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题酒店公共空间设计浅析 关键词:主题酒店;公共空间;空间与人 摘要: 本文从主题酒店的概念入题到主题酒店的组织形式,然后重点研究分析组织形式中的公共空间的设计和研究。提出主题酒店的公共空间的设计手法和形式探索。然后引用案例分析研究,进一步论证理论分析和研究。最后思考主题酒店如何定位和如何营造主题酒店公共空间主题文化氛围,最终以提高酒店的商业和文化价值的目的。 1.3主题酒店的概念和公共空间组成 在休闲产品主题化展与经营一文中提到:主题酒店是通过赋予酒店某个主题,围绕既定的主题来营造酒店的经营氛围,体现特定的文化氛围,让顾客获得个性化的感受,酒店内的服务也融入该主题,以个性化服务代替刻板化的服
2、务,让顾客在该酒店获得欢乐、知识和刺激,该主题也成为顾客容易识别酒店的特征和产生消费行为的刺激物。在主题酒店一书中把主题酒店定义为“主题”与“酒店”两者的结合,以文化为主题,以酒店为载体,以旅客的体验为本质。 本文作者认为:主题酒店是通过一系列围绕一个鲜明的主题为吸引标志,向顾客提供住宿、餐饮、娱乐活动等所需的场所;它围绕既定的主题来营造酒店的建筑形象和经营氛围,体现特定的文化氛围,提供主题化的服务,让顾客获得个性化的文化感受。 2.1公共空间组成 主题酒店公共空间从功能上主要由四个方面组成:空间序列的开端入口空间、空间的高潮大堂空间、高潮的延续中庭空间以及建筑与环境的对话廊道与露台空间。 入
3、口空间作为主题酒店公共空间体系的开端,完成了由外部环境到酒店内部空间的过渡。它所营造出的空间环境将对旅客产生重要的影响,为其对酒店的整体印象打下基础。同时入口空间设计还要有效地组织各种不同的人流,避免旅客与服务流线的相互干扰,提高酒店的管理效率。 大堂空间是主题酒店建筑公共空间体系的核心部分,它不但要满足普通城市酒店所提供的登记、服务、交通组织、休息等候等基本功能;还要成为空间视觉景观轴线上的重要节点,成为室内空间与外部环境相联系的媒介;同时,为了营造酒店的特有的主题氛围,大堂空间设计还应反映出酒店当地独特的地域性和主题酒店的文化性,从而使旅客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得到身心的享受。 中庭空间也是酒
4、店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客经常活动的场所。中庭空间在酒店中的运用能够在建筑内部营造出一个共享空间。在主题酒店建筑中,中庭空间设计强调空间的主题文化要素和与其它公共空间部分的渗透呼应关系。 露台空间是酒店建筑很有特色的组成部分,它是室内空间向外部环境的延伸,为旅客提供了欣赏自然风景、休息、交往的理想场所,使酒店建筑公共空间体系与环境间形成了自然的过渡。 2.主题酒店的设计探索 2.2主题酒店的公共空间形态的设计探索 2.2.1借鉴法 借鉴法是对已有的历史建筑持尊重的态度,并在此基础上有创新、有时代感、有地域性的反映,这样的建筑才是丰富多彩的,而不是一味模仿。 我们尊重主题酒店体现的历史环境
5、,并不等于我们要把新建的建筑照抄照搬老建筑的形式,建一个新“古董”,因为一个好建筑应该既有民族性、地域性,又同时要反映它的个性。 2.2.2抽象法 以地域文化为主题的酒店,其建筑空间设计的特别需要从本土建筑的地域特征中吸取灵感,并运用于主题酒店的空间设计之中。抽象法是指吸取主题文化的艺术特征和精神实质,融入新界面之中,创造出反映主题文化的建筑空间形态。这种建筑空间对于主题文化的表现不是一目了然的,而是提炼、抽象和升华了的新空间形式。 2.2.3联想法 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酒店,其建筑空间表现为设计师自身对其主题文化的独特理解。联想法是把人们所熟知的主题文化的某个空间场景或文化意向映射到新的空间形
6、态中,通过空间比例及尺度的控制,在新的空间体量中,人们仿佛实现的美好梦想。空间形态的设计是植根于主题文化上的大胆尝试,建筑空间被赋予微妙的暗示性或戏剧性效果,常常表现为一般性和戏剧性相结合的设计手法。 2.2.4综合法 现代信息的高速发展,促使各个学科领域研究成果的广泛交流,这使得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被运用到建筑领域,最终呈现出建筑理论的蓬勃发展的局面。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开始关注综合运用其他领域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来进行建筑空间设计,类型学的分析方法是运用综合法设计建筑空间的一种尝试。 3.考察实力分析 由于不同主题酒店位于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因此在主题酒店规划设计时对视觉景观的考虑将贯
7、穿于整个设计过程。 3.1广州白云宾馆 广州白天鹅宾馆的公共空间规划显示了以视觉景观轴线为依据的空间组织方式,宾馆位于广州沙面西南角的白鹅潭畔,基地面积36389平方米,是填江筑地而成。考虑到宾馆背靠沙面领事馆区坐拥白鹅潭独一二的美丽视角,如何充分利用自然景观是设计师面临的首要问题。由于宾馆与沙面领事馆之间的道路路面狭窄,交通拥挤。如果把北面作为主入口不仅不利于人流集散,还会增加交通负担。设计师通过巧妙构思,提出主要交通从基地东端穿过人民桥底,沿南岸新设的高架桥引入,人车分流。入口空间是公共空间序列的引导,设计师从景观视线的角度出发,让大量乘车的旅客边观看沿江景色进入宾馆的主入口,步行旅客则在
8、高架桥下的沙面公园细细品味,伴着江风从设在首层北面的入口进入。旅客们更可以游览珠江后从基地南面的码头进入珠江美景的又一亮点白天鹅宾馆。 公共空间的布局也充分的考虑了利用景观。主楼为高100米共34层的客房楼,退居基地之北,公共部分共三层设在主楼之南。这样布局主楼不遮挡公共部分的视线,又可从高处眺望珠江美景。公共部分将人流较集中、停留时间较长的如餐厅、休息厅、会议厅等场所安排在临江一带,旅客在休息和用餐时可以临江观景。其余的服务及设备用房则设在主楼的地下室或西北角。基地的西南部分为开阔的园林区,设有游泳池和露天餐厅等。 公共空间根据基地狭长的特点,与沿江的景观带紧密结合互相呼应。建筑群体的空间组
9、织采用传统的庭院体系,渐进型的序列变化,建筑空间与庭院空间沿着一条轴线交替布置,同时这条轴线与沿江的景观带互相平行,遥相呼应。高架桥廊由东而西走向,北侧是沙面的楼宇园林,南侧为滔滔江水,构成静与动的平衡。来到主入口空间由广阔变为收敛,经过门厅则可见中庭的开放空间。围绕中庭布置餐厅、休息厅、会议厅等公共场所上下沟通三层空间,同时靠珠江的茶厅、休息厅采用玻璃幕墙,引入珠江风光,形成左右流畅的格局。与中庭联系的公共空间虚实相间又互相呼应,整个公共空间的组织安排由大而小,由含蓄而开放,由简练而丰富,为渐进型序列变化。 公共空间高潮部分中庭,以“故乡水”为主题,内有金亭灌月、叠石瀑布、折桥平台等,体现了
10、岭南庭园的特色,使之成为在现代旅馆体现传统文化方面成功的例子。中庭与门厅相连,长宽约45mx18m,面积约800平方米。顶棚为透光玻璃,形成一个透光的室内花园。四周三层公共空间与中庭合成一个整体,使建筑与园林融为一整体。中庭有两路可以通向后花园,那里设有水池、花架、溪涧、平台岩壁石景,欣赏“鹅潭夜月”。庭院作为景观轴线上的延续,沟通了室内外的良好关系。将建筑空间与庭院空间穿插安排,交替布置,使庭院空间与宾馆的公共空间有机联合,对于宾馆里的公共活动空间,整个建筑与园林设施组群的序列变化和组织园林景观十分有利。 3.2日本曼哈顿宾馆 日本的曼哈顿宾馆位于千叶县千叶市美滨区日比野,建在总占地面积为4
11、753.7平方米的地块上,在日本这样用地紧张的国家,设计者还是将宾馆的公共空间组织的井井有序,主出入口设计在位于开向南边的主要干道上面,车流与人流分开,地下停车场的出入口设置在用地的西北边上的一个次干道上。由于用地限制,进入大堂后,主要公共空间几乎全部布置在一楼,休息厅、餐厅、咖啡厅、宴会厅、婚礼举行室等很多公共用房都很好的组织在一楼空间内,另外在楼上朝向好的位置布置会议室、多功能厅、游泳池等公共空间。曼哈顿宾馆虽然内部空间并不宽敞明亮,但是给住宿的旅客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家的感觉。 曼哈顿宾馆同样采用中庭采光式布局特色,为休闲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宁静而充实的公共环境。另在曼哈顿宾馆的过道上,利用宽敞
12、的环境,布置了花盆布景,从而提供了一种融入自然的感觉。在立面设计上,设计师将底部裙房周边用全部玻璃装饰,从而为公共空间提供一个与室外自然合二为一的感觉。 曼哈顿酒店利用自己的特殊地理位置,在酒店上面设计了高层餐饮空间和会议空间,利用底部特殊的结构处理,将顶部公共空间加大,营造了一种长景远望的气愤。顶部的观景层设计,充分体现了设计师的成熟水平和高超的造诣。 4.结论 随着我国近年来饭店业的蓬勃发展,一种有自己特色,给人以文化、个性感受的主题酒店在国内出现了。相比传统酒店,主题酒店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它从自己的主题入手,把建筑设计和室内空间环境溶入到主题中,以个性化服务代替刻板模式,酒店处处体现其
13、主题文化思想。历史、文化、城市、自然等都成了酒店借以发挥的主题。主题酒店不再是单纯的住宿、餐饮设施,还是寻求特色与文化的空间场所。 主题酒店公共空间的主要表现在其主题特色空间与功能空间的有机结合,其特色空间主要包括主题娱乐空间、主题休闲空间、主题活动空间、主题展示空间和主题营销空间。对于拥有较好环境资源的主题酒店,公共空间的设计风格在配备国际通用的功能和空间,具备所必需的硬件、软件条件外,主要是突出自然性和地域性,强调与室外环境在空间上、视线上的贯通与融合,强调空、透。 参考文献 廖淑勤编著,酒店空间,中国计划出版社贝思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 鲁茨瓦尔特编著,酒店设计规划与发展,辽宁科学技术
14、出版社,2002年 柯蒂斯编著,林君王殊隐译,酒店室内设计,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 金沾编著,奢华风格五星级酒店总统套房设计精选,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 罗昭宁等编绘,世界酒店建筑画集,香港建设出版社,1987年 丹麦S?E?拉斯姆森著,刘亚芬译,建筑体验,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 薛健著,园林空间与酒店度假环境,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年 周末陈思著,中国酒店设计大系,香港金版文化出版社,2004年 刘宏著,城界消失?旅游地产,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 日本建筑家协会编,魏德辉译,城市旅馆建筑建筑图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 魏小安,赵准旺主编,主题酒店,广东旅游出版社,2005年 英曼纽尔鲍德博拉,菲雷德劳森著,唐子颖,吴必虎译,旅游与游憩规划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