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师大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题及答案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2分)讽谏,就是用委婉的语言暗示、规劝或指责。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昳丽y 纳谏jin 谤议bng 旗靡m B怫然f 休祲jn 缟素go 徒跣xinC色挠no 诣王zh 酒酣hn 与熙xD提防d 谏诤zhng 佞臣nng 仕途sh3.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划出来并在方格中改正。(4分)门庭若市 一鼓作气 慧星袭月 白虹贯日张袂成阴 比肩继肿 诛连九族 阿谀奉迎挥汉成雨 自我反省 三缄其
2、口 虎视眈眈万古流芳 奴颜媚骨 排忧解难 从善如流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欠妥的一组是( )(2分)A徐公来,孰视之。孰:“熟”的古字,仔细。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卑鄙。C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逆:背逆,不顺从。D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病:烦恼,没趣。5.下列判断不当的一组是( )(2分)A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作者是西汉的刘向。B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左传是春秋时期的编年史,相传是春秋未期的鲁人左丘明所作。C唐且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题目的含义是唐且胜利完成了出使任务,没有辱没自己的使命。D晏子使楚选自晏子春秋,晏子春秋是记述晏婴言行的一部书。6.阅读下面古诗 , 按要求回答问题。(
3、6分)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 , 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 , 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 , 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诗中第二联 ,运用比喻的方法 ,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 _。(3分)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3分)7.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代劳作题。建设节约型学校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组成部分。这项工作需要老师和同学共同出谋献策,为此,学校决定6月份举办“建设节约型学校”征文活动。请你为校长室拟一篇“征文启事”。(6 分)8
4、.我国有许多成语来源于寓言故事。请写出与下面这则寓言故事相应的成语及故事寓意。(提示:寓意可按原文的写,也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写出新的见解。)(6分)楚国人到郑国去卖珍珠,把珍珠装在匣子里,匣子装饰得很华贵。郑国人就买下匣子,把珍珠退还了。成语: (2分) 寓意: (4分)二、阅读理解(40 分)(一)阅读下面课内语段,完成915题。(21分)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9.指出
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得意思。(4分)(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2)闻寡人之耳者闻:10.下面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A.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 B. 群臣进谏 臣之妻私臣C.乃下令 令初下 D.门庭若市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11.下面句子中的“之”跟“闻寡人之耳者”中的“之”意义完全相同的是( )(3分)A.吾妻之美我者。 B.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C.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D.朝廷之臣莫不畏王。12.下列句子中的“者”跟 “上书谏寡人者”中的“者”意义完全相同的是( )(3分)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B.妾之美我者,畏我也。C.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D.虽欲言,无可
6、进者。1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14.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向人们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4分)(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9题。(19分)习惯成自然叶圣陶 “习惯成自然”,这句老话很有意思。 我们走路为什么总是左脚往前,右脚往前,两只胳膊跟着动荡,保持身体的均衡,不会跌倒在地上?我们说话,为什么总是依照心里的意思,先一句,后一句,一直连贯下来,把要说的都说明了?因为我们从小习惯了走路,习惯了说话,而且“成自然”了。什么叫做“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像那样子的意思。 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
7、本能力。推广开来,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勉勉强强地做一做,那就算不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如果连勉勉强强做一做都不干,当然更说不上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了。 听人家说对于样样事物要仔细观察,才能懂得明白,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观察的能力。听人家说劳动是人人应做的事,一切的生活资料,一切的文明文化,都从劳动产生出来,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劳动的能力。听人家说读书是充实自己的一个重要法门,书本里包含着古人今人的经验,读书就是向许多古人今人学习,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读书
8、的能力。听人家说必须做个好公民,现在是民主时代,个个公民尽责守分,才能有个好秩序,成个好局面,自己幸福,大家幸福,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做好公民的能力。 这样说下去是说不完的,就此打住,不再列举吧。 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的用心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的动手去劳动。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的去把书本打开。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的去做公民应做的一切事情。在相信人家的话很有道理的时候,只是个“知”罢了,“知”比“不知”似乎好些,但仅仅是“知”,实际上与“不知”并无两样。到了真的去观察去劳动去读书的时候,“知”才会渐渐化为我们的习惯,习惯成自然,才是我们的能力。 通常
9、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譬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譬如说李四发表力不强,就是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写出来的习惯。 习惯养成的愈多,那个人的能力愈强。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 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教育不限于学校,也不限于读书。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读书这门事也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种种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己教育,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孔子一生“学而不倦”,就是看透了这个道理。15.文章第段以走
10、路、说话为例,引出了下文什么观点?(用文中的句子回答)(3分)16.第段列举了哪些事例?意在阐明什么?(4分)17.第段加点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请说说理由。(4分) 18.文中在阐述了习惯与能力的关系后,得出了什么结论?(4分) 19.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第段学校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的认识。(4分)三、写作(50 分)20.回首过去,你一定感慨良多。从一个懜懂孩童到一个花季少年,你没少累过、愁过、怨过甚至哭过。但正因为你敢于正视现实,勇于超越自我,才有了失意后的坦然,挫折后的不屈,失败后的从容。同时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经历了一次次的磨练,跨越了一步步的艰辛。你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
11、了大胆发问;你不怕失败,乐于付出,所以你变得成熟,变得睿智,变得坚强,变得充盈。在前进的道路上你正在成长、进步;在不懈地追求中,你正在不断完善自我请以:“我_,因为我_”为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要求:根据自己的理解,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说真话,叙真事,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邹忌讽齐王纳谏试题精选及参考答案 一. 解 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朝服衣冠,窥镜()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3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4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5朝服衣冠( )6闻寡 人之耳者()7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8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9邹忌修八尺有余()10
12、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11皆朝于齐()12今齐地方千里()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3期 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 丽。6令初下,群 臣进谏,门庭若市。7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8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9数 月之后,时时而间进。10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三简答题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2课文内容理解填空。本文先写邹忌在与徐公比美的过程中 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接着写邹忌以设喻讽谏齐王,最后写及其结果。3 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
13、的人际交往有着这样的启示?4 本文劝谏的目的是为了使齐威王,以富国强民;本文邹忌进谏时采用了 的方法说服齐王。5在生活中,你有时也会遇到不切实际的赞美。请结合上文内容说说你应当如何正确对待这 种赞美?6齐王虚心纳谏表现在哪些方面?收到了什么效果?请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7用你自己的话说说邹忌是用什么方法成功说服齐王的。8齐国能 “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9“门庭若 市”的字面意思是 现在用来形容 。10邹忌向齐威王进谏的方式与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禅进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11阅读本文后,你对“忠言逆耳”这个成语又有了怎样的理解?12文章写齐威王下令后有哪些变化?从这些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13
14、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14邹忌的进谏为什么能让齐威王称“善”?15邹忌得出“王之蔽甚矣”这一结论的依据是什么?16齐王纳谏之后取得了哪些成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17请仿照示例,补充一则与“纳言”相关的事例。示例:唐太宗善纳魏征良言,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18妻、客都认为邹忌“美于徐公”,而说话的语气不同,请简要分析。19从邹忌进谏、齐威王纳谏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就一个方面谈谈。20根据选段内容完成下联。上联:邹忌现身说法巧进谏 下联: 参考答案一. 解 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 察 看2偏爱3受 蒙蔽4间或,偶然5穿戴6使听到7当面指责 ;过错8满一
15、年 (“一年”也可)9长,身高10确实11朝见12方圆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 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漂亮、英俊)?2所有的大臣、官吏和百姓,能 够当面指责寡人过错的,得上等奖赏。3满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或:一年以后,就是想说,也没有什么可 进谏的了。4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5邹忌身高有八尺多,容貌光彩美丽。6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7 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错,并且传入我的耳朵的人,受到下等的奖赏8我的妻子认为我比徐 公美,是因为偏爱我啊。9几个月过后,不时有人偶尔来进谏。10由此看来,大王您
16、受蒙蔽很深啊!三简答题1 从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国,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2切身经历 齐王纳谏3 启示我们:说话要注意对象,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委婉得体。或:我们在劝说他人时力求语言委婉,用语得体,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得启发、明白道理,从而 愉快地接受意见。4广开言路(纳谏);借事说理(以事喻理、类比法、推己及人,均可)5 面对不切实际的赞美,我们要冷静思考,实事求是。 6 齐王称赞邹忌的建议很好。并立刻下令:臣民们凡能指出君王错误的,都能得到奖赏,并根据提意见的方式设立奖赏等级。群臣纷纷进谏。一年后,人们都找不到 意见可提。燕赵韩魏都纷纷来齐国朝见。7邹忌采用设喻说理的方法
17、,言辞委婉地进行劝说,既不失对齐王的敬重,又使之受到启 发,明白道理,并愉快地接受了意见。8邹忌劝说齐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 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朝见齐王。9门口和庭院里像市场一样(热闹) 交际来往的人很多10邹忌用自身小事和切身感受对齐威王委婉讽 劝;诸葛亮则用奏表向刘禅直接进言劝谏。11忠言未必逆耳,诚恳劝告别人的话如果让人听起来很舒服,劝说效果会更好。12经历了由开始“门庭若市”,继而“时时而间进”,最后“无可进者”的变化过程。启示:齐王纳谏后朝政弊 端越来越少,说明广开言路的重要性。13(1)宫中的嫔 妃和身边的亲信偏爱齐王;(2)朝中的大臣害怕齐王;(3)举国上下的人
18、都有求于齐王。14从日常小事人手,以家比国,以己比君 使用排比的方 式,增强语势,有力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语言委婉含蓄,使对方受到启发 处处为 国为君着想,晓以利害 15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16 国内政治修明 在各诸侯国中地位提高17(1)鲁 庄公采纳曹刿的建议,取得了长勺之战的胜利。(2)楚王听取墨子的谏言,停止攻打宋国。18妻 子的回答用的的反问的句式,语气非常肯定,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赞美;客人用的是一种陈述的语气,语气平淡,是一种礼节性的应对。19(1)邹忌善于进谏,给我的启示是:在 生活中,在与人的交往中,在提意见时,我们要讲究说话的技巧,要看对象,注意
19、场合,要得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对方心悦诚服。(还可从勇气和自知之明等 方面谈)(2)威王纳谏给我的启示: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要胸怀宽广;善于听取 别人的意见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可从个人、治国或工作、学习等方面)20如:齐王开张圣听振国威 又如:臣民面刺齐王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一、基础练习:1、填空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 体的历史著作 。“讽谏”的意思是 。 文章中写邹忌从妻、妾、客的回答中受到启发的句 子: 。威王采取纳谏措施后收到效果的句子: 。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谓其妻曰 ( )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2)于是入朝见威王( ) 皆朝于齐 ( ) (3
20、)皆以美于徐公 ( ) 必以情 ( ) (4)时时而间进 (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3、指出句子中加点词活用的类型及意思。(2分) (1)朝服衣冠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4、判断下面各句子属于什么句式,并翻译句子。(3分) (1)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_ (2)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_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_ 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今义。(分) (1)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古义 今义 (2)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古义 今义 (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古义 今义 (4)能谤讥于市朝 古义 今义 6、请列举两个出自战国策的成语:二、阅读下列语段,完成
21、习题。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 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 )2、解释下列加线词的意思能谤讥于市朝(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期年之后,( )王曰:“善。”乃下令( )3、这一段是写进谏的结果,即齐威王下令纳谏及收到的效果。请按下列要求填空悬赏进谏的三个等 级: 。纳谏后的三大变化: ; ; 。4、翻译下列句子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译文: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译文:三、阅读下面内容,完成
22、练习。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 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解释下列加粗词。(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2)能谤讥于市朝( )(3)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说明了什么问题?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中的“此”指代什么?“战胜于朝廷”的意思是什么?4翻译下面的句子。(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参考答案1(1)当面指责(2)指责
23、过失(3)门前和院子里像集市一样,形容进谏的人多。2说明在此之前,齐国的朝政等方面确实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3“此”指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这种情况。“战胜于朝廷”是指内政修明,不必用兵就能使别的国家畏服。4(1)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 过错的,我知道后,授予下等奖赏。(2)满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四、阅读: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 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24、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諌,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1、解释下列画线的文言语词:(2分)(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今齐地方千里: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4)时时而间进:2、翻译下列句子(2分)(1)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译:(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译:3、从文中找出一个成语,并用这个成语造句。(2分)4、“王”下令是受了谁的启发?他颁布了什么命令?他为什么要颁布这一道命令?(3分)5、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本文中的邹忌的忠言并不逆耳,齐威王痛快地接受了。请问那
25、句俗语是不是错了?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3分)参考答案【1、的确、实在;土地方圆;当面;偶尔。 2、略 3、门庭若市;造句略。 4、受了邹忌的启发;“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让人们敢于说真话,实现剤 国治国安民、繁荣富强。5、那句俗语没有错。我们可以有新的理解。劝诫别人要看对象,有人适合听顺耳之言,有人则非逆耳之言不起作用,但在多数情况下,我 们一定要讲究劝诫方式。既然是给别人提建议或意见,又希望被别人接受,最好选择一种让人愉快的方式,因而忠言未必逆耳。】五、文言文阅读(16分)于是(邹忌)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
26、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 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 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今齐地方千里 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原文: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文: 3邹忌善于进谏,齐王虚心纳谏
27、。请借用出师表中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齐王的行为。(2分) 4邹忌劝谏齐王的策略,高明在哪里?(2分)参考答案 【1确实,的确 土地方圆(2分。每格1分)2译文:众大臣官员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过失的,受上等奖赏。(2分。其中关键词“面刺”1分)3察纳雅言(开张圣听 咨诹善道)(2分)4高明在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齐王,使他乐于接受(或高明在现身说法,使齐王容易接受)。(2分)】北京市密云县2008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
28、:“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肉食者谋之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B又何间焉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C弗敢加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D忠之属也 属予作文以
29、记之得分 1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小惠未徧 徧: (2)彼竭我盈 盈: 得分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翻译: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翻译: 得分 1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第段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3分)答: 答案:11答案:A (2分)12答案:(1)同“遍”,普遍 (2)充满,这里是士气旺盛 (共2分。共两空,每空1分 )13答案:(1)衣食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2)这种小信用不能受到神的信任,神灵是不会降福的 (共2分。共两道小题,
30、每小题1分)14答案:大国难测,怕有埋伏;通过考察敌情,弄清齐军退却真相,再决定是否追击齐军。 既克,公问其故。(共3分。第一问2分,第二问1分)江苏省淮安市2008年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31、。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选自左传)18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又何间焉 间: 小惠未徧 徧: 神弗福也 福: 牺牲玉帛 牺牲: 19下列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何以战 /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B小大之狱 /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C战于长勺 /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D登轼而望之 /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衣食所安,弗
32、敢专也,必以分人。译文: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译文: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译文: 21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前两次回答被曹刿否定,最后一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说:“可以一战”。从曹刿与鲁庄公问答的过程中,你认识到他们各是怎样的人?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5分)曹 刿: 鲁庄公: 答案:18、略 19、B20、略21、曹 刿:具有爱国思想,且政治上拥有远见的卓识的人。鲁庄公:政治上缺乏远见,目光短浅,但能善于纳谏(如用课文从具体做法阐述亦可)威海市二八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33、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34、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B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C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择其善者而从之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A虽不能察,必以情 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C登轼而望之 先天下之忧而忧D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其真无马邪11.结合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既克,公问其故”中的“其”指代什么?(2分)12.从曹刿的论述来看,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有哪些?(2分)Daan: 9. C(2分)10. D(2分)11. 曹刿为什么必待“齐人三鼓”而后才认为可以击鼓进军?曹刿为什么在“齐师败
35、绩”之后还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然后才认为可以追击?(意思对即可,每条1分,共2分) 12. 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时机。(意思对即可,每条1分,共2分)2008年赤峰市(甲)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
36、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9曹刿不听乡人劝阻,执意请见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1分)20、在战前的谈话中,曹刿认可的是庄公的哪一句话?(1分)21、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1)公将鼓之( )(2)何以战( )(3)战于长勺( )(4)牺牲玉帛( )22、下边加点的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又何间焉 B. 战则请从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C 公将战 D. 夫战,勇气也上使外将兵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37、23、翻译句子。(4分) (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答案:19、肉食者鄙,未能远谋。20、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1、(1)击鼓 (2)凭借 (3)在 (4)祭祀用的猪、牛、羊等22、B23、(1)我看到他们的车辙乱了,望见他们的战旗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2)第一次击鼓,士兵振作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勇气就全没有了。2007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
38、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任选两小题,2分)(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4)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12.对下列句子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A.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B.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C.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D.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1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