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字字形演变汉字字形演变五年级2班 段怡帆小组第1页汉字起源汉字起源仓颉(jie)造字第2页第3页汉字发展历史汉字发展历史(一)甲骨文(二)金文(三)战国文字(四)小篆(五)隶书(六)楷书第4页甲骨文甲骨文甲骨文距今约40,是刻在龟甲兽骨上文字,简称“契文”、“卜辞”、“龟甲文字”、“殷墟文字”。特点:笔划瘦、细长,为刻写方便,常改曲笔为直笔。仍有较强图画性。字体还未定形,不拘笔画,不拘向背,不论形象。异字同形,用一个形体代表两个既无孳乳关系也无假借关系字。第5页甲骨文甲骨文第6页金文金文金文始于夏商,盛于西周,延续至金文始于夏商,盛于西周,延续至秦汉。秦汉。金文作为一个时代格调字体,金文作为
2、一个时代格调字体,主要指鼎盛时期西周金文。主要指鼎盛时期西周金文。金文,源于甲骨文,代表周朝文字,金文,源于甲骨文,代表周朝文字,又称又称“钟鼎文钟鼎文”。吉金文字,简称吉金文字,简称“易吉金易吉金”、“择择其吉金其吉金”第7页 这种铸在青铜器上文字称为金文或铭文,也叫钟鼎文。笔划较粗,多繁笔、圆笔。笔划较粗,多繁笔、圆笔。笔划结构简单,与甲骨文没有大区分。笔划结构简单,与甲骨文没有大区分。形声字比甲骨文多(形声字在甲骨文中占形声字比甲骨文多(形声字在甲骨文中占2020左左右,在金文中占右,在金文中占5050左右),异体字比甲骨文少。左右),异体字比甲骨文少。第8页战国文字战国文字大篆,是战国
3、时秦体系文字,又称大篆,是战国时秦体系文字,又称“籀籀(zhou)(zhou)文文”、“籀书籀书”。旧说这种文字命旧说这种文字命名源于周宣王时太史籀名源于周宣王时太史籀史籀篇史籀篇第一句:第一句:“太史籀书太史籀书”。与大篆同时战国文字还有与大篆同时战国文字还有“六国古文六国古文”,主要刻写在简帛、金石、泉布、陶胚、金主要刻写在简帛、金石、泉布、陶胚、金印上。印上。因为附着物多样,故以时代命名。因为附着物多样,故以时代命名。第9页(1 1)笔划线条化、离图画更远了。)笔划线条化、离图画更远了。(2 2)字形复杂化。)字形复杂化。(3 3)异体字多。)异体字多。第10页小篆小篆线条化线条化简单化
4、简单化定型化:出现固定偏旁部首。如:定型化:出现固定偏旁部首。如:说文说文解字解字分分540540部排列,就是用小篆。部排列,就是用小篆。第11页第12页隶书隶书隶书,在周末已产生于民间。隶书,在周末已产生于民间。秦时,因为秦时,因为公务繁杂,对文字进行简化非常必要,于公务繁杂,对文字进行简化非常必要,于是隶书大兴。是隶书大兴。“隶书隶书”,又称,又称“左书左书”,由篆文简化而,由篆文简化而来。来。隶书是我国文字发展史上分界限。它隶书是我国文字发展史上分界限。它打破了打破了“六书六书”传统,奠定了楷书基础。传统,奠定了楷书基础。使汉字脱离了象形,成了纯粹符号。使汉字脱离了象形,成了纯粹符号。第
5、13页 小篆小篆 隶书立轴隶书立轴小篆和隶书区分笔画弯曲笔画平直第14页楷书、草书、行书楷书、草书、行书楷书楷书又称又称“正书正书”、“真书真书”,萌芽,萌芽于汉代,兴于魏晋,盛于六朝。于汉代,兴于魏晋,盛于六朝。晋代称其晋代称其为为“楷书楷书”(取可作榜样之义)。当初人(取可作榜样之义)。当初人称之为称之为“今隶今隶”。草书草书秦草难认,没有流传下来。秦草难认,没有流传下来。章草:章草:汉章帝时,史游创制,章帝受之,汉章帝时,史游创制,章帝受之,是以流传。是以流传。行书行书行书和草书难以识别,是东汉刘行书和草书难以识别,是东汉刘德升所创。德升所创。第15页楷书岳阳楼记第16页草书第17页行书第18页小结小结 汉字演变,是一个复杂过程,同学们能够阅读说文解字加以了解。第19页第20页 同学们,拿起你们手中笔,练好自己同学们,拿起你们手中笔,练好自己字,学好知识,努力奋斗吧!字,学好知识,努力奋斗吧!第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