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范文最新推荐- 小学语文三年级片段教案第一场雪片断赏析之一 (一)以读代讲多法品读师:喜欢雪吗?作家峻青也很喜欢雪,他用文字描述了1960年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让我们一起走进雪的世界,看看这场雪有什么特点。(生读课文,然后争相说出这场雪大、及时、美的特点。)师:同学们读书很认真,而且有不同的感受。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最感兴趣的、体会最深的段落读给大家听。读的时候,除了要读得流利外,还要一边读一边想像课文描述的画面。(先同桌互读,并交流想像的画面,然后指名读。)生1:(读)大雪整整下了一夜师: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生1:这是粉妆玉砌的世界。师:粉妆玉砌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呢?生1:松树、柏树上堆满了
2、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亮晶晶的,非常的美丽动人。生2:这是一个雪白的、晶莹的世界,十分的美丽。(教师投影课文中大雪整整下了一夜的语句,让同学们通过诵读加深对粉妆玉砌画面的理解。)【以读代讲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把自己最感兴趣的、体会最深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充分地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阅读中的独特感受。引导学生边读课文边想像所描述的画面,能使学生披文入境,入境生情。】师:有谁见过这么大的雪,给大家讲一讲。生:我在冬天的时候到九寨沟旅游,看到的是白茫茫的一片,非常美。许多的小孩在滚雪球、堆雪人,特别有趣。师:这位同学结合生活体验,讲述了迷人的雪景,让我们觉得雪景太美了。(板书:结合生活体验)(多媒体
3、演示美丽的北国雪景)师:看了录像你有什么想法?生:觉得雪景很美,是个非常洁白的世界。生:雪非常的洁白,像白色的小天使从天而降,使人仿佛置身于白色的世界。师:同学们的想像力多丰富啊!不仅能结合生活体验来理解课文,又能借助录像来理解粉妆玉砌的含义。(板书:借助录像)【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和录像画面来理解词语粉妆玉砌的含义,把抽象的语词和具体的视像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领悟词语的含义,进而体会课文的情境。】(教师提议进行朗读比赛,读出雪的美。参赛者读的时候,其余同学当评委进行评议。)(两位学生比赛读大雪整整下了一夜。)生1:他们读好大的雪啊!没有读出雪大的语气。师:你能不能也试着读一读?(生自信地朗读
4、)师:你觉得你读得怎么样?生1:我觉得我读得不错,再努力一下会读得更好。师:那你再读一读。(生更有感情地朗读)你读得真好!(面向全体同学)你们能像他这样读吗?生齐:能!(生齐读)师:你们读这句时心情是怎么样的?生:很兴奋。因为下大雪可以打雪仗、堆雪人师:就请带着这种兴奋的心情再读一遍。(生再读)师:我也想和你们比一比,谁来跟老师比赛读。(一生与老师比赛读,然后众评委进行评议。)生:老师读彩虹读得太重,没能读出彩虹的美。师:你真棒!你能读一下吗?生:行!(生读)师:我再来读一读(师读)。这回读得怎样呢?(大部分学生认可老师的这种读法,也有个别学生觉得彩虹还应该读得重一些好,另一些学生认为读得轻和
5、读得重是对美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各有特点。)(师生在配乐声中美读)【以朗读比赛的形式引导学生品读课文,体验情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竞争意识。生生竞读、师生竞读、众人评判,充分体现了师生平等参与的新理念,有一些同学对老师的朗读提出意见,这说明教师的教学角色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明显的变化。以上的教学片段以学生的多读、品读、熟读代替以往教师繁琐多余的串讲和串问,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情的阅读教学原则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二)想像拍摄一法多效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的眼前仿佛浮现雪后的美景。我知道,在你们的眼中雪景还有更美的画面。让我们来当个小小的摄影师吧,以想像的方式拍摄课文里的画面,
6、也可以延伸到课文之外,拍摄想像到的有关画面。下面,请四人小组把学习卡拿出来,共同讨论。(小组讨论,把所拍摄的想像画面写在学习卡上。)师:谁拿着照片(学习卡)说说?生1:我们拍摄了三张照片,第一张是及时雪,第二张是根据课文里描写的天上有一道彩虹,在随风摆动的情景来拍摄的。生2:我们拍摄了四张照片。第一张是及时雪,是根据第六自然段描写的情景拍的第三张拍了雪中的快乐,是根据第五小节描写的情景拍的;第四张是美丽的雪,是根据第四小节描写的情景拍的。师:你们拍摄的是课文描写的画面;有没有拍摄课文之外的画面的?生3:有!我们拍摄的是小孩子在结冰的湖面上滑冰的情景。生4:我们拍的是下雪了,水管冻结了,老人拿着热毛巾敷在上面。师:请你们继续拍摄所要拍的照片,把画面用一两句话写在学习卡上,看看哪个场景选得好,让我们领略到更多更美的雪景。【教师让学生展开想像,拍摄课文中的情景和课外的有关画面,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由小组的代表来描述所拍摄的照片。这种教学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描述能力,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他们的想像能力和创新意识。】 7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