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公司成本和费用管理制度样本.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3657494 上传时间:2024-07-12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9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司成本和费用管理制度样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公司成本和费用管理制度样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公司成本和费用管理制度样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公司成本和费用管理制度样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公司成本和费用管理制度样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成本和费用管理制度二年十月三十日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成本和费用管理基础工作 第一节 定额管理 第二节 原始统计 第三节 计量验收 第四节 价格体系和内部结算 第五节 内部经济核实制 第三章 成本估计、计划、控制、分析 第一节 成本估计和目标成本 第二节 成本计划和费用预算 第三节 成本控制和分级归口管理 第四节 成本分析 第四章 成本核实规程 第一节 成本核实标准要求 第二节 成本核实组织 第三节 成本费用核实内容和程序 第五章 成本费用核实细则 第一节 材料费用核实 第二节 低值易耗品费用核实 第三节 工资及福利费核实 第四节 动力、折旧和其它费用核实 第五节 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和予提费

2、用核实 第六节 辅助生产核实 第七节 制造费用核实 第八节 在产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成本核实 第九节 销售成本核实 第六章 产品成本核实方法 第一节 品种法 第二节 分步法 第三节 分批法 第四节 分类法 第五节 定额法 第六节 定额百分比法 第七节 平行结转定额差异法 第八节 铸件成本核实 第七章 成本费用电算化管理 第八章 成本费用管理责任制 第九章 监督和检验 第十章 附则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规范集团企业所属企业成本和费用管理及核实工作,依据财政部颁布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工业企业财务制度,结合深化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制订本制度。第二条 本制度适适用于集团企业所属全资

3、子企业(企事业)和集团企业控股工业企业(含股份制企业),和分企业和分企业性质分支机构。第三条 企业成本和费用管理工作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关键内容,必需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其基础任务是:经过估计、计划、控制、核实、分析和考评,反应企业生产经营结果,挖掘降低成本潜力,努力降低产品成本。成本和费用管理基础工作关键点是:(一)遵守财经纪律,落实实施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二)加强和完善成本和费用管理基础工作;(三)正确掌握成本和费用开支范围和标准,合理划分产品成本界限;(四)进行成本估计,参予生产经营决议,实施关键产品目标成本管理;(五)编制优异可行成本计划和增产节省计划,组织制订降低成本方法;(六

4、)分解成本和费用指标,控制生产花费,落实成本管理责任,实施分级归口管理;(七)正确、立即核实产品成本,控制和监督成本计划和费用预算实施情况,进行成本和费用分析;(八)利用现代化管理方法,不停提升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第四条 企业要结合经营责任,落实成本管理责任制。企业责任人要组织总会计师、总经济师、总工程师等各级领导,依靠全体工程技术人员、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和财务会计人员,组成成本管理体系。同时也要注意学习借鉴中国外成本管理优异经验,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距,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在市场竞争中不停提升。第五条 各级成本管理责任负担者,全部必需作到责任内容清楚,职权范围明确,考评奖惩分明,落实责、权、利三

5、结合。成本管理责任负担者对所负担经济责任,要含有下列三项条件:(一)能了解所分管成本费用指标要求和资料起源;(二)能了解所分管成本费用指标实际实施情况和计算依据;(三)能调整、控制所分管成本费用指标花费数。第二章 成本和费用管理基础工作第六条 企业应在企业责任人和总会计师、总经济师、总工程师领导下组织各职能部门,认真作好成本和费用管理基础工作。其关键内容是:定额管理、原始统计、计量验收、内部价格体系、内部经济核实制。第一节 定额管理第七条 企业对多种原材料、工具、燃料动力消耗,和劳动工时、设备利用、物资贮备、定额流动资金占用、费用开支等,全部要制订优异、合理定额,并定时进行检验、分析、考评和修

6、订。第八条 各项定额制订,是一项复杂细致工作,需要在统一领导下,由各职能部门亲密配合进行。在定额制订过程中应遵照以下标准:(一)要考虑企业生产发展、经营管理水平提升要求,同时兼顾企业现在生产能力和管理现实状况,使定额既优异又可行。(二)要保持定额相对稳定,以利调动职员主动性,使分析和考评建立在可比基础上。但伴随企业生产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提升,对已不适应定额应适时地进行补充和修订。(三)要注意多种定额之间内在联络,预防相互脱节,相互矛盾情况出现。(四)要采取对应组织方法,定时检验分析,确保定额落实实施。第二节 原始统计第九条 企业应依据生产和管理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下列各项原始统计:(一)材料物

7、资方面原始统计,应能反应材料收、发、领、退等物流过程。包含:材料、物资验收入库单、领料单、限额领料单、委托加工材料单、委托加工入库单、超定额领料单、退料单、材料切割单、材料物资盘点汇报单、工具请领单等,并作好工具借交登记簿和材料仓库台帐记帐工作。(二)劳动工资方面原始统计,应能反应职员人数、调动、考勤、工资基金、工时利用、停工情况、相关津贴等项统计。(三)设计及工艺改动方面原始统计,应能反应产品设计改动、工艺路线改变、工时材料定额变动等项统计,如产品设计修改通知单、工艺路线变动通知单,定额变动通知单等。(四)生产方面原始统计,应能反应产品从毛坯投入至验收入库过程,如工作命令单、加工路线单、毛坯

8、投料单、半成品领用单、转工单、废品通知单、零件短缺汇报单,和零部件和产成品交库单等,并作好产品投入产出数量管理和工时统计工作。(五)设备使用方面原始统计,应能反应设备验收、交付使用、维修、封存、调拨、报废情况,如固定资产验收单、固定资产调拨单、在建工程转固验收单等,并作好固定资产卡片和固定资产台帐登记工作。(六)动力消耗方面原始统计,应能反应依据各计量仪表所显示水、电、汽、风实际耗用量,并作好能源消耗统计报表。企业应指定专职管理原始统计机构和人员,统一要求各类原始统计格式、内容、填写、审核、签署、传输、存档等要求,确保原始统计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第三节 计量验收第十条 企业应建立健全各项财产、

9、物资计量验收制度,并保持计量工具正确性,对材料、工具、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收发和转移,全部必需进行计量、点数和质量验收。(一)对于购入材料计量验收分下列两种方法:1提货验收。在提货时进行现场验收,发觉短缺、不足或破损等情况,要立即查明原因,其应由运输机构负责,要填写物资破损清单,由运输机构签证,明确交接双方经济责任。2入库验收。材料运达仓库后,由仓库管理人员依据发票所列品名、规格和数量,分别采取点数、过磅、检尺、量方等适用计量折算方法,正确计算数量,经检验部门质量检定后,按实际合格数量入库。属于材料定额损耗,可在要求许可损耗范围内点收入库。对于数量和质量不符,和破损等情况,要查明原因,分清

10、责任,要求相关方面赔偿或扣付货款。(二)对于在产品、半成品在车间之间或车间内部转移,应依据工艺步骤统计凭证,经质量检验合格后进行点数、交接。在产品报废或短缺,应立即查清数量和原因,填制相关原始凭证,以确保投入、产出数量统计正确性和连贯性。(三)对于外发加工半成品,在拨出和完工入库时,全部应进行合格数量计量和交接,如发生外部责任报废或短缺,应立即办理索赔。(四)对于车间完工零部件和产成品,应由车间填制入库单,经检验合格签证后,送交仓库点收入库。第四节 价格体系和内部结算第十一条 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常常会发生相互提供产品、材料或劳务等经济事项,如生产部门之间转移半成品,辅助生产

11、部门为基础生产部门提供劳务,管理部门为生产部门提供服务等。所以,为了正确评价各单位工作业绩,分清各自经济责任,企业必需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内部价格体系,实施以货币形式进行等价交换内部结算。第十二条 内部结算价格制订(一)内部转移材料物资等,由物资供给部门以当初市场价格为基础,制订内部计划价格,编制价格目录,经财务部门审核后,作为内部结算价格。(二)企业辅助部门劳务供给,能够市场价为基础,由企业主管职能部门依据实际成本情况审定结算价格。(三)企业生产零部件、半成品在内部转移时,可采取定额成本作为转移价格。企业应该编制全部产品零部件及整机定额成本。鉴于产品零件定额成本制订是一项较大而浩繁工作,牵涉到各

12、个方面,依据若干企业经验,特制订以下要求:1此项工作应由企业关键领导牵头,直接监督检验相关职能部门按要求提供下列资料:1-1 产品机件明细表,包含组装件、借用件、随机备件、标准件、电气件等明细表。1-2 产品零件加工及装配工艺路线表,加工工时定额明细表,材料定额明细表,包含原材料、辅助材料、包装材料、油漆材料等。1-3 产品零件外协加工费明细表。1-4 多种材料、外购件以市场价为基础计划价格。1-5 以实际成本结合估计成本为基础工缴定额单位成本。2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将数据及资料输入电算机,并指定专员负责日常信息维护及负责填发信息变动通知单。(四)其它内部结算价格,应本着公平合理、利益兼顾、有利

13、于管理标准,在企业领导下由各相关部门协作制订,经同意后施行。第十三条 内部结算方法和组织。(一)内部结算方法,本着既满足往来结算要求,又简化手续标准,选择使用,通常以厂内支票较为适宜,也可由企业依据其具体情况自行决定。(二)内部结算组织,通常有两种形式:一是在财务部门设置结算中心,关键负责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往来结算,核实工作较简单。另一个是厂内银行,含有结算、信贷、控制等职能,但核实工作较复杂,企业可依据管理需要选定合适组织形式。第十四条 多种内部结算价格,以每十二个月修订一次为宜,但如客观情况发生较大变动,影响成本正确性,可在企业领导下,由相关部门协作研究修订,经同意后施行。各单位不得私自改

14、变价格标准。第五节 内部经济核实制第十五条 企业必需建立健全内部经济核实制,在企业统一计划、统一核实前提下,建立企业各单位(成本中心)分级归口管理经济核实网络,形成纵向为厂部、车间(分厂)、小组(个人)核实;横向为产品设计、工艺技术、物资供给、生产计划、经营销售及财务等相关职能部门全方面经济核实制。各核实单位全部必需配置专职或兼职人员,明确分工职责,结合企业经济责任制和成本管理责任制考评,开展内部经济核实。第三章 成本估计、计划、控制、分析第十六条 企业必需经过成本计划管理和控制经济活动,以实现有效成本管理,包含估计、决议、计划、控制、分析等管理工作,达成有效地降低成本目标。企业应结合市场和用

15、户调查,掌握市场信息,包含资源、价格、科技发展、产品品种、质量、销量等多种数据信息,并结合价值工程决定产品结构优化组合,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品成本估计,确定目标成本。第一节 成本估计和目标成本第十七条 成本估计应在生产估计和选择最好经济效益方案基础上进行,并以目标成本控制产品设计、工艺技术和生产花费,实现产品最低成本。第十八条 成本估计应包含:制订计划阶段成本估计和计划实施阶段成本估计。(一)制订计划阶段成本估计基础内容是,依据生产经营目标确定成本估计对象,搜集整理成本数据和历史资料,分析可能影响成本水平社会原因,根据技术经济分析提出降低成本方案,依据目标利润、生产发展及消耗水平,测算目标成本。

16、(二)计划实施阶段成本估计基础内容是,分析上一阶段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制订下一阶段生产技术经济方法,调查市场物价等社会原因,估计计划期内生产发展水平和降低成本计划实施效果,估计企业成本计划完成程度。第十九条 估计目标成本方法(一)依据市场调查制订销售价格,在估计销售收入、应交税金和目标利润基础上,确定目标成本,计算公式是:1按全部产品进行目标成本估计目标成本=估计销售收入-估计应交税金-目标利润对企业目标利润,可依据企业计划销售利润率或资金利润率,结合期间费用水平计算确定,也可按企业方针目标测算。2按单项产品进行目标成本估计单位产品目标成本=估计单位产品销售价格-估计单位产品税金-单位产品目标利

17、润单位产品目标成本=估计单位产品销售价格*(1-产品税率)-目标利润/估计销售量单位产品目标成本=含有竞争力市场价格/单位产品售价*单位产品实际成本(二)估计销售价格有困难,能够参考企业类似产品或系列产品成本,或本企业历史优异成本水平作为目标成本。也可根据平均优异定额制订定额成本或本企业上年实际成本,按企业成本降低计划测算目标成本。(三)利用量本利分析法测算保本点,结合产量计划估计在一定生产量条件下目标成本和一定销售量条件下目标利润。第二节 成本计划和费用预算第二十条 为了确保产品目标成本和企业经营目标落实,企业必需在制订降低成本方法,综合编制企业各专业计划前提下,编制成本计划,开展经济核实,

18、组织企业内部成本管理。第二十一条 编制成本计划应进行反复试算综合平衡,使其含有可行性、优异性和完整性,避免随意估量,产生保守或冒进偏差。第二十二条 成本计划中成本项目标内容、费用分摊、产品成本计算,必需和计划期内实际成本核实方法口径一致,方便检验计划实施情况。计划期成本项目内容如有变动和上年实际成本不一致时,要调整上年实际成本成本项目,以统一核实口径和内容。第二十三条 企业成本计划和费用预算由下列内容组成:(一)商品产品成本计划(二)关键商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三)生产费用及期间费用预算;(四)机械加工小时成本费计划;(五)铸铁件成本计划。上述成本计划和费用预算格式,除财政或主管部门统一要求外,

19、其它由企业自行制订。企业依据成本管理需要,应编制车间(分厂)产品成本计划或生产费用预算。第二十四条 成本计划应依据下列依据进行编制:(一)成本降低指标;(二)计划期内企业生产、劳动工资、物资供给、技术组织方法等计划;(三)计划期内原料及关键材料、工艺性辅料、燃料、工具等现行消耗定额和劳动工时定额;(四)计划期内各生产部门费用预算和外包、外协加工费计划;(五)内部计划价格目录和价格差异水平估计;(六)上期成本水平和成本分析资料。第二十五条 成本计划通常按下列步骤编制:(一)作好准备工作。包含:搜集整理各项基础资料和历史资料,掌握计划期内原材料、工时定额、外包外协、工艺技术改善等方面改变情况,研究

20、降低成本具体方法。(二)进行试算平衡。编制成本计划要以提升经济效益为中心 ,进行生产、供给、销售、外包外协、资金、费用等方面计划综合平衡。这些平衡关系包含:1产品生产计划,劳动工时计划和成本之间关系;2物资供给计划和产品材料成本计划之间关系;3工资计划或核定工资总额基数和产品工资成本计划之间关系;4各项费用预算和成本计划之间关系;5外包外协计划和成本计划之间关系;6资金计划和成本计划之间关系;7成本计划和利润计划之间关系。(三)正式编制计划。依据综合平衡后确定成本指标,如关键产品单位成本、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百元产值生产费、机械加工小时成本费、铸锻件单位成本等,由财务部门报经企业领导审批后,正

21、式编制成本计划。第二十六条 企业编制成本计划应在总会计师或行使总会计师职权企业领导人员领导下,由财务部门牵头,组织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各方面相关人员共同参与。第三节 成本控制和分级归口管理第二十七条 企业应结合内部经济责任制,将成本计划和目标成本各项指标细化,层层分解,实施成本分级归口管理,并对实际生产花费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有效地控制经济活动,实现成本控制,完成目标成本和成本计划。第二十八条 企业实施成本分级归口管理和成本控制基础内容和方法是:(一)设计成本控制,要从掌握市场信息入手,利用价值工程等方法,合理设计,合理选材,设计性能优良、成本含有竞争力产品。(二)材料成本控制,要从材料采购、价格、

22、计量、检验、入库、领退、下料、用料、委托外部加工、回收等方面加以控制。1采购价格控制。企业应成立专职价格监控部门,作为企业物价管理和监督常设机构,它关键职责是:1-1 制订价格审批管理条例和奖惩措施;1-2 对外购物资和外协加工进行价格监督;1-3 搜集市场信息,掌握多种物资及外协加工最低价格用户资料;1-4 审批各相关部门物资采购和外协加工价格审批单;1-5 监督检验审批后价格实施情况。2材料耗用控制。严格实施限额发料制度和维修用材料计划发料制度,严格超限额领用和补料审批制度,严格各项材料收发手续,严格实施余料退库及假退要求,实施钢材切割下料核实,提升钢材利用率,主动推广修旧利废、代用及综合

23、利用等节省用料方法,确保降低产品用料单耗。3对铸冶材料控制,要从炉料配比,浇冒口工艺设计,铁水供给量和计划浇注量之间平衡,和焦铁比和型砂消耗量控制等方面着手,降低废品,提升成品率、优铸率,降低铸件材料单耗。(三)劳动资料控制,要控制多种工具、刃具、量具等低值易耗品消耗,建立限额领用和结合生产量浮动考评制度。严格实施设备责任保养制度,加强机器设备、厂房合理利用,从数量、时间、能力和综合利用等几方面提升设备利用率。(四)劳动力花费控制,要控制订编、定员、保持一线生产工人百分比相对稳定,确保提升出勤率、工时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立即处理停工、窝工问题,要控制工资总额增加幅度低于经济效益增加幅度。(五)

24、费用开支控制,要实施费用指标限额管理和考评制度,明确各项费用权责归属,严格费用支出审批手续,控制按计划和限额花费。(六)生产投入控制,要控制生产量投入,包含投产周期、投产数量、予加报废、库存扣除等,确保按计划投产,控制过量生产,确保均衡完成生产计划。(七)外包外协加工费控制,要严格实施货比三家,择优定点标准,加工点及价格确实定,要实施审批制度。(八)能源消耗控制。全部能源消耗全部应实施定额管理和考评。控制能源消耗首先要从线路、管道方面划清耗能责任归属,安装计量仪表,降低跑、冒、滴、漏和大功率负荷空载现象,确保能源单耗降低。(九)企业应结合多种花费指标和费用支出,制订含有激励作用奖惩制度,节省或

25、超支和工资奖金挂钩,以提升降低成本主动性。第四节 成本分析第二十九条 为检验成本计划实施情况,查找影响目标成本升降原因,揭示节省和浪费原因,制订深入降低成本方法,企业必需在正确核实成本基础上,开展成本分析工作。第三十条 企业必需建立各级成本分析制度,按月、季、六个月、年度定时进行成本分析,对部分影响成本较大或对完成成本计划可能产生重大影响问题,应立即组织专题分析,查明原因,提出整改方法。六个月和年度成本分析汇报,必需报集团财务部。第三十一条 企业成本分析应纳入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制度。企业成本分析工作,应在总会计师或行使总会计师职权企业领导人领导下,以财会部门为主,组织全厂职能机构和车间(分厂)共

26、同进行。各车间(分厂)成本分析应在其单位责任人主持下,以车间(分厂)核实人员为主 ,会同相关职能人员共同进行。第三十二条 企业成本分析应针对成本计划和目标成本和实际数差异进行分析,内容包含:(一)成本计划完成情况总括分析,如生产费用计划完成情况,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和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指标完成情况等。(二)按成本项目进行分析,原材料项目要分析耗用数量节省或超支情况和采购价格变动情况;工缴费成本分析,要结合工缴费用总额和生产总量变动情况;废品损失项目要检验废品率升降和大宗报废关键原因。对亏损产品和利润下降幅度过大产品单位成本,要深入查明原因,进行成本责任分析。(三)管理费用等相对固定费

27、用,要按子目发生数结合归口管理部门责任进行分析,对完成全厂成本指标有较大影响费用超支项目还必需责成相关部门进行关键分析。(四)车间(分厂)成本分析关键内容,包含生产计划完成情况,原材料消耗定额完成情况,制造费用预算实施情况,小时工缴费升降原因等。第三十三条 企业成本分析可采取本期实际数和计划数对比,和上期数对比,和上年同期数对比,和同行业优异水平对比,和原因分析法等。各级成本分析全部要写出书面汇报,要有数据资料和文字说明,达成关键突出,原因清楚,方法具体要求。月度分析可合适简明。对于成本分析中提出关键问题,要有整改方法和实施责任人,并列入成本分析会议决议,实施跟踪检验考评。第四章 成本核实规程

28、第一节 成本核实标准要求第三十四条 企业应该严格实施下列成本核实标准:(一)实际成本计价标准。产品成本核实,必需落实正确计算实际成本标准。在成本计算过程中,因为核实程序需要,对材料、能源、劳务、自制半成品和产成品等,按计划成本、计划价格或定额成本进行核实,必需在成本计算期内,最终依据成本花费实际资料,调整为实际成本。企业不得以计划成本、估量成本、定额成本替换实际成本。(二)分期核实标准。企业生产费用和成本核实,采取公历历月制。成本计算期内完工产品,要依据实际统计资料或完工凭证,实际花费量和价格,根据权责发生制标准进行成本核实。(三)正当性标准。计入成本费用,全部必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制度要求

29、,不符合要求费用不能计入成本。依据企业财务通则和工业企业财务制度要求,下列支出不得列入 成本和费用:1为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买入无形资产和其它资产支出,在财务处理上不能和收益性支出混淆,应将其先作为资产,根据要求期限和标准进行分配摊销,不得直接一次性列入成本和费用。2对外投资支出。3被没收财物、支付滞纳金、罚款、违约金、赔偿金和捐赠、赞助支出,在会计处理上,只能列入营业外支出或在交纳所得税后利润中支付。4分配给投资者利润,和支付优先股股利和一般股股利,在会计处理上,应作为利润分配处理。5资本利息,基础建设期间借款发生利息支出,可计入工程成本,作为固定资产原价组成部分;清算期间发生利息可计入清算

30、费用;企业创办期间发生利息支出,可作为创办费待开业后分期摊销。6国家法律、法规要求以外滥摊派、滥罚款等多种付费,各企业要主动抵制,立即向上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汇报。7国家要求不得列入成本和费用其它支出。(四)一贯性标准。和成本核实相关会计处理方法,应保持前后期一致,使前后期核实资料衔接,便于比较。不得经过任意改变会计处理方法调整各期成本和利润。(五)费用确定配比标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费用可按下列三种方法确定:1按因果关系确定。对于费用发生和某种收入存在显著因果关系支出,应在该项收入实现时,确定为生产成本,并和之配比,而在该项收入未实现时,先作为计入存货成本确定,比如制造产品材料花费和人工花费

31、,应计入产品制造成本,伴随产品销售转为销售成本,并和相关销售收入配比。2按受益期分配确定。对于支出效益包含若干会计年度资本性支出,应在和支出效益相关各受益期,按合理方法分配确定为费用,分别和各受益期收入配比,比如固定资产折旧费用。3按发生时期立即确定。对于既无显著因果关系,又难以按受益标准进行分配支出,在发生当期立即确定,即作为期间费用和发生当期收入配比。(六)权责发生制标准。在成本核实时,应遵照权责发生制标准。其基础内容是,通常应计入本期收入或支出,不管款项是否收到或付出,全部算作本期收支;通常不应计入本期收入或支出,即使款项已经收到或付出,也不能算作本期收入或支出 。在成本核实中利用权责发

32、生制标准,关键是指确定本期费用问题。即应正确处理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和予提费用等。在成本核实时,对于已经发生支出,假如其受益期不仅包含本期,而且还包含以后各期,就应按其受益期分摊,不能全部列于本期;对于虽未发出费用,但却应由本期负担,则应先行予提计入本期费用中,待支出时,就不再列入费用。企业不能利用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和予提费用人为地调整成本,使成本计算失去真实性。第三十五条 为了正确核实产品成本和经营结果,企业应该严格划清以下成本费用界限:(一)本期成本和下期成本界限,企业应根据权责发生制标准,确定成本费用归属,经过待摊费用和予提费用核实,及采取估价入帐、余料退库等措施,划分本期成本和下期成本界

33、限。(二)在产品成本和产成品成本界限,企业必需加强车间生产投入产出管理,结合定时盘存,确保期末在产品数量正确,并按要求方法正确计算在产品约当成本和产成品实际成本,不得任意压低或提升在产品成本。(三)多种产品之间成本费用界限,通常能够直接计入相关产品各项直接费用,全部要直接计入;通常和多个产品共同相关不能直接确定费用,要依据合理分配标准,在多种产品之间分配。企业不得在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品之间,盈利产品和亏损产品之间相互转移生产费用,以掩盖成本超支或盈利补亏。(四)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界限,期间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而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因为这两种费用和收入配比时间不一样,所以混淆二者也会影响成本和利润真

34、实性。第三十六条 企业在汇报期内生产产品,根据下列标准要求,划分可比产品或不可比产品:(一)企业在上年度正常生产产品,属于可比产品。(二)通常产品型号或型号字尾没有改变产品,即使进行了局部零件变动,局部零件材质变动等,通常仍列入可比产品。(三)品种规格繁多同类可比产品,可选定代表规格产品,作为同类产品中基准可比产品。(四)对于因零件结构变动较多,以致改变使用性能,经同意改变型号或型号字尾产品,属于不可比产品。第三十七条 行业内同类产品成本核实口径,应该根据统一要求,以保持横向可比性。第三十八条 企业必需选择和产品生产类型相适应成本核实方法,对不一样成本计算对象能够同时采取多个方法,但要落实基础

35、生产和辅助生产有别,关键产品和通常产品有别标准,无须强求一致。成本核实方法一经确定,应保持稳定,未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不得任意变更。第三十九条 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必需落实和产品生产类型和管理要求相适应标准。(一)单件小批生产类型产品,以每一项工作命令或定单为成本计算对象;(二)成批、大量生产类型产品,以产品型号结合工作命令为成本计算对象;(三)多步骤连续加工产品,以每种产品及各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四)产品品种、型号、规格繁多,难以逐一计算产品成本,可采取分类法,但必需将产品结构,工艺方法,成本花费等近似产品,合并为一个成本计算对象;(五)铸冶工艺等简单生产,可选择品种法,将成本计算期全部

36、合格产品,作为一个成本计算对象;(六)产品成本比重较大关键部件和组件,如常常有半成品销售业务,应结合每批部件或组件工作命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七)配件生产和整机同时投产时,能够合并成本计算对象;假如下达工作命令分别投产,应以每批配件生产为成本计算对象;(八)系列化纺织机械产品生产,相互借用零件较多,难以分清系列内多种型号产品成本,能够将该系列内各型号产品合并,作为一个成本计算对象;(九)通用件或通用装置单独投产,以每批通用件或通用装置工作命令为成本计算对象;(十)产品用自制标准件能够并入该产品型号同时投产,对单独投产标准件,以每批投产工作命令为成本计算对象;假如完工标准件交入材料库贮备待领,

37、按自制材料处理。第四十条 纺织机械成台成本核实,应落实完整性标准,成台成本包含:主机、机电配套、专件配套等完整成本。但如用户要求免供一些零部件,则应专门下达制造命令,并另行核实产品成本。成台成本不包含随机周转件、多备件和专用工具等成本在内。第二节 成本核实组织第四十一条 大、中型企业要在财务会计部门内设置成本管理机构,关键车间(分厂)也应设财会人员或核实职能机构负责车间(分厂)成本管理。小型企业必需指定专员管理成本。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在总会计师或行使总会计师职能领导人员统一组织领导下,由财会部门具体负责。第四十二条 大、中型企业必需建立两级成本核实组织。车间(分厂)级成本核实,受企业财会部门业

38、务指导,也可依据管理需要,作为企业财会部门派驻人员。工段和班组核实,能够作为群众性经济核实。小型企业依据实际需要,能够实施企业财务部门一级成本核实,但生产车间必需提供相关成本核实资料。第四十三条 实施两级成本核实,有利于加强成本管理,能够分别采取下列两种核实形式:(一)车间(分厂)进行生产费用归集核实和产品成本分配计算,同时负责产品投入产出成本核实和内部结算管理,确保产成品和在产品成本真实性,月末将本期成本数据报财务。上报成本数据通常应包含:(分产品、分成本项目)期初在产、本期发生、本期产成,期末在产,成本差异(实施平行结转定额差异)同时报出完成定额工时或重量,工缴实际单位成本或吨成本及其计算

39、依据。(二)车间(分厂)进行生产费用控制,核实本车间生产工时量或重量单位成本,并进行车间(分厂)资金占用核实,至于产品成本分配核实,则集中在企业财务部一级进行。不管采取上列哪一个核实形式,成本工作全部应该落实“管算结合,以管为主”方针,在成本管理工作上多下功夫。第四十四条 在关键车间(分厂)设置成本核实机构和人员,能够专职负责成本管理工作,也能够统管全部经济核实,但不得兼任和本身业务无关工作。车间(分厂)成本核实 机构和人员工作职责以下:(一)负责成本计划和费用预算编制和平衡工作,并检验督促计划和予算实施;(二)负责生产费用核实、成本核实、帐簿登记和报表编制工作,并开展内部经济核实;(三)负责

40、产品投入产出核实,加强在产品数量和成本管理,确保在产品帐实相符;(四)负责内部结算及流动资金核实和管理;(五)负责生产费用花费控制和成本管理责任制落实,并代表车间(分厂)对外进行经济责任赔偿结算;(六)负责车间(分厂)经济指标分解落实,开展内部经济活动分析,组织制订降低成本方法;(七)在车间(分厂)领导组织下,会同其它职能机构和人员,加强成本管理基础工作;(八)帮助车间(分厂)领导,对内部各级机构或人员,在实施成本计划和经济技术指标方面实际效果,进行考评;(九)帮助车间(分厂)领导作好财产管理工作;(十)负责指导工段、班组经济核实和经济活动分析。第四十五条 企业全部商品产品销售成本,应集中在企

41、业财会部门统一核实。第三节 成本费用核实内容和程序第四十六条 因为新财务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工业企业财务中成本和费用概念、项目和组成全部发生了很大改变,为克服完全成本法不加区分费用性质缺点,新制度要求统一采取国际通行制造成本法。企业生产经营中发生全部费用,分为制造成本费用和期间费用,只有制造成本费用计入生产成本,而期间费用不再计入成本,在发生会计期间,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依据新工业企业财务制度及“两则”相关要求,将成本费用核实内容要求以下:(一)制造成本。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它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总和。它们可归纳为:1直接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能直接计入

42、某种产品或劳务成本生产费用。包含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外购件、外协加工费、专用工具、燃料动力等及其它直接费用。上述费用发生时,直接计入产品制造成本。2间接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除直接费用之外一切费用,包含企业内各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共同费用,和不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各项费用。这些费用发生时,应经过一定标准分配计入产品制造成本。(二)期间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机构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费用,这些费用按要求进行汇总,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该费用分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上述三种费用和成本关系以下: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费用 外购零部件 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外协

43、加工费费 其它直接费用间接人工间接费用 间接材料 经过分配计入产品成本用 其它间接费用管理费用期间费用 财务费用 不计入产品成本直接销售费用 计入当期损益第四十七条 企业计入产品成本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划分以下项目:(一)直接材料指组成产品实体原料及关键材料、外购件、外协费、包装物、专用工装等。对于有利于产品形成辅助材料如油漆、模型、型砂等,凡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也可列入本项目。燃料动力如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也可列入本项目。(二)直接工资企业直接从事产品制造生产工人工资、补助、奖金。(三)其它直接支出企业根据要求,按直接工资额一定百分比提取职员福利费等,为简化计算,此项可并入直接工资项(改为直接

44、工资及福利费)或其它相关项核实。(四)制造费用企业各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难以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各项费用。包含管理人员及辅助工人工资、职员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租赁费、差旅费、保险费、季节性或修理期间停工损失及其它制造费用。(五)需单独核实废品损失企业,可按要求增设“废品损失”项目进行核实。(六)对不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燃料动力费、直接人工费及福利费,可作为间接费用,增设“燃料动力费”项目,各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产品制造成本。(七)依据多数企业实际情况,现将我行业成本项目划分为以下5个,即:1直接材料费2燃料动力费3直接人工费(含福利

45、费)4废品损失5制造费用各企业在成本核实及报表中,一律实施这一分项要求,方便于比较和分析。第四十八条 期间费用核实内容:(一)管理费用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在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各项费用,包含以下内容:1企业费用,是指应由企业负担企业经费,包含工厂总部管理人职员资、职员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品摊销、办公费、差旅费和其它费用。2工会经费,是指企业根据职职员资总额2%百分比计提拨交工会经费。3职员教育经费,是指企业为职员学习优异技术和提升文化水平而支付费用,根据职职员资总额1.5%计提,4劳动保险费,是企业支付离退休职员退休金、补助、医药费(包含企业支付离退休人员参与医疗保险基金

46、)、职员退职金、六个月以上病假人员工资、易地安家补助费、职员死亡丧葬费、抚恤费、按要求支付离退休人员经费和交纳社会统筹退休养老基金等。5待业保险费,是指企业根据国家要求交纳待业保险基金。6董事会费,是指企业最高权力机构(如董事会)及其组员为实施职能而发生各项费用,包含差旅费、会议费等。7咨询费,是指企业向咨询机构进行科学技术经营管理咨询所支付费用,包含聘用经济技术顾问,法律顾问等支付费用。8审计费,是指企业聘用中国注册会计师进行查帐验资和进行资产评定等发生费用。9诉讼费,是指企业因起诉或应诉而发生费用。10排污费,是指企业根据要求交纳排污费用。11绿化费,是指企业对厂区进行绿化而发生零星绿化费用。12税金,是指企业根据要求交纳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13土地使用费(海域使用费),是指企业使用土地(海域)而支付费用。14土地损失赔偿费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破坏国家不征用土地所支付土地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规章制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