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财政学 题库及答案一、 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若判为错误需说明理由,否则不得分。)1、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来自社会产品的剩余部分。 2、 政府的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地、单方面地转移,体现了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3、 如果物价水平的上升主要是由财政赤字引起的,国家财政就能在GDP再分配中分得更大的份额。 4、 从保证财政收入着眼,收入型增值税保证财政收入的效应最大。 5、 所得课税不易于进行税负转嫁,也不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 6、 国债从发行方式看,采取由中央银行统一认购的方式是抑制通货膨胀的一种有效途径。7、 税收起征点比免征额的优惠面更加广泛。 8、 零基预
2、算是指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只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测为依据,不考虑以前的财政收支情况,是目前各国编制预算的普遍方法之一。9、 分税制改革的内容中明确规定: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按照行政隶属划分中央与地方收入。 10、政府采购制度的建立标志着财政部门由商品采购过程的监督者变为采购商品的采购人。 二、 阐释以下各简图反映的主要内容(每题5分,共20分)时期和平 战争 战后和平政府支出/GNP政府民用支出 图A人均GNP财政支出/GNP 图B社会总财富的百分比家庭百分比 图D税率税收收入 图C三、 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已知A公司与B公司是母子公司关系,与C公司是总分公司关系。甲国
3、分别与乙国和丙国签订了避免国际双重征税的协定,按国际惯例,采用抵免法解决重复征税问题。其它情况见下表:(单位:万元)机构所在国所在国所得税率在所在国获利其它情况A甲50%100甲国未和丙国签订税收饶让协定B乙40%200A公司占B公司60%的股份C丙30%300丙国对公司所得税进行减半的优惠 请计算A公司应向甲国缴纳的公司所得税额。 2、某工业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1999年10月购销业务情况如下:(1) 购进生产原料一批,已验收入库,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税款分别为23万元、3.91万元,另支付运费(取得发票)3万元;(2) 购进钢材20吨,已验收入库,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
4、明的价、税款分别为8万元、1.36万元;(3) 直接向农民收购用于生产加工的农产品一批,经税务机关批准的收购凭证上注明价款为42万元,同时按规定缴纳了收购环节农业特产税2.1万元;(4) 销售产品一批,货已发出并办妥银行托收手续,但货款未到,向买方开具的专用发票注明销售额42万元;(5) 将本月外购20吨钢材及库存的同价钢材20吨移送本企业修建产品仓库工程使用;(6) 期初留抵的进项税额0.5万元。 要求:计算该企业当期应纳增值税和期末留抵进项税额。四、 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 财政学与国际税收学的研究范围可以分别概括为哪几个方面?2、 衡量财政支出效益的方法主要有哪些?简要评价其
5、中一种方法。3、 简述我国现行财政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4、 国际税收的课税权主体、课税主体、课税客体指什么?5、 简要比较国家分配论与公共经济学说对财政概念的不同理解。五、 论述题(15分)试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方向和途径。财政学习题A答案要点一 、判断题(2分10)1、正确2、错误。市场性3、错误。不能4、错误。生产型5、正确。6、错误。不是8、错误。相反9、经济国际化、税收现代化9、错误。按税种划分10、错误。只是受托人二、阐释各图主要内容(5分20)1、 皮考克、维斯曼的理论。2、瓦格纳规律。3、拉弗曲线。4、洛沦滋曲线。三、计算题(10分2)1、 应并入A公司的B公司的所得: 20
6、060%=120计算抵免限额和抵免额: A与B的关系。抵免限额:12050%=6012040%=48抵免额:48计算抵免限额和抵免额:抵免限额:30050%=15030030%=90 A与C的关系抵免额:90结果:(100+120+300)50%-48-90=1222、(1)进项税额=3.91+37%=4.12 (2) 进项税额=1.36 (3) 进项税额=(42+2.1)=44.110%=4.41 (4)销项税额=4217%=7.14 (5)不允许抵扣进项税额。 (6)进项税额=0.5结果=7.14-4.12-1.36-4.41-0.5=-3.21(不缴增值税)四、问答题(5分5)1、 从财
7、政支出、收入角度回答;从税收管辖权、国际重复征税、国际避税与逃税、国际税收协定角度回答。2、 成本效益分析法、公共劳务收费法、最低费用选择法。3、 税制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税权划分;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回答。4、 主要回答增值税由生产型增值税向收入或消费型增值税转型的一些看法。5、 课税权主体是指各国的纳税人、课税主体是负有双重交叉纳税义务的纳税人、课税客体是一般财产价值或收益与所得。财政学 习题 一、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1、瓦格纳规律2、课税对象 3、税收制度 4、国债 5、复式预算6、国际税收 7、自动稳定器 8、公共商品二、计
8、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某商贸公司当月发生几笔购销业务:(1)购入货物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金额是200万元;同时,支付货物运输费用,取得的货运发票上注明的款项是3万元。(2)销售货物,开具的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款为500万元;另外,用一旧换新方式向销售者个人销售货物80万元(已扣除收购旧货支付的款额6万元)。(3)加工制作了一批广告性质的礼品,分送给客户及购货人,加工单位开具的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8万元.请计算该商贸公司当月应纳增值税的税额。2、已知A公司与B公司是母子公司关系,与C公司是总分公司关系。甲国分别与乙国和丙国签订了避免国际双重征税的协定,按国际惯例,采用抵免法解
9、决重复征税问题。其它情况见下表:(单位:万元)机构所在国所在国所得税率在所在国获利其它情况A甲50%100甲国已和丙国签订税收饶让协定B乙40%200A公司占B公司60%的股份C丙30%300丙国对公司所得税进行减半的优惠 请计算A公司应向甲国缴纳的公司所得税额。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 财政学与国际税收学的研究范围可以分别概括为哪几个方面?2、 衡量财政支出效益的方法主要有哪些?简要评价其中一种方法。3、 简述我国现行财政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4、 国际税收的课税权主体、课税主体、课税客体指什么?5、 简要比较国家分配论与公共经济学说对财政概念的不同理解。四、论述题(任选一题,20
10、分)1、 试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方向和途径。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如何配合?其配合效果如何?财政学习题B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5分8)1、 瓦格纳规律:又称为政府活动扩张法则,解释了财政支出规模扩张的原因。2、 课税对象:课税的标的物。3、 税收制度是国家按一定政策原则组成的税收体系,其核心是研究主体税种的选择和各种税种的搭配问题。税收制度是税收本质的具体体现。4、 国债是国家公债的简称,它是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满足其履行职能的需要,在有偿条件下,筹集财政资金时形成的国家债务。国债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也是国家信用的一种主要形式。国债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国债仅指内债,广义的国债
11、除内债以外,还包括外债。5、 复式预算是指将国家的全部财政收支按其经济性质汇集编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从而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6、 国际税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政府,在对跨国纳税人行使各自的征税权力而形成的征纳关系中,所发生的国家之间对税收的分配关系。7、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某些能够根据经济波动情况自动发生稳定作用的政策,它无需借助外力就可直接产生调控效果。8、 公共物品:指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物品。有三大特性:效用不可分性;消费非竞争性;效益的非排他性。二、 计算题(5分2)1、 进项=20017%+37%=34.21销项=50017%+(80+6)/(1+17%)17%
12、=97.5进项=817%=1.36销项=817%=1.36应纳税额=97.5+1.36-34.21-1.36=63.292、应并入A公司的B公司的所得: 20060%=120计算抵免限额和抵免额: A与B的关系。抵免限额:12050%=6012040%=48抵免额:48计算抵免限额和抵免额:抵免限额:30050%=15030030%=90 A与C的关系抵免额:90结果:(100+120+300)50%-48-90=122三、 简答题(6分5)1、财政支出、收入角度回答;从税收管辖权、国际重复征税、国际避税与逃税、国际税收协定角度回答。2、 成本效益分析法、公共劳务收费法、最低费用选择法。3、
13、分税制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税权划分;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回答。4、 课税权主体是指各国的纳税人、课税主体是负有双重交叉纳税义务的纳税人、课税客体是一般财产价值或收益与所得。5、 国家分配论主要从财政本质的角度,公共财政学说主要从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财政的定位角度去谈。四、 论述题(20分)一、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向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就业机会以及遇到其他事故而面临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经济社会要正常运行,除了必须保证有一个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率,来提供越来越丰富的物质财富外,还必须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这便是社会保障存在的前提条件。1、 社会
14、保障的内容 (1)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指保障劳动者在失去劳动能力,从而失去工资收入后仍能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它是现代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是一国居民的基本保障。我国社会保险的项目主要有:老年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疾病、生育保险;工伤保险;伤残保险等。 (2)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是指通过国家财政拨款,保障生活确有困难的贫困者最低限度的生活需要。它的主要特点有:第一,全部费用由政府从财政资金中解决,接受者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第二,受保人享受社会救助待遇需要接受一定形式的经济状况调查,国家向符合救助条件的个人或家庭提供救助。我国的社会救助主要包括:对无依无靠的绝对贫困者提供的基本保障;对生活水平低于
15、国家最低标准的家庭和个人的最低生活提供的保障;对因天灾而陷于绝境的家庭和个人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 (3)社会福利中的一部分。这是指国家民政部门提供的主要是对盲聋哑和鳏寡孤独的社会成员给予的各种物质帮助,其资金来源大部分是国家预算拨款。 (4)社会优抚。社会优抚是指对革命军人及其家属提供的社会保障。主要包括:对现役军人的安置;对现役军人及其家属的优抚;对烈属和残废军人的抚恤;对军人退役后的生活保障等。 2、 社会保障的筹资模式(1)现收现付制。现收现付制是指社会保障完全靠当前的收入满足当前的支出,不为以后年度的保险支出作资金储备。其特点是:在社会保险开始实施时,保险费率比较低,但随着社会保险事业
16、的不断发展,其收入要随支出水平平均上升幅度经常作出调整。(2)完全基金制。完全基金制是指为社会保险设立一种基金,这项基金在数量上能够满足今后向投保人支付保险津贴的需要。其特点是:投保人的缴费水平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不变,从而可以避免缴费水平随着保险支出增加而不断调整,但这种制度要求在实施社会保险初期实行较高的缴费率,以建立基金。(3)部分基金制。部分基金制是指缴费水平在满足一定阶段支出需要的前提下,留有一定储备。其特点是:根据分阶段平衡的原则调整缴费率,缴费率在保险举办初期较低,以后随着支出的提高分阶段提高。 二、(1) 政策目标的侧重点不同。货币政策主要是调节货币供求总量,解决通货膨
17、胀问题,而财政政策的侧重点则是解决财政赤字和结构性平衡问题。(2)透明度不同。财政政策的透明度高,财政的一收一支,是结余还是赤字,都是非常清楚的。银行信贷的透明度差,银行信贷收支和平衡的真实状况是很难一下子看得清楚。(3)时滞性不同。财政的认识时滞短而决策时滞长。认识滞短是指财政的问题容易被看出来,但决策却要花费时日。货币政策是认识时滞长,决策时滞短。认识时滞长是指货币政策的制定到产生效果需要一个传导过程,需要很长时间,决策时滞短是指由于货币政策通常由中央银行决定,只要认识清楚了,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作出决策。(4)可控性不同。财政政策可以由政府通过直接控制和调节来实现。货币政策通常需要通过操作工
18、具的传导来实现最终目标,这中间需要一个传导过程,并且可能出现偏离最终目标的情况。(2) 主要从双紧、双松、一紧一松、一松一紧、中性政策。(3) 不同政策适用不同的经济环境。财政学 习题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32分)1、公共物品2、外部效应 3、财政补贴4、课税对象 5、政府采购制度6、拉弗曲线 7、国际重复征税 8、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二、 简答题(每题8分,共48分)1、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2、简述国债的功能。3、简述国际税收的课税主体与客体。4、简述分税制的基本内容。5、简述财政政策的目标。6、简述增值税的类型。三、 论述题(1、2题7分,3题6分,共20分)1、如何理解国债的负
19、担与限度。2、试论财政支出规模增长趋势的理论解释。3、论述财政赤字的弥补方法。财政学习题D答案要点五、 名词解释(4分8)1、公共物品:指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物品。有三大特性:效用不可分性;消费非竞争性;效益的非排他性。2、外部效应:指一个消费者或生产者对其他消费者或生产者带来的利益而未得到补偿或造成损失而未予以补偿的现象。 3、财政补贴:是指在某一确定的经济体制结构下财政支付给企业和个人的,能够改变现有产品和生产相对价格,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的无偿支出。4、课税对象指针对什么样的物品进行课税,即税法规定的课税目的物,明确对什么征税,又称课税客体,或征税对象。5、税负转嫁是指
20、纳税人缴纳税款以后通过一定方式,将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即税款式的法定纳税人不是税款的最终负担者。6、预算外资金:是指一部分不纳入国家预算的财政收支,是财政体系的辅助环节。由各地区、各部门根据国家规定的收支项目安排使用。7、外债:是指中国境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或者其他机构,对中国境外的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金融机构、企业或者其他机构,用外国贷币承担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8、税率:是对课税对象的全额都按照与之相应的等级税率计征。六、 简答题(8分6)1、什么是购买性支出?其有何特点?购买性支出指政府用于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支出。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的
21、支出,也包括用于进行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如政府各部门的行政管理费支出、各项事业的经费支出、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等。这些支出有一个共同点,财政一手付出了资金,另一手相应地获得了商品和劳务,履行国家的各项职能。2、所得课税有何特点?(1)所得税额的多少直接决定于有无收益和收益的多少,而不决定于商品或劳务的流转额。因此,对所得额的课征能使税收比较准确地反映国民收入增减变化情况。(2)所得课税不易进行转嫁,较能体现公平原则。(3)所得课税容易受经济波动、企业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不易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性。(4)所得课税征管工作复杂,征收稽查技术较高。3、什么是地域管辖权?在行使税收地域管辖
22、权的国家是如何确定纳税人的纳税义务的?地域管辖权是指按照属地原则建立起来的税收管辖权,又称税收收入来源管辖权。其是以应税收益、所得来源地或一般应税财产存在地为标准来区分谁来行使征税权力的。在行使税收地域管辖权的国家,根据纳税人的所得是否来源于本国境内来确立其纳税义务,即仅对纳税人来源于本国领土疆域内的应税收益、所得以及存在的一般应税财产价值征税,不论这个纳税人是否是本国的公民或居民,凡是有纳税义务的,都必须依法纳税。4、简述分税制的内容。(1) 分税,即税收收入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划分。(2) 分权,即税收的管理权限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划分。(3) 分征,即分别建立中央税与地方税各自独立的征收系统。
23、(4) 分管,即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建立分级预算,分别管理各自的收入。5、简述国债的功能。 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基金、调节经济。6、简述国际税收的课税主体与客体。跨国纳税人、财产所得和一般财产收益。7、简述财政政策的目标。资源合理配置、收入合理分配、经济发展。8、简述增值税的类型。生产型、消费型、收入型。三、论述题(20分1)1、如何认识财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职能。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财政学 习题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32分)1、公共物品2、外部效应3、财政补贴4、课税对象 5、税负转嫁6、预算外资金7、外债8、税率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8分)1、什么是
24、购买性支出?其有何特点?2、所得课税有何特点?3、什么是地域管辖权?在行使税收地域管辖权的国家是如何确定纳税人的 纳税义务的?4、简述分税制的内容。5、简述国债的功能。6、简述国际税收的课税主体与客体。7、简述财政政策的目标。8、简述增值税的类型。三、论述题(共20分)如何认识财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职能。财政学习题D答案要点七、 名词解释(4分8)1、公共物品:指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物品。有三大特性:效用不可分性;消费非竞争性;效益的非排他性。2、外部效应:指一个消费者或生产者对其他消费者或生产者带来的利益而未得到补偿或造成损失而未予以补偿的现象。 3、财政补贴:是指在某一确定的经济体制结构
25、下财政支付给企业和个人的,能够改变现有产品和生产相对价格,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的无偿支出。4、课税对象指针对什么样的物品进行课税,即税法规定的课税目的物,明确对什么征税,又称课税客体,或征税对象。5、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缴纳税款以后通过一定方式,将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即税款式的法定纳税人不是税款的最终负担者。6、预算外资金:是指一部分不纳入国家预算的财政收支,是财政体系的辅助环节。由各地区、各部门根据国家规定的收支项目安排使用。7、外债:是指中国境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或者其他机构,对中国境外的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金融机构、企业或者其他机构,用外国贷币承
26、担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8、税率:是对课税对象的全额都按照与之相应的等级税率计征。八、 简答题(8分6)1、什么是购买性支出?其有何特点?购买性支出指政府用于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支出。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也包括用于进行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如政府各部门的行政管理费支出、各项事业的经费支出、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等。这些支出有一个共同点,财政一手付出了资金,另一手相应地获得了商品和劳务,履行国家的各项职能。2、所得课税有何特点?(1)所得税额的多少直接决定于有无收益和收益的多少,而不决定于商品或劳务的流转额。因此,对所得额的课征能使税收比较准确地反映国民
27、收入增减变化情况。(2)所得课税不易进行转嫁,较能体现公平原则。(3)所得课税容易受经济波动、企业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不易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性。(4)所得课税征管工作复杂,征收稽查技术较高。3、什么是地域管辖权?在行使税收地域管辖权的国家是如何确定纳税人的纳税义务的?地域管辖权是指按照属地原则建立起来的税收管辖权,又称税收收入来源管辖权。其是以应税收益、所得来源地或一般应税财产存在地为标准来区分谁来行使征税权力的。在行使税收地域管辖权的国家,根据纳税人的所得是否来源于本国境内来确立其纳税义务,即仅对纳税人来源于本国领土疆域内的应税收益、所得以及存在的一般应税财产价值征税,不论这个纳税人是否是
28、本国的公民或居民,凡是有纳税义务的,都必须依法纳税。4、简述分税制的内容。(1) 分税,即税收收入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划分。(2) 分权,即税收的管理权限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划分。(3) 分征,即分别建立中央税与地方税各自独立的征收系统。(4) 分管,即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建立分级预算,分别管理各自的收入。5、简述国债的功能。 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基金、调节经济。6、简述国际税收的课税主体与客体。跨国纳税人、财产所得和一般财产收益。7、简述财政政策的目标。资源合理配置、收入合理分配、经济发展。8、简述增值税的类型。生产型、消费型、收入型。三、论述题(20分1)1、如何认识财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29、的职能。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财政学 习题E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32分)1、公共物品2、外部效应 3、财政补贴4、课税对象 5、税负转嫁6、预算外资金7、外债8、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8分)1、简述影响财政收入规模大小的因素是什么?2、简述税收调节经济的作用。3、简述单式预算向复式预算转变的理由。4、简述国际重复征税的消极影响。5、国债结构的内容有哪些。6、简述财政政策的目标7、简述国际税收的课税主体与客体。8、简述增值税的类型。三、论述题(共20分)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如何配合?其配合效果如何?财政学习题E答案要点九、 名词解释(4分8)1
30、、公共物品:指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物品。有三大特性:效用不可分性;消费非竞争性;效益的非排他性。2、外部效应:指一个消费者或生产者对其他消费者或生产者带来的利益而未得到补偿或造成损失而未予以补偿的现象。3、财政补贴 :是指在某一确定的经济体制结构下财政支付给企业和个人的,能够改变现有产品和生产相对价格,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的无偿支出。4、课税对象:指针对什么样的物品进行课税,即税法规定的课税目的物,明确对什么征税,又称课税客体,或征税对象。5、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缴纳税款以后通过一定方式,将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即税款式的法定纳税人不是税款的最终负担者。6、预算外资金:是指一部分
31、不纳入国家预算的财政收支,是财政体系的辅助环节。由各地区、各部门根据国家规定的收支项目安排使用。7、外债:是指中国境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或者其他机构,对中国境外的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金融机构、企业或者其他机构,用外国贷币承担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8、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政府根据当时的经济形势,采用不同的财政措施。 二、简答题(8分6)1、影响财政收入规模大小的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2)生产技术水平。(3)、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4)、价格。2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主要表现在:(1)、调节供求总量之间的平衡。(2)、调节供求结构上的平衡。(3)、配合
32、价格调节生产和消费,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4)、调节企业利润水平,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并为企业竞争创造外部条件,(5)、调节各种收入,正确处理国家、企业、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促进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发展。(6)、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促进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3单式预算向复式预算转变的理由(1)、明确财政收支结构。(2)、利于财政平衡。(3)、利于宏观调控。 4、(1)、给跨国纳税人造成额外的负担,削弱跨国投资和经营的竞争能力和筹措资金的能力,损害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企业家的积极性。(2)、阻碍国际资本、商品、劳务和技术的自由流动,不利于国际资源的有效利用,也不利于国际技术分工和协作,从
33、而阻碍各国经济发展,(3)、违背税负公平合理的原则,从外部限制了公平税制的建设和发展。5国债结构的内容(1)、期限结构(2)、持券人结构(3)、使用结构(4)、利率结构6、财政政策的目标有:经济增长;经济稳定;优化资源配置;收入公平分配;国际收支平衡三、论述题(20分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如何配合?其配合效果如何?(4) 政策目标的侧重点不同。货币政策主要是调节货币供求总量,解决通货膨胀问题,而财政政策的侧重点则是解决财政赤字和结构性平衡问题。(2)透明度不同。财政政策的透明度高,财政的一收一支,是结余还是赤字,都是非常清楚的。银行信贷的透明度差,银行信贷收支和平衡的真实状况是很难一下子看得清
34、楚。(3)时滞性不同。财政的认识时滞短而决策时滞长。认识滞短是指财政的问题容易被看出来,但决策却要花费时日。货币政策是认识时滞长,决策时滞短。认识时滞长是指货币政策的制定到产生效果需要一个传导过程,需要很长时间,决策时滞短是指由于货币政策通常由中央银行决定,只要认识清楚了,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作出决策。(4)可控性不同。财政政策可以由政府通过直接控制和调节来实现。货币政策通常需要通过操作工具的传导来实现最终目标,这中间需要一个传导过程,并且可能出现偏离最终目标的情况。(5) 主要从双紧、双松、一紧一松、一松一紧、中性政策。(6) 不同政策适用不同的经济环境。财政学习题 一、 名词解释 (每题5分计
35、30分)1. 有效保护率2. 税收管辖权3. 财政政策传导机制4. 结构性赤字5. 国债的限度6. 国债回购二、 简答(每题6分计42分)1. 建立全面的外债管理体系需要哪些内容?2. 导致财政政策自然偏差现象的因素有什么?3. 国家预算的特征4. 我国国债发行市场的基本结构5. 所得税的缺陷6. 国债发行的方式有哪些?7. 我国财政政策的目标是什么?三、 论述题(每题14分计28分)1. 简述我国的“三平”理论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财政学习题F答案要点四、 名词解释 (每题5分计30分)1. 有效保护率:指一个国家的一整套贸易壁垒使这一行业每单位产出的增加值提高的百分率。2
36、. 税收管辖权:税收管辖权实际上指的是国家在征税方面所拥有的权力,具体来说,指的是一国政府有权决定对哪些人征税、征哪些税和征多少税。3. 财政政策传导机制:财政政策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各政策要素通过某种媒介体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4. 结构性赤字:指发生在已给定的充分就业之上的赤字,也称为充分就业赤字。5. 国债的限度:一般是指国家债务规模的最高额度或指国债适度规模问题。所谓债务规模包括三层意思:一是历年累积债务的总规模,二是当年发行的国债总额,三是当年到期需还本付息的债务总额。确定国债限度,往往从后两个指标入手。6. 国债回购:是指国债持有人在卖出一笔国债的同时,与买方签订协议,承
37、诺在约定期限后以约定价格购回同笔国债的交易活动。五、 简答(每题6分计42分)1. 建立全面的外债管理体系需要哪些内容?外债的总量管理。重点在于控制负债率外债的期限结构管理。一方面防止短期贷款的比例过大,另一方面要保证未来偿债压力的相对均衡。外债的债务种类结构管理。汇率风险管理。外债成本与效益管理2. 导致财政政策自然偏差现象的因素有什么?第一,新出台的政策本身尚不完善;第二,旧政策的历史惯性的干扰;第三,人们对新政策还没有足够的认识与理解;第四,新政策的作用机制尚未有效运转;第五,与其他经济政策还没有取得协调,由于在此阶段新出台的财政政策需要与各种相关因素耦合,政策效应偏差也就在所难免。3.
38、 国家预算的特征:集中性。综合性。年度性。法律性4. 我国国债发行市场的基本结构:以差额招标方式向国债一级承销商出售可上市国债;以承销方式向承销商,如商业银行和财政部门所属国债经营机构,销售不上市的储蓄国债(凭证式国债);以定向私募方式向社会保障机构和保险公司出售定向国债。5. 所得税的缺陷:所得税的开征及其财源受企业利润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的制约;所得税的累进课税方法会在一定程度上压抑纳税人的生产和工作积极性的充分发挥;计征管理比较复杂,需要较高的税务管理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广泛推行往往遇到困难。6. 国债发行的方式有哪些?固定收益出售方式、公募拍卖方式、连续经销方式、直接推销方式和综合方式7.
39、 我国财政政策的目标是什么?物价相对稳定;收入的合理分配;经济适度增长;社会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六、 论述题(每题14分计28分)1. 简述我国的“三平”理论:三平”是指财政收支、信贷收支和物资供求三者之间的综合平衡。三平理论认为财政平衡是综合平衡的关键。在三平理论中,信贷平衡被定位为“综合反映”,物资供求被认为是基础作用。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二者的作用机制不同;二者的作用方向不同;二者在膨胀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不同。财政学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计30分)1. 税收管辖权: 2. 财政政策:3. 债务负担率4. 税收支出5. 平等征税6. 财政平衡二、简答(每题5分,
40、计35分)1. 国际重复征税的消极影响有哪些? 2. 财政政策的功能有什么?3. 区分公共需要层次性的基本标准4. 国债发行的方式有哪些?5. 全额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的不同点是什么?6. 什么是拉姆斯法则?7. 我国社会保障内容是什么?三、计算(15分)中国公民李某系自由职业者,以绘画为生。李某2002年1-12月收入情况如下:. 一次取得绘画收入23 000元(人民币,下同)。. 在A国出版画册取得稿酬 150 000元,在B国取得银行利息10 000元,已分别按收入来源国税法缴纳了个人所得税12 000元和2 500元。. 取得保险赔款20 000元。. 贷款利息5 000元。请计算李
41、某2002年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税款。四、论述(每题10分,计20分)1. 简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2. 简述所得税的缺陷。财政学习题G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计30分)7. 税收管辖权:税收管辖权实际上指的是国家在征税方面所拥有的权力,具体来说,指的是一国政府有权决定对哪些人征税、征哪些税和征多少税。8.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9. 债务负担率: 是一定时期内债务累积额(当年债务余额)占同期GDP的比重。10. 税收支出:是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
42、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11. 平等征税:指国家征税的比例或数额与纳税人的负担能力相称。12. 财政平衡:财政平衡是指国家预算收支在量上的对比关系,按我国的统计口径,是指当年的收支对比而言。二、简答(每题5分,计35分)8. 国际重复征税的消极影响有哪些?首先,国际重复征税给跨国纳税人造成额外的税收负担,削弱了跨国投资和经营者的竞争能力和筹措资金的能力,损害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企业家的积极性。其次,国际重复征税阻碍国际资本、商品、劳务和技术的自由流动,不利于国际资源的有效利用,也不等于国际技术分工和协作,从而阻碍各国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再次,国际重复征税违背税收负担公平合理
43、的原则,从外部限制了公平税制的建设和发展。9. 财政政策的功能有什么?导向功能协调功能控制功能稳定功能10. 区分公共需要层次性的基本标准区分公共需要层次性的基本标准是它的受益范围。全国性公共需要的受益范围覆盖全国,凡本国的公民或居民都可以无差别地享用它所带来的利益,因而适于由中央来提供。地方性公共需要受益范围局限于本地区以内,适于由地方来提供。按受益范围区分公共需要的层次性,是符合效率原则的。因为受益地区最熟悉本地区情况,掌握充分的信息,也最关心本地区公共服务和公共工程的质量和成本。从效率原则出发,跨地区的巨大公共工程也属于全国性公共需要。11. 国债发行的方式有哪些?固定收益出售方式、公募
44、拍卖方式、连续经销方式、直接推销方式和综合方式。12. 全额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的不同点是什么?首先,全额累进税率的累进程度相对较高,在税率级次和比例相同时,前者的负担重,后者的负担轻。其次,在所得额级距的临界点处,全额累进会出现税额增长超过所得额增长的不合理情况,超额累进则不存在这个问题。再次,全额累进税率在计算上简便,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复杂。在实际税制中,一般实行超额累进税率。13. 什么是拉姆斯法则?指在最适商品课税体系中,当各种商品的需求相互独立时,对各种商品课征的各自的税率必须与该商品自身的价格弹性呈反比例。一种商品的需求弹性越大,征税的潜在扭曲效应也越大。因此,最适课税理论要求,对
45、弹性相对小的商品课以相对高的税率;对弹性相对大的商品课以相对低的税率。如果对无弹性或低弹性商品采用高税率征税,会使总体超额负担最小化,是一种最适税制。14. 我国社会保障内容是什么?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三、计算(15分)中国公民李某系自由职业者,以绘画为生。李某2002年1-12月收入情况如下:. 一次取得绘画收入23 000元(人民币,下同)。. 在A国出版画册取得稿酬 150 000元,在B国取得银行利息10 000元,已分别按收入来源国税法缴纳了个人所得税12 000元和2 500元。. 取得保险赔款20 000元。. 贷款利息5 000元。请计算李某2002年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税款。解:23000*(1-20%)*20%=3680AB国收入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税款 A国抵扣限额=15000*(1-20%)*20%*(1-30%)=16800,补缴个人所得税16800-12000=4800 B国抵扣限额=10000*20%=2000保险赔款20000,免征个人所得税贷款利息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税款=5000*20%=10003680+4800+0+1000=9480四、论述(每题10分,计2