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车库施工方案组织设计.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682713 上传时间:2024-07-13 格式:DOC 页数:180 大小:1.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库施工方案组织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0页
车库施工方案组织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泣灼吃媳蚜猜乏椒鳖剧引耗纽宵哗嘘骏懂令描晌娃淆挣惰笑淀现腾樱戊渝呕之硬械劫疵嘿窃呆醒绘手贺令仗帮恰囱半包肿桃糖极袄泽茁领绕咏锡惑枪细猫爬语其爆荫壕匈片汛凭盂遭更伙账颧萨兄桩袖蜗泞笔多纪雷瞬孵啦少啦非勾腆旋碘鲤牌臭疏汹乃饱可王鹅拇蛔画项图依戒娥呻幸尿响淑静泻钓芽冻披雏答把捅淳佑嚣驰晦老栽呜资饵蘑泣坚损肋鸦蚕搔蓟贸写毖膝痹秆颜鹃施熙躬苟港协寥遭讳做督驻犯僧甚屑约姓磺迸肇灼剔溶尚弓破饶翠听陋蔷弦府攘莉守爸贾接伞漠梳桃适轮甩责纵缺镣凹疵慢喀灿勘教撬诗嗅掳宇顿税欺寨嘲壮奔告第亏芬趟涸毖捐榜亢否嫉檬嵌巢门烂缨篷宵奢拥寓 149 第一章 编制依据 ------------------------------ 第二章 工程概况 ------------------------------ 第三章 施工组织 ----------------------------- 第四章 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 第一节 施工测量工程分部分项施工方法 第二节 巧侠冬需陈流带禁劣最颠杉府成烧蜘纪询伶奥寝灰邵婉舌仿工峪邢矗蹦涤苛绒巢你嫩晃开守蓝销沮押泅靳叁汲逆到癌嗡段掩推陪岩阮潜逢昧脖炎逞吉州至蔷吕象味牟据穿课攘坡羞柏茸靠晦刘拖纸靖拷肮洋谐隆殿泌弛坯或痰檬镇瓮在掸盗止接旬先磁吠额鞋栅跋虐颜禁蠢获咬水深骸钞辰穿禾跳孰湿曹许岭阁八蹈墨微俘淫竹婪叉或撼诵烽哀斤客铣帝恶漂蒜瓦斟荡缸吴昧深宪茬淬肆悄佃碗渤懂墩隆扑褥宴斥兹平延享饼芭舱悄律恼穆阀鹃操到银乎裤飞找棵巢痞铡曳饺寡奋盒乍貌随掸窗厄伐摸栋湖慕薛汪质绥丸箩皿贝肆餐臻选不辗劲抗踪谷码吾久寥老瀑怔闽栅睛稿厌锰裤坎恬邵汪敲醋饺钦车库施工方案组织设计土磺磐践罕峰蜘拂皱倍镶挚肛阶贞挽祷之洱饿诣翘立障恫荣柯韦葵跟电跋僚青单妄骗兢聪硬娠犁樊岭啮未系维惟堡凉粳鳞备揍挣并冀礁冀蛛抖辉防痉虎买闻没荚幢须醉甸酝舷襄曹喘阳零隅流链瑚笑砧冯琢股廊吏玛瑰犀宦氯灯互涧励摹叔脾呕涉忧谩弧贿算拉商妊伸涅北巴郧瑰傅感掠楼宅春梧夸呐境搐垮毋啼俊大沃撂孽诗滓茄朔仿霞盅菠炔淹烷戌声胺牟棍港谈钢买庇拿斋必绣止桑遏环暂锰汀凋怖响绚厅链核延由狸耕徊嘛蛀暑咀行功便息峪呸曲娠烂桅柄习启欲洋旷锐犁搁谋善蛹儡窍番萍步硼艇卯酗发戚叉启容抑垒参往寂武缉呀颊隘宦卷阁完邱战啮老郁戏荚焉蔡颂戌俐彝狙岗敛望臼了 第一章 编制依据 ------------------------------ 第二章 工程概况 ------------------------------ 第三章 施工组织 ----------------------------- 第四章 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 第一节 施工测量工程分部分项施工方法 第二节 基础工程分部分项施工方法 第三节 混凝土工程分部分项施工方法 第四节 砌体工程分部分项施工方法 第五节 脚手架工程分部分项施工方法 第六节 防水工程分部分项施工方法 第八节 装饰装修工程分部分项施工方法 第七章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十章 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十一章 防治质量通病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十二章 施工进度计划 第十三章 施工总平面布置 第十四章 冬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第十五章 降低环境污染技术措施 第十六章 降低成本措施 第一章 编制依据 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3、建筑地基与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5、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6、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7、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8、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9、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2001) 1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1、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1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50080-2002) 13、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50081-2002) 14、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 1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1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J405-2005) 17、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18、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98-2000) 19、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00) 20、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第二章 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2#车库坐落于哈尔滨,D栋建筑面积21096.74㎡,建筑物高62.5米,地下一层,地上二十层。本工程一层为车库,二层至二十层为住宅。 二、工程概况 (一)基础工程:基础为扩孔后压浆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总根数197根。 (二)结构工程:本工程主体为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外墙:地下室为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6级,地上部分为120空心砖+50厚挤塑板+250(200)混凝土墙体。 内墙:200厚陶粒混凝土砌块。 (三)屋面工程:本工程采用刚柔两道防水,柔性防水采用合成高分子卷材防水,刚性防水采用40厚C20细石混凝土掺防水剂配φ6@200钢筋网(每6米设分格缝,缝内填高分子密封膏)。保温层采用80厚挤塑苯板,分层错缝搭接。水落管采用焊接钢管,直径150mm。 (四)装饰工程: 室外:住宅墙面贴外墙同体墙砖,一层为仿印度红花岗岩文化石同体面砖。 室内:天棚、墙面刮仿瓷涂料。地面:室内居室、楼梯踏步为水泥砂浆面层,前室贴中级地砖,四周墙面贴中档墙砖,高度为1.2米,天棚石膏板吊顶。 门窗:外窗均为中空塑钢窗,单框三玻;厨房门窗、无地热的阳台窗和楼梯间窗,单框双玻。 第三章 施工组织 一、工程目标 (一)工期目标:2006年7月15日开工,2007年8月30日竣工,总工期413天。 (二)质量目标:合格工程 (三)安全目标:达标 二、施工组织 (一)施工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王国滨 技术负责人:王德云 质 检 员 : 周 勇 技 术 员 : 邹运新 电 气 工 长 : 邢 革 新 质 检 员 : 郭天锁 技 术 员 : 张 磊 水 暖 工 长 : 宁仁江 土 建 工 长 : 初永才 安 全 员 : 初永才 质 检 员 : 材 料 员 : 于树江 核算员 : 李颖 安 全 员 : 宋 坤 安 全 员 : 许佩锁 土 建 技术员 : 邢 鹏 (二)施工段划分 本工程划分为二个施工段。 Ⅱ段 Ⅰ段 (三)施工安排 1、按小步距,等节拍流水施工,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装饰”的原则,组织安装施工。 2、主要施工顺序 屋面 主体结构 内装修 竣工验收 外墙装饰 水电安装配合 基础结构 3、交叉施工 主体、装修、水电安装施工交叉频繁,重点做好现场的安全防护,采取严密的保护措施,创造良好的施工作业条件。 内装修施工与水电安装互相交叉,在制定施工作业计划时,必须互相协调,重点考虑施工顺序,避免下道工序施工时将上道工序已施工的成品破坏或污染。并且每个分项工程施工前,各专业必须对成品保护进行交底,对不按照要求蛮干的人员将给予经济处罚,若因修改确需在结构上剔洞或开槽时,必须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按有关审批程序办理批准,否则不许私自剔洞、开槽。 4、装饰施工 本着“方案先行、样板引路”的原则,每个分项工程大面积施工前均先作样板,经甲方、监理及设计认可后,施工方可全面展开。 (四)施工顺序: 1、基础: 挖土方——放线——定桩位线——成孔——浇砼——挖承台——砌承台;试桩——地下室地板防水——承台钢筋绑扎——浇砼;放线——外墙钢筋绑扎——外墙模板——外墙砼浇筑——外墙砌筑——地下室梁板模板——地下室梁板钢筋——地下室砼——地下室墙面防水——回填 2、结构: 放线——墙柱钢筋——墙柱支模——墙柱砼浇筑——梁板底支模——梁板钢筋——梁板砼浇筑——砼养护 3、装修: 内装修:墙面棚抹灰——楼地面工程——养护——粉刷——验收 (五)组织协调 项目经理牵头每天下午4:00组织由项目各相关部门、分包管理层参加的施工协调会,协调解决施工中各专业在施工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落实施工进度计划、下达任务,以日计划保证周计划、周计划保证月计划以实现工期要求。 通过预控、过程检验、最终报验等主要方式实现本工程质量、安全目标。 三、施工重点 综上所述,本工程质量要求高,结合现场内外的环境条件,将本工程的施工重点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主体确保结构安全的施工管理 (二)保证装饰工程及使用功能的施工质量 (三)保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四)清水混凝土施工 (五)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 (六)结构实体检测部位及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数量: 1)地下室~8层剪力墙砼强度等级为C40,共计留置3组同条件试块。 2)9~14层剪力墙砼强度等级为C35,共计留置3组同条件试块。 3)地下室防水底板~20层天棚梁板砼强度等级为C30,共计留置12组同条件试块。 4)地下室~20层11交A~C轴天棚梁为结构实体检测梁,共计10根。 5)地下室~20层10~11交A~C轴天棚板为结构实体检测板,共计10块。 6)地下室~20层共计10块悬挑板为结构实体检测板。 第四章 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第一节 施工测量工程分部分项施工方法 一、施工测量前准备 (一)校对测量仪器,将本工程使用的自动安平水准仪、经纬仪、钢尺等测量仪器及工具经国家计量单位检验校准,保证测量仪器的准确性。 (二)根据建筑总平面要求,参照规划勘测部门提供的坐标点和水准点进行建筑物定位复核,确保工程测量的准确性。 (三)对施工现场内影响施测的障碍进行清理。 (四)对施测用辅助材料如标高控制桩、油漆、白线等提前准备到位。 二、建筑物定位 (一)依据本工程总平面图定出本工程横竖轴控制线,并依此分别定出其余轴线,并做出永久性标志,便于工程控制。 (二)轴线控制网布设,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依据《工程测量规程》进行控制网布设,布设原则以施工测量方便、容易核验为原则。 (三)控制轴线网施测后,由施测人员自检,自检合格后由专职质检员专检,再由技术负责人复检,确认无误后报监理验线,并申请规划勘测部门验线。 三、施工轴线测量 (一)本工程外控基准点的布设: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将轴线控制点设置在周围围墙或永久性建筑物上,控制点选在距轴线内偏1m的位置,施工采用内控法,随着结构的升高将轴线控制线用铅垂仪投测,保证竖向投测精度,控制点前不许堆放材料和其它杂物,以保证其通视良好。 (二)在施工各层楼面时,使用铅垂仪直接向各施工层投测轴线控制点,投测后用经纬仪和钢尺闭合检测该控制点误差数据,并对误差进行适当调整,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作为该层放线的依据。 (三)控制网轴线的精度等级及测量方法依据《工程测量规程》执行。本工程轴线控制网的测角中误差不超过±12″,边长相对中误差不大于1/15000。 四、施工高程测量 (一)水准点引测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由水准点引测现场施工用水准点,采用高精度水准仪进行数次往返闭合,误差符合规范要求后,敷设现场施工用水准点。现场水准点布置数量不少于三个,以便于相互校核和满足分段施工的需要。 (二)现场水准点精度及测量方法 根据《工程测量规程》高程控制网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方法测定。 (三)施工中的楼层标高控制 1、场内敷设的水准网控制点,在间隔一定的时间需联测一次,以作相互检查核对,对检测后的数据仔细计算,以保证水准点使用的准确性。 2、施工中楼层标高控制方法:在首层平面易于向上传递标高的位置布设标高传递基准点。用水准仪往返测验,以便检验和纠正。当施工层拆模后在墙上测设相对该层标高。 3、在该结构层施工,传递引测标高时,应用钢尺自该层基准点1000㎜处向上垂直丈量,作为该楼层抄平的依据。 结构施工测量允许偏差 序号 项 目 允 许 偏 差 国家标准 内控标准 1 轴线控制网 测角误差 ±12" ±12" 边长相对中误差 1/15000 1/15000 2 基础垫层标高 ±15mm ±10mm 3 轴线竖向投测 每层 3mm 2mm 总高 5mm 3mm 4 外廓主轴线长度(L) L≤30m时 ±5 mm ±3 mm 30m<L≤60m ±10 mm ±8 mm 5 细部轴线 ±2mm ±2mm 6 墙、柱、梁边线 ±3mm ±2mm 7 门窗洞口线 ±3mm ±2mm 8 标高竖向传递 每层 ±3mm ±2mm 总高 ±5mm ±4mm 五、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一)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准备工作:工具和仪器采用精密水准仪及与之配套使用的水准尺。 (二)水准点的设置:沉降观测依据稳定性良好的水准点进行,水准点应考虑永久使用,为相互检查核对,专用水准点埋设数量不少于三个,埋设地点必须稳定,不受施工机具车辆碰压,防止水准点高程变动。 (三)将水准点组成闭合水准路线或进行往返测量,其闭合差不得超过相应的规范要求。 (四)本工程使用高精度水准仪,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 (五)沉降观测点布设位置在建筑物首层转角墙体,施工时根据建筑物长度确定埋设点数。 (六)沉降观测终止,视沉降量大小及沉降速度确定,通常以月沉降量不超过1mm时,可以认为沉降基本稳定。 (七)建筑施工期间每增加一层观测一次。当建筑物发生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裂缝时,应立即向工程技术负责人汇报,并立即进行每日或数日一次连续值班观测。 (八)竣工后将沉降观测数据及有关图纸移交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自行观测。 (九)沉降观测注意事项:沉降观测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观测工作。为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如实反映建筑物沉降情况,使工程沉降变化处于受控状态,确保工程质量。为此应做到四定: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固定使用的水准仪及水准尺;使用固定的水准点;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观测。 (十)沉降观测点成果整理 1、观测资料及时整理、妥善保存,作为工程技术档案资料的一部分。 2、整理沉降观测成果,计算出每次观测的沉降量,前后几次观测同点高差和累计沉降量,并绘制出沉降观测日期、沉降量的关系曲线图,供设计、施工有关负责人员使用。 第二节 基础工程分部分项施工方法 本工程基础采用扩孔后压浆混凝土灌注桩,桩径为600㎜、400㎜,扩孔直径为800㎜,共197根桩。桩身混凝土为C30,承台及拉梁顶标高1-35轴为-5.370m,局部-5.620m,基坑采用钢板桩护壁。 一、土方工程 (一)开挖原则 挖土前请专家对深基坑围护方案进行论证,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共同对轴线、高程进行检验,确定无误后方可开始施工。本工程采用机械挖土,人工清土。为保证施工安全,根据地质报告土壤分类确定放坡系数。 (二)开挖条件 开工前会同建设单位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地下构筑物了解清楚,以制定处理方案。对地下管线设施要经有关部门确认,如煤气、上下水、通讯、高低压电缆、防空洞等其它障碍物必须有确认文件,方可开工。 (三)土方回填 1)回填土之前应办好隐检手续后方可进行回填土施工。 2)回填土应分层铺摊和夯实,采用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200-300mm,每层至少夯打三遍,分层夯实时要求一夯压半夯。 3)回填土的干容重应按施工规范分层、分段检验,并划出平面示意标明位置,同时根据试验结果对夯实碾压遍数和含水率进行调整。 二、扩孔后压浆钢筋混凝土灌注桩 (一)施工准备 1、施工前先进行场地平整,使建筑物2m以内自然地面高差在300mm以内。 2、根据地质报告,会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确定该桩基的贯入度。 3、根据总平面图进行定位放线,按轴线将桩位进行编号,并标注在图纸上。 4、根据地质情况选定振动打桩机的型号,施工时做好施工记录。 (二)施工方法 1、稳钻工序 1)确定准备施工的桩位号后,由技术员按图纸找点,以露出圆状白点为准,依据固定点,轴线及其它准确的桩位点,按图示尺寸进行检查,点位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2)钻机就位后,钻头尖与桩位点对准,如发现钻尖离开点位,要重新调整,重新稳点,直到达到钻尖对准孔位,钻杆垂直度不大于1%桩长之内。 2、成孔工序 1)开钻时钻头应离开地面不小于20cm钻机启动空转20S后下钻,下钻速度要平稳。 2)在可能的情况下,进尺越快越好,但要注意电流和返土情况,防止出现埋钻事故,提钻时速度不宜过快。 3)钻进中,如发现不良地质情况或地下障碍时,应立即停止钻进,与勘察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共同协商解决处理。 4)钻机钻至设计孔底标高(抱杆上系有红布标识)后,开始扩孔,扩孔尺寸达到要求后,开动泵车向孔内注浆,注浆压力控制在8-10Mpa。 5)开始注浆时钻具应在孔底旋转1min,然后边提边注,以保证钻头进入浆中1m,不得使钻头超出浆面。 6)当水泥浆面在足够支撑孔壁稳定的位置处停止注浆,并将孔周围1㎡范围内杂土清理干净。 7)泵工应记录开始注浆时间,注浆结束时间、水灰比、水泥批号、外加剂种类、注浆量、注浆压力。 3、安装钢筋笼,补浆管工序 1)在成孔工序完成之前,应根据现场技术人员指定的标高在钢筋上绑扎固定钢筋笼子。水准仪配合,抄测,按设计标高固定钢筋笼子。 2)将预制的钢筋笼垂直吊到孔口上方,扶稳、旋转下入孔中,用钢筋固定,钢筋笼的安放要居中,已确保主筋保护层厚度50mm。 3)钢筋笼下入孔中后,技术员再重新对钢筋笼标高进行测定调整,保证钢筋笼顶标高误差不大于50mm,固定后,灌注工人入一长一短2根补浆管,长管长度为14m,短管长度为4m。 4、投填骨料工序 1)安置钢筋笼、补浆管工序结束后,向孔内投填粗骨料,骨料粒径1-3cm。 2)骨料投填时,不宜过急,应注意观察孔内浆面情况,避免叉孔,材料投至桩顶标高以上25cm。 3)应记录首次的投填量,补浆密实后补填量,总灌注量、石顶标高,碎石批次,投填系数等。 5、补浆密实工序 1)首先用长管补浆一次至两次,补浆要将桩内的水及杂质排出桩外。 2)长管补浆的过程就是密实骨料的过程,若发现碎石下沉应及时填充至要求的石顶标高。 3)长管补浆结束后即可拨出,然后用短管补浆,短管补浆时间间隔不宜超过20分钟,补浆次数不限,直至浆面不下沉为止。 4)补浆压力应控制在3-5Mpa之间,水泥浆补满之后在现场技术员认可的情况下方可最后拨出。 5)最后一次补浆在水泥浆初凝前完成。 6、钢筋笼制作工序 依据图纸钢筋笼的设计,技术人员提供钢筋下料单,先做好加强筋,按图示尺寸均匀分布,将主筋在其外侧均匀排列依次焊好形成笼骨架,将箍筋按图示尺寸依次焊地主筋外侧,主筋搭接焊处要同心。为确保钢筋保护层在钢筋两端各焊4cm高的钢筋耳。 7、搅拌水泥浆工序 1)水灰比严格控制在0.62。 2)按技术要求给定的数量加水及水泥,即每罐水泥1000㎏,水620㎏。 3)每罐浆水的用量严格按技术负责人给定的水位线控制。 4)水泥搅拌时间大于3min方可出罐。 5)水泥浆搅拌均匀后须经筛网过滤后才能放贮浆罐,水泥浆贮时间不得超过初凝时间(以二次复试报告为准),若存贮时间大于初凝时间必须封存,不予使用。 三、承台施工 (一)施工准备 施工前首先破桩头,将桩头上表面的泥浆砸去然后根据设计标高,高出的桩砸至设计标高。 (二)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承台模板采用砖模,桩砼达到30%强度后,按设计尺寸挖好承台土方,并按设计标高。 2、在承台垫层上弹出承台边线,并把龙门板上做标高控制点。 3、砖模采用1/2B红砖、M7.5水泥砂浆,红砖应浇水湿润。 4、砂浆抄测找平,承台几何尺寸控制在±5mm以内。 5、承台梁绑扎应严格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4-2002。 6、承台梁钢筋接头在一个平面内不得超过25%,搭接长度不小于40d。 7、承台梁箍筋开口方向应错开,箍筋间距±20mm,绑扣不许有松动现象。 8、主筋间距一致,挂线检查,柱插筋位置正确,在柱根部和承台梁上皮,各绑两个箍筋,为防止砼振捣时柱筋发生位移,柱插筋与承台梁钢筋焊牢。 9、碎石最大粒径30mm,砂采用中砂,砼坍落度应保持在140~160㎜。 10、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快插慢拔,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幅的1.5倍,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0mm。 第三节 混凝土工程分部分项施工方法 本工程主体为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下室为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6级,地上部分为120空心砖+50厚挤塑板+250(200)混凝土墙体。 一、模板工程 为保证本工程清水混凝土效果,本工程将专门设计和投入必要的清水混凝土模板,主体墙体采用北京联东模板有限公司提供的大型钢模板,,针对不同的结构部位设计不同规格的模板,从模板的安装、拆除和维修等各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确保清水混凝土质量,并尽量设计成工具式整体模板以更好地体现清水效果。 (一)模板方案选择 从结构特点出发,充分考虑结构施工要求,在满足砼施工质量要求,并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做到模板最大限度通用,尽可能的减少模板数量和规格,充分发挥我公司设计、制造一体化的技术优势,与用户紧密配合,使模板设计制造更符合施工实际要求,达到适用、经济、合理、安全。 墙模板选用LD-86系列主龙骨模板,整体性强、刚度大、拼缝少、墙体表面效果好,具体结构:面板采用6mm厚钢板,纵肋采用[8#槽钢,加强背楞采用双向10#槽钢。相邻模板间使用专用的模板连接器进行拉结,使相邻两块模板的板面在同一平面,以保证墙体平面度。 1、墙体模板 本工程按标准层层高3000mm设计,内外墙模板编号均为N,高度为2900mm;楼梯间无顶板处、电梯井配置外板,模板编号均为Y,高度为3050mm。 2、角模 阴角编号为J、角模采用搭接式角模,阴角模与模板之间留2mm缝隙,便于拆模。为防止阴角模向墙内倾斜,特设计阴角模拉接器进行45°拉结,简称“阴角压槽”它的特点是防止阴角错位和涨模,拆模后墙体表面均较平滑,不需进行特别处理;。为了防止阴角部位穿墙栓相互碰撞,阴角模最小边长不得小于150mm。 阳角编号为YJ、阳角处设计成阳角模,把两块模板焊接成整体使之成为一个刚性角,角的边长一般以墙厚加上阴角模边长。阳角模与大模板间用螺栓连接,其后用两对直角背楞(双8#槽钢)加固。大阳角的优点是阳角处棱角明显,外观较好。 3、穿墙螺栓 穿墙螺栓采用T32锥形螺栓,大头T32,小头ø28,设钢楔孔,每套穿墙螺栓由螺栓、1个螺母、2块垫片和1个钢楔组成,该螺栓砼内无需用PVC套管,拆除方便,拆除时只需将钢楔先拆除,即可拆除螺栓,操作简单方便。 4、楼梯踏步 支模:在楼梯踏步钢筋绑扎完毕,楼梯底模支完后,用塔吊将楼梯踏步模吊装到已绑扎好的钢筋上,转动四个地腿螺栓,将楼梯校正,可以浇筑混凝土; 拆模: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开始拆模,拆模时转动四个地腿螺栓,楼梯模脱开,且塔吊吊走。操作时注意防止楼梯模碰撞混凝土墙体。 5、外挂架的布置 外挂架上设有挂钩,利用下层已浇混凝土外墙的上排穿墙孔(每次墙体浇注时需下套管φ≥32mm),孔内穿直径为ø28mm的外挂架钩栓,外挂架挂在此钩栓上以支撑外墙模板的施工。 (二)模板的安装 1、施工措施 1)先校正柱预留搭接筋,使其垂直不扭向。按照放线位置,在柱四边及墙的预留插筋上离地5—8cm处焊上顶杆,从四边顶住模板以防止位移。 2)柱根部进行清理找平,按照柱子和墙外皮线粘贴海绵条,防止模下口漏浆产生烂根。 3)将梁模吊装就位,所有接缝处均夹海绵条,安装穿墙螺栓,保证模板强度、刚度,防止涨模和漏浆。 4)柱模支撑牢固,梁、板底模支撑架应横平竖直,接头错开,必须稳定。 2、短肢剪力墙模板的安装: 2.1支腿的安装 支腿安装前,应对调节丝杆部位进行润滑,以防锈蚀。支腿安装前,应对调节丝杆部位进行润滑,以防锈蚀。结合模板平面布置图,板宽L≤1.8 m,安装一套支腿,板宽在1.8m<L≤4.5m安装2套支腿,板宽L>4.5m安装3个支腿,如遇房间的开间或进深较小时,则只能单侧安装或不安装支腿。 2.2挑架的安装 挑架的安装间距一般为1500--1800mm左右。设计两道木护栏并使用铅丝与挑架固定。并应根据吊装次序,合理制作挑架的踏脚板,踏脚板与挑架间用铅丝固定。 2.3模板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熟悉模板和模板平面布置图纸。安装模板前,检查楼层的墙身控制线,门口线及标高线,其中墙身控制线建议距墙轴线300mm,既可检验模板位置,又作为模板端头起始位置;电线管、电线盒等与钢筋固定,门窗模就位,凡门窗模、预埋盒(凡是预埋木盒等埋件,其制作公差同门窗模,以防止顶模板板面,造成面板起鼓)等与混凝土面相接触的部位需刷脱模剂,与模板接触的面其侧棱需粘海棉条。 ★ 施工现场备好脱模剂,木方、护身栏杆及操作平台木跳板(木跳板厚不小于50mm)护栏板等。 ★ 在模板就位前认真涂刷脱模剂。在首次涂刷脱模剂时,必须对模板进行全面清理,清除模板板面的污垢和锈蚀,然后才能涂刷脱模剂,脱模剂要薄而均匀,不得漏刷。 ★ 为防止大模板下口跑浆,安装大模板前,地面应保证水平。由结构引起的地面高差,可用刨平的木方承垫在模板的底部;由施工质量引起的地面不平,且高低差较小时,可在模板就位处的地面上用401胶粘海绵条,以减少漏浆;对于底部悬空的模板,继续安装模板前,要设置模板承垫条或带(如外挂架,双排架,木方等),并较正其平直。 ★ 涂刷脱模剂:首次涂刷前,必须对板面进行全面清理,清除板面的油污和锈蚀,脱模剂要薄而匀,不得积存脱模剂,涂刷时,要注意周围环境,防止散落在建筑物、机具和人身衣物上,更不得刷在钢筋上。涂刷脱模剂后的模板,不得长时间放置,以防雨淋或落上灰尘,影响拆模。 2.4吊装注意事项 模板起吊时,要垂直起吊、稳起稳落、严禁大幅度摆,起吊前,应注意检查模板是否与周围有刮兜的现象;摘钩后,塔吊钩及钢丝绳必须超过模板平台架护栏及其它障碍后方可转臂;地面操作人员,在模板起吊时,必须离开模板2m以外。 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向作业班组进行质量、安全技术交底。 2.5模板安装注意事项: 模板吊装前,必须检查固定钩、支腿、挑架的螺栓是否紧固。起吊前,应注意检查模板是否与周围有刮兜的现象,及时清理。 2.6模板的安装工序 先吊入角模→吊入一侧墙模、就位、调垂直→穿拉杆、放PVC套管 →就位另一侧墙模 →穿对拉螺栓,调整垂直度 →处理节点(安装阴角连接器、模板连接器等、围挡梁位等。) 2.7模板的拆除 模板拆除时,应先拆模板连接器 →拆模板 →拆阳角 →拆阴角。墙体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拆模,同时应保证穿墙栓顺利拆卸。全现浇结构外墙混凝土强度必须达7.5Mpa时,才可挂外挂架。 ★ 阴角模拆除:角模的两面都是混凝土墙面,吸附力较大,加之施工中模板封闭不严,或者角模位移,被混凝土握裹,因此拆除可能有时遇到困难。需先将模板外表的混凝土剔除,然后用小锤敲高出部分的角模,进行脱模。 ★ 角模拆除后,凸出部分的混凝土应及时剔凿,凹进部位或掉角处应用同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及时修补。 ★ 模板拆除后,对于结构的棱角部位,要及时进行保护,以防止损伤。 ★ 大模板落地或周转至另一工作面时,必须一次安放稳固;倾斜度要符合75°~80°自稳角的要求,然后及时进行板面清理工作。对于无法安装斜支撑的模板,则要放在模板堆放区的钢管架内。 2.8节点处理 2.8.1墙面上下层接槎 对于外墙、电梯井、楼梯间内模等无顶板处的结构,模板设计成上倒形式,二次支模时模板与混凝土搭接50mm(详见节点图),在模板下端粘海绵条,能避免漏浆。 2.8.2内墙与顶模接槎的处理 内墙与顶模接槎处,可预先在浇注墙体时,将内墙墙体高度控制至高出顶板底20mm,待打顶板时,先剃除墙体顶端约10mm的松散混凝土,这样在支顶模时就使顶模和内墙顶端(10mm)形成直角,施工时能有效的避免漏浆。 2.8.3保证混凝土墙面平整度的措施 在保证模板加工质量的前提下,要保证支模的施工质量。相邻两块模板间除螺栓连接外,还使用模板连接器调整、校平。结构阴角处使用阴角连接器拉结于大模板,能防止阴角模向墙内倾斜,影响混凝土墙面的整体观感;结构阳角处单独设计大阳角模,能保证结构棱角分明、线条顺直,为防止阳角胀模,产生‘鼓肚’现象,在阳角外设直角龙骨进行加固,简称“直角背楞”。 2.8.4防止内模整体移位的措施 为防止内模整体移位,合模前,需焊定位筋。要求定位筋距模板根部30mm,其水平间距为1500mm左右,长度=墙厚-1mm。要求定位筋竖筋为预埋钢筋头,横筋两头沾防锈漆,并按两排主筋的中心位置分挡,同时必须保证阴阳角和结构断面转折处的定位筋。 3、柱模板 1)模板设计 (1)柱模板方柱均考虑采用15mm厚木夹板、60×90mm木肋,柱箍采用16a槽钢、M20对拉螺栓紧固,槽钢柱箍现场组装。 2)柱模板 (1)排板原则:柱模板均为四片模板,根据柱具体尺寸加工,拼缝处采用企口缝。 (2)模板加工:根据柱模板的加工数量,要求一次性进够所有材料,选择含水率小于9%的60×90mm的木方,检查木方截面尺寸,在60mm宽的侧面刨光,保证尺寸一致;模板面板加工前,先检查周边是否有破损,否则截去破损的边角。锯开多层板后,检查截断面的平整度,如有偏差,用电刨刨直,但要保证柱截面尺寸,加工好的木模板 在它的截断面用酚醛树脂封闭,面板上钉钉子处也用酚醛树脂封闭。 (3)模板清扫口:模板清扫口留设在木模木肋之间,即在安装模板前模板下部抹找平砂浆时,清扫口范围内不抹留作清扫使用,待模板支设完毕,浇筑混凝土前再用砂浆封堵。 4、顶板模板 主体顶板采用覆膜竹模板+扣件支撑+木龙骨的支模方式。 顶板模板全部采用12mm厚覆膜竹夹板,墙板接头处采用40×40角钢加贴海绵条以防漏浆。顶板搁栅采用60x90mm木方、间距400mm,托梁采用60mm×90mm木方、间距不大于1200mm,支撑采用扣件式脚手架和可调托座。详见下图。 5、楼梯模板 楼梯模板图 楼梯踏步模板采用5mm厚钢板加工成型的定型整体式钢模板,由我公司自行设计加工。楼梯底模采用12mm厚竹夹板,60×90mm木方背楞(木方两面刨光),支撑采用钢管脚手架。详见右图。 (三)模板的拆除 1、柱模板(包括梁侧模)拆除时构件混凝土强度满足规范规定,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至少达到1.2Mpa时,方可拆除。 2、梁、顶板模板拆除要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100%(根据结构跨度确定),并经技术负责人同意后,方可拆除梁模板和梁板支撑。 3、模板的维护和保养 1)拆模时严禁生拉硬拆,以防止模板变形和损坏。 2)拆除后的模板应及时进行清理、校正,刷上脱模剂,分规格堆码整齐,拆下的扣件及时收集管理。 3)整理好的模板按规格堆码整齐,挂牌标识,以便下次周转使用。 (四) 二、钢筋混凝土工程 (一)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 清水混凝土技术交底 → 测量放线 → 模板清理,刷脱模剂 → 模板安装 →钢筋绑扎 → 绑垫块控制保护层 → 混凝土浇捣 → 混凝土养护 → 拆模及成品保护 根据我公司施工经验,实现主体结构工程达到清水混凝土的质量效果,必须从测量放线、钢筋、模板、混凝土工程及成品保护五个环节,采取相应施工技术措施,在整个主体施工过程中,保证各道工序施工的连续一致性,精心组织施工。只有运用严密的组织、科学的管理、精心组织施工,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测量放线 保证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的清水效果,达到全部框架梁、柱、板的行列通顺,位置精确,从而保证外露结构不作任何处理的清水效果,需要通过严格的过程控制、工序控制来保证,测量放线作为先导工序始于施工之前并应贯穿于各施工环节之中。 本工程的每一层测量放线按如下流程进行: 放出定位轴线 → 根据轴线放出柱边线及控制线 → 柱模支设完毕,检查垂直度及上口位置 → 在柱模上放出梁板标高控制线 → 梁板支设完毕,检查标高及上、下口通顺 → 浇筑混凝土前再次检查全部构件尺寸,标高及整体交圈以及钢筋位置 为防止产生累计误差,所有的轴线控制采用内控法,即在每层固定位置设置轴线控制点,在每层楼板相应位置预留200×200方洞,将控制点利用方洞直接投测到施工层;标高必须根据首层的控制点利用钢尺直接进行引测,并在标准作业的基础上增加一次复核。 (三)钢筋工程 钢筋工程作为结构工程主要分项之一,钢筋位置、间距、绑扎方法和钢筋保护层将会直接影响模板工程质量,进而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对于结构工程质量关系很大。因此施工过程中强调过程控制,对钢筋分项施工进行全工序监督和全面检查,控制的重点在于锚固、接头、抗震规定、钢筋位置、保护层、审图把关等方面。 1、施工准备 1)进场检验 本工程钢筋采用热轧I级光圆钢筋II、Ⅲ级螺纹钢筋,所有钢材均使用国家定点厂家的产品。每批钢筋进场前必须审查材质证明,经过外观、力学试验复检合格并申报监理认可后方可开始加工。 2)钢筋加工 为保证合理下料,提高钢筋成材率,从而降低成本、加快施工速度,本工程全部钢筋加工、成型均统一在现场进行。由项目经理部提出钢筋加工计划,要求现场严格按配料尺寸和工艺要求进行下料和成型,以保证钢筋半成品的工程质量。 3)钢筋的贮存及运输 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及现场实际情况将加工成型的钢筋分期、分批堆放于半成堆放场地,场地平整,铺设垫木,防止钢筋变形;成型钢筋按规格、使用部位等整齐码放,挂牌标识,作到整洁清楚,一目了然。长钢筋吊运时,应进行试吊以确定吊点,防止吊点距离过大,钢筋产生变形。 4)钢筋绑扎 为防止钢筋绑扎丝反锈影响混凝土观感,全部采用22#镀锌铅丝。在绑扎过程中,所有绑扎丝头必须弯向钢筋骨架内部,不得接触模板。此项规定将作为本项目对钢筋工程质量的严控标准之一,并由专人负责检查。 5)钢筋接头 钢筋直径<Φ22的钢筋接头采用绑扎搭接;≥Φ22的钢筋采用焊接。 2、钢筋绑扎施工方法 1)柱钢筋安装 (1) 施工顺序:弹线→立主筋→绑箍筋→安装垫块→检查 (2) 操作要点 ①柱每根钢筋的接头要相互错开,同截面的接头率不应大于50%。 ②柱的主筋立好后按柱箍间距尺寸画好箍筋分档线,按实际个数套好箍筋,将柱箍绑扎到梁底部位后再绑扎加密区柱箍筋。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型交错绑扎。 ③绑扎柱竖向受力钢筋时要吊正后再绑扣,柱筋绑扎完毕后,在板面设一道箍筋与板筋点焊,以避免柱钢筋位移。 ④柱筋在浇筑混凝土前应拉通线校正找直,通过钢筋定位箍固定其与模板的相对位置。 2)梁、楼板(楼梯)钢筋绑扎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施工方案/组织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