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财务管理纲要
一. 名词解释
1﹑资本金:是只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注册资金,是各类投资者以实现盈利和社会效益为目的,用以企业生产经营,承担有限民事责任而投入的资金。
2﹑金融市场:是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双方借助信用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
3﹑商业信用:指商品交易中以延期付款或或预收货款进行购销活动而形成的企业之间的借贷关系。
4﹑资金成本:它是企业筹集和使用资金的代价,主要组成部分可以分为筹资费用和占用费用,占用费用是筹资费用的主要内容,包括投资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两个部分。
5﹑财务杠杆:企业在筹资活动中对资本成本固定的债务资本的应用。
6﹑每股利润无差别点:两种筹资方式下,每股利润相等时的营业利润(EBIT)的销售收入点。
7﹑现金流量:即货币资金流量,是项目建设和生产期内各年的现金流出量和现金流入量的总称。
8﹑获现指数:指投资项目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现值总和与投资总额之间的比率,是一种反映投资回收能力的相对数指标。
9﹑企业资本金的保全:保证企业资本金在运作过程中的安全完整,保障企业所有者利益。
10﹑时间价值:资金经过一定时间得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企业利润)。
11﹑风险:指未来结果不确定的但未来结果出现可能性的大小是已知的或可以估计的。
12.毛利管理:毛利率过高,而又不是垄断企业,也不具备某种特殊资源,降低价格,让利于客户,抢占市场,形成品牌忠诚度,阻止竞争者进入。
二﹑单选
1﹑资金的实质 ( D )
A﹑商品价值表现 B﹑货币资金 C﹑财产物质的价值表现 D﹑再生产过程中运动的价值
2﹑下列筹资方式中,资金成本最低的是 ( C )
A﹑发行股票 B﹑发行债券 C﹑长期借款 D﹑留用利润
3﹑财务杠杆影响企业的 ( B )
A﹑税前利润 B﹑税后利润 C﹑息税前利润 D﹑财务费用
三﹑﹑多选
1﹑资金时间价值存在的必要条件和前提是 ( BD )
A ﹑社会分工的出现 B﹑借贷关系的存在 C﹑社会大生产的出现 D﹑资金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
2﹑公司债券筹资和普通股筹资相比较 ( AD ) ﹑
A﹑后者筹资风险相对较低 B﹑前者的资金成本相对较高
C﹑前者可以利用财务杠杆作用 D﹑债券利息可以税前另支,普通股股利必须税前支付
3﹑关于债券的特征 ( ABD )
A﹑债券具有分配上的优先权 B﹑债券代表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C﹑债券不能折价发行 D﹑债券持有人无权参与企业决策
4﹑发行债券的原因主要有 ( ABCD )
A﹑债券成本较低 B﹑可以利用财务杠杆 C﹑保障股票控制权 D﹑调整资金结构
5﹑当企业息税前利润较多,增长较快时,更多的利用债务资金,将会 ( AC )
A﹑增加每股利润 B﹑使股票价格下跌 C﹑使股票价格上升 D﹑减少每股利润
四﹑判断
1﹑根据与收益对称原理,高风险的投资项目必定会获高收益。(×)
2﹑无论投资项目的期望收益率是否相同,都可以采取标准差比较风险程度。(×)
3﹑资本时间价值代表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因此它是衡量企业经营效益,考核企业经营成果得基本依据。(√)
4﹑长期借款由于期限长,风险大,因此借款较高。(×)
五﹑简答
1﹑筹资的作用
⑴ 合理确定筹资数量,控制投放时间。
⑵ 周密研究企业的投资方向。
⑶ 认真选择筹资来源。
⑷ 合理安排自有资金的比例,适度负债经营。
2﹑资本金的形式: 货币 实物 无形资产
3﹑资本金筹集的期限处理方式
⑴ 法定资本制
⑵ 授权资本制
⑶ 折中资本制
4﹑筹资方式 (可能出多选)
① 直接吸收投资 ② 发行股票 ③留用利润 ④银行借款 ⑤发行债券 ⑥租赁 ⑦联营
其中,④⑤⑥属于债务性筹资 ①②③⑦属于权益性筹资
5﹑金融市场的分类(可能出多选)
按融资对象分,可以分为资金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
6﹑自有资金包括 资本金,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未分配利润 (选择)
7﹑自有资金的特点: 数量稳定 期限长 不需还本付息
8﹑股票的特点
① 资产享有权利
② 价值的不可兑现性
③ 收益的波动性
④ 价格的波动性
⑤ 市场的流动性
9﹑股票的发行价格分为:等价 时价(溢价) 中间价 (选择)
10 ﹑银行借款按有无担保分类可分为:信用贷款 抵押贷款
11﹑影响债券发行价格的因素;
① 债券面值 ②债券利率 ③市场利率 ④发行期数
另加:债券税前扣利,筹资不超过净资产的40%(判断)
股票税后扣利 , 筹资不超过净资产的30%
12﹑影响租金的因素
① 设备原价 ②预计设备残值 ③利息 ④ 租赁手续费
13﹑固定资金的分类
生产用: 机器 厂房
非生产用: 企业招待所,职工宿舍等
按使用情况分类:
使用中:
不使用
不需用
其中,后两种不计提折旧,房屋建筑物计提折旧
14﹑固定资金的计价
⑴ 原始价值
①购入原始价值=买价+保险费+安装调运费+运输费+税金
②自行建造原始价值=
③投资者投入原始价值=评估价或约定价
④融资租入原始价值
⑤接受捐赠原始价值=(有发票时)发票价+安调费+运输费
(无发票时)同类设备的价值
⑥改扩建的原始价值=原价+改扩建的支出改扩建的收入
⑵重置价值:重新构建时发生的全部支出
⑶折旧后的原始价值:(原值/计提折旧)=净值
15﹑投资的特点
① 投资金额大 ② 施工周期长 ③ 投资收回缓慢
④ 投资风险大 ⑤ 对企业收益的决定性
16﹑固定资产投资的可行性预测
① 测定固定资产的投资项目
② 拟定固定资产的投资方案
③ 预测投资方案的可行性
④ 提出固定资产投资数目
17﹑资金成本计算的作用
① 选择筹资方式的重要依据
② 资金成本是评价各种投资项目是否可行的重要尺度
③ 资金成本也是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一项标准
18﹑留用利润是企业的获利,为什么会有成本?
答:理论上,
①企业的水货收益全部属于股东,而留用利润是税后一部分,其成本可看作股东对企业普通股筹资收益率。
②企业持有留用利润的目的在于满足公司未来发展需要,相当于股东对企业再投资,若企业将这部分盈利也全部分给股东,股东可以用于购买股票,债券,房地产或其他任何东西,为此,企业使用这笔资金至少应获得股东在相同的可比情况下用于其他投资所获得的收益。以这个角度看,留用利润可看为机会成本,表现为普通股股东权益性成本。
19﹑什么是每股利润无差别点?它的作用是什么?
答:①它是指每股利润不受融资方式的销售水平。
②每股利润分析是利用每股利润无差别点进行的。它可以判断在什么样的销售水平下适于采用何种资本结构,也就是根据销售量。每股利润无差别点大小分析判断应选择何种筹资方式扩大利润,当预计销售额高于每股利润无差别点销售额时,利用负债方式,反之,采用权益筹资方式。
20﹑企业采用快速折旧的好处?
① 可在固定资产使用前几年尽早收回投资。
② 符合收益与配比原则
③ 重视资金的时间价值
④ 前几年可减少所得税
⑤避免因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而造成损失
2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投资行为可分为哪几类
⑴确定性投资:指企业未来投资结果是确定的,不会偏离预期判断。对这类投资,投资者可直接根据结果和价值进行投资决策。
⑵风险性投资:指企业经营活动会出现的结果虽不确定但这些结果出现的概率分布即使
可能性大小是可预测的。
⑶不确定性投资:指企业经营活动会出现结果以及产生这些结果的大小不确定。
六﹑计算
1﹑某公司原有资本800万元,其中债务资本300万元,年利息36万元,普通股资本500万元,发行10万股,每股面值50元,因为业务需要追加筹资200万元,两种方案:
⑴全部发行普通股,增加4万股,每股面值50元。
⑵全部发行长期债券,年利率12℅,年利息24万元,所得税税率33℅
问:⑴对每股利润无差别点进行确定,并说明如何筹资决策。
⑵计算处于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时B方案财务杠杆系数。
解:⑴(EBIT-I1)(1-T)/N1= (EBIT- I2)(1-T)/N2
即 (EBIT-36)(1-33℅)/14= (EBIT-60)(1-33℅)/10
EBIT=120
若预测利润大于EBIT,选择方案B,若预测利润小于EBIT,选择方案A.
⑵ DFL=EBIT/EBIT-I=120/120-60=2
2﹑某企业资金结构如下:长期债权1000万元,年利率8℅,普通股4500万元,共发行4500万股,留存收益4500万元,因生产发展需要,公司追加筹资2500万元,两种方案:
甲:增发1000万普通股,2.5元每股。
乙:全发债券,票面利率10℅,所得税税率33℅
问:⑴计算两方案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息税前利润。
⑵计算处于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时乙方案财务杠杆系数
⑶如果公司预计息税前利润无差别点增加10℅,预计采用乙方案时,该公司每股利润增长幅度。
解:⑴(EBIT-I1)(1-T)/N1= (EBIT- I2)(1-T)/N2
即 (EBIT-80)(1-33﹪)/5500= (EBIT-330)(1-33﹪)/4500
EBIT=1455
EPS=(1455-80)(1-33℅)/5500=19.25
⑵ DFL=EBIT/EBIT-I=1455/1455-330=1.293
⑶1.293×10℅=12.93℅
3﹑某企业计划筹资100万元,所得税税率33℅,
⑴银行借款10万元,年利率7﹪,手续费2﹪
⑵溢价发行债券,面值14万元,溢价发行价格15万元,票面利率9﹪,发行5年,债券筹资费用率3﹪
⑶发行优先股25万元,预计年股利率12﹪,筹资费用率,4﹪
筹资费用率3﹪
⑷发行普通股40万元,每股10元,筹资费用6﹪,预计第一年每股股利1.2元,以后按每年8﹪递增,其余资金通过留存收益取得。
⑴计算企业个别资金成本
⑵计算企业加权平均成本
解:⑴ ① KL=DL(1-T)/PL(1-F)=10×7﹪(1-33﹪)/10×(1-2﹪)=4.79﹪
②KQ=I(1-T)/PQ(1-F)=14×9﹪(1-33﹪)/10×(1-3﹪)=5.8﹪
③KP=DP(1-T)/PP(1-F)=25×12﹪/25×(1-4﹪)=12.5﹪
④KC=DC/PC(1-F)+G=1.2/10×(1-6﹪)+8﹪=20.77﹪
⑤KN=DC/PN+G=1.2×4+8﹪=56﹪
⑵RW=10/100×KL+15/100×KQ+25/100×KP+40/100×KC+10/100×KN=14.78
4﹑计算甲乙两个方案的回收期。
甲
年数
0
1
2
3
4
5
净现金流
-10000
3200
3200
3200
3200
3200
乙
年数
0
1
2
3
4
5
净现金流
-15000
3800
3560
3320
3080
7840
解: C甲=10000/3200=3.125
15000=3800+3560+3320+3080+7840/7840/1240
C乙 =1 +1 +1 +1 +0.16=4.16
5、某企业计划从银行贷款40万元,建一条生产线,年利率8﹪,一年建成投产,预计使用10年,投产后平均每年获利3万元,和收回折旧36000元,使用净现值法来计算这个方案是否合算。
解:NPV=-400000×(1+8%)
=66000×6.710-432000
=10860>0
合算
6、某项投资分两期工程,第一年初一次投资10万元,第二年初又一次投资5万元,投资全部从银行借款,年利率10﹪.,该项目2年建成,第三年投产,投产后每年收回利润30000元,收回折旧10000元,该项目估计使用寿命10年,用净现值法分析该方案是否可行。
解: -10×(1+10%×2)-5(1+10%)
=4×PVIFA-0-0=4×6.145-0-0=69800元
合算
7、某公司2010年1月1日购入设备1台,设备价格1500万元,预计使用3年,期末无残值,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该设备于购入当日投入试用,预计能使公司未来3年销售收入分别增长1200万,2000万,1500万,经营成本分别增加400万,1000万,600万(不包折旧),购入设备所需资金通过发行债券筹集,票面1500万元,票面年利率8﹪,每年年末付息,债券按面值发行,公司所得税税率33℅,贴现率10﹪.。
⑴设备每年折旧额
⑵预测公司未来3年每年增加净利润
⑶预测该项目各年经营净现金流量
⑷计算该项目的净现金值
解:⑴折旧额=1500/3=500
⑵ 第一年=(1200-400-500-1500×8%)×(1-33)=120.6万元
第二年=(2000-1000-500-1500×8%)×(1-33)=254.6万元
第三年=(1500-600-500-1500×8%)×(1-33)=187.6万元
⑶ 第一年净现金流量=净利+折旧=620.6 ①
第二年净现金流量=净利+折旧=754.6 ②
第三年净现金流量=净利+折旧=687.6 ③
⑷+ +-1500=201.38万元
8、某企业购一新设备,买价26000元,运输费1200元,安装费800元,投产时另需增加流动资金5000元,其它费用1000元,该设备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2000元,每期提折旧5200元,该设备投产后每年可增加销售收入2500元,相应增加经营成本1万元(不含折旧费),所得税税率30﹪.旧设备现有账面净值12000元,预计卖出可得10000元,每年折旧额2400元,若用旧设备再继续生产5年,每年可获销售收入20000元,相应的经营成本15000元(不含折旧费),占有流动资金3000元,那么,投资年度净现金流入量,投产后每年净现金流入量,最后一年净现金流入量。
解:投资年度净现金流入量=126000+1200+800+15000-3000+10000(1-30﹪)=20700
投产后每年净现金流入量=[ ( 25000-20000)+(15000-10000)-(5200-2400)] ×(1-30﹪)+(5200-2400)=7840
最后一年净现金流入量=7840+2000+(5000-3000)=11840
9、某固定资产原价2万元,预计可用5年,预计残值600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求年折旧率,各年折旧额。
解:折旧率===40%
第一年折旧额=20000×40%=8000
第二年折旧额=(20000-8000)×40%=4800
第三年折旧额=(12000-4800)×40%=2880
∵使用年限为5年,∴从第四年改用平均年限法,此时净资产为4320元
第四、五年折旧额===1860元
10.某企业目前拥有资本1000万,债务资本20%,年利息20万,普通股资本占8%,10万股,80元/股。追加筹资400万,两种筹资方式:
① 全发普通股,5万股,80元/股
② 全部筹长期债务,利率10%,利息40万元,追加筹资后,预计利润100万元,T=33%
计算每股利润无差别点及无差别点时每股利润,并作说明。
解:EPS=EPS
=
=
EBIT=140
EPS===5.36元/股
11,某企业资金总额2000万元,借入资金和权益资金的比例为1:1。借入资金利息率10%,普通股股数为50万,所得税率为33.3%。09年息税前利润为300万元。
① 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和普通股每股利润
② 预计2010年企业息税前利润增长20%,普通股每股利润多少。
① DFL===1.5
EPS===4×66.7%=2.668元/股
② EBIT’=EBIT(1+20%)=360万
EBIT===3.484元/股
12,某固定资产10000元,残值400,清理费用100,使用8年。
折旧率=2/8=25%
年次
年折旧额
累计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净值
1
10000×25%=2500
2500
7500
2
7500×25%=1875
4375
5625
3
5625×25%=1406.25
5781.25
4218.75
4
4218.75×25%=1054.69
6835.94
3164.06
5
3164.04×25%=791.02
7626.96
2373.04
6
2373.04×25%=593.26
8220.22
1779.78
7
444.95
8665.17
1334.83
8
333.71
8898.88
1001.12
13,某固定资产原件2万元,预计使用5年,预计残值600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求年折旧率和各年折旧额。
解:折旧率===40%
第一年折旧额=20000×40%=8000
第二年折旧额=(20000-8000)×40%=4800
第三年折旧额=(12000-4800)×40%=2880
∵使用年限为5年,∴从第四年改用平均年限法,此时净资产为4320元
第四、五年折旧额===1860元
14. 某固定资产原值45万元,预计净残值18000元,预计使用8年,采用年数总和法求各年折旧额。
使用年限总和=8×(8+1)/2=36
第1年折旧额=×(450000-18000)=96000
第2年折旧额=×432000=84000
第3年折旧额=×432000=72000
第4年折旧额=×432000=60000
第5年折旧额=×432000=48000
第6年折旧额=×432000=36000
第7年折旧额=×432000=24000
第9年折旧额=×432000=12000
15、以10%的利率借得5万元,投资一个5年项目,每年至少收回多少钱可行。
解:A·PVIFA=50000
A·3.791=50000
A=13190
16..某人计划5年内每年年末从银行提取现金5000,年利率10%,现在应该存入多少钱。
解:PVA=A·PVIFA=5000×3.791=18955
17.每年年末存入1000元,连续存5年,利率10%,5年后本利和是多少。
解:FVA=A·PVIFA=1000×6.105=6105元
18.将现金1000元存入银行,年利率8%,每季度付利一次,存期5年,求本利和。
解:i==2% t=5×4=20
FV=PV·FVIT=1000·(1+2%)=1486元 3、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B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不能测算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C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原材料费用与分配加工费用所用的完工率都是一致的。X
C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应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错
C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
C成本报表是对外报告的会计报表。×
C成本分析的首要程序是发现问题、分析原因。×
C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核算。×
C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一般应与基本方法结合使用而不单独使用。√
C成本计算方法中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分步法。X
D当车间生产多种产品时,“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的借方余额,月末均直接记入该产品的产品成本
中。×
D定额法是为了简化成本计算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F“废品损失”账户月末没有余额。√
F废品损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X
F分步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各步骤之间要进行成本结转。(√)
G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可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错
G工资费用就是成本项目。(×)
G归集在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最后均应分配计入产品成本中。对
J计算计时工资费用,应以考勤记录中的工作时间记录为依据。(√)
J简化的分批法就是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J简化分批法是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方法。对
J加班加点工资既可能是直接计人费用,又可能是间接计人费用。√
J接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工业企业的生产可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X
K可修复废品是指技术上可以修复使用的废品。错
K可修复废品是指经过修理可以使用,而不管修复费用在经济上是否合算的废品。X
P品种法只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
Q企业的制造费用一定要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X
Q企业职工的医药费、医务部门、职工浴室等部门职工的工资,均应通过“应付工资”科目核算。X
S生产车间耗用的材料,全部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X
S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W完工产品费用等于月初在产品费用加本月生产费用减月末在产品费用。对
Y“预提费用”可能出现借方余额,其性质属于资产,实际上是待摊费用。对
Y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的支出是费用性支出。X
Y以应付票据去偿付购买材料的费用,是成本性支出。X
Y原材料分工序一次投入与原材料在每道工序陆续投入,其完工率的计算方法是完全一致的。X
Y运用连环替代法进行分析,即使随意改变各构成因素的替换顺序,各因素的影响结果加总后仍等于指标的总差异,因此更换各因索替换顺序,不会影响分析的结果。(×)
Z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情况下,应该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对
Z直接生产费用就是直接计人费用。X
Z逐步结转分步法也称为计列半成品分步法。√
A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制造费用”账户月末(可能有月末余额/可能有借方余额/可能有贷方余额/可能无月末余额)。
A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适用于(季节性生产企业)
---------------------------------------------------------精品 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