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JGJ@T207-2010.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62569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PDF 页数:57 大小:5.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JGJ@T207-2010.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JGJ@T207-2010.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JGJ@T207-2010.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JGJ@T207-2010.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JGJ@T207-2010.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U D 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履 PJ G J/T2 0 7一2 0 1 0备案号J 1 0 0 8一2 0 1 0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T echnicalspecificationforassemblyboxconcretehollowfloorstructure2 0 1 0一0 4一1 7发布2 0 1 0一1 0一0 1实施中 华;人民共 和国住 房和城 乡建 设部发 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T echnicalspecificationforasselllblyboxconcretehdlowfloorstructureJ G J尹 T

2、2 0 7一2 0 1 0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 日期:201 0年1 0月1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 0 1 0北京中华人民共和 国行业标准装配箱混凝土 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T echnicalspecificationforassemblyboxconcretehollowfloorstructureJ C J/T2 0 7一2 0 1 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郊百万庄)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销北京红光制版公司制版北京密东印刷有限公司印刷开本:85 0 X ll6 8毫米1/3 2印张:1字数:5 4千字2 0 1 0年7月第一版2 0 1 0年7月第一

3、次印刷定价:1 0.0 0元统一书号:1 5 1 1 21 7 86 5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本社退换(邮政编码1 0 0 0 3 7)本社网址:http:/www.cabp。om.C n网上书店:http:/www.china-building.C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5 5 1号关于发布行业标准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的公告现批准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 G J/T2 0 7一2 0 1 0,自2 0 1 0年1 0月1日起实施。本规程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

4、0 1 0年4月1 7日前,曰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 2 0 0 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 0 0 81 0 2号文)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本规程的主要技术 内容是:总则、术语、装配箱、结构分析、设计规定、构造要求、施工和验收等。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山东天齐置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山东天齐置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址:山东省淄博市中心路2 6 5号,邮编:2 5 5 0 86)。本 规 程 主 编

5、 单 位:山东天齐置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 规 程 参 编 单 位:湖南大学同济大学济南大学济南坚构建筑技术公司山东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刘俊岩李克翔吴方伯肖华锋刘旭谢群孙保亚应惠清陆洲导田茂军张向阳崔殿梓王玉章韩克胜原玉磊张波崔超魏晓东吕明谦吕超4伟武环胡曹智良听裴姜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赵志络白生翔邹银生王孔藩赵考重焦安亮目次1总则 ,12术语 23装配箱 ,43.1一般规定 43.2顶板、底板 43.3侧壁筒 54结构分析 64.1一般规定 64.2结构分析方法 一65设计规定 86构造要求 1 06.1一般规

6、定 1 06.2装配箱 ,1 06.3柱帽、托板、主肋梁、楼盖实心区域 1 17施工 1 37.1一般规定 ,1 37.2装配箱构件制作 1 47.3装配箱构件堆放 1 47.4模板安装 ,1 47.5装配箱安装 1 47.6钢筋安装 1 57,7管线安装,1 57.8混凝土施工 1 57.9模板拆除 ,1 68验收 1 768.1一般规定 1 78.2装配箱构件 1 78,3装配箱安装 1 98.4装配箱空心楼盖 ,2 0附录A装配箱顶板、底板承载力检验方法 2 1本规程用词说明 ,”2 4引用标准名录 ,2 5附:条文说明 2 7C ontents1G eneralP rovisions

7、12T erms 23A ssemblyB ox ,43.1G eneralR equirement ,43.2T opP lateand B ottomP late 43.3S ideW allofA ssemblyB ox 54S tructuralA nalysis 64.1G eneralR equirement 64.2M ethodofS tructuralA nalysis 65D esignR equirement 86D etaihngR equirement 1 06.1G eneralR equirement 1 06.2A ssemblyB ox 1 06.3C olu

8、mnC ap,P allet,M ainB eam,S olidA reaof F loor 1 17C onstruction ,1 37.1G eneralR equirement ,1 37.2M anufacturingofA ssemblyB oxC omponent 1 47.3A rrangementofA ssemblyB oxC omponent 1 47.4 F O rinworkI nstallation 1 47.5I nstallationofA ssemblyB ox 1 47.6R einforcementI nstallation 1 57.7R P ehneI

9、 nstallation 1 57.8C oncreteC onstruction”1 57.9F onnworkR emoval 1 68A cceP tance ,1 788,1G eneralR equirement 1 78,2A ssemblyB oxC omponent 1 78.3A ssemblyB oxI nstallation 1 98.4A ssemblyB ox C oncreteH ollowF loor 2 0A ppendixAV erificationM ethodofT opP lateand B ottomP late 2 1E xplanationofW

10、ordingin T hisS pecification 2 4L istofQ uotedS tandards ,2 5A ddition:E xplanationof P rovisions 2 791总则1.0.1为使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的设计与施工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建筑工程中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的设计、施工及验收。1.0.3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应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和施工条件,确定设计 和施工方案,并应严格执行质量检查和验收制度。1.0.4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

11、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装配箱assemblybox由预制的钢筋混凝土顶板、底板及由硬质材料制作的侧壁筒三个部件组装而成、用作空心楼盖内模和结构面层的箱形构件。2.0.2装配箱顶板、底板topplateand bottomplateofas-semblybox位于装配箱顶部、底部,用作楼(屋)盖结构面层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之0.3剪力齿shearing,slot在装配箱顶板和底板四周外沿部位按一定规则设置的、起到增加装配箱与肋梁咬合力的凹槽。2.0.4侧壁筒side一wallofassemblybox位于装配箱顶板和底板之间、由侧壁板围成的方筒形构件。2.0.5装 配 箱 混 凝土空心楼

12、 盖assemblyboxconcretehollowfloor在现场按设计要求布置装配箱、绑扎肋梁的钢筋骨架,然后在箱体间浇筑混凝土而形成的密肋空腔楼盖。2.0.6暗箱C oncealedbox顶板上需要设置钢筋混凝土现浇层作为楼(屋)面结构层的装配箱。2.0.7明箱exposedbox顶板直接作为楼(屋)面结构层的装配箱。2.0.8肋梁ribbeam在相邻装配箱之间现场浇筑形成的钢筋混凝土梁。2.0.9主肋梁mainribbeam柱支承楼盖结构中,位于柱轴线上且截面高度等于楼盖厚度2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2.0.1 0柱支承楼盖column-supportedfloor由柱支承的沿柱轴线无梁

13、或带主肋梁的空心楼盖。2.0.1 1边支承楼盖edge一supportedfloor周边支承为墙体或框架梁的空心楼盖。2.0二1 2直接设计法directdesignmethod将柱支承楼盖两个方向的总弯矩值按弯矩分配系数分配至各自方向的柱上板带和跨中板带的内力分析简化方法,又称经验系数法或弯矩系数法。2.0.1 3等代框架法equivalentframemethod将柱支承楼盖结构分别沿纵向、横向柱列等效成以柱轴线为中心的纵向等代框架和横向等代框架进行内力分析的简化方法。2.0.1 4体积空心率volumetricvoidratio由墙、柱、梁边缘所围成的楼盖区格板区域内,装配箱空腔体积与该

14、区域结构所围体积的比值。3装配箱3.1一般 规 定3.1.1装配箱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应由设计确定。顶板、底板的平面形 状 宜为矩形,平 面尺寸 的各边 长 度 宜 为5 0 0 mm一1 5 0 0 mm;箱体高度可取2 5 O mm一1 4 0 0 mm。3.1.2装配箱的规格尺寸和质量要求除应符合本规程第8.2节的要求,尚应符合施工要求的物理力学性能。3.2顶板、底板3.2.1顶板、底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 3 0。顶板应为自防水混凝土预制构件,抗渗等级不应低于0.6 M P a。叹仁月料三A一A图3.2.3剪力齿示意图3.2.2顶板、底板可采用加腋板或平板。当采用加腋板时,自中部

15、向板端截面宜 由薄到厚形成加腋。3.2.3当采 用 加 腋 板时,顶板、底板四周宜按一定规则设置剪力齿,剪力齿 的水平间距应与外伸钢筋间距一致,且不宜大于1 0 O mm。剪力齿(图3.2.3)几何尺寸宜符合下列规定:1外口宽度(b1)不宜小于6 0 mm,高度(hl)不宜小于S O mm;2内口宽度(bZ)不宜小 于4 O mm,高度(hZ)不宜小于5()mm;3深度(c)不宜小于 3 O mmo3.2.4当采用平板时,顶板伸出侧壁筒外壁不宜小于1 5?;顶板、底板上宜设定位块。3.2.5采用加腋板时,顶板、底板上应为侧壁板设置承插口,承插口长度应与侧壁筒的侧壁板长度一致,宽度宜大于侧壁板厚

16、度Z rnm,深度不宜小于I O mm。3.2.6顶板、底板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0 0 1 0的相关规定进行承载力计算并配置钢筋。施工阶段验算时可作为四边简支板,施工荷载标准值宜取1 0 kN澎。当实际施工荷载超过上述荷载时,应按实际情况验算。3.3侧壁筒3.3.1侧壁筒宜选用低吸水率的硬质材料制作。材料中氯化物和碱的含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且不应含有影响人身健康的有害成分。侧壁板选材应平整,不得有弯曲、凹陷、裂缝等初始缺陷。3.3.2当侧壁筒采用4块侧壁板组装时,侧壁板间板缝应严密,并宜采取对拉等固定侧壁板相对位置的措施。3.3.3侧壁筒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

17、刚度和稳定性,应能可靠地承受装配箱顶板 自重、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混凝土振捣及其他施工荷载。侧壁筒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 G J1 6 2的要求进行模板设计,必要时可在侧壁板上设置支撑。3.3.4侧壁筒与顶板、底板可通过承插口、定位块等措施连接、固定,应确保侧壁筒施工中不偏移。4结 构 分 析4.1一般 规 定4.1.1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可用于框架、剪力墙、框架一剪力墙、框架一核心筒、板柱一剪力墙等结构体系,其房屋高度、抗震等级和结构分析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 0 0 1 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 B5 0 0 1 1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 G

18、 J 3中的有关规定。4.1.2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的整体布置应能合理传递荷载,应有明确的结构计算简图,计算分析模型应根据实际结构确定。4.1.3柱支承楼盖结构可根据建筑设计和结构计算的要求设置柱帽或托板。4.2结构分析方法4.2.1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钢筋混凝土装配箱空心楼盖结构,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 B50 0 0 9的有关规定计算。4.2.2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在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及位移计算,宜采用连续体有限元空间模型进行计算,也可采用等代框架杆系结构有限元方法分析。4.2.3结构分析采用的电算程序应经考核和验证,

19、其技术条件应符合本规程和有关标准的要求。对电算结果,应经分析、判断和校核;在确认其合理有效后,方可用于工程设计。4.2.4对结构布置规则的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内力分析:1对于边支承楼盖结构,可按竖向刚性支承考虑。楼盖的边、角区格板的周边支承情况应根据支承构件的实际弯曲、扭转刚度确定。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楼盖结构,按弹性方法计算出楼盖结构中的框架梁或主肋梁的内力,在每个方向上正负弯矩之间的调幅不应超过2 0。墙体、框架梁应考虑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包括地震作用),并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内力分析。2对于柱支承楼盖结构,可采用直接设计法或等代框架法进行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

20、力计算;也可采用等代框架法进行水平荷载或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当采用直接设计法时,在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柱支承楼盖按弹性分析得到的楼盖内力,在每个方向上正负弯矩之间调幅不应超过1 0。4.2.5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不得进行弯矩调幅:1要求肋梁不出现裂缝的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2处于侵蚀环境的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3楼盖直接承受动力荷载。5设 计 规 定5.0.1肋梁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中,肋梁的受弯承载力、受剪承载力、受扭承载力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 0 0 1 0的相关计算规定;箱体的顶板或底板可作为肋梁的受压翼缘参与工作,翼缘计算宽度按该规范的

21、规定取值。2结构内力分析时,可将肋梁视为工字形截面,上、下翼缘宽度宜取肋梁宽度与1 2倍翼缘厚度之和。3当肋梁腹板高度大于4 5 0 mm时,在肋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腰筋,其设置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0 0 1 0的相关规定。5.0.2边梁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为柱支承楼盖时,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的外周边宜布置框架梁,且框架梁高度应大于装配箱空心楼盖结构厚度,框架梁截面尺寸和配筋要求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 0 0 1 0的规定;2边梁的截面抗弯刚度可按“”形截面计算,边梁宽度不宜超过柱截面高度;3可将周边楼盖伸出边柱外侧,伸出长度(指

22、从楼盖边缘至外柱中心)不宜超过内跨的4 0写;4在楼梯、电梯间等较大开洞处,洞口周围宜设置边梁。5.0.3抗震设计时应沿柱轴线设置主肋梁或框架梁。5.0.4楼盖节点区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楼盖与框架柱的楼盖节点及周围相关区域,应根据承载力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方案。在楼盖与框架柱的节点区域宜采用现浇实心楼盖,在实心 区域周围相关区域负弯矩较大的区域可采用暗箱。2楼盖节点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及受冲切截面的控制条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00 1 0的相关规定,其构造要求应满足该规范的规定。3当节点附近采取局部加厚楼盖或设置柱帽、托板时,在楼盖厚度变化处应选择最不利冲切破坏截面进行

23、受冲切承载力验算。4节点核芯区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及相关设计要求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 B50on的规定。5.0.5楼盖的挠度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在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的设计中采用适宜的构件跨高比、周边约束条件和构件配筋特性,且有可靠的工程实践经验保证时,可不作结构构件的挠度验算;2对按本规程第4.2.4条考虑弯矩调幅设计的楼盖,宜进行挠度验算,或采用相应的有效构造措施;3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在荷载作用下各区格板的最大挠度,宜按照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并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影响的刚度进行计算,且不应大于现行 国家标 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 0 0 1 0中相关构件挠度的限值。5.0.6装

24、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的肋梁、主肋梁或框架梁,可按照所处环境类别和结构类型确定相应的裂缝控制等级及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对允许出现裂缝的肋梁、主肋梁或框架梁,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计算的最大裂缝宽度(wmax),应符合下式规定:钦几班x毛wl、(5.0.6)式中:坳irn最大裂缝宽度限值,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001 0中的相关规定确定;嘛、最大裂缝宽度,可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001 0的相关规定确定。6构 造 要 求6.1一般 规 定6.1.1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的体积空心率不宜小于3 0%,也不宜大于7 0。6.1.2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的

25、跨高比宜符合下列规定:1边支承楼盖的跨高比:对于单向楼盖不宜大于2 5,对双向楼盖按短边不宜大于3 5;2柱支承楼盖的跨高比:跨度按长边计,有柱帽时不宜大于3 5,无柱帽时不宜大于3 0。6.1.3肋梁的宽度不宜小于1 0 O mm,肋梁截面高度与宽度之比不宜大于1 0,肋梁的截面高度不应低于2 5 O mm。6.1.4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中各类结构构件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001 0的规定取值。6.1.5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不应在主肋梁、肋梁竖 向开洞,也不宜在节点实心 区域开洞;必须开洞时,开洞部位应满足承载力与刚度的要求,并应采取补强措施。洞口位置

26、、尺寸及洞口周边的配筋构造措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 0 0 1 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 B50 0 1 1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 G J 3中的相关规定。6.1.6对于承受较大集中静力荷载或直接承受较大集中动力荷载的部位以及有防水要求的楼盖宜采用暗箱。6.2装配箱6。2。1确定,装配箱侧壁筒的厚度应根据选用材料的特性及施工要求并应保证装配箱的整体稳定性。6.2.2装配箱顶板、底板厚度可按结构不同部位进行调整,顶板、底板的厚度不宜小于4 0 mm。6.2.3装配箱顶板、底板的配筋宜采用带肋钢筋,也可采用光圆钢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除应按计算要求配筋外,尚应满足现

27、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 0 0 1 0中最小配筋率的规定,钢筋直径不应小于smm,且钢筋间距不应大于1 0 O mm;2明箱的顶板、底板以及暗箱的底板必须配有外伸钢筋,应伸入现浇肋梁内,其钢筋锚固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00 1 0的有关规定,其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4 1。(la可根据该规范确定),并宜将钢筋端部弯折勾住肋梁纵向钢筋,端部弯起部分的竖直投影长度不宜小于sd。6.2.4采用暗箱时现浇层厚度与配筋应由设计确定,且厚度不宜小于5 0 mm。现浇层中上部应设置受力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6 mm,间距不宜大于Z oomm;当现浇层仅需配 置构造钢筋

28、时,构造钢筋宜采用双向配筋,直径不宜小于6 mm,间距不宜大于Z O O mm。6.3柱帽、托板、主肋梁、楼盖实心 区域6.3、1当楼面荷载较大或变形要求较高时,可采用柱帽或托板。柱帽或托板的边长(或直径)不宜小于楼盖跨度的 1/6,托板厚度不宜小于装配箱空心楼盖厚度的1/4。抗震设计时,柱帽根部的总厚度不宜小于柱纵向钢筋直径的1 6倍。6.3.2抗震设计时,主肋梁配筋应根据计算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纵 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除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 0 0 1 0的相关规定外,尚不应小于0.3%,单层放置纵向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1 0 0。2主肋梁两侧面应设置腰筋

29、,直径不宜小于1 2 mm,间距不宜大于2 0 0?;主肋梁内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箍筋肢距不宜大于Z oomm。3抗震设计时,节点核芯区应根据梁纵向钢筋在柱宽范围内、外的钢筋截面面积比例,对柱宽以内和柱宽以外的范围分别验算受剪承载力。节点核芯区的配箍量及构造措施应符合一般框架抗震的要求。6.3.3楼盖实心 区域顶部钢筋应根据计算确定,底部构造钢筋直径不应小于smm,间距不应大于2 0 omm。7施工7.1一般 规 定7.1.1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施工现场应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施工质量评定考核制度。7.1.2施工前应根据设计图纸及施工条件,确定施工方案,并应经审查批准后

30、组织实施。7】二3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的施工 工序宜按图7.1.3所示顺序展开。安装模板及支架放线定位装配箱制作粘贴密封胶条装配箱堆放装配箱底板安装绑扎肋梁钢筋管线预埋安装装配箱侧壁筒安装装配箱顶板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拆除模板及支架图7.1.3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主要施工 工序7.2装配箱构件制作7.2.1装配箱应由具有预制构件生产资质的专业厂家负责生产。7.2.2装配箱构件的制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 B5 0 2 0 4的有关规定。7.3装配箱构件堆放7.3.1装配箱构件的现场堆放场地应平整、夯实。7.3.2装配箱构件应按不同型号、规格分类堆放,底部应设

31、置垫木。7.3.3装配箱构件现场叠放时,每层板下四角应放置垫木,并应上下对齐、垫平、垫实。板的堆放高度不应大于8层,并应有稳固措施。7.4模 板 安 装7.4.1楼盖模板和支架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 G J1 6 2的有关规定,其中,荷载效应组合应考虑装配箱空心楼盖 自重以及现场装配箱构件的叠放。7.4.2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并应可靠地承受装配箱构件与浇筑混凝土的重量、混凝土侧压力和施工荷载。7.4.3楼盖底模板及支架可采取满堂铺设或在肋梁范围内铺设。在肋梁 范 围 内铺设 时,其 梁底模 板 宽度 每边应比肋 梁 宽 度大S O mm7.

32、4.4楼盖底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 2/1 0 0 0一3/1 0 0 0。7.5装配箱安装7.5.1装配箱底板安装前,应按照设计要求在模板上放线定位。7.5.2当楼盖底模仅在肋梁范围内铺设时,装配箱底板与肋梁1 4底模板之间应密闭,宜在底模板上粘贴密封胶条,其尺寸应与装配箱外边线尺寸一致。7.5.3装配箱的明箱、暗箱位置应按照设计要求确定,并应按程序安装底板、侧壁筒和顶板,顶板、底板不得混淆使用。7.5.4侧壁筒应安装在顶板、底板上设置的定位块或承插口中,装配箱就位应正确、安装稳固、接缝不应漏浆。7.6钢 筋 安 装7.6.1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

33、级别、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7.6.2装配箱顶板、底板的外伸钢筋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端部弯曲段应保证设置在肋梁对面主筋的外侧。7.6.3钢筋接头宜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接头的要求应按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 G J 1 8和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 G J1 0 7执行。7.7管 线 安 装7。7。1措施。7。7。2管线穿过装配箱侧壁筒时,侧壁开口处应有可靠的密封管线吊挂时,吊挂件宜设置在肋梁上。7.8混凝土施工7.8.1混凝土强度应根据设计要求配制,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混凝土的配制强度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 G J5

34、5的有关规定。7.8,2肋梁混凝土浇筑前,应对装配箱与肋梁接触面洒水湿润。7.8,3混凝土振捣器不得直接振捣装配箱。7.8。4对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实心 区域混凝土的施工,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 B504 9 6的规定。7.8.5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7.9模 板 拆 除7.9.1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 B5020 4的有关规定。7.9.2多层建筑拆除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底模及其支架时,应对拆模层楼盖的承载力进行验算;当无可靠验算依

35、据时,新浇混凝土楼盖层下应保持不少于3层模板及支架未拆除。7.9.3模板拆除时,应防止重物对楼盖板面产生撞击。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应及时清运。8验收8.1一般 规 定8.L l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可作为混凝土结构子分部的组成部分。钢筋、模板、混凝土及装配箱安装等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除应按本规程的规定进行验收外,尚应按现行 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 B5 0 2 0 4的规定进行验收。8.1.2生产装配箱顶板、底板的厂家,应按同一工艺正常生产的不超过1 0 0 0件且不超过3个月的同类型产品作为一个检验批。当连续检验1 0批且每批的结构性能检验结果均符合设计要求时,对

36、同一工艺正常生产的构件,可改为不超过2 0 0 0件且不超过3个月的同类型产品为一批。在每批中应随机抽取不少于1个构件按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作为试件进行承载力性能检验。进场的装配箱顶板、底板,视实际情况和工程需要,也可按批抽取不少于1个构件进行承载力性能检验。8.1.3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工程应对下列内容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应有详细的文字记录和必要的图像资料:1钢筋工程;2装配箱的安装;3管线预埋。8.2装配箱构件(工)主控项目8.2.1装配箱顶板、底板、侧壁筒等预制构件出厂前应在明显部位标明生产单位、构件型号、生产日期、合格标志,并应提供出厂证明文件。构件上外伸钢筋的规格、位置和数量应符合

37、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8.2.2装配箱顶板、底板等预制构件的承载力性能应符合要求。检查数量:按批检查。检查方法:检查构件合格证、构件检验报告。8.2.3装配箱顶板、底板、侧壁筒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和裂缝。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1 1)一般 项目8.2.4装配箱顶板、底板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 陷应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应重新检查验收。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外观质量,检查技术处理方案。8.2.5装配箱顶板、底板的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8.2.5的规定。检查数量:同一生产日期的同类型构件,现场抽查5且不应少于

38、3件。表8.2.5装配箱顶板、底板的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长度、宽度士5钢尺检查厚度+5一3卡尺外伸钢筋水平间距5钢尺检查外伸长度+1 00续表8.2.5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保护层厚度士5钢尺或保护层厚度测定仪量测对角线差士8钢尺量两个对角线表面平整度5靠尺和塞尺检查8.3装配箱安装(工)主控 项目8.3.1装配箱安装后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检查数量:按批检查。检验方法:现场检查,抽查5且不应少于3个。8.3.2装配箱顶板、底板外伸钢筋与肋梁主筋之间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1 1)一般 项目8.

39、3.3楼面模板密封胶条距离装配箱外边尺寸应一致,并应与模板粘贴牢固。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8.3.4装配箱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8.3.4的规定。检查数量:全数检查。表8.3.4装配箱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相邻两箱表面高差1 0钢尺检查箱体中心与轴线相对位置5钢尺检查续表8.3.4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箱体下表面标高士5水准仪或钢尺检查箱体上表面标高士5水准仪或钢尺检查箱体高度十1 0一8钢尺检查侧壁筒对角线差士5钢尺检查垂直度2水平尺检查8.4装配箱空心楼盖8.4.1装配箱空心楼盖工程验收时,应提交以下文件和记录:1装配箱顶板、底

40、板、侧壁筒的出厂合格证;2装配箱顶板、底板承载力性能试验报告;3装配箱安装验收记录;4隐蔽工程验收记录;5分项工程验收记录;6其他必要的文件和记录。8.4.2装配箱空心楼盖工程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有关分项工程施工质量应验收合格;2应有完整的质量控制资料;3观感质量应验收合格;4实体质量应验收合格。附录A装配箱顶板、底板承载力检验方法A.0.1装配箱顶板、底板等预制构件应进行承载力性能检验,并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 B5020 4的规定。对承载力性能检验不合格的预制构件不得用于混凝土结构。A.0.2装配箱顶板、底板的承载力可采用短期静力加载方法进行检验,检验应

41、在环境温度O以上的温度中进行,试验前应量测构件实际尺寸,并检查构件表面,所有的缺陷和裂缝均应在构件上标出。试验用的加载设备及量测仪表均应预先标定或校准。顶板、底板的支承方式可采用四边简支或四角简支。构件与支承面应紧密接触,承压垫板与构件、钢垫板与支座间,宜铺砂浆垫平。承压垫板厚度不应小于1 0。装配箱顶板、底板承载力检验可按顶板、底板加载装置示意图(图A.0.2)进行。图A.0.2顶板、底板加载装置示意图1一试验荷载;2一承压垫板;3一位移计;4一试件;5一刀口式支座;6一辊轴式支座;7一支墩A.0.3检验过程 中应分级加载,每级荷载不应大于本规程第3.2.6条确定的施工荷载标准值的1 0写。

42、当临近施工荷载标准值时,每级荷载不应大于施工荷载标准值的5。作用于构件上的试验设备重量及构件 自重应作为第一次加载的一部分。每级加载完成后应持续静置1 0 min,持续时间内应观察并记录构件的各项量测数据。A.0.4当按现行 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 0 0 1 0的规定对装 配箱顶板、底板进行承载力检验 时,应符合下式要求:瞬妻y0凡习(A.0.4)式中:片构件的承载力检验系数实测值,即构件的荷载实测值与施工荷载标准值的比值,施工荷载标准值可根据本规程3.2.6条的规定取值;y0结构重要性系数,可根据结构安全等级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001 0的规定取值,当无专门

43、要求时可取1.0;凡构件的承载力检验系数允许值,可按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 B 5 0 2 0 4一2 0 0 2表9.3.2取值。A.0.5对构件进行承载力检验时,应加载至构件出现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 B502 0 4一2 0 0 2表9.3.2所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检验标志。当在规定的荷载持续时间内出现上述检验标志之一时,应取本级荷载值与前一级荷载值的平均值作为其承载力检验荷载实测值;当在规定的荷载持续时间结束后出现上述检验标志之一时,应取本级荷载值作为其承载力检验荷载实测值。A.0.6装配箱顶板、底板承载力检验结果应按下列规定评定:1当构件的承载力检

44、验结果符合本规程附录A.0.4的检验要求时,该检验批构件的承载力应评为合格。2当第一个构件的检验结果不能符合本规程附录A.0.4的检验要求时,可从同一批构件中再抽取两个构件进行检验。第二次检验时,构件的承载力允许值应取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 B5 0 2 0 4一2 0 0 2表9.3.2中的数值减去0.0 5,当第二次抽取的两个构件均符合第二次检验的要求时,该批构件的承载力方可通过验收,否则应评定该批构件承载力不合格。A.0.7装配箱顶板、底板的承载力检验过程中在本附录未注明事项,应执行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 B5 0 2 0 4的相关规定。本规程用词

45、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于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 以这样做 的,采用“可”。2条文 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引用标准名录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 B 5 0 0 0 9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00 1 0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 B5 0 0 1 14混

46、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 B5 0 2 0 45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 B504 9 66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 G J 3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 G J 1 88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 G J 5 59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J G J1 0 7l.0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 G J1 6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J G J/T2 0 7一2 0 1 0条 文 说 明制订 说 明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J G J/T2 0 7一2 0 1 0,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 0 1 0年4月1 7日以第5 5 1号公告批准、发布。本规程制订过程中

47、,编制组进行了广泛和深人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的设计、施工及验收的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了国外先进技术法规、技术标准。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程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程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次目1总则 ,3 12术语 ,3 33装配箱 一3 53一般规定 3 53.2顶板、底板 3 53.3侧壁筒 ,3 64结构分析 3 84一般规定 ,

48、3 84.2结构分析方法 ,3 85设计规定 ,”4 06构造要求 4 26一般规定 4 26.2装配箱 ,4 26.3柱帽、托板、主肋梁、楼盖实心区域 ,4 37施工 4 47一般规定 4 47.2装配箱构件制作 4 47.3装配箱构件堆放 4 47.4模板安装 4 47.5装配箱安装 ,一4 57.7管线安装 ,4 57.8混凝土施工 4 57.9模板拆除 4 58验收 4 68.1一般规定 4 62 98.28.4附录A装配箱构件 4 6装配箱空心楼盖 ,4 6装配箱顶板、底板承载力检验方法 4 73 O1总则1.0.1、1.0.2近十年来,混凝土空心楼盖在我国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该

49、类楼盖可广泛应用于商场、展览厅、会议室、仓库、图书馆、地下车库、阶梯教室等多高层公共建筑,尤其适用于大空间、大跨度、高净空的结构类型。空心楼盖的形式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另一类是装配与现浇结合的混凝土空心楼盖。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颁布的协会标准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C E C S 1 7 52 0 0 4,对上述第一类楼盖的应用起到了规范应用的作用;但在国内对装配与现浇相结合的混凝土空心楼盖,尚无现行标准可循。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是由预制的装配箱与现浇的钢筋混凝土肋梁复合而成的一种楼盖形式。装配箱由钢筋混凝土顶板、底板、硬质材料制作的侧壁筒三部分装配而成,相邻箱体

50、之间设置现浇肋梁,装配箱通过顶板、底板上锚人肋梁内的外伸钢筋与现浇肋梁连成一体,共同工作。该类楼盖的突出特点在于,装配箱不仅可作为施工过程中现浇肋梁的侧模,而且箱体本身可参与结构整体工作,这与一般空心楼盖中填充的箱体或筒芯仅作为内模而不参与结构受力有着显著区别。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的空心率较现浇空心楼盖要高,且楼盖 自重更轻,可有效地节省材料,降低工程造价。该类楼盖中装配箱的各构件均采用工厂化、标准化制作,因而可减少现场混凝土浇筑量,提高了施工效率。与普通梁板楼盖相比,该类楼盖的结构厚度可大为降低,相同层高情况下可提供更高的建筑使用空间,而且整个楼盖底部平整,方便使用。本规程适用于以装配箱为侧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材料/保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