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互动关系.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567713 上传时间:2024-07-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5.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互动关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互动关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互动关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互动关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互动关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互动关系 摘要: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设立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的实施,理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关系,无论对于学科建设还是对于课程建设都非常有必要。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一致性、交互性以相对独立性的分析入手,分析了目前在两者关系上存在的问题,并从学科建设及课程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构建两者互动关系的设想。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关系作者简介:谢晓娟,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等领域的研究。(辽宁沈阳11003

2、6)G641:A:1007-5968 (2010) 01-0036-04自2005年底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以来,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的文章逐渐增多。逻辑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则是学科建设的教学实践基础,是学科理论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过程的平台和保障。一般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思想政治理论科学的依托,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展开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学科发展的成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归属日益明确,学科对课程的支撑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不断调整和整合,其

3、对学科的支持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两者呈现出良性互动的状态。一、学科与课程:一致性、渗透性与相对独立性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体系来说,两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即存在着一致性和交互性,同时,两者又有着相对独立的运行轨迹,也就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致性1两者目的的一致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在遵循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规律的基础上,优化师资队伍和教学科研条件,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政治素质高、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和理论功底,并能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当代现实问题的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通过课程体系

4、、教育教学体系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才。因此,两者的目的具有一致性,或者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这样的一致性是学科性质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所决定的。2两者发展进程的一致性。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多次调整思想政治理论课,上个世纪以来,又经过了从“85方案”到“98方案”再到“05方案”的调整。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断吸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而且与时代发展对人才需要的要求相适应,因此课程体系的不断成熟也促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不断走向成熟。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没有出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名称,但是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学科是始终存在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5、、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政治学、社会学、法学、伦理学等学科的建设构成今天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重要内容,为学科的整合奠定了基础,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从而也推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调整与改革。总体而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调整具有同步性,都是时代发展的反映和要求,也反映了党和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3两者主体的一致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是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体,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主体。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都必须依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教法、教学体

6、制机制的创新主体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养也依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虽然从整体上来说,学科建设主要依靠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讲授则主要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骨干也同样是学科建设的带头人和骨干,否则就会造成学术资源和学术人才的巨大浪费,也违背了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初衷。此外,两者还具有精神实质的一致性、时代要求的一致性、实践标准的一致性、价值取向的一致性。(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渗透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交互性是指相互之间的内在关联。这种内在关联来源于两者的一致性及内在的逻辑关系。

7、1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互支撑。一方面,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国外马克思主义各种理论与思潮的发展:以及运用多学科的方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人们头脑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一种知识与文化的传承,也是一种信仰的灌输,因而无法离开理论的支撑。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思想理论理论课有效进行的基础,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培养的人才则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师资力量。

8、另一来自wWw.LW5U.com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通过教学方法与内容的探讨,通过对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的把握,以及对青年学生成长的关注而不断凝练学科方向,不断研究新问题,不断改进研究方法。可以说,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成为无源之水;而离开了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也就失去了应有的生命力。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虽然是科学与真理,但是不能自发地为人所掌握。因此,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在的逻辑体系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性,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性与学术性的统一,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水平。2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科学研

9、究内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相互交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以及所属的六个二级学科所涵盖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旨在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旨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历史经验,揭示其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旨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基本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国外马克思主义学科旨在研究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思潮、流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旨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思想政治理论四门课程的研究内容和教学内容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具有相容性。“马克思主基本原理概论”重

10、点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重点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讲授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帮助学生领会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主要是对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制教育。相对地来说,四门政治理论课都有一门主要的学科与之相对应。因此,马克思主义学科科学研究内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内容具有较强的交叉性和渗透性。3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方法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方法的相互借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方法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方法都要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的方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具体而言

11、,“立场”就是指无产阶级的立场、人民群众的立场;“观点”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包括实事求是观点、实践观点、联系发展观点、劳动观点、阶级观点和群众观点等等;“方法”是指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即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当然,学科建设要遵循学科建设的规律,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也要遵循教育的规律,在有所侧重中相互借鉴。(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对独立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相互渗透的同时,两者的研究内容、建设方法及运行的逻辑都有其各自的相对独特性。这种相对独立性要求我们正确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避免在理论的层面上或者把

12、两者混为一谈,或者把两者相互割裂,导致在现实的工作中或是降低了学科的重要性,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同;或者是犯了“学科本位主义”的错误,忽视了思想政治理论理论课的重要性。1两者工作重点的不同。学科的重点在于科学研究及学科体系的构建,其教学内容也主要是围绕着学科展开的。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点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要内容是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传授。前者侧重重大理论的探讨和前沿理论的探讨;后者则侧重基础理论的传授以及人文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素质的养成。2两者边界不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涵盖了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及其所属的二级学科,因此,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学科本身还是其所属的六个二级学科,都有其边

13、界和研究范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无论在涵盖的范围上比思想政治理论课宽泛得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并不完全是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而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学科更重要的是为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学中的指导地位”。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并不能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支撑,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伦理学、法学及政治学都在一定程度上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有利的支撑。两者不能完全等同,也不能相互替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主干课有紧密的联系,但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两者遵循的建设规律不同。学科建设要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要有宽阔的视野,厚实的基础,

14、其发展既包括其自身内在体系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也包括科学研究规律与人才培养规律的探讨、资源投入的科学调配和科学管理体制的建立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最重要的环节是课堂教学,其教育教学规律的把握是最重要的。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关系中凸显的主要问题第一,忽视了相对独立性,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等同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这种观点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完全等同,表现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完全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持轻视和冷淡的态度,这就必然造成一是对没有与课程相对应的二级学科的忽视和轻视,比如对“国外马克思主义

15、”等学科的忽视;二是造成对其他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忽视。从而降低了学科建设的重要性,把学科降低到课程的程度,使得课程建设缺乏学科的支撑而失去科学性。对于这种倾向,有学者概括为“重合论”。第二,忽视了交互性,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仅仅看成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中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有的学者把这种倾向概括为“主从论”,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一个方面,仅仅对应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这种倾向的一个后果是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各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忽视了学科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根本任务的目标。另一种后果是忽视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影响。我们不能否定马克

16、思主义理论学科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支撑作用,但是,也应该避免“学科本位主义”和“学科至上”倾向,应该看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学科的推动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为理论成果变成教学成果搭建了平台,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检验。第三,忽视了学科建设队伍与思想政治理论课队伍建设的一致性。学科建设队伍与思想政治理论课队伍具有很大的融合性,很多高校在申报马克思主义学科的时候整合了其他学科的力量,但是随着学科建设过程的加快,整合的力量暴露了很多问题,导致名义上的学科建设队伍与实际建设队伍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其主要症结在于没有把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主体立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另外一种情况是有些马克思主义学科点

17、成为其他专业方向的“临时码头”,形成挂靠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但是从事其他学科建设的状况,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面临被虚化、边缘化的危险。学科队伍不规范、不整齐,导致学科建设本身难以走上正轨。第四,学科建设本身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本身存在的问题使其相互支撑作用受到限制。一方面,从学科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所属的二级学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科定位与研究方向不明确、学科边界模糊等问题。当然,这是学科建设中必然存在的问题。但是,这必然导致学科之间一是出现交叉重叠现象,导致教学内容的重复与衔接不畅;二是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研究不足,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出现“纯学术”的讲授现象

18、,忽视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或者是走新课程老模式的路子,比如整合后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讲授似乎还延续着“98方案”的模式,没有实现真正的整合。另一方面,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角度看,由于其辅助性教材的相对滞后性,最新的理论成果很难在课程教学中得到及时反映;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不理想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学科的应有作用,也影响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即使最新的教材全面反映了学科体系和最新的理论成果,但是,由于教师素质、教育者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原因导致马克思主义学科在实践的过程中其价值被减弱。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及其课程体系的设立不规范,包括使用教材的不规范和培养方式的

19、随意性等都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长久发展。三、理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关系的对策上述学科与课程体系之间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没有从根本上理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如何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同时推动两者的发展,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结合上述对两者逻辑关系的分析,笔者认为理顺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重点解决学科体系建设中突出的问题。学科体系建设目前需要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一二级学科体系构建,理清学科的边界,明确各个学科之间的关系。二级学科的学科定位,既不能太窄,割裂与其他二级学科及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学

20、科的内在关系,又不能宽泛到对象不明确、内涵模糊的程度,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根本任务。同时,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目前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研究没有达到普及的程度,也没有引起一些学者的足够重视。中国的学者分别从政治经济学、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是延续多年的传统,其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因此,从人才培养的各个角度灌输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核心问题,统领各个二级学科及各个分支学科的任务依然艰巨。第二,对相关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融合与借鉴。尽管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在内容上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但是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是无法离开其他学科体系的研究成

21、果的。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丰富的成果为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方法。目前,学科的交差与融合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有些领域中的问题会逐渐成长为新的二级学科,比如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学、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等。思想政治教育要研究人的品质形成的心理机制,要研究政治学中制度对于人的激励作用,还要研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性,等等。要避免马克思主义学科自言自语、闭门造车的情形,对于其他学科的借鉴也是十分必须的。社会的经济发展、政治的文明与进步、文化的融合与繁荣等既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一部分,也是其发展所面临的宏大背景。而我们以

22、前只注意到了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的指导作用,而忽视了其他学科的发展对于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的推动作用。第三,加大学科建设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权重。学科建设不能走向纯学术的方向,也不能忽视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建设的相关性。比如在指标体系中应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科建设中的权重,学科建设中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要通过辅助教材建设的方式体现出来。众所周知,教材要体现出权威性和学术性,就要保持其基本理论体系、基本范畴和概念的相对稳定性。要把学科建设中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及时反映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就要加强辅助教材的建设,使学科研究的前沿问题及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得到体现。第四,培养兼具学术研究

23、与教育教学的能力与水平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是双重性的,也就是教师要兼具学术研究与教学骨干的素质和能力。从目前的情况看,单纯从事教学和单纯从事学术研究的人都存在,但是,同时具备两者的特点和才能的人才比较缺乏,这与教师自身的定位有关,也与教师成长的环境有关。目前,教育部等部门在学历教育、日常培训等方面加大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的力度,为教师队伍建设成长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但是,还有很多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为了提高队伍的科研素质,要在师资队伍培养中注重对其加强研究方法训练、科学方法训练、学术规范训练及基础理论方面的训练。目前的培训侧重于内容的宣讲,尤其是侧重教师队伍思想境界的提升,而对于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的训练明显存在不足,这导致很多教师在从事学术研究时缺乏科学的系统的方法,影响了学科的长久发展。因此,要形成并完善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成为激励师资成长的内在动力;要在职称评定、社会认可程度、岗位设置、专业定位等方面为建设一支稳定的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与科研队伍创造条件。师资培训的方法与规律性的探讨也非常重要,要建立培训来自www.Lw5U.coM效果的反馈机制、回应机制和监督机制,真正把重大理论问题、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学生普遍关注的主要问题等列为培训的重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培训。当然,对培训者自身的培训也非常重要。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