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章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学习目的和要求 从这一章开始进入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考察。本章的任务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阐明马克思创立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阐明与剩余价值理论密切联系的资本主义工资理论,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实质,认清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对立的经济根源。在此基础上,通过剖析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阐明马克思主义的资本积累理论,着重揭示资本积累的实质及其对无产阶级状况的影响以及资本主义人口规律,从理论上更深入地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实质,并揭示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作用和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趋
2、势。 第一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一、资本主义经济是在小商品生产者分化的基础上产生的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经济虽有一定的发展,但规模和范围都很狭小。封建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扩大,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起来,这就和封建制度的保守性和封闭性发生尖锐的矛盾,要求突破它的重重束缚,建立新的经济制度。在当时条件下,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在封建社会末期,最初的资本主义关系是在小生产者分化的基础上出现的。13世纪以后,手工业生产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随83着手工作坊规模的扩大,行东逐渐脱离劳动,成为剥削雇工劳动的经营者
3、;而帮工和学徒则沦为雇佣工人。这样,原来的手工作坊就变为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与此同时,一些生产条件较差,经营不善的手工业者,日趋贫困破产,行东以及帮工学徒都变成雇佣劳动者,从而资本主义关系逐步扩大。 商业的发展对资本主义关系的产生起了重要作用。它不仅促进自然经济瓦解、加速小生产者的分化,而且通过直接控制和剥削家庭手工业者,使小生产者失去经济上的独立性,成为雇佣工人,商人包买主则变成工业资本家,从而形成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在农村中,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少数富裕农民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而贫困农民则被迫出卖劳动力,于是农村中出现富农经济,即资本主义性质的农业。 这些由小生产者分化产生的资本主
4、义经济,最初还保留着封建制度下的旧形式,而且在整个社会经济中的比重还很小,是资本主义关系的萌芽。资本主义大规模的发展,是在经历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之后。 二、资本的原始积累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质上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制度,它的建立在经济上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大量的有人身自由但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第二,在少数人手中积累起为组织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大量货币财富。小商品生产者的分化不断地准备着这两个条件,这是通过商品经济机制向资本主义过渡的道路。但是,这是一个渐进的、缓慢的过程。新兴的资产阶级在强烈的致富欲望的推动下,便采取暴力手段来加速上述两个条件的形成过程,这就是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它是
5、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前的初始资本的形成过程。 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就是用暴力剥夺直接生产者,使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在资本家手中迅速积累的历史过程。剥夺广大农民是资本原始积累全部过程的基础,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雇佣劳动大量来自失去土地的农民。在历史上对农民进行暴力剥夺的典型是英84国的“圈地运动”,它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初前后历经300多年。当时毛纺织业的大发展需要大量羊毛,于是贵族地主便用暴力手段强占农民的租地,捣毁农民的住宅,把农民从领地上驱赶出去,把强占的大片土地围圈起来,建立大牧羊场,或雇工经营,或出租给租地农场主经营。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羊吃人”的时代。大批被剥夺土地的农民流离
6、失所,统治阶级制定血腥立法,用残酷刑罚迫使他们成为资本主义工厂的雇佣工人。 为了加速货币财富的积累,新兴资产阶级还采用暴力手段,在海外劫掠殖民地,进行奴隶贸易、贩卖毒品和殖民贸易;在国内利用国家权力掠夺人民,如发行公债、实行现代税收制度和保护关税制度等,聚敛大量财富。 资本主义国家都经历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尽管各个国家的具体方式不同,但其实质都是一样的,即采用暴力手段强迫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把大量货币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准备经济条件的历史过程。马克思指出:“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第二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 商品
7、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果产生了货币,而货币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在资本主义的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个资本家,首先必须掌握足够的货币,用以购买生产资料和雇佣工人,才能开始资本主义的生产经营。但是,这并不是说货币本身就是资本,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83页。85 货币和资本的区别,首先通过它们具有不同的流通形式表现出来。一种是商品流通形式:商品一货币一商品(WGW)。商品生产者出卖商品换得货币,再用货币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另一种是资本流通形式:货币一商品一货币(GW一G)。资本家预
8、付一定数量的货币购买特定的商品,然后再出卖商品换回货币。这两种流通形式的区别在于:(1)买和卖的顺序不同。前者是先卖后买,后者是先买后卖。(2)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前者起点和终点是商品,后者起点和终点是货币。(3)流通中充当媒介的东西不同。前者是货币,后者是商品。(4)流通的内容不同。前者是不同使用价值商品的交换,后者是流通终点的货币数量大于起点的货币数量。(5) 流通的目的不同。前者是取得特定商品以满足商品生产者自己的需要,后者是获得更多的货币。 因此,通过两种流通形式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资本流通的完整流通形式是:GWG。即资本家先用货币购买商品,再出卖商品换回更多的货币,从流通中取得的货
9、币在数量上大于最初预付的货币。这里G=G+G。G是运动过程中的价值增殖额,称为剩余价值(m)。可见,资本流通的根本特点就是货币在运动中能够带来剩余价值,发生了价值增殖。这时货币已不是普通的货币,而是转化为资本,成为资本的存在形式。所以,资本就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GWG这个公式,对一切形式的资本都适用。不仅商业资本的运动直接表现为先买后卖的过程,而且产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运动基本过程也是这样,它们不过是在这一公式基础上的补充或简化。因此,这一公式概括了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运动的共同特点。所以,它表现为资本的总公式。 资本总公式表明,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殖。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是同
10、价值规律相矛盾的。这个矛盾表现在:按照价值规律,商品交换应按其价值进行等价交换,因而在流通过程中,商品价值量不能变化,不能发生价值增殖。但是,资本总公式呈现出来的现象是,经过流通过程,资本价值量却发生了变化,实现了价值增殖。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86 要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关键在于说明价值增殖是在什么条件下,从哪里产生的,也就是要说明从货币到资本的转化是怎样实现的。首先,价值增殖不会发生在GW阶段的货币上,因为这里的货币作为购买手段或支付手段,只是实现商品的价格,其价值量没有增殖。其次,价值增殖也不可能发生在WG阶段上,这里商品的价值是已定的,也不会因商品的出卖而发生价值增殖。最后,价值增
11、殖必然是发生在GW阶段的商品上。货币所有者必须购买到某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对它的使用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比特殊商品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二、劳动力的买和卖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它存在于活的人体中,并在进行生产劳动时发挥出来。无论在任何社会,劳动力都是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但是,劳动力大规模地作为商品买卖,却只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才存在的现象。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1)劳动者有人身自由。他必须有权支配自 己的劳动力,才可能把它作为商品出卖。(2)劳动者丧失了一
12、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这两个基本条件是在历史长期发展中形成的。 像任何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是, 劳动力是特殊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也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 特点。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以下三部分生活资料 的价值:(1)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 再生产他的劳动力;(2)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 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 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 劳动力的价值决定
13、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包括历史和道 德的因素。这就是说,雇佣劳动者必要生活资料的种类和数量,要87受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各个国家道德精神和风俗习惯的制约。劳动者必要的生活资料,不是仅仅指生理上的最低需要,而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维持劳动者正常生活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必要生活资料的种类和数量也会增加,质量和结构会发生变化,劳动力价值的物质内容会不断扩大。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具有重要的特点。普通商品在消费或使用时,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价值也消失或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它的使用或消费就是劳动,而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则形成价值,因
14、此,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源泉,劳动力的使用能为它的购买者创造剩余价值。 第三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又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劳动过程是劳动者通过有目的的活动,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改变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创造出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要素都是属于资本家的,因而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的劳动属于资本家,服从资本
15、家的安排,并且要遵守资本家制定的劳动纪律。第二,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这两个特点,决定了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对于工人来说,是一种经济强制性的劳动。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另一个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这是它的根本特征。为了弄清价值增殖过程,首先要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作为价值形成过程来考察。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商品88所消耗的全部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它不仅包括生产过程中工人支出的活劳动,而且包括过去已经消耗在生产资料上的物化劳动。这样,价值形成过程既是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又是物化劳动即生产资料的旧价值的转移过程。这两重过程是以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为基础的。 首先,分析生产资料价值的转移
16、过程。在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它原来的使用价值已不存在,但是,它的价值并没有丧失,而是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了,构成了新产品价值的一部分。这种转移是由具体劳动实现的。 其次,分析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工人在生产中消耗了一定的体力和脑力,即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就形成价值,这是新创造的价值,其数量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计量。这就是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 假定工人的活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等于劳动力的价值,那么,资本家将得不到剩余价值,资本价值增殖的目的并没有实现,这种生产过程只是一种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而不是价值增殖过程,它对资本家是毫无意义的。因此,资本家必须使价值形
17、成过程变成价值增殖过程。 为了生产剩余价值,资本家就会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工人 再生产出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以上。例如某资本家购买了工人一天的劳动力,就获得一天劳动力的使用权。如果该工人4小时就 可以把劳动力的价值再生产出来,但这决不能阻碍资本家迫使工人 再继续劳动4小时。在8小时劳动中,工人为资本家提供了4小时 无偿劳动,从而为资本创造出剩余价值,于是价值增殖过程实现了。剩余价值的产生,就是由于资本家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 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以上,工人创造的价值超过了他的劳动 力价值,这就是价值增殖的秘密。 比较一下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可以看出,价值增殖过 程是超过一定点而
18、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补 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工人整个的劳动时间超过这个一定 点,即超过补偿他的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价值形成过程就转89化为价值增殖过程。因此,在价值增殖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叫做必要劳动时间;另一部分是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叫做剩余劳动时间。这就说明,剩余价值的源泉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剩余价值的本质是雇佣工人创造的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部分,它直接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通过上述分析,揭示了剩余价值生产的全部过程,也最终解决了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在直接生产
19、过程之前,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的使用创造了价值大于劳动力价值的商品。然后,资本家按商品价值出卖商品,不仅收回了资本的价值而且获得了剩余价值。这样,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整个过程,既在流通领域进行,又不在流通领域进行。它是在流通过程中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价值增殖做准备,并通过流通过程出卖商品而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而价值增殖则不是在流通过程中,而是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的。全部过程都符合价值规律,资本家无论购买商品或出卖商品,都是以价值为基础的。整个过程的关键在于劳动力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它的使用能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二、资本的本质 在资本主义的现实生活中,资本总是
20、表现为一定的物,如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等。但是,这些物本身并不就是资本。它们作为物,其自然属性并不能使它们成为资本,只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它们担负着特殊的社会经济职能时,才成为资本。 资本家的生产资料之所以是资本,是因为它被用于榨取工人的剩余劳动。生产资料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成为剥削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手段,从而成为资本。所以,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生产关系。90 三、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为了进一步认识资本的本质和剩余价值的源泉,还要分析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以两种形式
21、存在,一部分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一部分以劳动力的形式存在。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生产出新产品。生产资料的价值,则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或者说只是再现在新产品中,不会发生量的变化,即转移的价值总是生产资料原有的价值。正因为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所以叫做不变资本(C)。 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它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会转移到产品中去。因为,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时所支付的价值,由工人用于个人消费了。劳动力的价值是由工人的劳动创造的新价值的一部分来补偿的。而劳动
22、力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结果,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并且生产出剩余价值。正因为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即发生了价值增殖,所以叫做可变资本(V)。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是马克思的重要理论贡献,它的意义在于:第一,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通过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说明剩余价值不是全部资本产生的,而只是可变资本产生的。因此,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惟一源泉,资本主义制度是榨取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剥削制度。第二,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正确反映剥削程度的概念是剩余价值率。 四、剩余价值率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
23、本家投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即c+v,经过生产过程,产生出剩余价值(m),结果生产出价值为c+v+m的产品。其中的剩余价值只是可变资本产生的。为表明资91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应该用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相比,剩余价值率就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用m表示剩余价值率,则m=m/v雇佣工人的工作日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剩余价值率因而也可以用另一种形式表示,即m=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这两个公式是同一关系的表现:第一个公式是以物化劳动的形式表明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即在工人新创造的价值中,工人和资本家各占多少份额;第二个公式是以活劳动的形式表明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即在工人的一个工作
24、日的全部劳动时间中,有多大部分用于补偿劳动力的价值,多大部分用来无偿地给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在现实生活中,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剩余价值率也在提高。据统计,美国加工工业的剩余价值率在19世纪末为114145%;,战后初期为145182,到20世纪70年代前后,已增加到260375。 剩余价值率是决定剩余价值量的一个因素,另外一个因素是雇佣工人数量或可变资本总量的多少。如果资本家雇佣工人总数是一定的,则剩余价值率越高,他获得的剩余价值量也越多;如果剩余价值率是一定的,则雇佣工人总数越多,他获得的剩余价值量也越多。用M代表剩余价值量,则M=m/vV= mV。可见,资本家要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一
25、般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和增加可变资本总量。 第四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92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例如,一个工作日为8小时,必要劳动时间4小时,剩余劳动时间4小时,则m=4/4=100%。如果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工作日延长到10小时,则剩余劳动时间增加到6小时,m=6/4=150。资本家除了用延长工作日的方法以外,还用提高劳动强度的方法加强对工人的剥削。个别企业工人由于
26、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也属于绝对剩余价值。 资本家之所以能够采取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是因为工作日可以在一定界限内伸缩。首先,工作日的最低界限必须大于必要劳动时间,如果等于必要劳动时间,资本家就不能得到剩余价值,也就不存在资本主义生产。其次,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取决于两个因素:生理因素和道德因素。第一,一个昼夜的自然长度是24小时,但是,如果工人在一昼夜劳动24小时,这在生理上是不允许的。第二,受道德的界限所制约,即工人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参加文化生活、社会活动、照顾家庭等,满足精神的和社会生活的需要,这是由社会一定的经济文化发展程度所决定的。决定工作日最高界限的两个因素有很大的伸缩性,因此
27、,工作日的长度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商品交换规律没有为工作日确定一个标准长度。劳动力的买卖必须按它的价值进行。但是,这并不能决定一个工作日内劳动力的使用时间。由商品交换的同一原则产生了两种相互对抗的权利。从资本家方面来说,他购买一日劳动力,支付劳动力日价值,取得一天劳动力的使用权,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他不顾工作日的生理界限和道德界限,根据商品交换的原则,有权强迫工人延长劳动时间。从工人方面来说,同样有权反对资本家延长工作日,因为过长的工作日将使劳动力加倍消耗,最后会缩短劳动力出卖的年限,这是对工人劳动力的掠夺,是非等价交换。工人要求正常工作日,不过是要求按照劳动力价值进行等价交换,这也
28、是商品交换原则赋予他的权利。在平等的权利之间,力量就起决定作用。因此,工作日长度的确定,最终取决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一斗争。 在资本主义历史上,资产阶级曾经利用它对工人的经济强制以及国家政权的强制,把工作日延长到惊人的程度。如在英国18世93纪产业革命开始以后,工作日延长到12小时以上,达到14小时。16小时甚至18小时。无产阶级为缩短工作日进行了长期斗争,迫使资产阶级不得不进行一些限制。1866年美国工人提出8小时工作的要求,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才在有的国家实行。目前,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每周工作时数比过去又有所缩短,约40 小时左右。 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工作日长度总有一定的
29、界限,延长工作日会遭到工人的反抗,而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无限的,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不能满足他的贪欲。因此,资本家还要采取另外一种提高剥削程度的方法,这就是改变工作日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以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例如,工作日为8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4 小时,m=4/4= 100。如果工作日长度不变,必要劳动时间缩短至2小时,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到6小时,则m=6/2=300,剥削程度提高了两倍。 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必须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需
30、要降低劳动力价值。而劳动力价值是由工人及其家庭必要的生活资料价值所构成,因而就需要降低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所以,为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就必须采取措施提高生活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由于与生活资料生产有关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也影响生活资料的价值,因此提高这些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也能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随着上述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活资料的价值便会下降,从而劳动力价值也随之下降。随着劳动力价值的下降,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便会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则相应延长,从而产生出相对剩余价值。可见,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的。94 在现实
31、生活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可能是所有企业齐头并进的,而是首先从个别企业开始。个别企业的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是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个别企业如果率先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了劳动效率,使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这个企业的资本家,就会由于按社会价值出售商品,而能够比其他资本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即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就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例如,生产皮鞋部门的一般企业,工人在8小时工作日中生产皮鞋2双,每双皮鞋的社会价值为12元,其中生产资料转移价值9元,新创造的价值3元,则工人新创造的价值总额为6元。假定个别企
32、业提高劳动生产率1倍,生产皮鞋4双,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共36元,8小时新创造的价值仍为6元,共计42元,每双皮鞋个别价值为105元,按社会价值12元出卖,其差额15元就是超额剩余价值,4双鞋可获得超额剩余价值6元。 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也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这是因为,个别企业工人使用的是先进机器设备,劳动的复杂程度以及劳动的效率也高于一般企业,因而他的劳动等于加强的劳动,在同样时间里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马克思指出:“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起了自乘的劳动的作用,或者说,在同样的时间内,它所创造的价值比同种社会平均劳动要多。”因而在同样的时间内创造的剩余价值也比一般企业工人要多。 个别或少数资本家获得超
33、额剩余价值,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各个资本家之间进行激烈的竞争,少数企业不可能长期垄断先进生产条件,其他企业也会竞相采用新的技术。当先进技术得到普及以后,该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此时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降低,商品价值相应下降。原来的先进生产条件转化为一般生产条件,社会价值和个别价值的差额将不存在,从而超额剩余价值也就消失了。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54页。95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使单位商品价值降低,劳动力价值也会降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延长。这样,超额剩余价值虽然在个别资本家那里消失,但是,所有的资本家却都可以因
34、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得到相对剩余价值。由此可见,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每个资本家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而各个资本家部竞相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是使所有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三、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作为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基本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首先,从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关系来看,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不论是延长工作日,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结果都延长了二: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提高了剥削程度,增加了剩余价值的生产。 其次,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
35、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因为,任何资本主义生产,都必须把工作日绝对地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才能生产出剩余价值。同时,只有工作日分割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才能以此为出发点,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相对剩余价值。 再次,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上起着不同的作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可以是在生产技术不变的条件下进行的;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则是以生产技术的变革为条件的。在资本主义初期,生产技术没有重大变化,绝对剩余价值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主要方法。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逐步提高,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日益
36、成为生产剩余价值的主要方法。当然,这两种方法不是互相排斥的,资本家总是尽可能地同时并用,以便从工人身上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四、生产自动化条件下的剩余价值的源泉 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创造了更高级、更完善的机器设96备,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特别是由电子计算机等组成的控制系统,把机器连结成自动化生产体系。这样,机器代替了人的一部分体力和脑力劳动,以至在生产现场大量减少进行操作的劳动者,出现了所谓“无人车间”,“无人工厂”。于是,就提出了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的问题,即剩余价值是否仍然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创造的问题。 生产资料本身只是生产价值的条件,而不是价值的源泉。在资本主义生产
37、自动化的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仍然只能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这是因为: 第一,机器再先进也仍然是机器,即使是机器人之类的自动化装置和自动化的机器体系,它们在生产过程中也只是当作劳动资料发挥作用,决不能取代劳动的作用。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只是转移到新产品中,而不会增殖。由于自动化机器的使用,可以提高劳动效率,使每个劳动力运用的生产资料增加,从而改变生产中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比例。但是,这种变化并不能改变生产资料的作用,它不可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第二,自动化的机器虽然代替了人的一部分劳动,但是不可能完全取代人的劳动,更不能改变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和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机器
38、再完善,也是由人来使用的。自动化的生产,首先要有人设计产品的型号、规格及工艺过程,然后编制生产程序,再输人控制生产系统的电子计算机。在生产过程中,机器的运转也需要有人来监督、调节和维修保养。当然,在生产现场进行直接操作的劳动者会大量减少,但在现场以外的劳动者增加了;体力劳动减少了,脑力劳动增加了。这表明生产的分工协作和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马克思指出:“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这里所说的“总体工人”,既包括直接进行生产操作的劳动者,又包括与物质生产有关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剩余价值是由他们共同创造的。而且、,在“总体
39、工人”中,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56页。97劳动的复杂程度大为提高,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第三,个别企业的资本家首先采用自动化的机器体系,或采用比其他企业自动化程度更高的机器体系,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雇佣工人数量,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这是因为该企业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其来源是该企业的工人的劳动生产率特别高的劳动。 第四,如果自动化生产在某个部门得到普及,成为该部门的正常生产条件,则资本有机构成大为提高。由于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将从有机构成低的部门转过来一部分剩余价值,这样,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不仅来自
40、本部门工人的剩余劳动,而且来自其他部门工人的剩余劳动。如果生产自动化在社会范围内得到普及,导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则全体资本家都可以得到更多的相对剩余价值,这仍然是由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五、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经济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的内容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 第一,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这主要是由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的一种客观必然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
41、产资料归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是以资本的要素存在,而资本的使命是进行价值增殖。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必然是服从追求剩余价值这一目的,资本家一切活动的目的和动机,都是为了榨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第二,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都服从于追逐剩余价值的目的,受剩余价值规律支配。资本主义的生产是为了创造剩余价值,生产的种类和数量取决于剩余价值的多少,生产上采取的一切措施,都是为了生产绝对剩余价98值和相对剩余价值。资本主义流通过程是为生产剩余价值作准备和实现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分配实
42、质上是瓜分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雇佣工人的个人消费从属于剩余价值生产,是为资本家再生产可供剥削的劳动力;资本家的个人消费也受剩余价值生产的制约。 第三,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在追逐剩余价值的动机驱使下,资本家扩大生产规模,改革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但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扩大却遇到了广大劳动群众的购买力相对于生产规模而缩小的矛盾,限制着市场需求的扩大,必然爆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从而表明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性,它最终必然要为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因此,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成功和失败的
43、全部过程。 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这一学说,是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依据,成为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 第五节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一、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前面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本质和来源。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资本主义工人的工资表现为“劳动的报酬”或“劳动的价格”,工人劳动1天,得到1天的工资;劳动1个月得到1个月的工资,等等。这样,似乎工人的全部劳动都得到报酬,并不存在剥削关系。因此研究剩余价值理论,必须分析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揭露工资掩盖资本主义剥削的假象。 在工人和资本家的交换中,工人出卖的不是劳动,资本家支付的也不是
44、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劳动不是商品,没有价值,也没有价格。这是因为: 第一,任何商品,在出卖之前必须有独立的存在。但是,劳动99却不能独立存在。在资本家雇佣工人时,劳动还没有开始;如果劳动能独立的存在,那只能是物化劳动即劳动产品。劳动者若能生产产品出卖,他就不是雇佣工人,而是独立的小生产者。 第二,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实体和价值的内在尺度,但它本身没有价值。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其中的人类一般劳动,其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如果说劳动是商品有价值,那就等于说劳动的价值由劳动时间来决定,l小时劳动的价值等于1小时劳动,这是毫无内容的同义语反复。 第三,如果说劳动是商品,就会否定价值规律,或者否定剩余价
45、值规律。因为,如果说工人出卖的商品是劳动,那么,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交换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若是等价交换,资本家应把工人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都作为劳动的报酬支付给工人,那么,资本家就不可能得到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也就不复存在;若是不等价交换,即资本家经常用较少的物化劳动换取工人较多的活劳动,那就违背了价值规律所要求的等价交换原则。而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在商品生产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生产中,它是不可能被废除的。所以,无论是从等价交换还是从不等价交换来看,劳动都不能是商品。 第四,劳动只有在工人被雇佣以后才开始,这时劳动已属于资本家而不属于工人,工人不能出卖不属于自己所有的东西。 实际上,工人在市场上出卖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劳动力是潜藏在人身体内的劳动能力。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劳动力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