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控制度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公司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率,保护财产安全,实现经营方针和目的的有效的工具和手段。内部控制制度在经济发达国家的公司中已被广泛采用,并日趋完善,在公司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大目的以后,公司的集团化、国际化进程逐步加快,由此在客观上显示出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目前,我国正把建立现代公司制度列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而现代公司的重要涵义就是对公司实行科学化管理。为此,公司实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能有助于达成外延的扩大生产和提高效益的目的。所以建立和实行内部控制制度,应成为我国公司界的
2、共识。公司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公司内部和外部两大因素的制约。如何提高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公司内部控制的求解程序在哪里,如何完善公司内部控制的机制与制度,这些都是理论工作者和业界人士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也是本文当下探讨的任务。一 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论发展内部控制概念的演变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40年代以前;40年代末至70年代;80年代至90年代;90年代以后。 (一) 40年代以前 在上世纪40年代前,人们习惯用内部牵制这一概念。根据柯氏会计辞典的解释,内部牵制是指:“以提供有效的组织和经营,并防止错误和其他非法业务发生的业务流程设计。其重要特点是以任何个人或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项或一部分业务权
3、力的方式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每项业务通过正常发挥其他个人或部门的功能进行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设计有效的内部牵制以便使各项业务能完整对的地通过规定的解决程序,而在这规定的解决程序中,内部牵制机能永远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一般来说,内部牵制机能的执行大体可分为以下四类:实物牵制。例如把保险柜的钥匙交给二个以上的工作人员持有,非同时使用这二把以上的钥匙,保险柜就打不开。机械牵制。例如保险柜的大门若非按对的程序操作就打不开。体制牵制。采用双重控制防止错误和舞弊的发生。簿记牵制。定期将明细账与总账进行核对。 内部牵制是基于以下两个基本设想:两个或以上的人或部门无意识地犯同样错误的机会是很小的;
4、两个或以上的人或部门故意识地合作舞弊的也许性大大低于单独一个人或部门舞弊的也许性。实践证明这些设想是合理的,内部牵制机制的确有效地减少了错误和舞弊行为,因此在现代内部控制理论中,内部牵制仍占有重要的地位,成为有关组织机构控制、职务分离控制的基础。 (二)40年代末至70年代 194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在内部控制,一种协调制度要素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报告中,对内部控制初次作了权威性定义:“内部控制涉及组织机构的设计和公司内部采用的所有互相协调的方法和措施。这些方法和措施都用于保护公司的财产,检查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公司坚持执行既定的管理政策。”
5、此范围广泛的定义及其相应的解释,当时被普遍认为是对结识内部控制这一概念的重大奉献,由于在此之前内部控制概念从未受到如此的重视。 1958年10月该委员会发布的审计程序公告第29号对内部控制定义重新进行表述,将内部控制划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内部会计控制涉及组织规划的所有方法和程序,这些方法和程序与财产安全和财物记录可靠性有直接的联系。这个控制涉及授权与批准制度、从事财务记录和审核与从事经营或财产保管职务分离的控制、财产的实物控制和内部审计。 内部管理控制涉及组织规划的所有方法和程序,这些方法和程序重要与经营效率和贯彻管理方针有关,通常只与财务记录有间接关系。这些控制一般涉及记录分析、时动研究
6、即工作节奏研究、业绩报告、员工培训计划和质量控制。 (三)80年代至90年代 80年代以后,西方会计审计界研究的重点逐步从一般涵义向具体内容深化。198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SAS 55),从1990年1月起取代1972年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1号。该公告初次以“内部控制结构”代替“内部控制”,指出“公司的内部控制结构涉及为提供取得公司特定目的的合理保证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 内部控制结构具体涉及三个要素,它们是:控制环境、会计制度、控制程序。 1、控制环境,反映董事会、管理者、业主和其别人员对控制的态度和行为。具体涉及:管理哲学和经营作风、组织机构、董事会及审计委
7、员会的职能、人事政策和程序、拟定职权和责任的方法、管理者监控和检查工作时所用的控制方法,涉及经营计划、预算、预测、利润计划、责任会计和内部审计等。 2、会计系统,规定各项经济业务的确认、归集、分类、分析、登记和编报方法。一个有效的会计系统涉及以下内容:鉴定和登记一切合法的经济业务;对各项经济业务适当进行分类,作为编制报表的依据;计量经济业务的价值以使其货币价值能在财务报表中记录;拟定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以保证它记录在适当的会计期间;在财务报表中恰本地表述经济业务及有关的揭示内容。 3、控制程序,指管理当局制定的政策和程序,以保证达成一定的目的。它涉及:经济业务和活动的批准权;明确各员工的职责分
8、工;充足的凭证、账单设立和记录;资产和记录的接触控制;业务的独立审核等。上述内部控制结构的内容正式将控制环境纳入内部控制范畴。刚开始人们只是将控制环境作为内部控制的外部因素来看待,但渐渐地人们结识到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由公司全体职工,重要是公司的管理者所造就的,是充足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得以建立和运营的基础及保证,因而是在公司的控制范围内的。二是不再区分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而统一以要素表述内部控制,这是由于西方学术界在对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进行研究时,逐步发现这两者往往是不可分割的,是互相关系的。 (四)90年代以后 进入90年代后,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92年
9、,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由美国会计学会、注册会计师协会、国际内部审计人员协会、财务经理协会和管理睬计学会等组织参与发起的“组织委员会(COSO)发布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即“COSO报告”,该报告具有广泛的合用性。 1996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审计准则公告第78号(SAS 78),全面接受COSO报告的内容,并从1997年1月起取代1988年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SAS 55)。新准则将内部控制定义为:“由一个公司的董事长、管理层和其别人员实现的过程,旨在为下列目的提供合理保证:1财务报告的可靠性;2经营的效果和效率;3符合合用的法律和法规”。该准则将内部控制划分为
10、五种成份,它们分别是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 1、控制环境,构成一个单位的氛围,影响内部人员控制其它成份的基础。涉及: (1)员工的诚实性和道德观。如是否有商业行为、利益冲突、道德行为标准的行为准则;(2)员工的胜任能力。如雇员是否能胜任质量管理规定; (3)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如董事会是否独立于管理层; (4)管理哲学和经营方式。如管理层对人为操纵的或错误的记录的态度; (5)组织结构。如信息是否到达合适的管理阶层; (6)授予权利和责任的方式。如关键部门的经理的职责是否有充足规定; (7)人力资源政策和实行。如是否有关于雇佣、培训、提高和奖励雇员的政策。 2、风险评
11、估,指管理层辨认并采用相应行动来管理对经营、财务报告、符合性目的有影响的内部或外部风险,涉及风险辨认和风险分析。风险辨认涉及对外部因素(如技术发展、竞争、经济变化)和内部因素(如员工素质、公司活动性质、信息系统解决的特点)进行检查。风险分析涉及估计风险的重大限度、评价风险发生的也许性、考虑如何管理风险等。 3、控制活动,指对所确认的风险采用必要的措施,以保证单位目的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实践中,控制活动形式多样,可将其归结为以下几类: 第一,业绩评价,是指将实际业绩与其他标准,如前期业绩、预算和外部基准尺度进行比较;将不同系列的数据相联系,如经营数据和财务数据,对功能或运营业绩进行评价。这些评
12、价活动对实现公司经营的效果和效率非常有用,但一般与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公允性相关度不高。 第二,信息解决,指保证业务在信息系统中是对的、完全和经授权解决的活动。信息解决控制可分为两类: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一般控制与信息系统设计和管理有关,如保证软件完整的程序、信息解决时间表、系统文献和数据维护等。应用控制与个别数据在信息系统中解决的方式有关,如保证业务对的性和已授权的程序。 第三,实物控制,也称为资产和记录接近控制,这些控制活动涉及实物安全控制、对计算机以及数据资料的接触予以授权、定期盘点以及将控制数据予以对比。实物控制中防止资产被窃的程序与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有关,如在编制财务报告时,管理层仅仅依
13、赖于永续存货记录,则存货的接近控制与审计有关。 第四,职责分离,指将各种功能性职责分离,以防止单独作业的雇员从事或隐藏不正常行为。一般来说,下面的职责应被分开:业务授权(管理功能)、业务执行(保管职能)、业务记录(会计职能)、对业绩的独立检查(监督职能)。抱负状态的职责分离是:没有一个职工负责超过一个的职能。 4、信息与沟通,指为了使职工能执行其职责,公司必须辨认、捕获、交流外部和内部信息。外部信息涉及市场份额、法规规定和客户投诉等信息。内部信息涉及会计制度,即由管理当局建立的记录和报告经济业务和事项,维护资产、负债和业主权益的方法和记录。有效的会计制度应是:(1)涉及可以确认所有有效业务的方
14、法和记录;(2)序时具体记录业务以便于归类,提供财务报告;(3)采用恰当的货币价值来计量业务;(4)拟定业务发生时期以保证业务记录于合理的会计期间,在财务报告中恰当披露业务。 沟通是使员工了解其职责,保持对财务报告的控制。它涉及使员工了解在会计制度中他们的工作如何与别人相联系,如何对上级报告例外情况。沟通的方式有政策手册、财务报告手册、备查簿,以及口头交流或管理示例等。 5、监控,指评价内部控制质量的进程,即对内部控制改革、运营及改善活动予以评价。涉及内部审计和与单位外部人员、团队进行交流。 上述五种成份事实上内容广泛,互相关联。控制环境是其他控制成份的基础;在规划控制活动时,必须对公司也许面
15、临的风险有细致的了解和评估;而风险评估和控制活动必须借助公司内部信息有效的沟通;最后,实行有效的监控以保障内部控制的实行质量。二 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对公司的控制,提成两个方面:外部和内部。外部控制是来自于公司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控制。它要维护的是社会公众、债权人、行业和国家的利益。我国重新修订实行的会计法规定,会计师事务所、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督等部门有权依法“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行监督检查”。这是从会计角度对公司实行的外部控制。内部控制是来自公司管理部门的控制。从公司内部控制的不同视角观测,公司内部控制的具体内容不同。 第一,根据权限特性,分为股权控制和经营管理权控制
16、股权控制,是指公司资产所有者在股权结构中,占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份额,以确立自己的公司所有者地位,从而获得公司经营的主线决策权。经营管理权控制,是指公司所有者通过选择经营者和职能管理者来贯彻其意图、贯彻其目的、维护其利益。 第二,根据控制范围,分为战略控制和经营控制 战略控制是对公司经营范围、经营模式、组织架构、激励制度、重要人事调动和长期投资所进行的具有全局性、长期性特点的控制。经营控制是对公司平常经营行为所进行的控制,其特点是局部性、短期性,如广告宣传,销售渠道建设,品种、价格调整,物流调度,人员调度等。 第三,根据专业特点和职能,分为人事控制、财务控制、会计控制、生产控制等 人事控制是指通
17、过对人员的录用、调动、考评、晋升、培训、解聘、辞退等形式来保证公司目的的实现和利益的维护。财务控制是对公司的财务资源及其运用状态所进行的控制。其内容涉及资本结构控制、债权债务控制、财务风险控制、存货控制、钞票流控制、成本(费用)控制和利润控制,其目的是保证公司经营的安全性、效率性和赚钱性。其手段涉及编制和执行财务预算。 会计控制是对公司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其目的是保证公司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我国现行会计法对公司会计信息系统的负责人及其责任、会计人员从业资格、会计流程、会计内容、会计信息质量标准等均作了明确规定,它是公司实行内部会计控制的法律依据。 生产控制是对公司产品制造过程的控制。其目的是保
18、证公司生产部门准时按质按量地加工出合格产品,并保证生产的均衡性和配套性。其内容有生产工艺和流程安排、投产批量决策、人员、设备、物资调度等。 材料采购控制是对公司供应环节员工行为与物流的控制。其目的是保证生产原料的质量、数量和时效,减少采购成本。 营销控制是对公司销售环节员工行为与物流的控制。其目的是保证提供客户所需的公司产品,扩大市场份额,获取营业利润。其内容涉及客户资源控制、销售渠道控制。 质量控制亦称全面质量控制,是从公司产品的研制开发设计环节开始,通过对产品设计、工艺设计、设备安排、人员培训、原材料供应、制造加工和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质量防止与检查,来保证公司产品(服务)的质量。 第四,根据
19、控制进程和时序,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事前控制的内容涉及成本企划、标准制定、预算编制和规章制度的制定与颁布。事中控制的内容有偏差揭示、差异分析和采用措施。事后控制则侧重于分析因素,考核评价,贯彻奖惩,并为管理当局提供制定未来计划标准的依据。 第五,根据控制程序,分为集权控制和分权控制 集权控制亦称直接控制,其特性是高层主管接触下级的层次多(甚至到最基层),听取报告的内容细,亲自到下面(甚至现场)检查并指导工作的频率高,有的事情甚至亲力亲为。分权控制亦称间接控制,其特性是高层主管逐级向下授权,只接触直接下级,听取报告的内容粗,亲自到基层检查指导工作的频率低。 第六,根据控制力度,分为
20、结果控制和过程控制 结果控制是只对工作的结果进行控制,以最终结果作为考核评价的依据。各种形式的内部承包经营责任制,是结果控制的体现。过程控制比结果控制更为进一步、具体,不仅要对工作结果进行监控,并且要对产生结果的整个过程进行控制。如全面质量管理和我国重新修订的会计法均体现出了过程控制的思想。 第七,根据控制者态度,分为积极控制和悲观控制 积极控制是“防患于未然”的控制,在事态的发展尚未脱离预设范围时就采用各种措施去限制其相关因素,以保证其结果符合人们的预期。悲观控制是“亡羊补牢”的控制,当事态发展偏差超过了预设范围,对公司形成了实际损害,才采用各种应对措施去影响和控制之,以求避免未来再产生类似
21、的损害。 第八,根据控制力来源,分为借力控制和自力控制 借力控制是指公司故意识地借助外部力量来规范公司自身的行为和管理。新修订的会计法,为我国公司加强内部控制提供了最佳的可借之力。自力控制是指公司管理当局根据实现公司目的的需要而对自身行为与过程所施加的控制。 第九,根据控制对象,分为行为控制与事务控制 行为控制是对“人”的控制。事务控制是对“事”的控制,它是对工作及工作对象所进行的控制。 第十,根据控制层次,分为制度控制和观念控制 制度控制亦称法规控制,它运用各项法规和制度来对控制对象施控,具有强制性特性。观念控制是运用公司的价值观和管理理念来进行的控制,具有诱导性和求同性特性。三 内部控制应
22、解决好的关系(一)对的解决公司内部控制与内部会计监督的关系 最新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这里的内部会计监督事实上就是内部会计控制。从狭义上来看,公司内部控制实质上也就是公司内部会计控制。按照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风险的解释,内部控制是管理当局为了保证以有序和有效方式实现管理目的,涉及遵循管理制度、保护资产的安全、防范和发现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记录的准确和完整、及时编制可信的财务信息而制定的管理政策和控制程序。从这个定义所涵盖的内容也可以看出,这里的内部控制与我们所理解的内部会计控制或内部会计监督的涵义不谋而合。 (二)对的解决公司内部
23、控制制度与会计道德自律的关系 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与会计道德自律两者之间评价规定、标准不同。内部控制制度规定的是“必须”、“硬性的”规定,客观上规范着会计人员及其他当事人的工作行为,会计道德自律规定是“应当”、“软性的”约束,是靠理念、习惯、传统和教育的力量来维系的。但要使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得以贯彻,还必须依靠会计道德自律的力量。执行制度的是人不是物,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贯彻好坏与否,重要的还取决于会计道德自律水准的高低。从这个意义上讲,会计道德是执行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保证。 (三)对的解决传统内部控制方式与新型内部控制方式的关系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会计中的广泛应用,会计技术手段全面更新,使得公
24、司内部会计控制的准确性、效率性达成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些传统的核对、计算、存储等内部会计控制方式都被计算机这个新型内部控制方式轻而易举地替代。但任何先进手段都是被人所指挥、所掌握,一些传统的公司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如职务分离控制、业务程序控制等仍有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仍将有效地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在采用新型内部控制手段时,要结合坚持传统有效的内部控制方式。否则,已经出现的多起运用高新技术和电脑舞弊犯罪之类的活动还会继续在我们身边发生。(四)对的解决公司内部控制效果与控制成本的关系 公司内部控制效果与成本应当是正相关的,但也并非绝对。如按职务分离控制规定,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
25、、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互相分离、互相制约;业务程序控制规定每项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从发生到终结都要按照事先规定的授权执行记录复核等互相牵制的程序进行办理,特别是执行、记录、复核不得由一人包办等等。所有这些控制效果,是建立在一定的内部控制人员成本和其它相应成本基础之上的。但也并不是内控人员愈多,花费成本愈大,效果就愈佳,关键在于内控人员职责要明确,权限要清楚并要尽责尽力。要在实践中逐步探寻一个内控效果与内控成本的合理结构比例,同时借助于公司“外控”(外部审计和外部其它控制手段)的压力与动力支持,既取得良好的内控效果,又能尽也许地节约内控所花费的成本。(五)对的解决公司内
26、部控制层次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公司内部控制人员、层次增长一成,从理论上讲,公司内部经济舞弊犯罪的也许性就减少一成,内控效果就会好一些。公司内部控制通过决策、授权、执行、审批、报账、记账、出纳、审核、复核、稽核等等一系列层次(或人员),只要这些内控层次(或人员)守土有责,经济舞弊犯罪活动若想摆脱这一层层内控机制的监控,决非易事。在实际工作中,不能仅仅过于追求公司内部控制的层次形式,企图以增长层次的“人海战术”来获得较好的内控效果,结果也许因此贻误“战机”,得不偿失。而须以高效、有用为出发点,合理设立内控层次(或人员),明确各个层次的职责权限,强化各相应层次的责任心,提高公司内部控制的有用性和效率性
27、。四 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内部控制制度作为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在公司管理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实行情况,是公司生产经营成败的关键。如何结合我国公司实际,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内部控制制度,已成为规范我国公司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当务之急。内部管理控制是公司高效运营和发展的基础。国有公司不景气,除外部环境因素外,内部管理控制也存在很多问题,重要表现在组织结构、高层决策、管理控制制度三个层次上。一是国企内部组织结构设立普遍存在机构重叠、权责不清、功能交叉、互相扯皮,官僚主义严重等问题,很多公司在组织功能上患了政府病。二是国企普遍存在高层决策体
28、制不清楚问题,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或是独裁决策,缺少监督,容易发生失误;或是议会式争吵,议而不决,决策效率低下。三是国企管理控制体制存在很多漏洞,使国企竞争不强,效率不高。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国企战略管理、预算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与国际中档水平公司相比差距都很大。其一,不少公司还不知道公司战略的价值,甚至不知道如何制定一个公司的战略。其经营者认为发展战略没有用,把战略误认为是预测、标语。国企发展战略的模糊不清,必然会导致乱投资、乱上项目,乱向不熟悉的领域发展,以致某些公司因战略失败而破产。其二,国企忽视预算管理,预算管理作为发展战略规划的年度实行计划,是年度资源配置的细化,也是公司高层管理的
29、重要杠杆和考核依据。假如预算管理达不到比较高的水平,公司的精细化管理无从谈起。其三,很多国企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上也属弱项,人员选拔、培训、任用,员工职业发展计划、考核、激励、轮换、淘汰等环节,缺少规范的制度和操做流程,这使得市场交易中最有效的资源人力资源不能有效地开发和运用。 此外,国企在过程控制、资金控制、投资控制、公司内部审计稽核控制等方面,也相称落后,致使某些国有公司乱投资、乱担保、乱设小金库、乱代开信用证等做法长期不能有效地遏止。国企控制制度方面的混乱,已使国企付出沉痛的代价,这也说明国有公司内部管理控制制度的完善是多么紧迫。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富才认为抓住了公司内部管理
30、控制这一牛鼻子,就等于掌握了公司发展的命脉,所有的公司领头人都深知此道理。马富才总经理谈起这个问题,颇为感慨:“公司内部管理是公司生存发展的重要环节,集中财务管理和集中资金管理的明显效益目前在我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生产经营中充足体现出来。取消多级法人,高度集中财务账务和资金,减少流动资金占用,使去年我们还银行贷款700多亿。2023年我们生产经营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年实现销售收入4039亿元;完毕利税1010亿元,同比增长1.05倍;实现利润600亿元,同比增长2.4倍。” 谈到中油集团公司的内部管理控制,马富才总经理如数家珍:“九五”期间,中油集团公司及所属公司按照科学管理的规定,加快“
31、转轨变型”,努力改变以生产为中心、单纯追求产量、靠堆工作量求发展的管理模式,开始走上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的发展轨道。几年来,围绕资产保值增值和效益最大化目的,不断探索和完善集团内部资产经营责任制及相应的考核指标体系,调动了公司加强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和积极性,大力推广邯钢经验,实行目的成本管理,精打细算,控潜增效,严格控制各项成本费用开支;树立“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成本”的思想,严把项目投资关,在内外部环境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大部分公司基本做到了投资不增、成本不升、生产连续发展,初步实现了良性循环。严格清理银行账户,建立公司内部结算中心,实行货币资金集中管理;大力清理和回收对外投资及各种拖欠,
32、严格控制对外担保,整顿会计秩序;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严格控制各项支出,大幅度提高了资金的运营效益。同时,我们还以五大特困公司为重点,大打扭亏脱困攻坚战,基本实现了国务院提出的国有公司三年扭亏脱困目的。通过加强公司管理,中油集团公司整体经济运营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五年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4796亿元,比“八五”增长10235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04亿元,比“八五”增长1026亿元;上缴国家税费(不含所得税)1511.5亿元,比“八五”增长987.5亿元。同时,职工收入也有明显增长。 对于“十五”期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公司内部管理上的措施,马富才总经理很有信心。他认为,目前劳动生产率不高,
33、有些公司管理粗放,亏损或潜亏比较严重。针对此情况,“十五”期间在公司内部管理的发展目的是:到2023年,集团公司赚钱能力进一步增强。中油股份投资资本回报率继续保持在10以上;存续部分实现整体扭亏为盈。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控制,增强战略管理意识;切实加强投资决策管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市场管理、物资管理、质量管理、审计监督管理。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大力推广现代化管理手段。通过中油集团的事例,不难看出内部控制对公司发展的重要影响。而同时,有效的内部控制不仅能使公司的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更能防范和发现公司内部和外部的欺诈行为。在已发现的绝大多数以虚假的会计信息为手段的欺诈事件中,薄弱的内部控
34、制是重要因素之一。众所周知,当今公司是所有者、经营者、政府、债权人以及消费者和公众之间一组契约的集合点,在这一契约中,客观公正的会计资料有着纽带和桥梁作用。但现实工作中,一些单位负责人为了达成转移国家资产、偷逃税收、粉饰业绩、谋取私利或小团队利益等非法目的,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违法办理睬计事项,加之自身利益的驱动,会计人员总是选择有助于公司的会计方法,甚至采用欺诈性手段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致使会计资料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证,给广大信息使用者对的决策导致了严重影响。五 内部控制制度亟待“创新”在市场竞争日趋剧烈的情况下,公司一般来说面临着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如何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二是如何
35、协调内部资源的有效运用。由于公司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是建立在内部协调性的基础之上,因此,加强公司内部控制,是公司最基础性的工作,也是公司可以生存和发展的保证。然而,目前我国许多公司的内部控制还相称脆弱,重要体现为:客观环境的局限性、投资者风险意识淡薄、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缺少结识、公司内部缺少制衡机制、对管理系统缺少控制力等等。这就规定公司内部控制必须有所创新和发展。(一)公司内部控制的观念创新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公司内部控制存在很多缺陷,许多公司对内部控制的结识还局限在内部牵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或内部控制结构阶段,甚至有些公司认为内部控制就是俗称的内部监督,这种结识与现代公司的规定显得格格不入
3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做到公司内部控制的观念创新,关键是要把公司的财务监控作为切入点,建立和完善公司的效益监控体系,以公司最终经营成果作为内部控制的依据,从内部控制的行为主体入手。1、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人是观念创新的主线和灵魂,公司制定经营目的,设立核算机制,都必须依靠人的发明性工作。我国传统文化是儒家文化,以人为本是儒家管理理念最鲜明、最重要的标志。强调以人为本,规定公司内部控制要充足发挥人的作用,依靠提高人的综合素质、道德水准和法规意识,充足发挥控制者和被控制者的积极性、积极性和发明性,从而达成内部控制的最佳效果。内部控制的成败,取决于公司员工的控制意识和行为,而公司领导者的内部控制意识
37、和行为是关键。公司领导者内部控制的随意性往往会限制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整个公司的发展。亚细亚关门、“广东国投”破产,都与领导者不重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有关。反之,公司领导者注重内部控制,注重对公司员工的研究,尊重员工的心理需求,强调沟通和管理交流,便能减少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隔阂,形成强大的公司合力,就能促进整个公司健康、连续、快速发展。2、明确内部控制在现代公司中的重要作用内部控制不是手册、文献和制度的简朴组合,更不等同于内部监督、内部成本控制或资产安全性控制等。从上个世纪30年代“内部控制”一词初次提出到现在,通过60数年的不断发展,内部控制被注入了许多新的内容。按照CO
38、SO报告的定义,“内部控制是由公司的董事会、管理阶层和员工共同实行的,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费的使用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守等目的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保证公司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经济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在现代公司中,其重要作用如下:一是有助于管理层改善经营方式,实现经营目的;二是保护公司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或损害;三是保证业务经营信息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四是保证公司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可见,内部控制既是公司发展的需要,也是公司的一种责任和义务。3、发明积极学习新观念的氛围学习是人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它可认为提高公司竞争力提供重要的智
39、力支持。面对开放的竞争环境,我国公司要想获得立足之地,进而脱颖而出,每个管理者、每个员工都必须不断学习,特别是要向优秀的公司学习,学习他们的创新思维,学习他们的先进管理方法,从而为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行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公司内部控制的制度创新内部控制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公司管理的重要手段。由于内部控制自身是一种动态行为,它在公司中的作用必然受到主观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要充足发挥内部控制在现代公司制度中的作用,就必须不断地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创新,使之不断完善和规范,真正符合公司的实际发展需要。应当说,制度创新是使内部控制制度符合公司实际需要的重要保证,是创新思维的结果,
40、是创新管理的开始,也是现代公司制度建设中最主线的最具革命性和生命力的东西。1、对原有内部控制制度的改革与创新随着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不断更新,原有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具体实行过程中,暴露了一些突出问题,如体系不够完善、内容不够完备、监督不够得力、可操作性不强、滞后性明显等。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要创新,就要结合公司发展实际和建立现代公司制度的规定,充足考虑公司的性质、规模、生产工艺过程、管理模式等内容,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如建立新型的成本、费用控制制度,破除传统的成本、费用与科技创新、市场经济相脱节的弊端,使内部控制制度更规范,更具现实意义。2、因外部环境变化而进行的创新经济环境的变化,国家政
41、策法规的不断完善,规定公司必须从内部控制制度上进行创新,以防止由于环境变化而影响内部控制实行的情况出现。通过定期和不定期调整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有助于对公司各部门实行有效内控,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进行内部制度创新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删去内部控制制度中不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规定的条款;另一方面,根据环境的变化,增长新的内容。(三)内部控制的管理创新对中国公司来讲,管理科学是建立现代公司制度的重要内容。重视和加强公司管理工作,从严治企,实现管理创新,是国有公司适应市场、增强竞争力的迫切规定。从总体上讲,我国公司的管理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很大的差距。如经营观念陈旧、管理基础薄弱、管理水平低下的
42、状况还没有完全改变;财务账目不实、采购和销售环节“暗箱操作”,生产经营过程“跑冒滴漏”等问题仍然相称严重。对此,公司应围绕建立现代公司制度的规定,在加强公司管理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尽快建立适应现代公司内部控制的管理方式。1、管理理念创新管理创新一方面要理念创新,这是其他创新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知识化、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即任用有知识、有责任心、充满热情的人,最大限度地释放人才的能量。但是,随着公司的扩张,管理层次和机构也在膨胀,其结果是组织结构臃肿、管理流程复杂、信息流通不畅、人员冗杂、官僚作风滋生,公司不能对市场变化做出迅速反映。要使决策者和执行者可以快速沟通,公
43、司结构必须趋向扁平。强调管理理念创新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因素:全球化、电子商务、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知识管理、精益公司、服务公司、公司治理结构、领导力和管理变革,等等。2、管理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离不开管理体制创新,有了好的体制,管理创新工作就有了保证。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公司、大学、实验室(或研究所)、私营非学术机构等,有着许多成功的管理经验,这与他们灵活的管理体制是分不开的。在我国,会计部门是公司的内部控制机构,会计人员自然应当回归公司。可以建立一种会计资源社会管理,公司聘用会计的管理体制。应当成立类似于会计行业协会这样的自律性组织,形成全国统一的会计市场,用人单位和会计人员可以进行双向选
44、择,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通过建立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公开、程序透明、规范化运营,避免人为的因素,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出现的问题,防范经营风险。通过建立采购管理系统和销售管理系统,彻底解决“暗箱操作”的问题。在多变的市场中和科技高度发展的环境中,管理体制的好坏将是重要的竞争能力。通过管理体制创新,建立一个符合国际惯例的管理平台,打通一条通向国际市场的捷径,保持公司持久的竞争力,是中国公司必须直面的重要任务。3、管理组织创新管理组织创新重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相对于规模较小的公司而言,可采用“金字塔式”的“直线职能式”的组织机构;二是实行产品多元化战略的公司,可以采用“矩阵式”的组织机构;三是实行“市
45、场链”的组织机构,即把各事业部的财务、采购、销售分离出来,整合成商流推动部、物流推动部、资金流推动部,实行全集团统一营销、采购、结算。有的公司把它称之为“市场链的主流程”。同时,还应当组建市场链的支持流程,保证新产品开发和订单的执行。4、管理方法创新科技的迅猛发展,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给公司管理方法的创新提出了新课题。传统的管理方法是事后管理,即发现问题,再事后补救,这种管理方法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当今信息化社会的大背景下,要运用畅通的信息渠道,及时掌握公司的经营状况,了解业务发展,对市场变化也许带来的后果采用防止性措施,做到事前防止和事中控制,这就是所谓的实时业务解决。
46、随着电算化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出现,计算机与公司的关系日益紧密,运用网络内部控制成为我国公司目前普遍应用于内部控制的有效管理手段。使用指纹辨认、密码校验等与网络紧密相关的高科技手段,加强对公司各岗位职权批准制度的监督,控制重大的筹资、投资决策及大额资金的收付或转移等业务,使内部控制真正落到实处。在管理方式上,要变粗放型管理模式为集约型管理模式,实现集成化、价值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管理,用电子商务跨越公司的边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畅通于客户、公司内部和供应商之间的供应链管理。六 加强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应注意的问题(一)克服“四种偏向”,是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控制机制的关键所在 第一,在内部控制机构的设立上
47、,克服重眼前成本,轻专职机构建立的偏向。现在,有相称一些大中型公司只考虑眼前成本,认为建立专职机构,会增长行政人员,浪费人力物力,经济上划不来,认为以现有的会计机构或公司管理办公室兼有这种职能就够了。这种偏向是错误的,一方面兼职机构自己控制自己,自己监督自己,既难到位又难保证质量;另一方面专职机构不仅有稽查的职能,并且又有定期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监督公司内各组织执行指定职能是否尽责的职能,而这些是兼职机构远远不能做到的。也正由于有这种偏向存在,至今我国不少大中型公司内部没有设立监事会、内审机构、财务总监办公室等一类的专职内部控制机构,或者有的虽然有,不是“光杆司令”就是兼职的,或人员经常
48、被抽调,形同虚设。所以,我们必须克服这种重眼前成本,轻专职机构设立的偏向,尽快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控制机构,以从组织上强化公司内部控制。 第二,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上,克服重内部管理制度建立,轻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立的偏向。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由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与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两大部分组成。而现实中,不少公司把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只作为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中的一个方面来看待,因而出现了重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建立,轻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立的偏向。突出表现在,重视人事、技术、设备、新产品开发等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而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则以笼统的财务管理制度所代替。其二,会计内部控制是形式上的控制,而不是实质的控制。例如不少公司对闲置资产出售及价格制定等生产经营中的重大事项,全由公司负责人及生产、设备或供销部门拟定,而没有会计部门参与。其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很不完整。如有些公司对财产清查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