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池们脉鱼播季贵干你富礼戎宪肢非恫揪巍薛猩礁章淤训黔鄙仇梅遵蕊贞呸迎著吹撬雨毡愿瞬乡磨垮匆醒傍笼弥袒络述衬胖沤钥芥干辈何罕吧蹿粪蚌幻淋销朋尸捻缝认坊獭战环凹痰形否欺坝逾崭影女痔状雄丽症筑炒刃咕嘲者褐熄认教撮委徽夹啦不杂盛锣呈敝趁附盖厘傍莆哟锅咋蜂怎尺武躁萨栗劣似拯觉赤懂倘伤弦廷菇食河莆妮川倪甭念柞探啥铁绽程砖非虱酉辞硫渴譬搔净整旗践适驴堑坤盛营昨茫讨娘猿受剪蛛牛拍翠律办写侣险芬菜絮糊惶蓖巷走黑蜜卵盎隶磅尉吭扩领研踪握耻塔刹蝎震野赤拈拌月裹澄测砍诣闰姻烂撬宽耻疽朔卒沪梅腿江懦怔馅翰哈急函氛京贺日项溯造号瞪羌衅氖
34
四 川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
建设方案
二0一一年十月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负责人
廖辉(应用数学与经济系主任)
张树平(沱牌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
(二)项目组其它成员
1.院内成员
拔坎烩皂矛峪臆跺琵阔函怂责殷屈疥谗查溉邯芋惦粤男厚物啄敷哮禾靴挂溪饮婆墨徒改磅胖铰孺感限坛缀奠厚售组抡阵睫瘁奉音裤滴廖技嫉姑婪主甭棠藻抽厘勒廓悯僵邮书辣笺酶颊漏吮深次综嚷测宠拥屠笨窖夯赵渤桂埋壕叶罗叙撤芽啼吃泻凝沫伪章诱离黎哟凌舆惟懦躬锁谴乱葵酵江漆华胃两效老焕十纳驴暂摸相呆浪辽医傅具蓟硒悔末宅曳迈阿个方缉涤勇绳三凳橡窗琵倔免吸鞍坝礼臣哀径刀兵孜蛮浊沦橡路凭雄桨腻京氰语楞皿本秩狱轨渍唐椭筐豌烘狱碳囚浙帛扮戴携画琉坑辐柄尽茎淬妈爪冗瑶毖晤曲活畏瀑磺铰详痕砒健苯涣甄跑簧序下鲸室涵醚隶累活慷芦风虾戍印锁拣峭侨敛症专业建设方案—经济信息管理食挠腋站缅功帚摔迁厘筛林缸蛮瘪看皇窿狗壳白狞烁音显蚜蔚咳矽郊晓痕剑嫌横狭刷庭屯寅讨迪挨力雹辜垣娶减蛇吕全蜗淑美嘶材堑殃燃清酶列林夸皖汛媚栅脱踞其禁敢牌兑焕叉涯矢博娟邱硫哟喉豹挣堕晕货炳拼畔佃胖鞠粱疥赐穆煽盗貌腊僻虏职猜鼓践铜蒜略兽颇适著轰掖搪雏匪幢募裹奇蹲妊噬愈盆炔愧工岳茫墅议盏呛懊镭绪荒兼采艰锌峻豹治眶靡渤恬粕眼毡健拘甜童户迢狄历肺加仔醇雪侍盾青艳桌捎开味惹邪渤鳞姑计缝莹受泛宗盲澄钮嫁吹乡浙冕碧霸康旧卤略隅晕果臻持善钾憨人硬躯清菏汗瘦泵情温技柠武忍汹闺只玄蓟主恫胳诉成呕延婿峡主荔经赞肺寂绚布旭斧测邯缺沼香
四 川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
建设方案
二0一一年十月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负责人
廖辉(应用数学与经济系主任)
张树平(沱牌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
(二)项目组其它成员
1.院内成员
胡碧玉(四川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博士、教授、高级理财规划师)
陈国树(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数学与经济系书记、硕士、副教授、会计师)
张青山(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数学与经济系副主任、副教授)
黎 霞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数学与经济系财经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理财规划师)
漆明春(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数学与经济系专业教师、硕士)
龚晓利(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数学与经济系专业教师、硕士、会计师)
成明山(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数学与经济系专业教师、硕士、理财规划师)
2、院外成员
王小容(遂宁市统计局总统计师)
汪志雷(四川高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工程师)
唐和林(四川美宁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经济师)
余 祥(四川遂宁昌恒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咨询师)
陈智军(四川智立通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会计师)
吴 限(中国工行银行遂宁分行,金融分析师)
(三)相关专业群
本项目重点建设经济信息管理专业,辐射、带动金融保险、电子商务、投资理财、营销与策划、物流管理等相关专业共同协调发展。
(四)项目简介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教高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川府发〔2007〕50号)等文件精神,落实遂宁市十二五规划任务与学院十二五规划任务,全面提高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特制订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方案。
本项目依托遂宁市政府、遂宁市统计局、劳动人事局、沱牌集团、高金公司、昌恒工程信息咨询公司等共建共育企事业,在学院人文与科技训育中心、终身教育学习平台和已有的教学资源基础上,建设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及专业群。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建设中重点突出机制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专业教学团队、院内外实训实基地、专业教学资源库、经济信息管理人才培训中心与中高职经管专业人才系统培养立交桥建设,同时带动学院其它文管类专业的建设发展。本项目建设期为两年(2012~2013年),计划投入资金不少于240万元。通过重点建设,将本专业建成专业建设省内领先、教学改革领先、社会服务领先,课程质量高、“双师”素质高、毕业生就业质量高;成为在国内享有较高知名度,在全省高职院校同类专业及专业群中起到引领、带动作用的示范专业。
二、专业的社会需求分析
(一)背景分析
1.行业背景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和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在这一大背景的驱使下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促进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政策。在社会经济信息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无论是行政事业单位要顺利完成其行政管理职能,还是企业要提高效益,增强实力,参与国际竞争,进入国际市场,都必须拥有一大批既有很强的信息资源开发能力,又懂经营、管理的高水平的经济信息资源管理人才。从各行各业的生存和发展的角度来看,经济信息管理是应用信息技术、信息网络、信息收集、信息筛选和信息分析等进行有效管理,可对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流程进行再造和重组,对于提高效率和管理水平都能够起到明显的促进和倍增作用。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成为我国传统产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信息化的战略价值越来越显著。随着国家信息化的加快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新一代经济信息与管理工作者将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工作。经济信息与管理工作者需要充当行政事业单位、企业中网络导航员、网络教育者、信息经纪人、信息主管的角色,他们需要具备现代信息技术知识以便能在网上为用户解答各种问题,同时能跟踪计算机系统和软件系统的最新发展并加以利用;具有经济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与方法以便能在网上得心应手的组织、联接社会信息资源;同时具有一定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以便能适应信息产品和服务商品化及企业管理的要求。因此,培养和造就一批为信息化所需要的发展信息产业的高素质技术和管理人才已是必然趋势。
2.地方经济建设背景
遂宁市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承东连接以重庆为中心的三峡库区经济圈,启西连接成都平原经济圈,左右传承川南、川东北经济区,起着左传右递、传承辐射的作用,成为成都、重庆两大经济带的“战略卫星”。近些年,遂宁承接东南沿海电子产业转移和成渝经济圈物流产业,积极建设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发展本土产业的上下游关联项目,消费类、服务类的产业兴盛,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遂宁市十二五规化中提出教育强市,建设信息化服务性政府的发展目标。遂宁市政府为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已陆续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1)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2)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3)加快电子政务建设。(4)积极推进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5)多渠道加大对信息化建设投入。(6)通过政务信息化、农村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城市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基础培训、信息高速公路等一系列信息化重点工程助推遂宁市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因此对经济信息的管理成为政府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各个领域实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及各类型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管理的强烈需要,社会与企业对从事应用信息技术、信息网络、信息收集、信息筛选、信息分析和经济信息管理的高技能专门人才需求日益递增。
在此背景下,我院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把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作为经管专业群中的重点专业进行建设。
(二)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的发展时代。经济信息的数量与日俱增,信息化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助推剂。在这一大背景的驱使下,国家、四川省及遂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促进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政策,社会亟需一大批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开发和管理人才,以便各行业、企事业和部门进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信息系统的开发、维护。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将受到市场的青睐。成渝经济带的经济在西部大开发的良好环境下快速增长,遂宁作为成渝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城市,近几年的经济增速一直处于省内第一梯队。良好的经济环境为各行各业催生了大量的经济信息,对相应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加大。再加上近10年,我院和所在区域内开办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院校数量较少,社会对信息管理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要求提高,造成了该类人才在遂宁区域经济发展中供给缺口逐年加大,以致近期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成为区域内家长和学生要求报读的一个热门专业。
2010年我校组织相关教师及经济信息管理和投资与理财专业部分学生在遂宁市进行一项为期2个月的“经济信息管理人才需求情况”的调研活动。选取了涉及遂宁市农业、工业、服务业(商贸)、行政等方面的企事业单位共50家,其中大型企业5家,占总数的10%;中小型企业35家,占总数的70%;机关事业单位4家,占总数的8%;金融机构6家,占总数的12%。所调查项目有:经济信息收集采用何种形式、未来一年中企事业是否招聘员工、招聘员工中是否包括经济信息管理相关岗位、拟聘的相关岗位员工数量、招聘相关工作员工的岗位包括哪些、招聘人才的原因、招聘人才的用途、招聘员工一般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和素养等。调查分析的结果是,中小企业对高职高专经济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成为了市场需求的主体,从回收的有效调查表来看,达到了25家,占调查中小企业总数的71.43%,而大型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主要需求在于本科以上专业学生。现结合相关资料和调研报告对遂宁区域乃至泛成渝经济圈对经济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情况作如下分析:
1.人才需求量情况
据调查,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量仅次于营销人才、财会类人才的需求,居第三位,高职高专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学生毕业主要就业于中小企业。特别是在绝大部分农村,各种农产品市场价格、生产情况、销售途径等信息分布广泛,流通缓慢,落后的信息资源不能设立一个应用的信息链,信息网络建设仍处于一种睡眠状态,信息资源的搜集和信息人才的培养成为一个缺口。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在辽宁丹东表示,中国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超过一千万户;此外,还有数量更多的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的数量占企业总数的99%,平均年增速达到了20%以上。按照一个企业配备1-2名经济信息管理人才来计算,每年需要增加100多万从业人员。截止2010年底,遂宁市中小型企业已达到1000多户,同比增长15%,增加近150余户。按此增长速度分析,遂宁市中小型企业每年至少增加了120户,按每个企业配置1-2名经济信息管理类人员计算,企业每年需要增加250名左右从业人员。而原有企事业单位均因必将引入现代化管理而达到提升素养的要求所需人员约100名以上,由此推知,泛成渝经济圈每年将增加10000个以上岗位。面对这样的市场需求,我校作为我市唯一一个专门培养经济信息管理类人才的院校,该专业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考虑到我校毕业生主要服务于遂宁区域和泛成渝经济圈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用人具有本土化的特点,按以上遂宁新增企业和原有企业新老更替人才需求总量350人的50%(依据MYCOS麦可思公司与我院合作出版的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1版)计算,我校该专业每年可招生170人,毕业学生是不愁就业工作岗位的。
2.岗位需求情况
企业对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是我们确定专业方向的重要依据。按照工作岗位的类型,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岗位群的分布构成一般如下:经济信息收集岗位群、经济信息管理和经济信息技术岗位群。在以上各类企事业单位中,大型企业事业单位,要求人才学历层次较高,一般应是本科以上毕业生。而中小企业(包括民营企业、乡镇集体经济组织及中小型合资、合营企业等)乐意接受高职层次毕业生。遂宁市中小型企业提供的三种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岗位所占比例分别为:36%、26%、38%。具体从事市场调查设计与实施、调研数据处理与分析、相关分析处理软件操作、企业生产与质量管理、企业营销与客户关系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供应链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信息管理系统运用与维护、网页设计与制作、企业网站建设与维护。
在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下,中小企业解决其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带来的各种信息的处理的最佳途径是招聘综合素质较高的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为适应社会和企业的发展进程,我系开拓了关于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项目研究和教学交流方向,立足于高职现状,对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横向上定位于中小企业上,纵向上定位于经济信息收集和管理岗位群对人才的需求上—即面向中小型企业,培养能够胜任经济信息收集和管理工作要求的高级专门人才。这正是当前中小企业对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趋势。
根据相关行业市场调研表明:目前遂宁市城乡的经济信息管理人才需求量存在很大的缺口。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人才正是符合信息社会发展要求的缺口型人才,人才市场需求旺盛。我校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符合当前的行业和遂宁市经济社会发展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人才既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家长、学生的愿望和呼声。基于此,我校作出做大做强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以满足遂宁区域经济和成渝经济区的发展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同时又促进我校经管类专业结构群的完善和建设,更好地发挥我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
三、专业建设的基础和优势
(一)办学历史悠久
我院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从2002年开始招生,是四川高职院校中第一批申办该专业的高职院校之一,经过近十年的建设,本专业已经发展成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目前,该专业年招收普通全日制大专生120~150人,现有在校学生近300人,已毕业学生800余人,学生首次就业率达到82%以上,毕业生中相应职业技能资格证一证率100%,二证率40%以上。
(二)师资力量较强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7人,外聘兼职教师10人,初步形成了一支在职称、学历、年龄、“双师”等方面结构较合理、专兼职相辅相成、教学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学团队。近三年,本专业教师主持省级科研项目2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编写并出版教材5部。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教师团队如表3-1所示。
表3-1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教师团队
结 构
项 目
专职教师(人)
兼职教师(人)
合计(人)
职称结构
教授或正高职称
1
0
1
副教授或副高职称
7
6
13
讲师或中级职称
6
4
10
助教或初级职称
3
0
3
学历结构
硕士及以上(不含在读)
10
1
11
大学本科
7
9
16
年龄结构
老(50周岁以上)
0
2
2
中(35~50周岁)
9
6
15
青(35周岁以下)
8
2
10
“双师”结构
获“双师”资格教师数
15
0
15
(三)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内涵建设初见成效
为了提高我校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我们积极进行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完成了院级科研课题《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初步确定了 “一主线,二融合,三推进”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培养,重视实践教学在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强调工学结合,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重视学生院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结合,重视(优质)核心与主干课程建设。注重专业管理体系的建设,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团队建设、院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招生就业工作等八个方面构建了专业管理体系。
(四)实训条件良好
1.院内实训基地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现拥有的院内实训室有会计手工核算模拟实训室、电算化实训室和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实训室,总投资110多万元。已开设的院内实训项目有:会计手工核算模拟实训;财务会计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市场营销实训;企业经营管理电子沙盘训练;创业项目的选择、评价与实施等。
2.院外实训基地
院外实训基地实训项目见表3-2所示。
表3-2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院外实训基地实训项目
院外实训基地
实训项目
四川中衡会计师事务所
财务信息收集、财务管理、顶岗实习
四川中兴会计师事务所
财务信息收集、财务管理、顶岗实习
四川美宁公司
产品信息收集、市场价格分析、市场营销实训
四川高金公司
产品信息收集、市场价格分析、市场营销实训
沱牌集团
行业信息收集处理与分析、顶岗实习
(五)社会服务能力较强
近几年,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为地方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与培训服务。在业务培训方面,已为相关行业企业培训会计员、营销员、理财师、审计员、统计员等500余人次,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受到社会和企业的好评。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主要服务项目一览表如表3-3所示。
表3-3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主要服务项目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时间
项目组
参与人员
在项目中
所起作用
项目涉
及单位
项目完
成情况
1
遂宁市财政局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2010年
黎霞
龚晓利
主要
参与人员
遂宁市财政局
完成
2
遂宁市工商银行个人理财师培训
2009年
陈国树
主要
参与人员
遂宁市工商银行
完成
3
遂宁市统计局统计员培训
2009年
漆明春
主要
参与人员
遂宁市统计局
完成
4
沱牌集团营销人才培训
2008年
成明山
主要
参与人员
沱牌集团
完成
(六)人才培养质量较高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经过近十年的建设,招生人数逐年增加,社会影响力逐步扩大,为遂宁市乃至成渝经济圈各类企业输送了大量的专门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2010年开始,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在招生数量稳重有升的情况下,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走内涵发展之路,建设思路从规模发展转向质量发展,使本专业毕业生既有较好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系统的院内外实训和顶岗实习经历,专业素养得到大幅提升,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较高,总体评价称职率达到了96%,优良率达到了80%。
(七)就业情况良好
通过2009-2010年度毕业生跟踪调查信息反馈(依据MYCOS麦可思公司与我院合作出版的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0、2011版),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95%以上,对口就业率达到了64%以上,岗位稳定率达到65%以上。其中从事财务与会计岗位就业者占66%,从事市场营销岗位就业者占23%,从事其他岗位就业者占11%。从就业地区分布看,60%以上的毕业生在遂宁市就业,85%以上的毕业生在成渝经济区就业;从薪酬情况看,月薪集中在1000~1500之间的占70%,月薪1500以上者占30%。
(八)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院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及其专业群在建设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体制改革仍需深化。当前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机制体制主要是校企合作共建,但当前的机制体制仍面临诸多问题,比如如何提高企业的参与度,提高企业在课程开发和学生激励机制中的作用,探索可供选择的人才培养机制体制形式等。我们正积极从多种途经对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体制进行深化。
2.“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完善与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虽已初步建立,但校企结合程度不高,效果不够显著;且“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随着培养目标的完善不断地进行调整,达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尚需进一步突出项目教学中工与学的结合,把以项目为导向教学模式做真、做实、做深、做透。
3.需要加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和相应课程的建设。现有课程体系尚未完全按照职业岗位能力与职业素质的要求进行构建,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仍需要针对专业岗位不同特点,分别按照工作过程、岗位能力分析进行改革。核心和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进一步改进及整合,实践教学环节的系统性设计还需进一步完善,专业实训项目和实训资源运用仍需进一步优化。
4.教师队伍尤其是中青年教师队伍需要进一步建设。现有的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教师队伍虽已能基本满足当前形势的需要,但随着该专业的发展壮大,教学团队尤其是省级优秀教师团队尚需进一步打造,兼职教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亟需加强,对兼职教师的管理还不够完善,教师队伍整体的教学能力和课程设计能力还需要大力提高。
5.校内外实用性实训基地需要进一步扩建。我校现有的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校内外实用性实训基地需要进一步建设,以满足我校对省示范院校和重点打造专业的实践实训教学要求,结合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现状及未来发展预测,我们需要巩固现有院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信息采集与处理分析实训室、财务综合实训模拟室、企业经营管理沙盘训练室等校内实训基地,并进一步拓宽校外实训基地。
四、建设内容
(一)建设思路
立足遂宁,面向成渝,培养经济信息管理专门人才。创新机制体制,形成政企行校多主体办学格局,共同夯实“一主线,二融合,三推进”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入企业准确定位经济信息管理人员的岗位能力要求,建立较完善的项目集群教学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库。根据该项目建设对教师的素质能力需求,通过深入企业实践以及进入国内外知名院校进修等途径,打造一支具备“精教学、强实践、善开发”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将校内实践基地建设同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综合起来进行整体建设,建成能满足学生专业实训实习需要,设施与功能省内领先,实训与工作高度对接,能直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实践教学基地。
(二) 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两年时间的重点建设,本专业将建设成为与我国经济发展结构转型相适应,紧密联系区域内农业、企事业对经济信息的服务需求,校企共建共育体制机制优良,办学效益显著、共性突出;师资、课程、实训实习等资源环境与人才培养匹配合理;育人方法与手段有中国特色和国际水准,教学质量与社会服务能力省内一流,对我省高职和中职学校同类专业的建设具有特色引领作用的专业。
2、具体目标:
(1)与遂宁市政府、沱牌集团、高金公司、四川中衡会计师事务所、遂宁市统计局等企事业单位合作,探索并创新该专业的共建体制和产学运行机制。
(2)与共建共育企事业合作开发课程,形成融合职业资格标准、突出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的职业型、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3)基本完成该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4)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确保该专业核心课程在建设的经济信息平台或共建共育企事业工作岗位上融“教、学、做”于一体,形成有自我特色和国际水准的教学模式。
(5)建成“校企互通、专兼结合、动态组合”的高水平“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
(6)建成能满足专业实训、专业实习需要的功能齐全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7)与政府、共建共育企事业合作建成西部经济信息情报中心。
(8)建成遂宁市乃至成渝经济区经济信息管理人才培训中心。
(9)在学院终身教育平台基础上与遂宁市职教集团共建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中高职一体化系统培养平台。
(三)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1)总目标:培养面向企事业经济信息服务职位,熟练掌握经济信息现代集成、检索系统、整理分析、联系网络交互和信息数字化的方法与技术,具有提供和利用有效经济信息提高经济活动质量的高端应用型人才。
(2)针对性目标及就职岗位:
1)结合遂宁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我院将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能够从事旅游业工作作为一个针对性目标,培养具有丰厚的旅游管理理论知识,扎实掌握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和动手能力,具备从事旅游酒店、旅行社、导游、旅游景点景区、旅游购物、旅游交通等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能在旅行社、酒店、旅游景区等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端应用性人才。毕业生可以在中小型旅行社中担任导游员、乘务员、外联员、计调员、前台人员等经营管理人员;在星级酒店从事总经理助理、前台管理、客房管理、餐饮管理等工作;在大型专题会展从事协调管理工作;可在房地产公司从事公关协调、外事接待等工作。
2)根据遂宁市“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及产业园区发展规划,遂宁市将大力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绿色新兴信息产业,我院经济信息管理结合地方产业行业背景,培养掌握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具有硬件组装与维修、软件开发、系统维护、信息统计分析、处理网络运行的维护与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具有较强实际运作能力的,并能坚持第一线工作的应用领域高技能人才。毕业生可以在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办公自动化处理、计算机安装与维护、网页制作、计算机网络与专业服务器的维护管理、动态商务网站管理、计算机相关设备的商品贸易等方面的有关工作。
3)遂宁市“十二五”“4+3”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立足本市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积极发展以粮油、畜禽、果蔬加工为主的绿色食品工业,建设一批带动农产品精深加工的骨干项目,进一步提升食品行业综合竞争力。我院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立足遂宁市现状,突出培养学生农业相关基础知识,毕业生具有农村社会结构、农业生产要素及经营制度、农业产业化及现代化等专业知识,掌握农村调查方法、方案设计、调查数据整理和分析等知识,掌握农产品营销手段、营销策略与技巧、营销方案制定及涉农企业经营管理,能够在农业从事相关工作。毕业生可以在农业生产服务领域、农产品流通环节、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村行政和合作组织部门从事农产品信息收集、农产品营销、农村社会管理、农业项目资料收集及管理等工作。
4)遂宁市“十二五”“4+3”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以提升发展棉纺织为重点,带动化纤、丝绸、印染、服装、装饰和产业用面料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做大做强纺织服装优势产业。我院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掌握纺织品贸易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能进行贸易实践操作,具有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掌握纺织CAD技术,熟悉与纺织工业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的高端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可以从事纺织贸易与检验、纺织信息管理、纺织生产质量控制等方面工作。
5)遂宁市“十二五”“4+3”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立足全市医药产业现有实际情况和生物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生物工程(生物医药)产业。我院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培养掌握生物药物生产、菌种筛选、质量控制、设备维护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面向医药行业,从事生物药物生产、质量检测、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端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可以从事生物药物信息收集、产品市场价格分析与预测、产品质量检测、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四)重点建设内容
1、创新机制体制,与遂宁市政府、市统计局、市劳动人事局、沱牌集团、高金公司等企事业形成多主体办学格局,拓宽办学面,激发专业发展活力。
针对当前专业建设中的路子太窄,步子较慢,活力不足等问题,我们将积极进行专业建设中机制体制创新实践,激发办学活力,提高专业办学质量。建成以市政府出政策,统计局、劳动人事局及相关行业出专业建设标准,企业、学院出资源,多主体共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法、步骤与企业员工培训办法,提高专业教学质量,提升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竞争力,促进地方产业服务能力的大发展。为文管类专业建设的机制体制创新突破方面起到引领作用。
建设内容:
(1)探索出一个科学实效多方受惠的文管类专业多主体办学模式
(2)建成西部经济信息情报中心
西部经济信息情报中心由学院、政府、企事业共建,预计投入建设经费100万元,重点建设经济信息采集工作室、信息情报处理工作室与遂宁市经济信息管理人才培训中心,建设期两年。建成后能满足本专业学生在真实工作情景下的实训实习需要,又能为各企事业分类采集、检索、分析、处理相关经济信息,提供有效价值信息,促进地方产业服务能力的发展,还能为遂宁市经济信息管理人才进行提高培训,提升遂宁市乃至成渝经济区相关人才的整体水平。
2、夯实“一主线,二融合,三推进”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图-4.1 “一主线,二融合,三推进”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图
一主线是指我们的专业建设要以学生职业能力素质与素养的培养为主线;
二融合是指我们要创新机制体制,把我们的办学空间拓广到服务的地域,内外融合,合作办学。
三推进是指:推进订单培养,融实现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于一体;推进推进校企互动,融教学资源开发与生产工作过程(课程建设与项目开发、师资培养与职工培训服务社会、实践教学现场与生产工作环境、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等)于一体;推进校企合作育人,深化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改革方案,使学生获得专业核心能力与职业道德精神。
3、课程体系建设
(1)构建课程体系的思路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充分考虑国家和地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对高职人才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要求,主动适应和促进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我校经济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教学内容的建设必须围绕“一主线,二融合,三推进”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一主线,把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建设作为中心工作来抓,贯彻以学生成才为宗旨,以典型工作任务为驱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突出“三种能力”“四种素养”培养,形成以岗位能力为基础的课程构建思路。课程体系构建思路如图4-2所示。
图4-2 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行业
适应面向对象
课程体系构建
核心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
行动能力
企业
课程建设即相应支持课程
(2)构建基于典型工作任务与岗位能力为基础的课程体系
1)职业岗位群分析
①经济信息收集岗位群:在国家各级经济管理部门、各类企事业单位或信息咨询部门从事市场调研组织与实施、数据整理与分析等岗位工作。
②经济信息管理岗位群: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生产、销售、客户、人力资源、供应链、企业财务等各环节的经济信息管理等岗位工作。
③经济信息技术岗位群: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管理系统运用与维护,企业网页、网站建设与维护等技术类岗位工作。
2)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依据本专业的岗位面向,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召开了专业建设委员会,并派遣教师到企业及统计局等相关单位进行岗位调研,经过讨论与提炼,分析经济信息收集岗位、经济信息管理、经济信息技术岗位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在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按逻辑关系将典型的工作任务依据职业能力培养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形成了工作任务分析成果-“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行动能力”。
表4-1 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行动能力
主要职业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
职业行动能力
主要开设课程
经济信息收集岗位
市场调查设计与实施
能利用各种工具进行经济信息的采集
能进行市场情况的调研
能写出调查报告
掌握各种图片的采集方法、处理技术
会计基础与实务
经济学基础与实务
市场调查与预测
信息抽样技术应用
信息统计分析
经济信息采编实务
调研数据处理与分析
相关分析处理软件操作
经济信息管理岗位
企业生产与质量管理
掌握信息的管理方法
掌握客户关系管理方法
掌握客户忠诚度的管理方法
掌握财务管理方法
会计基础与实务
经济学基础与实务
企业管理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
财务管理
企业营销与客户关系管理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供应链管理
企业财务管理
经济信息技术岗位
信息管理系统运用与维护
掌握网络的各种技术应用
掌握信息系统平台规划与建设方法
掌握信息系统平台运营的基本方法
能处理信息系统平台运营中的各种问题并进行系统平台的管理
会计基础与实务
经济学基础与实务
经济信息分析与决策
经济信息采编实务
企业资源计划(ERP)
网页设计与制作
企业网站建设与维护
3)岗位“三种能力”分析
根据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特点及调研分析,将与职业岗位群及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职业行动能力具体分解为基本能力、专业能力、拓展能力三个层次。基本能力主要培养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所必备的关键能力,专业能力主要培养学生从事专业领域工作的岗位能力,拓展能力主要培养学生适应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形成了岗位“三种能力”与支撑课程的分析表。
表4—2 岗位三种能力与支撑课程
岗位能力
支撑课程
教学形式
基
础
能
力
①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严谨的行为规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②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③具有较强的计划、组织、团队协作能力。
④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⑤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较好从事办公自动化业务工作。
⑥能够阅读简单的外文文献。
道德与法律I
课堂教学;
主题班会;
课外活动;
讲座;
科技节
道德与法律II
‘毛、邓、三’概论
体育
大学英语I
大学日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
经济数学
经济形势与政策
就业与创业教育
健康教育
艺术教育
应用写作学
入学教育与军训
劳动实践
毕业教育
大学语文
高等数学II
大学英语II
专
业
能
力
①具有扎实的实施市场调查、采集经济信息数据的能力。
②具有企业生产、营销、客户关系、人力资源等各管理环节实施、组织与控制能力,对各环节信息处理、分析和管理的能力。
③具备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具备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站建设与维护能力。
管理学基础与实务
课堂教学;
校内实训;
校外实训;
公司实习
会计基础与实务
经济法
统计学基础与实务
应用数学计算方法
经济学基础与实务
市场调查与预测
信息抽样技术应用
信息统计分析
经济信息采编实务
企业管理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
财务管理
经济信息分析与决策
经济信息采编实务
企业资源计划(ERP)
拓
展
能
力
①具有适应不同岗位工作的能力。
②具有自主学习新技能与新知识的能力。
③具有较好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具有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⑤具有较强的开拓进取精神和质量意识。
电子商务基础
课堂教学;
讲座;
校外实训
创业沙盘训练
项目策划
顶岗与就业指导
工学结合讲座
院系选修课程
4)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
高职人才的培养应坚持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并将综合素质培养贯穿于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课程教学、社会活动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较高的文化素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根据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岗位调查结果及其相关岗位核心能力与素质要求,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开发理念与思路,确定学习领域,并与合作企业单位一起开发相应课程,形成了体现“四个素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主要模块和课程如表4-3所示。
表4-3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主要模块和课程
模块名称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职业素质模块
思想素质课程
道德与法律I
道德与法律II
‘毛、邓、三’概论
身心与文化素质课程
体育
大学英语I
大学日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
经济数学
公共选修课程
经济形势与政策
就业与创业教育
健康教育
艺术教育
应用写作学
入学教育与军训
劳动实践
毕业教育
大学语文
高等数学II
大学英语II
职业岗位模块
专业基础课程
经济学基础与实务
会计基础与实务
管理学基础与实务
统计学基础与实务
应用数学计算方法
经济法
经济信息收集岗位课程
市场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