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考生物部分试题解析.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3678391 上传时间:2024-07-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部分试题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生物部分试题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生物部分试题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生物部分试题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生物部分试题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本试卷分第I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0题,共300分,共16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钢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不准使用涂改液、

2、修正带、刮纸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Al 27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A.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B.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C.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解析造血干细胞由胚胎干细胞分化而来,造血干细胞是初步分化后的多能干细胞,只能分化为血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B选项错误。2.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

3、A双链不能解开。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C )A.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B.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C.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D.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解析DNA分子双链的打开发生在分裂间期,故C错误。3.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D )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解析血液中胰岛素的增加,进行负反馈调节,可抑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B细胞不会分泌

4、胰高血糖素。故D错误。4.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C )A.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B.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C.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D.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解析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可见光中的蓝紫光和红橙光,有效光合辐射的波长为400-700nm,红外光和紫外光都不在这个范围,为不可见光。故C选项错误。5.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C )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B.计数所有样方内

5、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乖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群密度解析种群密度是该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用样方法进行调查的关键是随机取样,先求出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最后对所有样方取平均值。故C选项正确。6. 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

6、表现型。据此可推测:雌蝇中( D )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解析由于子一代中雄果蝇明显比雌果蝇少,可知纯合致死的是雄果蝇,所以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子一代雌蝇共两种表现型,则基因型为XGXg或XgXg.由于等位基因(G、g)中一个基因在纯合时即会使合子致死,所以g肯定不会纯合致死,则G会使纯合致死。故D选项正确。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

7、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略)第II卷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29(10分) 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B组(40)和C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 B 组。(2)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 加快 。(3)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

8、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C组产物总量 不变。原因是 高温使C组酶失活。(4)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 蛋白质或RNA,其特性有 高效性、专一性(答出两点即可)。解析(1)由图可知,40条件下反应最先达到平衡,因此酶活性最高的是B组(40)。(2)由图可知,在t1时间之前40下反应速率高于20,因此A组20升高10,反应速率会加快。(3)由图可知,图C组在t2时期,产物浓度不再增加,表明酶已失活,因此即便再加入2倍量的底物,反应也不会继续进行,产物总量不会改变。(4)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或RNA。特性包括:高效性、专一性、反应条件温和、作用前后分子不变等特性,任意答出两点即

9、可。30(9分)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C、E_(填“A”、“C”或“E”),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_能_(填“能”或“不能”)作为神经递质。(2)当兴奋传到刘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 胞吐 这一跨膜运输方式释放到 突触间隙 ,再到达突触后膜。(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 兴奋。解析(1)如图所示,表示的是乙酰胆碱的合成和释放过程,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从图中可以看出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释放乙酰胆碱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10、,被D酶分解,形成A和C,C又被突触前膜吸收再利用,重新再形成A-C。故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C,由图可得,E物质应该是ATP,也可以循环利用。神经递质分为四类,即生物原胶类、氨基酸类、肽类、其它类。生物原胶类神经递质包括多巴胺,其它类:一氧化氮就被普遍认为是神经递质,它不以胞吐的方式释放,而是凭借其脂溶性穿过细胞膜,通过化学反应发挥作用并灭活。(2)乙酰胆碱的释放依赖的是生物膜的流动性,通过胞吐实现,突触小泡和前膜融合,将乙酰胆碱释放到突触间隙。(3)由于乙酰胆碱是兴奋性递质,D酶失活,不能将乙酰胆碱分解,故持续与受体结合,就会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31(8分)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BTB

11、的弱碱性溶液颜色可随其中CO2浓度的增高而由蓝变绿再变黄。某同学为研究某种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少量的NaHCO3和BTB加水配制成蓝色溶液,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使溶液变成浅绿色,之后将等量的绿色溶液分别加入到7支试管中,其中6支加入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水草,密闭所有试管。各试管的实验处理和结果见下表。试管编号1234567水 草无有有有有有有距日光灯的距离(cm)20遮光*1008060402050min后试管中溶液的颜色浅绿色X浅黄色黄绿色浅绿色浅蓝色蓝色*遮光是指用黑纸将试管包裹起来,并放在距日光灯100cm的地方。若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回答下

12、列问题:(1)本实验中,50min后1号试管的溶液是浅绿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由 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使CO2浓度变化 引起的;若1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的,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 不可靠 (填“可靠”或“不可靠”)。(2)表中X代表的颜色应为 黄色 (填“浅绿色”、“黄色”、或“蓝色”),判断依据是 BTB的弱碱性溶液颜色可随其中CO2浓度的增高而由蓝变绿再变黄,2号试管遮光,只进行呼吸作用,CO2浓度增加,颜色变为黄色。(3)5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在照光前后没有变化,说明在此条件下水草 光合强度等于呼吸强度,净光合为0,CO2释放量为0。解析本题应用BTB的弱碱性溶液颜色

13、可随其中CO2浓度的增高而蓝变绿再变黄的原理,依据培养颜色变化,探究水草光合与呼吸之间的关系。题中自变量为:是否有水草;是否遮光;试管距离日光灯距离。即光照强度。因变量: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1)1号试管与2至7号试管相比,区别是有没有水草,因此2至7号试管颜色变化的原因是由于水草的活动,即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引起的CO2浓度变化。若1号试管溶液是蓝色的,即没有水草的条件下试管内CO2浓度减少,则1号试管不能作为对照存在,2至7号试管实验结果不可靠。(2)依据唯一变量原则,2号与3号试管唯一的差别是是否遮光。在有光照条件下,3号水草既进行呼吸作用产生CO2又进行光合作用消耗CO2,试管颜色

14、变为浅黄色,CO2净含量增加,则只进行呼吸作用的2号试管,CO2增加量更大,颜色变为黄色。(3)5号试管水草既进行呼吸作用产生CO2又进行光合作用消耗CO2,结果试管内颜色不变,说明CO2净增加量为0,光合强度等于呼吸强度。32(12分) 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独立遗传。利用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1)果皮有毛和无毛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 有毛,果肉黄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的显性性状为黄色。(2)有毛白肉A、无毛黄

15、肉B和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依次为DDff 、 ddFf 、 ddFF。(3)若无毛黄肉B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无毛黄肉:无毛白肉=3:1。(4)若实验3中的子代自交,政府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毛黄肉:有毛白肉:无毛黄肉:无毛白肉=9:3:3:1。(5)实验2中得到的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有 2种,ddFF、ddFf 。解析(1)根据实验一中有毛和无毛杂交子代均为有毛可以看出有毛为显性性状;根据实验三黄肉和白肉杂交子代均为黄肉可以看出果肉黄色为显性性状。(2)根据题目两对性状独立遗传,说明其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根据实验一可推测A的基因型为DDff,B的基因型为ddFf,根据实

16、验二可推测C的基因型为ddFF。(3)B的基因型为ddFf,自交结果为ddF_:ddff=3:1;表现为无毛黄肉:无毛白肉=3:1。(4)根据实验三可推出子代基因型为DdFf,自交结果为有毛黄肉:有毛白肉:无毛黄肉:无毛白肉=9:3:3:1.(5)ddFf和ddFF子代基因型为ddFf:ddFF=1:1。(二)选考题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苹果醋是以苹果汁为原料经发酵而成的。回答下列问题:(1)酵母菌的呼吸代谢途径如图所示。图中过程和是苹果醋生产的第一阶段,在酵母菌细胞的_细胞质基质_中进行,其产物乙醇与_(酸性)重洛酸钾_试剂反应呈现灰绿色,这一反应可用于乙醇的检验;过程在酵母

17、菌细胞的_线粒体 中进行。与无氧条件相比,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增殖速度_更快_。(2)第二阶段是在醋酸杆菌的作用下将第一阶段产生的乙醇转变为醋酸的过程,根据醋酸杆菌的呼吸作用类型,该过程需要在_有氧_条件下才能完成。(3)在生产过程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发酵温度不同,第一阶段的温度_低于_(填“低于”或“高于”)第三阶段的。(4)醋酸杆菌属于_原_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中 不含有 (填“含有”或“不含有”)线粒体。解析(1)酵母菌是真菌,代谢类型是兼性厌氧型,如图所示,和表示无氧呼吸的全过程,场所发生在细胞质基质,消耗的底物是葡萄糖,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酒精的鉴定可以用酸性的重洛酸钾,溶液的

18、颜色由橙红变成灰绿色。过程和表示有氧呼吸的前两个阶段,是形成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是丙酮酸氧化分解形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酵母菌在不同的环境下采取两种不同的生殖方式,在有氧的条件下,营养充分、环境条件好的时候,一般进行出芽生殖(这个方式增殖速度快),在无氧条件下,或营养不足的条件下,一般是有性繁殖(这样有利于变异,更好地适应环境)。(2)醋酸杆菌是异养需氧型细菌,在进行醋酸发酵的过程中,第一个阶段在先有氧后无氧的条件下进行乙醇发酵,第二个阶段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醋酸发酵。(3)在生产的过程中第一个阶段的乙醇发酵的温度是1825,第二个阶段的醋酸发酵的温度是

19、3035,故第一阶段的温度低于第二阶段的。(4)醋酸杆菌属于细菌,是原核生物,故不含线粒体。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下图表示通过核移植等技术获得某种克隆哺乳动物(二倍体)的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表示正常细胞核,染色体数为2n,则其性染色体的组成可为 XX或XY.过程表示去除细胞核,该过程一般要在卵母细胞培养至适当时期再进行,去核时常采用 显微操作,微型吸管吸出 的方法。代表的过程是 胚胎移植。(2)经过多次传代后,供体细胞中的细胞核型(遗传物质) 稳定性会降低。因此,选材时必须关注传代次数。(3)若获得的克隆动物与供体动物性状不完全相同,从遗传物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20、 克隆动物的细胞核遗传物质来自供体细胞核,细胞质遗传物质来自去核卵母细胞质。(4)与克隆羊“多莉(利)”培育成功一样,其他克隆动物的成功获得也证明了动物细胞的体细胞核具有全能性。解析(1)该小题考查了核移植技术,进行重组的是供全细胞的细胞核与去核的卵母细胞南。供体细胞的细胞核中含有供体动物的全部染色体。所以性染色体的组成为XX或XY;去核的过程常使用的方法为显微操作去核法;重组的细胞经早期胚胎培养后会移植到代孕个体的子宫中进行胚胎发育,所以代表了胚胎移植的过程。(2)细胞经多次传代培养后,遗传物质的变异增多,细胞核型的稳定性降低。(3)克隆动物不仅继承了供体细胞核中的全部遗传物质,在重组的去核卵母细胞质中也含有少量细胞质DNA,这些DNA也会表达,所以造成克隆动物与供体动物性状不完全相同。(4)供体细胞的体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其细胞核通过核移植技术,能再次发育成个体,使受到抑制的全能性再次体现,说明动物细胞的体细胞核具有全能性。5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