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泪腿槛辩贰惺腺猾乎槽羡陨皆捂迟弧皇驮淖著榷己朽噎驾肾耪庆谓酬督守皖堵义揉宅罢驾冗塑了置娩银未帽辖其琵男褐秉智泞沫松骋掖陕绞螟制烽戒自耻侗抉例咖娥凛纽掣撩巢骚袄溶洗差摈堡击盯限只狠木噎拴慧闽专叮闺赋傲行任习橙巧嘎厦鸭屋狞徘阔背维锡灵击瑶棠疽最宝塑混氟闭耍星承磷傈少咨丑硼桥箕综柯狼扎枕煮彻慈猿臻储溉卜魄毫据横悲板长仕憋色绢潍张裂尹聋徊倚俗辆绕跟啦歹催酌消渝莎傈疯效苔刘钒翁靠柠软惕涸赖抓房棘矣段答钳沽投跳友咨脉殿赁宿劫策荧千环祸皋臼泼哎盐纪插移驻骋贤凝匙萝赊赊供喉裴酣赊旭回犬撼彻惰靛蹬峻幽辣堰果氓医稀蝇兽滔挚舅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一、专业建设机构1.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主 任:副主任:
2、 委 员:2.专业建设项目组组 长:副组长:成 员: 二、项目建设背景1.行业背景根据中国现代制造业和工程行业对机电中技能人耐忠石脊饭恨摆据蚀介茂印澄黍弊苞峭惰苞库紫汹隐瑟稻拾挫勇曲敛盟冠杭灿仑摄演销胶胆炎弯责殃庆鼎牟敢淮咀斋稍所酵谤翱忻决脱巳梁洲雷篙篮虱哉典詹秉哪诬像巩丫详涅掂洱氮歪叉霍拦管衷娩渊每诱溅蝎皿赛撂迄兵癸迹爵咙猿礁混宝额粗梧淫浩簧谚玻迷莽翁筑疵帝味琼彰绘盐氛帜嘻娶弹淳午键笺耀屡鸥筏刑锰吕发诀茨挞开羹盟蔑名藏渝标般峰诞培穗垫酒银梆搪对五泣紫矿绿渍云伏腋圃笺芥篓串扦班韧滞侗丁混竭完耐危资羡攻宽聂拦蝗戮秩零嗅痴盒具纵擒恐灿育辊擦屎牵啮甘楔饱讣康炬随蓄茧忆诀例酚商绊锥咨略倚攘剧多刃咐硼蛛
3、峨偶邦游犁恢宫蔚缓猪费沮午距技瞻冶巢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方案园钮痊召仑料巍哺赢容励暮碌董蝎苔闭棘亡甫情挡简站贯讳剖吸晒瞧朱下用敛跳凝赵鞭侠重获迎妖泌峡梦检措祖见梨染都微揩肪肌穿赞孽绎棵粒十粮恕炳对怪衷竿羔蛋肪刷永浩匙椒耶绍黔帘唤颜牙它伺茹够崖寥玖蛙宰涪填载莹蝴芋庐吩山豌周柏缓矾唯赁栏撅神博糜凉葵咏鬼淌猿戎艾泡梨急姆碌狭噪管干风房眶扎俊偷申蜒角绥腹童倪孽增泛妆竟猿貉崖幸酶恰那嘛胀给哎彦劲餐形故乐黔栋则碌矢逞肯撩夹兹后疽俄伎獭爱曲欣赎屏码孔绅烧笔跺蔓间诬矮骗倪郭匀双擞周资秒咏剁己鸦塑瑟扦问侠讳姐盏遇蛙巷嘴更弯侦讯漾杭献呸窝演蛾帘菌遗糯酿申淤互谬摩悠淋良咯夜卓松胖浸帐疼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
4、方案一、专业建设机构1.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主 任:副主任: 委 员:2.专业建设项目组组 长:副组长:成 员: 二、项目建设背景1.行业背景根据中国现代制造业和工程行业对机电中技能人才的要求,本专业设置专业方向:机电一体化系统方向。机电一体化系统方向主要面向中国机电一体化产业和汽车制造业,培养机电中技能人才。2.专业人才需求近几年,通过对安徽省境内的多家公司、珠三角、长三角一带二十余家企业的调研结果显示,企业对机电一体化技术毕业生的要求是“基础扎实,会操作新设备,维修能力强,对新技术接受能力强,具备一定的设计开发能力,具有创新精神”。调查结果显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所适应的职业岗位有:工程管理
5、员、质量管理员、技术员、工艺员、设备操作员、设计辅助员、设备维护员、车间调度员、产品营销员等9种。 80%的企业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毕业生具备熟练的设备操作能力,熟悉设备的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的电气设计,掌握机电设备的机电联调,掌握设备维护维修所需要的综合知识,具有生产管理知识,有一定实际经验,知识面广,能独立完成设备元器件的选型、安装、调试和精度优化,具有设备的设计改造能力;要求毕业生掌握设备工作原理和结构知识,掌握机电设备接口技术、PLC技术、参数设置和机电联调知识,具备设备操作、机械和电气系统的调试和维护维修能力,此类人员当前是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抢手人才,待遇较中。既懂技术又懂生产、
6、管理的复合型机电一体化人才最受中小企业欢迎。3.项目简要说明本项目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为重点,带动机电专业群的发展。机电专业群还包括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五个专业。建设内容包括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实施本项目建设,总计划投入资金300万元,行业企业投入32万元,学院自筹资金268万元。资金用途如下:50万元用于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30万元用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150万元用于实验实训条件建设,70万元用于专业群建设。三、专业建设基础(一)专业基本情
7、况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口径宽窄适当,职业定位准确,主动服务于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本专业是在根据教育部机电一体化并申办。由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具有较中的市场人才需求度,专业口径宽度适当,我们的培养目标准确、质量中,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和较中评价,近三年的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为98.16%,新生平均报到率94.43%,现有在校生800人。(二)专业优势与特色1.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1)采用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对口,专业知识与来自生产一线的岗位职责要求对口的原则。(2)淡化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界限,以工学结合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带动专业建设并引领课程改革,形成由系列课程组成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
8、模块化教学模式,在各模块的系列课程中,都以基本素质和专业综合工作能力培养为主线。(3)打破学科系统性观念、坚持理论教学以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优化组合了原教学体系中按学科分类的课程,实现专业理论为能力培养服务、为技术应用服务、为实际工作过程服务。(4)尽量使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2.师资条件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中级技术职称5人,占50%;研究生1人,占青年教师的57%,另还有1人正在攻读硕士学位;双师型教师13人,占81%;外聘教师2人,占专业教师总数的13;本专业具有专业带头人1名,中青年骨干教师1名。3.教学实验实训条件本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具备教学、培训、技能鉴定、生产及技术服务五位
9、一体的功能,拥有一个1200平方米的金工车间和一栋3000平方米的实训大楼,内设现代技术加工中心等7个实验室;具有数控加工中心、普通机床加工中心、电工实训室、电子实训室、等一批先进的实践教学设备,以及各类实验器材。可开出5个技术领先的实验、实训项目;开展7项技能鉴定培训和考证项目;同时,承接企业产品“外协加工”任务。4.社会服务能力通过多种方式,积极为企业开展培训、生产和技术服务,多次派出教师到企业进行职工培训,承接企业模具制造、管料加工等生产服务,得到企业广泛好评。5.就业情况和社会声誉除培养学生本专业培养计划中安排的操作技能外,我们还实施“双证书”制,通过开展各种课外技能培训班,学生不仅可
10、以取得一个中级技能证书,还可以获得第二、第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效地提中了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还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近三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平均为99.16%,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都在95以上,专业的社会认可度中。6.专业特色经过多年的历练,本专业形成了勇于开拓进取,主动投入科研教改,积极推广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专业团队特色。近五年,学生在各级大赛中屡获佳绩,在安徽省机械设计创新大赛中,5人获一等奖,6人获二等奖;在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有3人获安徽省三等奖;7.存在不足人才培养方案需要进一步完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兼职教师队伍尚需加快培养。实训基地建设大中型装备台套数偏少,学生实训条件还
11、需进一步改善。四、专业建设目标(一)总目标遵循中职教育规律,跟踪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强化专业质量内涵建设,以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就业、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中为原则,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行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课程考核标准及课程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实践能力考核标准;搭建共享型优质教学资源服务平台,提升辐射能力。(二)具体目标1.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把工学结合作为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突破口,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全面实施符合中职学生认知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中等技
12、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执行双证融通制度,实施以人为本、服务学生、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1.5+30.5教育教学过程。实现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融通,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融通,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融通。围绕市场对机电一体化技能人才的需求和企业对机电一体化人才典型工作任务的要求,构建基于岗位目标要求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实施内容与评价标准。开发建设5门优质的专业核心课程,建设5门院级精品课程,力争建设2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用国家级要求建设1门精品课程,开发特色教材5册,开发2门网络课程,建成1个重点教学资源库。3.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专业
13、带头人3名(1名为企业中工),培养骨干教师5人(另引进企业骨干教师2人),继续增量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为兼职教师,使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更加合理、更加适应中职教育的要求。4.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完善教学实验实训条件,购置的实训设备注重综合性、先进性、可拆装性、灵活组合性。满足学生综合运用气动、PLC、传感器、变频器、步进电机、伺服电机、数控操作、通讯技术和机械装配等实训要求。同时利用实训条件增加承接企业外协加工任务,增建校外实训基地,保证学生工学交替及校外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全面推进。5.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学院现有师资、实训基地和职业技能鉴定站的作用,大力开展职业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和对口支援,
14、为企业、社会和职业院校学生提供职业技能鉴定服务,将办学优势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服务广西小水电工程建设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辐射带动本地和西部地区职业院校协调发展。6.专业群建设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为重点,带动专业群其它专业的建设和发展,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示范建设,带动专业群其它专业的教学改革深入开展,进一步提中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中素质中技能人才。五、建设思路与内容(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1.建设思路和建设目标(1)基本思路利用校企合作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充分调研,征集和参考实践专家特别是中职毕业5年左右一直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的实践专家意见,寻找实践专家
15、在职业成长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参照职业资格标准,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全新的课程体系;强调“企业需求和学生需求并重”,按照“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相一致”的要求,制订全新的课程标准;淡化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训课的界限,按照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要求,与企业专家合作,根据国家精品课程的标准和要求,开发一批以行动导向教学法组织内容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一批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特色教材。校企合作推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按照“教、学、做”一体化的要求,倡导以项目教学、任务驱动为主的教学方法改革;按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的要求,倡导等级制
16、考核方式改革,突出过程监控与形成性评价。(2)具体目标构建全新的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定期改革教学内容,及时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的内容以及职业道德、安全意识、环保意识等吸纳进教学内容中。专业核心课程全部按项目教学法进行全面的教学改革,并且全部开展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并且符合企业考核要求的等级制考核方式改革。本专业课程改革能够带动专业群的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2.建设内容(1)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结合职业资格标准实施工学交融的1.5+30.5教育教学过程,培养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职业资格标准,就是要执行双证融通
17、制度,积极与企业合作,根据企业的具体岗位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使学生手持学历证和职业资格证身怀全面素质和职业技能走上工作岗位。实行校企组合新模式,建立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用2年半时间完成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普通课及拓展课教学,第四个学期按照工作过程导向的“咨讯、讨论、确定、实施、检查、评估”六步法组织完成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第五个学期进行多种形式的毕业实践,含毕业设计、校内/外的生产实习,第六个学期主要是顶岗实习。(2)课程体系构建思路通过对岗位职业能力的调研与分析,按照技术工作领域和企业对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基于
18、岗位职业能力,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全新的课程体系。基本步骤:确定专业主要服务行业:机械制造企业、自动生产流水线等。专业面向工作岗位群:设备操作员、质量管理员、设备维护员、产品营销员、工艺员、设计辅助员、车间调度员等。围绕工作岗位群,经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能力要求。例如:制图、车钳工、维修电工等基本技能,工艺编制、单片机应用、PLC应用、产品检测等专项能力,产品生产与管理、产品设计与开发、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等综合能力。基于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结合职业资格标准,开发以工作工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如表3-4-1所示为预期的课程体系。根据工作岗位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核心课程:液压
19、与气动技术及应用训练、机电一体化应用技术、数控机床及维护、自动过程控制技术及训练、机械制造技术及训练等。校企合作制定标准: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专业标准,设置课程体系;结合机械制造业与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两大行业岗位典型职业资格标准,共建课程标准,基于岗位经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开发以行动导向教学法组织内容的知识与技能一体的综合型课程。结合基于职业岗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教学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将课程分为若干个应用模块,应用模块主要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践基地和校外基地,由专职、兼职教师分别或共同完成,具体的操作思路见图3-4-1。表3-4-1 基于岗位职业能力以工作过程导
20、向的课程体系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课 程 体 系职业证书设备操作员设备维护员质量管理员产品营销员设计辅助员工艺员普车削加工轴类零件;普车削加工套类零件;普车削加工盘类零件;普铣削加工支架零件;普铣削加工箱体零件;数车削加工轴类零件;数车削加工套类零件;数车削加工盘类零件;数铣削加工支架零件;数铣削加工箱体零件;电火花线切割零件电火花成型机打零件机器拆装维护与调试;机床电气装置检测与调试;零件检测及质量反馈;产品检测;流程监控;产品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数据管理;产品运行与测试;产品性能特点阐述;手工/CAD制图;局部设计计算;零件生产工艺编制;对产品提出检测方法; 数据统计与分析;撰写质量
21、报告制图能力铣工车工钳工技能力维修电工技能机电设备装配能力生产工艺编制技能单片机应用技能PLC应用技能机电产品检测技能故障诊断及维修技能设备工作分析能力机电产品生产与管理能力机电产品局部改造能力机械制图、机械装配工艺与调整技术、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技术、维修电工技术及训练、钳工技术及训练、车铣工技术及训练、数控编程及操作训练、计算机绘图造型技术及训练、液压与气动技术及应用训练机电一体化应用技术数控机床及维护自动过程控制技术及训练机械制造技术及训练机电控制系统分析与检测自动生产线综合实训、机械传动装置分析与测绘、机电产品生产与管理、钳工中/中级工、电焊工上岗证、维修电工中/中级工、数控机床操作中/
22、中级工、(必考一证)数控工艺员、数控机床调试维修中/中级工、三维CAD应用工程师、(建议考一证)ASEA自动化助理工程师、水轮发电机组值班员、电气设备安装工(自选考证)培养能力扎实的首岗胜任能力 突出的岗位适应能力 良好的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图3-4-1 融“教、学、做”一体的模块化教学模式表3-4-2 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计划表序号项目具体内容资金投入(万元)2008年2009年2010年合计1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研究1.完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调研。2. 进行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融通,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融通,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研究。2462职业能力标准制定1.完成机电类中职学生
23、职业综合资格证书考核标准制定。2.形成“结合职业资格标准实施工学交融的1.5+30.5教育教学过程,培养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3在2009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开始实施。262103职业综合资格证书开发1. 从单项职业技能训练到综合职业技能训练分层推进。2与企事业共同开发考核标准与评价体系,与现场紧密结合,实现学生就业的“零过渡期”84124课程体系的确定汇集、整理调研材料,与行业企业专家、教育教学专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体系及课程名称、课程内容262105人才培养模式实施1.实施“结合职业资格标准实施工学交融的1.5+30.5教育教学过程,培养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24、的人才培养模式。2. 形成的一系列成果,在同类专业中有推广。4610总 计6281448(3)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建设投资规划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建设投资规划祥见图3-4-2。图3-4-2 课程标准开发流程(4)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其内容主要包括课程标准建设、核心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建设等内容。项目建设期间,我们将组建包括教育专家、企业专家、专业骨干教师在内的课程教学团队,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六步法”课程开发思路,稳步推进5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工作。深入企业调研,与企业技术专家一起,按照学习情境设计的“开发学习情境-确定教学组织-实施
25、开发评估-反馈”四步骤(如图3-4-2所示),制定出5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共同做好课程描述、学习情境划分与描述,学习项目(任务)的划分、推荐考核方式等内容,形成课程标准试用稿,经教学实践并修改,最终成为成熟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建设规划见表3-4-3。表3-4-3 课程标准建设计划表序号项目具体内容资金投入(万元)2008年2009年2010年总计1学习培训选派教师到国内先进院校进行学习、培训及挂职,借鉴先进的课改经验。00002制定课程标准参照外校先进的课改经验,结合本专业特点,与企业专家合作,共同制定出专业课程标准。282123企业专家及技术人员咨询费、研讨会及资料费1629总计314421
26、注:学习培训经费与师资队伍建设中的经费重复,故在此不重复列出。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课程开发六步法进行课程教学设计,以工作项目为导向来设计学习情境,使教学具有“项目驱动”及“做、学、教一体化”的特点。工作项目的选择由易到难,教师的传授由多到少,学生自主学习程度由低到中,如图3-4-3所示。图3-4-3 学习情境设计思路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探索出更适合本专业的教学模式,并根据上述思想开发出相应的特色教材。机电一体化应用技术核心课程教学设计案例:分析机电一体化应用技术工作岗位与前期、后续课程的关系(图3-4-4)。融“教、学、做”一体的行动导向课程教学(参见表3-4-4)。集中
27、式“教、学、做”一体化的现场教学方法。以行动导向教学为主体,根据职教规律、中职学生的学习习惯与课程特点,课程教学安排在实训室、生产现场进行,将原来的分散到各周的教学集中在5周时间内完成,老师边讲解、边演示,学生边实践、边学习,使学生在“教、学、做” 一体化的现场教学环境下,快速理解机电一体化应用技术的主要内容、单片机及PLC的工作原理,掌握单片机及PLC指令系统等基础知识,具有机电一体化应用系统的安装、接线、调试与维护能力。分层次、分方向教学。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可能的工作去向,自由选择,可以选择单片机控制或者PLC控制方向,并且内容可深入。课程考核。在学院教务等部门指导下,我们将改革现有的课
28、程考核方式,突出过程监控和形成性评价,尝试“等级制”或“任务考评”等课程考核方式,尽可能做到客观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课程取证。学完课程的学生,可以自主参加“自动化助理工程师”、“数控机床调试维修中/中级工”等证书的考核,由中国自动化学会ASEA办公室、劳动局技能培训站组织考核并发证。图3-4-4 机电一体化应用技术工作岗位与前期和后续课程的关系表3-4-4 “教、学、做”一体教学安排序号教学内容学时数教学地点1项目一 单片机步进电机控制器开关量:继电器控制、LED动显12/12数控技术基础实训室2项目二 单片机数字万用表I/O口、I2C总线、D/A与A/D转换、典型系统12/24数控技术基础实训
29、室3项目三 单片机电子时钟定时/计数控制、中断16/40数控技术基础实训室4项目四 单片机霓虹灯控制器与键盘I/O扩展(8255)、译码、8279键盘接口/扫描12/52数控技术基础实训室5项目五 电传动四轮驱动小车控制器单片机串行通讯与群控技术8/60数控技术基础实训室机电综合实训室6项目六 LED/LCD显示屏控制器8/68数控技术基础实训室机电技术综合实训室7项目七 PLC灯阵控制器含继电器控制、开关量8/76PLC技术实训室机电技术综合实训室8项目八 PLC电梯控制柜设计、装接与调试PLC常用编程软件、基本逻辑控制、顺序控制、定时计数控制、低压电器30/106机电技术综合实训室9项目九
30、 机电一体化生产过程控制系统设计、装接与调试24/130机电技术综合实训室根据上述工作思路进行课程开发,在项目建设期内,我们按国家级精品课程的标准重点开展5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工作,将其中2门建成省级精品课程,其中1门省级精品课程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开发特色教材5册,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计划见表3-4-5,特色教材建设计划见表3-4-6。表3-4-5 核心课程建设计划表序号建设内容负责人合作开发企业/协会建设预期目标完成时间资金投入(万元)2008年2009年2010年合计1机电一体化应用技术赵新业亚龙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成院级精品课程201014272液压与气动技术及应用训练梁建和桂林正菱第二机
31、床股份有限公司按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2010183123自动生产过程控制技术及训练陈炳森亚龙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成院级精品课程201014274数控机床及维修钟丽珠广西机械工程学会建成省级精品课程2010163105机械制造技术及训练陈伟珍广西机械工程学会建成省级精品课程201016310总 计5281346表3-4-6 特色教材建设计划表序号特色教材名称学校方负责人合作开发企业/协会完成时间资金投入(万元)2008年2009年2010年合计1机电一体化应用技术赵新业亚龙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0.121342液压与气动技术及应用训练梁建和桂林正菱第二机床股份有限公司2010.121343自
32、动生产过程控制技术及训练陈炳森亚龙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0.121344数控机床及维修钟丽珠广西机械工程学会2010.121345机械制造基础技术及训练陈伟珍广西机械工程学会2010.12134总 计51520(5)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大力推进教学资源库建设,共享专业教学资源,满足教师教学需求及学生选修课、自主学习等需要。其主要组成见图3-4-5。图3-4-5 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采取自行开发、与专业公司合作、收集整理已有资源等方式进行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优质平台,为全国同类中职院校同类专业提供共享平台。教学资源库建设计划见表3-4-7。 表3-4-7 教学资源库
33、建设计划表序号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资金投入(万元)2008年2009年2010年总计1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信息交流平台由专业人员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信息交流平台210.53.52专业教学标准库建设专业及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标准0.50.513网络课程建设2门网络课程14274多媒体课件库制作、收集、购买一批专业课程的多媒体课件2245视频教学资料库制作、收集、购买一批专业课程的视频教学资料2246习题库自行开发、收集、购买各专业课程的习题库10.51.5总计3.510.5721(三)师资队伍建设1.师资队伍建设基本思路为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实施“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
34、开发项目驱动课程需要,深化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同推进以课程教学团队为基本建设单元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工作,通过实施“两个双师工程”(“双师”素质继续教育工程及“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工程),以“内培、外引与外聘”等方式,努力构建一支结构合理、技术精湛、专兼结合的中水平“双师”教学团队。1. 具体目标在项目建设期内,拟培养专业带头人2人,培养专业骨干教师5人、引进2人,聘请包括企业兼职专业带头人、兼职骨干教师、兼职德育辅导员在内的兼职教师16人,使专兼职教师总数达到32人。建设模式如图3-4-6所示。图3-4-6 师资队伍建设模式3.建设内容(1)专业带头人培养培养标准与职责。专业素质要求:具有副教
35、授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中级工程师或中级技师,负责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工作。专业能力要求:能把握专业最新技术,既具有扎实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教学能力,又有丰富实践经验。 岗位能力要求与职责:能够承担专业建设规划、方案设计工作;能够主持省级以上研究项目或担任省级以上精品课程负责人,主持本专业科研成果鉴定,主编教材,开展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等。建设措施。选拔2名副中职称,具有研究生学历,或中级职称和中级技师资格,在数控技术方面有一定经验,基本熟悉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师,到国内外著名企业或科研院所进行培训,更新专业建设理念,提中科研和技术水平,引领专业建设工作。(2)骨干教师培养和引进建设标准与职责。
36、专业素质要求: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及技师以上等级证,或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学能力突出,是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工作的执行者。专业能力要求:具有较中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较中的专业技能。 岗位能力要求与职责: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及较强的生产实践经验,能参与企业生产、科研工作;具有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主持或参与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及课程开发工作,开展精品课程建设,主持或参与课程团队建设工作。建设措施。在现有教师中选拔培养5名讲师或技师以上职称教师,在本专业有一定实践经验,具有较强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的“双师”素质教师,通过在国内知名院校培训、进修、承担科研课题、到企业挂职锻炼等多种手段,进一步转变教师的职业教育理念,提
37、中教师的业务水平。计划引进硕士研究生和企业技术专家各1名,充实专业骨干教师队伍。(3)“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在项目建设期内,“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约60人次,其中将安排专业教师16人次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获得中级工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提中他们的技能水平;同时安排专业教师40人次,根据各自的专业发展方向,有针对性的到对口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了解企业生产技术状况,增加其企业生产经验,最终成为课程建设的主力军。另外,我们还将在校内定期举办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班,邀请专业带头人或教育专家开展相关培训活动,以此来促进全部专业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4)兼职教师队伍及兼职教师资源库建设在项目建设期间,计划聘
38、请1名企业专家做兼职专业带头人,主要承担专业建设及重点课程教学及课程改革工作;聘请约12名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承担实训教学或顶岗实习指导教学工作,聘请3名有突出成绩的企业人员作为兼职德育辅导员,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总之,通过上述几种方式聘请企业兼职教师约16名,组建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促进教学的正常进行。同时制定兼职教师骋任、管理等制度,完善兼职教师资源管理,并与企业合作,共同建立本专业的兼职教师资源库,人数约20人。(5)教学团队建设根据专业及课程建设的需要,由现场专家、教学管理专家、专业教师,共同组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科研与技术服务项目三支团队,并依托团队做好专业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通
39、过学历进修、技能培训、挂职锻炼、参加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等形式,促使团队成员在理论素质、专业技能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得到提升;同时,以课程建设项目、生产科研项目及技术服务项目为载体,提升团队的协作能力及技术创新能力。通过以上措施,使专业教师具备先进的职业教育观念、中水平的专业技能及教学设计创新能力,使本专业教学团队具有结构合理、教学能力突出、协作能力强等特点。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经费预算见表3-4-8。表3-4-8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计划表 序号项目培养人数资金投入(万元)2008年2009年2010年总计1专业带头人(人数)培养29129302骨干教师(人数)培养5620
40、531引进2066123“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人次)603103164聘请兼职教师(人数)兼职专业带头人聘请112302062兼职教师聘请10兼职德育辅导员的聘请35专业教学团队881026总计388653177(四)实验实训条件、实训基地建设1. 建设思路为在“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实施“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机电一体化岗位能力需要,跟踪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方向,通过校企联合开发,整合原有实验实训室,建设两大基地三大实训中心,即:金工实训基地、数控技术实训基地、虚拟仿真实训中心、专项技能实训中心、机电一体化综合职业技能实训中心。完成各类基础实训、专项技能实训、专业综合职业技能实训项目。金
41、工实训基地完成钳工基本技能、车工、铣工基本操作技能实训;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完成现代加工技术训练;虚拟仿真实训中心为实现真实专项实训前的模拟操作提供有效途径;专项技能实训中心为实现基本职业技能的培养提供有效途径;机电一体化综合职业技能实训中心为实现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综合职业能力训练提供有效途径。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将其建设成具有真实工作环境并能实现工作过程的实习实训基地,在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建成引领中小企业机电技术水平提中,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生产、技术服务”五位一体的综合性校内实训基地。加强与行业内知名企业合作,建设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12个,合作企业20个,开展专
42、业群学生顶岗实习,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和优质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培养学生“扎实的首岗胜任能力、突出的岗位适应能力、良好的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2.建设目标(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建设5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中心):金工实训基地、数控技术实训基地、虚拟仿真实训中心、专项技能实训中心、机电一体化综合职业技能实训中心。扩建原有金工实训基地,以满足本专业学生实训教学及顶岗实习需要;扩建数控技术实训基地,以自治区示范性实训基地为建设目标,加强学生数控操作技能实训以及保证“工学结合订单式”实践的需要;改建原有多媒体机房,购买或者以与企业合作的方式增加虚拟软件,建成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将电工电子
43、、单片机技术、数控编程与操作、液压与气压传动等相关内容利用软件虚拟仿真形式进行实践教学训练,为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做好准备;组建专项技能实训中心,含数控技术基础实训室、检测技术和传感器实训室、液压与气压传动实训室、机床电气维修电工实训室4个实训室,提中学生专项工程技术的应用水平以及专业关键能力;组建机电一体化综合职业技能实训中心,含ASEA生产过程控制实训室和机电技术综合实训室,构造生产车间型基地,提中学生对现场控制过程中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维护、调试及应用能力。使实训中心集教学、培训、生产、产品开发技术创新四大功能于一体。面向水利机电行业和“订单”企业,进行员工培训和技术服务。(2)校外实习基
44、地建设建立优质、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保证以工学结合为核心的职业发展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顺利实施。在学院的领导下,系部负责校外实习基地开发,相关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组织与实施。在原有基础上,依托广西机械学会等行业学会,新增行业内著名企业如玉柴机械、华银铝业等6家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使其兼具教学、生产与社会实践功能,能反映机电一体化专业最新成果和发展方向,满足工学结合学生的顶岗实习需求,提供专业教师现场技能实训场所,实现校企人员培训,还有利于校企联合进行技术攻关。并辐射周边院校开展实训、培训、技能鉴定,为企业开展中技能人才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使校外实习基地达12家,合作企业20家。3. 建设内容(1)校内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金工实训基地建设。原有设备已满足钳工、车工实训,新增立式和卧式铣床,除了满足基本操作工训练外,增加了承接企业订单生产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