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口迁移复习进程.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3696066 上传时间:2024-07-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口迁移复习进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口迁移复习进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口迁移复习进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口迁移精品文档浅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人口迁移摘要:不论是和平年代还是战争年代,不论是地理原因还是气候原因,都或多或少的有人口在进行迁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口迁移,有诸多的原因:战争、自然气候、政策等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人口迁移是我国古代人口迁移的一次高潮。这个时期的人口迁移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民族融合,为我国统一民族发展奠定了基础。关键字:三国两晋南北朝、人口迁移、高潮正文: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移的背景: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罕见的社会大动乱时期。军阀混战,生灵涂炭,促成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1地主阶级、封建官吏的横征暴敛和盘剥,土

2、地的兼并,使农民纷纷破产,无以为生,只得离乡背井,到处流亡。2频繁的各种战争,导致该地区人口的大量迁移。在三国鼎立的形势确立以前,即各地军阀大混战时期,移民均为逃避战乱的流民,他们由战乱最烈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迁出,大部分向南迁至长江流域。另一部分则向北迁至长城沿线甚至辽东。3为加强边防,历代政府组织大规模的居民向边境地区迁移。三国鼎立时期,为壮大己方实力,三方均努力招抚流民,发展屯垦,并尽量从境外招收、劫掳人口,包括少数民族,如曹魏把大批匈奴、乌桓人迁至内地,孙吴派兵至台湾,“得夷州数千人还”。4经济重心南移,人口也相应向南流动。5自然灾害的影响:我国古代黄河流域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古代黄河多次

3、决口泛多次改道,导致该地区人口向灾害较少的地区迁移。7.气候也是一个原因,魏晋南北朝时中国处于第二个寒冷期。中国历史上的动乱期和人口大规模的南迁几乎都发生在寒冷期迁移的方向:1由边疆迁往中原:五胡内迁到今天的甘肃、陕西、山西等地。南匈奴内迁到今天的河套、陕西、山西一带。这种迁移都带自发性,都是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到黄河流域。这段时间主要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往中原迁徙。匈奴、鲜卑、羯、氐、羌为主体。史称“五胡乱华”2.北方人民南迁:东汉末年中原战乱,北方人口南迁。三国时期,北方人民南迁到东吴。西晋末年,五胡乱华,北方人口大规模南迁南北朝时期,北方人民南迁到江南,给江南带来了技术和劳动力,促进了江南的开发

4、。五代十国时期,北方人民南迁,共同发展江南经济。这些迁移是人民自发性的,主要原因是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经济中心南移,南方自然条件好等。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移的影响及意义:1我国古代人口的迁移,传播了先进的经济文化,促使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北方人民大批南下,不但给南方增添了大批劳动力,而且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与技术,在他们的影响下,南方各族逐步学会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与发展。2我国古代人口的迁移,促进了我国古代的民族融合。特别是中原汉族迁居到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少数民族内迁到内地,使各族交错杂居、接触频繁,甚至互通婚姻,相互融合,丰富了各族的经济文化生活。我国古代

5、往往在人口迁移形成高潮时,民族融合也形成高潮,这大大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巩固与发展。3我国古代人口的迁移,使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趋于合理,南方地区土地肥沃、广阔,三国以前人口却极为稀少,随着人口的迁移,江南的开发,南方人口逐渐增多,我国人口的南北分布趋于平衡。总之,我国古代人口的迁移不仅改变了古代人口布局,使之趋向平衡、合理,而且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平衡了经济发展,开发建设了边疆。参考文献:1. 竺可桢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2.刘精诚 两晋南北朝史话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9.103.万绳楠魏晋南北朝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2007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