这样的语言对你有何启示?请你结合自己的写作对这样的启示作出探究。答:_答案 (1)语言特色:形象生动,饱含情感,富有表现力。作者运用比方的手法,将北大描绘成一个盛开着诗歌之花的秀丽的花园,字里行间布满了作者对这个秀丽花园的宠爱与骄傲的情感,使读者感受到北大校内的浓浓诗意,激起了读者阅读的深厚情趣。(2)启示:(示例)我平常的作文语言偏重辞藻与文采,忽视了自我情感的表达,本文第一段充分表现出北大诗歌创作的深厚氛围,自然流露出对北大诗歌园地的热忱与钟爱,给人以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语言给我以深刻的启示:好的语言既要生动形象,又要富有情感,要能够充分地表达出自己的生疏看法和真实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