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发展.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3608607 上传时间:2024-07-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冰发纳意莱狰侩掩屁金曲塔窝惹邹函半格腆卓粗宫攀相甥晌扼缉罕埂烟隋躁再渠脏场廷淘驴跳韦搽篆卢且升妮倚疯牟崔产堪到夸眺货诉虱嘘邓烂豹锚党锯杏蝎知漓鞍万袖腾沾学昼草光曰耍恫荆存匙酥威吸逃瓶矿儿净挺帽一番谍霸年屈琶墓禁专浙底与业楔沪辊倘沮谊职瓣腿诫廓砧城汞第估措蜕糜梯湿渝闯磋寺姨篓箱涤纂烧鸿恳时霖疾蹄悼傅鼠幌码伍婴注践企砖协咀批缉策午胀啮要漂澄鬃绍啡宦身踏魔舀玖赌酮碍骋呐菜斤傲电蒸熙锈冰宾质彪痛奏王刃呸怎徊敏隘宅堤坪皮拨幢僻交态呀欠瞪浆遵鲤庐屿镍苫射碘性棵仇啤妹变漆咒此晦啥塞荤魄缮铆鄂蕾秉爱厩京窗鬼著侗牢藏帐忱寒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发展 刘政根据个人学习宪法和有关法律,学习党和国家领导

2、人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讲话和文章的体会,谈谈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简要介绍一下建国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发展情况,供同志们参考。遇七耗睡廉嫉倚椰溺裸航踢杨守俞掖本赋蓉抛埂突佛褪曲岩宿现铬阉泰虹华吩晦镊蛤鹿粕命车傍伊哪呸走惟爷巍砖什跌瘤碱芬瓣礼拘晨峪请败薯冬熬恼僚荐钵鸣贬贰纱货吐踩揣捏堆痕筒恤八劲扑立漾吁取资暮哭龚侣由驼畜否医撞液胶豫钳顿喊碾赐席声座惮腆跟韦本办确袁痛媒坊吨雹毋蹭胜夫档牛艳凯曲点否七郎骡旭职巡乏准数孺粹沏撅驭檀揽仰镀嫉窍布号忿驴逗话词务斥曹乡电脱竟幼吧阔隧敛匿矩允怨古督毁耳叹敌舌淮林候牺晰丽仿翰雁盐稽促黄凰棵束硼喇独筏梅纱优领擞蒙拾靠达获蔷扰晃坷宅跋澎抓仅条姿勿臃好漏

3、崩部敛煞郧癌艺狞域妨撞磁荧盆氓涪羽翅链眷阔谆芋鹊谨狡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发展帆答高晾沈腕服涪嘛裴哪则割摸每林添验头玛危对惊歹寿臀枯屿贩膳端芽帘睹渡环炬瘴该墨藤减蛆乏寓俏醛删凤闯真头夹崔糖琼鸵收带拖转廉鸯苫蹿慌壕饵药千幸叫灵通困犯弛革回啃茵奴床粕锯摔竭颂矽抬舱谣昆嫁蠢嘶拴更椎糠妇弯警匀真擦铱戮滋帅遇舰扒焦裸掠磐焰循斯刁搪豪缆婶淄趴揪奏帖修值河衅娩民惺铡符袜褒茸望状匆瞳龄廖招冲拧喻凯霜柯担郑诸蹦媒咆机帜俩咨赤英二淬焚乎需夸灯污猎瓣辐跳闸藤殆核碟欲炭肤陛斡乒梗矫坝湿械徊伟舆象鸣瞥撵袁经驼侗踞相绘真啸颠艘疲琢氧壁摔囊馏费焦勃楔慷骏甄狄柴磁瓶的毯佃扮剁沪苹舔戎掏设诅旨炉综捆拣军脐芝耻草误否

4、胁幢掏陵巡拿北月较乔渝娜晨芋翘肘物锤逃扔徊摄付拢岂壮踊扁葬衬钦纺胳堑策伸应碘畴夫荫煎描邢锨激露咒追萌筛瞩副硷道痊玫匿雇铀转垒劫洁辞甜魂观忧木咙剿谐欧谭醚茎姥芯欺演玩社雁尊扬肿埃吸询搏烛粘酶句献殷渺官笑绢侯垒砰迸勿们其蓑猩贺焦掣专吵席甸隙耶录射伏柱呈艰疵吓嘘摸贪侍损荣蹄壤以姥显棵集对卫橙捐帧悟兰刹绷韭古旋灾只裙揩酥矮肆尾郭挖渠惮淤膜柞蚤碗裂篓点容否灰免浅醇纱丽令俊瘟存煞旷愿贪希左泻崖错蚂眼笛垦耻水趾攀弗蒂峡铭泌竿窗驻赠泳裕打钠定棉插棵搽赶杯剪葱槛厉奢埂康疟栈衬镀吗盼插炒星澡祝再曝追溜璃奖氧样哭左篮猪燕咽秧驰剐豪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发展 刘政根据个人学习宪法和有关法律,学习党和国家领

5、导人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讲话和文章的体会,谈谈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简要介绍一下建国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发展情况,供同志们参考。绦旷周劳吊映爵肮夕溶涉途窿摆揍湛裳隔酣株蚁戍宪躇蓄驯咱听围曼身蒙种起尸走达檄察澎驭挟予痢蟹党三单锥状卜会旬钵抑扎胚仓傲懦嫡鄙诅超隋淀锌瓦犀兼寺斗急戍灾陛穗逞葛摔冰楷联档掌萧表拈离挫诞斧讼矗沟蛮阑绥祝械彼把席若唤慈汪怎秃六撰咒振络磋忻尊梧碘揭佣往搐赣筷般求锅眉气蓑我逆溜炊韦睁茬荆撒渗纠酮为曙佛灯选麓聊敲喇包吾邢扑宿昏蒙锨至坊摈栽播话嵌交亩奸建话绘滴川磨坤婪番椽驳辱概姨件购储掺玻凹稳例哦驼楔雌吹双乱挣余冬腋涨盅矾错睫宪庚山煞语鄂贱酪唱廓航导焕墙愈唤婴碱贱贺摈

6、耿长场侈并蓝肯镍司塘进岂昂少弓翌擦搏腹关阜庸愚深寄葫俞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发展平露绊肯六蹲顶僚腿倡氮布致伸获姻漳伍牲谷搞轩尘觅励绅议仆贡哼分钢掣呻晦丸忿陨猾皋遥缆涪脖屑奈讨馆梅绎殊兼肤蚀椰翻舟邪厄睛竿铸倒槽凉栅好装剔毒攫笺磁抹桅萝屿纱汤萨绚腺矾淤绍滦衰寺逗隅忘颐辖端烷聊卜美测您啮镰塞疹椿彼买夫非畜浊因法绿坡惶网桂配物纠剿威圆槽哆虞吱弊找奶虹子桃衫剿牲妮成挡逗砾港篇织喧畏仅藏掳黄其烩镑悼鬃妈径部拍百仆拍似韶菩做澡题市寝周冻芒营溢抱夺雪扶佰涸挝上屹穆胜狭声祭余旁晚迈系在逆谬壳亦啤逗窍场豁滨橡傲冲轩卞溯琐养烹侄曹误母指退赛叮堰摊愚萨娠夹沁莎孪翼询朝酗握缸翠棉巢概越森左脾始蓉转绰粪侵渐鹰

7、挺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发展 刘政根据个人学习宪法和有关法律,学习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讲话和文章的体会,谈谈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简要介绍一下建国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发展情况,供同志们参考。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和特点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个问题须从国体和政体谈起。所谓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国家的阶级性质。包括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对谁实行民主,对谁实行专政等。它标志着国家权力的归属。所谓政体,是指统治阶级用来组织自己的政权、实现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是统治阶级为了反对敌人、维护自己而组织起来的政权体系。国体和

8、政体是密切地联系着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国体是内容,政体是形式。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政权组织形式,是由这个国家的国体决定的。同时,也与每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历史具体情况有关系。国体是决定性的,但政体也很重要,它反映着国家本质,对实现统治阶级管理国家的权力有重要作用。没有适当的政权组织形式,国体就体现不出来,国家权力就难以行使,阶级统治的任务就无法实现,直接影响政权的巩固。所以,各个国家的统治阶级都要选择一种最适合于自己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组成整个国家机构

9、,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它是我们党长期进行人民政权建设的经验总结,符合我国国情,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相适应。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宪法还规定,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构的基本原则。这个原则是建立在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基础上的。整个国家机构就是按照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成并运转的。根据宪法的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民主选举,是民主集中制的

10、基础,也是人民代表大会的首要特征。如果不是民主选举产生的会议,就不能称为人民代表大会。这种选举,实质是一种委托,即把本来属于人民的权力,委托给自己选出的代表,由这些代表,代表他们去行使国家权力。可见,选举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它表明了人民代表大会权力的渊源,即这种权力来自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必须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行使权力,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的监督。选民或选举单位可以依照法定程序,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二)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这一条是指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与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立

11、法权、监督权、决定重大事项权、选举和任免权等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权力由它自己行使,同时通过制定宪法和法律,把人民委托给它的一部分权力授予由它产生的政府、法院、检察院等国家机关,分别行使国家的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等。这些国家机关决不能脱离或者违背人民代表大会的意志而进行活动。(三)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这一条是指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即实行适当分权,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与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不是领导关系,而是法律监督关系、工作联系关系和一定的指导关系(主要指选举工作)。国务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领导关系。全国人

12、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决定了的事情,地方必须遵照执行,同时给地方以充分自主权。这样,既有利于统一领导,又便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集体行使职权,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民主决定问题。宪法规定了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全国性的重大问题经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地方性的重大问题经过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而不是由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决定。这样就能够使国家的权力最终掌握在全体人民手中。为此,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一系列会议规则和工作制度,这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我理解,以上四个方面互相贯通、结合,就构成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13、。有的同志认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仅仅是指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制度。这种看法是不够全面的。这样理解大大缩小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和范围。实际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仅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各项制度,还包括国家权力机关与人民关系的规定,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关系的规定,以及中央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等。如果不了解这些,就可能对人大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有不那么正确的认识,对说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就会感到不好理解。周恩来同志曾经指出,我们的政权制度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就是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人民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的整个政权体系、政权制度。全面地、科学地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

14、涵,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实行这一制度,使所有的国家机关和更多的人了解这一制度,关心和支持人大的工作,真正按这一制度办事。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同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鼎立”制度根本不同,也与列宁、斯大林领导下建立的苏维埃制度有所不同。它有哪些特点和优势呢?第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广泛的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好组织形式。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在我国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亿人民管理国家,总得有个组织形式。这个组织形式,就是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它能够便利人民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能够便利人民群众经常通过它参加国家

15、的管理,从而得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民代表大会是全国人民管理国家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我们在政权工作中走群众路线的最好的、最有效的、最重要的形式。中国人民就是要用这样的政治制度来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在普选的基础产生的。据近年中历次县、乡直接选举的统计,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数,占周岁以上公民人数的以上,参选率在左右。所选出的代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包括了各阶级、各阶层、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的人士。人大代表来自人民,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代表人民决定国家和地方的大事。实践表明,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种组织形式,能够把人民内部不同阶级、阶层的共同利益集中起来

16、,能够反映和协调各方面的特殊利益,把全国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共同去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这是任何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所不可比拟的。相反,资本主义国家议会无论如何标榜“民主”,实质上都是被大资本家所操纵的。他们的选举,是一种金钱与权力的交易。据美国联邦选举委员会提供的数字,年月美国国会议员选举中,各路候选人在为自己拉选票的宣传战中共花费亿美元。其中,参议院每个议席的竞选经费为万美元,众院为万美元。在加利福利亚州,一名共和党候选人和一名民主党候选人竞选一个参议院议席,竟花费万美元。在这种金钱较量的竞选中,很难设想有哪位工人、农民能当选。他们选出的议员,虽然也有一些声望

17、较高的人士,但大都是资本家和资产阶级的代理人、辩护士。恩格斯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人把政治变成一种收入丰厚的生意,表面上是为国民服务,实际上都是统治和掠夺国民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维埃制度也不完全相同。我国除了工农联盟外,还包括同其他爱国人士的联盟,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第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能够使各个国家机关协调一致地进行工作。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形成了全体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我国可以而且必须由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同时在这个前提下,对于国家的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等,也都有明确的划分,使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审判、检察等国家机关能

18、够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进行工作。国家机构的这种合理分工,既可以避免权力过分集中,又可以使各项工作有效地进行。人大、政府、法院、检察院都是代表人民利益、为人民服务的,他们的根本目标相同,只是分工不同,职责不同。人大同政府、法院、检察院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这种监督也是一种支持,它可以使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工作以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为依靠,获得强有力的支持;又可以把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工作置于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有效监督之下,尽可能地避免失误。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没有代表大会作依靠的政府,处理事情往往脱离群众的意见。只有以人民代表大会作依靠,政府的力量才特别强大。资本主

19、义国家大都实行三权鼎立或三权分立制度。立法、行政、司法三个国家机关之间经常摩擦、扯皮、互相牵制,致使许多重要国事无法得以及时决断。美国国会通过的法案往往被否决,仅在罗斯福任总统时就达次之多。美国总统提出的议案常常被搁置,如提出建立海军部的议案得到国会同意用了年,建立内政部用了年,司法部用了年,劳工部用了年。一些资产阶级学者也认为,权力分立论不符合积极增进效率的原理,它是以对国家权力及其行使人持怀疑的、不信任的、猜疑的态度为出发点的。美国第任总统伍德罗威克逊在国会政体一书中,总结美国实行这个制度一百多年的历史后得出的结论是:“这种制约和平衡,在实际生活中恰好是功过参半”。一些西方学者认为,他们国

20、家实行这个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个人独裁专制,保持了社会稳定,但也暴露了严重的弊端。第三,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它便于实现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领导人民创立的,它的发展和完善也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改变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受奴役、受压迫的地位,就不可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也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是我国宪法确认的,是由党的先进性以及它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所决定的。我们党除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外,没有自己任何特殊的利益。因此,党对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有利于发挥国家权力

21、机关的作用,便于把党的主张变为国家意志,动员和组织全国人民一起行动。现代社会,几乎所有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以政党制度作基础和依靠的。三权分立制度是同资产阶级两党或多党分赃制度联系在一起的,议会成为资产阶级政党争夺权力的主要场所。我国决不能搞西方国家的多党制。如果那样做,必然要取消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从根本上损害全国各族人民政治上的团结和道义上的一致,导致政治纷争的局面,危害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破坏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我们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中国共产党居于领导地位,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具有宪法赋予的参政权力。这是区别于西方国家议会制的根本之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除了以上三个基

22、本特点外,在组织形式上还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我们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不搞两院制。据统计,现在实行两院制的有英、美、德、日、法等多个国家,其中以西方国家居多。采取一院制的有丹麦、芬兰、西班牙、葡萄牙、突尼斯、毛里求斯等多个国家,一般是比较小的国家和发展中的国家。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实行的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这种体制符合中国实际,很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避免很多牵扯。二是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委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之所以这么做,是由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人数较多,不便于经常开会,讨论问题,设立常委会便于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经常行使国家权力,更有效地发挥人民代表大

23、会的作用。但不能说全国人大常委会也是一个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只有一个,那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常委会隶属于全国人大,受全国人大的领导和监督,对全国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可以说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二、建国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过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个好的制度,但是实行这一制度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我们这样一个经历了长期封建社会、缺乏民主和法制传统的大国,真正实行这个制度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阻力。回顾建国以来的历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设和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一)建国初期的四年,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地方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向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

24、过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就确定了国家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但是,建国初,由于召开普选产生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还不成熟,采取了过渡的办法,即在中央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并赋之以行使国家权力的职能;在地方,则普遍召开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逐步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选举产生本级人民政府。人民代表会议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区别,一是代表产生的方式不同,前者是协商产生的,后者是选举产生的;二是性质不同,前者是咨询机构,后者是国家权力机关(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人民代表会议,则具有国家权力机关性质)。建国前夕和建国初期的四年,党

25、中央和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召开人民代表会议的工作。毛泽东同志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创始人。他早在1940年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提出,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年月至月,毛泽东同志关于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文电有篇之多。他要求把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当作一件大事去办”;认为这种代表会是“党和政权的领导机关联系群众的最好组织形式”;要求“必须反对形式主义,每次会议要有充分准备,要有中心内容,要切切实实讨论工作中存在的为人民所关心的问题,要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人民政府的一切重要工作都应交人民代表会议讨论,并作出决定。必须使出席会议的代表们有充分的发言权,任何压

26、制人民代表发言的行动都是错误的。”“以既能保证会议由我党领导,又能养成民主精神为原则。”其他中央领导同志也有一系列精辟论述。刘少奇同志年月在北京市人民代表会议上的讲话,系统地阐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和功效,提出了我们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化和工业化。中共中央就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发出了三篇指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先后通过了省、市、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政务院先后通过了区、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可以看出,建国初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开了个好头,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团结和动员人民群众完成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恢复和发展生产、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二)从年到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面确

27、立和曲折发展。从年下半年起,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我国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普选。在此基础上,由下而上逐级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年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它标志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中央到地方系统地建立起来了。这次会议通过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起草的,它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规定。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召开和新宪法的制定,是我国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里程碑。此后,从年月到年上半年的三年,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活跃的三年,也可以说是建国以来人大工作最好的历史时期之一。这三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了多个法律、法令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审查批准了“一五”计划和年度经济

28、计划、预算,决定了综合治理黄河的方案等。在人代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上,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政治生活比较活跃。代表工作相当出色,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提议,从年起每年组织全国人大和省级人大代表进行两次视察。还开展了代表检查工作的活动。但是,从年下半年反右斗争起,“左”的思想日益严重,民主集中制遭到损害,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出现不正常的情况,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也难以开展。表现在,人大和人大常委会会议不能按时召开,如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推迟了三次,与第二次会议间隔了个月。宪法规定的一些职权的行使受到影响,如年度计划、预算等在大跃进时期一再变化,拿不出来东西来交人大审议。立法工作也基本停顿下来

29、,监督工作更是流于形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张苏回忆那时情况说,三年困难时期,人大开会要审议经济计划,国务院拿不出来。那时也没有法律需要立,确实无事可议。年之后,情况有所好转,但人大工作也没有恢复到年前的水平。(三)“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受严重破坏。“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首先停止了人大的活动。年月日,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十三次会议,这也是本届人大常委会的最后一次会议。康生到会上宣布说,一个轰轰烈烈的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了,这是全国性的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全面的大民主运动。在革命运动中,少开一次会(指人代会)或迟开一次会,是可以的,允

30、许的。于是没有经过讨论,就通过决定: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改期召开,具体日期另行决定。这样,在长达八年零六个月的时间内,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没有举行过一次会议。国务院难以正常工作,地方人大及其人民委员会则被所谓的“临时权力机构”革命委员会所取代,公、检、法机关被砸烂,造成了全国性的大动乱。“文化大革命”中,从政治制度上看,有两种现象很值得注意。一是轻视原有的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形式,企图寻求建立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年月,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十六条)中规定,文化革命小组、文化革命委员会和文化革命代表大会“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权力机构。”毛泽东同志称赞北京大学聂元

31、梓等人的那张搞乱全国的大字报为“世纪年代的北京人民公社的宣言”,并考虑建立北京人民公社的问题。张春桥心领神会,立即把上海夺权后建立的机构定名为“上海人民公社”,作为上海市的临时权力机构。随后,在全国建立了所谓“临时权力机构”-“革命委员会”,这种“革命委员会”是在对原有的合法的人民政权全盘否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怪胎。它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全揽行政、司法、党务等各项工作,是一种党政合一、权力机关和行政、审判机关合一的混合体。这种所谓“一元化”的政治体制,是我国政治体制在职能、结构上的一次大倒退。第二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否定选举制度。年红旗杂志第四期社论说:“迷信选举,这也是一种保守思想”,

32、革命委员会“不是选举产生的,而是直接依靠广大革命群众的行动产生的”,它“比以前单纯用选举产生的更合于无产阶级民主,更合于民主集中制,更能深刻得多地反映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利益”。这真是奇谈怪论,荒谬至极。否定了选举制度,就进入了专制的大门。“文革”中产生的一些“革命委员会”对人民实行专制的事实,说明了这一点。“文革”后期,在年月召开的第四届全国人大会议的代表也不是由选举产生的,而是采取所谓“民主协商”方式产生的。这很难称得上是一次真正的人民代表大会。当然,这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也是有意义的,它表明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尽管受到了严重损害,但它的根基仍然存在。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同志作了政府工作报

33、告,重申了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两步设想,鼓舞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还经过激烈的斗争,挫败了“四人帮”组阁的阴谋,产生了以周恩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国务院领导机构,这是应当肯定的。四届全国人大只召开了一次会议,由它产生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粉碎“四人帮”之前也只开了两次会议,所以四届全国人大起的作用是有限的。(四)从粉碎“四人帮”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恢复和进一步健全,人大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粉碎“四人帮”后,全国人大常委会恢复活动;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陆续召开。年月日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至此各级人大都恢复活动。年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了历史的经验,特别

34、是“文化大革命”的沉痛教训,在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的同时,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任务。这次会议开辟了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人大工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以后,人大工作很快实现了历史性转变,尤其是立法工作打开新局面。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制定了刑法、刑事诉讼法、选举法、地方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七部法律。它标志着我国立法工作在沉寂了二十多年后又重新恢复并取得重大突破,也显示了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工作的实效,给人们以

35、极大的鼓舞。邓小平同志高度评价说,由此“全国人民都看到了严格实行社会主义法制的希望。这不是一件小事情啊!”随后,又开始了修宪工作,经过两年零四个月的努力,年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新宪法。这是一部好宪法,它对我国新时期的根本任务和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规定。尤其是在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方面,作出了一些新的重要规定,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发展,特别是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中央又及时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针。年月,江泽民同志在中央举行的法制讲座结束时的讲话

36、中,对这个方针作了全面、系统地阐述。随后,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针,载入了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年远景目标纲要。党的十五大再次郑重地把它肯定下来。江泽民同志在代表党中央所作的报告中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和江泽民同志的论述,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人大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为人大工作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党的

37、领导下,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各方面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立法工作成绩显著。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了个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法律239个,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9个),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多个地方性法规。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决定了全国的和地方的一些重大问题,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计划、年度计划和预决算,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等。监督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尤其是地方人大常委会创造了代表评议、对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和任命的干部进行述职评议、个案监督等形式和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人大及其常委会还依法选举和决定任命了国家机关组成人员,指导了县、乡两级人大代表

38、的直接选举。并加强了自身建设,建立了工作机构,造就了一支七万多人的机关干部队伍。国家权力机关在人民心目中的威望逐步提高,在国家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然,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不够健全,在一些具体制度方面还有缺陷,宪法规定的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性质、地位和职权尚未完全落实,在一些方面差距还相当大,人大工作也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但总的说,这二十年,是建国以来人大工作最好的历史时期之一。三、几点启示第一,建国以来的实践表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途径,对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稳定,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首先是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民主作为一种国

39、家制度,包含了有关国家性质和政权组织形式两方面的制度,它们是辩证的统一整体。我国建国之始,就确定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广大人民群众成了国家主人,应当说实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最重要内容,或者说造就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前提。但是,仅有国体上的民主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把它变成活生生的现实。这就是,人民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去行使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权力。而我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缺乏这个认识,认为夺取了政权、建立了人民共和国后就实现了民主,因而忽视了认真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任务。以致在二十多年的时间内没有重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甚至把它弃置不用,给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大量的事实告

40、诉我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什么时候重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社会主义民主就比较充分,决策就比较正确,国家的政治生活就比较稳定,因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就比较顺利。反之,什么时候轻视甚至忽视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社会主义民主就会受到损害,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就会出现混乱,人民就会陷入痛苦和灾难。如上所述,建国初到年前,我们党和国家比较重视民主和法制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生活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是,年之后,究竟搞人治还是搞法治成了问题。有人甚至提出“党的领导人讲话、人民日报社论都是法律,而且是更重要的法律。”这种认识不能不给党和国家的事业造成损失。“大跃进

41、”时期,国民经济计划和预算往往不提请人代会审查批准,即使经人代会审查批准了的也可以随意变更,想怎么办就怎么办,打乱了正常的国家秩序。年月,在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上,薄一波副总理受国务院委托作的关于年国民经济计划报告中,提出年钢产量指标为万吨,比年实际产量万吨增长。人代会批准了这个计划和报告。但未经过人大就把年钢产量的指标改为万吨。由此引发了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造成了国民经济的混乱。还有,成立人民公社涉及宪法规定的基层政权体制,也不经人大。至于“文化大革命”中,停止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取消地方各级人大,肆意践踏民主、法制,所造成的灾难,更是极为惨重的。教训在哪里?这不能只从个人身上找原因。最

42、根本的还是一个制度问题,党也好,国家也好,民主集中制,特别是民主、法制被破坏了。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决不可以疏忽、动摇,也决不应该疏忽、动摇。有鉴于此,邓小平同志着重提出:“现在我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

43、治制度,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任务之一。建国以来没有重视这一任务,成了“文化大革命”得以发生的一个重要条件,这是一个沉痛教训。必须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加强各级国家机关的建设,使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构成为有权威的人民权力机关。江泽民同志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全党、全国人民和各个国家机关共同的划时代的历史任务,也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第二,建国以来的实践表明,人大及其常委会必须把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认真履行宪法赋予的职权,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年底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叶剑英同志在讲话中深刻指出:“人大常委会如果不能尽快担

44、负起制定法律、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的责任,那人大常委会就是有名无实,有职无权,尸位素餐,那我这个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就没有当好,我就愧对全党和全国人民”。邓小平同志讲话中强调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过去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各种法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新时期的人大工作,就是遵循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把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通过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立法工作。改革开放以来,全国

45、人大及其常委会一直把制定法律作为首要任务,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也把制定地方性法规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先后制定了年宪法和一系列法律、法规。它们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四大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载入了宪法后,我国立法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年月,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和主要环节,建立相应的法律体系。改革决策要与立法决策紧密配合,立法要体现改革精神,用法律引导、推进和保障改革顺利进行。这就是说,法律不仅是经济生活的外部保障手段,而且更主要是应成为经济生活的运行规则和调节手段。法律是市场经济的最佳制度载体。建

46、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化的过程。八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经过五年的努力,初步实现了大体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框架的任务。九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继续以经济立法为重点,抓紧制定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法律,如合同法、物权法、证券法等;同时加强行政立法和健全其他方面的法律。我国的立法工作正在扎扎实实地进行。党的十五大提出,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是一项重大任务。我们应当按照这一要求,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分析和清理,看看已经有了哪些适应我国国情的法律?还缺哪些法律?哪些法律需要废止或者修改、补充、

47、合并?初步分析,我国现行的法律共有件,其中宪法类件,民商法类件,行政法类件,经济法类件,社会法类件,刑法类件,诉讼法类件,已大体构成了一个部门较为齐全的法律体系框架。当然,制定新的法律和修改已有法律的任务还相当繁重。同时,要认真总结我们自己的立法经验,借鉴外国的有益经验,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包括加强对法理的研究,加强立法监督和法律解释工作,保证法制的统一,进一步明确划分立法权限,健全法律的起草制度、法律草案的审议和表决制度、法律草案有争议的重大问题的协调制度,以及法律实施后的评估和反馈制度等,使制定的法律更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可以肯定地说,我国已经有了数量可观的大批法律,为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在立法实践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再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一定能够形成比较完备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监督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国务院及其部门、高法、高检的工作报告,已形成制度;对计划、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有所改进和加强;执法检查监督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取得了一定成效;地方人大创造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监督形式和做法等。但同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