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Z-T 0085-1993 数字γ辐射仪通用技术条件.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57363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9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Z-T 0085-1993 数字γ辐射仪通用技术条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DZ-T 0085-1993 数字γ辐射仪通用技术条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DZ-T 0085-1993 数字γ辐射仪通用技术条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DZ-T 0085-1993 数字γ辐射仪通用技术条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DZ-T 0085-1993 数字γ辐射仪通用技术条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 Z/T 0 0 8 5 一 9 3数字 y辐射仪通用技术条件1 9 9 3 一 1 2 一 0 9 发布1 9 9 4 一 1 0 一 0 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 发 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 z/T 0 0 8 5 一9 3数字7 辐射仪通用技术条件1主肠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质勘探用携带式数字r 辐射仪(以 下简称 为仪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 地质勘探用 携带式数字了 辐射 仪,是该类仪器设计、生 产、维修、质量检验的共同 技术依据.2 引用标准 G B 1 9 1 包装储运图示标

2、志 G B 8 9 9 3.2 核仪器环境试验基本要求与方法 温度试验 G B 8 9 9 3.3 核仪器环境试验基本要求与方法潮湿试验 G B 8 9 9 3.4 核仪器环境试验基本要求与方法 振动试验 G B 8 9 9 3.5 核仪器环境试验基本要求与方法 冲击试验 G B 8 9 9 3.6 核 仪器环境试验基本要求与方法 跌落试验 G B 8 9 9 3.7核仪器环境试验基本要求与方法 碰撞试验 G B 8 9 9 3.9 核仪器环境试验基本要求与方法 包装运输试验 G B 1 1 4 6 3 电子测量仪 器可靠性试验 D Z/T 0 0 3 6 地质仪器产品 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D

3、Z 0 0 4 1 地质仪器产品质量检 验规则技术要求3.1 起始能量阐 1 0 -5 0 k e V3.2 仪器灵敏度 碘化钠(蛇)(N a(T L)I 晶体体积不小于1 2.5 0 c m 时,其灵敏度优于5.1 6 X 1 0-0 C/(k g h)(2 7).3.3 仪器的测量范围及线性误差 仪器的测量范围:不窄于。-2 5 8 0 X1 0-0 C/(k g h)(1 O O O Y)且可根据测量工作需要分档。仪器的线 性误差:一5%-+5 0 oe3.4 仪器的稳定性3.4.1 仪器开机3 0 m i n 后,计数统计误差符合正态分 布,即在 1 0 0 次读数中,有 近于 6 8

4、.3%的 读数在N 士 而 范 围 内。3.4.2 仪器开机 1 h后,连续工作 7 h,相对误差为一1 0%一士1 0%03.5电源采用R 2 0 干电池,有更换电 池指示。工作寿命,不更换电池条件下,连续工作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1 9 9 3 门2 一 0 9 批准1 9 9 4 门 0 一 0 1 实施D Z/T 0 0 8 5 一9 3 一节 R2 0电池不小于 2 4 h;二节以上 R2 0电池不小于 6 0 h,3.6 仪器重量:包括电 池在内,最大重量不超过 3.5 k g,3.7 平均无故障时间(M T B F)不小于1 0 0 0 个工作小时。3.8 仪器的使用环境

5、条件3.8.,温度 a.仪器工作环境温度:一 2 0-5 0*C,b.贮存范围:一4 0-7 0 1C.当 仪器采用液晶显示时,其工作环境温度及贮存温度可做适当 的调整。3.8.2 湿度:仪器工作环境湿度:9 5%R H 4 0 0C,3.8.3 仪器在无包装的情 况下,经振动试验后工 作正常。振动试验条件是:频率范围:1 0-5 5 H Z;加速度:1 9.6 m/s ;振动方向:三个互相垂直 轴的方向;扫颇速率:每分钟小于 或等于 1 倍频程;工作状态:非工作状态。3.8.4 仪器在无包装的情况下,经冲击试验后工作正常。冲击试验条件是:加速度:2 9 4 m/s ;脉冲持续时间:1 8 士

6、工 m s;冲击次数:三个互相垂直轴,每轴两个方向各 3次共 1 8 次;波形:半正弦波;工作状态:非工作状态.3.8.5 仪器在无包装的情况下,经倾斜跌落试验后工作正常。倾斜跌落试验条件是:跌落高度或角度:l 0 0 m m或4 5 0;跌落次数:以 底面一个 边为轴,每边跌落一次(共四 次);工作状态:工作状态。3.9.6 仪器在无 包装的 情况下,经碰撞试验后工 作正常。碰撞 试验条件是:加速度:1 4 7 m/s ;碰撞次数:1 0 0 0 次;碰撞方向:垂直方向;碰撞速率:4 0-8 0 次/m i n;工作状态:非工作状态。3 冶.了 仪器 在完整 包装的 情况下,经包装运输试 验

7、后工作正常。a.运输试验条件 运输路面:三级公路(碎石路、土路);车速:2 5 -4 0 k m/h;路程:2 0 0 -2 5 0 k m.或利用运输颠振实验台模拟上述条件在实验室内 进行。b.包装跌落试验条件 毛重小于或等于 5 ok g 的包件 按下 表中的 高度,以包装箱底面向水泥地 面作自 由跌 落 3 次。D Z/T 0 0 8 5 一9 3 毛重G.k g 跌落高度,m m注:毛重大于5 0 k g的包装件,不做此试验.c.包装滚动试验G 1 01 0 G 2 52 5 G 蕊 5 08 0 0 滚动次数:以底面为轴依次翻滚六个面,每面一次共六次。包装箱的边长最大比 例超过1.5

8、:1 的范围,只滚短边方向。4 试验方法4.1 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的 量程和精度应满足测量要求,并经有关计量单位检定合格方能使用.a.4 位数字万用表:电 流:2 0 0 K A,2 0 0 m A;电压:2 V,2 0 V;b.静电电压表:1 5 0 0 V,3 O O O V;c.双踪脉冲示波器:1 O MHz 以上;d.直流稳定电源:0-3 0 V可调;e数字定标器:4 位一6位;f.Y 标准源-A M(媚)3 7 0 X1 0 均一7 4 0 X 1 0 5 助(1 0 0 pC i-2 m C i);7 标准源 5 号 镭源3 7 0 X 1 0 鞠(1 0 0 pC i),6 号镭

9、源 3 7 0 X 1 0 5 助(1 M C D;7 标准M 3 7 C s W 1 8 5 X 1 0 B q-3 7 0 X 1 0 B q(5 -1 0 0 p C i);9-平衡铀饱和模型:(国家一级或二级模型)。4.2 起始能量阐的试验方法4.2.1 13 7 C S(it)7源测起始能量m仁 二 口 巨 弓 月 to 日 Unman.图 1 a.将待测仪器的探测器对准7 3 7 C S艳)Y 源。使仪器处在工作状态。用双踪示波器在甄别器的输出端 对波形进行监视,如图I.-C S(艳)特征能量为6 6 1 k e V。用起始能量阐值1 0 -5 0 k e V的其中 任一规定 值。

10、去 除6 6 1 k e V时,得 一K 值(即 该 仪 器 起 始 能 量 脉 冲 幅 度 分 压比 值)。、b.每台仪器有一固定的v c.(为-C s艳)负 脉冲幅 度值)值B(在示波器上可以 监视到此负 脉冲)。用a 条中的K值去除B,使V。分压为B/K,B/K为 此仪器的 能量阐。将甄别电 位器从满度格向 零格方向 缓缓调节。当示波器显示B/K分压时,将甄别器电位器格值置于B/K处。则起始能量阐即可在1 0-5 0 k e V范围内,其结果应符合本标准第 3.1 条规定。4.2.2 特殊值的起始能量阐的试验方法,可利 用特征能量的Y 放射源河定 能量阐。例如用U l A m媚)Y源测

11、3 0 k e V,a.将待测仪器的 探测器对准.,A m(媚)Y 源,使 仪器处在工作状态,用双踪示波器在甄别器的输出端对波形进行监视,图 2;Dz/T 00 85一 93 三 图 2 b.z.,A m(媚)Y 源微分谱(图 3),有两个特征能量,即 2 6 k e V,5 9 k e V。从微分谱线上可以看出,在5 9 k e V处有一个高峰计数,在 2 6 k e V处 是一个变 化较为 平缓第二 个高峰 计数。2 6 k e V的k 已,图 3 根 据 zu A m(媚)微 分 谱 的 原 理,改 变 仪 器 卞 甄 别 电 压,即 叮 坎”高 低 来 检 测 仪 器 特 征 能 量。

12、将 甄别电位器从满度格向零格方向缓慢的调节。从仪器计数得到由 低往高增加,观察仪器 计数变化情况。将双踪示波器二输入端Y轴极性均置“d o”状态,并将双踪输入 Y轴刻度值(即 V/d i v)调为一致,用 C HI(输人端 A)测量脉冲幅度甄别器输人端脉冲波形,用C H 2输入端 B)测量甄别器甄别阐(门坎)值。调节阐 值,使阐值高于 2 6 k e V所引 起脉冲幅度(正脉冲);反之调节阐 值,使阔值低于 2 6 k e V所引起脉冲幅度(负脉冲)。此时在双踪示波器上可以监视到两个不同幅度的电压波形,幅度最大的为v,。电压波形,另 一个幅度只是V s e/2 为V z。电压波 形。最后可以

13、将甄别电 位器格 值置位于1/2 处,即 起始能量阐 不大于 3 0 k e V(见图 4),其结果应符合本标准第 3.1 条规定。,-沈 二 户 一,、卜 、一 一 一 一 嘴/I一产 一一 一 一 一一 t/z I,、I图 4仪器的灵敏度试验两种测试方法,根据条件可任选一种。n z/T 0 0 8 5 一9 34.3.1 水面法 在广阔水面上,离岸5 0 m以上,水深大于 1.5 m,仪器托浮于水面(应避免在大木船上进行),取得5 0 个读数后,按(1)式计算,灵敏度为底数三 倍的均方 差,其结 果应符合本标准第3.2 条规定.4.3.2 水中法 a.水坑要求:长宽或直径大于 3 m,水深

14、大于1.5 m,周围 坡壁高出 水面部分小于S O m m;b.应保证水中 放射性物质含量很少。c.要尽量减少测量 辅助器材的 辐射影响;d.仪器采取防 水措施后,置于 水中.测得5 0 个读数后,按(1)式计 算灵敏度为底数三倍的均方差,其结果应符合本标准第3.2 条规定。卜 sa7.(l v 互 N:)2 a=3X”。.”。.”“二“”。“。“。(1)一匀5 0-1式中:N-5 0 个读数平均值;N;每次读数值。4.4 仪器测量范围及线性误差的试验 试验方法,有地面标定试验法、空中 带铅屏蔽标定试验法、空中标定试验法、饱和模型法等,可根据条件,自行选择一种。4.4.1 地面标定法:把标准源

15、和探测 器放在平整的 地面上或较薄的木板上,用铅皮屏蔽探测 器,以消除散射射线影响。4.4.2 空中带铅屏标定法:将探测器固定在高度大于 l m,且平行地面的标定架上,用一个槽形铅屏蔽探测器使 铅屏蔽的一端比探测器顶部 长出1 5-2 0 c m,可以消除 散射射线的 影响。4.4.3 空中标定试验法 a.用 5 号镭标准源或6 号镭标准源(其活度大致为3 7 0 X 1 0 4 s q 和3 7 O X 1 o 鞠)照射量 率小于2 5 8 0 X1 0-0 C/(k g h);b.镭标准源与探测器的距离不宜超过 2.5 m。标定的高度大于 l m;标定场地应选在长宽高为 9 mX6 mX4

16、 m以上的室内或旷地进行。4.4.4 试验与计算 a.以上 3种方法的试验过程和计算方法相同,即在测量(或测程)范围的 2 0%至满量程范围内选择均匀分布的 5个检测点,固定探测器,用改变源距离的方法进行检测;b.按(2)式 计 算出 各 检 测 点 的Y 射 线 强 度 约 定 值(N o ),按(3)式 计算 线 性 误 差(帕,其 结 果 均 应 符合本标准第 3.3条的规定。No=式中:R 相应检测探测器与标准源之间的距离;A标准源 Y 射线强度常数。A.,)R、一 N。一N_ _ _n l lo)=一X I O U 二 .(3.i v式中:N 相应检测点Y 射线强度实测值。4.4.5

17、 饱和模型法 在能满足测量(或测程)范围内,低、中、高三个测量点的条件下,用三个不同含 量的铀饱和模型 进行试验厂 按(4)式计算线性误差(11)N:-N从气 肠)=一X 1 0 0 N(4)DZ/T 00 85 一 93式中:N;第1 个模型 上单位含量读数值。N 三个模型 单位含量读数算术平均值.计算结果均应符合本标准第3.3 条的规定。4.5 仪器稳定 性的试验4.5.1 仪器开 机 3 0 m i n 后,将 仪器探测器 置于 钻源(或铀、仕源)照射,调整放射源位置(或改变源强),使得仪器读数不小于最大读数的1/3。保持源与探测器相对 位置不变,读取 1 0 0 个数,按 式(5)计算

18、出平均值(N),式中:N=万-1 0 0 次读数平均值;N,十N,+N1 0 0.。.。二。二。”。.。二“”。”。(5)N,.N 2.N,oo一 每 次 读 数 值。在 N+V N 的 范 围 内 个 数 应 符 合 本 标 准 第 3.4.:条 规 定。4.5.2 仪器开机预热一小 时后开始作稳定性测试。在稳定性测试的7 h中,可以 选择开始、中间、结尾三个不同时间各 测一次。每次 连续测3 0 个 数X5 0 个数,计算出每次的平均值即万:(开始)、万:(中间)、N,(结尾),按(6)式(7)式计算相对误差(I.)其结果应符合本标准第 3.4.2条规定。、(%卜 N,-N,X 1 00N

19、,、(%,一 N,-N,X 1 00N,(6)(7)4.6 电池工作寿命试验 仪器连续通电 工作,不间 断。其结果应符合本标准3.5 条规定。4.7 平均无故障时间(MT B F)的试验 试验按 GB 1 1 4 6 3的规定进行。4.8 温度、湿度试验4.8.1 环境试验条件应符合 本标准第3.8.1,3.8.2 条的规定。4.8.2 试验方法 温度试验按 G B 8 9 9 3.2 温度试验按第4,5 两条要求执行。湿度试验按 G B 8 9 9 3.3-8 8 第4,5两条要 求 执 行,贮 存 环 境 试 验 步 骤 按G B 8 9 9 3.2 第4,5 两 条 要 求 执 行。,”

20、-4.8.3 试验前、后的测试 仪 器 试 验 时 不 供电,试 验 前 测 试 仪 器 应 工 作 正 常,试 验 恢 复 后,再一 次 测 试仪 器,其 结 果 应 符 合 本 标准第3.1,3.2,3-3,3-4 条要求。4.9 振动试验 试 验 条件 按 本 标 准 第3.8.3 条 要 求,试 验 方 法按G B 8 妇 3.4 第4,5 两 条 规 定 执 行,试 验 后 应 符 合本标准第 3.8.3 条的规定。4.1 0 冲击试验 试验条件按本标准第3.8.4 条的要求,试验方法按 G B 8 9 9 3.5 第4,5 两条规定执行,试验后应符合本标准第 3.8.4 条的规定。

21、4.1 1 倾斜跌落试验 试验条件按本标准第3.8.5 条的要求,试验方法按G B 8 9 9 3.6 第4,5 两条要求执行,试验后应符合本标准第 3.8.5 条的规定。4.1 2 碰撞试验 试验条件按本标准第3.8.6 条要求,试验方法按 G B 8 9 9 3.7 第 4,5 两条要求执行,试验后应符合本标准第 3.8.6 条的规定。D Z/T 0 0 8 5 一9 34.1 3 包装运输试验 试验条件按本标准第3.8.7 条的要求,试验方法按G B 8 9 9 3.9 第3.4 条要求执行,试验后应符合本标准第3.8.7 条的规定。5 验收规则5.1 新产品定型试验 按D Z 0 0

22、4 1 第4 条要求执行。试 验项目、合格判据与例行试验相同.5.2 交收检验5.2.1 按本标准第3.1,3.2,3.3,3.4 条要求逐项进行试验,有一项 不合格即为 不合格。5.2.2 试验方法 按本标准第 4.1-4.6 条规定执行。5.3 例行检验 试验项目 执行本标准的第3.5,3.8 条,试验方法按本标准第 4.6 -4.1 3 条规定试验,试验要求按D Z 3 0 第6 条要求执行。6 包装、标志、运输贮存6.1 包装 仪器包装应符合D Z/T 0 0 3 6 规定。6.2 标志 符合G B 1 9 1 规定。6.3 运输贮存 a.允许用任何方式 运输,但应避免雨、雪的 直接淋袭和强烈的振动和跌落。b.仪器应放在环境温度为5-3 0 C,相对湿度为 8 0%以下的室内,存放地方应无腐蚀性气体,且无强烈机械振动及强电磁场的作用。附加说明:本标准由重庆地质仪器厂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元平、曾中万。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人防工程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