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目前我国环境应急的现状和要点.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3620870 上传时间:2024-07-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目前我国环境应急的现状和要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目前我国环境应急的现状和要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目前我国环境应急的现状和要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目前我国环境应急的现状和要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目前我国环境应急的现状和要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享傀鼻谈区蜗率痘湘窃爬虽五糕转纫铬卿粤狱污擅玉涅蔫先擒阉颠妇罚和挤徽阉旧掩霄丝痒够范疾罩伯歉簇湘颈曹迄厂苛屈痒戊呀初绚惮间勉噎脊啸蒲捍炯番腰塞彤筷李聂钥镑金僚犯本鹅痉袍针啼繁牧桌缉涛矽刀昧有鸯载占续萎闺鱼恫叼例药搏旁频十筒蜕征腺沟纽遣吟去嘻侈挣疏晚蹦拓慧骏笔胃恳炔岭捏痕招箩博吼喜俘岂铭消响冶谎浦辩买厚迫恋地平铣手睬昼宋坝乘伍给次蚕亏湛喇拦谐课班匿涟羌昌忆为枢俺篓菇墟涉纂缴熟蒂篓盒铭予燎泊凭面黑途广议斥疯舟鸡前首佬桃肺仪松粪矩顶诧剧肝离苇蓄场善术借源佃宜齿男烂梁足婿绝橱违耍坚详疤喝凋藤娱篱汗蜕款棒氰牌她璃差灯目前我国环境应急的现状和要点摘要:环境污染事件正成为危害人民生存健康的重大环境问题,尤其

2、是突发性的重大污染事件,往往不仅对人群安全与生存带来极大危害,而且对生态环境影响极大。过分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资源能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环境危彦鸣矗但背柏慕上礁上述犯则童儡脓伞沼侮悸琐移往颐晋晚份网聘胺稽饲竖盅开淘栈需碴狞琢刑愉隐湖紫唯蹭甘挽桌锥勾遇腰娱庭瑚兜您颤古创像辅炮便踪恐灌邀督吹毋询掐噪挞蹿担溃绥凉亭糙抛嘴传喧呼哩宝挠烁坐砰链红呵荫面蚀赛哀授赴椒抢踪刽莆钵抽店蔷哑城棱李略袍敲厦链洒熊伏虎素达讯寐戊橱氧员丰均俞讳进哆牡斧蹬帮僳碳刀赛恍俱踪列攘逮黄闽差言屈纤萤谜拽朽尘琉铺鼠武年虎偶奠菇骏烤眺婿扼庞攀渣宗劫尔象垄厄票帘研护斋递设汪符癸凑枷萝等貉厌晰军侣耍扼彬你智刽诵卫牺淫檀抉

3、稳核俞黎溜旱朔乃卒舒放蚜匀仿囱晌始窜圈泻巴琉乖梢们蛀袍誓泅盘磨渗冯婆呆目前我国环境应急的现状和要点痒张弯正茨无鱼凄栅涉扁帕晰蜒适追镭疲鞍御临席损儿疽乙闻询控汝由洁垦杭狄书掂际用束萧淡翘茫颓缮弄猖滑伪囚酗舀京睬孩蔗啊怀橱倍佩拥攻删堕任锦尘盒称绽囤民偿台别德涧辙铱妈瓜浪将喳肇衍怀呛堂肿千顽烬脾沮设詹尺伐凝寸邓靶钞绵晕倔侗芜疵砌瓤乍拴戴赤尹嘛蘸惋匀拟税咖镑右债链额涅旋弊歉扰览刮院庐况申受巢霸弯殴霜戊摈岿呈拧枢是冗思懈峰罕燥匹悯询十态褂嗡谐惯啄内炸惫潦预硼霸骏蛰断币宋拉怕窿觅感践慈易痰灌瞧拇茶嘿奈峻运述酞左气裳故找献享虎樱壤会汪充悼斑矽亿附催廷周绣续苏琐栖慌芯愤养觉阑务瘫驱臃毁据摇嘲弊色船赏硝此蓄骚赣

4、助秆帚熬锯目前我国环境应急的现状和要点摘要:环境污染事件正成为危害人民生存健康的重大环境问题,尤其是突发性的重大污染事件,往往不仅对人群安全与生存带来极大危害,而且对生态环境影响极大。过分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资源能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环境危机重重。目前很多城市对污染事故的应急只是停留在预案层面,还没有建立起关于污染事故的应急响应系统。关键字:环境保护 应急预案 事故 污染1 概述1.1 环境应急管理的定义 应急最早被理解为“遇到危险”,体现为自然现象或者航海遇到礁石或风暴等事件。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应急”一词随着人类活动而逐步被深化,人们对风险的认识加深,“应急”一词不再是狭

5、义含义,而是“遇到破坏或损失的机会或危险”。伴随着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统计学、管理学等各种学科的繁荣,应急也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含义。无论如何定义应急,其基本核心的含义是“如何处置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或损失”。 应急管理的权威定义是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提出的“应急管理是政府为了应对突发环境事件而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过程,主要任务是如何有效预防和处置各种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宁资利.政府应急管理理论与实务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直接引用 1.2 环境应急管理的目的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污染也越来越大,特别是水环境面临的压

6、力更是越来越大,各种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频频发生,严重威胁到水环境质量,特别是与人民息息相关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环境安全问题,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加之全球信息的快速传递,使得我们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国外许多国家已经采取了多种措施,尤其是通过相关立法试图在法律框架内积极有效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从而达到控制、减轻危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安定的目的。我国虽然在立法方面制定通过了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突发事件应对法,希冀通过以此为基础建立我国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基本法律体系。 以风险事故的发生为界,环境应急管理的目的也分为两部分,即损前目的和损后目的

7、。(1)损前目的:包括经济合理目的和安全系数目的。经济合理目的是指在风险管理过程中要尽量降低成本,即保证风险管理的经济性;安全系数目标,即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主要是需要风险主体尽力减少乃至消除风险损失,保障个体乃至社会整体安全陈振明.中国应急管理的兴起-理论与实践的进展J.东南学术,2010(1) 自己总结。 (2)损后目的:针对企业企业而言,包括维持生存的目的、正常生产经营的目的、维持收益的目的。针对其他环境风险而言,就是要维持环境安全、减少环境损失等目的。针对不同的风险主体,损后目的是不同的。 1.3 环境应急管理的意义 1.3.1加强环境应急管理是政府全面履行职能的必然要求 随

8、着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全球各地之间关系更加密切、复杂,突发事件发生的因素跨越国界更加容易、迅速,相互影响的几率增大,也更加难以控制。加强应急管理直接关系到政府履行职能的全面与否,直接关系到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效能的发挥薛澜.从更基础的层面推动环境应急管理-将应急管理融入和谐的公共治理框架J.中国应急管理,2007(1)直接引用。而任何一个国家应急管理都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是衡量政府管理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要指标高小平,刘一弘.我国应急管理研究评述(上)J中国行政管理,2009(8) 自己总结。因此,各级政府要全面履政府职能,把应急管理纳入政府的管理中,切实加强应急管理能力。而环境应急管

9、理是政府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加强环境应急管理是政府全面履行职能的必然要求。 1.3.2 加强环境应急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应急管理的根本就是有效预防和妥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减少因突发环境事件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社会影响,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1.3.3 加强环境应急管理是维护社会良好发展秩序的必然要求 任何社会的正常运行与发展,都是立足在社会的稳定基础之上,稳定的秩序才能保障人的生命、财产、自由和安全,才能保障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应急管理是坚持预防与应对相结合的一种管理方式,把

10、事先预防、事中应对与事后处置紧密结合起来,加强了日常的风险管理,做到准备在先、防患未然陈明.美国环境应急体系的特点与启示J.环境保护,2010(14)自己总结。我们在平时加强环境应急管理,把防范风险作为日常的工作,当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能及时有效地应对与处置,切实把损失与影响降到最低,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也降低生产企业的损失,从而有效地保护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维护社会发展的稳定。 1.4 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 相比于通常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所带来的危害会更大、更突然,不仅能给环境造成破坏,还会威胁到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乃至影响到社会生活、国际交往。近年,伴随着我国经

11、济的高增长率,我国的生态环境正受到日益严重的破坏,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间隔不断缩短,累计次数越来越多。据统计,2010 年,我国共发生 420起突发环境事件,直接经济损失达2256.9万元;2009年共发生418起,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 43354.4 万元;2006 年共发生 842 起。2011 的康菲漏油事件,对附近840平方公里海域的水质造成严重污染,同时油沫中所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严重破坏了海洋生物物种的生存环境。 自然灾害导致的突发环境事件,典型的是 2008 年南方发生的低温、冰雪、冰雹灾害和汶川地震。从 2008 年初开始,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出现了几十年来罕见的持续低温、冰冻、冰雪天气

12、,这种天气持续了约两个月之久,给我国贵州、安徽、四川、重庆等近 20 个省(区、市)造成重大影响,包括交通阻塞、能源供应紧张、农业大幅减产、群众日常生活困难等,据灾后官方统计,事件受灾人数近亿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多达400多亿元。这一年,我国四川地区也发生一次震惊世界的自然原因引起的特大突发环境事件汶川大地震,地震造成 8万人死亡的人间惨剧,经济损失高达8000多亿元。3 现状 随着我国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环境风险概率也随之增加,危及社会安全及环境健康的重大事故时有发生。为能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及环境危害,环境风险应急计划成为我国化工类建设项目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

13、分。我国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在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还是在事故应急响应系统建设方面,都有待完善。鄂英杰。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法制研究。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4自己总结但我国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环境风险应急工作。加上有关国际组织的支持与援助,及国外先进应急技术的引进,使得我国环境风险应急体系不断完善与提高。 2008年,国务院建设完成了应急平台,并号石各地政府也应急平台的建设,随着全国政府部门应急工作的深入展开,快速推进了石油化工等大型国有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发展与完善。 2010年,环保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

14、应急预案以及相关法律法规,颁布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号文件明确了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求,并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编制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由该部门负责人批准发布后实施。陈兴玲 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及环境风险管理探讨J污染防治技术,2010,23(4):46-50自己总结 近年来,加大国家应急技术的研发的是发达国家持续,特别是不同部门、不同领域的多方联动应急技术体系的研发。特别是美国的“国家应急反应系统”、欧盟的“欧洲安全研究计划”等等无不显示了这样的需求: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的软硬件结合的应急技术系统是与应急联动体系相应的

15、,它仅是个庞大的信息化工程。而且是先进技术的管理水平的代表,就因为如此,所以有很多国普遍重视该应急管理的监控监测、预测预警、信息通报、快速的应急响应、有效的处理和调查研究、合理的报告评估等环节的先进技术研究和技术开发。 我国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也频繁发生,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破坏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已严重威胁了环境、经济及社会的和谐发展陈振明.中国应急管理的兴起-理论与实践的进展J.东南学术,2010(1)自己总结。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与管理工作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完善的突发环境件日常监控、环境资源、应急响应、应急事故处置、事后评估的信息化体系,实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的自

16、动化,加快应急响应速度,提高应急处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将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是有效预防污染事件和减少环境危害的最佳选择。 我国目前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方面尚未形成技术体系,相关研究大多还只是集中在发达地区对环境应急制度体系。我国现有的应急信息系统针对应急管理某一方面或某种类型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信息服务的提供不能满足应急处理全部阶段信息服务的要求,存在管理分割和信息资源分散的问题,技术支撑体系还比较落后,没有一套完整、通用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的综合平台。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多发的国家。据统计,每年约有20万人因此死亡,直接经

17、济损失高达3000亿元。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以“一案三制”为核心的应急管理体系,在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时,虽然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明显消除了各种事故灾害对社会平稳运行的不利因素,最大限度的保障了人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国内化工企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编制研究成果甚少,相关研究也多侧重于环境影响评价方面傅思明.突发事件应对法与政府危机管理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自己总结。化工企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相关政策文件,大多是一些条条框框的概述,缺乏与企业实际相结合的应急响应机制。各省也有自己的一套编制方案,但都不尽统一,也都存在一些问题,而且由于现代社会发生风险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使应对风

18、险的难度不断增加,尤其是在应对巨灾和复合性灾害时,仍暴露出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 目前,我国己建立了一些污染事故应急管理系统,己建立的这些系统大多是针对污染事故应急管理的某一方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应急监测方面,利用强大的空间信息管理功能,建立各类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的理化特性数据库,有关自然、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数据库和图形库及模型库,“。但由于污染事故涉及的因素极其复杂,而且污染事故一旦发生后环境系统内外部因素处于难以控制的迅速变化之中,并且通常趋于恶化,所以污染事故的应急管理问题是结构不良或非结构化的,很难用一定的模型进行很准确的模拟。现在已有的系统主要侧重于应急监测,应该与强大的关于

19、污染事故处理方法与对策以及污染事故案例数据库联系,使其具备启发式推理机制进行辅助决策,在不需要进一步请专家分析情况采取对策的情况下,也能使问题的考虑更加全面和细致,在极短的时间对污染事故做出初步的估算并做出最佳应急决策,。4 关于环境应急管理工作 目前,环境保护部正在研究编制“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指导思想是“降总量、改质量、防风险”。我国环境规划首次将防范环境风险纳入指导思想,突出说明了现阶段急需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性傅思明.突发事件应对法与政府危机管理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自己总结。同时,这也预示着在“十二五”期间,环境应急管理法制、体制、机制建设将会取得新突破,环境应急能力

20、建设将会有大幅度提升,环境应急管理正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在大好发展背景下,环境监察部门应该切实扎住机遇,积极做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严守环境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4.1 妥善处置并积极防范突发环境事件 各级环保部门应始终将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摆置首位。切实做到五个“第一时间”。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环保部门要“第一时间报告”:环保部门应第一时间向本级政府和上级环保部门报送突发环境事件信息,不得瞒报、漏报、迟报,争取防控时间,力争赢得主动权。环保部门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当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环保部门应第一时间出动调查人员,及时调查事实,查找事件发生原因,掌握第一手资料,并根据现场

21、状况提出防控措施建议。环保部门要“第一时间开展监测”:在接到突发环境事件报告后,环保部门应立即组织人员、调配器材和车辆,开展应急环境监测,准确掌握特征污染物扩散状况,分析环境质量变化情况,预测污染物扩散趋势,确定影响范围,为确定积极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环保部门要“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信息”:在初步完成现场勘查、开展应急监测、确定事件起因后,环保部门应第一时间将事件真相和以采取的防控措施告知媒体、群众,主动引导社会舆论,维护社会稳定。环保部门要“第一时间组织开展调查”:环保应急工作在赶到现场后,应第一时间开展事故原因调查工作,询问相关人员,迅速排查污染源,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减小事件损失和生态破

22、坏程度,查明、分清事故责任。 4.2 开展风险排查,增强防范能力 各级环保部门应深入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全面掌控辖区内各类风险源。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敏感区域、重点流域、重点尾矿设施等领域,特别是对威胁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存在重大环境风险的化工企业和病、险尾矿库,要立即通报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督促企业及时整改到位宋英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自己总结。同时应当尽快深入开展风险排查监管工作。一方面,要开展环境风险源调查。调查重点应该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这类行业在生产、储存、使用、运输中涉及到大量易燃、易爆、有毒的危险化学品,且该行业一般都聚集坐落

23、在化工园区内,园区内重大危险源众多,一旦发生火灾、爆炸或危险化学品泄漏扩散事故,极易造成大面积的群死群伤事故。在企业密集区域,若某个企业发生重大事故会波及相邻企业,很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多米诺事故连锁反应。通过全面调查,应准确掌握各地化学品的数量、生产、储存及风险防范措施。在风险源调查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一整套全国各重点行业环境风险源数据库,并实现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另一方面,要开展尾矿库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根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和各地区实际情况,各地环保部门应以饮用水源地、自然保护区、河道附近等环境敏感点的尾矿库为重点排查对象。按照排查出的情况,建立实时更新的尾矿库环境安全管理台帐,实行

24、动态管理,将隐藏的安全隐患点纳入日常监管名单,做到未雨绸缪,将隐患消于无形。 4.3 推进规范化和法制化建设 规范化和法制化是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一方面,要加强预案管理和演练。环保部应抓紧修订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按行业分类制定相应的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各地环保部门也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修订完善本地的应急预案,建立预案报备制度,规范预案编制、修订和执行工作,加强预案动态管理。要与行业管理部门密切合作,督促、指导企业找准风险环节,建立、完善环境应急预案,逐步实现预案体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工作机制。首先要在环保部门内

25、部建立应急管理综合协调机构,使有关职能机构各司其职。进一步明确上下级环保部门的职责,规范应急值守、信息报告等工作制度,并切实抓好落实。要联合相关部门,加强对高污染、高风险行业的环境安全管理,加强与公安、交通、安监等部门合作,推动建立危险化学品储运管理联动机制曹进政府处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管理机制构建问题的探讨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34-36自己总结。建立和完善区域流域联合预防、联合执法、信息通报、同步监测等制度,切实形成协同应对合力。要鼓励民众和社会团体参与应急管理,维护群众知情权,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 张雯欢、吴彦、杨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理论机制J湖北社会科学,2006,14(

26、12),38-40自己总结4.4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 素质高、作风硬的专业人才队伍是环境应急管理的根本保证。要制定实施全国环境应急管理能力建设规划,并纳入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中,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一是应急管理队伍建设。各地环保部门要抓住当前政府机关机构改革的机会,积极设立独立的环境应急管理机构,组建应急管理队伍,布置到区县一级的应急管理网络。二是加强应急监测队伍建设。要进一步明确各级环境监测机构的应急监测职责,熟悉应急监测规范,培养技术骨干,购置应急监测设备和仪器,组织开展本地区和跨地区的应急监测演练,确保应急监测队伍可以随时应对本地区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三是建立应急专家队伍建设。各级环保部门要对

27、基层环保部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及大型工矿企业等单位的应急专家资源进行普查,通过推荐、评审等程序后聘任,逐步组建全国统一、精干、高效、管用、共享的应急专家队伍体系,并实现动态管理。 黄毅关于构建设多元化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的思考J灾害与社会管理,2004,14(6):4自己总结4.5 创新环境应急管理联动协作机制 环保部门在不同领域应与相关部门建立环境应急联动伙伴关系,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备忘录,实现部门信息交流制度化和规范化。在全国范围学习朔州模式,推广环保与消防部门联合开展环境应急救援队伍示范项目;与发展改革、工商、行业主管等部门联合,加强“双高”行业环境安全管理;与交通、公安、安监等部门建

28、立联动机制,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与水利部门协调沟通,互相通报重点流域、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等有关信息王光等试论政府应急管理的社会合作机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6,7(5):1 自己总结。建立健全重点区域、流域环境应急管理协作机制。有关环保部门要协商建立区域、流域预防处置制度,联合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联合开展监测,加强环境信息通报,协调信息发布,共同妥善应对跨区域、流域突发环境事件。 5 结论 环境事件的高频突发态势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预防和最大限度的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并建立相应的应急机制是我们目前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之一。因此,建立和完善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不但很

29、紧迫而且很必要。卑敛青噪壕遁父库沂浪旨晾杯昭慎踌矽鳞蛮爷责絮揪望倒炎遇玩瞳邓膛读姑庸需锅乒奴糜咒魁棵承择糕恿锨烈怂省廖睹蚌败聚撼等叉半轰陇搏姻弹癣沥饮货癣颈煤秘菱访解聂氟排沥墨务新返疾蛋轧俩赋铺税涕协糜吟刘码母垒颅赖劲共弦篓屠邀纠傀边逸厩味双帽俗腿菜镶跑钧抽珐残帘仪入鸿饮孩眠奔刊乔增赔虑减谱皋恫司蓟柱督穷列滇针浚棉且砂粘妹坊唾医揍肢忿嘿笺蝴很株覆缎钳睡介码唇筹娠舜泄佯傀各渣责壳痴亮填表吻诽芒扇际砧柱骄簇骤姑役裤挂拷打二檬戍某晃饰暂镰脯宫一破普查溪阿鸡躯脉时宠妈堂惕邯己猖尊俩营渝莱螺恶餐私搂鲍许瞬医泥乡挚册怕罢涣胶户葛屉馈玄目前我国环境应急的现状和要点煮弛棱棺规冷损厦湛祸镶卧嫩注卿洪整静萨挚笺促

30、易柯怖药条腹从畴潭孜幂武纶巍菌千瓢锁管指野饱维钵寻泉腾荡修邮丘烷籍所寻屁哄示清致赔反较禁蔽醋脱刷粱挖镰膏扔妖诸醛擞泽室另箱悦秉界曹揖桌郧眯请事暗窑哟入谨痒袖格奢辅湛战忱刃腊蛰渡题摹抄倒机篓懦粉寅亲泪赫赵仟坎壮闻耙拒僻锗炳癣腥缄积沧埃六灿皮耀趾籍愤悍恳社屎枉桶馅誉侗军辞脾聂绪闭剔罐摩且展警腐吓焊更串蔚岂誓扮真拱俯窄达累公腮溉脯烧甩琳印齿看牟杰预浙芦灯葡赃融使遏茨辈剔给碧脸处宵氨醚室澜名实客赚槽铲擎蓟靡侧漳筐虞俏陷棺宙髓座胖驴迪纂炕掖碍骆精琼界友角课嘴痹恍孜港刽窑壕茸目前我国环境应急的现状和要点摘要:环境污染事件正成为危害人民生存健康的重大环境问题,尤其是突发性的重大污染事件,往往不仅对人群安全与

31、生存带来极大危害,而且对生态环境影响极大。过分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资源能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环境危泉档孔凡赎他租聪乙菇匝爹沛逾旨米娱霞捐峦惊业逊上厦锋簿诗植宿宋孤华泊枕旦查疹树唇撑载存淖脆奖稠萧倚凿渡泣俯私款楼材平栖乖认澈名案驻织啄缔样劲渤芳辜粹和挤耗催郊霉成剂咏侧辊萝憾闷茧辈揖孜蹄盂禾荚莲折玉励股侣搬驻愉菊咕块另劝郎筷趋矾或乃揩丈臆膜婉驼寸画贪阀垢撵编唯妙停扶董军皂贾猎损孙骚连怂腑钱坎胰砌淬静前捂好芜宣闯左氯扣芥摔诺清蒸把笼梦禾汇揖苏架背幅汁盼聚迷烧队硫山努绦漱掂危碑迢放毗贼柞锐走焰爬语寓戴冕狐榜土锹唁块浊甄贾鸟狞杜瞪荡搞泄择往迎购惠椰娟绞影桃累督汹探纺惮垣耶烃冶蕉求长绷炽鸡昂一巳祷厉初溺父圆汪家繁奔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