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国时期的儒学思潮及其对民国政治的影响 盛辰超摘要儒学担任了两千年的主流意识形态,为历代王朝提供政治合法性。随着封建统治的推翻,儒学在民国时期受到了西学的强烈冲击,经历两次批判,儒学并没有因此退出历史舞台。通过一分为二地看待儒学,民国时期的学者力图重新诠释儒学来振兴国家;儒学还对民国政治有着深刻的影响,为民国政权提供政治合法性;军阀政治、孙中山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都和儒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关键词民国;儒学;五四新文化运动;政治合法性D693:A:1672-8653(2016)07-0015-03儒学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可谓是起起落落。秦始皇焚书坑儒差点把儒学推向毁灭;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
2、尊儒术”奠定了儒学千年的思想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主张“打倒孔家店”,儒学又在科学、民主等西方思想中被人们淡忘;随着民族文化的复兴,儒学作为中国软实力的一部分,以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思想文化被推上世界舞台。民国时期虽出现了两次反儒学思潮,然而在波折后儒学依然被人们重新拾起,可见其对民国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一、民国时期的反儒学思潮民国时期出现过两次较严重的反儒学社会现象,儒学中的三纲五常被认为是维护帝王统治的屏障。随着近代民主思想的兴起,儒学宣扬的等级观念和西方的平等民治等理念格格不入,这其中的矛盾在中国转型时期显得格外突出。等级制源于中国的家庭制,其本质体现在儒学三纲五常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3、”上,表明了君主和臣子的尊卑关系。儒家提出个人修行的最终目的是道德,这种道德使人能够忠诚地服从国家、服从君主,恪守社会等级中的尊卑观念。儒学的“仁”和“仁爱”虽具有逻辑性,但缺乏基督教的平等精神,它的爱有等级之分。这种等级制思想和皇权统治者的理念一拍即合,随即有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朝,奠定了儒学几千年主流思想的地位。一方面,儒学支配下的中国具有重农轻商的社会性质,阻碍社会财富的积累从而巩固了统治阶级的财富支配权。另一方面,儒学精英政治的治国理念促成人治而非法制的治国原则,造就了一套文官为主的官僚体制以掌握军事大权,由此提高了统治者的专制权力。尽管儒家士夫负有“直言不讳反对失政之举的责任”,历
4、史上也不乏出现因提倡改革而献出生命的例子,但是他们对于改革的热情是为了维护传统意识上的政治体制,并非想要改革等级制本质。第一次反儒学思潮出现在辛亥革命时期。辛亥革命为了推翻帝王专制,宣扬西方自由思想,把矛头直指儒学中的君臣思想。其领导人孙中山是典型的民主革命主义者,其倡导的三民主义“每一行都渗透了战斗的、真诚的民主主义”1。孙中山指责儒学束缚人们思想,使得天下无异志,由而造成中国长期挨打的根本原因体制的落后。民国政府为了引入西方自由思想和学习模式,一定程度上抛弃了儒学中的礼数。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临时约法规定,“人民有信仰之自由”,这就和儒学“定于一尊”的理念背道而驰了。此外,为了把“
5、大成至圣先师孔子”逐出学校,广东、江苏、湖南、四川等地的学校废除了尊孔读经,把孔庙改为学校或习艺所,停止了祀孔典礼。2第二次对儒学的批判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五四新文化运动主要围绕着新青年杂志展开,以鲁迅、胡适、李大钊等人为典型代表,主张德先生和赛先生,即民主与科学。虽然有意保留儒学中的“仁”、“诚”等伦理价值,但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儒学中旧思想的扫荡较为激烈。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纸都写着两个字吃人”3。需要强调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旨在批判儒学中的封建部分,打破人们腐朽思想,从而更好地引进西方先进理念,而并非
6、要推翻儒学,更没有否定儒学的价值。新文化运动的根本意义是指出儒学的部分内容不适宜于现代的环境而提倡充分接受世界的新文明。这场运动较为成功地摧毁传统权威,动摇了中国封建根基,促使人们崇尚理性,追求自由。然而由于批判涵盖面太广、并且过于简单化,严重地破坏了儒学中的精髓。二、民国时期对儒学的新解释民国时期对儒学的批判固然有着深刻的意义,但是另一方面,一些学者也希望通过重新解释儒学使儒学符合历史发展轨迹,从而得以继续传承。南京临时政府对儒学的抛弃引起了一大批文学人士的不满。首当其冲的是康有为,他提出儒学“国魂”说,认为中国不能在废除孔子学说的情况下而存活,只有遵从儒学中国才不会灭亡。随后其和陈焕章等人
7、创办了孔教会,并发行孔教会杂志。孔教会强调中国一切的文明都包含在儒学内,对儒学的抛弃就是对中国文明的抛弃。然而袁世凯的复辟使人们深刻意识到儒学和封建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更多学者也开始思考如何对其进行新的解释。章太炎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推崇儒学的代表之一。在辛亥革命时期,章太炎一度热衷于西学,积极宣传西方近代的社会政治学说4。而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儒学的大力批判以及西方思潮在中国社会的高涨不禁使人担忧。在认清了中国社会现实后,他开始像严复、梁启超等人一样,由积极宣传西方文化转而提倡儒家道德、回归儒学本位。他提出中西方文化各有优点,西方不一定都是好的,而中国的并非都是不好的,只有从本民族的文化中发
8、掘适合时代潮流的思想才是最适合中国未来的。梁漱溟被誉为新儒学早期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在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有责任讲明孔子学问之态度”,有必要理清西学和中学之间的关系以及儒学的发展方向和方式。和章太炎相似的是,梁漱溟认为儒学是伦理学派而非教派。儒学更多是一种学问,一种价值观,强调意识的主观活动,和推崇前世今生的宗教相去甚远。梁漱溟指出,经历了漫长岁月的儒学本质被模糊化和扭曲化,儒学提倡的“仁”是一种态度。“仁政”是孟子后来从“仁”的思想发展而来的,所以儒学的本质是人生态度而非政治思想。因此中国要复兴,就要发展自己民族的生活态度,一种属于本民族生机勃勃波的生活方式,只有把中国从死气沉沉的沼泽
9、中拖出来才能做到真正的复兴。民国时期对儒学的新解释肯定了儒学的历史价值,主张用进步主义的历史观来改造儒学,使儒学能够获得更长久的生命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陈独秀指出“新文化运动,是觉得旧的文化还有不足的地方,更加上新的科学、宗教、道德、文学、美术、音乐等运动。5”胡适则认为中国文化的未来,“唯有依靠新中国知识界领导人物的远见和历史连续性的意识,依靠他们的机智和技巧,能够成功地把现代文化的精华与中国自己的文化精华联结起来”。三、儒学思潮和民国政治西方的基督教曾称霸一时,其鼎盛时期甚至超越皇权,象征着中世纪欧洲的最高权力。然而随着城市自治的兴起,工业技术的成熟,以及民族国家的形成,基督教神权不断地
10、被削弱和分裂,最终成为一种信仰。不同的是在经历焚书坑儒后,儒学这个一度被毁灭的思想却在汉朝冉冉升起,成为官方认证的唯一思想。在宋朝融入了佛道思想后,儒学再次振兴,继续统治着随后的两个中国王朝。中国通费正清对此也很诧异,儒学“竟能在这么多世纪里成为政府权力合法性的理论依据,这种现象在世界上任何别的地方是从未有过的”。6探究其中的原因,不难发现儒学倡导的“四海之内皆兄弟”正是其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基督教在宗教改革后不断分裂成不同派别,说明基督教的本质是很单一的,而儒学的包容性则更强。清初满人统治汉族之初也借用了儒学的术语、方式和思想。对异族统治者的接纳表明儒学在中华地区的适用性,对统治者而言只要把
11、握“仁政”的度就可以很好地管理这个地区。同时儒学的包容性不仅在于其能够吸收佛教、道教的思想使其更加符合因经济文化发展而改变的社会状况,儒学更能通过宣传个人的修养,仁善等理念深入治国思想。另一方面,自辛亥革命推翻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任皇帝后,中国千年的中央集权制就此终结,伴随着被破坏的是皇帝制所蕴含的政治合法性。失去了皇帝这个人神合一的代表后,维护帝制的儒学成为继承中国政治合法性的唯一代表。中国要走向统一,不可避免要以儒学的名义确立政权的合法性。正是儒学的包容性和合法性使得民国时期的政权都不可避免包含儒学思想。民国时期的军阀深刻意识到儒学在中国思想上的统治地位,以至于都想利用儒学的复兴来创造自己的帝
12、国。袁世凯提出尊孔复古的想法,发布崇孔伦常文以宣扬孔子是万世师表,不仅恢复了祀孔典礼,还恢复了祭天制度,紧接而来的就是帝制复辟。袁世凯两次复辟的失败意味着逆转历史潮流是不可行的,但他能把自己的帝王情感寄托在复兴孔教上,就意味着儒学和政权的息息相关。北洋政府时期的张勋也曾试图通过利用儒学复辟清王朝。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也运用了儒学中的一些思想,其中民生就包含了儒学的大同思想。孙中山对儒学继承中最可称道的是他对儒学伦理思想的新释与改造。如他在讲“智、仁、勇”时指出,所谓“仁”就是博爱,“能博爱,即可谓之仁。”7蒋介石政府曾经借助儒学期望能够寻找到支持中央政权的政治学说,他通过重申礼义廉耻的古道德向人民
13、灌输新的社会意识和尚武精神。马克思主义在民国时期能够很好地融入中国,也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中的某些思想和儒学有异曲同工之处。例如列宁说“一个革命者不应该害怕压倒自己,咱们得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锻炼自己的意志”,这种强调意志的修炼就和儒学强调个人修炼相一致,而马克思主义强调群众路线和政治精英也和儒学观点相同。相比民国时期注重对儒学的改造和重新解释,现今儒学更多地作为一种国家文化的积淀,一种历史传承。即使中国社会已经接受了许多西方政治思想理念,儒学依然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可见,儒学对中国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如今儒学也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被推向世界,在各国的孔子学院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家影响力。儒学
14、在经历了千年的演变后,作为重要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应该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为了适应时代潮流,儒学必须要做出一些改变,然而一些本源的思想是不变的,可以重新解释,可以重新构建,但是绝不能抛弃。参考文献17吕明灼.儒学与民国政治J.文史哲,1995(3):9-10.2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377.3张清祥.激情批判-五四激进派对儒学的态度J.南都学坛,2000(4):46.4张昭君.章太炎的儒学思想与五四新文化思潮J.孔子研究,1999(2):16.5欧阳军喜.论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儒学的态度J.中国文化研究,1992(2):55.6费正清.美国与中国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53.(责任编辑:黄涯)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