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标准化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565708 上传时间:2024-07-09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8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标准化发展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标准化发展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标准化发展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标准化发展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标准化发展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附件1: 北京市“十二五”市级一般专项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标准化发展规划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3.7目 录序 言1第一部分 发展背景1一、“十一五”发展成就1二、“十二五”发展环境8第二部分 总体规定9一、指导思想9二、指导原则10三、发展目的11第三部分 重点任务12一、促进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2二、关注民生,支持城乡社会服务改善19三、强化管理,保障城市运营安全高效22四、搭建平台,实行中关村标准创新试点示范工程31五、注重实效,推动标准实行与应用34六、集聚资源,深化交流与合作37第四部分 保障措施39一、充实标准化工作机制39二、完善地方标准化政

2、策法规40三、加快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41四、健全经费保障机制42五、加强标准化基础建设43六、加强标准化宣传培训44序 言标准是科学技术传播和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桥梁和媒介,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重要工具,是保障健康、安全、环境的技术手段,是实现社会管理目的的有效方法,是国家和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洗礼的全球经济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产业技术变革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标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十二五”时期是北京全面实行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全面推动首都标准化发展战略实行的

3、关键时期。制定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标准化发展规划,是全面推动首都标准化发展战略实行的重要举措,是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期间首都标准化工作的发展目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是首都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献。规划期为2023年到2023年。本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是: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23年-2023年)、各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本领域标准化发展规划。第一部分 发展背景一、“十一五”发展成就“十一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首都标准化工作卓有成效,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市服务管理水平提

4、高,保障了首都重大活动成功举办。“十一五”期间全市共批准发布地方标准625项。涉及农林、卫生、劳动保护、能源、化工、机械、电子通信、工程建设、建材,交通、食品、轻工、文化与生活用品、环境保护等方面,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截至“十一五”末,现行有效地方标准达成812项。北京市公司产品标准备案数量达53000余项,涉及公司12023余家,备案的公司产品标准所涉及的行业广泛。(一)全市标准化工作推动框架初步建立。确立了由标准化主管部门统筹协调、与各相关委办局联席工作、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标准化工作模式,形成了全市一盘棋的标准化工作新局面。协调各委办局推动了地方标准的制定与实行,组织北京市各行业

5、制定了标准发展规划和建设标准体系工作。在交通、环保、旅游、公共安全、信息、水务、体育、档案管理等12个领域建立了标准发展规划和标准体系框架,为各个领域标准化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科学、规范的科技支撑。(二)标准化自身能力建设取得新进展。建立了“首都标准网”。收录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各省地方标准、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等标准题录36万多条、文本23万多件,涉及农业、林业、轻工、商业、卫生、化工、建筑等二十多个行业。加强了专业技术委员会建设。筹建了4个国家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成立了食品、特种设备、人才、信息化、市政市容、体育6个市级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带动了我市相关行业的标准化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

6、段。壮大了标准人才队伍。组织各方面技术专家参与技术标准评审、论证和征询工作,建立本市标准化专家数据库,专家数量已超过1000人。(三)标准化引领产业结构升级成效显著。农业标准化生产全面推动。形成了标准化、地理标志保护和农资监管长效服务机制。全市建成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79个,覆盖面积8.93万公顷,市级农业标准化基地1020个,覆盖面积4.6万公顷,覆盖了蔬菜、果品、粮经、林木、花卉、畜禽、水产、蜂产品等种养业,共带动农户35万户,累计增长产值27亿元。累计制定、修订农业地方标准386项、区县农业生产技术标准规范108项,农业生产标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农业标准化基地果蔬农残及有害金属

7、监测合格率达成99.7。发布了太阳能应用、生物质燃料等标准,支持“亮起来、暖起来、循环起来”工程建设。启动了农业编码体系研究工作,实现了农业信息资源共享和数据互换。启动了休闲农业标准化试点。强化了对农资产品质量的监管,开展了农资打假下乡和家电下乡活动,对汽车下乡中标公司开展产品质量执法检查和监督抽查。工业标准化升级逐步开展。参与制定并实行了一批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促进了公司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重点支持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标准研究与制定,支持了集成电路、液晶显示器、移动通讯、计算机及网络产品和数字电视五大产业链相关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带动了相关产业发

8、展。采标产品迅速增长,“十一五”期间,共有635个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其中建材、石油、化工、电子、冶金、机械和轻工等484个产品取得了国家标准委颁发的采标产品标志证书。截至“十一五”末,全市采标产品数已累计达成3323个,采标产品标志证书的产品累计达成1025个。组织开展了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国家级“标准化良好行为公司”试点工作,7家试点公司通过最高级别的4A级确认,4家试点公司通过3A级确认。服务业标准化领域不断拓展。 推动了运送服务、人才服务、会展服务、旅游业及其配套服务的标准化工作。推动了旅游业相关标准化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宣传推广乡村旅游等业态特色标准。配合医疗制度改

9、革,推动了医疗卫生服务标准化。实行了家政服务、餐饮、洗染、物业服务等居民生活服务业相关地方标准,选择有代表性的公司、服务业集聚区开展服务标准化地方试点。实行了人文景观、城市管理、人才行业服务、养老服务等服务标准化国家试点工作,48家人才服务机构通过了1A-4A的等级评估。积极推动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五级网络体系的标准化建设,全市建成4300个市区县街道行政村服务点。主导编制了服务业组织的标准体系国家标准。组织启动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标准化研究工作,初步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标准体系技术框架。(四)标准支持创新成果转化能力不断提高。标准制定走在全国前列。北京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公司标准、专

10、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数量和质量均居于全国前列。现行有效国家标准23000余项,北京地区各单位参与制修定的国家标准超过50%,行业标准77000余项,北京地区各单位参与制定、修订超过30%。技术标准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大。自主创新成果标准化资助政策发挥作用。从2023到2023年,对符合北京市重点发展的技术标准领域和重点标准方向的590个标准项目给予了资金支持,激励了更多公司参与技术标准创制活动。标准创新试点工作初见成效。经国家标准委批复,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标准创新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中关村标准创制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标准制定数量保持全国领先,园区重点公司共参与制

11、定、修订国际国家、行业、地方标准1669项,其中国际标准68项、国家标准961项、行业标准581项、地方标准59项,国际标准数量同比增长750%,国家标准数量同比增长75.7%。试点公司中涌现出了一批标准创新的典范,天元网络制定了10项国际标准、闪联制定了3项国际标准,TD-LTE-Advanced技术方案正式被ITU列入4G国际标准之一,一大批核心标准从中关村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由公司主导制定的40项标准获得“中国标准创新奉献奖”,占全国获奖标准的13%。涌现了一批以标准为纽带的先进标准联盟,围绕核心技术和标准成立的产业技术联盟达成48个,产生了手机电视标准、OASIS标准等一批先进联盟标准

12、。示范期间,重点公司承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14家。(五)标准化支撑城市建设管理作用明显增强。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北京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制定了15项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实现了原材料的种养殖、生产加工、包装贮运、物流配送、标记标注、检查检测和追溯等各个环节标准规范的全覆盖,并强化了对食品及相关产品公司标准的复核,标准的有效性得到明显提高。建立了工程技术标准体系。在施工许可、施工设计文献审查、质量监督和工程验收备案等环节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使得一大批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标准应用于首都建筑,造就了“鸟巢”、“水立方”等一系列现代建筑精品。建筑抗震设计与加固、旧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

13、工程管线综合规划标准相继发布,标准工程设计、规划标准正式纳入全市统一管理。推动了商业服务领域标准的应用实行。开展了对北京市商业服务业公共场合英语标记的规范工作。推出了商品交易市场设立与管理规范,实行绿色市场标准,推出了15家绿色批发、零售市场。按照地方标准进行了200多家规范化社区菜市场改造,扶持便民菜店300多家,改善了菜市场的硬件设施。实行了一批“绿色北京”相关标准。制定、修订了涉及公共机构节能、建筑节能、太阳能、生物质等新能源运用、取水定额、节水、污染物排放与控制等方面的47项相关地方标准,完毕了水污染排放标准的评估以及10个重点行业VOC排放标准执行情况的分析研究,有力促进了VOC排放

14、标准的推行。在奥运花卉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主栽花卉标准。出台了再生水灌溉城市绿地、古树名木的养护、精品公园评估等标准。制定了生态公益林经营类型划分规程、水土保持林建设技术规程、森林资源资产价值评估技术规范等标准。形成了城市安全运营标准体系。颁布了图像信息管理系统的技术标准,规范整合了全市图像采集资源,形成了公共安全快速处置突发事件的城市图像监控网,实现了道路图像信息的统一管理。通过贯彻公共场合安全等一系列安全管理标准规范,根据重点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建立了分级控制与防范标准。制定了城市交通建设管理标准。制定了道路交通、轨道交通等城市交通管理和建设标准,对全市出租车、公交车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加

15、强了标准化管理。加强了卫生与民政标准化工作。应对甲型H1N1流感工作,制定了应急物资标准应急预案。发布了2项医疗机构建设与管理的技术规定,制定了血液管理信息指标代码与数据结构地方标准。开展了社会福利服务标准化专题研究,编制了养老服务机构相关等近10项地方标准和国家标准。推动了体育场馆服务标准化。开展了30个体育场馆的体育服务认证工作,统一了体育服务标准,规范了体育服务行为,促进了奥运运动场馆向公众开放服务水平的提高。(六)有效保障了重大活动的成功举办。围绕2023年北京奥运会,建立了涉及食品安全、公共安全、公共卫生、环境保护、交通管理、能源管理、基础设施、商业服务、体育、信息化、图形符号、通信

16、及旅游等13个类别4826项标准的北京奥运标准体系,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得到了中央奥运工作领导小组的充足肯定。围绕2023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制定并实行了一批地方标准,一批奥运标准成果在庆祝活动保障工作中广泛使用,有力支撑了庆祝活动的安全和各项组织管理工作。二、“十二五”发展环境“十二五”时期,北京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在发展水平实现跨越之后,面临新的发展环境和规定,全面实行“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规定把以人为本、科技创新、生态文明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产业结构亟需优化、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建设管理压力凸显

17、、城乡区域发展失衡、社会管理亟待加强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首都发展的新形势、新特性对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规定,实行标准化战略,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各领域的精细化、规范化和数字化,是首都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竞争力的深层需要,也是破解首都发展诸多难题的现实规定。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以及经济竞争力的提高需要标准化来推动。科技成果只有制定成技术标准,才干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才干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才干得到提高和实现跨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可连续发展能力的提高需要标准化来支撑。制定实行有助于节约资源和能源的产品标准和管理标准,将从制度上保证淘汰资源消耗型和环境污染型产业,提高资源运用率,促进产业结

18、构调整;制定和实行环境质量标准和环境管理标准,将从制度上保证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城市建设管理中面临的突出问题需要标准化手段来化解。标准是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营维护的重要依据,制定并实行统一标准,才干切实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为城市空间格局的优化调整奠定基础,为缓解人口过度集聚和交通拥堵的压力发明条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效实现需要标准化手段来支持。标准是实现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民政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前提;在公共安全和生产安全等领域,卫生和安全等保障性标准制定发布后,用法律形式强制执行,将对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发挥巨大作用。总之,“十二五”

19、时期北京标准化工作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风险挑战。必须顺应形势,科学把握发展规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全力开创本市标准化工作新局面,支持首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第二部分 总体规定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贯彻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统筹、创新、服务”的标准化发展理念,充足发挥标准化的基础保障、创新推动和技术引领作用,努力增强标准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构建国际协作、央地合力、区域协同的首都标准化发展格局,全面

20、支撑首都经济社会协调、可连续发展。二、指导原则(一)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相结合。继续坚持发挥标准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促进作用;同时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为突出的位置,标准的制定与执行要以体现公众的主线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以标准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和谐。(二)坚持统筹规划与分工协作相结合。不断加强宏观指导和政策导向,做好统筹规划,从全局性、战略性视角推动标准化工作;同时要注重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中介机构以及公司在标准化工作中的多元主体作用,指导各标准化主体各司其责、分工协作、协调配合,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工作体系。(三)坚持全面推动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全面提

21、高各行业、领域的标准化水平;同时着力增强重点领域标准化发展能力,着重推动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有重大影响的产业和领域的标准化工作,重点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都市型现代农业、资源环境、城乡建设与管理、公共安全、民生服务等领域的标准化建设。(四)坚持近期规划与长期发展相结合。编制“十二五”标准化发展规划,不仅要考虑五年期的工作目的和任务;同时还要配合首都标准化发展战略的实行,加强对标准化前沿工作和重大问题的储备研究,谋划标准化工作的长远发展。三、发展目的“十二五”时期全市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目的是:初步形成涵盖范围全面、结构合理、系统科学、符合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定的标准体系,将北京初步建设成为

22、先进标准创制的引领区,城市管理标准化的示范区,高端标准化人才的聚集区,国际标准化活动的活跃区。标准化对首都创新发展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显现。首都创制标准的能力明显增强,融入自有技术的标准数量明显增长,主导或参与制定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数量稳居全国前列,形成一批国际标准和国内先进标准;带动一批先进技术得到产业化实行,标准激励自主创新的作用进一步发挥。标准化对民生改善和政府精细化管理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提高。制定实行一批更加严格的涉及保障民生、健康、安全、环境的标准;形成一批支撑政府精细化管理的先进标准。标准制定与首都经济发展形势相适应,标准化对城市管理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基本满足中国特色世界城

23、市建设需求。标准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引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产业领域形成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核心标准,哺育一大批创制、采用先进标准的优势公司群体和标准联盟;优势主导农产品全面实现标准化生产,创建一批优级标准化基地,标准化工作从农业生产向农产品加工、休闲服务延伸;服务业标准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向现代服务业领域拓展;制定实行标准化战略逐步成为公司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手段。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标准创新引领示范作用进一步提高。与障要共分为序言、指导思想、发展目的、重要任务以及战略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主导产业,哺育一批创制先进标准的公司和标准联盟,推出并实行一批包含

24、自主创新先进技术的中关村标准;形成若干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标准,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公司。标准化工作的基础进一步夯实。形成以首都标准网为核心的标准化支撑服务体系。形成一支即掌握行业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又熟悉标准制定规则的标准化人才队伍。标准化中介服务机构服务能力显著提高。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专业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数量位于全国首位,社会各界的标准化意识普遍增强,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标准化活动的良好氛围。第三部分 重点任务一、促进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充足发挥标准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标准化工作,更加注重产业标准与国际水平的对接,以标准

25、创新促进经济发展质量提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以关键技术突破和标准创制为切入点,积极哺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充足发挥标准化对科技研发的支撑作用,将先进技术转化为标准,形成一批具有高科技含量的自主产权标准。1、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物联网、云计算、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数字电视、极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关键领域开展标准研发,形成一批具有国际领先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技术标准,提高北京信息领域的标准自主创新能力。结合国家重大专项,围绕我市物联网重点应用需求和应用试点工程,积极

26、参与跟进国家物联网标准相关工作,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标准。开展云计算技术标准、服务标准和安全管理标准的研究制定,探索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云计算标准体系。基于IPv6、移动互联网等下一代互联网应用方面的自主创新成果建立标准化体系。开展LTE/4G关键技术的标准创制及产业化,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标准体系。重点开展新一代数字电视传输和信源技术等关键技术和相关标准研究和制定。对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实现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关键技术标准研发突破,通过标准化提高重点工艺技术、研发关键设备,推动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技术和关键装备的产业化。2、生物医药。加强新型疫苗、诊断试剂、抗体药物

27、等领域的标准研发和创制,建设符合国家GMP标准的原料车间和制剂车间。积极推动实验动物质量相关产品等方面的标准化工作,进一步完善“啮齿类实验动物病理诊断”标准,开展大型实验动物微生物、寄生虫、遗传、营养、环境控制标准体系研究;积极推动科学研究过程中实验动物福利规范标准化工作。3、高端装备制造。开展高档、专用数控装备,大型、高性能工程施工基础设备,高速铁路建设作业设备,中低速磁浮列车等领域的标准研发。大力推动绿色印刷、数控机床、集成电路专用装备、电站设备、自控系统等首都优势行业技术标准制定与推广应用。4、新能源。开展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高效太阳能产品、风电设备、生物质能和浅层地能、核能发电、沼

28、气运用、储能系统等领域从设备制造到应用的相关标准研发和创制。5、新材料。开展电子信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环境材料和新能源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建筑行业及建材用新材料等方面的标准研究及制定。加强纳米材料绿色印刷制版产业技术和以光电子和光伏材料为主的电子信息材料技术的标准创制和产业化推广应用。6、新能源汽车。开展纯电动轿车、环卫车、客车电驱动系统标准,整车匹配及集成标准,电动汽车安全相关标准,高压电力系统安全技术和抗电磁干扰标准,高性能锂离子动力电池标准,充电机、充电站、充电桩、相关通讯接口等关键技术标准研究及制定,加强标准实行。7、节能环保。支持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标准的研究,重点

29、开展绿色照明(LED)、建筑节能、节油及石油替代、节能动力设备、节能减排改造等方面的标准制定工作,进一步开展能效评估标准研究。8、航空航天。开展发动机、系统控制等航空航天核心技术的相关标准研发,推广民用航天相关产品以及运营服务等相关标准的应用,促进民用航天产业规模化发展。建立空间科学与应用标准体系、进行空间站重要技术标准和未来国际合作等方面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大力开展空间物理、空间天文、微重力、探月工程、空间生命科学、航天医学等相关标准研究。大力开展遥感卫星平台标准、传感仪器标准、测绘标准以及遥感应用的研制,推动面向应用需求的卫星遥感产业的发展。(二)推动现代服务业标准创新。扩大服务业标准化的覆

30、盖面,加强标准对服务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力度。围绕拓展提高城市服务功能,加强标准研制,提高服务标准的市场适应性。在现代服务业中选择重点领域进行创新性标准化工作,构建现代服务标准体系,推动服务业精细化管理,支持“北京服务”品牌打造,驱动产业创新,规范产业健康有序发展。1、金融服务。开展金融服务、监管、信用、安全、收费、金融人才分类等方面的标准研究及创制。2、文化创意产业。鼓励文化艺术、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影视节目制作和交易、动漫和网络游戏研发制作、广告会展、古玩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文化旅游、体育休闲等领域开展标准创新和创制,推动建立动漫、网络游戏等产品的市场准入体系,支持完善和实行地面(移动)数字

31、电视、IPTV、手机电视等新媒体标准,规范文化创意产业健康、有序发展。3、会展服务。开展会展场馆设施、会展环境、会展服务规范等标准研究及制定,促进会展服务环境优化和服务能力提高。4、流通服务。重点开展冷链物流、医药物流、物流运送、邮政(含快递)物流、应急物流等领域的标准研制。大力推动物流作业、信息、管理、服务、安全等运作环节和设备设施等方面标准化工作,使流通服务各个环节有标准可依。探索建立并实行大宗物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标准、第四方专业物流平台标准,探索建立并推广电子口岸(智能通关)等标准,在RFID、传感器、IPV6等标准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并推广仓储物流标准。以标准化促进制造公司与物流公司联动

32、和物流区域合作。5、电子商务。开展网上商城服务规范、电子交易、结算体系、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信用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标准研究及创制。6、旅游服务。推动旅游服务规范、旅游设施、旅游标记、旅游吸引物等标准制定与推广,加快旅游公共服务领域的标准制定,推动形成区域统一的旅游服务标准。7、科技服务。开展科技评估、技术经纪、专利代理、征询、设计、广告、会计、律师等中介服务行业的服务规范、人才评价等方面的标准研究及创制,促进科技服务行业规范发展。8、服务外包。推动本市服务外包示范区标准化建设,研究制定软件、生物、商务等外包服务量化考评标准,引导外包服务示范区规范发展。(三)拓展农业标准化领域。大力推动农业标准化

33、生产,拓展农业标准化领域。支持农业与服务业相结合的旅游观光休闲农业健康发展,促进产业延伸与融合,打造农业高端产业。建立都市型现代农业标准体系,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推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1、都市型现代农业。重点开展籽种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花卉、园林绿化等方面的地方标准研究和制定,建立都市农业标准体系。研究休闲农业标准化需求,运用标准化推动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的发展进程,强化科研成果与服务在休闲观光农业方面的标准化应用。做好休闲农业标准化试点工作。2、农业生态。加强生态涵养、水土保持、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污染控制、科技手段解决生活污水和垃圾、促进生态保护、可再

34、生能源应用等各种技术、措施的标准化支撑工作。组织研究田间节水技术、污染治理、新一代肥料农药施控技术、有害生物综合防治、重大动植物疫病监控及防疫技术,水产养殖生态环境监控和修复技术、生物能源综合运用等关键技术的标准化工作,加强配套的标准化体系建设。3、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制定农业标准化基地等级划分与评估标准,开展北京市农业标准化基地分级评价,编制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指南,加强各领域标准的贯彻实行,提高各项标准对农业生产的技术指导。建立长效发展和提高机制,不断提高农业标准化基地管理水平。建立生态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探索农业科普基地的标准化建设工作。4、农村标准化信息基础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业地方标准信

35、息服务平台,实现与各级农业行业主管部门门户网站和优势产业等相关信息服务平台的对接,为全市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公司提供标准化信息服务。二、关注民生,支持城乡社会服务改善顺应广大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抓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标准化工作,运用标准化手段解决群众关切,强化标准在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支撑作用,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有效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一)加快社区建设服务标准化。1、服务站建设。建立统一的形象标记、项目设立、运营流程、服务规范和资源调配标准;制定符合工作实际、操作性强的服务基础标准、服务提供标准以及服务保障标准,构建标准化的服务站工作体制,建立标准化的服务

36、站业务运作模式和项目管理体系。加强基层警务、社区矫正等设施标准化建设。加快推动社区规范化建设试点,采用试点先行、点面结合的方法,逐步加强标准化工作对社区服务的支撑作用,各社区服务站服务标准实现全覆盖。2、信息网络。进一步建立街道社区互动机制,建立运用信息网络办理业务的标准化机制,形成稳定的标准体制结构。深化网络化、精细化管理,推动街道服务标准化、便利化。3、社区服务。加快社区服务标准的研究和推动,制定社区社会保障、社区社会救助、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社区文化教育体育、社区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社区安全、社区环境美化、社区便利服务和其他服务等标准。制定物业、家政服务规范和等级评估等标准。(二)提高劳

37、动就业与社会保障标准化水平。根据实行积极就业政策的规定,优先制定就业信息、就业培训服务等一批促进就业的服务标准。加快制定人力资源市场和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相关工作标准,逐步建立人力资源服务标准体系,推行劳动力就业、人才流动一站式服务标准化,提高岗位的对接能力。推动标准化人才队伍的能力评价,促进人才的合理使用。制定一批协调劳动关系的标准,制定劳动人事调解仲裁标准。规范公务员标准化管理,完善人才服务地方标准。以标准手段重点推动各类社会保障制度的整合衔接。制定社会保险基础标准,为促进社会保险工作的交流和完善建立统一平台。制定廉租住房、经济合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的标准规范。研

38、究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管理标准。(三)推动社会公共服务标准化。1、公共文化。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标准化建设。研究制定数字文化资源共享与传播标准,促进北京优秀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和网络共享。通过标准整合广播电视、信息网络等传播渠道,促进首都文化的宣传和推广保障文化交流秩序。2、公共教育。加强标准化教育,将标准化教程引入大学课堂,多形式哺育高端标准化人才。支持高校承担重大标准研究和制定项目。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逐步缩小校际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3、医疗卫生。实行居民健康标准工程,构建市民健康标准体系。推行医疗服务标准化,逐步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医疗服务标准体系。重点加强医院服务

39、流程标准化和社区卫生服务标准化。加快推动首都医疗机构公共医疗信息和管理服务的标准化,实现医疗信息电子化,建立电子病历标准,推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在全市范围内的应用。研究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标准体系及重大传染病防控标准体系。开展卫生标准实行情况的评价试点,抓好医疗卫生标准的制定。4、体育事业。研究奥运功能区标准化发展战略。推动体育竞赛表演、培训、中介、体育休闲、彩票、社区体育等方面的标准化工作,加快体育场馆公共安全、体育场馆等级划分、体育场合开放条件以及体育基础术语、信息符号等方面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建立健全体育服务标准体系,规范和引领体育服务行业的管理和发展。推动体育场馆公共安全、体育场地使用

40、规定及检查方法等相关标准的建设,为全市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5、社会福利。开展社会福利机构的基本规范、监督评价、分类管理等方面的标准研究,重点完毕儿童福利机构、养老服务机构、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管理及评价等相关标准制定、修订工作。开展残疾人、困难群众、孤儿、老年人保障服务及救灾救济等相关标准的研究,制定社区养老、居家养老、“老年公寓”等相关标准。研究制定残疾人特殊需求服务、技术和产品的相关标准,重点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辅助器具技术和服务、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无障碍方面的标准化研究及制定工作。三、强化管理,保障城市运营安全高效强化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标准化,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基础设施、

41、公共交通、信息化、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等领域的标准研制和实行,为推动城市功能配置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衔接,促进城市管理运营更加安全高效、精细智能提供技术保障。(一)强化资源环境领域标准化通过环保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支撑环保法律法规的技术规定,为环境管理提供切实有效的技术手段;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污染治理减排,推动环保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体现绿色北京和宜居城市的规定,谋求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格局。1、节能减排。大力开展低碳相关标准体系、碳减排指标交易标准等项目研究。建设符合国际化大都市规定的高效能源运用标准体系。研究制定北京市公司产值综合能耗限额、单位产品能耗限额等标准。大力开展重点行业的产品

42、设备能效标准、评价方法标准的研制及推广应用。积极推行能效标记制度,为北京市推动能效对标及领跑者制度提供技术支撑,加强对公司节能降耗的引导,促进能源的高效运用。加强节能监测与评估标准的实行。研究实行供热计量产品、供热设计施工安装、运营标准。加强城市能源供应相关的设施设备、工程设计施工、管理运营等方面标准化。大力推行太阳能、热泵、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运用标准。开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运用技术、防污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及废物运用技术、生态工业园资源循环高效运用等方面标准研究和制定,建立首都循环经济标准体系。 2、污染排放物控制。针对本市污染物排放特性和环境管理的特殊规定

43、,进一步完善北京市地方环保标准体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污染治理减排。规范排放标准实行程序,开展标准执行情况评估。到2023年使本市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达成国际先进水平。制定燃气电厂、施工扬尘、防水卷材等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和规范,修订建材行业工业炉窖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修订非道路用柴油机排放标准,制定第五阶段车用油品标准以及有关检测方法、技术规程。推动建立统一的区域大气环境保护标准。开展关于各种有机溶剂使用装置和室外涂料产品中VOCs排放标准以及生物质能源生产装置排放标准的调查研究,逐步规范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的实行。制定公共污水解决厂排放标准和污水解决厂污泥控制标准,修订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44、,研究采用国家标准中的特别限值或者补充制定北京市水污染排放标准。完善垃圾分类准则、分类方法、分类评价、机械分类规范等方面标准,提高垃圾分类专业化水平;建立对工业垃圾、餐厨垃圾、电子废弃物、废旧轮胎、塑料等垃圾回收解决及资源化运用的技术标准体系。制定生活垃圾填埋场恶臭控制标准和规范。制定污染场地环境风险评价、修复验收、污染土壤填埋等相关环保标准规范。研究、制定移动通信、核技术运用和电磁辐射项目有关环境评价、监测、验收技术规范以及辐射源豁免及放射性废物清洁解控技术规范等辐射安全环境保护标准。3、水资源运用。研究制定供水安全关键技术标准,综合节水技术及设备关键技术标准,污水深度解决和再生水回用关键技

45、术标准,合理用水及水平衡标准,节水评价标准,用水定额、施工降水标准,排水管网、雨水集蓄、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评估,河道分级管理等标准,完善水资源运用标准体系。实行严格的行业取水定额标准和用水器具、设备设施的节水规范。推动城市循环水综合运用标准建设。研究制定农村节约用水标准,规范农业节水灌溉、再生水灌溉。4、土地资源运用。构建科学合理的土地资源开发运用标准体系。重点研究土地资源循环运用关键技术标准,土地资源节约、集约运用关键技术标准,土地规划、开发整理、复垦标准,退化与废弃土地资源的生态修复关键技术与安全再运用关键技术标准,耕地和基本农田质量建设和管理标准。加强国土资源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积极开展

46、土地资源调查、规划、开发整理、矿产资源综合开发运用、地质灾害防治等技术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修订工作,重点开展土地开发复垦技术、地籍管理、土地整理储备、矿产资源管理、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建设和评价等相关领域的标准研究、制定和实行工作。5、生态建设。进一步深化园林绿化等领域相关标准的制定,重点开展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湿地植被恢复、森林碳汇、有机果品、生物质能源林、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运用和园林绿化文化创意等领域的标准研究、制定及实行工作。构建较为完备的园林绿化标准化体系,全面提高北京市园林绿化标准化工作水平。加强城市绿化建设中规划、养护、保养等基础性标准研制,加大园林绿化标准的宣贯实行力度,制定科学的园林绿化测评标准,提高宜居城市绿化养护管理技术水平。推动郊区生态修复、生态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相关标准的建设,规范评价指标体系,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提高。(二)推动城乡建设管理标准化。结合北京市城乡建设与管理发展中面临的关键问题,针对城乡一体化、城市建筑及基础设施、城市交通、信息化建设等领域进行标准的研究和实行推广,加强标准化在城市建设中的技术支撑作用,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解决城市建设出现的新问题提供支撑。1、村镇建设。开展村镇规划标准的编制,重点研究制定农村民居建筑、农村产业节约集约、农村公路建设与管护、信息网络建设、农村供水、农村新能源、农村住宅节能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