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206T39-2021酿酒制曲小麦种植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59150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206T39-2021酿酒制曲小麦种植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DB4206T39-2021酿酒制曲小麦种植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DB4206T39-2021酿酒制曲小麦种植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DB4206T39-2021酿酒制曲小麦种植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DB4206T39-2021酿酒制曲小麦种植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20 CCS B 05 4206 襄阳市地方标准 DB 4206/T 392021 酿酒制曲小麦种植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the cultivation of starter and liquor making wheat 2021-10-22 发布 2021-11-21 实施 襄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4206/T 392021 I 目次 前言.III 1 范围.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4 3 术语和定义.4 4 产地要求.4 产地环境.4 4.1 转换期.4 4.2 缓冲带.4 4.3 5 生产目标.5 6 生产规划.

2、5 7 种子及其处理.5 品种选择.5 7.1 种子质量.5 7.2 种子处理.5 7.3 8 茬口安排.5 茬口选择.5 8.1 轮作方式.5 8.2 9 整地.5 10 培肥地力.6 提升地力.6 10.1 肥料运筹.6 10.2 施用有机肥.6 10.3 11 播种.6 播种期.6 11.1 播种量.6 11.2 机械条播.6 11.3 播种质量.6 11.4 开沟作厢.6 11.5 12 田间管理.7 出苗分蘖阶段.7 12.1 拔节孕穗阶段.7 12.2 抽穗成熟阶段.7 12.3 13 收获及贮运.7 收获脱粒.7 13.1 晾晒贮运.7 13.2 DB 4206/T 392021

3、 II 14 档案记录.8 生产档案.8 14.1 生产位置.8 14.2 操作记录.8 14.3 运输记录.8 14.4 附录 A(资料性)酿酒制曲小麦有机种植病虫草害防治方法.9 附录 B(资料性)酿酒制曲小麦生产允许和限制使用的土壤培肥和改良物质.10 DB 4206/T 392021 I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襄阳市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文件由襄阳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襄阳市农业科学院、湖北省国营清河农场农业技术推广站、襄阳市襄州区农技推广中心、习水县鑫航粮油购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

4、草人:凌冬、唐清、孙华卫、张鹏飞、张道荣、汤清益、周芳菊、刘先斌、曾祥志、孙付山、彭亚博、钟超。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襄阳市农业农村局,联系电话:0710-3018309;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如有修改意见和建议请反馈至襄阳市农业科学院,联系电话:0710-3085001,邮箱:。DB 4206/T 392021 4 酿酒制曲小麦种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酿酒制曲小麦种植的产地环境条件、生产目标和规划、茬口安排、种子及其处理、整地、培肥地力、播种、田间管理、收获贮运等过程中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襄阳酿酒制曲小麦有机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

5、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NY 525 有机肥料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产地要求 产地环境 4.1 生产基地远离城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区等。农田灌水质符合GB 5084要求、土壤环境符合GB 15618要求、环境空

6、气质量符合GB 3095要求。转换期 4.2 转换期一般为3年。期间生产者必须有可操作的转换方案。该方案包括转换期前三年的作物种植制度、用肥、用药情况,今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能持续培肥土壤地力、防治病虫草害的计划和措施。缓冲带 4.3 小麦有机种植区与常规种植区之间必须有隔离带,最好是山川、河流,自然植被的隔离宽度不低于10 m。隔离带种植的作物,必须按有机方式种植,但收获的产品只能按常规产品出售。DB 4206/T 392021 5 5 生产目标 产量指标:中高等肥力田块,每667 m2产量为400 kg450 kg。籽粒外观标准:籽粒饱满,无霉变、无蛀虫、无变质,无异杂味。籽粒品质

7、标准:籽粒粉质率75%,容重760 g/l,杂质率1%,不完善粒率8%。6 生产规划 按照订单生产、优质优价的要求,同一小麦品种集中连片种植面积33 hm以上。要求定地块、定产量,进行认定。7 种子及其处理 品种选择 7.1 根据订单要求,选用已通过国家和湖北省审定或湖北省引种备案的、适宜本区域种植的优质弱筋小麦品种。即品种审定时,粗蛋白质含量(干基)12.5%、湿面筋含量(14%水分基)26%、吸水率56%、稳定时间3.0 min,优先选用穗发芽率15%、粉质率75%的品种。根据酒厂制曲小麦订单收购要求,目前襄阳麦区可选择天民198、农麦126、鄂麦580、襄麦21等小麦品种。种子质量 7.

8、2 种子质量达到种子分级二级标准以上,即纯度99%,净度98%,发芽率90%,种子含水量13%。种子质量符合GB 4404.1的规定。种子处理 7.3 播前除去病粒、霉粒、烂粒,精选颗粒饱满、无霉变、无蛀虫、无变质,无异杂味的种子。选择晴天晒种1 d2 d 后,采用植物源性杀虫剂、矿物源性杀虫剂和微生物源杀虫剂进行拌种,可参考附录A。8 茬口安排 茬口选择 8.1 推荐选择沿江、沿河丘陵沙壤土种植。在合理轮作的前提下,优先选择稻-麦茬口。轮作方式 8.2 多年种植田块,宜采用轮作倒茬、休耕、绿肥养地、深翻秸秆还田等农业措施减轻病虫草危害。9 整地 前作收获后,及时对秸秆进行粉碎还田。适播期内根

9、据田间土壤条件,选择适宜方式适期进行整地。已连续3年旋耕的田块须深耕20 cm以上;近3年内深耕过的田块可旋耕2遍,深度10 cm15 cm。深耕或DB 4206/T 392021 6 旋耕后要耙细整平,达到田平土碎。土壤黏重、含水量过高的地块,可采用免耕播种方式,避免粗耕烂种。10 培肥地力 提升地力 10.1 采用种植豆科植物、免耕或土地休闲等措施恢复和提升土壤肥力。肥料运筹 10.2 按照少氮和氮肥前移的原则运筹肥料。生长周期内每667 m2推荐施肥总量:N 10 kg12 kg,P2O5 5 kg6 kg,K2O 4 kg5 kg。全部磷、钾营养和70%的氮营养一次性底肥,剩余30%氮

10、营养作为拔节孕穗肥追施。施用有机肥 10.3 施用经过认证和许可、允许在有机产品生产中使用的有机肥、生物肥料等,一般每667 m2施用商品有机肥200 kg300 kg。有机肥施用应符合NY 525要求,使用他土壤培肥和改良物质,参见附录B。11 播种 播种期 11.1 襄阳市半冬性小麦品种适宜播种期为10月15日10月25日,弱春性小麦品种适宜播种期为10月25日11月5日。播种量 11.2 按每667 m215万20万基本苗计算播种量。一般情况下,半冬性品种每667 m2播量10 kg12 kg,弱春性品种每667 m212.5 kg15 kg,晚播地、黏土地应适当加大播种量。机械条播 1

11、1.3 提倡使用带旋耕、施肥、播种、镇压功能的复式机械播种。按计划的种子和肥料数量,调试好种肥播种机。推荐采用等行距密播、宽窄行条播等方式,增加通风透光性,减少病虫害为害。一般平均行距18 cm,播种深度3 cm5 cm。如遇干旱应浇水争取一播全苗。播种质量 11.4 选用熟练机手,做到不重播、不漏播,播种深浅一致,覆土严密,播后镇压到位,使种土紧密结合。开沟作厢 11.5 水田外要有排灌沟,排灌沟深度大于60 cm。播种后及时开沟作厢,一般厢宽2 m3 m,厢沟深15 cm20 cm、宽20 cm25 cm。田块周边开围沟,长田块还要开腰沟,腰沟、围沟深度大于25 cm。保证沟沟相通,排灌通

12、畅,降低水位。DB 4206/T 392021 7 12 田间管理 出苗分蘖阶段 12.1 12.1.1 防除杂草 采取中耕或人工拔除方式除去杂草。12.1.2 追施分蘖肥 长势偏弱、分蘖偏少的田块要追施分蘖肥,一般每667 m2追施商品有机肥50 kg100 kg。12.1.3 镇压控旺 对每667 m2冬前茎蘖数大于60万的旺长麦苗,使用镇压器进行镇压1次2次。注意土壤过湿不压,有露水、霜冻时不镇压,小麦拔节后不镇压。拔节孕穗阶段 12.2 12.2.1 清沟防渍 进入春季后,及时对冬凌塌落的田沟进行加固清理,确保排水通畅。12.2.2 追施拔节肥 小麦拔节后至旗叶露尖前,趁降水天气及时追

13、施拔节肥,一般每667 m2追施商品有机肥200 kg250 kg。抽穗成熟阶段 12.3 重点做好条锈病、赤霉病、纹枯病、蚜虫和粘虫的防治工作。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优先使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即在诱捕器和散发器皿中放入性诱剂,或采用粘捕器(如黄板)、防虫网、日光土壤消毒等措施防治虫害。生物防治即人工释放异色瓢虫、蚜茧蜂等天敌防治蚜虫。当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不能有效控制病虫害时,推荐使用以下物质防治病虫害:抑制真菌病害的植物制剂、纯活性微生物产品、软皂、醋等物质,限制使用石灰、硫磺、波尔多液、石硫合剂以及其它含硫或铜的物质,限制使用植物源农药(如鱼藤酮、天然除虫菊)、微生物及其制剂(如杀

14、螟杆菌、Bt)、乳化植物油和硅藻土。推荐按照GB/T 8321(所有部分)和附录A执行。13 收获及贮运 收获脱粒 13.1 小麦蜡熟末期集中收获,做到单品种收割、晾晒、包装、拉运、贮藏和出售,防止与普通小麦混杂。晾晒贮运 13.2 DB 4206/T 392021 8 脱粒后及时晾晒、筛选,整理干净。禁止在沥青路面晾晒小麦。小麦装卸和运输过程应避免与其它化学物质污染。出售前小麦外观品质应达到酿酒厂曲麦收购基本标准:颗粒饱满、无霉变、无蛀虫、无变质,无异杂味。一般要求籽粒破碎率2%,杂质率1%,青粒率2%,含水量12.5%。14 档案记录 生产档案 14.1 小麦生产基地要建立有机小麦生产档案

15、,详细记录产地环境条件、生产技术、施肥、灌溉、病虫草害的发生和防治、收获及后处理等情况,做到每户一档,装订存档,以备查阅。生产位置 14.2 应记录有机小麦生产单元的地理位置、边界、缓冲带及排灌系统等。操作记录 14.3 应记录茬口、品种、整地播种、施肥、灌溉、除草、病虫害防治、收获等生产整过程,以及入库批次、时间、包装、运输工具等。运输记录 14.4 在运输过程有专人负责,有运输记录,并保留相应的票据,保证有机生产过程的完整性。A DB 4206/T 392021 9 B A 附录A (资料性)酿酒制曲小麦有机种植病虫草害防治方法 表A.1给出了酿酒制曲小麦有机种植病虫草害防治方法。表A.1

16、 酿酒制曲小麦有机种植病虫草害防治方法 生育期 主要防治对象 防治方法 注意事项 播种期(10 月下旬-11 月上旬)根腐病、全蚀病 1%申嗪霉素悬浮剂 50 m1 兑水 200 m1,拌小麦种子 30 kg50 kg。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常发生区亩用 BT 颗粒剂 0.5 kg1 kg 撒施。分蘖期(12 月上中旬-2 月下旬)田间杂草 采用人工拔除和机械作业方式除去田间杂草。拔节-抽穗期(3月初-4 月初)条锈病、纹枯病 条锈病:当田间发现条锈病单片病叶时,立即摘除发病叶片,并带到田外烧毁或深埋。条锈病发病初期,每亩用短小芽孢杆菌 QST2808 菌株可湿性粉剂 333533 g,兑水叶面均

17、匀喷雾。纹枯病:每 667 m2用井冈蜡芽菌 150200 m1 或 5%井冈霉素 A 水剂 100 倍喷雾。大田条锈病病叶率达 0.5%时,要立即进行普治。重病田块在首次喷药 7 d10 d 后再防一次。蚜虫 每 667 m2用 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 100 倍或 0.5%藜芦碱可溶液剂 400 倍或 0.3%印楝素乳油 500 倍液均匀喷雾。防治指标:麦蚜百株量达到500 头。齐穗-扬花期(4月上中旬)赤霉病 每 667 m2用井冈蜡芽菌(井冈霉素 4%、蜡质芽孢杆菌 16 亿/g)200 倍液喷雾。施药后 5 d7 d,再进行第二次喷施防治。若花期多雨或雾露,视天气情况进行第三次防治。麦

18、圆蜘蛛 每 667 m2用 0.3%苦参碱水剂 500 倍液或大蒜油 1000倍+苦参碱 100 倍液喷雾,或用矿物油物理防治。防治指标:麦圆蜘蛛 6001500 头/。蚜虫 每 667 m2用用 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 1000 倍或 0.5%藜芦碱可溶液剂 500 倍液或 0.3%印楝素 500 倍液均匀喷雾。防治指标:麦蚜百株量达到500 头。粘虫 每 667 m2插入稻草把 2050 个,每 2d5d 更换 1次,除去粘虫卵块。每 20000m2架设 1 盏高压汞灯诱杀成虫。田间插粘虫性诱捕器诱杀成虫。按糖:醋:水:酒=3:4:2:1 的比例配制糖醋液,装入敞口容器中诱杀成虫。DB 42

19、06/T 392021 10 C B 附录B (资料性)酿酒制曲小麦生产允许和限制使用的土壤培肥和改良物质 表B.1给出了酿酒制曲小麦生产允许和限制使用的土壤培肥和改良物质。表B.1 酿酒制曲小麦生产允许和限制使用的土壤培肥和改良物质 类 别 名 称 使用条件 植物和动物来源 绿肥 允许使用 农家肥(包括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家畜粪尿等)经过堆制并充分腐熟 饼粕 不能使用经过化学方法加工的 作物秸杆 与动物粪便堆制并充分腐熟后 木料、树皮、锯屑、刨花、木灰、木炭及腐殖酸物质等 来自未经化学处理的木材,地面覆盖或经过堆制 草木灰 允许使用 经有机认证的有机植物专用肥 允许使用 矿物质来源 磷矿石 应当是天然的、物理方法获得的,五氧化二磷中镉含量90 mg/kg 钾矿粉 应当是天然的、物理方法获得的,氯含量少于 60%镁矿粉 天然物质或未经化学处理、未添加化学合成物质 天然硫磺 允许使用 石灰石、石膏和白垩 天然物质或未经化学处理、未添加化学合成物质 硼酸岩 允许使用 氯化钙、氯化钠 允许使用 钙镁改良剂 允许使用 氨基酸螯合物 氨基酸与有益金属离子热解 其他物质 非基因工程生产的微生物质肥料(固氮菌、根瘤菌、磷细菌和硅酸盐细菌肥料等)允许使用 经农业部登记和有机认证的叶面肥 允许使用 未污染的植物制品及其提取物 允许使用 DB 4206/T 392021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