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清正版)DB32_T4092-2021纺织品 涂料印染鉴别试验方法.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63308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0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清正版)DB32_T4092-2021纺织品 涂料印染鉴别试验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清正版)DB32_T4092-2021纺织品 涂料印染鉴别试验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清正版)DB32_T4092-2021纺织品 涂料印染鉴别试验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清正版)DB32_T4092-2021纺织品 涂料印染鉴别试验方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清正版)DB32_T4092-2021纺织品 涂料印染鉴别试验方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59.080.01CCS W5932江苏省地方标准DB 32/T 40922021纺织品 涂料印染鉴别试验方法Textiles-Test method for identification of dyeing and printing with pigments2021-09-03 发布2021-10-03 实施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 32/T 40922021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苏州大学、上海尼圣可质量检测有

2、限公司、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盛虹集团有限公司、海泰纺织(苏州)有限公司、苏州兆海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苏州瑞彩数码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蒋洁蓉、吴国平、关晋平、刘娟、曹可情、牛利芳、赵学谦、计虎泉、姚海祥、苏琳、王田田、孙婷婷。DB 32/T 40922021II引言0.1 目标国家强制性标准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对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的技术术语和定义、质量要求以及检验规则做出了规定,旨在保障婴幼儿和儿童安全以及环境安全。该强制性标准适用于供3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和3到14岁儿童穿着或使用的纺织产品。标准规定了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

3、品安全技术要求分为A类、B类和C类,婴幼儿纺织产品应符合A类要求,与皮肤直接接触的儿童纺织产品至少应符合B类要求,不与皮肤直接接触的儿童纺织产品至少应符合C类要求。其中,A类要求中涉及考核指标“重金属”、“邻苯二甲酸酯”时,明确“仅考核含有涂层和涂料印染的织物”。但标准试验方法中未给出涂层和涂料印染的鉴别方法。近年来,随着涂料印染技术的发展,涂料印染与染料印染的区分愈加困难,使得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在执行中存在技术难点。因此,特制定本文件。0.2 相关专利情况说明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声明符合本文件时,可能涉及“8步骤”与一种涂料印染纺织品的鉴别方法(

4、202110664053.3)相关专利的使用。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对于该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无任何立场。该专利持有人已向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保证,他愿意同任何申请人在合理且无歧视的条款和条件下,就专利授权许可进行谈判。该专利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备案。相关信息可以通过以下联系方式获得:专利持有人姓名:苏州大学、江苏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地址:苏州市十梓街1号、南京市光华东街3号请注意除上述专利外,本文件的某些内容仍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DB 32/T 409220211纺织品 涂料印染鉴别试验方法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用感官试验和显微镜试验方法鉴别纺

5、织品涂料印染的原理、试剂、仪器和器具、试样、步骤、结果鉴别与表示和试验报告。本文件适用于鉴别经印染加工的纺织品。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涂料印染dyeing and printing with pigments采用对纤维无选择性、无亲和力,且不溶于水的涂料,通常借助粘合剂的作用附着在纺织品上,从而使纺织品表面着色的过程。3.2染料印染dyeing and printing with dyes采用对纤维有选择性、有一定作用力,且溶于水或分散在水中的染料,通过介质对纺织品染色或印花,从而使纺织品纤维着色的过程。4原理涂料印染是涂料通过

6、粘合剂附着在纺织品的表面,染料印染是染料渗入纺织品与纤维结合。利用涂料和染料与纺织品纤维结合方式的不同,通过目测观察、手触感受纺织品正反面印染特征,显微镜观察纤维表面着色特征和形态等方法,对纺织品是否为涂料印染进行鉴别。5试剂液体石蜡(化学纯或以上纯度)。6仪器和器具6.1生物显微镜:放大倍数 200 倍500 倍。6.2载玻片、盖玻片、挑针、剪刀等。7试样7.1取适量有代表性的试样。DB 32/T 4092202127.2样品应按不同颜色分别取样。7.3当样品有多种组件时,应按不同组件分别取样。8步骤8.1感官试验8.1.1目测观察取试样,目测观察不同印染部位的正、反面,观察试样反面颜色渗透

7、特征,并记录。特征描述及记录示例参见附录A。8.1.2手触感受目测观察时,用手感受织物试样表面不同印染部位的平整、凸出,软、硬等特征,并记录。拆取织物纱线,观察纱线间黏连情况,并记录。特征描述及记录示例参见附录A。根据感官试验结果,如确定为涂料印染,则结束试验;如无法确定,则进行下一步显微镜试验。8.2显微镜试验取织物各不同印染部位中的适量纤维均匀平铺于载玻片上,加上一滴液体石蜡,注意不要带入气泡,盖上盖玻片,放在生物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在放大倍数200倍500倍条件下观察。观察纤维表面着色特征,包括染料渗透特征及形态,或涂料颗粒聚集、附着特征及形态,并记录。特征描述及记录示例参见附录A。9鉴别

8、与结果表示9.1鉴别9.1.1感官试验中,目测观察到织物印染部位反面颜色未渗透;用手感受织物表面印染部位偏硬,凸出,浮于基布;拆取织物印染部位纱线时,纱线间有黏连,则该印染部位为涂料印染。9.1.2显微镜试验中,观察到印染部位所取纤维的表面有涂料颗粒聚集、附着、覆盖,则该印染部位为涂料印染。9.2结果表示试验结果以织物各印染部位是否为涂料印染表示。结果表示参见附录A。10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a)采用的文件(本文件编号);b)试验日期;c)样品来源及描述;d)样品图片,必要时,可附相关信息,如感官试验特征文字描述,显微镜试验纤维表面着色特征及形态文字描述、图片;e)样品各印染部位印染

9、方式的鉴别结果,是否为涂料印染;f)任何偏离本文件的细节或异常情况。DB 32/T 409220213AA附录A(资料性)不同印染织物样品试验特征描述、记录、结果示例A.1涂料印染织物样品鉴别按照8.1操作,0号织物样品正、反面见示例图A.1。感官试验特征描述见表A.1。图 A.1 0 号织物样品正、反面示例图片表 A.1 0 号织物样品试验特征和鉴别结果试验项目特征描述鉴别结果目测观察正面颜色覆盖涂料印染是 否反面颜色未完全渗透手触感受表面橘色部分凸出,手触微硬似胶体;拆取纱线,纱线间有黏连A.2涂料印染织物样品鉴别A.2.1感官试验按照8.1操作,1号织物样品正、反面见示例图A.2。感官试

10、验特征描述见表A.2。图 A.2 1 号织物样品正、反面示例图片DB 32/T 409220214A.2.2显微镜试验按照8.2操作,1号织物试样印染部位纤维表面着色形态见示例图A.3。显微镜试验纤维表面着色特征描述见表A.2。图 A.3 1 号织物试样印染部位纤维表面着色形态表 A.2 1 号织物样品试验特征和鉴别结果试验项目特征描述鉴别结果目测观察正面颜色覆盖涂料印染是 否反面颜色未渗透手触感受表面平整,无凸出部分;手触微硬显微镜试验印染部位(黑色)纤维表面有涂料颗粒聚集、附着、遮盖A.3染料印染织物样品鉴别A.3.1感官试验按照8.1操作,2号织物样品正、反面见示例图A.4。感官试验特征

11、描述见表A.3。图 A.4 2 号织物样品正、反面示例图片DB 32/T 409220215A.3.2显微镜试验按照8.2操作,2号织物试样印染部位纤维表面着色形态见示例图A.5。显微镜试验纤维表面着色特征描述见表A.3。图 A.5 2 号织物试样印染部位纤维表面着色形态表 A.3 2 号织物样品试验特征和鉴别结果试验项目特征描述鉴别结果目测观察正面颜色覆盖涂料印染是 否反面颜色未渗透手触感受表面平整,无凸出部分;手触柔软显微镜试验印染部位(黑色)着色渗透纤维;无涂料颗粒聚集、附着,遮盖不明显A.4既有涂料又有染料印染织物样品鉴别A.4.1感官试验按照8.1操作,3号织物样品正、反面见示例图A

12、.6。感官试验特征描述见表A.4。图 A.6 3 号织物样品正、反面示例图片DB 32/T 409220216A.4.2显微镜试验按照8.2操作,3号织物试样印染部位纤维表面着色形态见示例图A.7。显微镜试验纤维表面着色特征描述见表A.4。图 A.7 3 号织物试样印染部位纤维表面着色形态表 A.4 3 号织物样品试验特征和鉴别结果试验项目特征描述鉴别结果目测观察正面颜色覆盖织物表面涂料印染印染部位(黄色):是否印染部位(红色):是 否反面印染部位颜色完全渗透至反面;印染部位颜色未渗透至反面手触感受表面平整,无凸出部分;手触整体柔软显微镜试验印染部位(黄色)着色渗透纤维,无涂料颗粒聚集、附着、覆盖印染部位(红色)纤维表面有涂料颗粒聚集、附着,遮盖明显DB 32/T 409220217参考文献1陈国强主编新编丝织物染整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2范雪荣主编纺织品染整工艺学(第3版)中国纺织出版社20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纺织服装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