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津地铁建设工程环境风险预防工作管理措施(试行)一、目标为加强地铁建设工程环境风险控制管理,规范对环境风险识别和预防行为,明确职责,实现施工过程中降低对环境影响目标,制订本措施。二、环境风险分级1. 分级标准环境风险依据工程特点和周围环境特点,分为特、一、二、三级,分级标准以下:(1)特级环境风险深基坑紧邻居民住宅楼、城市标志性建筑、历史文物建筑、铁路;盾构下穿现有轨道线路(含铁路)、居民住宅楼、标志性建筑、历史文物建筑工程。(2)一级环境风险深基坑紧邻城市关键建(构)筑物、河流、湖泊;盾构下穿现相关键建(构)筑物、关键市政管线及河流湖泊工程。(3)二级环境风险深基坑紧邻城市通常建(构)筑物;
2、盾构下穿现有通常建(构)筑物。(4)三级环境风险源深基坑紧邻城市道路、通常市政管线;盾构下穿城市道路、通常市政管线。2分级参考(1)深基坑盾构隧道影响分区a基坑周围影响分区 b盾构隧道周围影响分区 (2)环境影响分级参考表工程分类周围建筑影响区域等级备注深基坑工程居民住宅楼、标志性建筑、历史文物建筑、铁路、特级一级关键建(构)筑物、关键市政管线、一级二级河流、湖泊、特级社会影响大、等级调整一级2.0H60m二级通常建(构)筑物、一级社会影响大、等级调整二级城市道路、通常市政管线二级、三级盾构工程居民住宅楼、标志性建筑、历史文物建筑、铁路、地铁隧道、特级旁穿一级旁穿下穿特级关键建(构)筑物、关键
3、市政管线、一级旁穿二级旁穿下穿一级河流、湖泊下穿一级通常建(构)筑物、一级旁穿二级旁穿下穿一级城市道路、通常市政管线下穿三级三、风险管理工作程序四、重大环境风险源评定和确定1重大环境风险源是指在地铁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造成施工现场及工程周围环境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潜在不安全原因。2.在初步设计阶段,设计单位应针对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及周围环境,进行风险分析评定,汇总存在风险源,并制订处理方法,在施工图中作单项风险设计。3.初步设计完成后,在出正式施工图前,建设企业组织进行环境风险评定审查。参与人员包含:总工办、安质室、项目企业相关人员及含有当地域丰富施工经验社会教授。4在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进行工程踏
4、勘、环境核查,仔细、全方面地熟悉施工设计图纸,对工程周围环境及邻近管线做具体调查。深入识别风险原因,形成环境风险评定汇报,并报请审查。查对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是否相符,核实工程结构和工程环境安全设计防范方法在技术上合理性和可实施性。 5在进行设计交底时,设计人员应对环境风险源、风险源控制指标、处理方法进行交底。6参与设计安全交底单位和人员包含:项目企业、总体设计单位、工点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等相关参建单位技术责任人及相关人员,对产权单位有特殊要求环境风险工程,邀请产权单位参与。7在设计单位所作重大环境风险源识别和评价基础上,施工单位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风险源深入进行识别和安全风险评价
5、,对设计阶段所识别包含周围公众环境安全重大风险源进行补充,形成最终风险评定汇报,报监理审查,监理报项目企业立案。风险评定汇报,应关键分析建(构)筑物建设年代、结构形式、现实状况、基础形式,施工可能造成影响结果。8监理单位应对环境风险源识别、评价、分级进行审核。由项目企业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审核汇总,并报建设企业安全质量监察室立案。9施工单位依据审查过环境风险评定汇报,编制专题方案和应急预案,经过教授论证后形成实施性专题方案和应急预案,项目企业立案。10. 地铁建设发展安全质量监察室参与专题方案及应急预案论证。五、环境风险工程开工条件开工前,各参与建设单位应完成以下工作:1. 施工图环境风险审查2.
6、 施工安全设计交底(项目企业组织)3. 环境核查、地下管线调查(施工单位组织)4. 设计文件分析(施工单位组织)5. 风险深入识别,并形成风险评定汇报(施工单位组织)6. 风险评定汇报审查(监理单位完成)7. 安全专题方案编制(施工单位组织)8. 安全专题方案论证(施工单位组织,重大方案由项目企业组织)9. 风险源清单台账(施工单位组织,项目企业上报)10. 建(构)筑物判定(施工单位组织)六、安全专题施工方案编制内容要求1. 工程概况2.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3. 风险原因及危害性分析4. 工程重、难点5. 施工方案和关键施工工艺6. 工程环境保护方法7. 监测实施方案8. 监控量测控制指标
7、和标准9. 专题预案10. 组织管理方法七、安全专题方案编制和论证 1. 全部环境风险工程全部需编制专题方案。 2. 特、一级环境风险工程,需邀请地铁集团企业总工、地铁建设企业总工、主管安全领导、项目企业总工、监理人员、设计人员及五名以上社会教授参与论证。 3. 二级风险工程,需邀请地铁建设企业总工、项目企业总工、监理人员、设计人员及五名以上社会教授参与论证。 4. 三级风险工程,需邀请项目企业总工及设计人员、监理人员参与论证。八、重大环境风险源管理要求1施工单位应在投标时,认真研究分析施工风险,采取合理处理方法,并考虑工程造价。2. 施工单位完成环境风险评定后,应依据评定结果,在施工前对必需
8、建(构)筑物进行判定,判定汇报应报监理审查,监理单位报项目企业立案。3. 重大风险源控制方法应包含以下内容:控制目标、专题技术方案和管理方案、管理程序、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对已经有通常控制方法改善、针对性培训和教育、现场监测信息、预警和报警、应急预案、监督和检验。4施工单位依据环境条件、地质条件、设计文件等基础性资料和相关工程建设标准,结合本身施工经验,针对各级风险工程编制重大环境风险源专题施工方案,由上级主管部门技术责任人审查签认。5重大环境风险源专题施工方案(或控制方法计划)和应急预案应报监理单位审查,经监理单位审查后由施工单位组织教授进行论证,未经论证专题方案、应急预案不得用于施工。
9、 6监理单位应编制重大环境风险源安全监理细则,并对重大风险源安全情况进行跟踪检验。 7经监理单位审查同意重大环境风险源专题施工方案(或控制方法计划)、应急预案和重大环境风险源安全监理细则报项目企业立案。 8监理单位应分标段编制重大环境风险源及控制方法清单报项目企业;项目企业在监理单位上报清单基础上,编制全线重大环境风险源及控制方法清单、重大环境风险源控制目标和管理方案,报建设企业安全质量监察室立案。 9项目企业依据工程进展情况和相关状态改变对重大环境风险源控制进行动态管理,建立重大环境风险源台帐,每个月进行一次更新,并立即将更新情况报建设企业安全质量监察室。 10在重大环境风险源相关作业(活动
10、)开始前,项目企业对其准备情况组织检验,检验内容应包含各项技术方法和管理方法落实情况;材料、机具、设备准备情况;人员教育培训和技术交底进行情况;现场监测、数据分析、信息管理和预警报警体系建立情况;应急预案落实和培训演练情况;监理工作准备情况和外部配合准备情况等。 11项目企业应依据具体情况立即组织施工单位对重大环境风险源控制方法进行调整,控制方法调整应经监理单位审批。 12项目企业应建立重大环境风险源档案。关键包含以下内容:(1)重大环境风险源基础情况; (2)控制方法和应急预案编制情况: (3)方案审批统计; (4)实施准备情况统计; (5)实施过程统计(施工、监理统计); (6)实施过程中方案变更统计; (7)监控量测情况; (8)总结评价。 13项目企业对各施工单位重大环境风险源控制管理进行监督检验。检验关键内容为: (1)重大环境风险源控制方案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信息监控; (2)重大环境风险源相关作业质量控制情况;(3)重大环境风险源相关作业安全保障方法落实情况;(4)相关各方环境风险管理行为、程序是否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