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校德育过程实效性低的内部原因分析 陈利【摘 要】从高校德育过程实效性低的内部原因分析,不但存在认识偏差和取向偏差,同时还存在内容和方法上的问题,导致德育过程实效性较低。【关键词】高校 德育过程 实效性一、高校德育过程的认识方面的原因1.对高校德育定位的认识存在偏差。德育过程是包含知、情、行的过程,而在我国长期的德育实践中却是重智轻德,智德分离。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在中外古代德育大家那里曾被反复深刻地揭示和强调。亚里士多德曾深刻指出:“教育是培养人美德的事业”。苏格拉底说:“知识即是美德”。知识与美德常常可以划上等号,有知识的人即是有美德的人。孔子说:君子“好德”,君子“近仁”。德育和智育从来
2、就是和谐统一在一起的。“只是到了近代,特别是后来,教育制度化了,德育在追求形式化的教育中被分离出来,单列出来。知识与道德之间、智慧与德性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分界。”表现为: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教育轻思想引导,人为地把德育从教育中分离出来,使德育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点缀。应该指出的是,学校传递知识给学生,训练他们具有就业技能固然重要,但这不是唯一目标,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懂得做人的要义。学校对青年的道德影响是不可替代的,对德育的忽视恰恰是人才素质下降的原因之一。2.高校德育过程对内容与任务的理解方面存在偏差。聚焦当前的高校德育,其过程就是教育者把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传授给受教育者,受教
3、育者形成这种品德的过程,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和必须服从的强制性。高校德育把道德仅仅理解为具体的目标或某个结局,往往制度化地误导人们把外在的规范当成内在的道德尊重,把道德手段化、工具化。“不顾品德内化规律,否定道德学习主体化,用规范宣讲取代心性修养的纯外塑过程成为中国德育现实的主流特征。”在诸如此类的认识误区的支配下,愈是强调道德,就愈构建不起来。二、高校德育过程取向方面的原因1.高校德育过程的泛政治化倾向。首先,重政治教育轻道德教育。德育工作的出发点从属于政治形势的需要,忽视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德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是驱使青年参加政治学习和大量的社会政治活动,忽视了对受教育者的国民基础文明教
4、育、行为习惯训练和道德情操的培养。其次,把现实生活中的品德问题政治化。学校德育工作者习惯以政治的立场和尺度来认识道德问题,把一些本来属于道德教育与评价的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来解决。如把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与其政治立场相联系,把道德品质好坏当作政治上是否可靠的依据;或者干脆把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当成政治上进步的手段,将学校德育窄化为政治教育,使德育无法获得相对独立的品格与地位,无法真正实现道德的育人的功能,影响了德育的有效性。2.高校德育过程的功利化倾向。一个时期以来,高校德育片面强调外在价值(社会公众价值),而忽视本体价值(育人价值),总要求德育出现即时的、显性的功效,忽视或轻视德育的长期性。功利化倾
5、向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德育长期以来被视作“消防队”、“救火车”的角色,社会需要什么,德育就抓什么,从而过分突出德育的外在功能对社会需要的满足,忽视了德育的本性对人及人性提升的关注。这种关注点的失衡,直接影响了高校德育的效果。高校德育的功利化还表现在,缺乏循序渐进、层次递进性的教育引导工作,忽视学生的心理水平和接受能力,致使德育步入误区。三、高校德育过程内容方面的原因1.内容过于理想化。道德既是人们对理想世界的一种把握方式,具有超越性,同时又是协调现实社会中各种关系的重要工具,具有现实性。因此德育内容要注意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统一,使之既能引导人对美好的理想境界的追求,又能使人学会如何处理现实生活中的
6、种种道德问题。而在现实中,德育目标太高,就其本质而言违背了“最高的价值是最普遍的价值”的逻辑模式,因为价值的先进性是通过价值的广泛性反衬出来的。把理想和现实割裂开来的德育不仅是空洞的,低效率的,而且极可能走向反面。2.设计过于绝对化。在德育中往往注重对集体利益的强调,忽视学生的个体利益和个性需求。这种将集体主义教育推向无视个体的存在,忽视学生个性发展的极端,也必然违背了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使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地发展。3.内容次序混乱。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德育没有形成一个序列,常常出现重复、混乱甚至颠倒的现象,对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基础行为规范教育,从而违背了德育的基本规律,也违背了
7、学生心理的发展规律,削弱了学生对德育内容的接受度。4.内容陈旧。德育内容需要一定的稳定性,表现为理论的恒常性,即对过去发生的起码能自圆其说而不感到尴尬,对正在发生的能融合而不自相矛盾,对未来将要发生的有预见而不是麻木迟钝。但在现实中,高校德育内容不能充分反映社会变革所引发的道德观念更新,有的内容过于陈旧,而适应社会发展的某些新的道德观念却又没有适时得到认可、宣扬,致使高校德育的部分内容脱离实际而缺乏应有的可接受性。真正的道德不仅包含着人们认可的对现实富有意义和价值的道理,还包括对那些有可能处于冲突之中的价值做出审慎的决定。多年不变的道德内容很难适应变化了的社会,更不能引导未来的社会风尚。四、高
8、校德育过程实施方法方面的原因1.高校德育实施的智育化。在当前的学校德育中,往往满足于一些道德知识、价值准则的宣讲传递上。这种德育的实施方式的直接后果是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培养。而缺乏情感体验,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就缺乏了内化动力系统和调节系统;忽视能力培养,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实践转化就受到阻碍,从而导致实践中出现学生思想品德课分数高而实际表现差的双重人格现象。2.高校德育实施的强制化。目前高校德育的方法很多,但都具有明显的强制性灌输式的教育。任何人对社会道德都有双重关系:他既是道德的接受者,又是道德的体现者和创造者。但这不应是被动地接受各种道德灌输,盲目地模仿指定的榜样,盲目地崇尚并遵从既定
9、的规范,而应是积极主动地做出自主性选择。而在高校德育中无视人的主体性,把道德片面地视为对人的意识行为的限制与防范,片面强调受教育者对道德义务、道德责任的认同。在道德教育中往往把“禁止”“防堵”作为立足点,无视主体的结果,也必然导致视受教育者为被动接受器,粗暴地灌输,难见德育的实效。3.高校德育实施的形式化。德育方法上的问题主要是形式化、简单化,而忽略实效性。长期以来高校德育习惯于通过课堂教学灌输政治与道德知识,因而不断增强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门数、时数,而不善于寓德育于人文、社会以及自然学科课程的教学之中;习惯于号召、虚张声势,而不善于做深入细致、有针对性的思想工作;习惯于通过批评、禁止等管理手段来规范学生的行为,而不善于形成集体舆论、文化气氛对学生进行熏陶;习惯于居高临下从社会的需要对学生提出种种要求,而不善于从学生角度进行心理分析,以心理咨询的方法引导学生。某些方法的采用,虽见效一时,但不能在学生思想深处扎根,在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冲击下便显得苍白无力。基金项目:本论文是2008年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以学生为本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L08BDJ010)(作者单位:辽东学院)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